成大惡地協作計畫 打造跨域伴手禮

  成大惡地協作USR計畫工作坊在左鎮公有零售市場舉行,攜手地方夥伴打造跨域伴手禮。(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成功大學惡地協作USR計畫二十五日在左鎮公有零售市場舉辦「地方伴手禮設計─不只是好吃,好玩,還要深具意義之創新商業策略」,與來自各行政區的夥伴共同討論,如何推動惡地區域的跨域伴手禮,讓地方產物不只是好吃、好玩,更能賦予其在地意義。 這次工作坊延續去年底惡地協作所舉辦之「惡作聚之物」交換禮物的活動成果,該次活動是在年末忙碌之際,希望藉由交換禮物,能牽起各處的惡地關係人口,連動更多在惡地走跳的惡地好人。活動中獲得了參與者的好評,覺得參與了一場有趣、好玩、驚喜的活動,主辦單位也從彼此交換的禮物中,看見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惡地好物,開始思考發展惡地伴手禮的可能性。 為地方活化成果,成大團隊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可以讓市場空間在使用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參與者除了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的社區夥伴外,也包含惡地的關係人口,希望邀請社區夥伴們一同發想跨行政區域的「惡地伴手禮」特色物產內容,伴手禮將由夥伴們共同經營,推廣在地好物。 惡地協作作為串接地方與學校的角色,提供大家連結資源或共同討論事務的平台。惡地協作的社區實踐主要場域為台南的左鎮、龍崎與高雄的田寮、內門。

Read More

南台攜土庫商工深耕AI教育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中左)與雲林土庫商工校長吳星宏(中右)簽約策略聯盟,共同宣示將在AI教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培育未來科技人才。(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廿五日與雲林土庫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校長吳星宏簽約策略聯盟,共同宣示將在AI教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致力於培育具備人工智慧知識與實作能力的未來科技人才,為台灣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南台校長黃能富強調,AI已成為推動產業創新與升級的關鍵動力。南台作為「實作型AI的科技大學」,積極打造「AI Maker平台」,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培養具備AI協作問題解決能力的跨域人才。此次與土庫商工的策略聯盟,將整合兩校資源,共同推動AI教育向下扎根,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土庫校長吳星宏表示,為因應產業數位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土庫商工獲教育部通過創設雲林縣第一個高職AI實驗班,將引進國內科大優良師資,從基礎到實驗課程一條龍教學,提供高職生投入AI科技升學、就業的新管道。此次合作,將有助於土庫商工AI實驗班發展,提升教學品質,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平台。

Read More

校園徵才釋出上萬職缺 朝陽科大畢業生搶手

全球航空人才炙手可熱,朝陽科大飛航系學子十分搶手。(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25日舉辦「2025企業說明會暨校園徵才—職涯.植芽活動」,邀請長榮航勤、台灣世曦、漢來美食、涵碧樓大飯店、廣三SOGO等近百家優質企業及上市上櫃公司參與,共釋出上萬職缺,涵蓋航空、科技及資訊、營造、服務、製造、金融保險、觀光休閒及餐飲休閒飯店等產業,吸引大批學子熱情參與。 近百家優質企業及上市上櫃公司參與朝陽科大校園徵才活動,釋出上萬職缺,就業媒合率高。(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說,朝陽致力人才永續,實踐SDGs,榮登英國泰晤士(THE)、QS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全球旅運需求大增,航空人才炙手可熱,結合專業證照及實務教學導向的朝陽航空學院畢業生,更加搶手。就業表現亮眼的航空機械系,有三屆畢業生逾百人投入航太相關產業;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今年將迎來第一屆的畢業生,42位應屆畢業學子全數進入航空相關單位進行實務實習,有6位學子已赴美國長榮航空飛行學院接受專業飛行訓練並取得檢定證。 朝陽科大舉辦企業說明會暨校園徵才活動,吸引大批學子熱情參與。(朝陽科大提供)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副分署長阮啟釧強調,朝陽畢業生,專業能力受到雇主肯定,職場團隊合作、人際關係、主動學習及工作態度,獲得高度評價。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副分署長阮啟釧(前排左三)受邀出席開幕式,與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前排左四)及學校師長。(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助理副校長兼校友服務暨職涯發展處長許世宗表示,校園徵才邀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臺中市政府就業服務處、國軍中區人才招募中心、原住民委員會等政府單位提供求職就業諮詢服務,幫助準社會新鮮人了解就業市場、求職技巧及管道,提升就業媒合機會,廣邀企業提供實習職缺,在校生能夠提早掌握產業趨勢,順利進入職場。 配合教育部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實施計畫,今年朝陽科大校園徵才活動特別邀集52家企業提供國際學生逾千名職缺。(朝陽科大提供) 配合教育部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實施計畫,今年校園徵才活動特別邀集52家企業提供國際學生逾千名職缺,同時提供身心障礙職缺逾850名,共同推動多元、共融、平等之友善職場。

Read More

台師大與希達產學合作 導入AI碳管理提供實習

  與會師長貴賓合影留念。(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與新加坡碳管理企業希達數位簽署產學合作,雙方將整合學術資源與數位技術,共築亞太碳管理人才培育基地,二十五日舉行記者會。課程邀業師分享企業案例,也會導入希達開發的AI碳管理平台,希達還將提供月薪四點五萬元的暑期實習,表現優異者有機會預先任用。 台灣師範大學副校長陳焜銘表示,科技發展伴隨著能源消耗,碳元素在地球扮演很重要角色,因應氣候變遷、能源需求等議題,綠領人才更顯重要,台師大希望透過學術與產業跨界融合,打造課堂到職場的無縫接軌,學生透過實習與企業專案,能提前對接國際淨零趨勢,成為產業即戰力。 希達數位執行長金海濤指出,原本看似很遙遠的碳管理,現在不僅可以學,甚至還可以變成技術或職涯,但要成為新的綠領人才,必須要有跨領域思維,還要能接力執行、要能跟地球對話,他也希望邀請學子一起參與這個綠色轉型挑戰。 希達數位人資經理游純瑜說明,全球面臨前所未有的減碳壓力,要找到懂法規、技術的人才相當不容易,希達將優先提供暑期實習機會給修課學生,實習月薪新台幣四點五萬元,除了全英文工作環境,還會實際參與專案,希望培育下一代綠領人才。

Read More

國中技藝教育競賽今開打 逾千名桃園學子齊聚拚實力

此次競賽以「桃鑄長才、技創未來」為主題,突顯桃園市對技藝教育的重視。(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113學年度國中技藝教育競賽於今(25)日盛大展開,並將持續至4月9日,涵蓋10大職群、21組別之競賽,預計1021名選手迎戰,角逐技藝巔峰。此次競賽以「桃鑄長才、技創未來」為主題,突顯桃園市對技藝教育的重視,值得關注的是,本學年度競賽特別新增「藝術職群表演藝術組」,為對音樂、舞蹈、戲劇等領域有興趣的學生提供專業舞台。 青溪國中機械職群參賽選手袁紫涵表示,當初選擇技藝班是因為學業成績未達理想,希望找到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嘗試許多職科後,被機械科的帥氣與酷炫吸引,並獲得母親的支持,成為她努力的動力。初期訓練充滿挑戰,體力消耗大,雙手經常受傷,看到男同學動作迅速,她壓力倍增,幾乎每日練習,無論多辛苦都堅持到底。袁紫涵說,「無論最後有沒有獲得名次,對我而言,努力過且不留遺憾,才是最重要的收穫。」 同為青溪國中機械職群參賽選手的陳羿妤也表示,她選擇機械科的原因之一,是希望挑戰女生較少涉足的領域,並從中發掘其獨特的樂趣。然而,由於女性參與者較少,她們時常面對外界的質疑,但每當想放棄時,內心的信念讓她堅持下去,相信只要撐到最後,就能迎來成長與突破。陳羿妤說,「我一開始對車床一無所知,但在師長與同學們的幫助下,漸漸掌握了許多技能,學習也變得愈發順利。家人非常支持我參加訓練,這讓我充滿動力。不過,我知道這是一場艱難且充滿挑戰的比賽,必須在 80 分鐘內完成,且機會只有一次,我將全力以赴,迎接這場考驗。」 桃園市113學年度國中技藝教育競賽於今日盛大展開,並將持續至4月9日。(圖/教育局提供) 來自龍潭國中的蔡侑璇同學,即將參加4月8日的商業與管理職群競賽,她興奮提到,「很開心被學校選為商管群競賽的選手,我發現準備這場競賽十分不容易:學科題目、術科題組、英打,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幸好有老師們、同校選手一路陪伴我,和我一起討論,讓我更有信心面對比賽。謝謝學校給我這次的機會,可以參加這場比賽,讓我又多了一條升學管道的機會進入我心目中理想的學校。」陪伴學生練習的帶隊教師們也深受感動表示,「孩子們為了挑戰自我、爭取榮譽,每天努力練習,展現超乎想像的毅力與熱情,我想這是技藝競賽最珍貴的價值。」 教育局說明,本學年度技藝競賽頒獎典禮將於4月25日在桃園啟英高中隆重舉行,屆時將表揚技藝績優學生及指導教師,讓優秀選手們共享榮耀。當天於啟英高中更規劃近40個攤位的學生作品展示及實作觀摩體驗,讓前來參觀的七八年級學生提前探索技職領域的無限可能。 教育局指出,桃園市各國中皆有開設技藝教育課程,部分學校更設有技藝教育專班,幫助有明確術科傾向的學生深化學習,113學年度參與職業試探學生人次突破3萬6000人,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寒暑假技藝育樂營、技藝社團及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等計畫,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

Read More

閱讀性平書籍拿餐飲優惠券

台南市教育局與異人館合作推動性平主題書閱讀闖關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性別平等教育週開跑,今年台南市教育局特別攜手異人館國際餐飲,推動「防治數位性別暴力-性平主題書閱讀闖關」活動,只要閱讀指定的性別平等書籍並填寫閱讀心得,集滿點數就能獲得餐飲優惠券及參加抽獎。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育局規劃「性平圖書閱讀闖關活動」,鼓勵學生透過閱讀指定的性別平等相關書籍,強化數位時代對身體自主權與個人隱私保護的知能。此次活動也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希望透過親子共讀,讓家長更了解如何協助孩子應對網路世界的各種挑戰,由預防不當影像散布到辨識數位詐騙,共同守護學生的網路安全。 教育局表示,感謝異人館公司熱心贊助,提供多項獎品來協助教育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學生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閱讀指定的性別平等書籍,並上網填寫閱讀心得表單,就能到學校指派單位領取闖關活動集點卡及核發點數,只要集滿六點就可獲得異人館館內用餐點九五折優惠券,達十二點以上者還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商品禮券、火鍋兌換券等。

Read More

南市田徑賽 永信國小奪七獎

永信國小田徑團隊在一一四年台南市田徑錦標賽中,表現亮眼,共計抱回二金三銀一銅等七個獎項。(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永信國小田徑團隊在一一四年台南市田徑錦標賽中,各項比賽皆有所斬獲,共計抱回金銀銅等七個獎項,其中男童四百、八百公尺接力兩項,再度跑出第一名佳績。 永信國小由四至六年級學生組成的田徑隊,每個年級訓練重點不同,像四年級主要培養興趣,再從中挑選有潛力者,通常都是藉由繩梯、小欄架,訓練身體敏捷性、協調性等,達到身體全方位發展。 指導老師吳建緻教練表示,國小階段除了在基礎體能上持續保持外,接力賽的傳接棒動作要求、默契培養需要更加謹慎,因此傳接棒的訓練,都是賽程準備期間最重要的課表。 雖然這一批孩子的天賦不若過往,但教練表示欣慰,因為每一位孩子都願意跟著教練在每一個階段訓練完一整套辛苦的課表,也知道已經輸在起跑點,所以他們更加明白團隊力量、分工合作的重要,今年全心將時間放在接力項目上,是一個很大的賭注,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因為台南不乏許多優秀的團隊彼此激勵。 教練團也很感謝友校們一起努力,讓台南基層田徑運動能夠有良善的刺激,持續精進,這次很開心在本學年度賽季的最後一戰,小將們拚盡全力,奪得佳績,包括男童四百、八百公尺接力兩項金牌;男童跳高銀牌、跳遠銅牌;女童鉛球銀牌,及壘球銀牌與第七名。

Read More

高中職博覽會 崑大推廣虛擬自行車運動

崑大電遊學程在嘉義東吳工家博覽會中,進行虛擬自行車創新應用推廣活動,吸引眾多學生及教育界人士關注。(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腦與遊戲發展科學學士學程參與嘉義東吳工家博覽會,除進行招生宣導,更進行虛擬自行車推廣活動,吸引眾多學生及教育界人士關注,活動不僅展示虛擬自行車競賽的創新應用,更結合科技與體育教育,向高中職學生介紹新興運動模式。 崑大電遊學程至嘉義東吳工家博覽會舉辦虛擬自行車推廣活動,為讓學生體驗更豐富的騎乘手感,準備Shimano 105 R7000變速系統與十一速飛輪的車款,讓虛擬自行車的騎乘更加流暢與精準。 透過更細膩的齒比設計與更順暢的變速邏輯,車手能在不同坡度與強度的騎乘環境下輕鬆調整檔位,維持最佳踩踏節奏與輸出效率。另亦提供七速與十一速兩種變速系統,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級別運動產品的騎乘差異,進一步了解變速系統對運動表現的影響,提升對專業運動設備的認識。 電遊學程主任葉俊吾表示,此活動結合數位科技與運動教育,透過虛擬自行車競賽,讓學生體驗創新運動模式,提升對智慧運動與科技應用的理解,有助於未來在數位體育、運動科技等領域發展。同時透過跨校競賽吸引全國高中職學生參與,在互動中深入了解學校特色課程與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校品牌形象與招生競爭力。

Read More

學術研究合作 南應大與馬國藝術學院簽MOU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中左)帶領團隊與馬國藝術學院長駱麗芳(中右)簽署MOU,將在學術研究、教學計劃及專業領域上展開更多合作。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校長楊正宏帶領主任秘書沈繻淯、設計學院商品設計、藝術學院流行音樂系主任及主管等前往馬來西亞藝術學院(MIA),與院長駱麗芳簽署合作備忘錄,期待未來能夠在學術研究、教學計劃及專業領域上展開更多合作。 台南應大表示MIA在培養國際化、專業化高素質人才方面成就顯著,尤其在創意產業領域教學和研究中,展現極高水準。相同創立近一甲子的MIA在培養藝術、設計和音樂領域專業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發展平台。 簽署MOU也會對接台南應大流音系及MIA音樂系,使兩校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例如MIA的Diploma學位可順利銜接台南應大學士學位課程,甚至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碩士學位的學習機會。 另還將推動兩校在珠寶設計及金銀飾品領域的合作,馬來西亞Tomei Jewelry多美集團執行董事吳曉筠亦出席此次簽約儀式,同時雙方討論結合當地企業與公協會,共同開展技術交流與人才培訓。這樣的合作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專業技能,還能加強產學合作。 楊正宏表示,南應大將竭盡所能與MIA共同推動學術與專業發展,並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平台,期待未來能在這樣的合作中實現雙方共同成長與繁榮。

Read More

協進附幼童手作客家花傘

協進附幼小朋友動手製作客家花傘。(協進附幼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手作客家花傘活動,讓小朋友不僅學習了傳統文化,也從實作中體驗了語言的多樣性,讓客語與台語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協進附幼表示,清明時節常伴隨春雨綿綿,而不同文化對於「下雨」的描述也各具特色。活動中,老師們向幼兒介紹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中關於雨天的說法,讓孩子們在比較與學習中發現語言的樂趣。例如,同樣描述「毛毛雨」,客語稱為「落細雨」,而台語則說「落毛毛雨」,這種微妙的語言差異讓孩子們感到新奇又有趣。 在家長的陪伴與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興奮地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客家花傘。幼兒郭語庭、蘇芓瑩開心地說,自己親手做的花傘好漂亮。陳姓家長表示,這些手作傘真的好可愛,很適合擺在家裡當裝飾品。 協進附幼小朋友開心展示自己做的花傘。(協進附幼提供) 校長陳智揚表示,希望透過這類活動,不僅讓幼兒們體驗了手作的樂趣,也在無形中深化了他們對台灣本土文化與語言的認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