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醫600位畢業生 包中祈福

中華醫大學生傳遞包子和粽子許願國考包中。(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視光系、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食品營養系、語言治療系等五系應屆畢業生近六百人,十四日在董事長陳智文、校長孫逸民和家長會長黃民杰帶領下,一起參加「包中」祈福許願活動,學生手持包子和粽子,虔誠向文昌帝君與魁星爺默禱今年國家專技高等考試金榜題名,通過率創新高。 參加的學生在師長們的帶領下,一起向智慧啟發及執掌考運亨通、金榜題名的文昌帝君和魁星爺造像立牌默禱:國考順利過關、金榜題名、通過率創新高。除了向文昌帝君和魁星爺祈願默禱,大家並接力傳遞大包子和大粽子,高喊今年國考中華醫大「包中」、「all pass」。 校長孫逸民表示,中華醫大應屆畢業生歷年來的考照率均優於全國平均值,更曾在營養師、醫檢師、護理師和驗光師等國家考試中締造拿下榜首的榮耀,也有不少學生進入全國前十名,希望大家要有信心備考、全力以赴,除了國考通過率可以創新高,也能再出榜首、成就自己、榮耀學校。 一一四年國家專技高等考試和普考將於七月底登場,今年應屆畢業生總共有護理系、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語言治療系、視光系、食品營養系等五系共五百二十四位報考,通過的話將取得國家專技高考護理師、檢驗師、語言治療師、驗光師、營養師等證照,是業界炙手可熱的人才。 包中祈福活動另有溫馨小插曲,黃民杰會長為鼓勵華醫學生在今年全國大專運動會拿下五金五銀二銅的好成績,特地頒發獎勵金,金牌每人三千六百元、銀牌三千元、銅牌二千元。

Read More

南台生甜點技藝讚 韓國奪3金

南台餐旅系老師林政陞(中)與學生陳宏裕(左)及郭佳琳三人,在韓國世界美食奧大賽中,分別獲得巧克力及西式盤飾甜點共計三個金牌。(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餐旅管理系師生參加二0二五韓國世界美食奧林匹克大賽,在來自德國、印尼、美國、泰國等十二個國家八百餘位選手同場競技中,包括西式盤飾甜點、巧克力、觀光伴手禮組技冠群雄,囊括三金、一銀,展現南台餐旅系實作技能教學成果。 韓國世界美食大賽南台餐旅系獲西式精緻盤飾甜點組兩金之一的大二生郭佳琳,在展示的兩盤主題中,「熱帶交響曲」上面的芒果果凍像是熱帶島嶼的陽光,結合泡芙像是沙灘一樣,配上與海浪一樣的鮮奶油,搭配漂浮的海藻,椰子馬林糖像是樂團的指揮棒,猶如一首由甜點譜寫出的夏日樂章。「晚霞果影」夏日傍晚轉瞬即逝的晚霞,橘紅色的bonbon像是夕陽,紅潤鏡面如夕陽緩緩沉落的倒影,巧克力花瓣宛如被霞光染紅的雲層徐徐綻放。 陳宏裕展示兩盤主題精緻甜點中,「花果之卵」靈感來自春日的生命力與清新果香,結合蛋形外觀、果凍底和乾燥花瓣,象徵新生與自然。「三重奏‧味覺協奏曲」三款甜點構成一場味蕾的交響樂,各自有獨特風味與造型,展現多層次的甜點技藝。 許亦涵的觀光伴手禮組銀牌作品「島嶼晨光」,以台灣清晨陽光灑落田野的景象為靈感,蛋糕體選用台灣米粉,展現米食文化的細緻與溫潤。頂部綴以檸檬乾片,象徵旭日初升,搭配繽紛的果乾與堅果碎如露珠閃耀,表達自然的活力與多元。

Read More

仁德國中羽球隊出征 南良董座贈加菜金

仁德國中羽球隊獲贈三萬元加菜金。(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國中羽球隊在今年全中運獲得男雙金牌及團體第五名的佳績,五月底又將征戰全國羽球團體賽,南良集團董事長蕭登波及在地熱心人士合力捐贈三萬元加菜金,祝福羽球隊奪得佳績歸。 仁德國中羽球隊男子雙打方仁甫與張翊安在今年全中運勇奪金牌,創下隊史成軍二十多年以來的首冠;該校羽球隊在全中運男子團體賽獲第五名,領先台南市各校,也算難得佳績。 總教練盧俊邦表示,全國羽球團體賽將於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七日在台北市舉行,仁中羽球隊正積極備戰。 為獎勵選手們的好表現,也祝福他們續創佳績,仁德國中校友、市議員郭鴻儀與仁德區長黃素美十四日攜帶紅榜及三萬元加菜金贈送給仁中羽球隊,勉勵他們努力練球,認真比賽,再接再勵,續創佳績。 總教練盧俊邦表示,該校羽球隊成立二十多年,目前有二十七名球員,歷年來在全中運最佳成績曾獲團體賽亞軍;去年在全國羽球團體賽獲國男組第三名,希望今年能再突破。

Read More

崑大畢展 南紡時尚展演

崑大時尚系在《110X+時尚Y=未知數》畢業展演活動中,融合音樂舞蹈演出,展現時尚教育在創新實作與跨域整合的卓越成效。(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系融合音樂舞蹈,在台南南紡購物中心進行第十一屆畢業展演活動,展現該校時尚教育在創新實作與跨域整合的卓越成效。 崑大時尚週展演由四年級學生自主策劃與執行,涵蓋主題構思、服裝設計、舞台動線安排及現場流程控制,充分展現學生們在企劃統籌與實際執行的專業能力。展演形式突破傳統走秀框架,融入現代舞蹈、燈光設計與現場音樂演出,特別邀請嘻哈創作歌手禮韋thehopend與史蒂芬SteeVen現場演出。 同時並與模特兒跨界互動,展現音樂與時尚間的對話,彰顯年輕世代的多元文化語彙與風格態度,創造一個兼具視、聽覺的沉浸式時尚體驗。壓軸則由時尚系三年級印尼時尚產業專班學生帶來活力唱跳演出,為全場注入青春節奏。 另亦安排學生社團與歌手接力演出,同時舉辦「來不及市集」,具體體現「時尚×生活×社群」的文化共創理念。

Read More

清大材料結合輔大織品 萬花筒靈感服飾秀出科技時尚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合作,十四日在清大舉辦服裝秀,來自輔大的學生模特兒秀出以「萬花筒」為設計靈感的服飾,搭配戴上防藍光眼鏡,呈現科技與時尚。(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合作,十四日在清大舉辦服裝秀,來自輔大的學生模特兒秀出以「萬花筒」為設計靈感的服飾,搭配戴上防藍光眼鏡,秀出一場融合「AI生成音樂」、「舞藝」與「服裝設計」的展演透過走秀呈現科技與時尚,讓「抗藍害」的預防醫學,也可以很時尚。 促成此次交流展演活動的清大特聘教授周卓煇表示,材料不只能用在半導體,更可用來創新服飾,周卓煇說,此次他帶領清大「好光團隊」邀請輔大織品系師生到校合作走秀,表演中採用AI生成音樂,要讓觀賞者感受抗藍光預防醫學也能結合服飾、音樂,展現時尚。 周卓煇教授對輔大織品系師生所帶來的創作、走秀、震撼,表示了最高度的感激;期許清大學生,能藉由這個跨域的展演,將材料等物質的應用,發揮到極致,也同時能體驗到,材料不只能用在生冷的半導體,更可以舒服且時尚的穿上。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合作,十四日在清大舉辦服裝秀,來自輔大的學生模特兒秀出以「萬花筒」為設計靈感的服飾,搭配戴上防藍光眼鏡,呈現科技與時尚。(記者曾芳蘭攝) 輔大織品服裝系助理教授林怡慈表示,此次與清大合作融入防藍光科技,是一項極新穎的挑戰,讓健康的配戴自然融入時尚,輔大織品系將參加國外時裝週活動,希望有機會把清大好光團隊的防藍光眼鏡帶去展演。健康的配戴自然融入時尚。」 我們鼓勵學生,將設計視為回應時代需求的語言;在展現美感之外,更要與社會議題對話。」 林怡慈表示:「這次與清大的合作,融入防藍光科技,這確實給了我們師生一項極新穎的挑戰,我們非常希望可以完美呈現這一融合,讓健康的配戴自然融入時尚。」 此次秀展的服裝設計師、輔大織品系學生林意貞共創作了四套針織服飾,運用Tetoron(特多龍) 、長纖紗與monofilament(單紗)等材質,營造輕盈透明的質地,並透過跳色與錯位編排手法,展現豐富的視覺層次。 林意貞表示,設計靈感來自「萬花筒」旋轉與迷幻的視覺意象,並讓模特兒配戴防藍光眼鏡,希望在柔美、無藍害的場景中走出另類新時尚。

Read More

竹市光復高中餐飲科「饗愛市集」 所得捐助竹市社福團體

新竹市光復高中餐飲管理科五月十四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饗愛市集」畢業成果展,參與設攤的學生製作多樣美食,擺攤販售,部分所得將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餐飲管理科五月十四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饗愛市集」畢業成果展,參與設攤的學生製作多樣美食,擺攤販售,並邀請優秀畢業學長姊回母校設攤共襄盛舉,也將部分所得將捐給社福團體,把所學技能化作愛心,幫助有需要的人,也藉此傳遞餐飲精神的薪火相傳與攜手傳承的意義。 光復高中校長李詩慶表示,這次活動主題訂為「饗愛市集」,是希望學生運用所學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學生們的興趣在餐飲,於是就用愛來設計活動,用心來製作食物,透過美食販賣活動的部分營收捐贈給公益團體(新竹市仁愛基金會),展現餐飲科學生學有所長。 新竹市光復高中餐飲管理科五月十四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饗愛市集」畢業成果展,參與設攤的學生製作多樣美食,擺攤販售,部分所得將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光復中學餐飲學程主任黃禎瑩表示,這次販賣的餐點包含創意飲品、異國美食、也有夜市小吃料理等,經由成果展活動,不僅讓學生體驗實務操作流程,也培養團隊合作與創業思維,透過實體市集的方式,更讓學生從產品設計、成本控制、到實際銷售的一貫過程中,展現學生在餐飲技藝上的學習成果,與產業實務面的連結。 此次學生販售餐點包括創意飲品、異國美食及夜市小吃等,透過實體市集方式,學習產品設計、成本控制、實際銷售,同時邀請已創業校友回來擺攤,除分享創業歷程,也一起將部分所得捐給新竹市仁愛基金會。 新竹市光復高中餐飲管理科五月十四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饗愛市集」畢業成果展,參與設攤的學生製作多樣美食,擺攤販售,部分所得將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擔任此次畢業成果展總召的餐飲管理科三年級學生鄭哲明說,市集中每件產品都經多次修正改良,力求以最完美狀態呈現成果,對於部分收入將捐贈社福團體感到開心。 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部主任邱子芳表示,該基金會曾多次獲得光復高中「公益路跑」活動樂捐款項,此次再獲捐學生畢業展部分義賣所得,感受到活動中愛的擴散。

Read More

東華大學擔當環教人員認證 東西同注永續發展活水

東華大學接受國家環境研究院委託,為東部地區開辦一一四年度「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課程,公民營單位、學校、非營利組織成員,以及一般民眾經認證後可配合「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提出申請及營運。(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十四日表示,「二0二五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熱情展開中!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赴七星潭海岸風景區,逐一參觀疊石藝術作品,並與創作者交流,聆聽創作靈感與心路歷程。縣長邀請全國鄉親五月十七日一起來參加開幕儀式。 縣長徐榛蔚指出,七星潭是花蓮必訪行程之一,以壯麗的山海景致及獨特的鵝卵石海灘著稱,每位來訪的民眾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作獨一無二、結合地景的疊石藝術品,透過疊石藝術體驗花蓮山海之美。 花蓮縣政府強調,此次遴選出的十五至二十組團隊,自五月五日至十五日間在七星潭現地取材創作,包含桃園的上班族、東華大學學生、在地藝術愛好者組成的團隊,以及來自馬來西亞與香港的大學生共同組隊參賽,以熱情與創意堆疊出充滿巧思的圖騰意象。參賽團隊皆使用現場鵝卵石與漂流木等自然素材,透過雙手堆疊出富含個人風格與藝術語言的作品,得獎作品更將與國內外藝術家同台展出。 花蓮縣政府表示,此次「二0二五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邀請來自國內外共八組藝術家進駐七星潭創作,作品將展出至八月底。包括英國藝術家James Brunt、Jon Foreman,瑞典藝術家Pontus Jansson,以及台灣的馬耀、林立仁、了嘎·里外、黃裕榮,還有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蔡文慶教授與學生創作團隊,在海岸線上展現精湛技藝。

Read More

增強校園資安防護 明新科大獲捐贈500萬資安防護系統

明新科大獲長茂科技捐贈價值500萬的資安防護系統,增強校園資安防護,呂明峰校長(右)、黃鋕銘董事長(左)代表雙方出席捐贈儀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日前獲長茂科技捐贈總價值新台幣五百萬元的資安系統,協助學校提升網路資訊安全防護機制,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產學合作,提升師生資安素養,培育實務型資安人才,並協助產業強化資安防護。 明新科大校長呂明峰表示,明新科大注重AI及資安,特地成立「人工智慧與網路維安組」,由專人及專責單位負責全校的AI及資安運作,學校於2010年起每年均通過BSI國際資安驗證,長期投入資安防護並接軌教育部資安政策。此次合作不僅導入業界先進的資安技術,也讓師生得以參與資安課程教學、學生實習與推動研究計畫,進一步提升校園整體資安意識與實務經驗。 長茂科技董事長黃鋕銘表示,長茂多年深耕資安領域,積極推動零信任框架應用。此次捐贈的資安系統具備「實惠有效」、「層層隔離防護」、「彈性擴充整合」等核心優勢,能在不影響現有AD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強化多因子驗證機制,並結合無密碼驗證與微隔離架構,有效防範帳號外洩、勒索病毒與內網橫向攻擊等重大資安威脅,全面提升企業與校園內部網路的資安防護能力。 明新科大圖書資訊處表示,本次獲贈的資安系列產品,結合「零信任存取」、「無密碼驗證」與「端點微隔離防護」三大核心技術,預期可為校園資訊安全帶來多重防護。

Read More

碳盤查將爆人才荒 樹德科大開課搶救「淨零缺工」危機

樹德科大資工系副主任康珈淳教授建議學生搶先掌握未來企業必需的語言─碳足跡。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歐盟CBAM碳邊境稅上路,加上今年是台灣「淨零轉型」的第一個落地考驗年,許多製造業老闆私下坦言「不是不想做碳盤查,是根本找不到會做的人」;為迎戰這波產業變局,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宣布於新學年推出《碳足跡與碳盤查法規與技術》課程,成為全台少數從「資訊科技與實作面」切入的淨零專業課程之一。 台經院今年三月舉辦「二0二五前瞻淨零科技論壇」廣邀二百位專家與代表共同探討低碳議題,突顯政府推動此一政策並不光是口號,而是具體落實政策及執行面。 鼎方機械創辦人陳金秋於機加工領域具有四十年以上經驗,其中包含跨國際貿易、跨國生產線五百人以上廠房建立、海外銷售據點開辦人等豐富產業經驗;他表示,許多同業仍在摸索碳盤查相關訊息,現況沒有人才、工具,恐怕會成為出口貿易新門檻下的犧牲品。 回顧去年初前總統蔡英文於『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的談話,再生能源、能源轉型、減碳技術早已不是選項,而是政策明確目標。她強調「台灣二0五0淨零排放不會跳票,二0三0要完成中期目標,二0二五則是落實關鍵點。」這也讓碳足跡與盤查技術成為業界熱議焦點,從台積電、鴻海等大廠到一線製造供應鏈,都開始徵才「碳管理」或「永續報告分析」人才。 有業界人士直言「這一波不會炒房,會炒人才。」樹德科大副校長陳璽煌表示,這門課以國際兩大標準 ISO 14064(組織碳盤查)與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計算)為基礎,強化學生實務戰力。「我們不是開一門講概念的課,而是教會學生怎麼用科技工具算出排放量,寫出可以讓企業合規的報告。」 樹德科大資工系副主任康珈淳教授進一步表示,課程內容橫跨氣候法規趨勢、ESG策略邏輯、碳排查流程與數據處理工具等單元,學生將練習使用真實的碳盤查軟體,從收集數據、查找排放係數到撰寫報告,模擬企業實務流程。此外還會結合專題實作,透過資訊系統、AIOT探測做碳盤查數據分析,整體課程設計非常紮實實用。 康珈淳說「你不能只會Excel,企業要的是會用專業工具跑模型、看報表、會理解排放邏輯的工程腦。我們希望讓資工系學生走出一條非傳統IT、卻非常搶手的新路。」 前年底1111人力銀行統計指出,「永續管理、ESG分析、碳盤查」等職缺,平均開出薪資高於產業平均近二成,但應徵者數量卻遠遠不足。氫能、綠電、碳權、環境資料視覺化,也被列為「急缺人才」。 在這股職場變革浪潮中,樹德科大的這門課程,無疑提供了一條「不一定寫程式,也能做工程」的可能。與其等待轉職機會,不如趁著學校資源,搶先掌握未來企業必需的語言─碳足跡。

Read More

USR×CSR跨域結盟 朝陽科大攜手楓康超市共創產學新典範

朝陽科大與楓康超市簽署MOU,正式啟動USR與CSR跨界融合新典範。(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與中部在地通路龍頭楓康超市14日舉行「USR × CSR策略聯盟合作簽署儀式」,校長鄭道明與楓康超市總經理余奎儒簽署合作意向書,象徵雙方在地方創生、青年創業及社會永續等面向展開深度合作,啟動USR與CSR跨界融合的新典範。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朝陽關注在地連結與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推動橫跨14個縣市35個場域,涵蓋多個重要農業生產聚落。這次USR × CSR合作具高度示範性,為學生提供真實市場實戰機會,社區與青農首次對接大型通路,實踐從設計、包裝到上架的完整流程。楓康超市從產業面提供關鍵支持與市場經營經驗,地方創新更具落地實力。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左)與楓康超市總經理余奎儒(右)代表簽約,雙方共同推展地方創生、青年創業及社會永續。(朝陽科大提供) 楓康超市總經理余奎儒指出,深耕中部超過40年的在地品牌,楓康以「安心、安全」為企業核心價值,服務社區、連結鄉鎮,長期支持在地農友與青年創業。此次與朝陽科大USR團隊的合作,與楓康深耕中台灣的經營軸線高度契合。楓康不只是提供商品上架的平台,希望成為年輕創業者的第一個市場舞台,讓他們的創意和努力有機會被看見、被肯定,同時透過USR×CSR共伴模式,企業結合學界攜手深耕在地,打造出兼具溫度與效益的永續行動力。 朝陽科大同步舉辦「RICH校園創業市集」及「楓康示範教學:通路上架流程與規範」研習課程,展現產學社三方共學共創的強大動能。 創業市集部分,25組學生創業團隊與5組USR計畫團隊參與,30個創意攤位進駐海豚廣場。來自雲林USR場域的崙西社區、有才社區、鹿北社區及雲林青農協會代表踴躍參與,展售特色農創產品與手作商品,包含在地雜糧加工品、友善耕作農產及結合地方故事的文創設計。學生與社區夥伴共同實踐從「構想到上架」的創業歷程,場域成果深受現場民眾肯定,展現出大學與地方共創價值的實踐成果。 現場同時展開朝陽RICH創業市集,展示友善耕作農產及手作商品USR成果。(朝陽科大提供) 「通路上架流程與規範」研習課程,邀請楓康超市商品處處長陳炳宏與生鮮食品處青果課高級專員董進程高專主講,針對農友、USR團隊與行銷系學生等50餘人,詳實介紹超市上架關鍵環節,包括通路類型、商品審核、圖文設計、條碼標示、價格策略與退換貨制度等,透過實務案例剖析成功與挑戰,協助學員掌握超市上架的關鍵環節。 朝陽科大研發長楊錫賢強調,這次攜手楓康超市,學生將創意商品推向真實通路,也是讓USR扎根場域的成果,有機會從田間走上貨架、走進民眾生活,真正實現從學習到實踐的跨域接軌與社會價值擴散,開創讓學生走出教室、商品走上貨架、創意對接真實市場的行動學習架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