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文化守護聯盟公布台南車站站區開發規劃模擬圖,質疑綠園道周遭將被大樓淹沒。(翻攝自聯盟臉書)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鐵地下化工程正進行,台南車站站區發展引發外界關注,台南文化守護行動聯盟揭露站區規劃模擬圖,質疑市府提供的圖資,遭龐大建築占據,市府先前說的縫合都市,竟成「都市裂縫」,不到十年光景,「府城韻味」將消失殆盡;都發局回應,該模擬圖被退回,車站站區計畫尚未進入都計審議階段。
聯盟呼籲民眾好好感受和珍惜「府城韻味」,因為十年左右,府城不再是府城,「台北模式、台南複製、「京都風貌、台南口號」。
聯盟揭露台南車站站區模擬圖,原本說好的地下化後的空間成為綠園道,一窺模擬圖後,赫然將成為大樓旁的「公有人行道」功能,日後該區將成為台南最壓迫空間,成大和台南公園被阻斷,無法形成連續綠帶,先前說好的縫合都市,反而成為「都市裂縫」。
對此,都發局強調,該模擬圖為先前舊圖,尚未定案且被退回,站區規劃因牽涉台南火車站古蹟保存及周邊經濟發展效益,交通部台鐵局和文化部仍在協商中,站區計畫尚未進入都市計畫審議階段,會要求人行、車行及開放空間貫通性,並注意大樓天際線問題。
聯盟則嘲諷有被詐騙感覺,重視經濟發展,因此沿線的文化設施,如被列冊追蹤的百年壽陸橋,恐遭填平命運,且無論再如何有價值,市府也會判定沒價值。聯盟指出,台南能升格為直轄市,乃因高度文化內涵,而非大樓和房價「高度」,在台灣人口持續負成長下,真的有需要如此龐大的建築物和設施?
聯盟說,當初河樂廣場強調要讓台南人看到「安平夕照」的落日大道,如今不僅已遭大樓阻隔,對岸的「運河星鑽」土地更是房產熱區,至於由西往東,偶可一窺中央山脈,相信在站區超高樓層阻隔下,台南的天際線將宣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