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寶寶誕生 鄭文燦親訪祝賀

 國慶新生兒報到多,桃園市長鄭文燦前往祝賀。 (記者丘安翻攝)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桃園市中壢區宏其婦幼醫院國慶日一口氣接生了十四名國慶寶寶,讓院方上上下下忙得不可開交,市長鄭文燦十一日到醫院向新生兒父母與家人祝賀,並說桃園鼓勵年輕家庭生育,讓全市人口增添不少。  桃園市長鄭文燦十一日上午前到中壢區宏其婦幼醫院,向新生兒的家人祝賀,他說,今年桃園新生國慶寶寶人數較去年增加,市府積極推動幸福家庭計畫、產檢補助、生育補助每胎三萬元等多項政策鼓勵年輕家庭生育,所以桃園人口成長幅度增加。  宏其婦幼醫院產科主任胡中和說,生育率下降可說是國安危機等級的議題,在晚婚及少子化的影響,國人大多在三十歲以上才結婚,且只生一胎或二胎,國健署也曾呼籲最佳的生育年齡是二十五到二十九歲,女性過了三十五歲以上懷孕,除了媽媽辛苦,還需承擔比較高的風險,但近年來台灣新生兒出生率仍為各界所擔心。  院方指出,這次國慶日共接生了十四名國慶寶寶,大都是以自然生產為多,讓醫院上上下下人員忙得不可開交,院內寶寶數目比平時多了約四成。

Read More

眼皮下垂與眼皮鬆弛的不同(一)

■姚碧春  一般人的認知,眉毛掉下來稱之為眉毛下垂,蘋果肌掉下來稱之為蘋果肌下垂,那為什麼上眼皮掉下來不是稱眼皮下垂,而是眼皮鬆弛,眼皮下垂究竟跟眼皮鬆弛哪裡不一樣?  在醫學上,必須要有共同的語言,如此醫師與醫師之間或是醫師與民眾之間才能溝通,才不會雞同鴨講,知道討論的是同一個問題。臉上所有的老化問題、名詞定義中,最容易被誤解的,大概就是眼皮下垂了,民眾常常會把它與眼皮鬆弛分不清楚。  人眨眼睛,上眼皮瞬間由高而低,是要把眼皮內淚腺分泌的淚液混合起來塗抹在眼角膜、結膜上形成淚膜,這個眨眼的動作是由閉眼的肌肉眼輪匝肌(圖1)所完成;可是眼睛主要的功能是要看,所以眼皮一眨完馬上就要張開,也就是要從最低拉到最高處(蓋到黑眼珠距上緣0.1公分的地方),而完成這個動作的正是提眼瞼肌。我們整天不知不覺忙著眨眼睛、睜開眼睛,每10秒鐘一次,一天至少要5-6千次。  當眼皮要睜開卻睜不太開,或睜不開,蓋住黑眼珠上緣超過0.2公分以上,醫學上就稱為提瞼肌無力,或稱眼皮下垂。所以眼皮下垂(upper eyelid ptosis)是眼睛無力睜開的意思,並非如大家想像的,眼皮太過鬆弛垂下來(此僅稱作眼皮鬆弛blepharodermatochalasia)。當然,這兩者造成的原因及問題各自不同,解決的方法自然有異。  提眼瞼肌的肌肉附著在眼球後面的骨頭上,肌肉延伸出去的肌腱則往前經過眼球頂端,而以眼球作為槓桿的支點,再往前附著到上眼皮的軟骨板(即蹠狀板)。眼皮睜開,即是利用肌肉收縮,肌腱以眼球當支點施力將眼皮從蹠狀板處拉上來(圖2),而眉毛壓下來的眼皮組織,即是張開眼皮重量負擔的來源。  所以,眼皮下垂主要是因提瞼肌肉、肌腱系統出了問題,因而無法有正常張開眼皮的功能。這些問題可分為三部分:1.因為肌肉本身的問題。2.眼球後退,肌腱的支點後退。3.年紀大(一般超過55歲),肌腱從蹠狀板鬆脫。 (待續) (本文作者為台南時代整形外科院長)

Read More

軍人爸爸、國慶女娃 也來開箱文

時下最夯的真人版開箱文,國慶女娃也和軍人爸爸一起玩一下,媽媽、爸爸及醫師在病房內拍下不一樣的慶祝方式。(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時下最夯的真人版開箱文,國慶女娃也和軍人爸爸一起玩一下,10月10日9點29分2880公克女娃順利產房報到,媽媽、爸爸及醫師在病房內拍下不一樣的慶祝方式,祝福自己生日也祝福國家生日。 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張崑敏表示,有兩名產婦都自然產,分別在9點29分生下2880公克女娃、11點30分生下2520公克女娃,還有兩名產婦正在待產。  73年次張筱涵媽媽說,這胎是第4胎,原本預產是在10月22日,早上開始陣痛、出現產兆,到醫院已開3指,恰巧軍人爸爸蕭穎議今天休假,一起迎接寶貝女兒出生。  82年次黃凱欣媽媽指出,三個寶貝都選在節日出生,老大選在情人節2月14日、老二選在921,老三妹妹也選在國慶日這天出生,孩子的生日都特別好記,讓她不怕記錯孩子的生日。

Read More

乳癌術中放療 提升抗癌戰力

三峽恩主公醫院新引進乳癌術中放射治療(IORT)術,該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強調將可提昇婦女防癌、抗癌戰力。(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據衛福部105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37.9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在107年女性十大癌症中平均3.6小時就有1名女性因乳癌死亡。三峽恩主公醫院今年初起新購乳房攝影巡迴車外,並引進新的乳癌術中放射治療(IORT),提升婦女防癌、抗癌戰力。  三峽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該院在三峽、鶯歌及樹林樹地區深耕多年,今年新增購乳房攝影巡迴車,要深入社區每一個角落,照顧社區婦女健康;另引進乳癌術中放射治療(IORT),可在手術中直接進行放射線治療,免除術後密集的放射線治療,減少舟車勞頓,提升術後生活品質。  該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表示,傳統的乳癌治療方式,在術後需在4~6週密集接受25~30次、每次10~15分鐘的全乳放射線治療,對於剛接受完手術的病人來說,奔波於醫院與家的距離極耗體力且耗時,且副作用也多。  黃星華說,IORT是在切除腫瘤後即做放射治療,一次即解決所有的放射治療療程,大幅縮短就醫時間與療程,且傷口併發症會少很多,也能提升乳癌病人術後生活品質。  不過IORT並非每個乳癌患者都適用,一般來說最適合進行IORT的病人條件是年齡在45歲以上或不再生育的婦女、腫瘤在3公分以下,同時雌激素受體(ER)為陽性、Her-2為陰性,且腋下淋巴或前哨淋巴未轉移者病人為最適合。  為響應十月國際乳癌防治月,恩主公醫院十月起新購乳房攝影巡迴車將深入三鶯樹地區為婦女進行篩檢,並與乳房外科、社區醫學部及相關單位進行乳癌防治衛教、篩檢與治療的推廣,提升民眾對於乳癌的健康識能。

Read More

中華民國慶生 國慶寶寶報到

10月10日國慶日,各縣市國慶寶寶報到,據統計,新竹市18人、新竹縣13人,花蓮門諾醫院4名,北市國泰醫院喜迎11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也迎來5名新生兒,台大醫院有7名誕生,其中包含一對雙胞胎。  (圖:記者曾芳蘭)

Read More

腳踝翻船 足恐怖!

朱柏榮精準診斷極難察覺的附蹠關節韌帶斷裂,並加以治療,避免婦人出現行走困難後遺症。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位中年婦人在走路時只是腳踝「翻船」,未料腳卻越來越腫,趕緊就醫;骨科醫師朱柏榮診斷出是骨折併關節脫臼,還加上極難診斷的附蹠關節韌帶斷裂,在精準診斷後,建議她接受手術治療,幸好隔天就可下床走路,避免出現影響行走功能的後遺症。  朱柏榮指出,這位婦人來就醫時,經X光檢查發現,她的左足有多處蹠骨間關節脫臼,合併附蹠關節韌帶斷裂,左足第一至第三蹠骨粉碎性骨折。其中以附蹠關節韌帶斷裂而言,因為此部位的韌帶很薄,即使在X光影像下,仍需依賴醫師累積的經驗法則,否則很難察覺其出現斷裂。在處理治療上也很難重建,或進行修補。  朱柏榮指出,附蹠關節韌帶卻對穩定足部,影響極大。如果沒有做好修補或重建,將會影響足部的穩定性,並會造成足部嚴重變形,將會影響足部的行走功能。以這位婦人為例,雖然在家發現足部腫脹就盡速就醫,但她來就醫時,足部還是已出現變形。  經建議她盡速接受手術治療,朱柏榮主任為她進行骨折復位固定及韌帶縫合修補手術治療,使用骨針、骨釘及能取代韌帶的醫材,並加強關節穩定性,術後隔天即可下床走路,成功避免更嚴重的足部後遺症。

Read More

女業務莫名燒聲 嚇得就醫

民眾如果因反覆性嗓音改變,導致生活不便,醫師張元傑建議可尋求耳鼻喉專科醫師檢查改善。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30歲女業務沒有感冒,但聲音卻低沉、沙啞,休息1週仍未好轉,嚇得她趕快就醫。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醫師張元傑詢問發覺,患者有抽菸習慣,近來應酬菸酒增加,講話時間也長,壓力大又到KTV飆高音發洩,確診是聲帶水腫。 張元傑表示,急性及短暫的聲音沙啞可在休息及補充水分後恢復,若反覆間歇性發生或嗓音改變超過3到4週,就需考慮聲帶結構出現病灶。 張元傑指出,聲帶水腫有幾個病因需注意,甚至可能會合併發生,包含職業用聲者,如教師、各職類櫃檯服務人員、賣場攤販及壓力,還有嗓音濫用,例如尖叫、嘶吼或大聲唱KTV,或刺激物,如香菸、焊接煙塵、汽機車廢氣等,以及下呼吸道疾病,例如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及胃食道及咽喉逆流、口乾等。 張元傑說,這些病因造成的嗓音改變多能恢復正常聲音狀態,一般來說,患者聲帶構造不會出現病灶,也就是還不一定要動手術,治療以衛教為首要,必須多補充水分,減少使用讓呼吸道更加乾燥藥物,移除存在的病因,如減少壓力及服用抗咽喉逆流藥物,或像上述個案戒菸等和語言治療。 其中,語言治療由語言治療師擬定「音聲治療」課程,協助教導正確的發聲、呼吸等方法,改善不良的用聲習慣。部分輕度症狀的聲帶結節(俗稱喉嚨長繭)可透過語言治療改善,但需病患、治療師和醫師合作找出病根、改善習慣才得以發揮效果。

Read More

藝術治療 病童不再抗拒住院

男童經由醫術治療師引導,正在體驗捏黏土的觸感及樂趣。(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6歲男童近期因生病需要住院,對於陌生的醫院環境、打針、吃藥等非常抗拒,在藝術治療師陪伴與引導之下,透過1小時一對一互動的藝術創作,對於「住院」不再感到害怕,家長也能在這1小時得到放鬆與休息的充電時間。 新竹馬偕醫院表示,小朋友生病本就不舒服,加上打針、吃藥、一連串檢查,因此對於「看病」有莫大恐懼感。如果碰到「住院」更會哭鬧不已,家長要忙著安撫小孩也要擔心小朋友對於住院的適應情況,因此在生理與心理上都較疲憊。 為了讓小朋友更好的適應看病,新竹馬偕醫院醫院與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首次邀請藝術治療師,透過繪畫、水彩、拼貼、捏黏土、串珠等手作藝術創作,減緩小朋友住院不適及壓力。 兒童病房護理長管珮如表示,有些長期住院的小朋友因為少了同儕及外部的刺激,在自我認同方面會比較薄弱,透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助他們找回自信。 藝術治療師金傳珩也分享,這名男童剛開始很排斥醫院,總是吵著要回家,進行藝術治療捏黏土時,也是抗拒且生氣,不過慢慢在老師引導下,從嗅覺到觸感的體驗,才讓他轉移及安全的抒發情緒,不僅玩得開心,還會主動表達意見,認為住院沒有想像可怕,雖然仍不喜歡打針,但不再跟媽媽吵著要回家。

Read More

南市仁德區出現首例登革熱

台南市新增一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防疫人員不敢大意。 (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戴淑芳、葉進耀/綜合報導  疾管署公布台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為仁德區仁愛里20多歲男性,也是仁德區首例。由於確診感染登革病毒第2型,與目前台南市監測中的本土疫情型別(第3型)不同,將進一步進行病毒定序,以釐清感染源。  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表示,台南市第2型病毒病例經過31天無新增病例,已於10月6日解除社區監測,不料,8日傍晚再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28歲男性,無慢性病史,住仁德區仁愛里。  這名病例近期未曾出國,主要活動於仁德區居住地、東區工作地及南區活動地,日前出現發燒、頭痛、身體痠痛、暈眩、惡心及紅疹等,自行服藥未就醫;7日晚上至診所就醫轉診至醫院住院,經登革熱NS1快篩陽性,8日確診為登革熱,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  至於成大校園群聚(登革熱第3型)則無新增個案,仍累計6名群聚相關個案。  今年至10月8日止,國內累計9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高雄市57例(三民區37例、鳳山區6例、前鎮區4例、左營區3例、苓雅區2例,大寮區、鼓山區、路竹區、旗津區及仁武區各1例)、台南市31例(東區13例、中西區4例,北區、南區及安南區各3例、永康區2例,左鎮區、新化區及仁德區各1例)、新北市3例(中和區、永和區、樹林區)、台北市2例(大安區、文山區)、桃園市1例(中壢區)。另有413例境外移入病例,近一個月新增個案感染國家,以越南、柬埔寨及菲律賓為多。

Read More

濕性黃斑部病變 翁視力有暗點

醫師洪純玲說,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的療程因人而異,需與眼科醫師溝通。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林老先生覺得視力有暗點、歪曲且模糊,自認是白內障而拖延就醫,最近更加嚴重才找醫師。檢查是老年性濕性黃斑部病變,經眼內藥物注射後已改善。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洪純玲指出,很多人認為視力退化為老花眼是正常現象,但若短時間視力大幅衰退或看東西會歪曲,還是別掉以輕心。  洪純玲說,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依病況可分乾性病變及濕性病變,大部分為乾性。多數乾性病變病人的視力是逐漸退化,中心視力通常要經過多年後才會變差;濕性病變病人視力變化較快而大,約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1成。濕性黃斑部病變的病因為視網膜及脈絡膜的退化,以及代謝廢物沈積等因素造成組織缺氧,進而產生不正常新生血管,若長到黃斑部下方或附近,會因本身脆弱容易反覆的出血結疤,最終破壞了黃斑部正常細胞,引起視力減退甚至失明。若加上脈絡膜有息肉性的血管病變,一但破裂則會大量的出血,嚴重影響視力。  她說,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的療程因人而異,必需與眼科醫師溝通,才能量身訂做個人化的治療模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