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據點教導 長輩甩出健康活力

新北市長輩甩出活力甩出健康「梅門平甩功」觀摩賽昨日登場,慈濟中和失智據點的長輩練功隊晉級最後決賽。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促進長輩身心健康,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會向新北市府社會局申請創新性方案,深入全市33個據點教導長輩平甩功,4日上午在梅門五股平甩堂舉辦觀摩賽,由20支隊伍經由初賽、複賽,有5隊進入決賽,最後五股區興珍里里長鄭國榮帶領的「甩活力隊」,獲得總冠軍及獎金7千元。  板橋80歲的邱節子說,她原來有氣喘的毛病,走路會喘,練了3個月的平甩功後,發覺走路很平順,也很容易入眠。中和70歲的游日勝分享,他因經商失敗,罹患憂鬱症,加上胃潰瘍開刀感染,接觸平甩功勤練半年後,身體有了改善。  汐止76歲的賴春桃說,自己有高血壓,怕暈車不敢參加社區旅遊活動,練平甩功後,最近參加社區辦的2天1夜山地門旅行,非常的放鬆。  梅門李志恒師兄表示,梅門在新北市共培訓了100名甩活力種子老師,深入33個據點教導長輩平甩功,包括萬里街友重建中心、林口觀照園、三峽榮民之家等,改善銀髮長輩睡不著、排不出、抬不起等三大難題,真正甩出活力、甩出健康來。  梅門創始人李鳳山表示,全球正為疫情所苦,長輩每日若能勤練平甩功,建立正確的養生方法,當有助於身心健康,增強免疫力,減輕病毒感染的機會。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感謝梅門帶領種子老師,到偏區教導長輩甩活力,平甩功易學易練,不拘場合、時間均可練習;市府也推動自癒力、肌耐力、福智力等動健康,希望藉由動健康讓高輩身體健康、延緩失智失能。

Read More

下肢周邊血管阻塞 中風風險高6倍

 現行非侵入性下肢周邊血管檢查非常簡單,不需禁食或其他特殊準備,只要躺在診療床上接受機器測量即可,快速又無不適感。(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根據統計,超過55歲的成人裡20%都有潛藏的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問題,發生率高卻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糖尿病及洗腎病人,每3-5人就有1人合併下肢周邊血管狹窄或阻塞的問題;另外,下肢周邊血管疾病除了嚴重時會併發感染、截肢之外,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6倍,因此針對高風險族群的篩檢與早期診斷治療非常重要。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包含:慢性動脈阻塞性疾病與慢性靜脈阻塞性疾病兩種。動脈阻塞會造成下肢血流不足,導致下肢缺血;靜脈阻塞則是血液回流不順,造成腿部腫脹。除此之外,這兩種疾病的臨床症狀、治療方式、以及好發族群都不同,因此需要醫師專業診療。  過去診斷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必須進行侵入性的血管攝影,檢查需要血管穿刺及打顯影劑,過程較不舒適。現行非侵入性下肢周邊血管檢查非常簡單,不需禁食或其他特殊準備,只要躺在診療床上接受機器測量即可,快速又無不適感。

Read More

愛滋病非絕症 可以服藥控制

HIV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奇美醫除建立跨領域團隊推動HIV友善醫療,並表示,感染者只要按時服藥控制可以回復到健康生活。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俗稱愛滋病病毒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奇美醫除錄製宣導影片推動HIV友善醫療,並表示,感染者只要按時服藥控制,不但可以回復到健康生活,病毒量測不到時也不具有傳染力(U=U),期藉由宣導讓更多民眾了解此疾病。  奇美醫感染科暨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杜漢祥表示,隨著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及治療,HIV感染已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病毒量測不到時也不具有傳染力。但隨著壽命的延長,HIV感染者也面臨很多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及各種手術、拔牙等醫療需求。在過去感染者就醫時可能會遇到被拒絕,或病情被曝光的風險。  2017年的台灣愛滋汙名與歧視調查曾指出,7.3%感染者在就醫時表明感染狀況,便遭受拒絕;10.6%的感染者的感染身分在未經授權情形下,遭到醫療人員洩露。而奇美醫過去也曾對院內第一線員工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約有1/3人員表示,曾看到或聽過有關HIV醫療歧視的行為或言語。因此,奇美醫一直努力推動HIV友善醫療,期望可以改善感染者的就醫環境,並可以提供感染者們全人全面化的醫療照護。  奇美醫更不希望醫療環境成為加重這種歧視的一份子。隨著感染者的醫療需求漸漸增加,需要建立一個跨領域的醫療照護團隊一起來照護感染者。感染科醫師們也到各科部宣導,讓不同科別醫師也更了解HIV這個疾病的最新進展及防治方式,例如U=U概念等。病理中心和感染科也配合政策推出一站式愛滋匿名快速篩檢服務,讓很多新診斷個案可在很短時間內就可接受治療。

Read More

中西醫合治 改善肺阻塞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謝伯駿為病患針灸治療。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63歲姚女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友,進行藥物治療兩年,體質虛寒,行走坐臥間容易咳嗽、胸悶和喘不過氣,加上手腳時常冰冷,嚴重影響睡眠,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醫師謝伯駿針對4個核心穴位予以針灸治療,並輔以中藥調理其體質,既有的西醫治療加上中醫合療,3個月後,姚女士氣喘吁吁情形有明顯改善,也不再因活動而咳嗽,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醫療系統成本造成巨大影響。謝伯駿說明,COPD為現代診斷疾病,中醫將其歸類為肺脹等疾病,典型症狀有喘、咳、痰及活動後喘等。現代醫學一般會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降低發炎、打開呼吸道,使呼吸更容易,而中醫則會在望聞問切並參考肺功能檢查等數據後,針對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患者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避免其在換季或溫差變化大時,誘發症狀加劇之情形。  謝伯駿與胸腔內科團隊合作,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配合西醫常規治療,合併針刺療法能更進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品質,並應用機器學習執行關聯性規則分析,深入探討各種穴位刺激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療效,最終分析出足三里、風門、膻中及定喘這4個穴位可作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核心穴組。  謝伯駿解釋,醫師會根據患者當日就診的病情不同,以這4個核心穴位與其他穴位做搭配,比如姚女士過去易伴隨頭暈,便可搭配風池及百會穴等,或足三里搭配側三里與側下三里,以此增強呼吸肌肉的力量,對改善症狀有相當的療效。  謝伯駿說,在西醫治療的前提下,配合每週一次的針灸治療和中藥調理體質(如定喘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小青龍湯、麥門冬湯或百合固金湯等處方),患者在3個月左右會有明顯進步。特別提醒民眾,因個體病情不同,不建議民眾私自行抓藥。而COPD患者的針灸療法可作為合併療法進一步改善症狀,不建議完全取代常規藥物治療;胸部針刺治療時不要過深,以防刺傷肺部組織造成氣胸,有暈針史者也須注意。

Read More

成大x南市5博物館 失智老人藝術治療

成大老年所結合台南市5間博物館,共同為失智長者提供藝術治療。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結合台南市美術館等5間博物館,為失智長者提供藝術治療,由神經科醫師開出處方箋給患者,只要持箋就可以免費遊覽5間博物館,鼓勵失智症長者走出家門多與人群接觸。近3個月來,已開出30多張處方箋,受到家屬肯定。  與醫界合作一起為失智長者提供藝術治療的5間博物館,包括台南市美術館、台灣文學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及成大博物館。老年所及這5間博物館長、代表人,3日共同宣布推出「高齡照護社交處方箋」這項訊息,這也是全台首創。老年所並將協助訓練1000名博物館志工,未來負責接待失智症患者進入博物館參觀。 這張「LiHA Pass」五館通用券,又稱為高齡照護社交處方箋。 (記者葉進耀攝) 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白明奇說,藝術對治療失智成效很好,他在門診看到失智長者幾乎都是足不出戶,原因除了病人不願意出門,家人也不放心讓長者出門,為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多到戶外活動,才想到找5間博物館共同努力為失智長者提供藝術治療,由醫師開出高齡照護社交處方箋「LiHA Pass」,囑咐病人一定要到博物館走走,有助改善病情,而處方箋就是免費門票。  他說,有名病人是國中退休教師,到南美館欣賞畫作時遇見一個可愛小孩,上前互動,沒想到小孩的母親是病人以前在國中教過的學生。  還有一名病人欣賞畫作看出興趣,後來報名加入南美館與成大職治系合辦的工作坊,讓家屬感到驚奇。   台灣即將面對超高齡社會帶來的挑戰,台南美術館館長潘襎表示,台灣失智症比例在全球排名相當前面,美術館面臨社會變動,也應該有新的使命,不只是知識的傳播、更要有幸福的感覺。  他指出,以往失智者要到博物館、美術館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今有了「LiHA Pass」5館通用券,更可以鼓勵患有失智症的長者走出大門,快樂的邁出第一步。

Read More

低頭族肩頸痠痛 按摩風池穴舒緩

風池穴位後腦勺兩條大筋間明顯凹陷處,以雙手大拇按摩可減緩肩頸僵硬。(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上班族使用電腦及手機常造成肩頸痠痛,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沈佩諠說,這是長期處在不正確姿勢或重覆同樣狀態的工作狀況下,加上壓力大而引起肩頸部位肌肉發炎、疲勞、韌帶拉傷所致。  沈佩諠表示,低頭族的肩頸痠痛若一直未改善,長期下來易造成頸椎提早退化,產生頸部退化性關節炎或椎間盤突出,出現上肢麻木或疼痛無力現象,而肩頸部在長期緊繃狀況下亦會增加偏頭痛可能性。  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習慣在肩頸痠痛時做360度繞頸來放鬆肩頸,但此動作中有向後旋轉加擠壓動作,易造成頸部椎間盤突出,所以不建議做繞頸,可以改成做頭部先往左右斜前方傾斜45度做頸部伸展,再往兩側90度方向做頸部伸展,會比較安全。  沈佩諠指出,中醫治療肩頸痠痛面,可藉用針灸找到「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給予直接立即針灸鬆解治療,讓肌肉產生局部抽動反應,能快速有效地鬆解肌肉僵硬痛,與西醫「激痛點」觀念類似,並搭配疏經活血通絡中藥來治療,量身施予與個人體質配合的中藥,幫助身體加速復原且改善體質。低頭族在平常休息時間可熱敷肩頸,適度地按摩「風池穴」舒緩肌肉,這些都可以減緩肩頸僵硬。  她說,生活上亦需注意正確坐姿,避免彎腰駝背頭頸部前傾姿勢,加上保持規律運動、不熬夜,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都能幫助改善肩頸痠痛。飲食方面則需注意避免偏寒、偏濕的香蕉、竹筍等食物,此類食物易導致筋骨痠痛。

Read More

婦五十肩睡覺穿衣都痛 關節囊擴張鬆動術解危

亞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替患者做理學檢查。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台中市一名65歲徐女士近半年左側肩膀疼痛,不但無法順利穿內衣,睡覺時得避開左肩疼痛處,甚至揮手角度幾乎只能平舉,赴醫檢查發現原來是關節沾黏及滑囊炎合併五十肩,所幸透過「關節囊擴張合併關節鬆動術」,免開刀治療,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患者最初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旋轉肌袖受損、鈣化,接受復健、中醫、體外震波等保守治療半年,但狀況改善程度並不明顯,尤其手臂活動角度有限,如手臂朝前平舉向上僅稍微超過90度、前臂內轉60度、外轉30度,使徐女士左手活動度嚴重受限。  林琮凱指出,徐女士輾轉到骨科門診檢查後,確診為五十肩合併滑囊炎,而五十肩主要是因肩關節囊內沾黏,使得原本可以活動自如的關節,猶如被膠水黏住一般,許多患者因怕痛,愈不敢活動,導致肩部沾黏更嚴重。  林琮凱表示,五十肩患者若接受復健、藥物、中醫等保守治療後卻無明顯改善時,可考慮藉由非傳統開刀且無傷口的「關節囊擴張合併新式關節鬆動術」治療,醫師會先讓患者熟睡,經局部施打藥液將肩關節囊沾黏處撐開,再以特殊手法鬆動肩關節,拉開沾黏的軟組織,術後配合復健治療維持括動度。  林琮凱提醒,針對五十肩的患者,因每個人病程不同,會視其症狀建議不同的治療方式,無論採取哪一種治療方式,仍要繼續配合復健,才能有效舒緩及改善症狀。  林琮凱表示,若是透過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則可至骨科進行影像導引關節擴張合併新式關節鬆動手術,協助患者盡速恢復正常關節活動度。

Read More

走路痠痛腳底冰冷 竟是腳中風

 ↑楊姓婦人就醫改善走路痠痛問題,向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致謝。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楊姓婦人走路容易痠痛,平常也是腳底冰冷,就醫發現是下肢動脈阻塞,經作介入導管手術,藉由裝設支架改善,現在走路已不再痠痛,還可大跳廣場舞。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以前血管阻塞性疾病被認為是老年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年輕人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熬夜及愛吃高油脂食物,造成血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而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及下肢動脈,前者會導致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後者輕則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導致肢體傷口、壞疽甚至截肢。  心臟血內科醫師黃柏森說,動脈阻塞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血液流通,若是發生在心臟部位就是中風、心肌梗塞,發生在肢體也很常見,卻常被疏忽。若雙腳動脈栓塞,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進一步會有間歇性跛行、疼痛,嚴重會淪為截肢不可挽回。像楊姓婦人在十年前曾因動脈阻塞作外科血管繞道手術,最近又復發,只能以介入導管處理,藉由裝支架維持血流,改善動脈阻塞症狀。  另一名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洪俊聲則提醒久站、久坐族群,要注意下肢靜脈血栓栓塞,慢性會出現淺層靜脈曲張,急性會造成深層靜脈血栓,提醒多運動多喝水。下肢靜脈血栓治療包括傳統導管溶栓術、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及經皮機械性血栓去術。

Read More

AI醫療 恩主公導入門診病房

恩主公醫院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現場提供免費自律神經檢測體驗及相關健康諮詢服務。(恩主公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期4天,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3日起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登場,恩主公醫院現場推出「智慧新醫療,全人心照護」展示及服務,結合臨床心理師免費幫民眾做自律神經檢查、腦波訓練、腦健康檢測等,亦提供相關健康諮詢服務。  恩主公醫院表示,這次參展瞄準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發展的未來趨勢,導入「床邊醫護資訊系統」、「BIT床頭資訊系統」、「智能醫療語音平台」、「電子白板」、「住院APP」、「ICD-10 CM 智能推薦」(國際疾病分類系統)、「遠距傷口照護系統」等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服務,從門診到病房都有AI的蹤跡,透過科技改善醫療服務品質與效率。  恩主公醫院並在現場免費提供相關智慧運用導入體驗,包括透過自律神經檢測、腦波訓練、腦健康檢測,以科技結合醫療專業的力量,提供改善日常生活的預防保健知識。  恩主公醫院表示,現在高齡化的社會,不只是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而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老年人也會因為生理衰退發生失智的狀況,臨床心理師透過生理回饋儀測量心跳、腦波、呼吸、皮膚等訊號,顯示受檢者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化程度,推論自律神經系統是否達到平衡,檢測目前的心理壓力與生理狀況。

Read More

長期支持庇護產品 屏基獲金展獎

屏東基督教醫院長期採購支持身障庇護產品達千萬元,榮獲勞動部金展獎。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每年採購庇護產品金額達千萬元以上,日前在勞動部舉辦的金展獎中,獲得私立單位採購庇護產品績優獎第一名。  屏基自民國86年起委託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洗衣庇護工場洗滌布品迄今已23年,是第一家委託勝利之家洗滌布品的機構。清洗品項包含病人服、被單、枕套、床單、隔離衣以及開刀房使用的包布、洞巾還有感染性布品。  勝利之家洗衣庇護工場長期以來都能符合屏基醫院感染管制要求,顯見身心障礙朋友的工作能力不輸一般業者;近年來屏基每月平均委託洗滌量約六萬公斤,每月採購金額達105萬元以上。  屏基不僅支持身心障礙朋友製作的產品,同時屢獲屏東縣府表揚為進用身心障礙者工作績優單位。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67人以上者,應進用身心障礙員工比率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屏基目前聘用身心障礙員工14人,超過法定應進用標準,讓身心障礙朋友有機會為社會貢獻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