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倒退鍵

■綠喵 說是瀟灑,事實卻挺悲哀的。 每個人走過的步伐必拖著身影,唯獨我的沒有留下。走過千山,行遍萬水,煙滅的步履,怎麼找也尋不回。走過了尋不著,又怎麼證明我的來過? 別人的前進是前進,我的往前卻是倒退。前路看似光明璀璨,景色明媚值得出遊;許多人也都在前頭了,我想迎頭趕上。可是越勤奮地用力走,步伐越是離得遠遠的。努力練習前進,漸遠的目標卻在更遠的地方招手。 一度黯然坐在路上發愣,喪志的想放棄,遇見了清除鍵(ESC);他聽了我的抱怨,笑笑說:「還好啦!你走過前,還看得到留下的風景;我來,根本不留一物。」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後來,我學會跟從別人的步伐,以倒退的方式前進看風景。在跨出腳步前進時,有了無物留存的預備心,不再悲情。

Read More

〈中華副刊〉歲月

■郁思 之一 五年前晨走多年的操場,忽然覺得風景太過單調,跟先生商量著改走居家附近的人行道,可以欣賞每一家的庭院風光,對這家那家的花草樹木品頭論足一番。 那時每天在操場都會見到跑步的他。古銅色的皮膚瘦高的個子短而捲曲的黑髮,陽光照得黑亮出油。他邊跑步邊輕聲哼著曲調,像替跑步打拍子,很是特別。我們走操場一圈,他跑兩三圈,每次對面而過我們說早安,他笑著擺手回答一聲早安。彼此禮貌的問候維繫一份陌生的友情。 因為疫情我們又回來走操場,驚喜的看到他還是跑步的常客。我有故友重逢的喜悅,大聲跟他說早安!他回我一句早安。第二圈碰面我說一聲「好久不見!」他凝注我幾秒,笑笑跑過去了。他還記得我嗎? 他捲曲油亮的黑髮,被歲月編織成花白的麻花,我以前花白的頭髮,被歲月漂白得澈底的清白,他不記得我也不意外。歲月中的交集並不都是必然。不是突然的疫情,我不會走回這個操場,彼此錯過再次相遇的機緣,像往前流動的歲月流走許多記憶的網頁。 之二 十多年前,街尾轉角一家二樓房間半夜失火,一樓的夫婦為了上樓拯救熟睡的兒子女兒,四人葬身火窟。消防車開到時找到四具緊緊抱在一起焦黑的屍體。 普普通通的一棟二層樓房,殘破的支架聳立在歲月的煎熬中,依然青綠的草坪上豎立著日漸蒼老的「出售」木牌。 五年前吧,房子終於被拆除了,蓋起一棟三層樓白牆紅瓦的大房子。門前停著一輛麵包車,車身漆著淺紅油漆「personal training fitness」(個別體能訓練)。我的女兒需要減輕體重,那天我敲門想問問如何收費。 年輕的女子給我一個網址可以查詢所有資料。我放眼望去,寬敞的大廳擺放許多運動器材,開放整面牆壁的玻璃落地窗看到後院茂盛的花草樹木。超重的人越來越多,減重成為流行的時髦。個別健身指導除了減重還有體型的塑造,更是人們夢寐的追求。所以每次行過他們家門,外面停的車輛很多,生意應該是興隆的。 人們可能不再記得當年失火的事情。歲月的腳步悠悠行過,多少事灰飛煙滅;悲歡離合總在一瞬間。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串鑰匙

■劉洪貞 本省人有句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父母健在時經常可回娘家,但是父母過世後,跟手足的親近會疏遠些,於是回娘家的機率自然會變低。甚至有人會說「娘家!娘家!」有娘才有家,娘都沒了哪裡還有家? 過去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大嘆,自從爹娘都沒了之後,回娘家之路真的變得好遙遠好遙遠。一方面當然是少了對父母的牽掛,回娘家變得不怎麼積極,再方面和手足之間感覺少了一層依附感,加上大家都很忙,所以不像父母在世時隨時會刻意回家。就這樣平時難得回娘家一趟,手足因此越來越疏離,一年半載難得見面的大有人在。 每次聽到朋友們無奈地說出她們的心聲,我都心有戚戚焉,很怕哪天我也要面對這樣,有家歸不得的窘境。 那天下午,當媽媽的後事都處理好,親友們都離去後,整個家空蕩蕩的。我拎著行李強忍悲痛含著淚向弟弟夫婦告別,感謝他們幾十年來對父母的照顧。本以為他們只會說:那是我們該做的,沒甚麼啦!沒想到,除了說這些,弟媳還握起我的手,順便給了我一串家裡的鑰匙,並告訴我:以後還是要和過去一樣經常回來家裡看看。父母雖然不在了,但是還有我們哪!給妳一串家裡的鑰匙,讓妳隨時回來方便進出。免得萬一妳回來時,我們剛好都下田種作不在家,會造成妳的不便。 手握著鑰匙,聽到弟媳婦說的這麼誠懇,我這個嫁出去的女兒,忽然覺得她好像是另一個媽媽,同樣給了我家的溫暖和關懷,讓我不再覺得失去媽媽有這麼痛,也相信往後回娘家的路,不會是那麼遙遠。 我把鑰匙握得緊緊的,舉步維艱的離開娘家。一步一回頭,看著自己生長的地方,想著從小到大幸虧有父母辛苦的養育,如今恩澤未報,他們就相繼的離去了,怎不心痛和不捨!難過的想著、走著,不知道走了多久,家屋才消失在眼裡……。 小小的一串鑰匙,不僅傳承著父母無盡的愛,也連結著綿延不斷的親情,真的好感謝他們。

Read More

〈中華副刊〉客鄉

■徐夢陽   「崙背?」當我確定被分發到這個地方,心裡頭感到十分疑惑。畢竟幾乎足不出戶的我,雲林縣的地名,我只略知一二。它對我而言,就像遙不可及的名字。 得知結果的那一天,便積極用網路想了解相關資訊。而偏鄉的資訊多半類似,例如屬於農業鄉鎮、人口逐漸外移與老年化,與村落的發展歷史,反映民情、文化的部分並不深入。 後來終於找到有關文化的論述,令人眼睛一亮的是「詔安客」三個大字。在大學階段,曾聽過「四海大平安」這句話,分屬不同的客家人區域語言。「詔安」正是裡面的一支,相較其他支線,但因所處的地方在閩客交界,反倒使用閩南語較普遍,「詔安客」有危機。 幸虧這些年官方與民間大力推動客家文化,才有一波波語言、文化復振的行動,也不難發現有研究客家的學者或研究生,以詔安客作為研究,無論是語言、文化,以及歷史變遷,都相當透徹詳細。就崙背而言,也有開設相關的詔安客語課程,更有貓耳干文史協會等在地社團,最重要的是詔安客家文化館的設立,為重要地標。 從首善之區工作的我,輾轉要到偏鄉,出發前,焦慮與期待並存,畢竟人生地不熟,只能靠自己。我有異鄉人的覺悟,這裡對我而言也的確是「客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生活,我本來就已經習慣,只是對於不同文化的適應,尚待時間考驗。 來到客鄉第一件事,便是騎著機車走踏,感受農村不同的景致。看到廣大的農田,還有養牛的牧場,陣陣撲鼻的農家味,純樸的人們像讓人吃了顆定心丸,開啟認識這塊土地之始。 因緣際會,我報名了詔安客家文化館的活動,是一位在地繪本作家的課程。她的作品深刻描寫在地文化,例如客庄過年習俗,還有張骨廖皮的文化傳說等,深深吸引了我。順道參觀詔安客家文化館,映入眼簾仿土樓式的建築,以及充滿客家意象的許多展覽品,十分用心。館藏內有布袋戲,有開口獅,悠久且豐富的詔安客歷史,書寫著在這塊土地上人們前仆後繼的努力。 「崙背是個被低估的地方。」曾經聽不少熱心推動在地文史工作的朋友說。其實,台灣不少地方都被低估與不重視,但是,只要有心人願意去做,每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就會被看見。就像「詔安客語」的使用,老成凋零,青黃不接,瀕臨消失,該是所有人都要重視的問題。 在客鄉生活一陣子,充滿許多的回憶與感情,僅以詩一首,作結。   Tng崙背攑起世界 伊 肩胛頭掛著兩塊真重 金牌 H o逐家看見 小小 所在 M 有可能培養 台灣之光 伊甘願忍耐舊傷 M  beh拚一口khui H o世界看見 上k i好 光彩 Tng崙背攑起世界   伊 歷史m-n 是「小上海」 Koh有唯一 詔安客家文化館 He是台灣文化一个重要 所在 其中 上出名 三寶 武術、布袋戲kap開口獅 有真多 故事 書寫一本koh一本 冊 H o世界熟s i 客家文化 精彩 Tng崙背攑起世界 伊 奶牛、洋香瓜kap錦鯉 進軍國際市場 外銷到世界 H o世界看見 伊上好 品質 Tng你lim牛奶 食洋香瓜kap觀賞錦鯉 一定知影 伊 實力 -s i攑起世界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藍色斷想

■黃克全 91.現代人不懂婚姻,所以經濟學一團糟。 92.禪宗教導你狂喜之後,吃飯、睡覺、洗衣服。那麼,你至少得教導自己,悲傷之後,吃飯、睡覺、洗衣服。 93.有些偉大人物為全世界人類建造大水庫,但卻不懂得為身邊的人和自己挖掘一條小水溝。 94.激情往往和盲目及愚蠢結伴,但遠比冷漠的理智值得。 95.成功的原因只有一種,失敗的原因卻有千萬種。反過來說也對:失敗的原因只有一種,成功的原因卻有千萬種。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杯白開水

■追尋 我,是個很無趣的人,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不喝咖啡、不喝茶、不喝任何飲料(除了酸梅湯),但白開水卻是天天喝,常常喝的,於是,我覺得自己像一杯白開水。水,雖然沒有色彩,也沒有味道,但,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過,我也不是那麼味同嚼蠟的人,愛文學,也愛寫作;愛唱歌,愛聽音樂: 藝術的也好,通俗的也好;古典的也好,流行的也好; 西方的也好,東方的也好。我喜歡觀賞文物、字畫、藝術品,也喜歡觀賞舞蹈、山水、風景。無論是讀的、看的、聽的,凡是美好的東西,能滋潤心靈的東西,我都喜愛。 與朋友們出遊時,少不了會去喝咖啡,我並不是呆在一傍陪著,那多尷尬無聊,我總是會叫一杯熱巧克力牛奶或熱可可牛奶,你看,我還不算太怪吧? 也真不像個女人,不擦胭脂不抹粉,不畫眉毛,更不灑香水,出門應酬時,只塗點口紅。我不化妝,也不會化妝,平生只化過一次妝,就是結婚那天,是美容師幫我化的,新婚當晚,丈夫看著我的臉說:「怎麼擦那麼多粉?」他從來沒看過我臉上有粉,我並不是如虢國夫人般「嫌脂粉污顏色」,而是覺得粉會把毛孔塞住,害皮膚不能呼吸,整個人會感覺很不舒服。俗云:「女為悅己者容」,我亦不曾為悅己者容過,對誰都是一抹口紅而已。 不喜歡逛街,連進三家店後,就會開始頭痛。我買東西,都是直奔目標而去,合意,買;不合意,馬上離去,不會在店裡閑逛。我也不會去買什麼名牌衣服皮包鞋子,像菲律賓的伊美黛有三千雙鞋、某些大陸女性一個月只吃泡麵,就為了省下錢買一個名牌包包;真不懂是為什麼!女人聚在一起,總愛東拉西扯,張長李短,瞎謅些有的沒的,無聊的很,我從不參與。有張心理測驗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第一眼看到這張圖是隻鴨子,你的隱藏性向偏男;如果你第一眼看到這張圖是隻免子,你的隱藏性向偏女」,我看到的是鴨子;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不像女人。 疾惡如仇、是非分明,是我的個性。漸入老年後,才發覺這種個性有點偏激,惡,應先究其原由再下定論,是非更不是一刀切那麼簡單,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是非很可能會完全反過來,而且在多半情況下,事情往往與是非無關,只不過是立場、看法不同,不一定非要爭個孰是孰非。 我是個同情弱者、愛與硬者碰撞、太耿直的人,有點好打抱不平。不是不講理,而是太講理,講起理來六親不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妥協的餘地,常被批評為「不近人情」,十足是個不通人情世故的書呆子;其實,講理之前先講點情,不失為圓融之道,何必一定要得理不饒人,不留一點迂迴的空間。不過,我自認為有一個優點(臉紅),那就是會認錯,只要是我的錯,一定認,但是,要想抓我的錯,不容易,因為我自律十分嚴謹。 像我這樣如一杯白開水的人,真的很無趣,對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啣走最後一枚誓言的某港口

■黃克全 陽光湧起,波浪和風 敲昨日的鐘,宣告 歡笑由淚水釀造 火由水焚燒 呼嚎由盼望 遠方由一棵缺少的茱萸 而影子,影子是光明的歎息 及絕望後深深的一瞬 我們不是辯證專家 但這樣早晨的七月 多少超越正反合的 超現實的瞳人 將我們捶打又捶打 將我們翻閱成生命澱沉沉 微顫的輝芒 直到海鳥啼聲 啣走最後一枚誓言   陰影竟在亮光之前 暗夜在黎明之前 那麼嚴肅而愴然的臉孔 看似整齊 實則通往死亡幽谷的腳步 怎麼都如春晨的煙消失了? 且拋忘曩昔這些鐘聲 珍惜眼前芭蕉葉的露珠 風開始在海面寫狂草 風的臉頰塗上一種瑰麗的色彩 我們深信 世間更有一種純粹的光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書信兩帖

■蔡忠修 〈給媽媽一封信〉 那年前線,四十餘年前的軍旅生涯,每天必有一封母親從台灣寄來的信,許多同僚羨慕我滿滿的親情,那時母親想念我的心情就在她行字間一筆一劃寫下她對我的思念和關懷,母親的愛陪我度過寒冷的冬天,陪我在砲聲隆隆的夜裡查哨,陪我守衛金門海岸線。退役後不再寫信,我在他鄉也在異地放逐自己,忘了母親自己一個人在故鄉裡守著她的寂寞,也不知她隱瞞很久的病情,如今她突然走了,我想寫信給她,沒有地址,想念是一件很痛的事,想媽媽的心情已經無法寄出,母親也無法收到我自人間寄出的信了。   〈給父親一封信〉 整整六十五年來的第一次,我終於知道孤兒是什麼感覺了。 你走了以後,沒有留下任何隻字片語,滿屋子裡的舊相片,有你年輕時的歲月,有你中年留學日本,走過異國校園的痕跡,有你取得博士時留下的笑容,想念你晚年的日子,痛的記憶一點一滴,已快一年了,今年農曆七月,不知你有無重返人間?看我最後一眼,在你不及和我告別之前。

Read More

〈中華副刊〉子午線台灣新詩社002期 (2021春季刊)詩刊發表會

時間:三月二十七日(週六) 下午:14:00~17:00 地點: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電話:04-23712614 受邀來賓:向明、李魁賢、蕭水順(蕭蕭)、林淇瀁(向陽)、吳啟銘(林廣)、紀明宗(紀小樣)、賴文誠、王松輝等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小詩五首

■傅詩予 ‧好閒 閑人如木,坐成一棵老樹 閒人有月,坐看一晚月升 老樹下聆聽時間深海的浪濤 任星光澆得一身好詩 ‧小雀興 僅僅只是為了一點小雀興 牠跳進籠子裡啄食 隨著大門一關,牠失去整片天空 僅僅只是為了一點小雀興 ‧胡思亂想 胡話泉湧時,蝴蝶也來聆聽 思來思去,蝴蝶沒趣的飛走了 亂松針雨在林間繡了降龍十八掌 想來想去,還是時間的輕功最厲害 ‧不如 要求黃昏多給一點顏色 不如自己在畫布上多塗鴉一點 要求雨後的彩虹 不如自己多玩幾次三稜鏡 ‧無痕 那人獨自落葉,那樹獨自落淚 那人在葉落的樹下撿著眼淚 那樹在淚人旁落了一地的葉 葉與淚,雪落以後都是稀泥無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