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3校師生鐵馬行 認識大北門

  包括佳興國小、佳興國中及篤加國小組成車隊,走訪大北門區多個景點,認識家鄉。(記者盧萍珊攝) 包括佳興、篤加國小與佳興國中,3校近百名師生騎單車走訪大北門地區,展開融合運動、藝術、文化與生態的深度探索之旅,藉此讓學生深入認識家鄉,並培養堅毅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佳興國小校長黃三和指出,去年首度辦理單車小旅行廣受學生與家長好評,今年擴大辦理,邀請篤加國小、佳興國中一起參與,這次行程全長約35公里,沿途參訪方圓美術館、ZIV將軍驛站、東隆文化中心、井仔腳鹽田及北門遊客中心等地,讓學生在騎乘中,體驗自然景觀與在地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挑戰這次單車行,佳興國小五年級學生進行單車訓練,包括安全講座與實地騎乘技能測驗,如狹路通行、S形轉彎、慢速控制與彎道駕馭,通過測驗後才能參與校外練習,確保騎乘安全無虞。參加的22名學生在導師林彥名陪伴下,從開始僅一位不會騎車,到現在成功完成旅行,讓學生的成長更完整。佳興國中則有五十多位師生參與,一起騎完全程。 包括佳興國小、佳興國中及篤加國小組成車隊,走訪大北門區多個景點,認識家鄉。(記者盧萍珊攝) 陪著學生騎車的昇陽自行車總經理陳素梅表示,看到學生們因為騎乘挑戰而展現的堅持與成長,決定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單車教育,讓更多偏鄉孩子看見不一樣的風景。為此成立「台南單車扶輪社」,並推動「單車聯盟學校」,涵蓋佳興國小、篤加國小、龍崎國小、左鎮國小及佳興國中、將軍國中、龍崎國中等,共同合作推廣單車教育與活動。 佳興國中校長潘能耀、篤加國小校長方樹啟皆表示,活動主題為「騎出新視野,看見新未來」,希望透過不同的體驗,引導學生拓展生活視野、強化問題解決與適應未來挑戰的能力。 活動除師生的努力,也特別感謝SYB昇陽自行車、台南單車扶輪社、高鐵鐵人扶輪社、國際扶輪3470、3510自行車隊、台南市親自行善會及永晉昇有限公司等協助,讓教育之旅得以圓滿實現。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學園〉美麗的白耳畫眉

彰化縣南郭國小三年七班  ◎葉芷均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一帆風順

新竹縣上智國小一年A班 ◎邱顗安

Read More

元宇宙在左鎮 學童秀成果

  成大攜手左鎮國小打造元宇宙學習場域,展現數位創生成果。(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學生在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簡瑋麒教授的指導下,參與「元宇宙在左鎮」課程,以成大推動的數位創生課程為基礎,融合左鎮在地文化與特色場景,打造出專屬於孩子們的「左鎮元宇宙」空間。 參與課程的四年級的學生學習透過AI生成gather.town平台工具設計與建構的元宇宙場景,包括了「月桃工作室」、「左鎮教會」、「豬肉攤」以及「椰子林土雞城」,充滿創意與地方情感,展現數位科技與地方融合的創新成果。 這項跨校合作不僅培養學生的數位素養,更讓孩子們以全新方式詮釋家鄉,提升文化認同與創造力。二十七日下午在左鎮圖書館舉行成果發表會,學生在發表成果之後,獲得教授頒發課程結業證書,提供孩子在未來申請學校時,作為個人學習歷程的佐證,表現學童在多元且創新的學習環境中,培養的人文跟科技素養。 左鎮國小校長楊靜芳表示,很高興能與成大攜手合作,讓孩子們從生活中發現學習的意義,並透過科技建構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不只是資訊教育,更是文化與創意教育的深度結合。 成大簡瑋麒教授則指出,這堂課程讓孩子們理解,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能夠承載情感與記憶的橋樑。當孩子們在虛擬空間中重現左鎮的一磚一瓦,他們同時也在訴說自己對於文化的理解與想像。

Read More

研發綠能實踐淨零 南大躋身THE影響力排名

台南大學以行動累積永續影響力。(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今年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多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呈現具體進展與成效,其中又以「SDGs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表現最佳,位居全球301至400名區間,顯示南大在綠色能源研發與淨零實踐的積極投入已逐步獲得國際肯定。 南大表示,此次排名涵蓋全球兩千五百多所大學,以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為架構。南大參與多項SDGs評比,除能源面向有穩健成果,在教育、公平、城鄉與夥伴合作等項目亦維持在全球800至1000名的排名區間,持續累積具備在地連結與社會回應的影響力。 南大指出,長期發展具特色的環境與生態學院,致力於淨零技術、太陽能與鋰電池回收等研究,近年來更與產官學界合作推動循環經濟,接連成立兩大產學聯盟,並在國際競賽中屢獲肯定。在校園營運方面,南大自二0二二年起推動溫室氣體盤查,建立智慧電力監控系統,並逐步擴建太陽能發電設施,二0二三年節電成效全國大專院校排名第一,充分展現高教機構邁向低碳轉型的決心。

Read More

家齊與移工筆談 跨文化交流

家齊高中雙語班寫信給移工筆友,並十分期待收到對方回信。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多元文化理解,家齊高中高一雙語實驗班積極參與「Best Regards我的移工筆友計畫」,與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與泰國共六名移工筆友展開交流,開啟跨文化對話。 「Best Regards我的移工筆友計畫」是由全家便利商店攜手社會創新組織One-Forty共同發起,透過「全家一起友善移工」零錢捐款專案,邀請全台各級學校學生以書信形式與在台移工建立對話,深入認識這群跨越國界、為台灣社會默默付出的重要夥伴。 家齊高中表示,高一雙語班學生與六名移工筆友交流,這些移工朋友不僅在家庭照護與製造業等領域辛勤工作,也積極參與文化倡議與社群活動。學生們共撰寫了四十封中英文書信,真誠分享自身生活點滴、學習體驗,並回應筆友故事。 課堂上,任課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筆友們的生命故事,探討移工來台的動機與挑戰,包括語言隔閡、文化適應、政策限制及技術移轉困境。學生從真實案例中感受到移工在生活與職場中不懈的堅持與熱情,也反思日常生活中是否忽略了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的理解與關懷。

Read More

傳承學習經驗 永信學長姐回娘家

永信國小畢業,今年國中會考錄取第一志願學長姐回娘家分享傳承學習經驗,校長吳博明(右一)頒發禮品表揚。(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永信國小舉辦「學長姐回娘家」分享活動,迎回一一四年國中會考錄取第一志願的姜晨光與陳芯伶等學長姐,向學弟妹傳承學習經驗與奮鬥精神,校長吳博明除頒發紀念品和禮物表揚,並期望透過學長姐的分享,為在校學弟妹注入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永信國小畢業就讀大橋國中的姜晨光,在一一四年國中會考中勇奪5A++滿級分,篤定錄取第一志願高中,榮登榜首。他特地返校分享國中生活的挑戰與轉變,以及讀書策略與時間管理技巧,感謝師長們的栽培。他也鼓勵學弟妹,不要害怕挑戰,相信自己、堅持到底,夢想就會越來越近。其分享充分展現出「永信DNA」中自律、堅毅與榮譽的核心價值。 另位來自後甲國中的陳芯伶,也以親切誠懇的態度,分享自己在國中階段的學習歷程。她提到,國中比國小更具挑戰,但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光芒。她同樣順利考取第一志願,展現出永信學子勤奮向學的優良傳統。 學弟妹們在榜樣引領下,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

Read More

中年轉職 姚羿飛通勤300里進修

崑大環工所姚羿飛(右)每天通勤三百公里實踐終身學習,與環工系主任許蕙琳合影。(崑大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原本是婚禮主持人的四十五歲姚羿飛,遭逢疫情轉職課輔老師,並進入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研究所進修,每週四天從南投來回通車三小時至台南上課,專注碳排與永續議題研究,畢業後期望結合自身口才與專業,將環境教育帶進教室,成為傳遞知識與希望的實踐者。 今年從崑大環工所畢業的姚羿飛,原本是「飛瑜新境工作室」負責人,長年投身婚禮與活動企劃主持領域,因疫情衝擊工作型態,轉而進入校園擔任課輔老師。為符合教職資格相關規定,他重返校園開啟求學新章。 在教授李志賢指導下,姚羿飛畢業論文以《農地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成本效益分析:以中部某芭樂園為例》作為主題,探討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業在碳排放與經濟效益上的差異。他透過田野調查、碳足跡計算與成本分析,發現有機栽培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也能兼顧利潤,證實綠色農業的可行性與永續潛力。 姚羿飛說,他很慶幸自己做了這麼棒的決定,與同學相差將近二十歲,年齡與每天三百公里的通勤距離並沒有澆熄他求學的熱情,不僅與同學培養好感情,更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Read More

河堤國小「戀念台灣」跨文化交流分享會 僑生感動分享自己國家文化與美食

  河堤國小「戀念台灣」跨文化交流分享會,僑生感動分享自己國家文化與美食。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促進海外僑胞子女對臺灣的認識與情感連結,高雄市河堤國小二十七日舉辦「戀念台灣」跨文化交流分享會,邀請河堤國小入校入班僑生分享生活經驗與交流互動,僑生感謝能在河堤國小短暫學習,讓臺灣文化在心中扎根。 校長杜昌霖說,該校去年起擔任僑委會與教育部合作的「戀念台灣」僑民短期體驗專案,今年已經第二年,共計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歸國小僑民約三十人次,僑生不只能認識不同國家的生活方式,更能學會欣賞與尊重多元文化,進一步深化對臺灣的文化認同與情感連結。 學期即將結束,河堤國小昨天讓入班僑生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自己國家地區文化與美食,不僅讓在地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同時接受河堤國小同學各種提問,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拉近彼此的感覺,也讓僑生感受到河堤國小校園的溫馨與臺灣文化的魅力。 活動首先進行「海外文化生活體驗」主題分享活動,由僑生「愛理」與「依蔓」分別介紹她們在美國的生活點滴與學校生活,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現場充滿歡笑與掌聲,尤其美國的休閒活動,讓河堤的學生好生羨慕,因為可以滑雪,到戶外露營,和台灣截然不同。 接續登場的是「異國與在地美食饗宴」,除了極具台灣特色的美食小吃,例如大腸包小腸、滷肉飯&滷蛋、珍珠小肉圓、如意鮮蝦捲外,校方也準備了越式炒河粉、魚露烤雞翅、越南春捲以及美式餐點,每一道佳餚背後都承載著文化故事,每一次分享都加深彼此的理解與連結,讓現場宛如一場小型的國際文化市集。 教務主任林群峰說,河堤國小以教育的力量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樑,讓「戀念台灣」的理念在校園中實踐,也讓世界在孩子們的眼中變得更近、更親切,文化的種子也悄悄在心中萌芽。 來自美國的僑生愛理說,連續二年來河堤國小學習認識了好朋友,謝謝他們的照顧,和分享台灣學習的趣事,而且覺得河堤國小好漂亮,不會輸美國的學校。 林昱岑同學開心分享說,覺得愛理同學在美國的生活方式好特別,跟在台灣完全不太一樣,很想有機會也可以去她的學校體驗看看。魏妤卉同學也說,喜歡今天的美食,還有聽依蔓同學說在美國的生活,真的很有趣,讓自己想要認識更多不同地方的朋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