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公廣畢製營隊引領探索酸甜人生

崑大公廣系畢製團隊在學甲區東陽國小進行「小小味蕾探險家」主題營隊,學童運用畫作分享個人成長中遇到的「酸甜經歷」。(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畢製「DRINK康醋」自組青年志工團隊,於學甲區東陽國小進行「小小味蕾探險家:尋找時光的酸甜味道」主題營隊,透過結合醋飲體驗與情緒教育課程設計,帶領學童從酸甜味覺感受出發學習認識與表達內在情緒,開啟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此次營隊設計多元,從味覺盲測體驗、醋飲DIY調配、食材酸變實驗到椪糖創作與故事工作坊,不僅讓孩童在親手操作中探索酸甜比例,更引導他們將味覺經驗連結至情緒記憶,在趣味互動中認識情緒、表達感受,建立良好的自我覺察以及情感連結能力。 團隊以「酸一點,甜更深」為核心概念,象徵人生中的酸甜轉折,也呼應醋飲由酸轉甘的特性。透過創新視覺設計與整合行銷企劃,重新定義醋飲不只是飲品,更是一種健康生活與情緒療癒的選擇。此外,團隊亦透過質化研究發現,許多消費者會在情緒低落時選擇醋飲來平衡心情,因此這次營隊特別強調醋飲與情緒之間的關聯,讓孩童們在體驗中培養自我照顧的意識。 指導老師徐玉瓊副教授說,此次畢業製作不僅展現學生品牌創意與行銷策劃的專業能力,更將關懷延伸至校園,讓孩童透過味覺探索與情緒轉化,學習用更溫柔的方式認識自己。她也肯定團隊將畢製結合社會參與的努力。

Read More

育德工家僑生班手作麵包贈家扶

育德工家烘焙科僑生製作麵包與西點,致贈給北台南家扶中心。(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育德工家烘焙科僑生班學生,運用在校所學技術,自行購買食材,親手製作麵包與西點,致贈給北台南家扶中心,為社區中需要幫助的兒童與家庭帶來溫暖與祝福。 育德工家指出,這群來自菲律賓與柬埔寨的僑生為了學習技藝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雖然大多來自經濟條件有限的家庭,但憑藉著堅強的意志與一顆善良的心,展現出令人動容的社會關懷行動。這次的行動不僅展現出育德工家烘焙科的技藝教育成果,更凸顯出僑生對「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深刻體會。 這些學生表示,由於他們自己家境並不富裕,更能體會弱勢家庭的生活不易。他們願意以自身所學回饋社會,傳遞溫情。菲律賓學生白琳裕說,很感謝育德給我們機會學習烘焙,這不只是技能,也是讓他具備幫助別人的方法。能將所做的麵包分享給需要的人,他覺得很有意義,也讓他更有自信面對未來,將這樣的技藝和善能量帶回家鄉 。 校長張榮修表示,育德工家致力於優質技藝教育,更重視學生的品德發展,僑生雖然經濟條件不佳,但以行動實踐回饋在台灣受到的溫暖,令人感動。他們不僅學會了烘焙,更學會了同理與付出,這正是技職教育的初衷 培養具備技術、品德與社會責任感的好青年。

Read More

嘉藥王明煌獲選台灣美食國際巡迴主廚

嘉南藥理大學餐飲管理系專任技術講師王明煌(左一),獲選台灣美食國際巡迴主廚。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餐飲管理系專任技術講師王明煌,獲選台灣美食國際巡迴主廚,七月將勇闖大洋洲三國七座城市,推廣台灣辦桌文化和台灣美食。 台灣美食國際巡迴是由僑務委員會辦理,迄今已邁入第十五年,年年網羅台灣各地餐飲菁英擔任主廚,用台灣美食在世界各地「交朋友」,今年王明煌攜手「辦桌界南霸天」阿勇師之子汪楚琦,共同推廣台灣美食,將辦桌台菜及地方小吃的獨特料理技法推上國際舞台。 王明煌是阿勇師首席弟子,長年致力於中式烹飪與辦桌文化推廣,去年更出版《紅圓桌舊食光》一書,深入介紹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此次是他首度參與講座徵選就獲選並擔任主廚,王明煌感謝嘉藥與台南市外燴工會的支持與推薦,此次他將以台式辦桌烹飪手法結合澳洲、紐西蘭與帛琉的當地食材,推出櫻花蝦米糕、台式炒米粉、龍蝦三明治、五柳枝魚及經典台式五味醬等多道菜餚,讓台灣味登上國際舞台,同時也將與當地餐飲業者互相交流學習。 嘉藥餐旅系主任戴揚飛表示,王明煌曾至多所高中職開設辦桌文化及廚藝課程講座,此次能代表台灣參與台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主廚,不僅展現其專業實力,也讓全系師生引以為傲。

Read More

五王兒童社團才藝成果發表 展現多元學習

永康區五王國小兒童社團才藝成果發表,學童進行古箏演奏展現多元學習。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五王國小一年一度的兒童社團暨才藝成果發表,學校在校園架設戶外大型舞台、搭配五彩的燈光音響,由學童進行表演,永仁高中舞蹈班也受邀演出,落實十二年國教,大手牽小手的永續精神。 學校進行社團才藝成果展,架設的戶外大型舞台搭配五彩的燈光音響,教職員全員出動,擔任工作人員及主持人。過程中穿插學生摸彩,豐富的獎品讓節目演出緊湊完全無冷場,給學生一個安全又專業的表演成果發表會。 表演節目多元,除有該校跳鼓隊擔任開場、直笛隊演出、兩位外師指導的英語動唱、更有才藝老師吳貞儀帶領四0五師生演出音樂行動劇。同時邀請校外永仁高中舞蹈班擔任演出,落實大手牽小手永續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表演過程中亦穿插抽獎活動,除家長會贊助各項獎品,校長周脈贇和會長更是準備超級大獎變速腳踏車,獎項豐富又實用,讓學童在展現自己所學成果的同時,又能收到期待的禮物。 周脈贇表示,學校每年都會辦理成果展。期許校內課後社團的項目能更多元,學生參與人數能更提升,讓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學習問題。學生放學後,就可輕鬆學習到各項才藝,不但沒有接送問題,安全又實惠,也成就十二年國教的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Read More

上騰工商指導國中技藝競賽成績斐然 連續4年囊括3職類第一名

透過密集培訓,萬榮國中朝鈺妃勇奪美髮類別第一名。(上騰工商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上騰工商指導國風、化仁、吉安、萬榮、平和、秀林等六所國中技藝班選手,參加花蓮縣一一三學年度國中技藝競賽,在家政職群的美容、美髮,動力機械職群的汽車、機車修護及餐旅職群的中餐等三職群五職種中,大放異彩,總共獲得三金三銀二銅及多個優勝及佳作。 上騰工商指出,其中,萬榮國中朝鈺妃、周尹恩及吉安國中廖予承等三人更是技冠群雄分別勇奪美髮、美容及機車修護等三個職種的第一名,並獲得合作辦理技藝教育的國中師長高度肯定。 上騰工商輔導主任黃婉玲表示,學校配合花蓮縣教育處推動國中技藝教育已有二十年的光景,除了設備、師資充足外,豐富多元的課程設計更是吸引國中學子選擇本校技藝教育的主要原因!每週看著他們走進校門的愉悅神情,充份證明上騰的技藝課程真的深受國中生的喜愛與期待。 萬榮國中校長許瓊櫻提到,與上騰團隊合作真是最正確的選擇,不管是技藝課程的實施或是參賽選手的培訓,無不用心付出,令人激賞。尤其指導老師犧牲假日,不辭辛勞地接送與陪伴參賽選手,更是令人感動。 上騰工商校長吳昌吉表示,每個孩子都像一顆種子,需要被細心呵護、用心澆灌,才能成就他們美麗又特別的模樣。上騰工商的每位師長就是秉持這樣的精神,跳脫以往僵化的框架,用新思維、新觀念、新方法來培育孩子,讓他們發光發熱,活出美好自信的風采!  

Read More

北市華岡藝術學校辦理花蓮移地教學活動

學生們表示,很開心透過這種方式學習,原住民文化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而是一種可被觸摸、理解並內化的生活智慧與藝術感動。(華岡藝校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十日表示,儘管花蓮位處東部、交通相對不便,全體師生仍排除萬難,於清晨齊聚臺北火車站,分乘自強號列車出發,辦理高二學生花蓮移地教學活動,展現出對學習的熱忱與實踐力,落實「走出課室、走進土地」的教育理念。 華岡藝校表示,自二0二一年首次啟動花蓮移地教學活動以來,已連續五年前往花蓮實施此項課程,成為本校學生藝術實作與文化探索的重要傳統。此次活動由丁永慶校長親自帶隊,參與對象為戲劇科與表演藝術科流行音樂組,共七十餘位學生。三天的行程融合自然探索、文化體驗與藝術實作,內容豐富、層次多元,充分體現華岡藝術教育強調「創意與行動並重」的核心精神。 華岡藝校表示,此次活動最具亮點的課程安排,為花蓮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行的文化藝術體驗。戲劇科與表演藝術科流行音樂組學生共同修習相同課程,分班由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師資帶領,深入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生活與美學。學生透過吟唱、舞動與樂器演奏,不僅理解族群文化的深層意涵,更在身體律動中真切感受原住民族的藝術精神與生命能量。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長馬呈豪表示,花蓮縣府重視原住民樂舞交流與傳承,在去年組團赴夏威夷參加第十三屆太平洋藝術節,進行音樂、舞蹈、藝文等互動交流,今年邀請華岡藝校師生參與七月份的花蓮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祭,共同發揚原住民樂舞文化。 華岡藝校友會理事長粘晶晶表示,很開心帶領校友會、家長會的夥伴們一同來花蓮,以實際行動增進學生見聞與發揚臺灣特色。(華岡藝校提供) 丁永慶表示,透過學習花蓮原住民樂舞文化特色,作為學生表演藝術課程延伸,讓學生能在表演上增添不同元素與風采,且藝術教育不應侷限於教室,而應讓學生跳出來、唱起來、感受起來。 華岡藝校友會理事長粘晶晶表示,她很開心帶領校友會、家長會的夥伴們一同來花蓮,以實際行動關心陪伴學生們學習花蓮原住民族樂舞,希望藉由動態藝術結合台灣特色文化傳承,增進學生見聞與發揚臺灣特色。學生們也紛紛回饋,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原住民文化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而是一種可被觸摸、理解並內化的生活智慧與藝術感動。  

Read More

花蓮高中學生親身體驗第一線警察 直呼不簡單

國立花蓮高級中學基層服務社三十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至花蓮縣警察局參訪,校方希望藉由實地參訪認識警察勤務,讓高中生對警察有進一步認識。(花蓮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讓高中生更了解警察工作內容及辛勞,國立花蓮高級中學基層服務社三十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十日至花蓮縣警察局參訪,校方希望藉由實地參訪認識警察勤務,讓高中生對警察有進一步認識,也能知道如何遠離危險、保護自己。高中生們受到員警熱烈歡迎,了解警察平日維護社會治安辛勞及警用裝備功能,花蓮高中生直呼當警察真的不簡單。 花蓮縣警局指出,保安警察大隊員警將防彈衣、防彈頭盔、防彈盾牌等擺放於會議桌上,介紹應勤裝備功能與使用時機。高中生們看見平常只能在電影中出現的長槍、手槍、手銬及防彈衣盔,眼睛瞬間為之一亮,直說想要親身體驗穿戴,體驗後直呼:「太帥了!」 花蓮縣警局表示,針對高中生多以微型電動二輪車代步,交通警察隊員警則跟高中生宣導交通安全相關知識,並強調雖然年滿十四歲者可騎乘,不須考照,但必須掛牌,也必須投保強制險才可上路,且要戴安全帽。互動中同學們對警察工作充滿憧憬與好奇,也提問了許多問題,希望將來有機會也能成為警察一份子,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花蓮縣警察局長陳百祿強調,希望藉由這次高中生校外參訪,拉進警民距離,讓孩子認識警察不同的一面,也歡迎高中生報考警校加入警察行列,並希望這些未來的主人翁,能在高中生時期養成正確的法律及交通安全觀念,健康、快樂的成長。  

Read More

長庚科大推動地方高照 蟬聯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長庚科大推動地方高照,蟬聯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長庚科大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遠見雜誌第六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八日舉行頒獎典禮,長庚科技大學憑藉自身醫護專業,提升地方高齡照護量能,並以在「嘉」的記憶-在地共創認知照顧健康促進計畫,再度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績優獎」的肯定。 長庚科大護理學院陳美燕院長出席頒獎典禮代表學校接受頒獎。她提到,台灣已然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是老年人。長庚科技大學長期深耕在地社區,結合地方政府、地方醫院及社區資源,期盼能發揮大學影響力,建構完整的在地化照護。 衛生福利部二零二四年調查指出,全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點九九,而嘉義縣因人口高度老齡化,失智人口更是達到超越全國的百分之八。在「嘉」的記憶-在地共創認知照顧健康促進計畫主持人-長庚科大嘉義分部護理系郭雅雯主任分享道,台灣確診失智症患者數將近九千人。 然而現有政策的共照中心、失智據點與日照服務,仍不足以應對早期發現與延緩認知衰弱的需求。長庚科大深入地方社區,設置篩檢地點,協助早期發現社區潛在失智個案,並為嘉義縣十八鄉鎮二十九處失智據點培育個案管理師,持續為地方注入照護量能化,建置認知延緩衰弱照護可複製模式,創造永續照顧典範。    

Read More

國軍左營總醫院祭百萬年薪 邀美和科大護理系畢業生加入

國軍左營總醫院院長杜旻育(右)與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簽訂策略聯盟,雙方將展開全方位合作。(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與國軍左營總醫院簽訂策略聯盟,雙方就醫護專業實習、學術交流、人才培育及健康照護資源共享等面向展開全方位合作。 國軍左營總醫院院長杜旻育指出,該院長年深耕左營及楠梓地區,這次主動開放合作名額,邀請美和科大護理系學生加入軍醫體系,提供一系列優渥的獎勵措施,包括「優秀護理學生獎助金」、「引薦及試用期完成簽約等獎勵金」,畢業後入職一般病房護理師年薪可達新臺幣七十萬至一百萬元,急重症單位年薪更可達八十五萬至一一0萬元,遠高於一般醫療院所薪資水平,盼吸引優秀醫護人才,強化左營、楠梓地區的醫療服務量能。 而素有「護理搖籃」美譽的美和科技大學,透過合作協議的簽訂,提供師生有機會深入軍醫實務場域進行專業實習與研究交流,左營總醫院也將在臨床教學、專業訓練與衛教推廣等方面提供豐富資源,雙方將攜手推動護理教育與臨床實務接軌,培育優秀醫護人才,共同為台灣醫療體系注入新活力。 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表示,該校長年致力於培育專業且具人文關懷素養的護理人才,這次與國軍左營總醫院締結策略聯盟,不僅拓展了學校產學合作版圖,還希望建立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規劃實習、職涯諮詢、臨床專業訓練等多項培訓方案,強化學生臨床實務能力及職涯發展機會,實現教育與醫療服務的無縫接軌。

Read More

長庚大學工設系畢展登場 為當代設計注入新能量

學生郭倬君、洪祈崴、謝欣蓓(由左至右)設計「臭彈繪本 Bluff Book」拉近隔代溝通的距離。(圖/長庚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學系2025年畢業專題成果展,昨(9)日至4月13日起在學生活動中心三樓登場,共有47件作品,同學們以設計回應自我與社會的深層關懷。其中謝欣蓓、郭倬君、洪祈崴在老師簡詩穎指導下設計「臭彈繪本 Bluff Book」,長輩跟兒孫「講古」的時候可即時生成AI插圖,拉近隔代溝通距離,獲得全國競賽金賞大獎殊榮,設計創意備受肯定。 工設系系主任陳文誌表示,今年展覽主題為「一白能心,百態自成」,同學們希望以設計的創新思維,剖析人性與社會的百態,重新勾勒人類的情感、解構資訊與數據重新定義秩序、突破物質的邊界連結人性,最後回歸設計的本質。作品涵蓋醫療設計、互動體驗、文創工藝、家具輔具、永續與桌遊設計等多元面向,呈現四年設計專業學習以及跨域創新與實作的成果。 學生魯宇芩(圖右)、馮梓茵(圖左)設計永續教育玩具「逮丸魚仔攏來共 Fishy Tales」,讓兒童探索海洋生態之美。(圖/長庚大學提供) 工設系介紹,此次展覽以「百態」為核心概念,透過「勾勒」、「解構」、「邊界」、「本質」四大展區,構築觀展動線與作品分類。展場設計採高低錯落展櫃與半開放式框架,觀眾可選擇順向「由簡入繁」或逆向「去蕪存菁」方式參觀,最終回歸「一白能心」的內在初衷,呈現設計在生活中的豐富樣貌與深刻價值。 學生陳溢朗、謝彤妤、鄭寗(由左至右)所設計的「Ocean Eye 智能浮潛裝備」,即時偵測使用者的身體狀況,增加水下安全性。(圖/長庚大學提供) 工設系提到,展出作品中,「臭彈繪本」不只拿到「2025 Great Design 奇想設計大賽」美化人生組「金賞獎」,也同時摘下「最佳行銷獎」,抱回28萬獎金,並正式入圍第11屆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未來教育」類。團隊成員觀察長輩喜歡跟晚輩話當年,但時空背景不同,年輕一代可能想像不到舊時社會的生活畫面,因此設計「臭彈繪本」,把長輩口說內容轉成文字,再由AI圖像生成模型即時產出故事插畫,可顯示在螢幕上或列印成回憶卡,讓彼此互動更添趣味與溫度。 長庚大學工設系2025年專題畢展,作品豐富,即日起在學生活動中心三樓登場。(圖/長庚大學提供) 工設系指出,本屆已經有三件作品參加全國競賽獲得4項佳績,除了「臭彈繪本」,還有謝彤妤、鄭寗、陳溢朗同學的「Ocean Eye 智能浮潛裝備」,榮獲「2025 Great Design 奇想設計大賽」創新科技組「佳作」。魯宇芩、馮梓茵以「逮丸魚仔攏來共 Fishy Tales」獲得「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優選。 長庚大學提到,該校工設系自1994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培育具備獨立思考、創新實踐、人文關懷、國際視野與前瞻科技應用之設計專才。系所教學除產品設計基本訓練外,更積極朝向「醫療設計」與「跨領域創新創業」兩大重點方向發展,融合AI科技、永續理念及社會責任,為當代設計注入新能量。 長庚大學表示,此次展覽將從4月9日至13日在學生活動中心三樓盛大展出,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歡迎全校師生與民眾自由參觀,亦安排導覽、互動體驗與現場問答交流,讓設計不僅止於展示,更成為與社會對話的平台。工設系也邀請對創新設計、醫療應用、永續議題等領域有興趣的各界朋友,歡迎共同見證年輕設計師們的創意百態與成長軌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