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髮精宣稱療效 賣家挨罰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王姓男子上網販售海倫仙度絲洗髮精,宣稱可以減少落髮等,被處4萬元罰鍰。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化粧品廣告違規罰則由5萬元以下,修改為涉及虛偽誇大處4萬至20萬元,宣稱醫療效能處60萬至500萬元。此次新法重點在大幅提高化粧品違規罰則,特別是針對廣告不實與誇大療效等提高罰鍰,更不能有宣稱醫療效果,並且增加產品須確實登錄等相關規定。  衛生局表示,王姓男子8月在拍賣網站刊登海倫仙度絲洗髮精廣告,內容描述「醫療級洗髮精…鎮靜頭皮,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落髮…活化毛囊,告別髮量稀疏,讓你的頭頂不再光溜溜…零過敏…」等誇大字句,因違反新法廣告不實與誇大,被處以4萬元罰鍰。  新竹市衛生局統計今年1至10月化粧品違規案件共開罰18件、裁罰16萬5千元,其中有6件標示違規,12件廣告違規,另涉違規移他縣市4件。  衛生局呼籲,化粧品業者須符合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刊登廣告不得誇大不實或額外宣稱具有醫療效能。

Read More

2件食品洗潔劑 標示不合格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12日公布洗潔劑抽檢結果指出,抽驗20件產品中發現有2件標示不合格,分別為「Sugar Bubble蔬果、餐具洗潔劑(藍莓)」、和「第一石鹼濃縮洗碗精250ML香橙」。其中,Sugar Bubble標示內容涉及誇大易生誤解,已移請轄區衛生局查處。  北市衛生局日前於轄內超市、大賣場、雜貨商行等處抽檢20件食品洗潔劑,檢驗結果品質皆符合規定;另針對食品洗潔劑包裝標示進行檢查,發現有2件產品外包裝不符規定。

Read More

腺病毒倍增 恐有感冒流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夏季流感疫情才結束,疾管署表示,近期社區監測檢出腺病毒增加,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預估11月中會引發一波感冒小流行。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69,396人次,近期趨勢穩定;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持續低於流行值;近4週社區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1N1為主,占90.7%。  不過,社區呼吸道病毒監測顯示,呼吸道陽性檢體中,腺病毒所占比例達40.5%,超過流感病毒的35.1%,且較近3週檢出數增加。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腺病毒為引起一般感冒常見病毒,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結膜炎、腸胃炎等,高燒40度以上不退且可持續長達7天,雖罕見引起重症,對健康威脅較流感輕微,但仍可能引起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在嬰兒、免疫力差、有肺部或心臟疾病者為感染腺病毒出現較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  羅一鈞表示,過去腺病毒約僅占15%至17%,但近2週疫情迅速攀升超過40%,今年首度超過流感病毒,預估11月會有一波腺病毒流行。提醒民眾仍須做好個人衛生習慣。  此外,羅一鈞表示,今年提供的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全面升級四價,將自15日起各公費對象將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 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呼籲符合公費接種條件民眾依接種時程儘快接種。

Read More

女長年爆炸頭痛 竟是鼻子作怪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年約30歲的上班族女性,長年為爆炸性頭痛所困擾,發作起來會先從眼窩內側、眉心處傳遞到額頭內甚至整個頭部,有時還會合併鼻塞、呼吸困難,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都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看過幾科門診仍不見改善,輾轉至耳鼻喉科診察,發現長期頭疼竟是中鼻甲過度氣化腫大造成。  衛福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表示,這名女子長年頭痛,每天都需服用止痛藥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連工作都辭掉,在家休養。原本以為只是壓力大,努力調整生活作息,仍不見改善。後來懷疑是偏頭痛,至神經內科求診治療後效果亦不佳,最後轉診至南投醫院耳鼻喉科。  吳昭寬表示,中鼻甲構造變異或黏膜過度肥大時,會碰觸且壓擠到鄰近的鼻中膈或鼻腔側壁,中鼻甲的主要感覺神經為三叉神經分支中的眼支,當此神經受到刺激時,就會造成眼眶內部、顴骨及額部周圍的疼痛,也稱作「中鼻甲頭痛症候群」。最常見的中鼻甲異常構造為中鼻甲過度氣化,這位女子即是中鼻甲肥大且鼻中膈彎曲,導致中鼻甲和鼻中膈兩相碰觸後,造成病患長期爆裂性的頭痛。  中鼻甲構造異常可經由鼻窺鏡、鼻竇內視鏡及電腦斷層等方式診斷,如果是構造上的問題,手術可矯正,並能大幅改善頭痛或伴隨的鼻塞等症狀,若擔心或害怕手術的患者,可先選擇使用抗組織胺、血管收縮藥物及局部類固醇的治療,但多成效有限。這名女子在接受完內視鏡下中鼻甲局部切除合併鼻中隔彎曲矯正手術後,也不再為頭痛所困擾了。  吳昭寬表示,頭痛的原因眾多且複雜,壓力、焦慮或疾病都會造成頭痛,雖最常見的為偏頭痛或緊縮性頭痛等的良性頭痛,但仍要謹慎觀察是否為其他疾病引起。若有持續頭痛症狀,伴隨鼻腔、眼眶及額部周圍疼痛,可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為鼻部構造異常或鼻竇炎等疾病造成的竇性頭痛。

Read More

高市檢疫轉介站第二期 啟動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表達強化傳染病聯防決戰境外、推動醫療觀光的決心,高雄市衛生局暨高雄市立小港醫院11日舉行「高雄市檢疫轉介站第二期啟動誓師會」,市府副秘書長張裕榮主持啟動儀式時,期許小港醫院承接「檢疫轉介站」後,讓公衛防疫與醫療服務無縫接軌,提升執行效能,並聯結產業提供國際移工人道醫療服務,共織防疫網絡。  衛生局指出,在高雄國際機場設置檢疫轉介站,可有效防堵病毒入侵高雄市,如107年台南市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及屏東市首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皆是透過高雄市檢疫轉介站輔導轉銜就醫進行防蚊隔離及醫療照護,不僅免去南高屏地區民眾遭受傳染病威脅,也大幅撙節防疫費用等公帑支出。  衛生局並說,因應韓市長積極推動國際化醫療觀光政策,鑒於該局僅為行政機關,亟需結合專業醫療單位方能有效落實醫療觀光,因此自108年11月起,檢疫轉介站相關業務委託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並進階為「檢疫轉介站第二期」。  衛生局同時呼籲檢疫轉介站雖已委託小港醫院,相關業務如涉及公權力行使,衛生局仍將全力支援,期望在民眾及相關單位的協助與配合下,共同決戰境外防堵傳染病,減少境外移入傳染病之風險,營造市民健康。

Read More

美麻疹1250病例 疫情近30年最嚴重

 中央社/亞特蘭大11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週末又新增一起麻疹病例。麻疹是傳染力強且偶爾會致死的疾病,美國正遭逢近30年最嚴重的麻疹疫情。  美國東南部喬治亞州的衛生部門指出,新增病例是一名沒有接種疫苗的居民,他在9日確診罹患麻疹。  這波麻疹疫情去年10月自紐約爆發,主要起因有些父母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這波疫情恐將終結美國的無麻疹狀態。  截至今年10月3日止,美國有31州共發現1250起麻疹病例。  10月31日至11月6日之間曾與喬治亞州這名病患接觸的其他人,可能感染麻疹病毒,公共衛生局表示,正在通知他們。

Read More

台中購73萬劑流感疫苗 15日開打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秋冬是流感流行季節,台中市衛生局採購73萬1050劑四價流感疫苗將於11月15日開打。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者,請依公布時程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至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市府編列經費購買流感疫苗,自明年1月1日起由全市30家衛生所提供設籍台中市19歲至49歲低收、中低收入戶家庭成員施打。  曾梓展說,除按時接種外,設籍台中市60歲以上、尚未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市民可攜帶身分證、健保卡至各區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接種,建議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肺炎重症威脅,等流感疫苗正式開打後,再銜接接種流感疫苗。  衛生局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將自11月15日起分三階段接種,11月15日起為醫事人員及校園學生,學生皆採校園集中接種方式,由台中26家醫院專業醫護團隊協助;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6個月至入學前幼兒;明年1月1日起則為50至64歲成人、孕婦及6個月以內嬰兒之父母、高風險慢性病人、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等其他公費對象。

Read More

蜂膠萃取物有效抑制前列腺癌復發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衛院研究發現,咖啡酸苯乙酯(CAPE)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作用機制與目前前列腺癌藥物的治療策略截然不同,不但使治療前列腺癌出現新曙光,也可用於治療攝護腺腫大與雄性禿等問題。  前列腺癌名列台灣男性常見癌症第6名。尚未轉移的腫瘤可用手術、電燒等方式移除;發生轉移的前列腺癌則以荷爾蒙療法抑制雄激素為主。但前列腺癌細胞會在2~3年內逐漸演變成不再需要雄性素,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導致再度復發。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褚志斌與清華大學教授張壯榮、博士郭盈妤合作團隊發現,從蜂膠萃取的CAPE可有效抑制雄激素的磷酸化,促進雄激素受體(AR)降解,進而阻斷雄性素的訊息傳遞,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研究成果刊登於2019年8月份國際生醫領域權威期刊《Cell Signaling and Communication》。  褚志斌表示,CAPE能有效抑制AR的下游訊息傳遞,同時降低前列腺癌細胞分泌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CAPE也會降低雄AR的穩定性,造成AR降解而減少;即使患者體內存有雄激素,卻因此無法完成訊息傳遞,進而遏止癌細胞進一步擴散蔓延與持續惡化。  相較於現階段前列腺癌的治療藥物,多以抑制雄激素產生或是阻斷雄激素與AR結合為主,並無法直接消除AR。褚志斌表示,CAPE能直接作用於AR上,透過其被降解甚至消失,讓延緩與抑制腫瘤復發的效果更加顯著,是與目前市面上前列腺癌藥物截然不同的作用機轉,可以從根本上抑制AR訊息傳遞。  由於攝護腺腫大與雄性禿也和AR與雄激素有關。褚志斌表示,透過CAPE改善攝護腺腫大與雄性禿等問題,在未來的臨床應用上具有相當潛力。

Read More

幫學童戒手機 搶救視力危機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學童網路成癮、高度近視問題愈來愈嚴重,各國紛紛祭出禁令替學童戒手機。醫師強調,台灣網膜病變已出現年輕化趨勢,呼籲政府重視學童視力危機。  台灣醫學會今天舉辦2019年台灣醫學週學術演講會,不僅針對網路成癮、繭居族進行專題討論,也由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佩昌分享因網路成癮帶來的視力危機。  吳佩昌說,視網膜為了產生視覺,隨時隨地都在進行光化學反應,透過氧化作用產生能量,是全身耗養量最大的部位,但LED螢幕散發出的藍光卻會讓眼睛產生許多自由基,傷害視網膜細胞,增加視網膜病變風險。  吳佩昌指出,嬰兒及幼兒的水晶體幾乎完全透明,藍光可以穿透水晶體直達視網膜,根據過去研究,10歲以上者盯著螢幕時,會有15%至60%藍光進入視網膜,到了60歲以後將只剩下1%至40%;藍光雖然較不易達到年長者視網膜,卻會被水晶體吸收,產生白內障的速度也加劇。  台灣視網膜病變患者數高得嚇人,平均每10萬人有近16人出現病變,比中國大陸的14人、美國12人、英國11人、瑞典11人、芬蘭7人都來得高,也出現年輕化趨勢,20到29歲是視網膜病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高度近視比率高達18.7%,幾乎每5人就有1人是視網膜病變的高危險族群;國外研究證實,近視300度以上者,視網膜剝離風險增加10倍,500度以上更高達40倍。  吳佩昌強調,3C產品不僅造成視力危機,也衍生網路成癮問題,各國紛紛針對學童使用3C產品祭出管制措施,像是日本晚上9時以後禁止中小學生使用手機、法國已禁止15歲以下學生帶手機到學校、韓國對於學生到學校使用手機也以APP加以控管等。  3C危機同樣在台灣上演著,中小學生因手機遭父母沒收而輕生的家庭悲劇頻傳,卻不見政府祭出相關措施。  吳佩昌提醒,每週多1小時戶外活動可減少2%近視風險,但每週多看手機1小時卻會增加6%近視風險,換言之,每週若多看1小時手機,至少得多運動3小時才能降低近視風險。  他建議,一般民眾使用手機,最好30分鐘休息10分鐘,避免手機亮度過亮,可調成夜間模式、距離越遠越好、不要在黑暗中使用手機,也可以使用偏淡黃色的眼鏡或可過濾藍光的保護貼降低藍光暴露。  此外,由於5歲以下幼童由於眼睛仍在發育中,加上幼童手臂較短、距離更近,建議父母避免給孩子使用手機。

Read More

早期發現肺阻塞 可逆轉救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1歲的林先生菸歲20餘年,平均一天抽2~3包菸,某天因呼吸困難且有咳嗽、喘就醫,經檢查確診斷為是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與氣喘(ACO),經戒菸與藥物治療,病人喘的症狀大為改善。醫師指出,COPD和抽菸、空氣汙染有明顯關係,若連續咳嗽超過10天和有吸菸史的民眾要定期追蹤,早期確診,才有機會逆轉。  全球COPD的死亡率高居第4位,在美國已躍升至第3位,台灣為第7位。因空汙、老化與吸菸人口增加,盛行率將升高,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20年將會攀升至第3位。  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江啟輝指出,COPD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常因有喘,才來找專科醫師治療,其實有症狀已經太晚了,肺功能降低至已超過1/2以上,病人才會有喘的感覺。  由於COPD是因為長期吸入髒或有毒、刺激的氣體,使支氣管產生慢性發炎,導致支氣管狹窄變形且肺泡發炎產生破壞腫大,因而氣體通氣受阻,且氣體交換不易,吐氣吐不乾淨,更易導致喘與胸悶等症狀,若發生嚴重呼吸困難還必須插管,因此晚期已不可逆,只能幫助減輕症狀。  因此,江啟輝指出,若連續咳嗽超過10天,透過檢查確定小支氣管壁已經變厚且局部肺泡腫大,一定要早期確診,才有機會逆轉。  江啟輝提醒,除了戒菸和遠離菸害之外,COPD患者也要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避免因免疫力降低受到感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