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速定假牙 女畫家展笑顏

女畫家Emily(左)經中榮總植牙團以「ALL-on-4R全口速定固定假牙」治療,重現自信美麗的笑容。(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名享譽國際的女畫家Emily,畫風奔放熱情且充滿生命力,在法國有畫室,常在美國、歐洲及大陸舉辦畫展,但長年為牙疾所苦,很難享受美食,在畫展時也很難自信的微笑及解說作品,近期她覺得上顎牙齒搖晃得越加嚴重,有隨時崩盤的危機,到台中榮總接受「ALL-on-4R全口速定固定假牙」治療,重現自信美麗的笑容。  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世界人口有6-10%沒有牙齒,傳統的治療方式就是裝戴活動式假牙,但只能恢復有限的咀嚼力。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副部主任陳萬宜說,當齒槽骨萎縮後,密合度就不佳,進食及說話時會使假牙移動,常會造成牙齦疼痛、咀嚼困難,影響發音或無法使人從容自在的談笑風生、也無法品嚐食物的風味。  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主任陳惠鈴表示,若是要重建舊式的「全口固定式」之植體假牙,單顎需至少6到8支植體,還需多次補骨手術,治療時間可能需要1至3年,費用也相對提高。這名患者所接受的治療是目前詢問度最高的「ALL-on-4R全口速定固定假牙」,治療的概念是以4支植體支撐全頷固定牙橋來取代活動假牙。  陳惠鈴指出,短則手術當日或1週內就有功能外型類似真牙的臨時假牙,待癒合後,4至5個月就能完成最終牙橋。獨特的ALL-on-4R設計還能確保牙橋在骨骼中更穩定,降低為增加骨量而進行補骨手術的必要性,減少補骨手術的風險,在植體有相當程度初期穩定性之狀態下,可在手術後當天或當週裝置臨時假牙。這些臨時假牙接近真牙,因此可以在手術後立即恢復正常生活。  不過陳惠鈴強調,ALL-on-4R全口速定植牙技術之門檻較一般植牙高,須有贗復科、口腔外科、牙周病科等3科資深專科醫師及具數位CAD-CAM製作能力之牙技師團隊才能成軍,4者缺1不可,還得配合優質植體系統及其專利前製作業的手術模板方能奏效。中榮總植牙團隊自104年12月首例手術後,目前已有34個案例接受此等手術治療,已完成30例,成功率百分之百。  陳惠鈴認為每個患者的臉型、笑容及五官的位置都獨特且不同,假牙植入後的些微角度都會有極大的影響,如何讓患者「笑得自然、還要笑得完美」是醫師努力的目標。因此在植入前後均需細心的調整,讓患者最終能展現出最自然的完美笑容。

Read More

單株抗體直接殺死癌細胞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中)與團隊研發第1個直接殺死癌細胞的新抗體EpAb2-6,刊登國際期刊。(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癌症免疫療法可望更精準!中研院研究團隊16日發表研究成果,解開癌細胞生長關鍵機制之謎,並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可以直接殺死癌細胞的抗體,可望應用於大腸癌、肺癌、胰臟癌治療。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任生醫轉譯中心主任吳漢忠研究團隊,研究超過10年,解開蛋白質EpCAM促進癌細胞生長的機制。  吳漢忠表示,EpCAM是一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上皮組織和大量表達於惡性腫瘤中,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EpCAM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而PD-L1正是使腫瘤細胞得以逃脫身體免疫系統監控、導致癌症惡化的蛋白質。  吳漢忠指出,為了精準辨識癌細胞上的蛋白質EpCAM,團隊研發出第一個可以直接殺死癌細胞的中和性單株抗體EpAb2-6,比起其他只能以間接方式殺死癌細胞的抗體,療效增加,阻止癌細胞轉移效果也更好,可抑制EpCAM的訊息傳遞功能、降低癌細胞中蛋白質PD-L1的表現,進而導致腫瘤細胞死亡及活化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吳漢忠表示,經實驗證實,這種中和性抗體EpAb2-6能與多種癌細胞的EpCAM結合,也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延長小鼠壽命。研發的新抗體EpAb2-6對癌症的診斷、標靶治療及造影都深具發展潛力,近期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癌症研究》。

Read More

長期鼻塞 服藥卻口乾心悸

張耕閤醫師指出,「動力旋轉刀」是微創手術鼻塞治療利器。(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一名36歲男性長期受鼻塞所苦,需要長期使用藥物與類固醇鼻噴劑控制症狀,如果停止藥物使用容易復發,長期吃藥也造成口乾與心悸,鼻腔爾偶會有黏膜出血的問題,相當困擾。  經衛福部嘉義醫院耳鼻喉科張耕閤醫師診療後,建議患者以手術方式來將肥厚的鼻甲做體積減縮以改善症狀。患者在接受新型的『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後,恢復快速,並無術後出血或結痂狀況,且鼻塞狀況大幅度改善,鼻子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晚上可以一覺到天亮了。  張耕閤醫師指出,長期鼻過敏容易造成鼻腔黏膜腫脹導致鼻塞,患者可能因為睡覺時鼻塞需要張口呼吸導致口乾舌燥,影響睡眠品質,此外也可能造成打呼的現象。  醫師說,治療一般仍先以藥物為主,並可搭配鹽水洗鼻清潔鼻腔,若在治療後發現仍因為鼻黏膜腫脹造成鼻塞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可以考慮以手術治療方式來縮減鼻黏膜體積改善鼻塞症狀。  張耕閤醫師說,一般以手術治療肥厚性鼻黏膜的方式包括雷射燒灼、無線射頻燒灼與較新式的動力旋轉刀手術,以上兩個方式多少都會造成鼻黏膜的破壞。  而第三種動力旋轉刀的方式,是利用一隻很細的器械,從一個1mm的傷口進入黏膜下方,藉由吸絞的方式將黏膜下肥厚的組織吸除,造成黏膜體機減縮,所以「表面黏膜不會受到破壞」,但所需經驗與技術程度較高,且須配合內視鏡手術來完成,術後也須在黏膜上使用特製的網塊稍微加壓減少出血機會。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是微創手術治療鼻塞的新選擇,也是患者的福音。

Read More

醫師王正坤主持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研討會 發表國際醫學論文

醫師王正坤主持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研討會並發表「如何治療埋線拉皮副作用」在歐美醫學期刊分享。(王正坤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討論埋線拉皮副作用、併發症與治療方法等多項議題。藝群醫學美容集團總裁王正坤醫師十五日在年會演講,探討埋線拉皮後的凹陷與線材凸出的治療,並將內容寫成醫學論文成功發表在歐美醫學期刊分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於十一月十三日到十五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上千名醫師與會並開設埋線拉皮會議專場,由王正坤與楊弘旭兩位醫師主持該場研討會,會中有多位醫師作專題演講,討論埋線拉皮副作用、併發症與治療方法等議題。王正坤現任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他說,埋線拉皮可以拉提下垂的臉部皮膚,如拉提眉毛、拉提臉頰、拉提嘴邊肉、拉提雙下巴、改善木偶紋、改善法令紋,也可以改善顏面神經麻痺病人的臉部左右不對稱。雖然埋線拉皮傷口較小、風險低,病人接受度較高,卻仍然有副作用,必須事前預防與事後治療。  王正坤表示,埋線拉皮必須預防神經血管與組織的傷害,如顏面神經受損、顳淺動脈破裂、顴眶動脈破裂、橫面動脈破裂與腮腺導管破裂。他舉例,一名台灣女性出國接受埋線拉皮治療,因選用太粗線材,造成皮膚無法吸收,線材埋的太表淺,導致臉部像鋼筋外露;治療此種副作用,是在皮膚開洞,把凸出線材取出。另外,還兩個例子,包括有埋線倒鉤輕微勾住真皮層,導致皮膚凹陷的副作用;埋線技術的V型技術,線材緊緊綁住真皮層導致凹陷,徒手操作也無法鬆開埋線等案例,王並進一步詳述如何處理善後方法。  王正坤演講「如何治療埋線拉皮副作用」內容,已於今年四月發表在歐美醫學期刊「皮膚治療醫學雜誌Dermatologic Therapy」。

Read More

〈生技產業專刊〉防疫vs環保 生技業須保2的思維

蔡英文總統召見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會員,協會強調生技醫藥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關懷。(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提供)■王冠斌  新冠肺炎讓人手一口罩成為個人防護新裝備,但也成為海洋生物及環境新威脅,除了大家常聞的各式生態的影響外,難道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不能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及處理方式嗎?恐怕這是新冠疫情下一個階段,大家要共同省思的問題。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州,承創會的醫療文化及對於環境關懷的精神,對於這些未來的問題,深感除了協助人們對於醫療的急需,更體認到下一階段能否為環境的保護,投入社會責任及醫療人的思維,進而關注眼前的口罩後續產生的問題,盼能為社會改善口罩使用的問題,並期許政府能體認到這問題所產生的後續環境汙染,絕不亞於眼前的防疫準備。  一、過度的浪費    引發企業理念產品創新  新冠肺炎自2020年2月爆發以來,大家每日關注那些國家封城及感染人數,卻忽略了我們每人隨手中的口罩,正在一點一滴的侵蝕我們的環境。  海洋保育組織「海洋亞洲(Ocean Asia)」的共同創辦人蓋瑞‧斯托克斯(Gary Stokes)及聯合國不斷的警告大家,我們目前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至1200萬噸的塑膠廢物流入海洋,且這個問題日趨嚴重,另外就《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的一份報告,全世界每個月使用的口罩和手套估計有1940億個,這些口罩開始汙染海洋,對野生動物及植物造成生態的影響。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對這問題所產生的現象,刻正邀請專家及醫界期能提供改善方式,聽聞台商崑洲集團所開發的產品,能本於對環境的關懷下研發具防疫的口罩,除可重覆使用外,也獲國際瑞士HeiQ Viroblock抗菌配方,其特點就在能有防疫能力外,也能減少對於環境的傷害。  二、長照醫學會結合醫界與企業,盼能獲社會關注與支持  今日在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共識下,不論是企業與醫界,無不極思如何對人類有所貢獻,醫療對於病患就醫權益的照護,引領了長照醫學會會長劉伯恩醫師的思考,願結合醫界對於口罩合宜使用下,除了能兼顧防疫的必要性外,對於可日常性使用的防疫工具,也能提供正確的價值觀,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及曝露感染的可能。  因此,為平衡醫療資源的資源不對稱,成立長照醫學會南部中心,期能由中心主任王冠斌推動醫療資源平衡的使命。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強調生技醫藥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關懷。(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提供) 三、環境與防疫,呼應政府永續未來環境資源的決心  時近冬季,專家推測,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今年冬季恐會比去年天氣更冷,也會持續影響我國氣候幾個月。也就是說,反常的氣候及氣溫會持續出現很長一段時間,出現「倒春寒」現象。除了大家所擔心的,室內活動會更多外,相對的也會造成這一波額外的防疫壓力,因此,在力求防疫與環保兼具的可能性下,期許醫界、企業、政府共同努力,為防疫及環境盡一份心力。  人手一口罩,未來除能兼顧防疫功能外,對於環境的關懷及傷害的減少,恐怕是未來大家共同應有的社會共識與企業責任,盼政府能重視這個問題,未來不是只有製造口罩,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正逐漸在傷害地球?未來期盼人手一口罩所製造的環境汙染能減量,減少一口罩,讓環境也能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 (作者為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Read More

新冠移入單週25例 創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宣布,國內新增2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單週境外移入新增25例,再創5月來單週新高。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602、603),分別自日本及美國入境。另本週新增25例也創下5月以來單週新高。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602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長期定居日本(前次自台灣出境日期為2020年2月),11月初陸續出現鼻塞、頭痛、噁心、流鼻水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自行服藥後症狀緩解,未在當地就醫。11月12日與2名家人一同返台探親,入境時主動告知有症狀,於機場採檢後安排至集中檢疫所,15日確診。  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5人,其中同行家人2人及前後二排座位旅客1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11人及專車司機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案603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因工作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台灣出境日期為今年8月),11月13日與家人一同返國,入境時個案主動告知搭機時自覺出現嗅味覺異常情形,但下機後即恢復,於機場採檢後安排至集中檢疫所,15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2人,其中同行家人1人及前後二排座位旅客3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8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58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4,108例排除),其中602例確診,分別為510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6人解除隔離、59人住院隔離中。  由於本週新增25例,創下5月以來單週新高,對此,莊人祥表示,這25例當中,從身分別來看,以移工為主、印尼和菲律賓人數較多,詳細的原因待進一步分析。

Read More

陰道雷射治療 52歲婦人找回性福

孫茂榮醫師說,陰道雷射治療可改善停經期後婦女生殖泌尿道症候群,讓婦女把握黃昏幸福。(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52歲婦人珍珠(匿名)雖和先生感情好,但自更年期開始因陰道乾澀,性生活頻率2年來每3個月勉強1次,有苦難言,經彰基醫院新引進的婦女陰道CO2雷射治療,原本薄而平滑、萎縮乾澀無彈性的陰道壁,變成為厚實溼潤、有皺摺、彈性,同時改善停經期後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大幅提高生活及性生活品質。  婦人表示,更年期後,陰道乾澀搔癢、甚至有輕微漏尿,在親密行為會嚴重疼痛,「也不敢跟先生講,每次都出血、甚至有撕裂傷」每到晚上就覺得壓力很大,都要在樓下東摸西摸,等先生睡著才敢回房。 收治病例的彰基婦產部孫茂榮醫師表示,婦女更年期前後,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陰道失去彈性與張力及泌尿道萎縮,造成所謂停經期後婦女生殖泌尿道症候群,包括陰道黏膜萎縮、陰道鬆弛、乾澀、性交疼痛、灼熱、搔癢,甚至產生排尿障礙、頻尿、漏尿等令人尷尬的困擾。  孫茂榮說,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陰道保濕劑或陰道潤滑劑效果短且使用上不便,而口服女性荷爾蒙、或外用荷爾蒙塗劑,效果只有10-25%,又有女性荷爾蒙使用致癌的疑慮;至於CO2雷射新科技治療,簡單無痛、無明顯副作用、安全快速(5-10分鐘),不需住院,每月1次連續3次標準療程,有助恢復陰道濕潤、彈性、緊實,改善頻尿、輕度漏尿、反覆性陰道炎,目前初步成效達7至9成。

Read More

3歲童罹眼癌恐失明 嬤急籌百萬醫費

1名男童出生4個月大就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就醫摘除左眼;又診斷出右眼也有癌細胞擴散,面臨失明危機。高醫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廖優美(右)將尋求日籍醫生醫治。 (高醫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高雄14日電  高雄市3歲多男童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如今又因癌細胞擴散面臨雙目失明風險,在沒有血緣的阿嬤奔走下盼赴日診治。市長陳其邁指示社會局介入,減輕家屬龐大醫療負擔。  媒體報導,男童4個月大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就醫摘除左眼、裝上義眼,近期又診斷出右眼也有癌細胞擴散。高醫醫師協助聯繫赴日治療,因經費及疫情影響,簽證恐卡關。  由於男童病況緊急,陳其邁交代社會局提供協助,尋找社會資源減輕醫療負擔。目前接獲各界關懷款項近18萬元;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外交部南部辦事處長莊恆盛也允諾專案協助儘快赴日就醫。  一直為男童醫療的高醫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廖優美,不捨孩子右眼癌細胞擴散,恐陷入雙眼失明絕境,陪同孩子南北奔波,歷經50多次化、放療。她談到男童病況,日本最新局部放射線治療「小線源」,國內因為案例少,且涉及法規等目前無此醫材,日籍醫生鈴木茂伸同意為男童醫療,約400萬元日幣的醫療費用,受疫情影響赴日簽證問題,盼透過專案協助解決。  依社會局了解,男童是家中獨子,與阿公、阿公的女友,以及從事工程下包的父親同住。男童「阿嬤」潘育宜指出,日籍醫生安排12月21日讓男童住院,預計5天治療出院。  被問到為男童奔走守護孩子的右眼,尤其與孩子又無血緣關係,潘育宜說,為了留住孫子未來的人生有一線光明,有了眼睛才能自主。面對逾百萬元醫療費缺口的問題,家人們仍繼續努力籌措。

Read More

失智照護同樂會 開心玩桌遊

童綜合醫院昨日舉辦失智照護服務計畫聯合成果展暨桌遊同樂會,藝人郎祖筠(左4)到場分享。(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童綜合醫院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由醫師、個管師、護理師組成團隊,連結復健師、營養師、社工師等相關專業人員,提供失智症患者與家屬身心靈全面的關心與照顧。  台中市衛生局邀集全市9大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及31處失智服務據點,與富邦人壽等企業,14日共同舉辦「台中市109年度失智照護服務計畫聯合成果展暨桌遊同樂會」,據點長輩、家屬及社區民眾超過350人參加。活動以失智照護資源拼圖揭開序幕,期望聯手產官學各界力量,將守護失智症的決心涵蓋整個台中市。  活動現場除了各失智服務據點展現長輩平日手做之作品外,並邀請藝人郎祖筠以照顧者角度分享失智照護心路歷程,同時發表由衛生局與童綜合醫院失智症共照中心團隊研發「togerther一起對抗失智人生」失智症識能桌遊,讓民眾以輕鬆的遊戲中學習正確衛教知識,重視失智症議題。  童綜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黃尚堅表示,童綜合失智症共照中心透過連結企業團體,將醫療資源帶入社區,辦理失智症專業培訓與志工資源整合,期望藉由簡單易懂的桌遊遊戲推廣至社區鄰里,不僅是玩遊戲,更增進民眾對疾病識能及對健康的重視,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Read More

彰濱秀傳推出4本新手爸媽攻略

鹿港彰濱秀傳醫院發表新書,傳授產後健康甩肉,讓新手爸媽坐月子不再心慌。(記者何國榮攝) 記者何國榮/鹿港報導  鹿港彰濱秀傳醫院推出「坐月子、新生兒照護全攻略」4本新書發表,圖文並茂指導準媽媽在產前及產後坐月子期間,如何產後調養身體、正確飲食、緩解憂鬱及照顧好寶寶的撇步。  彰濱秀傳婦產科主任林坤沂表示,新書是黃明和總裁的大媳婦、也是大腸直腸科醫師、兩個孩子的媽林安仁,邀集婦產科醫師林坤沂、小兒科醫師吳宗樺、中醫師李容妙、心理師張簡銘芬和營養師楊雅雯等合作出書。  林坤沂指出,希望準爸爸陪同準媽媽產前檢查,把產檢當作溫馨甜蜜的約會,一起聽醫師的提醒和注意事項,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由醫療團隊提供正確觀念,讓懷孕的媽媽心情放鬆、不擔心害怕,寶寶也安穩健康長大。  彩色圖文並茂新書中,以新手爸媽的角度出發,解答產後媽咪自身及寶寶照顧可能遇到的問題,產後如何甩掉孕期所累積在身上的贅肉,而追奶時不能錯過的植物性高蛋白及如何輕鬆享「瘦」一餐500卡的月子餐。診間高頻率的解答中,如大量落髮怎麼辦、產後多久有月經,甚至會陰整形、老公抱怨伴侶產後性慾下降等。在飲食及新生兒照顧上,結合中醫師、營養師和小兒科醫師、心理師的專業知識,從懷孕生產、坐月子新生兒照護攻略、嬰幼兒安心副食品與疾病照護、育兒等4本百科全書,都能獲得解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