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肝癌者 7成是B肝帶原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衛生福利部統計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成的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台南市立醫院指出,控制病情並避免B肝復發是件極為重要的事,病人切勿擅自停用抗病毒藥物,有可能引起極嚴重的復發,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南市醫藥劑科藥師徐菀翎表示,引起B肝復發的常見原因有許多,包含對抗B肝病毒藥物產生抗藥性、進行化療或免疫抑制療法、器官移植、同時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或C肝病毒以及停止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等。目前常見的口服抗病毒藥包括:貝樂克(Entecavir)、惠力妥(Tenofovir)、喜必福(Telbivudine)以及干適能(Adefovir)。服藥時長及停藥規範,依照e抗原陽性及陰性各有所不同。  徐菀翎說,依據亞太肝臟研究協會指引,於e抗原陽性的患者,須待e抗原出現陽轉陰的情形,且偵測不到B肝病毒DNA後,搭配至少1年的鞏固療法,才可依醫師診斷及評估停藥;另外,在健保規範方面,治療至e抗原轉陰並再給付最多12個月。而於e抗原陰性的患者,則須觀察到B肝表面抗原消失的情形,或服藥至少2年,治療期間每隔6個月監測1次B肝病毒DNA,連續3次監測不到時,方可經醫師評估後停藥;健保規範方面,每次療程至多給付36個月。B肝復發時皆得再次治療,不限治療次數。  B肝患者服藥期間以及停藥後,仍須持續監測肝功能,若是服用惠力妥的病患,於服藥期間則須額外留意腎功能變化及骨質流失情形。除了透過定期監測之外,平時也需多留意自身變化,諸如黃疸(茶色尿、眼白變黃)、食慾不振、腹水等情形。  她提醒,不隨意停藥、定期追蹤肝指數及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有效預防B肝復發,須從自己做起!

Read More

針灸鬆解激痛點 肩頸痠痛不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電腦工程師呂先生需要長時間打電腦,肩頸僵硬痛如影隨行,已逾10年,常求助各種中西醫治療及民俗療法推拿按摩來舒解,直至針灸激痛點鬆解治療還有漢方調理,才感覺鬆解箇疾。  收治呂先生的中醫師彭笙瑋表示,經過觸診,發現呂先生的肩頸斜方肌、肱橈肌很緊,於是針對局部激痛點加以針灸鬆解。脈診時發現呂先生脈沈,鼻音重,腹緊,經詢問得知他長期鼻過敏,給予中藥葛根湯加白朮附子內服調理。  經過第一次右肩頸的激痛點鬆解治療,呂先生在1週後復診,自訴痠痛鬆解4成,第二次治療後,在複診時更自訴已鬆6成,且鼻過敏也改善了,即使天氣溫差大,也沒有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現象。  彭笙瑋表示,另一位50歲蔡先生,雙側肩膀痠痛1年多,就診時雙手無法上舉,且自述雙手無力,尤其晚上下床好像毛毛蟲般虛弱。  觸診時發現蔡先生肩頸僵硬,袖口肌群緊,故先以針灸激痛點鬆解治療其右肩。另以夜晚容易盜汗,白天疲倦,大便稀軟,搭配漢方湯證調理體質。1週後蔡先生右肩膀疼痛大為減輕,西藥減少為只服用1次,右肩已經能夠完全上舉。  針對上班族普遍有肩頸痛困擾,彭笙瑋指出,現代人各種腰痠背痛、肩頸僵硬的源頭,是由肌肉發炎引起肌肉攣縮造成,利用古法針灸施予「激痛點鬆解術」,找出造成肌肉緊蹦的核心激痛點,給予直接立即的針灸鬆解治療,讓肌肉產生局部抽動反應,能快速有效地鬆解肌肉的僵硬痛。同時,搭配內服漢方中藥調理體質,不但能幫助身體加速復原,還能改善體質失衡引起的諸多毛病。

Read More

民生醫院成立微創膝關節置換復健中心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嘉惠骨疾患者及提升骨科醫療水準,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特地成立「微創膝關節置換復健中心」,希望能藉由豐富的臨床實務經驗,執行優質的復健運動,並且將復健中心發展成為骨科病友間的交流平台,以期提升骨科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服務品質。  民生醫院院長也是骨科醫師的顏家祺指出,今年一月引入「新式連續被動式膝活動輔助器」,至今已服務上千位病患,術後復元成效良好,獲得患者間的一致好評。有鑑於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復健是個嶄新的議題,復健內容有長足的進步,且目前還有居家復能的銜接,因此該院骨科團隊成立「微創膝關節置換復健中心」分享臨床實務經驗,並藉由上千例的手術復健實務經驗中,將復健技術詳加優化。  此外,還特別錄製相關衛教影片,包括足踝幫浦運動、伸直下肢抬起運動及腳掌泰式按摩等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協助術後病患快速、清楚的了解微創膝關節置換復健所需之活動,並提供臨床技術諮詢及協助,嘉惠患者,亦歡迎其他院所之手術患者前來觀摩。  當患者完成微創膝關節置換後,術後復建非常重要。民生醫院骨科會同復健團隊,將膝關節術後復健作了完整的修訂,新的復健方式恢復更快、腫脹更少,也減少了抗血栓藥物的使用,達到加速復健的效果。  骨科主任林威成醫師表示,由於術中使用傳明酸,患者不用輸血,大大減少感染及其他之併發症;術後傷口採用積極的冰敷,配合引流管的負壓技術,患者傷口腫脹、疼痛的情形大幅改善。  此外,針對部分患者有接受手術後傷口麻木的症狀,民生醫院骨科團隊亦發展了超音波導引之神經鬆解術,加上高張葡萄糖及自體高濃度血小板注射,可解決部分患者術後腫脹、麻木的問題,為患者提供一大福音。

Read More

針灸中藥調理 可改善失智病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失智症疾病,中醫師表示,透過針灸百會、四神聰等穴位,或是以熟地、何首烏、枸杞子等中藥調理,有助改善患者病情及生活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尚智表示,失智症是多種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像是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行為、個性的改變、妄想或幻覺等。  目前雖無藥品能治癒失智症,但卻能使用中醫藥物及針灸來輔助改善發病後的生活品質及健康狀態。  張尚智指出,在針灸方面,如針灸百會穴,可改善患者認知能力障礙;四神聰穴則能協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神庭穴則有安定神經、緩解情緒緊繃的功效。  至於在中藥調理方面,張尚志說,像是熟地、何首烏、枸杞子、山茱萸、石菖蒲等,皆能降低腦組織過氧化脂質,此外,人參也可增加腦血流量、減弱腦水腫超微結構損傷。  不過,由於中藥材有性味歸經、寒熱溫涼的不同,建議民眾應至中醫科,由醫師評估體質病情後協助開藥,不宜自行去中藥房取藥服用。

Read More

耳洞感染恐釀蜂窩組織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現今許多愛美人士流行穿耳洞,醫師提醒,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建議穿耳洞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並注意相關消毒措施及耳環材質;在耳洞形成的2週內,可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避免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穿耳洞後2週內不將耳環取下,是以防耳洞癒合;但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耳朵留疤。  潘企岳表示,穿耳洞時,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穿耳洞前,應注意店家是否將穿洞的金屬針及穿洞的耳垂、耳骨消毒,穿耳洞時的耳環材質,建議可選擇不銹鋼、銀製等不會生鏽的材質,以防感染。  另外,由於穿耳洞後約需2週才會成形,因此這段時間應持續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且不要碰水,若出現紅腫、熱痛、流膿等發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以防耳朵留疤。

Read More

衛福部:肺癌防制略見成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癌是造成國人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衛福部指出,近年來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空汙危害與健康防護之防制計畫,整體防治策略已逐漸奏效。  衛福部表示,105年肺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36人,是癌症10大死因第一位,一般經過10年以上發展成肺癌病變。根據WHO所指肺癌危險因素包括室內燃煤、炒菜油煙、室外空氣汙染、菸害、肺部相關疾病史與肺癌家族史等。  依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早期肺癌(0-1期)比例增為25.7%,5年存活率增為27.3%,相較過去皆有明顯成長;107年因肺癌死亡人數為9388人,我國整體肺癌標準化死亡率每年下降,近10年(98-107年)標準化死亡率自每十萬人口25.9人逐年降至22.8人,降幅達12%。  提到肺癌危險因子,不免聯想到菸害及空汙。衛福部指出,去年全台吸菸率已從14.5%降至13%;另,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統計資料顯示,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從105年20.6μg/m3,至108年降到16μg/m3,可預期未來癌症發生率將逐步下降,社會可望更穩定。

Read More

感冒分寒熱型 中醫治法不同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之俗稱。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林佳穎說,感冒有分風寒與風熱型,各有不同治法,而風寒與風熱感冒又可因為病程轉變而相互轉換,因此治療上不可不慎,使用中藥治感冒,快速有效不傷身。  林佳穎表示,一般常見的感冒症狀會出現鼻塞、噴嚏、流鼻水、咽痛、咳嗽、發燒、頭痛或全身關節痠痛等症狀,而9成致病原為病毒,少部分是細菌感染。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之潛伏期為1至2週,發病期多為1週,大多數可以自然痊癒,但對於年幼者及免疫力不全者,則很有可能進一步侵犯到其他器官,而一般較常見的併發症則為中耳炎、鼻竇炎,或是更往下呼吸道而成肺炎。  林佳穎指出,中醫看感冒已有上千年歷史,感冒源於人體免疫力不足而使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擾而致病,其病原又分為主要6種,大致分別為風、寒、暑、濕、燥、火,俗稱「六淫」;臨床上,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最相關的外邪,則是風寒與風熱型感冒。風寒型感冒常見的症狀是全身怕冷、疲倦、全身關節痠痛以及頭項緊脹感,呼吸道的症狀主要是噴嚏鼻塞、大量清鼻水、咳嗽痰稀等症狀,中醫治療上著重於發散風寒,緩解寒邪導致的肌肉緊繃以及陽氣失展,常用的方劑為葛根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等以辛溫解表;風熱型感冒的發熱症狀會較為明顯,同時較容易流汗,呼吸道症狀主要會有口乾、咽喉腫痛、咽癢咳嗽、痰黃、鼻塞、鼻涕黃稠等等,有類似細菌感染的表現,中醫常用方劑多為銀翹散、桑菊飲等以辛涼解表。  他說,中藥治療的特點,透過解表藥物鼓動人體正氣而祛逐外邪,因此不易使人感到精神不佳、昏昏欲睡;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少食肉類,減少疾病轉變風險。風寒感冒飲食上可適量飲生薑湯幫助發散寒邪,但若為風熱感冒別喝;風熱感冒宜適量飲桑葉、菊花、竹葉茶協助發散熱邪。日常照護上,工作勿過度勞累、適當運動以及正確飲食,是奠定免疫力的重要關鍵。

Read More

屏縣連3年零未土登革熱病例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今年屏東縣不僅沒有出現本土性登革熱案例,更創下連續三年「零發生率」,縣長潘孟安呼籲縣民落實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及清理家園工作,「我們要繼續掛零」!  南台灣濕熱氣候是登革熱好發地區,過去屏東縣內人口密集的屏東市、東港、潮州、萬丹、內埔及恆春地區都曾出現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縣府透過村里長號召動員社區志工、社團等人力,全力進行「環境清潔日」行動,已對防堵登革熱病媒蚊孳生發揮功效。  潘孟安指出,屏東縣從一0六年起至今,已連續三年沒有出現本土性登革熱案例,希望未來能持續維持平安下去,大家一起動起來防範,主動隨時巡檢清理住家內外角落的積水容器,避免孳生病媒蚊,降低個人、家庭及社區感染傳播的風險,全面共同防治登革熱。

Read More

攝護腺肥大 85歲翁尿不出來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85歲賴爺爺近年飽受解尿不順、尿不乾淨、頻尿等問題困擾,日前由家人陪同至部立苗栗醫院泌尿科就診,經院長李明輝醫師診察發現為攝護腺肥大,安排採用雷射攝護腺汽化切除術,手術隔日即順利出院,老爺爺對於苗醫引進新一代雷射儀器及李院長的精湛醫術,解決他多年的宿疾,非常滿意,讚譽有加,讚聲連連。  賴爺爺表示,出現頻尿、夜尿情形,已有好多年,但認為是自然老化而不以為意,近來則因為時而頻尿,時而解尿困難等症狀加重,且夜裡起床解尿次數增加,嚴重影響睡眠,非常苦惱,聽聞苗醫新任院長李明輝醫師,擅長泌尿系統疾病治療,才由家人陪同至部立苗栗醫院就診。  苗醫新任院長李明輝醫師,專精於膀胱功能障礙、尿失禁、攝護腺疾病、攝護腺肥大、尿路結石、泌尿腫瘤、膀胱癌、攝護腺癌等治療。李院長指出,攝護腺肥大又稱為前列腺肥大,是許多中老年男性都會面臨的問題。50~60歲男性,將近一半的人有此毛病,到了80、90歲,患有攝護腺肥大者,則超過九成。  李院長進一步說,中老年人常見攝護腺肥大,若不及時治療,嚴重時會導致膀胱退化、膀胱壁肥厚、甚至腎臟水腫,引發腎衰竭,而傳統電刀刮除手術易造成併發症,常令患者裹足不前,所幸近年來,已發展出多種新進療法,其中雷射攝護腺汽化切除術,具有安全性高、出血很少、尿管留置時間較短、縮短住院天數等優點,因此苗醫特別引進新一代雷射儀器,提供新治療方式,造福苗栗男性鄉親。

Read More

非洲豬瘟擴散中南半島

 中央社/曼谷28日專電 非洲豬瘟疫情在亞洲中南半島擴散,泰國鄰近的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都已經是非洲豬瘟疫區。泰國政府表示,目前泰國沒有非洲豬瘟疫情。  印尼政府在12月中證實印尼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是第11個爆發疫情的國家。民族報報導,泰國衛生部轄下的醫藥科學局確認泰國目前沒有非洲豬瘟疫情。  醫藥科學局局長歐帕斯表示,非洲豬瘟對人類沒有影響,但是會造成經濟面的影響,目前沒有非洲豬瘟的疫苗,病毒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且會汙染豬肉製品。  由於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許多國家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措施。泰國衛生部長阿努廷10月31日簽署一項命令,提高非洲豬瘟病毒的管控層級,命令在12月19日生效。  歐帕斯表示,命令生效後,任何和非洲豬瘟病毒有關的檢驗,都只在農業部畜產局的實驗室進行。  泰國北部距離緬甸約30公里的清萊府美真地區在9月中旬撲殺200頭豬隻,清萊府當局宣布9月起未來6個月禁止活的豬隻出入清萊府,並在周邊設立路檢站。  泰國政府當時並宣布77個府的其中24個府為監視區,這24個府都是和鄰國接壤且大量飼養豬隻的區域,豬隻不管是活體或屍體運經這24個府都要取得許可。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資料,自從非洲豬瘟首例在2018年8月爆發後,蒙古、北韓、南韓、中國、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和東帝汶,都已有非洲豬瘟疫情,印尼是第11個國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