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盤點52場站 設太陽光電

  市府水利局盤點轄管抽水站、水質淨化場及水資源回收中心等場站可利用的空間,將招商設置太陽光電。(水利局提供)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水利局配合政府推動太陽能發電政策,盤點轄管抽水站、水質淨化場和水資源回收中心等場站空間五十二處,將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預估發電量可達一MW(百萬瓦),已公告上網招商,預計明年中完成設置並開始運轉發電,不僅可增加市庫收入、又具環保教育意義。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落實中央政策,政府公共設施如有空間,都可檢討設置太陽光電之可行性,水利局基於配合政府綠能政策,提供水利相關場站設施做為太陽能發電標的,藉由民間資金及技術來評估設置,讓場站設施除發揮既有功能,也能兼具綠能發電。  水利局表示,在不影響既有水利場站設施用途下,利用設施上方或周邊環境作為太陽能發電設置區域,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目前在南科特定區的公滯一、公滯二、安平水資源回收中心已設有太陽光電,發電運轉順利,後續也將持續推動滯洪池水域型太陽能發電,將所轄空間充份運用,建構低碳綠能之永續健康城市。  水利局說明,經盤點轄管抽水站、水質淨化場和水資源回收中心等場站空間五十二處,將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預估發電量可達一MW(百萬瓦);目前水利局轄管場站太陽發電系統計畫案,已在十四日公告上網,預計八月四日截止收件及開標,有興趣的廠商可上水利局官網的招標資訊,下載相關招標文件,共同打造台南成為減碳綠能的美麗城市。

Read More

向鄰居潑水二次 判拘30日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鄭姓男子與鄭姓鄰居相處不睦,去年五月間,竟涉嫌向站在自家門口的鄰居潑水二次,被鄰居提告,彰化地院二十日審結,依強暴侮辱罪將他判處拘役三十日,得易科罰金。  判決書指出,鄭男跟該鄰居為親戚關係,但平日不睦已久,其竟於去年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六點十九分二十八秒許及四十八秒許,接續從其住處門口,朝向右側站立在自家門口的鄰居潑水二次,足以貶損鄰居的人格尊嚴及社會評價。  被告在警詢及偵訊時否認妨害名譽,辯稱其未對告訴人潑水,其只想開水管淨化空氣,沒有注意到旁邊有人,潑完才看到有人等語。  不過,檢察官勘驗監視器錄影光碟,發現案發當日,被告自出現監視器畫面時,即注視告訴人住處的方向,並接續向告訴人潑水二次,可徵被告明知告訴人站立於其住處門口,仍故意向告訴人潑水,因此被告所辯係卸責之詞,不足採信,依法起訴。  法院審理時,被告自白犯行,審酌其不思理性處理問題,僅因相處不睦,即潑水侮辱告訴人,不僅欠缺尊重他人人格法益的觀念,並致告訴人受有精神上痛苦,所為實不足取,惟念其坦承犯行等情,量處拘役三十日,得易科罰金。可上訴。

Read More

替代役男出點子 白河迸出新火花

 引言:台南轄內有山有海、有城有鄉,每一區都擁有自己的特色及文化。為了傳承在地記憶,活化社區空間及美化空地景觀,台南市政府推動「替代役參與區里營造」計畫行之有年,民政局長顏振標希望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年輕替代役男能深入各個社區陪伴長者,並融合老一輩的經驗,碰撞出新火花,讓社區翻轉永續經營,共同耕耘美麗台南。  一、承先啟後的精彩旅程:白河區公所的替代役計畫訴求有別於其他區域,一向秉持「長照社造化,社造長照化」理念,將長期照顧與社區營造並行,從一0五年的「守歲-守住與長者的美好歲月」,一0六年的「聚-和社區歡喜相聚」,一0七年的「築-築起里民情感」,一0八年的「役新役藝-創新結合傳統,以藝術美化社區」接棒,在公所及替代役的努力下,年年都有亮麗的成果。其中一0七至一0八年及一0八至一0九年連續兩年成果獲得績優殊榮,備受內政部役政署肯定。 白河大林里活動中心彩繪改造完成,公所舉行成果發表會。(白河公所提供) 承先啟後 備餐編舞都精彩 目前在白河服務的替代役為郭柏序、呂權訓、廖振傑、黃暐志等四人,具有醫學背景的郭柏序及藥學背景的呂權訓到白河服役後,隨即走訪各個社區,配合公所「呷飯皇帝大」計畫設計團康,讓社區歡笑聲不斷。具有設計專業的廖振傑以及有土木背景的黃暐志,亦著手規劃了社造課程,並提出彩繪的各式發想,在四人的集思廣益下以「役新役藝」為題分工合作,開始了承先啟後的精彩旅程。  二、嘿!跟我「役」起動:白河區公所為協助無法自行準備餐食的長輩解決午餐問題,自一0四年開辦「呷飯皇帝大」計畫,迄今轄內已有十五個呷飯廳,成為替代役推廣健康促進活動的平台。一0八年替代役精心編排了「泰國恰恰」舞步,並構思多樣益智小遊戲,讓白河的阿公阿嬤每日都歡歡喜喜地聚集到呷飯廳來。 市長黃偉哲(圖中)於青銀運動會致贈白河公所四名役男退役大禮包。(白河公所提供) 匠心獨具 長者歡喜動動手  三、「手.役」,匠心獨具:為充實社區長者生活,拓展交友圈,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習得手工技巧,郭柏序以及呂權訓設計了「手.役」課程,分為紫雲膏、手工皂、蓮門一餃等三個主題,讓長者感受動「手」帶來的樂趣及健康。紫雲膏不但可以預防蚊蟲叮咬,甚至是輕微擦傷、燙傷亦可以使用;手工皂則是加入氣味芬芳的植物精油,除了能滋潤手部肌膚,也有防蚊效果。蓮門一餃顧名思義即是帶領社區長者一起「桿麵皮、包水餃」,在配方中添加了蓮藕,讓長者理解「醫食同源」的概念。  四、創「藝」彩繪新生命:白河蓮花公園中原有一批由廢棄棧板改造而成的木椅,四名替代役揮灑汗水進行彩繪,讓外表灰樸樸、毫不起眼的木椅搖身一變成為色彩繽紛。其中土木專才黃暐志熟練各種工具的使用,在他的指點下,替代役全神貫注的為木板釘上釘子,進行「釘線畫」課程前置作業,再與社區民眾利用色線纏繞出白河極具盛名的蓮花及木棉花,並繪成有蓮花、香蕉、竹筍等在地特產的公園椅,吸引過路遊客駐足。另活動中心改造,替代役廖振傑也發揮設計長才,以大林里種植之農作物,香蕉、柳丁、竹筍為基底,進行活動中心壁面彩繪,完成後煥然一新。 白河公所役男與社區長者合作包蓮藕水餃。(白河公所提供) 白河公所替代役指導社區長者完成鵝卵石拼畫作品後合影。(白河公所提供) 青銀共融 大男孩熱情四溢  五、青銀共融,凝聚地方,邁向新挑戰:役政署繼一0八年於白河辦理「全國績優替代役表揚活動」後,一0九年又帶領各縣市的兵役承辦人前來參訪本屆替代役成果發表,除觀摩替代役一年來的成果之外,更體驗了「青銀樂活趣味運動會」的競賽項目,感受這群年輕大男孩與白河銀髮族親密互動的滿腔真摯與熱情。 結語:白河區蕭福清區長表示,替代役計畫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年輕人在服役期間能夠深入地方,貢獻自身所長,真心體會與人互動的快樂。這一年來,四名替代役不僅將各項長照、社造課程帶入社區,亦協助公所進行多場登革熱、災防宣導以及活動視覺設計,對白河的耕耘付出獲得在地民眾的肯定認同。(白河區公所廣告)

Read More

ATM詐騙 拐青少年當車手

高市警方查獲ATM詐騙集團利用青少年當車手。(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高雄市苓雅分局員警依據犯罪熱點,追查ATM詐騙車手集團,分別於高雄及台南市等地區,逮捕犯罪集團六名車手到案。其中,不乏還在就學的青少年。  高雄市警方查獲一起ATM詐騙案,查扣共計十一張包含郵局等多家金融機構人頭提款卡、贓款新台幣二十萬九千元及行動電話等贓證物,全案依刑法詐欺罪嫌,將劉嫌等六人分別解送台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涉案青少年則護送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審理中,後續警方將繼續向上溯源並追查其他集團共犯到案。  警方分析詐騙集團作案的手法,係先招募南部地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擔任取簿手,搭車至北部超商提領人頭提款卡返回高雄,再交由其他車手,立即於高雄及台南地區ATM提領詐騙贓款後,利用公園等公共場所轉手贓款,再迅速搭車或騎車逃離藏匿,事後上繳贓款,再依提款金額抽成平分花用之模式犯案,以逃避警方查緝。

Read More

樂活鯤喜灣88登場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舉辦多年的樂活鯤喜灣系列活動,今年將在八月八、九日開跑,南區公所表示,今年推出「共好市集」、「體驗鯤喜灣」、「鯤喜灣三地文化小旅行」三項主軸,以及多元周邊活動,希望將鯤喜灣獨特的文化向外推廣,帶動地方產業及觀光人潮。  公所表示,「鯤喜灣三地文化小旅行」,首先登場的「藍色公路小旅行」,將在八月八、九日推出安平至四鯤鯓的首航海上公路;喜樹則在八月十五及十六日,推出「喜樹巷弄小旅行」,走親子文學風,以「喜樹囝仔」帶領大家閱讀喜樹舊事的兒童繪本,再由在地達人帶您跨進喜樹老街的古樸巷弄,走進繪本中的場景,回顧這片土地上三百年來的演變。

Read More

陳美鳳三春記首播開紅盤

陳美鳳主演《三春記》收視開紅盤,感謝觀眾喜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美鳳主演《三春記》收視大開紅盤,衝到全國第三名,讓她非常感謝及感動地說,因為阿嬌扮相不算美,也不像她以前扮演傳統的角色那樣的討好,對她來說這個是一個突破。  由陳美鳳、夏靖庭主演的民視喜劇《三春記》,改編作家王禎和同名小說,以幽默方式詮釋女性愛情觀,19日晚間播出首集,平均收視1.8,最高收視2.61,進到全國總收視排行第三名,有不少粉絲留言說:「美鳳姐雖然扮相樸實還是掩蓋不住巨星光芒」、「阿嬌跟老區真的演活樸實的夫妻生活。」  製作人葉天倫表示,今年剛好是作家王禎和過世30周年,推出改編版的《三春記》格外有意義,加上這一次可以跟陳美鳳合作,很開心全國觀眾都非常喜歡這個戲,請一定要鎖定週日的完結篇,會更完整地看見陳美鳳對於角色的起承轉合,重點是結局會有一個大的爆點,也希望觀眾能夠一起收看。  挑大梁演活「阿嬌」的陳美鳳說,因為阿嬌扮相不算美,也不像她以前扮演傳統的角色那樣的討好,對她來說這個是一個突破,看到高收視率,讓她非常感謝及感動。  夏靖庭也說,因為第一次跟陳美鳳合作,也不敢主動和她聊天,加上「區先生」本身的個性很拘謹、忠厚老實,現實中兩人之間的距離感,反而更能演出戲裡所要呈現的相敬如賓的愛。  導演鄧安寧感謝觀眾支持,也誇讚演員夏靖庭及陳美鳳的突破演出,他也拿出最大的企圖心和創作力來完成這部戲,更表示《三春記》是今年很特殊、風格脫穎而出的一部戲,非常滿意。

Read More

北市十大死因 肺癌蟬聯34年首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10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20日出爐,慢性疾病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63.0人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續居首位,仍以肺癌連續34年蟬聯首席,而女性乳房癌躍身次席。  衛生局統計室主任沈忠憲指出,108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8,024人,較上年微減0.1% ,近10年平均年增率1.9%;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678.4人,較上年微增0.6%,近10年平均年增率1.8%,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0歲,較全國77歲為高。  依「2016年版ICD-10死因選取準則」,台北市十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7成8,其中慢性疾病7項(占63.0%),而惡性腫瘤(占29.5%)仍居首位,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占15.5%);肺炎(占11.0%);腦血管疾病(占6.4%);糖尿病(占4.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占2.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2.8%);事故傷害(占2.1%);敗血症(占1.9%);高血壓性疾病(占1.9%)。  十大癌症死因仍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女性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

Read More

動滋券開放首日 近70萬人登記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發行的500元「動滋券」20日凌晨起開放民眾上網登記,截至下午4時,共69萬3201人完成登記,體育署預定28日將抽籤,抽中的民眾8月1日起就能使用動滋券。  動滋券開放登記首日,吸引民眾踴躍參與,一度造成網站壅塞,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表示,沒想到那麼熱門,網站瞬間流量太大,已請廠商處理加掛頻寬後,順利獲得解決。  體育署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動滋券」採分流方式登記,今年7月20日至26日,凡身分證件末碼為單數的民眾,可於週一、三、五、日登記,身分證件末碼為雙數則於週二、四、六、日,分別上「動滋網」進行登記。

Read More

少女誤交網友失聯 警找到人

未成年少女遭網友騙往高雄,終於在網咖被警方尋獲。(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現代青少年透過社群網站交友已經很稀鬆平常,但是因此受騙的案件也層出不窮,特別是暑假期間。高雄市警局近日即尋獲一名從新北市與男網友離開的未成年少女,讓焦急的家人鬆了一口氣。  高雄市警局表示,一位居住新北市的魏姓民眾於社群網站臉書「我是高雄人」群組求助,稱其未成年女兒自七月十四日一放暑假的下午,於學校與許姓男網友離開後,一直未返家,可能被男網友帶到高雄,因擔心女兒安危,遂於臉書發文求救,同時也向高雄市警方報案協尋。  高雄市警察局在全國協尋網頁臉書搜尋到此案件資訊,即主動利用系統篩選高雄市最符合許姓男子資料有三筆,即通報轄區分局,苓雅分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許男住處查訪,不料查訪未遇,遂請鄰居加強注意許男是否有返家,立即向警方通報。  警勤區警員楊令行針對許男平日交友及活動足跡深入調查,研判許男常流連網咖,鍥而不捨查訪及找尋下,終於新興區某咖啡廳尋獲二人,並向家屬報平安。

Read More

恩主公醫院攜手緯創掀智慧醫療導入三大AI服務

 三峽恩主公醫院攜手緯創醫學科技推動智慧醫療,昨日宣布該院將導入三大AI服務。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三峽恩主公醫院積極投入布局智慧醫療,與緯創醫學科技攜手合作以先進科技技術輔佐醫療服務,建構以人為本的智慧醫院;二十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導入三項AI服務,包括「ICD-10 CM 智能推薦」、「遠距傷口照護系統」、「智能醫療語音平台」等將於七月廿五日正式啟動。  恩主公醫院表示,「ICD10 CM智能推薦」系透過大數據分析,臨床醫師在輸入診斷關鍵字後,可即時獲得正確的診斷代碼,建立全院通用的資訊,並設定可設定醫師個人常用代碼,不僅加快看診速度,也結合住院端應用提升醫師診斷之準確度,以減輕疾病分類師工作負。  「遠距傷口照護系統」是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開發遠距醫療與社區長照服務,藉助AI判斷傷口的大小與部位,串連傷口專科系統,提供諮詢服務、建立遠距照護平臺,使偏鄉民眾、長者受到妥善照護,進而強化社區醫療服務。  至於「智能醫療語音平台」則是過往護理師在替病患更換點滴、注射藥劑、給予口服藥物等醫學服務後,回到護理站還要手動抄寫做過的處置紀錄,然藉由「智能醫療語音平台」以語音命令及語音轉文字等功能,讓護理師「用說的」就可記錄護理工作內容、調閱資料、交班,大幅減少「手寫」的時間,並串連護理站大型電子白板、床邊系等,消彌空間的隔閡,讓訊息溝通變得更快速完整,護理人員能投入心力照顧病患。  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最終目標是希望提供即時、便利及全面性的醫療照護服務,讓品質持續提升,服務流程更貼近醫護人員與民眾需求,以科技守護民眾健康,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