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鸚鵡記

台南市中山國中二年六班 ■吳若瀅 清晨,太陽剛探出腦袋,便有些眼尖的小傢伙們發現了,彷彿要和全世界分享這件事似的,用那清脆明亮的嗓音唱著一首首的歌曲,也把睡夢中的我喚醒。 我家的小傢伙們有別於一般鸚鵡的豔麗,而是樸素低調的灰與白,但他們的優美體態也不輸其他鸚鵡。他們有著長而微彎的冠羽,光是看冠羽的變化就可以輕易的覺察出他們心情:低垂時代表安心,相反的,高高豎著就代表不安。小傢伙們還有兩抹又圓又大的天生的腮紅,顏色還「因鳥兒異」,有深有淺,濃妝淡抹各有趣味。──不招搖,不囂張,但也不平凡,有著自己的特色,這就是我深深喜歡他們的原因吧。 每當我疲累的時候,就會到二樓的陽台瞧瞧這些小傢伙們,是在「埋頭苦吃」還是懶洋洋的蜷著腳休息。小傢伙們做事總是露出超級認真的表情,尤其在吃飯時,眼睛會稍微傾向前方,我總愛盯著他們那專注投入的眼神,彷彿沒有任何事能夠干擾他們。縱使他們的兩眼長在頭臉的兩側,也不能阻斷進食時那看向飼料的直直的目光,沛然莫之能敵的神情把我的心都療癒了。我相信他們絕對是鳥食的最佳代言人,他們從不挑剔,就連普通飼料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呢!小傢伙們因為小事就能滿足的態度,能讓生活中充滿幸福與歡樂,多麼希望我也能如此! 許多人飼養鸚鵡,是因為愛著他們豔麗繽紛的色彩、修長華麗的羽毛,以及會模仿人類聲音的聰明腦袋;但我卻喜歡這些樸實知足、做事認真專注的小傢伙們,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卻充滿喜悅與幸福。──或許那也是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吧! 於是,從睡夢中剛醒來的我,第一件事,就是向這些每天天剛亮就喚我起床的小傢伙們,說聲「早安」!

Read More

優化校園涵養生活美學 員林家商倡行美感教育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提升教學品質及健全學習環境,教育部國教署透過「改善校園設施設備工程計畫」。國立員林家商在擁有建築師執照的校長陳定宏帶領下,逐年改善校園環境與老舊設施,使校園景觀大幅優化與美化,同時結合社區環境資源,營造具有美感的校園教學環境,讓師生更能沉浸在美感生活中,進而體現實踐全人素養教育。 陳定宏指出,校內改造「至美園」成為兼具休憩與停車功能的現代化庭園,並結合校門前庭排水工程,重新打造前庭景觀,整體開闊大器、美感機能兼具,也為校園注入新活力。增闢校內台灣詩道,與既有文學步道及生命演化步道相互輝映,改善中正堂入口玄關及側邊地坪及兩側花圃景觀,美觀安全又實用;以及改善整修南北排老舊廁所,整體通風明亮兼具現代感,設計文化藝術與資訊牆面,透過境教促進美學感知能力;圖書館員家藝廊則巧用樓梯牆面布置藝術光廊,提升師生藝術涵養,利用梯廳空間進行藝術特區展覽,美化悅讀光廊,增添師生閱讀氛圍與藝文情境。 陳定宏說,也善用員家藝廊主題展覽,邀約藝文名師參展,提供校內師生與社區民眾創作展示及交流的機會,藉此提昇學生的藝文涵養與美學鑑賞力;員林家商教育目標不單著重知識與技能的養成,更強調終身學習與藝術涵養,廣泛結合社區環境資源,體現實踐全人素養教育。 國教署則表示,透過對相關工程及設備的補助,使學校課室空間、校園環境與生活情境有緊密連結與互動的關係,更能培育學生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使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更加豐富相關美感的體驗。

Read More

創校83週年校慶 南大附中用愛種樹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大學附中創校八十三週年校慶運動大會熱鬧登場,配合該校中山南路拓寬人行道圍牆新建完成,進行「二0二二植樹節,我們用愛種一棵樹」活動,還特別用藍、黃兩色製作標題,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 附中校長陳森杰表示,由於疫情及該校各運動場地進行整修,將原定去年十一月舉行的校慶運動會延至昨日舉行。 附中植樹節我們用愛種一棵樹活動,由守衛室開始至永平街轉角,沿中山南路圍牆內側,共種植二十四棵洋紅楓林木,各班級學生在校長陳森杰等師長協助下,相互合作親手挖洞種下屬於自己班級的樹。 與會的南大副校長陳惠萍、附中家長會顧問團長沈昌文及校友會長黃崑育,除關心同學的學校生活外,也勉勵大家努力邁向未來的目標,場面溫馨。

Read More

發展在地藝術文化 南大藝師藝有計畫徵件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承辦教育部藝師藝有計畫邁入第八年。過去七年與全國百餘學校藝術才能班合作,補助申請案累計兩百零三件。今年徵件活動開跑,南大將於十六日在台北舉辦成果分享暨新計畫說明會,邀全國有藝術才能班的高中以下學校參加。 南大於一0四年承接教育部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計畫,將該校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在藝術領域上的成功經驗推展至各級學校。至今邁入第八年,將持續以「發展在地藝術文化」為主軸。藉由計畫執行,讓在地藝術與文化工作者,和全國高中以下藝術才能、資賦優異班級合作交流。 為展現課程完整性及一致性,今年南大將計畫期程延長調整為學年制。以議題為中心,涵蓋知識系統性、完整性、關聯性及操作性。課程內容更深更廣,盼能實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願景。

Read More

〈中華學園〉四季頌

台南市復興國小六年四班 ◎張晏嘉 春天, 像媽媽, 喚醒樹,叫醒芽, 讓他們, 為大地上色。 夏天, 像歌手, 找來蟬,邀請鳥, 讓他們, 為大地演奏。 秋天, 像設計師, 拿起葉,舉起花, 讓他們, 換上新衣裳。 冬天, 像油漆工, 拿起刷,提起桶, 讓大地, 變雪白。

Read More

〈中華學園〉觀察綠毛蟲

新竹縣中山國小四年甲班 ◎彭宇嫙 暑假一開始,媽媽就興奮的告訴我院子出現好幾隻綠色毛毛蟲,我們經過討論後,決定好好觀察牠們。 過沒幾天,媽媽研究著昆蟲圖鑑,發現牠們其實是鳳蝶的幼蟲,全家都覺得很驚喜。有一天,我們回家之後,發現有幾隻綠毛蟲竟然被可惡的黃蜂吃掉了,於是,我請奶奶找了一個乾淨的箱子,把存活下來的綠毛蟲小心翼翼的放進箱子裡,放在客廳觀察,希望牠們可以好好生活。 過了好幾天,有幾隻綠毛蟲結蛹了,觀察牠們成為我們家最重要的事情。又過了幾天,牠們全變成了美麗的鳳蝶,真是令人欣喜若狂。媽媽細心的讓在家裡翩翩起舞的「嬌客」飛出窗外,我們也跟牠們揮手道別。

Read More

〈中華學園〉委屈

台南一中一年六班             ◎張軒睿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免遭遇波濤洶湧,起起伏伏,每每也有感受委屈的時候。委屈的苦水一旦結晶在心底,就像是永遠無法掏去的刺,每當思想起,內心便總有一股股酸楚,那是心痛的淚水在腐蝕,也是忘不了的回憶…… 委屈,我亦無法倖免。那是一種刻在心谷的痛,一種使人不禁流下淚水的不被理解。我依稀記得,在我小時候,早已忘了什麼原因與人起了爭執,但我覺得自己是有理的一方,本想好好溝通彼此了解,不料卻被對方惡言相向,百般刁難。他竟然還聯合其他同學排擠我,甚至到處誹謗,我宛如啞吧吃黃蓮,只好將委屈苦水一點點吞進心裡,自己消化……。直到後來我仔細思考,對方是來自有錢有勢的家庭,甚至平常還會熱心協助他人,指導作業。一時我才頓悟到我掉入潛規則的圈套了,地位與權謀的枷鎖,原來是我的缺乏,才無法立足爾虞我詐的人際互動間。 就算感到委屈又如何呢?事實證明,我便是不受擁戴的一方。痛,自己吞;苦,自己扛。闃黑險峻的人心總是太傷人,委屈的裂痕是千盆萬瓷的淚水都無法填補的。權勢帶來的委屈自古皆有,從那次的事情到今日,已過好幾載,從中我漸漸領悟,有些事實難以改變,我只能選擇「釋懷」。蘭茵絮果,若永遠無法從中走出,那我豈不是像個傻子執著而不前嗎? 委屈的痛雖已鑄成,但我會試著慢慢放下往事,不管它有多苦。清風徐來,我只願專注享受人生。

Read More

〈中華學園〉阮是山頂囝仔

嘉義縣瑞峰國小五年甲班 ◎鄭峻憶 我生長在山裡,或許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山上是一個既無聊又不便的地方,但我可不這麼認為。這裡群山、雲霧伴隨著蟲鳴鳥叫,加上美麗的日出、晚霞和滿天星斗的夜空,這幅大自然織成的美麗圖畫,就是我─山頂囝仔,快樂成長的地方。 假日時,整座山林都是我的遊樂場,和好友在田野間恣意追逐、玩耍,盤旋在高空中的大冠鷲哥哥、在花叢間翩翩飛舞的蝴蝶姊姊常加入我們的行列,熱鬧極了!我也常和爸爸、哥哥到茶園裡抓雞母蟲來養,細心照顧牠們,等牠們慢慢長大變成鎧甲武士─獨角仙後,來場「大力士」比賽,也是我們生活的樂趣。 一三一四觀景台是這裡的著名地標,除了是遊客拍照打卡的好去處,更是山友們短暫歇息的休息站。我也是這裡的常客,站在觀景台上,微風徐徐吹來,欣賞著翠綠的茶園、如流水瀑布般的雲霧,使人心曠神怡,此時再對著山頭大叫幾聲,更是舒坦! 晴朗的夜晚,一走出戶外,滿天星星閃爍著光芒,猶如在對我眨眼。每年四、五月,常在草叢間看到緩緩「飛行的星星」,我張開手掌,這些嬌客總會停靠在我手上,這近距離的接觸,讓人有置身於「螢火」派對的感覺。夜裡的山林雖然寧靜,卻是美麗。 我是一個山頂囝仔,我喜歡這裡,因為這裡真的很美,歡迎全世界的好朋友一起來這裡遊玩,體驗山林之美,感受山林之樂。

Read More

〈中華學園〉橘色的童年往事

台南市五王國小六年三班 ◎施詠豪 一想到橘色,就讓我想起許多童年回憶,玩具、電視劇、水果,而這些回憶在我心中都是美好又深刻的。 兒時,我最喜歡的玩具是橘色的挖土機、砂石車,每天下午爺爺都會帶我到後院玩沙,因此,我很期待午睡起來的那一刻,拿著挖土機在後院開心的挖著沙子,感覺自己是正在修築工地的小工人似的,時常玩得不亦樂乎。 橘子是我最愛的水果,除了喜愛它的酸甜多汁,還有奶奶對我的愛,奶奶總是幫我剝好橘子皮,讓我不必自己動手,而每一口咬下噴汁的口感,就像喝著新鮮果汁般,十分暢快。 橘色,也是美好的回憶。小時看電話劇「閃電俠」,每當他跑步打擊罪犯,肉眼看不見的速度,只留下橘色閃電的痕跡,真是酷斃了! 我愛橘色,橘色是兒時美好的代表,讓我難以忘懷。

Read More

〈中華學園〉樂在咖啡

南投縣均頭國際實驗教育機構九年級 ◎鍾承祐 三年前我從印尼萬隆回到臺灣學習中文。我在萬隆時喜歡看英文小說,看小說的時候手上會握著一杯咖啡,那是我最悠閒、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一般人喝咖啡晚上會睡不著,可是我不會。因為在印尼就喝咖啡,來到臺灣也延續這個習慣。還記得在臺灣第一次喝咖啡是到星巴克,我喜歡的卡布奇諾和「小白咖啡」(Flat White)那兒都有,讓我欣喜若狂。 卡布奇諾很香,可以同時品嘗到咖啡豆的苦味和鮮奶的醇厚,一舉兩得,讓我驚為天人。至於小白咖啡,讓我來介紹一下。也有人叫它「白咖啡」,或者音譯和意譯兼用,稱為「馥芮白」或「馥列白」。這款咖啡源自澳洲,在濃縮咖啡與牛奶的比例上,增加咖啡的濃醇度,並凸顯咖啡的甘甜,是風味比較濃郁而且比例更平衡的牛奶咖啡。小白咖啡很像拿鐵,可是奶泡沒有那麼多,我覺得小白咖啡有比較多的鮮奶味,而且奶泡比較細緻,喝進口中比卡布奇諾更綿密也更滑順。 印尼的咖啡店和臺灣差不多,飲料和輕食也大同小異,可是印尼咖啡比臺灣咖啡更香,這是因為印尼的豆子在採收當天立刻烘烤,所以既新鮮又芳香,保留了咖啡豆的原味,這是印尼咖啡和台灣最大的不同點。除了星巴克,印尼的路上還有一種小推車在賣咖啡。小推車的咖啡會便宜很多,雖然如此,我還是會去星巴克買得來速咖啡,因為喝起來比較安心,不必擔心製作過程中是否倒入添加物。 不論在印尼還是在臺灣,咖啡對我都是不可或缺的。2021年的防疫期間我足不出戶,心裡只想念著咖啡,所以就在家裡手沖。由咖啡的欣賞者變成製作者,自己泡的咖啡,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