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實驗高中錄取48新生 菁英齊聚展現多元才華

5A7+陳羽岑同學、5A4+潘彥熏同學與新竹市數位實中校長陳彥宇合影。(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數位實驗高中五月八日公告「特殊選才」的錄取名單,並於六月十六日完成公告「申請入學」的錄取名單,兩種管道合計錄取四十八位學生,匯聚來自各校的菁英。 市府教育處指出,這次透過數位實驗高中「申請入學」管道錄取的學生,其會考成績從1A到5A都有,而且也多半具備某項才能;而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錄取的學生,雖然沒有會考成績可參採,但其在校表現,大多優良且才華洋溢,包含機器人、創客、程式、科展、鋼琴、繪畫、網球、游泳、劍道、英檢、語資、自媒體等各方好手,相信當這群具備專注學習、擁有熱情,且能團隊合作的學生齊聚一堂,在數位實中的教育模式下,必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數位實驗高中表示,來自遙遠高雄市道明中學的潘彥熏,這次會考成績5A4+,先前因參加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展覽會,認識新竹縣尖石國中的朱同學,無意間從他口中得知學校即將設立,於是表達高度興趣,甚至也獲得家長的高度認同,最終透過「申請入學」管道如願進入本校。 此外,潘彥熏能簡易編寫AI模型,也曾自行設計火車辨識系統的潘同學認為,學習如果少了興趣比較不容易,數位實驗高中有機會讓他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自己的方式靈活調整,提高專注度的同時也能學想學的東西,會更有動力、學得更快,也更快樂。 數位實驗高中指出,來自新竹縣東興國中的陳羽岑,是語文資優的學生,不僅連續兩年榮獲教育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字音字形國中組優等的佳績,在國文、英文與繪畫等方面,也都展現天賦與學習成果;陳同學憑藉其專才,以及能夠專注學習、自律練習的能力,透過「特殊選才」管道入學,當初雖不參採會考成績,但她後來仍取得5A7+的優異成績。 數位實驗高中補充,此次錄取的新生,主要來自新竹市與新竹縣的公私立國中,少數來自苗栗縣與高雄市。所有新生預計於八月中下旬參加活力新鮮營,詳細日期與課程屆時將個別通知,同時於籌備處官網( https://www.desh.h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2/ )公告。

Read More

中山工商成年禮 傳遞成長與責任意義

中山工商舉辦成年禮,學生齊向家長行感恩禮。(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為四百多位一年級生舉辦「成年禮」活動,導師授予同學「生命之花」徽章,並邀請家長觀禮,很多家長見子女長大成人,感動得潸然淚下。李昱平校長期勉同學肩負對家人的責任與義務,努力成為優質公民,為社會有所貢獻。 輔導處表示,成年禮是為暑假後即將升二年級的學生辦理,共有普高、電機、資處、幼保、外語、餐飲、美顏、園藝、汽車等十二班四百餘位同學參加,學生寫感恩卡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校方同時邀請家長到場觀禮。 成年禮活動於六和敬大樓禮堂舉行,儀式中校方解說成年禮的意義,同學向家長行謝家長禮,校方還發誓約小卡給同學撰寫,並安排導師授章儀式,場面溫馨感人。 李昱平校長表示,成年禮對同學而言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時刻,經過一年時間,同學從帶著青澀臉龐蛻變為成熟穩重模樣,令導師感到充滿成就感,家長感到喜悅與感動,這份心情令人驕傲而難以言喻。 李昱平指出,成年禮代表的不僅是年齡的增加、身高體重的成長,更是內心的成熟,期盼同學肩負起對家人的責任與義務,師生一起努力,莫要辜負在校寶貴時光、不辜負自己和家人的期望,一起朝目標邁進,圓自己一個夢。 儀式中李昱平將象徵成長和責任的徽章「生命之花」交予導師,再由各班導師將徽章授予同學。李昱平表示,這不僅是成年象徵,也是責任的承擔,期勉同學從這一刻起謹言慎行、獨當一面,學會照顧與關心他人,相信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潛力與能力。 讀幼保科的張芮綺,家位六龜區,國中就懷抱出國看世界的夢想,中山幼保科設有國際幼教師資班,她決心每天耗費近三小時半車程來大寮就讀,今年八月即將前往馬來西亞實習圓夢。張芮綺的母親親自包裝玫瑰花束,從六龜開車至大寮參加自己女兒的成年禮,並送給女兒花束表達祝福,母女倆熱淚盈眶互表心意。 外語一甲班的黃詩涵,父母因工作無法到場見證,但導師授予徽章的那一刻令她感動莫名,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思考如何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

Read More

杏壇芬芳獎 南一中雙喜臨門

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自南一中百年校慶開始,募款超過四千萬元,投入校園整建、校務發展、歷史傳承。(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在台南一中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職工侯美華,不良於行仍活出生命光彩,為學生樹立堅毅典範。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長年投入校園建設,籌募經費支持教育願景,以實際行動關懷學生,成為學子逐夢的堅實後盾。雙雙獲杏壇芬芳獎,這也是南一中首度在個人、團體組同時獲獎新紀錄。 侯美華幼時罹患小兒麻痺症,雙腳萎縮不良於行。高中時期接受多次手術,期間因車禍導致骨盆重創,但她積極復健。民國八十三年進入南一中服務至今,秉持「細心即是造福」信念,全力以赴。學生寫的卡片提到,在美華阿姨身上學到很多做人處世的道理。甚至有人說,美華阿姨是在校時期最值得依靠的朋友。 在台南一中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職工侯美華(左),不良於行仍活出生命光彩。(南一中提供) 除了認真工作,侯美華也持續進修,完成空專與空大學業,且自學日文、美術、音樂。行動不便的她克服障礙,參加全國身障運動會超過十次,多次奪牌。一一三年度拿下鐵餅項目第二名,展現堅毅不拔的精神。 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致力於回饋母校、扶助學弟妹。自南一中百年校慶開始,募款超過四千萬元,投入校園整建、校務發展、歷史傳承。響應十年卓越計畫願景,募款超過五千萬元,推動師資培育、跨域學習、多元升學輔導。另提供獎助學金、急難救助金,捐款支持藝文、體育及國際教育。二0二四年總會捐助舉辦第一屆SDGs國際高中生研討會,多國青年以全英文發表研究成果,開創教育交流新模式。

Read More

電子書創作賽 南台科大4連霸

南台科大休閒系老師指導學生在第十五屆國際華文電子書創作大賽中,榮獲專題組第一名和兩個第三名。(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休閒事業管理、資訊傳播、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通識中心等系所,參加第十五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唯一「學校團體獎」,其參賽合格件數共計五十九件作品,是大賽中表現最突出、獲獎最多的學校。 此競賽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首屈一指、規模最為盛大的電子書比賽,大賽主題訂為「永續讓世界更美好」,讓參賽者對全球永續環保議題的多認識與投入,發揮創意,設計出一本符合永續發展SDGs議題的電子書來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每年的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報名參加人數皆高達一萬多人,參與學校共一百多所,參賽學校橫跨海內外各國,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最盛大、最有名的國際性大賽。 大賽組別分為「教育組」和「專題組」。南台參賽系所橫跨商業管理、人文、數位多媒體等各個領域,每支隊都發揮在校所學專長及各系特色,創作多媒體電子書作品,獲得豐碩的獎項。 其中休閒系張婷玥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王靖涵、李昀潔、楊羽瑄,榮獲大專組「人氣獎」第一名。在「專題組戀戀台灣」競賽中,休閒系老師楊智晶指導學生隊伍,分別獲得第一名及兩個第三名。 此屆比賽南台多樂系老師楊政達、視傳梁丹青、鄭靜怡、休閒張婷玥、楊智晶、通識中心蕭百芳等老師指導的學生隊伍,再奪下數量豐碩的佳作獎,奪得學校團體獎四連霸,實至名歸。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表示,此次校內各系參加的隊伍表現優異獲獎,值得讚許,也展現出南口學生製作電子書,持續的創作的能力。

Read More

南應大結合AI 產學實證

台南應大企管結合AI創新應用,協助傳統餐飲產業進行數位轉型,跨領域多元育才。(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企管系結合AI創新應用協助傳統餐飲產業進行數位轉型,讓學生能參與AI專案實作,更跨領域整合文化創意、商業管理與AI技術,養成具產業知識、科技能力與文化素養三合一人才特質,讓企管系成為南台灣唯一能串連AI、文創等多元育才搖籃。 南應大企管系掌握全球AI技術迅速發展、產業數位轉型持續升溫的趨勢,積極展現跨域整合與產學合作的前瞻能量,除了攜手台南百年知名餐飲品牌阿霞飯店,及智慧科技領導企業季河資訊,聯合推動一一四年度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補助計畫—智慧餐飲領域示範案,與民生暨管理學院之國際企業經營、資訊管理、餐飲、旅館管理與餐旅管理學程等六院系跨域聯手協同合作,建構台南最具AI技術、文創精神與實務導向的產學實證場域。 企管系主任劉錦雲表示,企管系要培養學生的不只是AI知識,更要鍛鍊其跨域溝通、創新思維與產業實作能力,並且為未來職場做好準備。未來亦將持續參與智慧機器人、智慧服務等國家級創新計畫,除了擴展大南方產業示範效應外,也會以多元開放學習、國際連結及實務專題,來培育具潛力與創新思維的青年學子,提升迎向AI智慧產業的就業競爭力。

Read More

崑大與菲國UC 國際高教合作

崑山科大與菲律賓科迪勒拉大學簽署MOU,針對學術合作展開深入交流,共創國際化學習環境。(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菲律賓科迪勒拉大學(UC)代表團造訪崑山科大,雙方針對學術合作展開深入交流,並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象徵兩校在教育國際化領域邁入全新階段,開啟多元合作的新里程碑。 UC代表團由副校長Rhodora A. Ngolob率領該校工程與建築學院長、資訊科技與電腦科學院長及商學等相關科系教職員。雙方在會談中就未來合作方向進行具體討論,包含師生交流、短期研習與體驗營、實習計畫、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及文化交流活動等,展現出共同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高度共識。 UC位於菲律賓知名大學城碧瑤市,設有三個校區,開設課程涵蓋基礎教育至研究所,領域涵蓋法律、商業與會計、護理、資訊科技、觀光與旅館管理等,學生人數逾一萬八千人。 崑大今年曾組團訪問UC,建立初步合作基礎,此次由Ngolob副校長親率代表團回訪,進一步深化彼此對教學特色、學術優勢與合作潛力的認識。 同時參觀崑大教學設施,並與相關系所進行面對面交流,雙方介紹各自辦學重點,針對可行合作方向進行詳細對接。 崑大學術副校長侯順雄表示,該校非常期待透過此次合作,建立長期且具深度的國際學術網絡,此次簽署MOU不僅象徵兩校友好關係的建立,更彰顯雙方對推動國際高教合作的共同承諾。未來,將持續深化交流互動,攜手開創台灣與菲律賓高等教育合作的新契機。

Read More

長庚大學團隊建立再生醫療新方向 客製化細胞修護兔子視力

團隊長時間投入培養、觀察細胞,成功修護兔子視力。(圖/長庚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眼角膜內皮細胞不會增生,若因老化、疾病等原因受損後,就會損害視力,影響生活品質,需要透過角膜移植手術來重見光明。有鑑於眼角膜捐贈無法趕上需要移植的數量,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副教授梅雅俊透過編程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為「眼角膜內皮失養症」的兔子客製化角膜內皮細胞,移植到兔子的眼睛,成功修護視力。這項建立動物模式的研究,極具再生醫療潛力,2025年4月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人體只有眼角膜這個組織是透明的,主要功能是讓光線穿透,眼底下面的視網膜接受光線的訊號後,進而成像產生視覺。梅雅俊表示,能夠維持透明的關鍵,就是在角膜內層有一層角膜內皮細胞,管控著眼球水分的進出。由於角膜內皮細胞不會增生,一旦因為老化或疾病受損,像是罹患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其它細胞就會變大補上,排水功能也逐漸喪失。當過多的水分進入眼角膜,就會造成水腫,視力也將因此霧茫茫,眼睛不再清澈、透明。 梅雅俊為兔子客製化角膜內皮細胞,成功修護視力,建立動物模式。(圖/長庚大學提供) 梅雅俊接著說,iPSC是將體細胞透過基因重編程,轉化成類似胚胎幹細胞,並可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能廣泛應用於疾病模型、再生醫學等領域。iPSC近年不斷躍進發展,相較於心血管疾病、腦神經等病症的討論,人們對於相對「不致命」的眼睛視力的關注度就比較低。然而,現代人的壽命增長許多,3C產品使用又很氾濫,不會增生的角膜內皮細胞受損後,嚴重一點的將會失明,雖然不致命,但將對生活產生莫大的衝擊,此時就必須透過眼角膜移植來治療。 關於眼角膜捐贈的數量,全球各國狀況不同。梅雅俊指出,從全球的人口來看的話,目前是估計是超過1270萬人需要做移植,大概每70個病患只有一個人能夠獲得捐贈的眼角膜。為了彌補捐贈不足,必須要開發新的治療策略。由於眼角膜沒有血管,不會把免疫細胞帶過去,所以就沒有免疫排斥的問題,也不必做器官配對。 長庚大學提到,梅雅俊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合作,從臨床未滿足的醫療需求投入科學研究。研究團隊所客製化的角膜內皮細胞具增生功能,可以源源不斷提供具安全性的治療細胞,未來在免疫豁免的眼角膜組織治療上,將可以「One-for-all」的方式適用於所有角膜內皮失養症的病患。 這項新的技術目前已建立動物模式,雖然還沒有做到臨床,梅雅俊認為,正因為角膜內皮細胞的特性不會有免疫排斥的問題,而且可以在體外不斷的增生,所以可以不斷的挑選最好的一株細胞來進行移植,對於下一步的研究深具信心。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護校長示範美甲 驚艷技職博

國立台南護專參加今年的台南市技職博覽會,攤位前吸引很多國中生體驗。(台南護專提供) 國立台南護專校長黃美智以實際行動支持技職教育,日前率隊參與台南市技職教育博覽會,並在化妝品應用科攤位親自為學生示範美甲設計,現場吸引許多國中學生圍觀體驗,互動溫馨,也讓五專教育的實作魅力深植學子心中。 台南護專校長黃美智在技職博覽會中向國中學生介紹南護核心學制,五專護理科、老人服務事業科、化妝品應用科,強調五專教育結合學術與實務、就業與升學並重的優勢,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選擇適性發展的道路,這三科都是未來發展趨勢,強調學以致用、就業無縫接軌的重要性。 南護組長鄭珠里和大成國中主任陳鈺萍也分享,去年畢業自大成國中音樂班的學生江品潔,放棄原先選擇就讀高中音樂班的志願,轉而填選國立台南護專護理科,立志投入醫護服務行列。江品潔還回到母校,向學弟妹分享自己選擇五專的心路歷程與台南護專的教育優勢,也讓學弟妹對技職升學路徑有更深認識與尊重,成為五專技職路線最佳的代言人。 黃美智表示,透過博覽會這類平台,不僅強化與國中學校的連結,也讓學生與家長看見五專教育的實力與希望,期待也祝福每位學子都能在仔細思考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也最喜歡的學校科別。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應大跨領域 玻璃藝術創作進駐世蔬

「陽光蔬菜空間裝置」進駐世蔬,注入全新文化氣息。(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用科大與世界蔬菜中心攜手合作「跨領域藝術裝置研究」,由系主任黃金福率領研究生團隊,歷時1年籌劃創作讓廢材重生的「書籍木作繪畫雕塑」,及玻璃藝術創作「陽光蔬菜空間裝置」,進駐世蔬中心,為這座國際蔬菜研究重鎮注入全新文化氣息。 這段藝術與科學的合作旅程,始於一年多前,當時世界蔬菜中心主任Marco Wopereis與財務主管Yedda Palemeq拜訪南應大美術系,展開對「藝術如何參與環境與空間探討」的深入交流,南應美術系主任黃金福被這樣的跨領域理念所打動,決定啟動一項結合永續理念與藝術創作的專案。 於是,南應大美術系開設「藝術跨領域專題課程」,號召美術研究所學生組成核心創作團隊,針對世界蔬菜中心的生態環境、人類與蔬菜的互動、空間歷史等議題,展開系列研究與藝術實驗,試圖以當代藝術語彙,重新詮釋這個立足台灣、放眼全球的蔬菜研究基地。 南應大美術系主任黃金福與團隊結合「細胞繪畫」與「網版印刷」技術,成功研發出玻璃創作藝術。(南應大提供) 展出作品分為兩大系列,其中「陽光蔬菜永續種子空間裝置計畫」,由研究生團隊打造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進駐世蔬新建實驗大樓,作品為結合「細胞繪畫」與「網版印刷」技術的玻璃藝術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福與團隊成功研發出全新技術—以網版印刷結合玻璃PVC隔熱貼,將圖像永久性印製於透明玻璃上,圖像呈現出鮮明色彩與手作質地,突破過往數位輸出解析度低、色彩單調的限制。 另組作品「書籍木作永續種子繪畫雕塑計畫」,則是由15位研究生參與的跨領域藝術工作營成果,團隊深入探索世蔬中心舊圖書館與倉儲空間,挖掘出大量歷史悠久書籍、家具與木作材料,並將這些即將被淘汰的資源,重新轉化為藝術裝置與雕塑作品。 舊書與廢棄木材經由繪畫、拼貼、雕刻等手法重新詮釋,不僅賦予廢材新的藝術生命,也強化永續再利用的環保理念,呼應世蔬中心「健康、永續、全球」的核心精神。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咖啡拉花技藝賽 崑大生金厲害

崑大餐飲系學生陳修醫(左)及林鉦哲,在老師施智偉指導下,獲得TCC及新北市技能競賽兩場咖啡拉花技藝競賽2金、1銀、1銅。(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餐飲管理及廚藝系四年級陳修醫、一年級林鉦哲,接連參與兩場全國指標性賽事,在眾多專業咖啡師與青年好手中脫穎而出,勇奪TCC台中城市拉花賽冠、亞軍;新北市技能競賽咖啡拉花項目則榮獲冠、季軍,共收穫四獎,展現卓越實力與技藝。 此次兩場競賽崑大由產品營運開發處長暨餐飲系助理教授施智偉帶領學生參加。其中TCC台中城市拉花賽,為全國知名咖啡競技盛會,吸引眾多咖啡從業人員及愛好者參與,賽事評比標準嚴格,選手需於短時間內完成拉花作品,並從困難度與完成度、奶泡質地、圖形對比與乾淨度、圖形均衡度與位置、整體視覺完成度等5大面向進行評分。選手不僅需展現出純熟的拉花技術,更需兼備美感與穩定的臨場應變能力。 崑大陳修醫與林鉦哲兩人選擇挑戰更高難度、競爭激烈的社會組,直接與全台經驗豐富的專業咖啡師同場競技。憑藉平日紮實訓練及無懼挑戰的精神,展現穩定技巧與出色台風,分別奪得社會組冠、亞軍,技壓群雄,成為全場焦點。 在新北市三重區舉辦的2025新北市技能競賽,項目涵蓋翻糖蛋糕、藝術麵包、奶油蛋糕創意裝飾及咖啡拉花,吸引全台各地菁英選手角逐。其中咖啡拉花比賽採一對一PK制,每位選手需在三分鐘內完成一杯傾注成型的拿鐵拉花,並依據「整體視覺感受」、「困難性與達成度」及「元素對比度」進行評分,賽制緊湊、競爭激烈。陳修醫與林鉦哲發揮穩定的技術與臨場反應,憑藉優秀拉花技巧及細膩的作品表現,分別再榮獲冠、季軍,為校爭光。 施智偉表示,兩場賽事學生皆展現出不亞於業界人士的拉花技巧技能與應變能力。更令人欣喜的是,學長陳修醫帶領學弟林鉦哲並肩作戰,展現精湛的拉花功力,攜手一同奪得佳績,體現出崑大優良傳承精神與團隊凝聚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