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轉身以後

■侯思平 想像生命的奇蹟千種光輝、萬種風情 以笑為信,硬挺細微的生命漣漪 總是易於走失的聲色 少了風味的漁獲 我實話實說 我如何珍貴包裝 只為耽美走出風雲的懷抱 經過的只有夏天的雨、冬天的雪 天氣很火,失控佔有曠野的風 我想這樣活著 以不安的餘裕倚傍四方 對峙一盞打拋的人情世故 寫一條長河像一道裂縫 就此篤定 杵在感情線上慌張 許是我的英雄本事 我想實話實說 我想這樣活著 自律且已悠長十萬八千篳路藍縷 教一本經書淙淙誦讀高高低低的城府 南無,南無,究竟涅槃 倘若無法將你懷胎入夢 是不是 準備穿牆而過 以時間釀酒 滴水穿石 也不抱負在淋漓的摺痕

Read More

〈中華副刊〉信物

■鍾敏蓉 之一.印章 光陰都記得我 每個承諾叱吒天際四方 而那日,妳梳髮 我屏息,展翅如鴻鵠 俯衝直鑄妳心底 長長一生吧,如僧安坐 之二.信用卡 若換來妳深夜叩門 本該的一張山盟一紙海誓 就輕輕一劃,如流星 成捲的成縷的祈禱聲 妳的名字,漫天 璀璨了我的眼底 之三.存摺 裡面是牡丹與煙火的城 只等妳 妳勒馬回眸 城裡星子們忘了歸去的方向 醉跌 一池秋水裡

Read More

〈中華副刊〉揮別不用說再見

人非枯葉,都有未來;未來值得期待,卻不能長夜枯等。 ■陳銘磻 悲傷時不要唱歌 看過每一季的櫻花雨紛紛,易於使人跌落傷感深淵。為什麼長大成人心情這麼容易悲傷,成長不就是應該要逐漸遺忘悲涼往事的過程嗎? 我在憂傷時從不唱歌、聽歌,始終保持沉默不語;心情平靜時唱歌、聽歌才會被歌聲、樂聲逗樂而開心。 日本已故流行歌手本九,一個賭上音樂人生,義無反顧堅持歌唱的男人,他的名曲《上向步》(昂首往前行)是我裝置在手機的來電答鈴歌謠,激勵勇氣的旋律。 一九四一年出生神奈川縣川崎市的本九,高中時期開始唱歌,一九五八年,加入樂隊「The Drifters」作為主唱,成名曲《明日》(何時都有明天),一九六一年,演唱《上向步》,成為代表作。輕快而鼓舞人心的歌聲紅極一時,橫掃世界樂壇,在英國改名《Sukiyaki》(壽喜燒)發售,甚至紅遍美國公信榜,至今仍是唯一登上這個流行榜的日文歌曲。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二日,音樂才華橫溢、以憨笑博取觀眾緣的本九,搭乘日本航空123號班機前往大阪時遇空難身亡,得年四十三,飛機墜毀前,曾寫下給妻子柏木由紀子的訣別書,結果遭烈火焚燒而灰飛煙滅。 這場空難總計五二○人死亡,是當今單一飛行器出事的空難,死傷最慘重的一宗。 他不就是屬於音樂舞台,那個頻頻讓人跌入魅惑流行的歌者? 昂首往前行吧!莫讓淚水流出,回憶起春日時光,獨自一人寂寞的夜晚,昂首往前行吧!數著星星淚水滲出,回憶起夏日時光,獨自一人寂寞的夜晚。幸福在雲端,幸福在九天,昂首往前行吧!莫讓淚水流出。亦泣亦行,獨自一人寂寞的夜晚。 所有消失的都曾是事實,所有事實終將幻滅,即便沒有如數虛空,也是錯覺,使人困惑;人生路再怎麼昂首向前走,總有走完的一天。曾經燦爛的本九,最終在火焰中結束生命,前赴他方,用歌聲療癒另一群聽者。 老臉倚著朝顏花輕搖 人的身體是由骨肉血脈組合,人的品質卻是由行為特質、語言氣質、契友的數量決定。 常常告誡自己,不要擔憂人生,自尋煩惱,靈魂原本屬於明燦的夏天,充滿陽光,不用懸念,別讓它溜走,那是生命的活力盛夏。 身體猶如一葉扁舟,生命猶如江河,人必須認清自己不過是個凡夫俗子,都會面臨身體毀壞的一天,保護好身體,是責任和義務。 身體最強勁的敵人是不照規矩來的病變,不如用寄託身體那顆慈悲之心,專注操舵橫渡湍急流水,登上幸福彼岸。 不要擔心用身體去做事,會不會毀損這副工具,身體好比泡沫,終有一天會消失,真正的你,是身體裡面的那個「我」。 要用身體裡面的那個我,盡心竭力完成每一項職務,最有效率的方式,便是你在未來銀行的戶頭裡存入一筆款項,不斷增加存款,未來你就有權利隨時提領鉅額財富。 被形容為既是恢宏史詩,也是憾動人心的勵志電影《阿甘正傳》有段話說:「我不認為人的心智會隨著成長越來越成熟,甚至任何東西都可以接受。相反的,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做一個單純簡單的人。」 捨棄關注身體狀況,卻讓靈魂在天際任意遨遊,跳躍出許多不可思議的老臉情境,這些看來非常態性的行為,絕對不能拿它來裝填生命中不完滿或不完美的部分,人身靈肉本來就是一體成形,任憑誰也離不開彼此。 人類的本性只有在被逼迫到絕境,才會彰顯生命底細,有朝顏花輕搖的風情日子不也過得很好?無論好壞,都是自己的選擇,現在的自己就是自己的全部,就是因果。 世間所以多苦難,在於老年人情願活在過去,少年人活在天真的未來,沒人喜歡活在現在。過往鄙事常攪翻出來講沒意思,過去無處,未來所措,實在不必背負活命一生都償還不清的罪戾。 長夜枯等繁花綻開 不必以沮喪或失意象徵末日來臨,生活在新世代的人,科技知識運用、體育動能炙烈開展,你我抱殘守缺的厭世態度,根本找不到活路。 聰明的人,善於揣摩別人,不自知而欲知人,不合常理;只有自知之明,才懂得體會現實。要擁有體會後的喜悅,就能明白容貌變化,可以在鏡子看見;這些都需要經由自知而明白,但知道以後,沒相應作為,又等於不知。 即使身處奔波忙碌的生活,人仍習慣滿足於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聽來毫無意義的話說多了,平靜的心會滯留哪裡?得到的回答是:平靜無所不在。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心中,並不存在平靜,人們嘴裡所講的平靜,原來不包括心靈! 會咒罵自己是懦夫、無能和無知,同時埋怨生命不公道,總是得不到甜美果實,心就會被失望、疑惑和憂傷包圍;失意不必難過,要在平靜中使心聽見:寧謐是天堂,悲哀是地獄。 人生未必事事如意,有的生命降臨在惡劣環境,有的人出生安逸家庭。無論際遇如何,所有帶著父母的期望來到世界的生命,都是奇蹟。虔誠祈願降生世間的人,都能得到祝福,我們會說:歡迎來到寂寥世界,恭喜你,蒞臨這個繽紛人間。 人終將死去,正因如此,才要活出價值。既然歡喜來到人間,就應創造最好的生命體,才能無悔死去。幡然有了死的覺悟,那就把命奉獻家庭、親人,給社會。 然,設若嘮囔自己的青春被淪為紅塵客夢,好比給點陽光就自行燦爛,下點雨水就無端泛濫,盡是無知不悔。 時間不是從過去流向未來,是從未來流向現在;至今為止的人生,是過去直到現在,向未來前進,當被告知自己的未來有限,會感覺渺茫正向心中逼近。 不論事業成敗,生命長短,人生一定會有第二舞臺、第三舞臺,……。活著又不去勞動,難道就此要死不活? 人非枯葉,都有未來;未來值得期待,卻不能長夜枯等。 花開多荒蕪,一年又過去 星星距離地球太遙遠,以致使它們看起來只是個小小光點,同樣道理,拒歷史於千里之外的人,認為歷史是過去,無足輕重;就因歷史是過去,才能成為一面明鏡,清楚反映未來。 過去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復不在,輾轉無相依。未來的人生路,請記住自己的優點,只要憑恃這些優點,一定可以得到幸福,也能為周遭的人帶來幸福。 凡人都是棄嬰,出生本身就是上天把人遺棄世間。有生之年,人都會在月夜的松樹陰影覺到孤寂,在飄零紛飛的櫻花樹下,看著被風吹落,沉靜枯萎在泥地的花瓣,承受淒美。 切記,辛勤維護生命壯大是最厚實的幸福。 無論要做愚昧的父母,還是當穩健的成年人,唯一不能放棄撫育下一代,小孩可愛如貓,那麼美好、逗趣,何忍摧殘?應該讓她快樂生活過一生! 時常在未置可否的人生路不斷掙扎,一邊畏懼夜晚到來的暗黑,一邊又急欲尋找潛藏晨曦的希望。而生命到頭來必然回歸什麼都不是,僅留虛空。 要讓被生死俘虜的生活,好似邂逅一座博物館,充滿典雅人文美學,可欣賞、玩味,千萬別像一些愚昧無知、冥頑不靈的人,只顧長肌肉、添年歲,從不增智慧。 沒人能永遠在那裡,父母不能,愛人不能,偉人一樣不能。花開多風雨,人生足別離,努力過活卻始終看不見未來,未來就是明天、後天。當感覺渺茫無依,到底要怎樣在人群找到歸屬?生命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先把那一顆迷失的心找回來! 哲學家伊德里斯夏在《蘇菲之路》寫道:「就如種子,在生長它的植物死去經年,而地上甚至連痕跡都不再有的時候,重新回到地上。」 人一旦死去,一切行將結束。活著難道不會結束?死了,活著的點點滴滴將會付之烏有,示意一切都已結束。而死去的人會在哪裡復活?在某些人的記憶!生前事蹟不留在活人的記憶,死亡便不具意義。

Read More

〈滄海集〉陳惠玉:不被命運打倒,活出漂亮的人生

  癌症名稱:乳癌 診斷時間:2007年4月 抗癌格言:堅強就是我的名,凡事感恩,活出漂亮人生 在面對生死交關發生的當下,誰又能預料結果會是如何呢? 十三年前的一場大病,並未因此打倒我,反而逆轉了我的人生。 ▲雖走在人生低谷,依然看見希望 「得知癌症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是驚恐、徬徨的。」我經常到病房探視病友,並分享我的抗癌心路歷程。 與大多數人一樣,得知罹癌當下,恍如世界末日,不論醫生怎麼安慰,也難以撫平紊亂的思緒,再多的言語與安慰,我又如何聽得進去? 我把自己鎖在房裡痛哭一天一夜。躺在床上看著窗外日出日落,心裡反覆思索著:「難道我的人生就要這樣虛度嗎?」 「不要擔心,我們都會陪著您!」在家人溫暖懷抱下,我收起悲傷,決定與癌症抗戰,絕不妥協。 經歷了六次的化療、二十八天的放療,在舟車勞累且種種不適,我憑著意志力,完成了整個療程。過程中的艱辛實在無法用言語形容,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我走過來了。 ▲治療後的疲憊,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治療的副作用接連出現,反覆嘔吐、手腳發麻、骨頭刺痛如針扎、牙齦出血、嘴巴破皮,還有全身散發令人掩鼻的藥水味,,每一階段治療結束,就只能無力呆坐著,凝望著天花板,心裡想著:「這難道是我未來的生活嗎?」 最讓我難過的,是在某一天的早晨發現,滿床都是掉落的頭髮,不想看著頭髮大把大把地掉,我選擇理光頭!當探訪的親朋好友看見我的瞬間,總是會投以不捨的眼神,我反而微笑對他們說:「沒關係,生命要緊,頭髮再留就有了。」 幾經波折後,在身心與恢復良好情況下,我毅然決然投入志工行列,特別選擇癌症資源、腫瘤科門診、安寧病房,每天與病友相處互動、關懷,以過來人身份,為癌友們分享抗癌心路歷程,並給予支持與關懷勉勵。在安寧病房服務期間,看到了許多的生老病死,感嘆人生無常,凡事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美好。 至今,我成為志工已經十二年了,服務、陪伴過許多病友,也擔任過傘兵部隊的志工媽媽,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給予服務與陪伴,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們常說付出不求回報,但是當我在別人眼中、口中得到認同讚許時,這一切都變得更有意義了,生命很脆弱,也很強韌,當我們看破生死,生死就變得尋常。 ▲把痛化為養分,成為生命中的祝福 原以為我的難關已經過了,沒想到一次的意外自摔,讓我躺在加護病房四天。 這四天是這一生最難忘,也最刻苦銘心的感受,躺在加護病房裡,心中百感交集,在輾轉難眠的每個夜晚,身驅會隨著肝囊腫引流管,腹脹灼熱,因為怕壓住傷口產生不良反應,於是忍著所有的悲痛,告訴自己:「我一定熬得過!可以順利地度過!」 待在冷冰冰的加護病房裡,最令人我感到窩心的是,當在打抗生素的同時,出現腹痛灼熱膨脹,咳嗽濃痰,又大小便失禁,沒想到兒子和媳婦的一句話:「媽咪,您放心吧!我們會好好照顧您!」一肩扛起照顧我的責任。 在這兩次重大的疾病面前,我才是被愛的那個人──鄰居每天的愛心餐、好姐妹的溫馨接送,這些都是幫助我復原的良藥與精神上最大的支柱。尤其是在家人的體貼與悉心照顧下,我才能迅速康復。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痛,才能將痛化為養分,進而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一直以來,我都在心中告訴自己:「我不會被打倒,我會越挫越勇!」期待明天會更好,每天要求自己變得更堅強、更勇敢。 本文摘自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編著《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博思智庫出版)

Read More

〈滄海集〉五七五臺灣俳句菁英會2

〈 夢想〉/ 顏曉曉 掬滿天星火 採集精華書寫俳 文字奔閃亮 〈空〉/ 邱各容 本就無一物 煙褪雲散終歸零 來去莫牽掛 〈春繁〉/ 呂振嘉 心路春氣遠 霧隔人花我聞嘆 開謝本自然 〈船歌〉/ 劉金雄 江南煙雨朦 一抹水痕映昔蹤 回首山影中 〈緣分〉/鄭秀桂 隨緣順其中 莫向秋雲問旅鴻 珍惜在相逢 〈 行旅〉/范詠菁 紅塵多試煉 莫忘來時本是空 知足破千關 〈 絮語 〉/ 林錦綉 舞動的雲朵 盡拂彩意繪天布 舖一池棉絮 〈幽靜〉/邱筣臻 蒼松野鶴臨 芳草林煙碧幽嶺 空靈禪心定 〈遊子情〉/朱嵩山  異地的月光  照不透相思情長  拼湊著故鄉 〈閲俳〉/ 吳添楷 心思齊唱鳴 雙俳共曲賦齋聽 坐讀敬字亭

Read More

〈中華副刊〉土檨仔

■珍珍 長長的黃土路,公車經過總會揚起濃濃的灰塵,兩旁綠樹成蔭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五歲的我還不懂美不美,只是眼巴巴地盯著樹上的土芒果,嘴裏自動分泌唾液,想像金黃甜香的果肉塞滿口中。公車晃呀晃的,我跟媽媽坐在車裏東搖西晃晃回外婆橋。 外婆家在嘉義竹崎,台語叫「竹甲」,媽媽從小跟著哥哥姐姐「貢檨仔」,土芒果的季節整條路旁都是手拿竹竿的小孩,你打我撿互相推擠好不熱鬧。 黃綠色的外皮一剝開,黃澄澄的果肉隨即裸身相見,連忙放入口中牙齒一咬,酸甜的汁液填滿口腔,手口並用之下,嘴角、雙手、衣服上沾滿黃色的甜蜜,重複的動作要嗑完十多顆才罷手,原因無他,子大肉少。媽媽說土檨仔吃的是「氣味」,吃完齒縫會夾雜絲絲纖維,用手指拔都拔不掉,當然沾染汁液的衣服也很難洗。 有一天,一位身穿軍服的阿兵哥經過,順手幫孩子們敲打高處的果子,連打五棵芒果樹,女孩說:「叔叔你也拿一些回去吃。」15歲的媽媽遇見35歲的爸爸,這個好食土檨仔的女孩在這個季節在這條路邊總會看到他。爸爸的哥哥嫂嫂住在附近的空軍眷村,他已經看這個女孩好些年了,少女媽媽並不知情,畢竟誰會對一個叔叔有印象,再說大人們都稱呼他們是「老芋仔」。 可是阿公為了五萬聘金將媽媽嫁給爸爸,她變成「老芋仔嫂」,走在兩人當年的姻緣路上,換我跟表哥、表妹、堂哥、堂姐們接手「貢檨仔」。伯母會將尚未成熟的土芒果去皮,綠色的果肉削成一片一片醃漬成「芒果青」冰在冷凍庫,等我們返鄉回去吃。 回外婆家跟伯母家是同條路,總是在伯母家吃午餐、外婆家吃晚餐,餐後的水果就是土芒果。孩子們會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雙腳叉開、頭向前傾避免汁液沾染胸前的衣服,比賽誰吃得快又乾淨,空氣中特有的果香味是童年歡樂的味道。 黃土路鋪上柏油,公車走來快又穩,車窗外的芒果樹一棵一棵變少,綠色隧道最終只剩下畫圖紙上的記憶,那條路再也不像回外婆家的路,宣告我的金色童年時光正式結束。 季節對的時候,我跟媽媽還是會在水果攤上挑土芒果,老闆好心提醒:「頭家娘那個吃來沒肉,還是愛文肉多又甜啦!」可是我的爸爸愛呀!等了一整年,祭拜完老爸就換母女倆不顧形象的大吃一番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瞄準

■吳鈞堯 化妝盒與 西裝墊肩,測量起來 都成為準星 不一定直線 雲訪雪,常走蝶步 位移鏡子 敲敲疑似門的暗灰 點點不過動的風鈴 表情轉進凌晨時 以無光,採收光 進一步是火 退一步是冰 用淚水尋找火源 五官拆得很散 腳步答答,正如鐘面 鏡子被重新發現 黑與彩色都校得精準 凝視 有人在月亮背面 我們背貼背時,已在瞄準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小鎮書店

■簡綾仙 小宜無精打采的獨自一人走進了住家附近的一家小書店,等她一踏進小書店的門口,心裏卻有著一股頗為不安的感覺,果真一個不小心「叭噠」的一聲,一個閃神疏忽而將書店裡整筒原子筆給打翻了。 小宜面對著撒滿地的原子筆,目瞪口呆、手足無措,因為這一堆的原子筆可能有幾隻正面臨斷水的命運,小宜心虛的偷瞄著老闆,幸好書店裏的老闆正在打著瞌睡,所以她很慶幸自己的蠢樣子沒有被發現到,要不然老闆逼著她買下這一大把的原子筆,可會寫到中指都長出繭來。 小宜一回神,趕快將地上的原子筆一把一把的捉起,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放進裝原子筆的筒子裏,隨後東摸摸西摸摸像螃蟹一樣的走著,且儘量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想湮滅證據以消除心中的不安。 朝著櫃檯方向走去,一見到打瞌睡老闆便開口問他:「老闆,我要買尺。」 老闆突然間被小宜的高分貝給驚嚇到而睜開雙眼,一副要吃人的樣子,好像小宜打斷他美夢,他不耐煩的用手指著說:「尺就放在那筒原子筆的對面,要什麼樣式,自己去挑。」 小宜一驚,老闆所指的那一筒原子筆不就是剛剛她弄翻的那一筒嗎? 小宜怕老闆會發現那筒被她弄倒的原子筆,等老闆話一說完,便以最快的速度往放尺的地方移動,選了適用的尺,從小錢包裏拿出錢來要付款。 就在老闆要找錢給小宜的時候。 「哇!」小宜差點沒尖叫起來,她的臉可綠了,因為她竟然瞥見角落旁有一台監視器,這下可慘了,老闆遲早會知道是誰打翻了那筒原子筆;小宜心想管它的,說不定監視器的畫面不清晰,到時候來個打死不認帳;拿了尺,發票也沒拿,便匆忙要離開。 「小姐,小姐……」老闆話還未說完。 小宜心跳的好快,完了完了,全搞砸了,原以為走出這個門就可以解脫了,但是她心一急,自己又製造緊張的氣氛,以為老闆發現她打翻原子筆的事,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而是生平頭一遭被自動門給夾到,情境顯得非常尷尬,一腳在門內,一腳在門外。 原來是老闆要提醒小宜,自動門有點故障,請她要小心一點。 驚嚇之餘的小宜,還狠狠地瞪了老闆一眼,且口中唸唸有詞,說什麼自動門,是要自己動手去開的爛門,情緒激動難以平復,然後氣沖沖的離去。 對於剛剛打翻原子筆,還有監視器的事,這麼被自動門一夾,她似乎已忘得一乾二淨。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四十歲的事實

■黃柏榮 一直前往某個遠方 深愛著不是自己的自己 離人步伐踉蹌 跌落在事實比結果輕盈的年紀 驟至乙太充盈的結界 你問:別來無恙   蒼狗踩在屋瓦背陽處 被拋在荒原之外的影子沒跟上腳步 尋覓自己的遊戲,開展為 沒有題目的試卷 我振筆疾書   餐桌上擺置一副意義消失的碗筷 僅有不經意的隱喻 申論價值隨別人定義 字體由墨水倒映 影子躍入清冽二鍋頭 杯底有酒漬暈開成默片一齣 仰頭飲盡 把心與肝染黑   生下自己的影子 他馱著我前行 我拖著他淡出舞台 齊步走向吹笛者遙指的荒原 由高粱搭建   大地覆上蒼狗的腳印 掩飾攤在陽光下的心與肝 沒人在意那是什麼顏色 因為諸神早已退散 而眾民在唱和,另一首 千禧年的神曲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藍色斷想

■黃克全 36.那些愛別人的,受到的傷害來自別人;但那些不愛別人的,受到的傷害來自自己。   37.最大的幸福,總來自那些原來最不幸的人,就宛如光明是來自黑暗一樣。   38.我們知道的東西未必屬於自己。我們知道愛,但未必活在愛中,知性是匹孤獨的狼,未必有愛。而活在愛中的人生活時勇往直前,一無所懼,連悲傷也有甘甜芳美。   39.悲傷、痛苦使我們有存活著的覺知,但那種覺知對生命時有斲喪之虞,所以悲傷、痛苦是一柄雙面刃。   40.這世界並沒有誰一無痛苦,也並沒有誰一無歡喜,我們必須知道這點;光憑「知道」本身,我們便超越了痛苦或歡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