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

大學分科測驗 首日11件違規

南一中老師與多名已錄取大學的畢業學生,到考場為還在努力考分科測驗的同學加油。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大學分科測驗登場,台南考區一、二考區首日合計有一千八百餘名考生應試,考場秩序大致良好,但有十一起違規,大多是忘記攜帶有效證件應試。台南二考區試務中心表示,十二日將考歷史、地理、數學乙、公民與社會,提醒考生要記得攜帶有效證件及入場識別證。 今年分科測驗台南考區學生在台南一中、台南二中及新營高中三考場應試,第一天第一節物理有一千七百二十六人報考,缺考八十五人;第二節化學一千八百零三人報考,缺考八十七人;數學甲有一千八百零九人報考,九十九人缺考;生物科有一千兩百二十七人應試,九十四人缺考。 根據台南一、二考區試務中心統計,首日共有十一件違規,其中八件是未攜帶有效證件,另外還有一件是攜帶手機入座、一件手表鬧鐘發出聲響、一件鈴聲響畢仍持續作答。 今年台南一中有近四百名考生報考分科測驗,是台南考區報考人數最多的學校。校長廖財固、家長會長楊榮哲與各處室主任十一日都到考場為考生加油打氣,導師與任課老師也到考生休息區坐鎮,幫考生解惑作最後衝刺,另還有多名已經其他管道錄取大學的學生,也來為應試同學加油。

Read More

災損嚴重學校 教部將專案補助

教育部長鄭英耀赴鹽水視察學校,宣布丹娜絲颱風災損較嚴重的將專案予以協助。(教育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丹娜絲颱風侵襲造成部分學校受損,教育部長鄭英耀十一日赴鹽水國中、鹽水國小及竹埔國小等三校視察,宣布災損較嚴重的學校如有急迫性需求,教育部將專案予以協助。 鄭英耀向辛勤守護校園的校長、教師與行政同仁表達由衷感謝,也請市府教育局盤整所轄學校損害情形,儘速依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一一四年七月丹娜絲颱風」專案提出復建需求,教育部後續將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從寬、從速、從簡原則,加速審查作業,以協助學校加速進行災後復建,維護師生安全。 教育局說,為加速校園復原工作,南市各校自七日起已動員行政團隊、老師、志工及校友等人員,協助必要的清理工作。教育局也已透過樹木清運開口契約,加速倒伏樹木與廢棄枝幹的清理。 此外,對於涉及緊急搶修的學校,教育局也將輔導學校依規定辦理採購作業,並納入災後搶修經費補助範疇。丹娜絲颱風災情主要集中在樹木倒塌及屋頂毀損,因現行樹木裁剪及清運廠商的處理能力短期內難以負荷,正持續積極聯絡外縣市廠商提供支援,並追蹤進度,確保學校儘速恢復校園環境。

Read More

立人國小獲游於藝亮點學校 榮登盟主

立人國小榮獲廣達《游於藝》亮點學校,並獲推舉成為新學年度的「盟主學校」。(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與廣達文教基金會攜手推動的《游於藝》計畫已邁入第十一年,北區立人國小憑藉多年深耕藝術教育的卓越成果,榮獲一一三學年度「游藝亮點學校」殊榮,並獲推舉為一一四學年度的「盟主學校」。新年度巡迴展主題為《見微知美》,立人國小將以藝術教育領航者的角色,帶領參與學校一同探索藝術。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立人國小的藝術教學成果令人驕傲,學校美術教師團隊將展覽主題融入教學,設計多元技法、複合媒材、各種表現形式的藝文課程,並推廣至普通班。尤其在一一二年度巡迴展《生活畫市集:嬉遊千年風俗藝術》中,學校展覽內容與食農教育、地方文化融合,進而發展為「I古今.樂學古蹟.E遊閱讀仙境」方案,還榮獲閱讀磐石獎肯定。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表示,立人國小從一0六年起加入《游於藝》計畫,學校教學團隊持續深化展覽與教學整合,讓藝術真正融入學生的日常課程,每檔展覽平均吸引近九百人次參與,累計參觀人次已超過七千人次,顯示藝術教育已在校園中深耕發芽。 此外,立人國小每年徵選四、五年級學生擔任「藝術小尖兵」,不分美術班與普通班學生,經培訓後即可擔任導覽解說,給予學生舞台,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美學素養與人際互動能力。去年度擔任「NIKI的心靈城堡」巡迴展首站,更進一步結合生成式AI等科技工具進行創作,引導學生從觀賞藝術到實際創作,實現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Read More

拳來演戲方案 延緩長者失能

崑大樂活學程主任趙久惠(左)與進修部學生陳巧慧,通過長照指導員培訓戲劇教案考核,將前往社區推動健康促進。(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樂活學程師生參與台南市衛生局主管機關核定的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拳來演戲」新方案的指導員培訓,完成實體訓練課程並通過初步考核,將於八月前往社區實地實習,將創新的預防及延緩失能新方案模組實際應用於長者健康促進。 崑大樂齡學程主任趙久惠與進修部三年級學生陳巧慧攜手再次展現師生共學精神,共同參與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拳來演戲」新方案培訓,主題融合戲劇療法與體適能拳擊兩大元素,並由歐郎體育工作室為學員授課,教練團隊涵蓋多元專業,包含老年學、運動保健、運動科學、運動傷害防護、成人繼續教育及物理治療等。 課程強調每位長者皆是一部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書,藉由戲劇表達與身體動作的引導,幫助長者回顧人生、釋放情緒,增進認知與社會互動能力。 戲劇療癒課程則聚焦於長者生命故事的開展與創作,課中進行角色扮演、肢體表現與情境演練,並進行團體討論與創意教案撰寫,最後還需進行實作考核,研習過程充滿挑戰與突破。 樂活學程主任趙久惠與進修部學生陳巧慧皆表示,人生第一次戴上拳擊手套揮汗練拳,是難忘的經驗,從基本的出拳技巧、步伐移動,到配合節奏訓練反應與協調力,拳擊不僅促進體適能,更帶來極大的情緒釋放與成就感。

Read More

台瑞農業交流 蓮潭學童秀雙語

蓮潭國中小學生與瑞士的國際農村青年(草根大使)Vanessa Pellet ,以雙語做台瑞農業交流。(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台南市立蓮潭國中小於暑假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台瑞農業交流」活動,邀請來自瑞士的國際農村青年凡妮莎Vanessa Pellet 參訪學校,學生們以雙語接待瑞士代表,並展開深度互動與文化對話,讓台南的農業走向世界。 學生們以全英語方式介紹台南善化的在地農業與四健會活動,不僅展現雙語能力,更體現國際素養與地方認同。 蓮潭國中小學生與瑞士的國際農村青年(草根大使)Vanessa Pellet ,以雙語做台瑞農業交流。(記者張淑娟攝) 學生以熱情洋溢的開場舞歡迎來自瑞士廿二歲青年大使凡妮莎,介紹台南善化的有機農業發展與四健會作業組活動,包括親身參與的芝麻、稻米、有機火龍果、有機小黃瓜等作物的種植歷程,展現學用合一的實作成果。 凡妮莎也以英文與法語簡介瑞士的有機農業現況、學校教育制度與農村青年的角色,她特別讚賞台灣農業教育能深入校園,不僅有教室內的課程,更能實地走入農田學習。凡妮莎說「我很驚訝在這樣一個科技園區旁的地區,孩子們仍然與土地這麼貼近,並且能夠用英語自然地和我對話,還教我用中文認識台南的農產品,這真的很特別」 學生吳以樂覺得自己可以用英文介紹學校和農產品,也教Vanessa用中文說芝麻、小黃瓜和酪梨等台南的在地農作物,真的很興奮。最後,學生們還準備自製農產點心與小禮物贈送給凡妮莎作為紀念。

Read More

接軌國際職場 南應學生赴泰度假村實習

南應大運休系學生前往泰國Club Med普吉島度假村,展開兩個月實習,銜接國際休閒產業職場。(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與泰國普吉島知名度假村品牌Club Med合作,由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系師生暑假前往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國際實習計畫,學生將在實地工作中學習度假村營運、活動規劃與顧客服務等實務技能,實踐課堂所學,提前銜接國際職場。 南應大運休管理系學生由老師陳科嘉帶隊,在泰國實習的Club Med普吉島度假村,以其全包式假期服務聞名,結合海灘美景、多元活動與G.O團隊的專業服務,成為實習生學習的最佳場域。學生將參與度假村多個部門的實務工作,包括客房管理、餐飲服務、運動娛樂、兒童活動等,全面了解營運流程,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協作交流。 學生在實習期間,除協助規劃射箭、空中飛人、浮潛等活動,也參與兒童俱樂部的引導服務。透過實作不僅深化對休閒服務產業的認識,也提升跨文化溝通與應變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的獨立生活與挑戰,對學生在專業能力與個人成長方面均有莫大助益。 陳科嘉表示,國際實習不僅是技術的學習,更是人格的歷練與眼界的拓展。這段經歷將成為學生們職涯發展中的一塊跳板,也期許學生未來能把這段經驗轉化為服務社會、回饋產業的力量。 南應大運休系長期推動國際交流與產學合作,這次與Club Med的合作正是系上積極拓展海外實習資源的成果之一。

Read More

新北BBnA全英語國際論壇登場 17校400名學生展現國際溝通力

「全英語國際論壇」,集結來自全市17所國中、共400名七年級學生與80位美國青年志工,展現學生英語溝通力、文化理解力與團隊合作力。(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推動「BBnA國中英語自主學力提升實驗計畫」邁入第3年,今(11)日於新埔國中盛大舉辦「全英語國際論壇」,集結來自全市17所國中、共400名七年級學生與80位美國青年志工,透過專題簡報與情境闖關,展現學生英語溝通力、文化理解力與團隊合作力。 新北市副秘書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持續深化雙語教育,致力打造學生英語實作與自信表達的學習舞台。「BBnA計畫」專為英語成績中段(B Level)學生設計,透過國際志工協作與創新課程引導,讓學生從「敢聽、敢說」逐步邁向「樂學、會用」,在生活中自然開口、自信溝通。本次論壇以「我想推薦給外國朋友的新北特色」為主題,學生組隊以簡報介紹如林家花園、淡水古蹟、鶯歌陶瓷等文化景點,並結合語言表達、簡報設計與跨文化溝通力,展現對在地的觀察與認同。活動設置「最佳台風獎」、「最佳口語表達獎」、「最佳簡報設計獎」等獎項,鼓勵學生勇於用英語說故事。 慧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賴美智表示,透過體驗美式足球、曲棍球等運動活動,營造自然英語語境,讓學生輕鬆學習;同時安排與美國青年志工進行線上協作對話訓練,強化口說基礎,學生不出國即能拓展國際視野、累積語言實力與文化理解力。 新埔國中鍾沂辰同學分享指出,原本不敢開口說英語,透過準備與發表簡報,成功以全英語介紹林家花園,建立信心與成就感;中和高中林禹彤則分享,參與營隊帶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語言進步,更與國際志工建立深厚情誼,收穫滿滿。來自舊金山的志工 Celine 表示,新北學生的熱情與學習投入,讓她連續三年返台參與計畫,是自己持續投入來台教育服務的最大動力。 B BBnA課程內容實用又有趣,結合遊戲、音樂與短講訓練,營造沉浸式語言學習環境。(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林口國中主任黃桂玲提到,B BBnA課程內容實用又有趣,結合遊戲、音樂與短講訓練,營造沉浸式語言學習環境,如「360度全英環繞遊戲時光」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自信與口說能力,不出國就能體驗道地西方文化氛圍。 教育局表示,為深化新北學子的雙語教育與國際素養推動「BBnA計畫」,未來將持續擴大國際夥伴合作,提供更多元語言學習模式與文化交流機會,讓「敢說英語、樂於表達」成為新北校園孩子們的日常風景,全面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世代人才。

Read More

屏科大偕手遠雄人壽 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

屏科大與遠雄人壽「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由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與遠雄人壽總經理趙學欣(前排左四及三)共同主持。(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2021年起與遠雄人壽攜手推動「守護億隻鴞」計畫,透過科學調查、棲地營造、教育推廣與友善農業實踐,逐步建立學界與企業合作推動生態永續的行動模式,成果斐然,特別於七日在屏科大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學術與產業跨域守護地方生態的永續價值。 「守護億隻鴞」計畫於2021年啟動,初由屏科大野保所孫元勳教授團隊執行,該團隊長期投入猛禽監測、巢箱架設、田間巡查與教材開發等實務工作,實踐從校園服務擴展到國小教學及農村場域的多元參與,協助棲地復育與跨單位溝通,展現學術延續與在地實踐的深厚能量。 該計畫截至去年底,已於屏東高樹、臺南東山、臺中霧峰等地農田設置超過百座貓頭鷹巢箱,並成功記錄五十三處繁殖案例,且部分地點已連續四年穩定繁殖,顯示人工巢箱與友善管理間的協同效益,讓生態議題逐步融入企業文化與生活價值。 屏科大與遠雄人壽「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由屏科大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班林惠珊(右)介紹相關成果。(記者鄭伯勝攝) 除執行現地保育工作外,屏科大團隊亦針對農友與中小學生辦理相關講座與體驗課程,並設計出系列主題繪本與教學包,並將野外調查經驗轉化為適用於中小學現場的教案素材。 「守護億隻鴞」計畫於今年邁入第五年,現由屏科大野保所洪孝宇助理教授及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生林惠珊接棒帶領團隊接續執行,更在今年榮獲第六屆「遠見雜誌」USR評比「生態共好組-楷模獎」的肯定,象徵學術場域與企業夥伴共同投入生態保育、深化社會參與的成果,已廣獲社會關注與認同。

Read More

中鋼與中碳攜手小港國中 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寓教於樂

中鋼公共事務處孫宏魁處長(後排右二)、中碳王志堅處長(後排右一)、小港國中鄭元順校長(後排右三)與第一梯次活動學生。(中鋼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中鋼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長期致力地方教育推展,7月7日至11日與中鋼碳素化學公司攜手高雄市立小港國民中學,共同舉辦兩梯次合計五天的「114年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營隊活動規劃設計有趣且實用性的多元課程,讓近百位報名參加的小港區國小學童度過一段既充實又有意義的暑假時光。 今年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以「NEXT!未來玩家全能挑戰」為主題,規劃「動靜兼具、雙語融入」雙主軸的學習課程,包括拳擊體適能、遊戲數學、創意熱舞與英語會話等,再加上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設計的鋁線飾品創作課程,引導學童們在快樂學習中激發潛能,並在不同領域探索及培養興趣。此外,夏令營課程皆融入雙語元素,幫助學童在自然互動的語言環境中提升英文語感與表達能力,建立英語交談的自信心。 小港國中鄭元順校長在致詞中表示,感謝中鋼及中碳長期以來對地方教育的關懷與付出,讓小港地區學童參與到如此豐富且充滿創意的活動,並從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中鋼公共事務處孫宏魁處長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計」,中鋼身為小港在地企業,自96年起首次舉辦「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101年起開始邀請中碳共同參與,除110年因新冠疫情停辦外,迄今已舉辦18屆。孫處長也特別感謝鄭校長率領的小港國中團隊用心策畫許多豐富課程,希望同學們在暑假不間斷學習,透過夏令營活動來拓展視野、激發多元興趣,為日後學習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夏令營學童們在拳擊場上,進行拳擊體適能活動。(中鋼提供) 今年夏令營除了小港國中精心規劃的各類課程外,中鋼基金會所安排的鋁線飾品創作課程,不僅讓學童在手作中體驗DIY樂趣,也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今年的參與學童紛紛表示獲益良多,來自漢民國小四年級的吳同學分享,雖然體適能課很累,但與同學一起練習拳擊後,整天的心情相當開朗,且站在拳擊場更是難得的體驗;另,小港國小五年級的曾同學則提到,在鋁線創作課程中,她思考及動手讓色彩繽紛的鋁線有如魔術般變成一件件漂亮飾品,非常開心也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本次夏令營在孩子們的熱情參與與歡笑聲中圓滿落幕,不僅為學童帶來一段難忘且充實的學習旅程,也展現企業與學校攜手提升地方教育的堅定承諾。展望未來,中鋼將持續深化對教育的投入,為下一代鋪設更多元、豐富且具啟發性的學習舞台,陪伴孩子勇敢追夢,邁向更寬廣、更有希望的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