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 埋霧日記 她的艾綠色

詩/畫 劉梅玉 整個午後都被刨成 細末狀的檸檬皮 橄欖綠的巴莎諾瓦 讓一座村莊輕輕的搖晃   伯爵戚風氣味的巷弄 把黃昏拉得很長 晚歸的人吹起暖色的海 向黑夜而寫的手稿 有著奶酒咖啡的形狀   在苔綠與豆黃之間 是她私釀的色票 貓薄荷,雀扇,白銀珊瑚 慢慢把街景 拼成一條艾綠時光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清金門鎮總兵署

總兵署閩式平房的一堂二房四廳外貌。 文/圖 apple 位於金門縣的清金門鎮總兵署,是棟有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建築物,原是明萬曆年間許獬才子的讀書所在地,舊稱「叢青軒」。據載,康熙21年由總兵陳龍將其遷至后浦(金城),改建成為總兵署。1915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後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機關使用……在民國93年(2004年)正式開放對外參觀,以博物館形式展現台閩地區唯一僅存的清朝官署樣貌。現已被列為金門縣定古蹟,也成為金門著名的觀光旅遊景點。 總兵署的閩式平房格局為一堂二房四廳,外觀設計古色古香、俊雅質樸,廳堂開闊寬廣,大器恢弘;走廊上隨處可見高高懸掛著的圓鼓鼓大紅燈籠,燈籠上題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彷彿意蘊著家國的安康富強,民生盈滿豐收的景象,人們滿足的微笑臉龐,呈現一切的吉利、祥瑞、祈福之含義…… 踏入總兵署內即見能提供人們遮蔭的巨大榕樹,這顆逾百年樹齡的老榕樹,毫無龍鍾老態,挺拔蒼勁、青翠欲滴,讓人想到它一直以來的不畏風霜雨淋、烈日酷暑,展現的勃發生命力量。其獨特的靈氣,就像金門這塊寶地,地靈人傑、鍾靈毓秀,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哪! 總兵署內另有棵媲美百年老榕的木棉樹,歷史悠久號稱東南亞最大木棉樹王。郭沫若曾在〈題木棉〉中寫道:揮將大筆若屠龍,點染薰風萬朵紅。捷報頻從關外致,令人翹首拜英雄。可惜現在非木棉花開時節,否則火焰熾熱、熊熊燃燒的木棉花,將紅彤彤染滿整個總兵署分外的繽紛、燦爛……木棉樹也是金門縣的縣樹,就像走過戰火洗禮的金門一樣,堅忍不拔,是座越挫越勇的英雄島。它的花語更提示著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就像要我們珍惜著得來不易的安定與幸福啊! 總兵署內記載著金門歷史源流與防務系統、介紹許獬的「叢青軒」故居、生平、金門防海圖、有歷任總兵的生涯事蹟及貢獻、金門武將的轟功偉業、有清代水師任務、旗幟與兵械、武舉考試與武官階級、妝髮、總兵臥室、家居生活、與部屬議事討論、清代朝廷衙門、地牢、刑具模型、誥命及奏摺古物……等展示。 特別是栩栩如生仿真人的蠟像,在神祕地牢內讓人衍生陰森與恐怖的感覺,完全不見光的黑暗、只憑燈油的燭火照明,似乎能瞧見囚犯的痛苦與哀傷。更有許多殘酷的刑具,忍不住想到我在死囚的日子……而清代審訊犯人的總兵署大堂,衙門現場有股嚴肅與凜然不可欺的莊嚴,憶起電視上常看到的擊鼓鳴冤,以及廳內兩旁擺置著小兵手舉的木牌喊升堂、威武的情況。還有總兵大人與部屬商議公事的逼真模樣、總兵大人下班後居家聊天的日常、以及總兵大人樸素簡單的臥房……每走進一處就有不同的驚喜。管理單位真是非常細心的維護與用心的營造著呀! 總兵署會適時與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像美食嘉年華,在眾多攤商響應下,能讓居民吃好吃巧與享受無邊無限的購物樂趣。偶爾也有些劇團的演出,及金門地區流傳百年的傳統民俗活動;散播歡樂外,也兼承著文化的傳遞功能跟使命。晚上則安排免預約跟免費的專人解說導覽服務,貼心的便民措施外,實因這裡是居民集會的重要場所啊!總兵署讓我們了解歷史上清朝在軍事、行政、律法、武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與現實狀況,藉著唯妙唯肖、鉅細靡遺的演繹,讓我們增長知識、拓大視野,配合著金門島嶼的各類活動,更完美了總兵署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丰尚書\南洋之秋

紀宗仁 寶藍芹壁 油彩 詩/秀實 圖/紀宗仁 01 武吉知馬舊鐵路   這一小截的軌道看似安靜而我們在上面走過時 那微微的搏動讓我們對生命感到巨大的震驚 留下的色彩是美好的,但背後卻有著荒涼陰暗的月臺   我期待遠方會響起列車那悠長的鳴聲 不必議論班次與終站只要現實的存在失去 腳下那些秋草,蕪雜的生長著,並蔓延到天際   02 午間的牛津旅館   午間並無休憩與睡眠只有焚燒著的溫度 這個濱海的城市總令人想擁有記憶中的痛與歡娛 逃離那堂皇華麗的殿堂,如漂鳥與綠草坪在糾纏 細小的話語與微弱的呼息比所有的高談闊論都動人   柔美似水,因為所有的潔淨均由此而生 而所有的骨骼與肌理都像一株秋雨中的樹木 不必叫出名字,在枝椏下走過時便會感到所有的 變改。善良的存在是相互剋制又相互萌生   03 克拉克碼頭夜   事物或情緒總是隱蔽的但有著那傷疤般的痕跡 形骸的放浪不羈才是存在的所有述說 當依附在肉身上的陰影消散後我們便看到城市的真貌 她在夜間不遵循古老的坐標以議會或法制來運行 竭力地尋找那壓抑了的歷史與原始風貌   全然裸露在空氣中,是今夜河畔的秋月 我知道明天還會有更多的裸露,與全部的美 那些聲音與輪廓清晰無比卻有著浮動的軌跡 生命在沉澱與發洩,讓我知道那真實之後 要不是疲倦的夢,要不是夢裡的飛翔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想念是雨後的江湖

詩╲攝影 葉莎 我在岸邊寫信 每一個字詞都近黃昏 心中的野薔薇無聲黯淡 梔子花盛開又凋謝   不語的鴿子 是書信未盡的結尾 想念是雨後的江湖 無劍的人自然也無舟 只能站在岸上 看斜陽更斜   也許該叫寂寂的心驅除寂寂 叫夜夜驅除夜夜 也許該寫一首愛的詩 給世間孤單的心靈   在遠方的夜晚未靠近之前 書信必會完成 我會再數一次鴿子 一隻、兩隻、三隻 假裝一個孩子,從來 不識愚痴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重逢

詩/圖 白靈 沿著茶梗和葉脈 每片茶葉都闢了一條小徑 通地並通天,與多年前的一朵雲 於你纖手握的壺中,重逢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不怪濟州人

文/畫 邱傑 邱傑消失系列~彩虹牛 一 不怪濟州人   因為欣賞古濟州島一種令人感動的風俗起而仿效,造成我一場無以彌補的損失。 那年在濟州島看到了鄉下許多古民居多在門前左右各設一座約一公尺高的石柱,石柱相對面各鑿三個圓孔,柱子的用途是在孔洞上橫著插上長竹杆,告知來訪客人主人在不在家。 如果主人在家,竹杆便取下擺在一旁,訪客望之即可直接進入。若主人不在家,半天內可以回來就橫置一枝竹杆,一整天不回來則橫置兩枝,若是出去幾天,就橫擺三根竹杆,讓訪客知道而不至於枯等。 「這不正好給了宵小做為是否可以進來闖空門的明白告示嗎?」我非常好奇。接待我們的朋友卻挺著胸驕傲的說:這個島上沒有宵小! 這讓我心中大大震撼,感動不已。 大約十五、六年前,我在鄉間建了一棟兩層鐵皮農舍,在裡頭作畫,在外頭種樹種菜,非常開心。當時我尚在業中,因此在老家與新建鐵皮屋兩地來來回回兩頭跑,每當離去,學著濟州人在門前左右各擺一張舊椅子,兩張椅子上橫置一根竹杆,告訴來客:主人出門囉! 也才幾個月,小偷來了,從一樓偷到二樓,老舊得有如骨董的家具、老舊的電腦、存放多年沒喝掉反而越存越多的酒、新買的農具工具…統統搬光光,我們回來,幾乎看傻了眼。 我擔心小偷再來,不曉得我們家老是眼鏡蛇、雨傘節等劇毒蛇類在屋前屋後溜來溜去,於是在外牆畫了條眼鏡蛇,寫上當心毒蛇四個字。沒想到這小偷竟然不怕蛇,十天之後再度上門,連一根居家防衛用的蛇鋏都偷走。 第一次偷走一大堆酒我並不心疼,因為酒本來就是要讓人喝的,我當時還哈哈大笑這小偷笨啊,我的畫作一幅也不曉得偷,這話說得或許太大聲了而教小偷聽到,第二次來「洗劫」式的大搬家,幾乎把我們偷成了家徒四壁,最慘的是那幾年多場畫展中我各留下的一些想到老了要辦回顧展的非賣品卷軸,綑成一個很方便拿取的一綑,竟教小偷方便的成綑拿去了。 丟了這一批畫更慘的後遺症是:失竊之後,我整整三年畫不出畫來,這傷得可還真深。 警察杯杯來問案,聽我講起濟州人的故事,差點拍我腦袋。他說,這裡是台灣,而且是現代台灣啊,即使你現在再去濟州再看看,誰家還敢這樣明白呢? 我們接受了警察杯杯的勸告,雖然還是沒有砌圍牆,好歹蓋了一個車庫,還設了一個有鎖的門。 我從沒有怪濟州島人給了我錯誤的示範。   二 家住牛舍裡   我一直誤以為我的出生地是大園的埔心,一直到長大了才赫然發現我的戶籍上記載的出生地古地名叫做大牛稠,是大園鄉的大海村。 桃園改制之後,村變成里,所以我出生的故鄉叫做大海里。 住那兒呀?大海里!這樣的回答還真是有趣。 埔心的意思是一塊草埔地的中心位置,中心地帶是一個發展約已兩百年的小小聚落,特色是街左街右各有桃園國際機場和桃園軍用機場兩座整天轟轟轟的機場,另一個特色則是近百年前已有輕軌通過街心。當然不是現代化的輕軌,而是古名叫做輕便仔的輕便車,行走在鐵軌上,以人力推動前行,一度是桃園縣最重要的陸路交通工具。由於也是走鐵軌的,稱之為輕軌倒也不誇張。輕便車的埔心車站就設在我家大門口。先祖父眼光精準,在輕軌車站前買地起建店面做生意。 大海里古名大牛稠,就是大大的牛舍。 牛舍建得極大,甚至以牛舍為地名,從這個方向來推斷,想必也是富庶豐饒之地了。 我一直到唸小二因為軍用機場擴建,只得隨著家人從大海里搬到埔心小街。幸好大海埔心都是同一學區,我不必轉學,上學放學還少了好長一段路程。住田寮仔時我走田埂抄近路到學校,必須經過一兩百公尺外的兩戶鄰家,他們養狗也養鵝,令六七歲的我視上學為畏途,狗和鵝都是兇猛可怕的攻擊性動物,對路人是絕對不會客氣的。   然後,一幌眼我從七歲變成了七十歲,我住到白石莊鐵皮屋來,居住多年有一天發現我們的隔壁村名叫永興里,古地名叫做大牛欄,正是客家話的大牛稠。小時住在牛稠裡,老來住在牛稠邊,真是巧因緣啊! 在2016年間我舉辦過一場名為「消失」的畫展,其中有一件畫的是一頭原野上的水牛。原野畫得若實若虛,水牛只以彩筆勾勒而形成半透明狀,這件作品保留在身邊,於我這個大牛稠囝仔而言,消失的林野和水牛,恰如我消失的童年青春。   三 舅舅的西瓜 永遠忘不了舅舅挑著一對我們稱做米籮的竹編大型盛具,行走近二十公里,為我們挑來了金瓜、冬瓜、西瓜和各種海魚的童年往事。年年夏天我們永遠有吃不完的西瓜,在清貧的年代,還常有鮮魚吃。 舅舅是外公的獨子,媽媽則是外婆嫁給外公時帶進門的前夫之女,我不曉得媽媽的生父是誰,媽媽在世時也說得語焉不詳,或許說得詳細而我卻漫不經心一直沒有聽進去。外公對我的媽媽一直視若己出疼愛有加,舅舅大老遠挑了農產水產來給我們,事實上舅舅是延續了外公的心和情。 外公疼愛我媽,對舅舅管教卻總是不假詞色,現在回想,舅舅頂多也只是偷偷抽個菸,外公自己也抽,卻開口就罵這個畜生、這個剋星,舅舅從來不敢回應,閉著嘴由他去罵。 外公一生節儉勤奮,耕著簡陋低矮農舍旁一點海邊貧瘠土地,還走極遠彎彎曲曲農路去到海岸一些無人管理而雜草叢生的草埔、石灘、沙地去,整理出來一小塊一小塊可用之地栽種蕃薯、玉米、花生。勉強得了一些收成,迫不及待挑好的親自為我們送來,或是要舅舅為我們挑來。有一次我們三個兄弟到外公家,外公帶我們去他的「海湖仔」農園看看,我們兄弟只覺得走路走得簡直腿都要斷掉,好不容易到了,什麼農園啊,根本只是防風林外一個狹長的草田,沒有水源,沒有道路,真難以想像這樣的地方也能產出許多西瓜、冬瓜、花生、玉米? 外公外婆辛苦把孩子養大,舅舅承繼父母親的勤儉家風,養出了下一代,全力支持下一代成家立業,不惜變賣一切田產協助兩個兒子拚事業。 舅舅數月前去天上和我舅媽及他的姐姐我的媽媽相會了,我心憂傷。

Read More

〈中華副刊〉你是所有意義中的一根針

詩╲陳永家 圖╲黃騰輝 黃騰輝簡介 藝術家、企業家,1959年出生於臺灣花蓮,東海大學畢業,北京清華大學美學碩士、美學博士候選人。台灣第一個社區總體營造「理想國」創辦人之一,1990年創辦了以玫瑰為主題的「古典玫瑰園」將英式下午茶文化帶入台灣,他也是位瓷器設計師曾為英國皇家品牌設計威廉王子大婚瓷器等,作品廣受國際收藏家喜愛。 當你沉默,每一波拍向海岸的浪皆靜止 每個似是而非的泡沫 不再寓意堅定的消逝   你的沉默——從很遠很遠的海鳥 捎來訊息,我能見聞深藍的音頻 卻無法觸及你   夜的黑絨布上繡滿星星 你是夜光核裡的眼睛 還是翱翔於海上的盲眼海鳥? 無論有沒有你的注視,我安靜的天空 因你而充盈了許多意義   你是句點後的雨聲 你是我沿海岸線中途漂落的藍瓶子 你是存在於所有意義中的一根針 挑亮夜裡所有的碎光。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尋貓記

 文/徐夢陽 圖/徐瑞 週五下班結束一身疲憊身軀回家,本想沖個澡,然後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滑手機看影片、文章。沒想到妻突然來訊,問可否陪她回高雄一趟。我雖馬上答應她,內心卻感到奇怪,怎麼上週才剛回家,這禮拜又要趕著回家,便問了她原因。她說,他們家那隻名叫咪咪的貓已經兩天沒有回家了,正常來說,牠一到吃飯時間就會回家,而且會很乖的在門邊喵喵叫,好像在呼喚人們要給牠在碗中加飼料。吃飽後,他們家的人會把牠抓進屋內,讓牠奔跑或躺在家人身上撒嬌,相當可愛。 不過,這次超過兩天都沒有回家,所有人都感到異常。妻聞訊後,本來想放下手邊工作請假回家,可是最近疫情嚴峻,學校有處理不完的事情,只能忍痛等到週五在奔赴回家。這隻咪咪是原本岳父、岳母收留的一隻流浪貓所生的其中一隻,當初那隻流浪貓生了五隻貓,後來都陸續送人,只剩下這隻虎斑貓咪咪留著陪伴母貓。會留下牠當然也是牠長的相當可愛,同時也對人也很親近,所以才想續養。 而在妻遠嫁他鄉,他的兩位弟弟一位在北部工作,一位工作很忙的情況下,其實這隻小貓有如及時雨,讓岳父、岳母有了陪伴的對象,而牠可愛的模樣也屢屢撫慰大家的心。只是,誰也料想不到,一隻養在社區的貓,居然就這樣消失不見。據說,第一天沒回家的時候,他們家全家總動員,有些人跑到住家的花圃尋找,有些人往後面的公園空地呼喚,但全都沒有下落,讓他們感到很失望。於是,我的小舅子就製作一張尋貓啟事,希望有好心人看到後可以協尋,另外就是懸賞獎金,希望重賞之下會有勇夫。岳母也把這樣的尋貓啟事轉貼至社區群組,希望鄰居們可以協助找到牠,畢竟牠的存在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而無故消失令人無奈。 所以,終於到了週五,妻才會對我提出要回家的要求,我二話不說,就整理行李跟她馬上出發。沿路上,我雖然想安慰妻,對她說如果沒找到也不用太氣餒,畢竟連我的岳父、岳母及小舅子都找不到,我們更是機率不高。而本來妻週六有個重要的線上會議,但她還是想要回家找找看,即使沒找到,至少也盡了一份心意。 開了約莫兩個小時的車,我們終於抵達妻家,一放好行李,兩個人就立刻戴好口罩,妻拿著咪咪愛吃的食物,而我則是拿著咪咪愛玩的塑膠袋。我們就繞著社區不斷地呼喊咪咪,聽著妻陣陣的呼喊聲,我內心聽的一陣心酸,可是也只能摸黑找下去。花了一個多小時,像個無頭蒼蠅,掃描社區每個角落,包括花圃,或是沒人住的空屋,還有後山的空地等,妻一邊呼喊著咪咪,我則是一邊發出塑膠袋的搓揉聲,試著用我們的方式找到咪咪。但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還是沒出現。 回到家之後,岳母推斷可愛的咪咪或許被人抱走,因為牠不喜歡身上戴東西,或許可能被誤認為流浪貓,而咪咪又不太會抵抗人,很有可能被抱走。我與妻,洩氣的回到家,妻說,明天有重要會議得再回去,於是我們一早就有驅車回家。得知妻有重要事情又堅持回家找貓,我怪她時間安排的不好。不過,妻卻回我一句,如果是你們家那隻養了十年的柴柴走失了,你應該也會跟我一樣,馬上回家。這句話,飄盪在車上好久好久,我也明白妻的內心有多難過,那種無能為力我懂。

Read More

〈中華副刊〉喂,幾聲

詩/顏艾琳 攝影/汪正翔 引子   等不及死後才出版的一本書。 詩人顏艾琳的亂說 一本薄薄的手札, 夾著吉光片羽、 某時跳動的心。 以及不想說。就寫出。   9 我的笑容好疲倦。因等待、因相見無期、因默而不契。 在鏡子前,我對著那張疲倦的臉,試圖擠出你喜歡的線條。撐起了每一個日子,過沒你有我的度日如年……   15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一位文友的家族散文,用了「溫泉」作為家史的氤氳、氣場的基調,啊,溫泉是有益的;適當時間內,令人出汗,逼出體內毒素,潤滑了皮膚。也是有害的,我曾見人暈倒池邊,聽過有人死在裡邊。 溫泉美則對健康者美,溫泉毒對本身病疾者至毒。 它,的確像「家」。用來比喻文友家庭的美與毒,襯出這位美女何以生成如此性格是謂恰當。 正因家醜,家和,才有作家一本本的故事可說。 我的溫泉語言先是青春性欲的萌發、沉寂、復燃、憮然再寂……最後是否成為那文字的流水,故事的煙霧,我,不敢回答。   20 在佈滿死亡的時間之前,我設下文字的地雷;在某一刻,被闖入者引爆。火光中,已完成死亡的我,幽靈一般顯現。 他愛上我,我卻不在了。   42 寫詩給你,畫圖給你。希望它們是釘子,把我釘在你心上。 而你不回應。於是它們變成暗器,回馬轉向,將我刺殺……   43 有人找九十九個戀人談了九十九個不同的愛情; 也有人找九十九個人只談了一種感情。 我只願找到一個人,用我的方式, 跟他談一百種、一百次的戀情。   47 當你了解我的軟弱,我便會為你堅強。 那時,你可以鑿開我的內心,拿走我的愛情。   61 我內心暗自竊喜:不!他是另一個人, 只有我擁有不一樣的他。 於是我明白,他愛我。 他也擁有另一個我。   63 了悟。原來無條件對一個人好,是在還自己所欠缺的! 所以,去愛他人,實則也在愛自己。   65 怎麼開始,也就怎麼結束。 如此優美的結局能早於死前出現嗎?生滅的課題,總在哭聲中,了悟到,能笑了,擁有放下的從容,才算完成。

Read More

〈中華副刊〉除夕話雨

文/綠蒂 圖/寧靜 從開春書寫的起手式 到除夕的話雨 從陽光明媚到冬雨綿綿 都是季節任意的虛擬 序言與後記有太多的相似度 自己不由自主地抄襲自己 該是不違法制的重複 也是初心如一的印証 四季輪迴變化 行腳快慢不同 微笑總在年終綻放 如同複瓣層疊的玫瑰 風吹皺歸途的積水 將投映水面的燈光流動混搭 如同極光怪異的顏色 只有除夕的雨 在問 是心動 還是波光流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