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高壓 男長期頭痛惡心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45歲許姓男子長期受劇烈頭痛所苦,且惡心、視力模糊。成醫神經外科醫師李柏萱表示,經腰椎引流測試,發現許男罹患自發性顱內高壓,經腰椎腹腔引流手術,症狀緩解,困擾多年的頭痛不再復發。  許男經接受腰椎引流測試,發現顱內高壓但腦脊髓液檢查正常,引流後頭痛改善。但許男卻在出院1週後再復發,5年來反覆視力模糊,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及腰椎引流,效果難以持久,之後再接受腰椎腹腔引流手術,症狀才未再復發。  自發性顱內高壓又稱為假性腦瘤,李柏萱指出,顱內壓力上升會引發頭痛、惡心、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顱內高壓大多數有明確病灶,包括顱內腫瘤、中樞神經感染、顱內出血、靜脈栓塞等問題。而自發性顱內高壓幾乎一定會產生視神經乳突水腫,視神經乳突水腫的嚴重程度和視力受損有關係。  醫界至今尚未確定致病機轉,現普遍認為和顱內靜脈壓變化、腦脊髓液平衡及荷爾蒙調節有關。

Read More

婦首次健檢 發現大腸癌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名50歲婦人第一次接受成人健檢,竟發現靠近直腸的大腸有顆約2公分腫瘤,醫師研判是原位癌,立刻以大腸鏡切除。  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說,大腸直腸癌早期沒症狀,當胃口不好、體重減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或排便有急迫感,可能已是第2甚至第3期了。  江明師表示,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腫起組織,分為增生性與腺瘤性,增生性息肉通常長在乙狀結腸或直腸,外觀微小且較平坦的突起黏膜,顏色和周邊黏膜相同或略白,這種息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很低,多半不需處理。  他說,腺瘤性息肉有時是癌症的前身,長在大腸各位置,顏色偏紅且形狀多元。但腺瘤性息肉也有良性,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有一層膜包覆,沒有浸潤到粘膜下層,稱作原位癌,只要沒轉移,接受大腸鏡切除即可,如果到了大腸癌第1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  江明師指出,很多癌症早期都沒症狀,民眾以為身體沒有不舒服就不定期健檢,尤其像大腸息肉癌化較緩慢,如果是小腺瘤,往往5~10年後才會演變成大腸癌,無聲無息更容易被忽略,唯有定期做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才能發現。  他建議民眾多吃新鮮水果,以魚肉、瘦白肉取代紅肉,多吃汆燙蔬菜,規律運動,並利用國健署提供的50~74歲每兩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Read More

新北禁電子煙 自治條例送審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電子煙頻傳危害健康甚至致死案件,新北市政會30日通過「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將儘速提交議會審議。若通過,未來法定禁菸場所及新北市公告1萬3766處禁菸場所,將禁止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  市長侯友宜強調,新北市不僅禁菸場域全國第一,也是全國執行菸害防制最嚴格的縣市,近來電子煙逐漸在校園氾濫,希望在議會支持下,營造全市無菸清新環境。  侯友宜強調,電子煙不屬於菸害防制法所定義的「菸品」,且民眾常誤以為電子煙可幫助戒菸,但其實電子煙甚至比傳統紙菸還毒,且具爆炸危險性。  他表示,電子煙填充液五顏六色,誆稱具有水果、咖啡、香氣等多種潮口味,容易讓學子誤以為追求流行,在不知不覺中成癮,簡直就是糖衣砲彈;希望透過「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的立法,健全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措施。  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最近美國傳出千餘件疑因吸電子煙導致肺部疾病的案例,還導致數十人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民眾不要吸食電子煙。加熱式菸具亦含有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質,對身體危害甚鉅。  陳潤秋指出,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全文共計11條,明定新北禁菸場所全面禁止吸用、聞嗅使用或啟動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並針對供應未滿18歲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具及其零組件、可供其使用之物品等菸害防制法未規定事項訂定罰則;未來法定禁菸場所及新北市公告1萬3766處禁菸場所,將禁止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  自治條例明定規範未滿18歲者不得吸菸或持有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違者應接受戒菸教育,否則處2千元至1萬元罰鍰並按次處罰;任何人不得提供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具、零組件、可供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具使用之物品給未滿18歲者,違者罰鍰1到5萬元。另在禁菸場所也禁止吸用、聞嗅使用或啟動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違者罰鍰2千元到1萬元。

Read More

正前開髖關節 傷口小復元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髖關節周邊的疼痛是髖部關節炎最常見的臨床症狀,醫師說,近年研究發現,髖部退化性關節炎跟髖部局部結構有很大關係,許多在青少年或成人時期出現的髖關節局部不正常結構,如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等,造成病患髖部出現早期局部疼痛。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醫師王聖豪表示,若上述關節局部因素沒有儘早診斷及治療,可能會造成病患的持續疼痛及活動受限,長期下來恐會引發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導致後續需接受手術重建或人工關節置換。  王聖豪指出,傳統髖關節手術主要以病患側躺姿勢擺位,從後位切口及前外側切口為主,手術時需切斷肌肉、出血較多,且術後疼痛並需要較長復元時間。  正前開式手術時病患為平躺姿勢擺位,術中主要是以闊筋膜張肌及縫匠肌之間的間隙當作通道進入髖關節,手術中並沒有切斷肌肉組織,也不需要等待肌肉復元時間,術後疼痛感較輕微,可提供另一種手術選擇。

Read More

漂白水消毒 視環境調整濃度

 記者湯朝村/嘉市報導  腸病毒仍在流行期,冬季的諾羅病毒也蠢蠢欲動,市對付病毒還是以含氯漂白水最經濟實惠又有效。嘉義市衛生局提醒,漂白水的儲存跟泡製有3個小撇步,包括:放在陰涼處、開封後旋緊瓶蓋並速用完、當日現泡才有效,定期擦拭常接觸的物體表面,降低傳染病傳播風險。  衛生局表示,漂白水中消毒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鈉容易受到高溫、太陽照射而分解,且每個產品中有效成分濃度皆不同,環境消毒以5~6%含氯漂白水計算稀釋比例,若瓶身無標示濃度,建議打客服專線向廠商詢問。  衛生局建議,平時環境消毒以1:100含氯漂白水擦拭門把、桌面、扶手、玩具等常接觸的表面,冬季病毒性腸胃炎流行時則提高至1:50的濃度;若有腸胃炎患者,嘔吐物、分泌物須以1:10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以清水擦拭。  維持環境清潔,泡製漂白水也要注意安全,含氯漂白水對黏膜具有刺激性,泡製時建議戴上手套、口罩及護目鏡,避免接觸到黏膜,如揉眼睛、摸嘴巴、挖鼻孔。漂白水不可與其他清潔劑同時使用,尤其是鹽酸,兩者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造成人體不適、嚴重者會昏迷。

Read More

日本N Organic髮品爆微生物汙染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日本知名代購髮品N Organic近日傳出微生物汙染,業者展開自主回收。食藥署表示,國內雖無代理商進口販售,但仍公布警訊並公布問題批號,提醒手邊有相關產品民眾暫停使用。  根據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發布的消費警訊,日本品牌N Organic旗下一款洗髮精因產品變色後檢測到細菌,但廠內樣品並未檢測到細菌,懷疑可能是製造時防腐劑添加不均勻導致,業者因此展開自主回收。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醫粧組科長張家榮表示,日本業者在特定批號產品測試到有微生物汙染,因此在日本當地自主回收,該品牌經查在台灣沒有代理商,也沒有進口,但考量民眾赴日旅遊或代購仍有機會買到問題批號產品,因此發布「黃燈」提醒。  N Organic品牌髮品雖沒有代理商進口,在國內卻有不少網路平台刊登代購訊息。  根據食藥署資料,300ml問題批號包括9A200、9A201、9A202、9A203、9A204、9A205、9B1、9B2、9B3、9C1、9C2、9C3、9D1、9D2、9D3、9D4、9D5、9D6、9D7、9E1、9E2、9F1、9F2、9F3、9G300;35ml問題批號包括9A1、9A2、9A3、9A4、9A5、9A6、9A7、9A8、9A9、9B1;10ml問題批號有9B1、9B2、9B3、9D1、9D2、9D3、9D4、9D5、9D6。  張家榮指出,被微生物汙染的化粧產品若用於完整皮膚上較無疑慮,但萬一皮膚上有傷口,使用時就可能造成感染,提醒消費者當心。

Read More

咳嗽背痛當感冒 轉診已肺癌末期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王姓婦人咳嗽超過1週且背痛,診所診斷是感冒及神經痛,治療許久卻沒有改善,轉診到大醫院的胸腔科檢查,才發現肺部有腫塊,並確診為第4期肺癌。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柯政昌表示,肺癌在初診斷時,約6成即屬於無法手術切除的第4期末期肺癌,治療此類晚期肺癌病人的目標在於延長存活期、增進生活品質與減少治療的副作用,近10年來肺癌多了許多治療方式,存活率也提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統計自2015年以來,共治療300多名第4期肺癌病人接受各種抗癌藥物治療,包括各種口服與注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搭配傳統的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大於1年的存活率達4成6,大於2年的存活率占2成3,甚至也有病人存活超過5年,比以往有明顯進步。  柯政昌指出,存活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基因檢查後的標靶藥物選擇,治療時病人的體能及營養狀態、有無戒菸及配合度與經濟狀態,也會影響治療效果。雖然標靶治療可有效控制肺癌細胞,但並非對所有病人都有相同療效,少數一開始治療有效的病人,也有可能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產生突變而重新生長肺癌細胞,造成腫瘤變大甚至轉移。  目前肺癌治療的一大困境,就是標靶藥物最後都會面臨抗藥性、失去藥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後續重新切片與基因檢測結果十分重要,對於後續藥物的選擇,包括第三代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藥物、化療藥物,才有精準的依據與效果。  柯政昌建議病人治療之前,要先與醫師討論,仔細評估基因檢測的必要性及基因檢測的結果,決定適用的藥物與適合的治療方式,以控制病情,才能延長存活期,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Read More

抗生素可消炎止痛? 小心抗藥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傳出「抗生素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的說法,食藥署指出,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它達到治療效果的。若不當地使用抗生素,不但無法有效緩解症狀,還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產生抗藥性。  食藥署表示,人體發生感染時,身體會與細菌作戰,當出現發炎反應可能會有發燒,酸痛等症狀。所謂的消炎藥,一般是指鎮痛解熱的止痛藥,像阿司匹林、普拿疼等,都屬於這類的鎮痛解熱藥物,可以直接減輕人體的炎症反應。  然而,抗生素只能殺死細菌,減少細菌攻擊身體而間接緩解了發炎反應。並非像其他消炎藥物能直接抑制發炎反應。因此,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它達到治療效果的。  食藥署也提醒,當發生發炎症狀時,建議應就醫尋求協助,勿聽信不實的謠言亂服藥;也並不是所有的發炎,都適合使用抗生素,若不當地使用抗生素,非但無法有效緩解症狀,還可能因抗生素的副作用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產生抗藥性。

Read More

陰道雷射增厚內壁 重拾性福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9歲女子停經2年,出現熱潮紅,失眠等更年期症狀,更尷尬的是先生偶而要求同房,因為私密處乾澀不適,無法水乳交融,就醫接受陰道雷射,使陰道內壁增厚,恢復黏膜健康狀態,恢復夫妻親密生活。  中山附醫婦產科醫師廖韻涵表示,女性停經前後,身體因為卵巢減少女性荷爾蒙分泌,造成血流灌注與陰道分泌作用減少、黏膜上皮型態改變、乳酸菌減少與PH值上升。衍生症狀包括:陰道乾燥、陰道易敏不適或搔癢、陰道分泌物、排尿障礙、性交疼痛與困難、頻尿、尿失禁,這些不適感通稱停經後生殖泌尿道症候群。  治療方式以女性荷爾蒙為主,但不少人擔心罹癌風險,陰道雷射也是個新選擇。以雷射光束汽化剝離老舊黏膜組織,利用熱能刺激黏膜下層膠原蛋白、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增厚,恢復陰道黏膜健康狀態。不過,這項治療目前健保沒有給付。

Read More

無花果升糖指數高 勿過量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網路常見無花果茶號稱能降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糖尿病等神奇療效,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食品非藥品,不能宣稱功效,無花果屬中升糖指數水果,無花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若攝取過量,仍會影響血糖。  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無花果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有研究發現,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給予無花果葉的水煎劑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並在實驗期間平均可降低12%的胰島素劑量。動物實驗中發現無花果葉萃取液,可使肥胖大鼠其三酸甘油酯降低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陳佳祺強調,食品非藥品,不能宣稱功效,而且目前研究顯示對於調控血糖、血脂有益的大多為無花果葉,而非水果。無花果屬於中升糖指數水果,無花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若攝取過量,仍會影響血糖。因此,不妨將之視為多樣化飲食的一環,偶爾食之並無不可,但要注意,若有高血糖、高血脂,不該將其作為治療的方法,應遵從醫囑,才能控制好血糖與血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