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商建教班畢典 校長勉「一技之長,縱橫千里」 

中山工商七百多位建教班學生參加畢業典禮。(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舉辦一一三學年度建教合作班畢業典禮,七百二十二位畢業生在五百多位家長及企業代表見證下,學有所成,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李昱平校長稱許建教生最大的價值,就是擁有別人無法輕易取代的專業能力與實戰經驗,多位僑生靠著乙級證照透過繁星計畫跟技優入學考上國立大學,祝賀建教生「一技之長,縱橫千里。」 鄧一帆學務主任指出,建教班畢業典禮在六和敬大樓舉行,含僑生專班共二十二班七百二十二位畢業生參加,五百多位家長和約四十位遠自緬甸、印尼、越南、泰國等僑居地的家長到場觀禮。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吳清基總校長受邀出席。台灣松下楊淑慧經理、漢來美食李孟栩副總經理、佐茂公司葉秋枝董事長、華東科技柯玉琴經理、薇微髮型蔡宜珍董事長、曼都、小林、快樂髮型等代表出席,祝賀「子弟兵」前程似錦。 愛跟同學講故事的陳國清董事長以孟子的「四善端」相贈,即人要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並勉勵畢業生「天道酬勤」,在三年職場磨練下,血液裡早已融入堅忍不拔的DNA,一勤天下無難事,未來必定成就所願。 李昱平校長表示,今年建教生有八十一位考取乙級證照,其中七十一位是僑生,多位僑生以乙級證照循繁星計畫及技優入學,錄取國立大學,尤其建教生「學用合一」,擁有專業技能與實戰經驗,這是建教生的最大價值,無論繼續升學深造,或是直接踏入職場,都經得起磨練、受得起挑戰。 陳國清董事長率李昱平及畢業班導師上台,接受各班代表持園藝技術科學生運用自然農法栽種的向日葵,象徵熱情、希望與無私的愛,場面溫馨。 典禮中表揚卓越成就獎、技藝傑出獎、領導菁英獎、五育全能獎、德行優良獎、無私奉獻獎、勤學不倦獎、語文學習成就獎、建教合作實習優良獎等。其中印尼僑生林美蘭英文多益成績九百七十五高分,以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國立台北科大電機工程系。五位僑生馮施詩、李玉蓉、尹瑞新、鄧佩純、陸永康考取雙乙級。 緬甸僑生馮施詩的哥哥、妹妹及表哥皆就讀中山,阿姨劉永芳為第二屆僑生校友,目前和丈夫落腳台中開泰式料理餐廳。劉永芳以家長代表致詞時感謝母校的栽培,並福澤家族,讓侄女馮施詩考取雙乙級,以技優入學管道錄取國立高雄科大。

Read More

東華大學攜月眉國小辦ESG營隊 科技融入永續教育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與花蓮縣月眉國民小學攜手辦理「運用科技融入ESG教育營隊」,展現科技教育與永續發展實踐。(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推動教育公平與科技永續教育向下扎根,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與花蓮縣月眉國民小學攜手辦理「運用科技融入ESG教育營隊」,月眉國小學童與師資生共同參與,展現科技教育與永續發展理念實踐。 東華大學一日表示,此次營隊以「ESG教育(環境、社會與治理)」為主軸,配合「班班有平板」政策,設計出多元化、互動性高的課程,學習重點為「環境的探索與愛護」、「生活習慣的養成」、「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等。 東華大學指出,活動內容涵蓋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且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課程透過因材網學習平台與平板操作,結合互動學習單,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與永續思維。 花師教育學院長潘文福親自指導學生操作「貓耳朵」(簡易型腦波儀),講解其背後的科技原理,讓孩子們從中瞭解人腦與科技結合的奧妙。 他還帶領學生至圖書館進行閱讀學習,並安排東華大學校園生態環境導覽,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大學環境,激發對未來求學與自我成長的想像與期待。 潘文福表示,期待透過此次營隊,讓更多偏鄉學童接觸到豐富的科技與永續教育資源;同時也讓師資生瞭解教育現場的多元與挑戰,培養教育專業的使命感,落實本校社會責任與偏鄉關懷的支持與陪伴。

Read More

高雄市國小「半導體暑期營隊」熱力啟動

高雄市國小「半導體暑期營隊」熱力啟動。(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局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整合台積電產學資源,今夏推出「AI半導體」國小暑期營隊,由新甲、四維、龍華、旗山與前峰五所中心國小聯手辦理十梯次營隊,橫跨高雄市各大區域,嘉惠逾三百名學童,用一天的時間開啟一生的科技視野,讓科技素養從小奠基,第一梯次營隊一日在新甲國小率先登場,教育局長吳立森也到場勉勵。 吳立森局長表示,高雄正朝向半導體S廊帶核心城市前進,教育更應成為人才培育的先行者。這次營隊不只是科學啟蒙,更是讓孩子親身體驗產業脈動、發現科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現代知識與未來創意交織的營隊,課程融入半導體材料知識、PN元件認識、製程模擬、AI感測實作與Rabboni裝置互動,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科技,從遊戲中探索未來。 課程內容結合大學資源設計以『悅讀AI』為核心的教材,運用更生動、好玩、有創意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邏輯閘、晶片與AI的奧妙,培育未來工程師與設計師的苗子。 高雄市國小「半導體暑期營隊」共有五所國小暑期跨域開辦十梯次營隊,嘉惠三百名學生。(記者王正平攝) 此外,課程不僅傳遞科技知識,更讓孩子們從「閱讀AI」開始,用雙手創作、用腦袋思考、用心感受科學的美妙,從沙灘上的一粒沙,到眼前的智慧晶片,每個孩子都在科技中閱讀未來,也在未來中寫下自己的名字。從「AI半導體」開始,高雄用教育打造孩子面向未來的晶亮之眼。 課堂上學生們不僅驚呼連連,結束後仍意猶未盡,紛紛分享自己對半導體課程的發現與靈感;新甲國小六年級侯又溱說,課程內容很有趣,才知道半導體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像是電腦、手機與遊戲機都有,其中運算功能都是半導體的應用;最喜歡Rabboni感測遊戲,動一下就能讓電腦跑起來,好像科學家在控制機器人。 六年級洪鉑勛同學也說,從課程內容知道沙子也能變成手機裡的晶片,好神奇。做動畫遊戲時,覺得自己像個小工程師。六年級陳梓甯同學說,原本以為科技很難,沒想到跟Scratch結合就變得像玩遊戲,學習好快樂。

Read More

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 長庚科大蟬聯醫學大學全國第5

長庚科大蟬聯《遠見》醫學大學第五名與醫院最愛大學生榜亞軍。 (圖/長庚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遠見雜誌近日公布「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遠見雜誌依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網站數據為主,將全國大專校院依據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以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與53項指標(69項細指標)進行總體評估。長庚科技大學再度以卓越的教學量能與穩健的財務體質,蟬聯醫學大學全國第5名,並且穩居中經費大學(全校總經費10-20億元)全國第1名,技職校院第7名,教學量能第11名,私立大學第13名;「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每師平均件數」更是位居全國冠軍寶座。成績超越許多國立頂尖大學,顯現長庚科大紮實辦學績效深受全國肯定。 長庚科大校長范君瑜強調,「教學實務並重」便是長庚科大蟬聯全國榜單,並於今年同步獲評為《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醫院最愛大學生榜」亞軍的原因;學校不僅斥資上億元打造2000坪國家級臨床技能中心,導入AI擬真醫病情境,創造精準學習,建立一個高階教育環境。 范君瑜提到,長庚科大在教學上更與台塑企業、長庚醫院等企業緊密合作,學生至企業實習的比例高達100%,學生的專業知能與危急處理能力獲得提升,畢業後可與職場無縫接軌,成為企業搶手人才。 長庚科技大學以穩健的財務體質,於《遠見2025台灣最佳大學》獲評中經費大學(全校總經費10-20億元)全國第1名。(圖/長庚科大提供)

Read More

新北未來職涯課程開跑!四十校青少年跨領域探索學習

新北建築師青少年營邀集全台近40所高中職、超過60位學生齊聚學習體驗職涯系列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暑假不只玩出精彩,更要學出未來!新北市教育局一日攜手新北市建築師公會、工務局及城鄉發展局啟動「未來職涯系列課程」,首場活動-2025新北建築師青少年營邀集全台近40所高中職、超過60位學生齊聚板橋高中,展開一場融合設計思維、科技創新與空間感知的三天跨域探索學習體驗。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這場營隊最大亮點邀集多位資深建築師親自授課,課程內容涵蓋空間構圖、建築力學、3D建模、實作工坊與AI設計工具導入,並規劃至新北市美術館進行實地參訪,從動手操作到現地觀察,全面提升學生對建築與城市場域的理解。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感謝建築師公會與工務局、城鄉發展局的跨局處合作,提供學生寶貴的專業引導與實作經驗。新北市今年暑假推動「未來職涯系列課程」,包含建築、美髮、烘焙、智慧製造、電競設計等近百場免費體驗課程,整合16所職業試探中心與11所觀光工廠資源,目前已吸引超過5,000人報名,場場秒殺額滿。課程設計強調「動手做×職場體驗×AI應用」,導入生成式AI與業界師資,打造沉浸式學習現場,協助學生提早探索職涯方向,點燃對學習與未來的熱情。 楊弘傑建築師(右2)親自授課與現場指導學生(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表示,建築是一場關於空間、生活與未來的冒險,希望學生能「用手去畫、用腦去想、用心去感受」,激發跨域創意與思維力;參與學生反應熱烈,來自復興商工的楊品睿表示,自己對建築美感與結構設計充滿好奇,這次營隊活動的深入體驗,讓他思考未來升學與職涯方向更為明確;高雄鼓山高中的吳芷蕎則開心的分享,平時就喜歡觀察建築物與遊玩Minecraft等建築類模擬遊戲,這次北上參與營隊,希望透過觀察與動手設計,釐清自己的興趣與志向。 教育局提醒,若對建築領域有興趣,歡迎參加瑞芳高工土木科、建築科、空間測繪科及復興商工室內設計科的免費體驗活動,親身體驗建築繪圖、空間設計與營建實作課程,為邁向頂尖建築師之路打下基礎。從114學年度起教育局將鎖定「AI應用」、「半導體產業」、「永續綠能」三大關鍵議題,全年推出近500場免費職探課程,提供1萬人次參與機會,歡迎學生及家長追蹤【新北學Bar】Facebook粉專與新北市中小學寒暑期育樂營網站(https://camp.ntpc.edu.tw/),即時掌握職涯探索新情報,一起用行動描繪未來藍圖!

Read More

新北「家庭好食光」!孩子下廚培養生活力,親子共創愛的日常

大成國小-親子合作挑選食材。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強化家庭功能與落實親職教育,新北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邀請多所國中小共同推動「邁向自立—愛與健康」子職教育計劃,透過「家庭好食光」系列活動,鼓勵孩子走進廚房,從備料、烹調到收拾,學習分擔責任,在料理實作中累積生活力,同時搭配食農教育課程,結合飲食文化與食材故事,引導孩子認識食物來源與背後的勞動價值,培養感恩與尊重的態度。 大成國小-親子合作越式法國麵包三明治。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表示,「家庭好食光」鼓勵家長適度放手,讓孩子在安全引導下學習備料、烹調與清理,不僅能培養規劃能力、學習時間管理與解決問題能力,也能在親子合作中體驗家務分工的重要,協助孩子從「被照顧者」角色轉化為積極參與的家庭成員,實踐「共學、共作、共好」的親子關係。 多所學校發揮創意辦理特色活動,大成國小和乾華國小的越式法國麵包三明治、信義國小的俄羅斯軟糖、安和國小的越南生春捲&印尼甜春捲、金山國小的水果蛋糕捲及裕民國小的感恩蛋糕DIY,讓學生從異國料理中學習規劃步驟、掌握程序並注重衛生與團隊合作,更從中領略到家庭中的用心與辛勞,不少學童表示:「原來做一道菜這麼不容易,以後也想多幫忙!」展現從學習轉化為實踐的行動力。 金山國小-學童親自切水果做蛋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此外,碧華國小更將「潔牙保健」結合「馬克杯蛋糕DIY」,由親子共同備料、實作與清潔,深化孩子的生活自理與健康素養,引導在日常中主動協助家務,紓解家長負擔,強化親子情感與家庭支持力。 金山國小-親子合作水果擺盤。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透過「邁向自立—愛與健康」子職教育計畫鼓勵學校推展跨領域學習,讓孩子從家庭生活出發,學習自理、懂得感恩、關懷他人、承擔責任,未來將持續融入食農教育、生活技能、文化認同與永續發展等面向,培養孩子成為有能力、有溫度的新世代。

Read More

臺灣戲曲學院德國巡演 傳統藝術閃耀文化節

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疊羅漢展現高超技巧。(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疊羅漢展現高超技巧) 記者黃秋儒/綜合報導 國⽴臺灣戲曲學院學⽣德國巡迴交流,站上Grevenbroich⼀年⼀度的「⽂化節」舞臺,在廣場為當地民眾帶來充滿東⽅魅⼒的傳統戲曲與民俗技藝表演,吸引外國友⼈及臺灣鄉親駐⾜觀賞,為臺、德兩地注⼊年輕世代的藝術交流能量。 戲曲學院學⽣第三度到訪德國參與《2025劇藝無限》,此⾏不但⾛⼊兩所⾼中校園各進⾏為期⼀星期的「台灣週」戲曲藝術交流活動,更⾸度參與城市⽂化節演出,包括GV市⾧Klaus Krützen、特別從柏林前來的駐德國臺北代表處謝志偉⼤使及法蘭克福辦事處羅美舜處⾧均親臨欣賞。 德國民眾體驗彩繪油紙傘。(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謝志偉為戲曲學院演出開場致詞,並於謝幕時向觀眾致意,也與戲曲學院李揚校⾧視訊連線。謝志偉表⽰,感謝戲曲學院師⽣付出的⼼⼒與成果,看到戲曲學院學⽣精彩的演出⾮常感動,在地朋友不論從市⾧到市民都感受到興奮與熱情,這是⼀場令⼈振奮難忘的國民外交。 當地Krützen市⾧特別讚揚謝志偉對⽂化外交的推動,以及淩華教育基⾦會和⽂化結促成此⾏演出,並表⽰藝術與⽂化有跨越語⾔與地域的⼒量,能串起⼈與⼈之間的情誼,也為兩國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當天活動由全團學⽣擔綱,京劇學系學⽣以京劇《將⼠英豪》震撼登場,詮釋將⼠保家衛國、氣壯⼭河的豪情壯志,民藝系學⽣演出「舞旗」及「舞鈴」,展現精湛的武術與翻滾技巧,⽽經典劇⽬《美猴王鬧⿓宮》則以靈活逗趣的猴王⾝段,與⿔帥、蝦將及⿓宮公主之間的精彩對打,贏得全場掌聲。 戲曲音樂學系陳芃名同學二胡演奏。(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此外,戲曲學院學⽣們還演出⼆胡獨奏、融合體操與舞蹈的「特技之環」、結合轉毯與蹬傘技巧的「⾜尖之舞」,以及快速接應的「雜耍雪茄盒」等節⽬,展現豐富多元的民俗技藝才華及戲曲學院在藝術教育的成果。 活動現場設有⽂化體驗攤位,展⽰象棋、⿇將、摺紙、書法、臉譜彩繪等傳統⼯作坊。這場結合表演藝術與⽂化交流的活動,不僅讓德國民眾近距離認識台灣,也讓年輕學⽣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信與實⼒,深化臺德兩地友誼與⽂化連結。

Read More

健康促進學校 台南連4年特優

立人國小學生利用在地食材烹煮健康料理。(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一一三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獲全國特優縣市肯定。轄內二十一所學校取得二十三項全國績優,成效卓著。一0九年至一一二學年度,南市已連續四年獲健康促進全國特優縣市殊榮。 一一三學年度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遴選,立人國小獲頒特優,新民國小優等,安南國中優良。口腔保健績優學校遴選,鯤鯓國小特優,三股國小、海東國小均獲優等。視力保健績優學校遴選,安佃國小特優,佳里國小優良。菸檳防制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成功國中優等,崇明國小佳作。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成果報告評選,歡雅國小及大竹國小均為優良,裕文國小及成功國中佳作。校園健康主播評選,新化國小拿到第四名,佳里國小佳作。 一一四年健康促進特色獎勵競賽,南化國小獲卓越銀質獎,山上國小及永康區復興國小獲卓越銅質獎,東區大同國小獲卓越推動獎。篤加國小獲社區夥伴獎,復興國中獲創新課程獎,安定區南興國小獲健康服務獎。 教育局表示,立人國小導入「耀利健康Go」課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計算碳足跡、改良美食,一舉拿下健康體位全國特優。鯤鯓國小以「幸氟鯤鯓樂齒不齲」主題,營造五正四樂的校園氛圍。透過寓教於樂活動,宣導睡前親子潔牙,獲口腔保健全國特優。南化國小規劃在地化健康課程,師長身體力行相約挑戰古都馬拉松、出遊浮潛,擴大辦理各類健康活動,與家長及社區民眾共榮共好,獲健康促進特色獎勵競賽卓越銀質獎。

Read More

同名蚵寮國小 台南高雄締姊妹校

同名蚵寮的台南北門、高雄梓官蚵寮國小校長、家長會會長,一同簽署締結姊妹校。(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同名的台南北門蚵寮、高雄梓官蚵寮國小,在藝術家楊逸的促成下,締結姊妹校。北門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說,這次締盟是教育交流的重要起點,期盼透過持續互訪與合作,讓學生們拓展視野、看見彼此的精彩。 為深化認識與交流,高雄蚵寮國小主任石乙正、老師黃妙卿及五年級學生蔡政文、吳旻峰、何永川來到北門蚵寮國小參訪,並由北門蚵寮學生許佳璿與陳宥心擔任解說員,以流利的台語導覽南鯤鯓代天府,生動講述五王信仰、「囡仔公」銅針插銅幣、金錢壁等傳說,熱情迎接姐妹校夥伴。 王建堯指出,北門蚵寮國小創校於民國九年,位於北門濱海漁村,長年以在地素材與人文景觀為基礎,發展具特色的蚵粉藝術課程,是一所小而美、富含藝術氛圍的學校。 高雄蚵寮國小校長陳麗鈞說,學校位於梓官區蚵仔寮漁村,鄰近蚵仔寮漁港,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長期致力於發展海洋教育,推動學生認識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紅樹林生態,培育「海洋小尖兵」,培養孩子愛海、護海的責任感。 簽約儀式由兩校校長、北門蚵寮家長會長洪詠釧與高雄蚵寮家長會長王紹銘共同代表簽署,並在兩校教師團隊與家長委員、顧問的見證下完成。

Read More

家齊德墨交換生 說流利中文

家齊高中三十日結業式,除了頒發證書,也歡送在台完成學習歷程的扶輪社國際交換學生。(家齊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家齊高中三十日結業式,除了頒發證書,也歡送在台完成學習歷程的四名扶輪社國際交換學生。來自鑽石扶輪社的德國學生李品諾Bruno、墨西哥學生顏立多Leo,以流利中文感性發言,感謝師長、同學一年來的照顧陪伴,氣氛溫馨。 Bruno分享,自己最喜歡烹飪、縫紉、繪畫課,能參加校外教學活動很開心,謝謝大家幫助他學中文、了解台灣文化。Leo說,師長、同學關心陪伴,在家齊過得很開心,擁有許多不一樣的經歷,留下美好回憶。來自永康扶輪社的義大利學生李宜珉Ema、立陶宛學生方芸希Agota,則因個人行程,已於六月中旬先行返國。 家齊高中結合普通高中學術課程、技術型高中專業實作,為交換學生打造多元學習體驗。今年結業的四名扶輪社國際交換生,上學期主要是修習高中部課程,下學期參與餐飲、服飾科等實作課程。體驗食農教育、學習果雕、果醬畫盤、烘焙、手工藝設計,了解台灣技職教育特色。 四名扶輪社國際交換學生同時積極參與校內外活動,與成大華語中心外籍生共遊巴克禮公園,和家齊餐飲科師生一起走訪咖啡農莊、採收竹筍,與高三學生完成打靶射擊體驗,在台生活多采多姿。 語言學習部分,校方每週為四名學生安排四小時華語課程,交換生積極參與中文演講比賽、書法體驗課程。Agota、Bruno更主動報考中文能力測驗,展現華語學習熱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