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USR計畫與韓交流濱海觀光

南應大戲水鯤鯓USR計畫跨足國際,邀請韓國講師與師生們分享濟州文化與地景環境保護的政策及發展。(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戲水鯤鯓USR計畫」自啟動以來,致力於關注台南濱海的環境議題與永續觀光發展。今年更進一步跨足國際,透過與韓國學者國際交流,開啟台灣與國際島嶼在地文化對話的契機,讓地方關懷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南應大USR計畫自二0二四年起,邀請來自日本的學者,透過課程設計與實地走訪,讓學生理解生物多樣性與人為開發之間的張力與關聯,從而建立生態保育的國際視野。同年下半年,南應大與韓國濟州大學園藝科學系正式簽訂MOU,為跨國學術合作奠定基礎。 二0二五年暑期,濟州大學兩位學者與四位學生受邀來台,展開為期兩週的台南濱海實地交流活動,期間不僅安排深入的場域導覽與文化體驗,也舉辦專題講座與師生共創工作坊,從濟州島的觀光文化發展切入,反思台灣濱海觀光的未來可能。 此次活動吸引各院系逾一二0人次參與,教師與學生在工作坊中積極對話、腦力激盪,將地方素材轉化為可發展的微型觀光與文創構想。這些點子將為後續USR行動提供靈感,也深化師生對地方與國際觀光脈絡的理解。 戲水鯤鯓計畫自地方出發,逐步擴展至國際視野,透過島國間的文化、生態與地理交流,累積更具深度與廣度的永續實踐經驗。計畫期望透過教師的後續推廣,將課程與活動延伸至校園內外,成為地方與國際連結的新起點。 未來三年,該計畫將持續深化台南濱海場域的觀光發展潛力,並培育更多具有環境關懷能力的年輕世代,使南應大成為培養永續行動人才的重要基地。

Read More

南大附中營隊伴身障童挑戰自我

卅名學童與家長參加台南市社會局在南大附中舉辦的暑期營隊中,透過攀樹體驗、生態探索等,突破自我限制,留下滿滿夏日回憶。(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台南大學附中響應台南市社會局推動身障學童暑期營隊,無償出借校園場地,讓參與家庭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展開兩天一夜的「森呼吸‧村相見夏令營」,卅名學童與家長透過攀樹體驗、生態探索及團隊挑戰,不僅突破自我限制,更留下滿滿夏日回憶。 南大附中校園腹地寬廣,綠蔭環境及完善的場地設備,為此次營隊活動提供了理想條件。攀樹體驗、團體遊戲及夜間活動,均在校園內妥善規劃,確保孩子在嘗試挑戰時能兼顧安全與樂趣。許多家長直呼。在這樣安心的環境裡,可以放心陪伴孩子嘗試新事物,這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南大附中校長曾河嶸表示,此次出借場地是校方責無旁貸的使命,因為教育不僅限於課本與課堂,更應拓展至社會服務與關懷。看到孩子們在校園裡勇敢地挑戰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悅,這不只是對他們的成長有幫助,也讓我們深切體會教育的真諦。學校將持續支持市府與社區合作,共同打造包容且充滿愛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高國倫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

台南市童軍會理監事幹部北上祝賀高國倫(右三)出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 (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出身台南的長興化工董事長高國倫就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第二十八屆理事長,台南市童軍會理監事幹部特別北上祝賀。台南市教育局表示,高國倫自十五歲就加入童軍,長年關注教育公益,如今帶領全國童軍運動,是台南的驕傲,更展現地方扎根、影響全國的力量。 高國倫在高中時就加入台南一中行義童軍團(台南市第七團),深受「日行一善」精神影響,其不僅擔任長興化工董事長,更是跨足童軍教育與公益事業的重要推手。 在就職典禮當日,台南市童軍會新任理事長楊智雄、前任理事長蘇敬仲、副理事長林志政、總幹事周生民特別北上表達祝賀。 市長黃偉哲表示,高國倫董事長當選新任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是台南之光,他以實際行動體現童軍精神,未來必能推動更多青少年教育發展。 此外,台南市童軍會國際委員會召集人王全裕榮任童軍總會國家研習營營主任,南市童軍會顧問吳中仁博士亦出任組織發展暨人口增長委員會主任委員;後甲國中校友台師大教授徐秀婕榮任國家研習營安全防護委員會主委。同時,前副理事長吳文賢、總幹事周生民等,也擔任本屆童軍總會常務理事及監事。

Read More

為國爭光!億載國小勇奪亞洲盃TEEBALL冠軍

億載國小勇奪亞洲盃TEEBALL冠軍。(億載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億載國小TEEBALL代表隊近日前往日本德島縣阿南市,參加「第十六回亞洲盃TEEBALL國際大會(ANAN JAPAN 2025)」,在激烈賽事中一路過關斬將勇奪冠軍,為台灣爭光。 億載國小表示,今年的亞洲盃TEEBALL國際大會共有來自日本、韓國、台灣、越南、蒙古及中國等地的二十七支隊伍、約七百名選手參賽。億載國小代表隊憑藉堅毅鬥志與團隊合作,成功登上冠軍寶座,其中,隊長黃昱皓在五場比賽中轟出四發全壘打,氣勢如虹,被譽為本屆MVP。 校長鄭宇盛表示,這次奪冠不僅是榮耀的見證,更是孩子們毅力、團隊精神與夢想追求的最佳肯定。透過亞洲盃,孩子們收穫的不只是勝利,更拓展了國際視野,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熱情與實力。 億載國小指出,億載國小在一一0年、一一一年連奪全國冠軍,但因疫情無緣出國比賽,今年終於如願站上國際舞台為台灣爭光。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孩子,更屬於所有支持與付出的人,感謝李耿志教練與汪慧娟教練長期調教訓練,及莊雅如老師協助行政支援,讓此次出國參賽一切順利。 隊長黃昱皓表示,奪冠靠的是大家努力、教練指導和家長加油。吳昱樂則說,多年訓練終於在畢業時奪冠,也從各國球隊學到很多。盧玟倩說,決賽對上強敵日本隊,他們是靠團隊戰力贏下冠軍。鄭喬鍇說,在亞洲盃打球很開心,和不同國家選手交流,希望九月韓國賽再拿冠軍。

Read More

2025台港澳學生金門體驗營圓滿落幕 策進會赴金門探視港人共話鄉情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大陸委員會與金門縣政府共同舉辦的「2025臺港澳學生金門體驗營」於日前圓滿落幕,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特別赴金門主持交流座談與學員深入互動。盧長水表示,金門在兩岸關係扮演關鍵的角色,從戰火走向和平,期盼學員透過本次旅程都能心有所感,持續促進台灣與港澳之間的互相了解與健康有序的交流。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今年活動首度加入學員拍攝Vlog的競賽形式,藉此行銷推廣金門的戰地文化特色與歷史風情。學員們表示,實際走訪金門後發現與過去印象完全不同,在好山好水之中並不無聊,他們感受到因為有古寧頭大捷,才能守住自由與民主的價值,在看到滿布彈孔的牆壁後,也深深體驗和平得來不易,要共同珍惜與守護。他們也對金門綠化的成果深受感動,驚訝於過去駐軍官兵種樹造林的努力,孕育出今日多元豐富的生態環境。透過這段旅程,大家感受到金門人民的熱情,並在過程中深化了台灣與港澳青年之間的情誼。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此外,盧長水此行也特別代表策進會訪視多位長期在金門生活的香港朋友,包括經營「東一點紅民宿」的林秀閑女士、家醫科醫師梁約翰先生、余穎怡女士等,及創辦佳軒西點麵包店的劉成祥先生,透過面對面訪談與交流,深入了解他們在金門落地生根,豐富在地文化的故事。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來自香港大學的林秀閑女士,因一次單車環島旅行結識了丈夫楊再添,進而選擇落腳金門。夫妻倆共同經營的「東一點紅民宿」以直升機主題設計,搭配貼心服務並結合潮間帶招潮蟹與高粱田的生態導覽,深受旅客喜愛,也讓民宿榮獲「金門縣優良民宿」及交通部觀光局113年「好客民宿自然生態類金質獎」。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提供) 現於小金門安康診所服務的梁約翰醫師,已在金門深耕超過8年,用心守護當地鄉親的健康。余穎怡女士、鄭栢先生及梁鳳懷女士,也都選擇在金門落地生根,積極融入當地生活。余穎怡更形容,自己在金門開啟人生下半場,如同「重開機」般,在嶄新又充滿挑戰環境中找到了理想生活的樣貌。 而15歲投入烘焙行業的劉成祥先生,36年前移居台灣,與妻子回到金門創辦港式西點麵包坊,25年來,他堅持職人精神,不斷研發新產品,將港式風味的西點與手作麵包融入金門日常,成為金門居民心中的熟悉滋味。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表示,此次金門體驗營學員所拍攝的Vlog活潑有趣,未來將放於策進會「走台步」臉書及IG,分享給更多港澳朋友。策進會長期關注港澳朋友在台生活的適應情況,持續推辦多元活動,包括「臺適生活講座」、「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好友港節市集」等,協助新住民建立社群連結,提升生活品質與歸屬感。此外,第五屆「港覺濠臺IG圖文徵選活動」已熱烈徵件中,歡迎港澳朋友們用影像與文字記錄台灣的人文與風景,分享港澳朋友用心看台灣的獨特視角,相關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策進會官方網站、臉書及IG。

Read More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大學生用科技智慧醫療融入社會服務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開設的「智慧醫療之社區實踐」課程,學生體驗科技應用於健康照護。(國立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開設的「智慧醫療之社區實踐」課程,日前圓滿完成。課程以智慧醫療為主軸,融入大學社會責任(USR)精神,透過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社區服務,帶領學生體驗科技如何應用於健康照護,並在實踐中深化社會責任感。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開設的「智慧醫療之社區實踐」課程日前完成。學生透過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社區服務。(國立中央大學提供) 課程初期,學生先學習智慧醫療的基礎概念與技術,包括步態分析、醫學影像處理、數據分析等,逐步理解科技如何協助全人健康評估與疾病預測。隨後,師生共同規劃兩次服務出隊,將所學應用於小胖威利病友協會旗下的新店站與中和站『威利工作坊』,協助進行步態足弓檢測並推廣相關醫療保健知識。 在出隊過程中,學生不僅展現專業能力,更展現團隊合作與臨場應變能力,讓服務對象感受到科技帶來的關懷。此外,本次活動亦獲得 歐立達公司的支持,特別贊助矯正鞋墊,提供給有步態與足部健康需求的服務對象。此舉不僅提升了服務成效,也讓學生更深刻體驗到產學合作與資源共享的重要價值。 完成服務後,課程安排反思與成果發表。學生透過書面報告與口頭分享,檢視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並討論自我成長與社會責任。其中一位學生表示:「原本覺得智慧醫療離自己很遙遠,但透過服務經驗,理解到科技真的能改善病友與長者的生活。」另一位學生也分享:「這次課程讓我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角色,不只是專業工作者,更要成為能回饋社會的人。」 課程負責教師許藝瓊副教授表示,學生從對智慧醫療的陌生,到能提出應用構想並實際參與服務,顯示學習態度與專業能力都有顯著提升。「看到學生在服務中展現熱情與責任感,是課程最寶貴的收穫。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開設的「智慧醫療之社區實踐」課程,日前完成。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社會責任感。(國立中央大學提供) 此次課程成功結合專業教育與社會實踐,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培養了對社會的關懷與使命感,展現了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質成果。

Read More

全台首座 K-12公校 沙崙國際高中啟用

全台首座K-12雙語學校「台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二十日啟用。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全台首創、涵蓋幼兒園至高中完整教育階段(K-12)的雙語公立學校台南市立沙崙國際高中,二十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並表示,這所充滿熱忱的新學校將為沙崙智慧綠能科技園區提供高品質教育環境,課程設計結合科普及雙語教學,與國際接軌,培育學子綻放光彩。 黃偉哲表示,沙崙國際高中由中央投入七億多元,與市府共挹注總經費九億六千五百萬元,打造這座具前瞻性及符合智慧綠能科學城理念的鑽石級綠建築校園。他強調,除了硬體設施外,學校的師資與軟體也皆是一時之選,為學子打造具科學觀的國際化學校,透過師長及家長會的同心協力,將培育出優質學生。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沙崙國際高中是台南市推動雙語K-12教學的示範學校,學校的設立是為了回應在地人口成長與國際人才子女的就學需求,更肩負著構建台南移居、宜居環境的重任。學校將在一一四學年度開始啟用,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各階段全面招生,今日落成啟用也是開創國際教育體制、引領雙語課程實施的重要里程碑。 沙崙國際高中校長黃詞凰指出,籌備過程中需面對緊湊期程、工程進度、學生來源及不同學制共處的挑戰,但在市府團隊及各界支持下順利完成。學校以「雙語國際、科技創新、人文永續」為願景,推動雙語教育、培養具全球視野的人才,未來將更結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資源,發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的校本課程,強化科學探究與科技應用能力,培養具國際觀的未來人才。

Read More

劉宇恩備賽3年 力爭亞洲技能賽奪牌

第三屆亞洲技能競賽十一月登場。勞發署雲嘉南分署培訓的粉刷技術與乾牆系統選手劉宇恩,將參加九月二階國手選拔賽。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第三屆亞洲技能競賽十一月二十七到二十九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勞發署雲嘉南分署培訓的粉刷技術與乾牆系統選手劉宇恩,將參加九月二階國手選拔賽,為能躍上世界舞台,不惜放棄升上科大機會,日練十四個小時、備賽三年,將於亞洲技能競賽及明年國際技能競賽奪牌,為國爭光。 畢業於國立彰化師大附工建築科的劉宇恩,家中從事建築相關事業,高一首次以粉刷技術與乾牆系統職類參賽,就在全國技能競賽五十三屆分區賽及全國賽中奪下銀牌。 為能取得國手資格,劉宇恩備賽三年,因在第四十七屆國際技能競賽第二階段國手選拔失利,日練十四小時、全年無休持續備賽,高工畢業後毅然中斷升學規劃,就是想在技能競賽的最高殿堂奪牌。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說,第三屆亞洲技能競賽是我國在睽違三十年後,再次取得國際性技能賽事主辦權,在第二屆亞洲技能競賽,南分署所培訓選手勇奪四金、一銀、三銅、一優勝的佳績,本屆分署培訓職類共有七職類、十一名選手進到二階國手選拔,期望分署的選手在九月二階國手選拔脫穎而出,進軍十一月亞洲競賽和明年在中國上海舉辦的第四十八屆國際技能競賽。

Read More

南台幼保系在地辦營隊 新南向實習

  南台幼保系東南亞華語教學實習計畫,學生運用遊戲協助當地學生快樂學華語。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幼兒保育系以「心繫本土」與「放眼國際」為核心,透過暑期兩大主題展現系上學生在地行動與國際實習的實力與熱情。從台南在地的童年營隊到走訪東南亞三國的華語教學實習,幼保師生以專業知識結合人文關懷,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學習與成長經驗。 由南台幼保系學會總召吳佳晏同學領軍,在南台學務處和亞德客有美公益慈善基金會贊助下,廿位大學生今年暑假前往台南市安南區學東國小,舉辦「童年的小時光」營隊。活動的初衷來自對現代孩童高度依賴3C產品的觀察,希望小朋友能放下手機真正享受童年的樂趣。 營隊課程內容多元又具創意,包括活力早操、趣味打水仗、美感課程、性平教育、團體遊戲與「童年回憶抽抽樂」等,讓小朋友在玩樂中建立人際互動、創意表達及生活技能。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與家長的好評,充分證明這場營隊不僅重拾童年,更創造新的美好回憶。 南台幼保系也積極參與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二0二五東南亞華語教學實習計畫。在陳志盛與魏欣儀老師帶領下,學生們深入印尼吉打邦道房快樂小學、馬來西亞喜耀幼兒園與新加坡Fiaba華語學習中心,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華語教學實習。 三地文化與教育制度各有特色,過程中學生們除挑戰跨文化教學,更深入體會不同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實習生表示,這段經歷不只是語言教學,更是一次文化交流與教育啟發的深刻旅程。 另陳志盛老師亦於吉打邦道房快樂小學,針對當地教師進行教學原理的分享與工作坊,協助提升教師教學與輔導學生能力,獲得熱烈迴響。

Read More

南大校友呂坤翰回母校 發表澎湖褒歌選集

  南大校友呂坤翰(左)回母校發表澎湖褒歌選集,並現場吟唱褒歌。 (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五三級校友呂坤翰回到母校舉辦《用褒歌說故事的人:呂坤翰澎湖褒歌選集》新書發表會,與師生分享他以褒歌保存澎湖在地文化的創作歷程。呂坤翰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西坪村,自台南師範學校(現今南大)畢業後,曾返鄉於嶼坪國小任教近十年,退休後全心投入褒歌創作,至今累積超過一千首作品。 南大校友呂坤翰表示,最初創作褒歌時,常在每天撕下的日曆紙背面隨手寫下歌詞,就這樣日積月累,疊成了一大疊珍貴的創作。他並在發表會現場吟唱多首作品,帶領與會者親身感受褒歌的韻味與魅力。 《用褒歌說故事的人》共同作者吳明翰也在會中分享,他觀察到呂坤翰老師每次搭船往返澎湖,透過船艙方形的窗框,所望見的總是滿溢鄉愁的風景。這份對故鄉深摯的情感,正是支撐呂坤翰持續創作的源泉。 南大表示,南大長期投入本土文化與台南學的研究,而褒歌不僅是韻律與趣味,更是口述歷史與文化資產。校友呂坤翰以褒歌守護、傳承澎湖的在地文化,展現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與南大守護本土文史的理念與目標相呼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