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馮啟彥獲醫療奉獻獎

 馮啟彥醫師獲全國醫療貢獻獎為苗縣唯一得獎者。(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醫師馮啟彥,因醫療工作深得肯定,獲頒台灣醫療貢獻獎,為苗栗縣唯一獲獎醫師。適逢醫師節,大千綜合醫院舉辦優秀醫師頒獎活動,頒發「防疫團隊獎」、「臨床教學績優醫師獎」、「醫師學術論文獎」、「最佳新進醫師獎」及「體壇菁英醫師獎」。院長徐千剛感謝醫師付出與辛勞,期望持續精進,守護鄉親健康。  馮啟彥到苗栗行醫已20年,當年有感於徐千剛服務貢獻精神,希望自己也能為鄉親健康盡一份心力,不僅引進腹腔鏡微創手術,改善手術品質,也深入山地為原民鄉親進行醫療服務。他在醫療上的付出,也幫助大千成為苗栗首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及癌症品質認證醫院。  今年因疫情影響,感染管制團隊及急診團隊配合政府機關協助疫情醫療服務,站在最前線承擔照顧病人風險,獲得「防疫團隊獎」。「最佳新進醫師獎」包含一般外科劉信誠、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加護病房主任鄭恩宗、胸腔外科楊絡勝。  「臨床教學績優醫師獎」為心臟內科江佳鴻及泌尿科陸兆明。肝膽腸胃科林德福獲得「醫師學術論文獎」。

Read More

顧肝 新竹巨城舉辦免費肝篩

新竹巨城攜手肝基會於戶外廣場舉辦免費肝篩活動。(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衛生局14日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巨城購物中心舉辦「免費肝炎及肝癌大檢驗」活動,副市長沈慧虹呼籲市民捲袖驗B、C肝,一起來顧肝。  新竹巨城為全台首家百貨零售企業透過虛實整合,同步募集電子與實體發票幫助肝苦人,估計今年可達成超過一萬張目標。昨天於戶外廣場舉辦免費肝篩活動,為肝基會成立20餘年來首次在零售商場舉辦。 新竹巨城守護大眾健康,攜手肝基會,今日於戶外廣場舉辦免費肝篩活動,成為肝基會成立20餘年來首次在零售商場舉辦的創舉。(記者曾芳蘭攝)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台灣每年有1萬多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保肝篩檢不只有抽血,後續還要提醒B、C肝帶原者做腹部超音波等一系列追蹤。缺乏運動、過度肥胖容易引發肝臟問題,透過肝篩,可以了解肝臟是否健康,也可及早追蹤治療。

Read More

秋冬關節腫痛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蔡秉翰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會導致膝蓋關節明顯腫脹變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50歲黃先生因雙側膝蓋及手腕腫痛就醫治療,但四肢關節腫痛無法改善,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轉至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門診就醫,抽血檢驗發現慢性發炎指數極高,且類風濕因子呈現陽性,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疾病修飾型抗風濕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後,慢性發炎指數明顯下降,疼痛程度降低,生活品質逐漸改善。  土城醫院14日舉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活動」,由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蔡秉翰及醫師尤瀚華介紹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達到類風濕性關節的達標治療,及精神科心理師許怡婷現場教導病友如何與情緒共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被稱為關節炎之王,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年女性,發生原因不明;但研究文獻指出可能與遺傳、壓力、感染及抽菸相關。據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教授郭昶甫之前發表的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在台灣約有0.2%人口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4~5萬人,女性是男性的4倍。  蔡秉翰指出,典型症狀為對稱多發性關節炎,最常發生於小關節(如手腳關節),但其實全身的關節都可能受影響,並可能導致關節嚴重發炎、破壞及變形。病患除需忍受嚴重關節疼痛,更會因為關節變形導致殘障失能,除了生活品質深受影響,更會因為患者無法工作,導致家庭人力財力負擔甚鉅。  蔡秉翰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秋冬季節,關節腫脹反覆發作,且初期不易確診,患者可能會往來各專科就醫,最後才轉到風濕過敏免疫科接受治療,不只需忍受疼痛也延誤治療。  尤瀚華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目標上,有所謂的達標治療,指治療要能達到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於持續緩解或低疾病嚴重度的狀態。臨床上會選用適當的工具幫病患評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選用藥物與患者一同訂定治療目標,朝向治療達標、持續達標。

Read More

鼻瘜肉作祟 童嗅覺異常

醫師洪千惠指出,鼻瘜肉是過敏性鼻炎,常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鼻塞等一系列症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1歲陳姓男童鼻塞、流鼻水症狀已持續多年,平時由家人帶到附近診所就醫,直到上月出現聞不到味道、嗅覺異常的症狀才驚覺不對勁,因而至台中醫院就診。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安排過敏原檢測,發現過敏指數偏高,對塵蟎的專一性免疫球蛋白E高達5級(最高6級),經由內視鏡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鼻瘜肉,接受手術切除後持續使用鼻噴劑和抗組織胺治療,這才改善多年困擾的症狀。  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表示,過敏性疾病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以2000到200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約6.7%、過敏性鼻炎26.3%、食物過敏約6.95%、氣喘11.9%,其中以過敏性鼻炎發生率最高。  洪千惠指出,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時期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常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鼻塞等一系列症狀,且發炎反應不只是侷限在鼻腔,常會伴隨眼睛癢等結膜炎表現,若不加以治療更會伴隨合併症,如鼻竇炎、鼻瘜肉、牙齒咬合不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睡眠障礙等。  洪千惠說,依症狀的嚴重度,分類為輕、中度到重度,治療方面若是輕度間歇性的過敏性鼻炎有症狀再用藥;中重度且持續性的鼻炎,則建議持續使用藥物控制,間歇性治療藥物可考慮有症狀時短期使用口服或鼻內抗組織胺、鼻內類固醇等,若是持續性的鼻炎,則建議長期使用鼻內類固醇或鼻內類固醇合併抗組織胺使用。  洪千惠提醒,鼻瘜肉是過敏性鼻炎常見的併發症,常見是雙側性,從篩竇長出,延伸到鼻腔,長在中鼻夾和下鼻夾之間,可透過內視鏡或電腦斷層方式確診,鼻瘜肉的症狀是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臉部壓痛,若症狀持續超過12週就要特別注意。家長如遇到相關的症狀,要儘快尋求專業醫師詳細的檢查及治療,即早改善生活品質。

Read More

外骨骼機器人 提升復健進程

新營醫院復健科主任倪昊白(右一)說明「人工智慧外骨骼機器人」的輔助功能。(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不少民眾因中風、脊髓損傷或外傷性腦損傷,造成肢體失去運動功能。新營醫院年底將引進「人工智慧外骨骼機器人」,透過機器人輔助搭配傳統復健治療,讓患者復健進程更快更好。  新營醫院復健科主任倪昊白指出,機器人復健針對因中風、脊髓損傷或外傷性腦損傷等不同疾患而失去運動功能的病人,使用上下肢機器人輔助復健治療,讓患者在安全的輔助下,能提早進入功能性活動訓練,透過高強度與反覆練習,促進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有效地在最短時間達到最佳功能復原的成效。  倪昊白說,外骨骼機器人配有生理感測器,可主動偵測穿戴者的關節動作變化,配合使用者的能力,在適當的時候給與輔助力,包含走路、起立、坐下、蹲、跑、上下樓梯等動作所需的離心、向心力。對於走不好、走不遠、步態異常,上下樓梯困難者,有60%~90%的使用者覺得功能大有改善。  在上肢復健方面,機器人可針對神經肌肉骨骼損傷造成手部功能障礙的患者,結合機械結構來執行手部訓練,協助其復健治療。鏡像手套提供多種訓練模式,利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控制動作,訓練掌指開合、抓握、取物能力。  倪昊白說,在機器人設備密集的互動與帶領下,透過重覆練習、直接的本體感覺回饋、多元的動作設計,可有效促進受損大腦區域的神經再連結,重塑神經、肌肉與骨骼系統的動作控制功能。

Read More

免疫治療三陰性乳癌 延長存活期

陳達人醫師呼籲癌友「晚期不等於未期、轉移不等於放棄治療」,醫療進步可望成慢性疾病治療方式。(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存活期通常不到1年半!彰基醫療團隊指出,三陰性乳癌的藥物研發出現重大突破,免疫療法可透過精準抑制癌細胞特定抗原,喚醒自身免疫能力來消滅癌細胞,並且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複製,進而達到疾病治療和控制的效果,為這群病友帶來一線曙光。  彰基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醫師指出,免疫療法目前因健保尚未給付,有些患者無法負擔、錯失治療良機,適度納入給付應不至於造成健保太大負擔,期盼政府多給三陰性乳癌病友多一點關懷和照顧。  40多歲的王小姐,2年前乳房篩檢發現確診為第2期的三陰性乳癌,讓她一度崩潰,今年3月,生活和家庭的多重壓力,癌細胞已轉移到頸部淋巴,被醫師宣判最多只剩2年,幸經免疫療法併用化療,已延續了生命。陳達人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1萬4千名個案。其中,荷爾蒙受體ER、PR和HER2基因都呈現三陰性乳癌,因過往的治療武器匱乏,造成復發率高、轉移率高、死亡率高的「3高現象」,成為治療最棘手的乳癌類型。  陳達人指出,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在免疫療法併用化療之下,研究發現PD-L1陽性之三陰性乳癌病友,半數的整體存活時間可超過2年,且降低約4成疾病惡化和死亡風險,大幅扭轉三陰性乳癌的治療困境。

Read More

自我照護 營養師教病友控糖

「護」您健康、「理」性控糖宣導活動中,民眾參加創意桌遊闖關遊戲,場面熱烈。(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指出,因國人飲食西化、活動漸趨靜態,糖尿病的盛行率逐年增加,據衛福部108年統計,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也是高雄市十大死因第5位,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血糖控制不良,將造成末稍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引發心臟、腎臟併發症,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亦造成家庭及社會重大負擔。  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高雄市衛生局與高雄長庚醫院13日攜手辦理「護」您健康、「理」性控糖宣導活動,除由來賓與病友宣讀糖尿病防治宣言,並邀請護理師分享照護工作甘苦談及與個案共同抗糖的感人故事,場面溫馨。  另外,營養師解析糖尿病個案如何做好控糖飲食,現場亦備有創意桌遊闖關遊戲,由衛教師及營養師與民眾互動,遊戲中融入糖尿病健康照護知識,參與民眾藉此增進糖尿病照護健康識能,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  衛生局表示,預防糖尿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積極改變生活型態,注意均衡飲食及規律的運動,市民朋友可藉由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進行3高篩檢,透過40-64歲每3年1次或65歲以上每年1次的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在罹病初期得以控制,進而延緩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之併發症的發生。

Read More

食補先諮詢 避免中西藥交互作用

胸腔病院藥師提醒民眾冬令進補時,要避免中藥與西藥產生交互作用。(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冬令藥膳食補登場。衛福部胸腔病院藥師柯雅齡指出,日常食補可能影響我們服用的西藥療效,或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她建議民眾在進行食療之前,最好事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並評估自身健康狀況,避免中藥與西藥產生交互作用。  柯雅齡藥師表示,天氣漸冷,許多民眾喜歡在冬令時節進行藥膳食補,像是添加許多中藥材的四物雞、當歸鴨、藥燉排骨等。為了避免中藥與西藥產生交互作用,民眾食補前要留意,且中藥與西藥服用時間應至少要間隔1個小時,以免進補不成反而危害自身健康。  她提供幾類常見的中藥與西藥交互作用供民眾參考,例如:中藥當歸、人參與降血壓藥兩者併用,會增加低血壓風險;人參、地黃、枸杞與降血糖藥併用,會增加低血糖風險;人參、黃耆、甘草與類固醇併用,會降低免疫抑制作用;甘草與口服避孕藥併用,會增加高血壓、水腫、低血鉀風險。  胸腔病院院長黃紹宗提醒,民眾若是自行購買中藥材燉煮,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並多觀察販售的藥材是否有變質。購買前需告知中醫師與藥師疾病史、過敏史及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與健康食品等資訊,以便進行最完善的評估,提升食療安全,這才是聰明的強身之道。

Read More

9旬老榮生前告別式 與妻再約來生緣

新竹榮家13日為癌末的施伯伯舉辦生前告別式,施媽媽也為老伴深情獻唱歌曲,兩人還蓋下愛的手印,期許來生再續夫妻緣,場面讓人動容。 (圖由新竹榮家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榮家榮民高齡90歲的施長訓罹患胃癌末期,榮家住民施媽媽每日守在病榻旁,施媽媽更毅然接受「安寧療護」,由醫院回轉榮家,希望藉由榮家既有的醫護資源協助及家人陪伴下,讓老伴在人生最後階段,獲得「善終」。  為了讓施伯伯在榮家期間能與家人、同儕與工作人員在溫馨的氣氛中道謝與道愛,在家屬同意下,榮家13日辦理一場生前告別活動,施媽媽噙著淚水,獨唱國語老歌「我有一段情」,獻給相守一甲子的唯一情郎,施媽媽邊唱邊說:「這首歌還是老伴教會我的」,夫妻兩人的感情深厚,讓人動容。 新竹榮家13日為癌末的施伯伯舉辦生前告別式,施媽媽也為老伴深情獻唱歌曲,兩人還蓋下愛的手印,期許來生再續夫妻緣,場面讓人動容。圖為施長訓夫婦108年10月間參加榮家所舉辦的圓夢婚禮。 (新竹榮家提供) 施長訓祖籍安徽蚌埠,原是鐵血抗日青年軍,後於海軍補給艦服役,民國59年以上尉軍階退伍,卸下戎裝後的施伯伯隨即投身航運界,跟隨著商船跑遍全世界。  施媽媽說、當年老伴是個窮小子,自己則是花蓮一家航運公司的千金大小姐;當初嫁給他,父母都非常反對,但他真是一個好人,好丈夫和好爸爸,娘家也就逐漸接受。老伴心裡明白娶了富家女,就絕對不能讓她吃苦,退伍後,必須找一份收入不差的工作,養活一家人,憑藉著在海軍艦艇服役的經驗及技術,才30出頭的老伴很快就被國際商船錄用,從此展開長達30多年的跑船生涯。  新竹榮家主任陳桂美表示,自109年起、榮家與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安寧團共同推動「居家安寧服務」,施媽媽是第一位為住民親人選擇在榮家安寧的範例。施媽媽選擇國內尚在起步、萌芽階段的「居家安寧療護法」,希望癌症末期的老伴能夠在生命最後階段,依然能夠綻放光芒,得到最大的尊重與人性關懷。

Read More

台中慈醫自費新冠檢測 全年無休

台中慈濟醫院COVID-19自費急件檢驗於急診掛號後隨到隨採。(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接獲不少人詢問,因工作需要出國,登機必備的新冠肺炎檢測報告期限恰好落在週六日的困擾。急診科主任李冠儀表示,已開辦全年無休自費急件檢驗服務,出國洽公的人能安心順利出境。  慈濟醫院根據求助人的詢問分析,多數航空公司或前往目的地國家大多須取得登機前72小時的檢測報告;少數國家則須取得登機前48小時檢測報告,方能登機或入境目的地國家。若無法在時限內取得報告,無法順利出國,延誤行程,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慈濟醫院急診科與檢驗科及相關單位攜手合作,提供「COVID-19自費急件檢驗」服務,週一至週日,一週7天,每天上午8點至晚上10點,可以在急診掛號後隨到隨採,24小時即可領取報告。急診科主任李冠儀表示,等於是全年無休提供服務,如有特殊需求,必須當天領取報告,每天上午八點到九點至急診掛號採檢,當天下午6點即可領取報告,安心準備出國事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