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再見 幸福

 文/陸荃 插圖/國泰  他最後一次回家去搬走餘物,舊書房的一些老檔案及書籍。  這次近兩個月沒來,一則他搬到較遠鄰城,二則經過兩年女兒跟太太慢慢不再不管大小事,動不動就打電話找他。  把紙箱都放進車內後,他回屋喊道:「我走了噢!」  沒回應,他走到樓梯底再喊,片刻女兒衝至梯頂,急促一句「爸爸再見,開車安全!」話猶未完人已不見。    他隱約聽見樓上母女倆嘰嘰喳喳的興奮討論聲。  佇望數刻他才無奈轉身離去,卻發現老狗幸福不知何時又來到腳邊。  他蹲下搔頸和她親熱一番,當年婚後老婆說要領養狗寶寶先實習當母親,兩人鄭重命名Happy。十幾年後狗寶已瞎一眼、重聽又行動困難。整天躺在廚房的老窩,怠食懶動,但這次他一回家她還是嗅出氣息,跑出來親熱地搖尾不迭。  「我走了,妳回窩去躺著,下次再來看妳,好好守護她們倆,知道嗎?」他起身離去。  但她堅持拖著沉重步履送至門口,他又蹲下親熱一番才關門離去。  坐在車內他環視曾經住了十多年的熟悉街坊,景物依舊卻人事變遷,不少像他們家這樣缺了或換了男主人、女主人。  他轉頭看一眼樓上燈亮窗戶,裡面女兒和太太正興奮地熱衷某事,熱衷到沒時間送他。  兩年前這曾是他的希望。  那時女兒整天哭鬧不准爸爸搬走,而太太不是不理她,就是怒怨以對。  「讓我慢慢地一步一步抽離,直到她們習慣沒有我的日常生活,這是至少我能做、也該做的。」他跟自己發誓。是他對不起她們,不但出軌偷情,還假戲真做愛上對方。  現在如願地她們已經習慣沒有他了,而他竟感到...悵然若失?  發動車子後他又臨別一瞥,驀地瞧見客廳窗戶一角布簾掀起──幸福趴在窗檯上看著他。  許多年他下班回家,一出車子便會看見幸福早迫不及待地趴在窗台朝他熱絡搖尾歡迎。  「不知道她是怎麼聽得出我車子引擎聲的?」他總是驕傲地跟人說。直到前幾年因為年老關節炎,她無法再立起趴到窗台。  他揮手道別,「進去躺下吧,別站痛了!」  驅車前行,忍不住又回顧一眼,窗口已影象模糊,但窗簾依舊微掀。雖然他前往處有著年輕美麗的新伴,有著兩人計畫的甜蜜新家庭與未來。  但此刻從過去開往未來,他胸中卻感到一股難以言說的生之淒涼。  兩週後一早,太太──即將的前妻──來電告訴他幸福昨夜死了。  他沉默地闔上眼,「再見了,幸福!」模糊地意識到,逝去的不僅是多年好友,還有他生命最最珍貴、無法替代的一段。雖然他與新伴真心相愛,也相信兩人快樂美好的未來,但年未半百,他開始有了中年的滄桑心境。

Read More

〈中華副刊〉童年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了

 文/圖 劉惠芳  生命本來沒有主色,也找不到名字,但童年就像人人靈魂那個永恒的「巢」。彩墨畫一直是我的興緻,即使油墨香味散盡了畫面仍空白,也從不削減我興緻。最近找諸多河南老三合院資料,甚至土坯房時代的老宅,幾度認真,就想畫好向陽老友在新鄭的童年。  人人的童年像是時間的富翁,如何揮霍也使用不盡。好友老家在河南新鄭,我的老家在台灣新竹,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兩人當念及自己的童年,總一瀉萬里。向陽在舅舅家長大,我便聆聽昊天舅舅與獻華大姐許多老記憶,甚至牽強附會就是他們的遠房親戚。  舅舅、大姐及向陽仨年齡相加逾二百歲,聽他們訴說三合院,訴說院裡那棵歪斜大棗樹,訴說那棟歷時二三百年的兩層主房,訴說東廂房與西廂房...每次每人都天真得像孩子,不經意留露念想三合院時光。舅舅頻頻嘆息:「可惜老城現今狀態讓人失落,頹牆斷壁觸目皆是,舊三合院早就被夷成平地變大馬路。」  人生有些日子就算想要設法留住,可惜打著燈籠也找不著童年了,備稿多天,我的油墨散盡時畫面仍空白。  「惠芳啊,今天我拍這個老房子照片是新鄭現存的啊,可能也是新鄭僅有古厝,這個房子還有點兒像我們的老宅,基本上當年就是這樣的正屋堂屋啊。」舅舅認真地找更多老宅資料,龐雜也艱辛,就為了讓我下筆正確。  物本無情,物也有情,人生的苦能用文藝解讀就能化開,完全可以,這也是舅舅的態度。  老舅幾次提及老建築物上無數的六獸、荷花雕刻,語重心長:「你生活在台灣,自然不知道大陸的情況,我們當年的文物像磚雕石刻,鏤花樑柱,許多都毀掉啦,特別是在農村沒人保護。先被拆得七零八落,後來都毀掉了,可惜啊。」始終溫和且寧靜的老人家,這時語氣高亢不捨並懷念,那似乎也是對文化大革命的無奈。舅舅再:「你知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宋代歐陽修?古代他們也在這裡,歐陽修陵園離我們只有一華里路。」  三合院幾次聆聽描述,與其說是為人作畫,毋寧說也是訪幽探勝,饒有趣味。說它幽,是因為那三合院連著院中人、院中事,已傾頹,已杳遠,已逐漸隱然於如煙的過往;說它勝,是因為那房那人那事,是刻在臉上的歲月,是留在心底的眷戀,是一個家族的記憶,是一位遊子心中不息的離火;時光對人就像生命的過程,看得出他們緬懷三合院,就像最後的一點文化剩餘。  大姐補充:「主房外牆是磚牆,不是土坯。東廂房是土坯房,西廂房是瓦房。」  舅舅年近耄耋,滾了幾十個春秋的老人談人生易如反掌,依舊瀟灑、自由、多情,老三合院命運,口口聲聲牽掛、念想...寫作人心情百感交集,我總是眸子閃閃發亮,每次聆聽怦然心動,如何畫主樓、東廂房與西廂房?老人更畫一平面簡圖讓我依據,有虛有實,舅舅也是鄉儒,也是學者。  終於,畫意來了,終於,看見大老樹上一粒粒紅棗了,終於,向陽六歲時打棗的三合院故園有完整圖畫了。好多天的時光就消磨在三合院裡,人間萬物,大千萬象,進入繪畫皆轉為怡然自得,想想全是恩賜。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古井風情

 ■劉洪貞  知道老家後院左側已一百多歲,餵養我們劉家數代子孫的古井,因土地重劃必將消失,心裡特別難過。而許多的古井往事,卻如倒帶般不斷地湧上心頭。  過去在貧窮落後的客家村,每個三合院裡,通常都會有一口井,供全夥房的人食用。我家後院的那口井是圓形的,約一米高、直徑也約一米,水質清甜,是紅磚疊成的。外圍鋪上水泥很光滑,可防止小朋友攀爬,內面磚與磚的接縫有長些小草和綠苔,偶而會停著一兩隻小小青蛙。  從六七歲開始,我每天下午放學後,會拎著兩個大的奶粉空罐子到井邊打水。  井高到我胸前,我只好拿來小板凳墊腳。把綁著長麻繩的奶粉罐往井裡用力一甩,看到桶裡的水滿了,就用力把它拉起放井邊,一桶打好就換另一桶,兩桶都裝滿了,就把它提回家倒入廚房水缸。  天天要來回很多趟,才能把水缸注滿,這樣媽媽下田後就可以洗米做菜,還可以讓一家八口洗澡食用。  雖然,用三磅的罐子裝水看起來不多,但是,一次提兩桶對小小年紀的我,常因雙手擺動不平衡,不只一次摔得鼻青臉腫。  每天傍晚家家戶戶都會有人來打水挑回家備用。我年紀小動作慢,堂姊堂嫂們常幫我忙。她們桶子大,一桶提上來正好倒滿我的兩小桶,讓我省了很多力氣。  由於井邊的四周都鋪著水泥很平整乾淨,旁邊還有一棵大榕樹遮涼,所以夥房裡有人嫁娶要辦桌宴客就在井邊煮料理。每一回總舖師會臨時組裝三個大灶,分別處理不同食材。女眷們負責打水洗碗盤、挑菜、切菜,整個井邊因喜事而忙碌。  每次辦桌時,我們這些小朋友最愛跟前跟後,還好奇的問東問西。他們經常利用空鍋的空檔煮一鍋湯圓,讓我們甜甜嘴。  在這兒除了可以辦桌煮食之外,每當缺水時節,婆婆媽媽們都會在這兒洗衣話家常。院子裡不管悲喜消息也會從這兒傳出,哪家母牛生了小牛;哪家女兒要出嫁;哪天晚上廟口會放電影等等。總之這裡就像轉播站。  夏天天氣熱,爺爺奶奶們,常拎著大澡盆帶著小孫子到這兒戲水洗澡,到處充滿笑聲。而在田裡種作為生活打拼的叔叔伯伯們,也會在下工時,來這兒沖個涼,洗去滿身的疲憊與汗酸,帶著輕鬆的心情回家。  當我念初中時,家家戶戶開始裝馬達,把水管直接深入井裡,需要用水開關一按,水直接進入廚房的水缸很方便。約十年前,村子裡開始有了自來水。它帶來方便也改善了生活方式,嫁娶宴客都在飯店不在井邊;洗衣服由洗衣機代勞。至此古井就功成身退,而所有的古井風情,就成了過去的故事。  如今陪伴我們成長的古井既將離開,除了不捨還有無限的思念。畢竟,它曾是全家生命的依附,也曾帶給我們許多溫暖有趣的美麗故事,怎不懷念呢!

Read More

學甲再挖到爐碴 市長允全面清查

學甲挖掘出新爐碴,議員林燕祝要求市府追查其他流向,獲市長黃偉哲回應會全面清查,該移送就移送。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學甲土地再被檢調挖到爐碴,議員林燕祝一日於議會定期會臨時動議提案,要求市府追查地主郭再欽約三十萬噸爐碴流向,並適時公布追查結果,若查獲非法掩埋或使用,亦應移請地檢署偵辦。市長黃偉哲強調,會全面清查土地,該移送就移送。  林燕祝表示,民國一0四年八月時她就曾召開記者會,點名民進黨中執委、市黨部財務長郭再欽名下所有學甲區土地等四十七筆土地,遭非法掩埋爐碴,然環保局在當年九月的事業廢棄物管理稽查紀錄,卻僅記載「未發現異物」、「現為級配舖面,該址為工業用地,預計做為工廠使用」、「現場空地(住宅區)」等語,並未查獲非法掩埋爐碴。  林燕祝痛批市府丟臉,登記在郭再欽名下所有學甲區興業段六十一地號土地,十一月底經台南地檢署會同環保局等機關現場開挖,發現地下埋有爐碴,顯見她在五年前早就揭發不法情事,然環保局根本未積極開挖查證,導致郭再欽的心態得過且過、消極不從事清運及說明事實。  林燕祝也質疑,郭再欽收受約四十萬噸爐碴,迄今只查獲十萬噸,尚餘三十萬噸未說明去向,既然地檢署再查獲,可證三十萬噸恐遭郭非法掩埋至他處,要求市府繼續追查,若發現有非法掩埋或使用,應移請地檢署偵辦。  大會主席、議長郭信良原決議「送市府研辦」,經林燕祝強烈要求,改裁決「照案通過」。黃偉哲指出,除林燕祝提案內容,相關四十七筆土地,市府會全面清查,若有不法,就移送地檢署。

Read More

虛擬幣詐騙水房 半年洗3.8億

刑事局破獲詐騙洗錢新手法集團,他們先購虛擬幣再兌換新台幣,逮捕三嫌並查扣一千多萬贓款和電腦等證物。(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中黃姓男子夥同另名黃男與紀姓男子共組詐欺洗錢水房,運用電腦及手機作為聯繫媒介,提供大陸人頭帳戶給不特定的電信詐欺機房接收詐騙贓款,然後再將贓款轉換成虛擬貨幣,存入電子錢包再轉兌新台幣,以躲避警方,刑事局經多方追查,終在日破獲該處水房將三嫌逮捕,並起出一千一百四十七萬贓款等贓證物。  刑事局一日召開破案記者會,偵二大隊副大隊長李明道表示,二十八歲的黃姓犯嫌與另一名黃男、紀男等共組詐欺洗錢中心(俗稱水房),幫不特定詐騙集團將所得贓款漂白,黃嫌利用電腦及手機作為聯繫媒介,提供大陸人頭帳戶給不特定電信詐騙機房接收詐欺贓款,再將所得贓款層轉至比特幣、泰達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錢包,以躲避檢警追查。  隨後,他們再將電子錢包內的虛擬貨幣拿至虛擬幣交易所兌現為新台幣;或是以場外交易方式,將詐欺贓款交付給電信詐欺機房,協助詐欺集團將不法所得匯轉至國內。  警方調查,黃嫌以此種新興的虛擬貨幣洗錢手法,在半年內便幫詐騙集團洗白贓款約新台幣三點八億元,而他們則是從每筆漂白的贓款中抽取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九的佣金,所以,黃嫌等人均住在台中豪宅,出入也都以名車代步。  檢警在經深入蒐證後,日前見時機成熟,遂在台中及彰化展開搜索、約談行動,將黃嫌三人逮捕到案,查扣犯罪不法所得現金新台幣一千一百四十七萬元及犯案工具手機八支、筆電三台、桌上型電腦一組、隨身碟三個等贓證物,詢後依詐欺罪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移送台中地方檢察署偵辦。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中天關台 凸顯邊緣勞工如衛生筷(下)

王冠斌 以往最為人詬病的人力派遣或勞務採購,常見派遣公司或人力服務公司為招標服務,但一0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及五月二十四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派遣專章,將派遣公司之要派人、派遣公司及其它定義作一身份之定性,這也算是為勞動者之工作權作一個相較以往的進步。 但目前對於勞基法十七條之一,有關於轉掛服務,仍會常見有人力服務公司提供轉掛之工作內容,此問題何以存在或派遣業務何以存在,實因常見的理由為,為避免牴觸大量解僱的人力比例、公司股價的波動、企業社會責任的稽核壓力(CSR)、ESG原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而這些人力外包或派遣業務,在目前的評鑑或認證上,都會產生不一而足的品牌或形象傷害。 因此,如勞工在服務於因政府採購法下所延伸的各項勞動工作,政府自應負其對得標廠商應給付之義務,猶如外勞工作者之移工,其離境時,勞動主管機關會作的離境訪談,其目的在於保護移工於任職期間有無受不當之勞動行為,但何以,我國的勞工,卻往往被忽略常見的就業不平等對待,更何況是在政府採購合約下,更常見的現象,實在令人不解。 首先,勞工工作權益,應有受有履約保證的擔保給付能力。每每看到各地主管機關、勞動部或學術單位花費鉅資,作了多少的研究、公聽會、論壇等,對於勞工工作權的保護,不論是職業安全、就業歧視、性別平等、移工就業、新住民、原住民、留學生或建教生等,各項議題已不下十多年,合計應有近千場次,但我們就看各地主管機關,每年的勞資爭議數仍然居高不下,而其類型仍屬工資、加班費、資遣費、確認僱傭關係等等,一直在這些問題打轉,但何以這個問題無解,除了資方可能仍未悉法令外,其主要的問題,恐怕是現行法規,對於體制的落實,仍屬於有能力的懂法,沒有能力的放棄依法,事實上做不到的看運氣的現象。 由於受政府採購或係屬特許行業之產業如捷運站、電視台、運輸業、公共工程業等,政府在該特許行業上,本就可以要求該特許或基於公共之社會責任,要求該企業應於經營或取得該特許行業時,應為一定之擔保責任或連帶給付責任,除可確保事後如有因特許時間或其它事由,無法為履約或無法續約時,能具有完全之給付能力,除了減少不必要的勞資衝突外,對於社會問題的影響,相信應可得到更具意義的解決方法。 其次,非典型工作型態,未來的工作型態已成為典型。近幾年來,ETC人員抗爭、郵務士工作權對於加班費爭取、快送員僱傭關係確認、火力發電廠員工夜點費、還有電視台及媒體傳播事業等,除了分別是特許、約聘僱、承攬、政府採購等情況下所產生的工作型態,不斷的在製造出更多的非典型工作及不同的企業主,而眼看這個現像越來越多,而筆者也剛好在法院調解國營事業移轉的案件,其每一標的移轉、外包、承攬、採購等,隨著時空不同,契約型態不同,在判斷上,也折磨了調解委員及法官,就此,可以想見的,一個單純的勞動條件,讓勞動工作者,一直在為未來的工作權,辛苦的翻動著。 必須注意的是,契約終止、特許終止等,應於二個月前應為確定。由於現行合約,對於契約之終止,有時因政府機關之作為,常因此短於二個月前為確定公告,而該確定公告,常因企業無法履約,而為行政救濟,但救濟期間該企業之經營權可能早已移轉,故企業便面臨第一波因公告,但短於大量解僱法的60日前的解僱計劃,而被受罰,而第二波的行政救濟,曠日廢時,期間政府應以輔導就業及轉型為任,而非依法開罰或嚴格要求企業主安置措施,實因現行的體制,本就各部各的法,各唱各的調,難以統一。 因此,筆者認為,這對企業主甚不公平,然法規明定,承辦單位也只能依法開罰,否則也是責難到另一批的約聘僱人員,豈不變成另一個矛盾的社會問題。 中天新聞全體的勞工,因為經營許可而危及到工作權,也正突顯現行體制下,凡依附政策之工作場域,所屬的勞工,能否在政策上的合約,本該給予法規上的要求,如前述之履約能力或保證能力等,惟期待為政者,能體認此問題的嚴重,而從事學術活動者,也願奮筆疾書,以圖預止不健康的事件再發生,也更能保障擔任這個工作的所有勞動者,其家庭生計的安穩及就業的社會安定,也便是社會之福。(下) (作者為勞動調解委員、諭律國際企業諮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Read More

陳芳語攜手瘦子E.SO譜新曲

陳芳語與瘦子E.SO因音樂結緣,攜手合作新單曲《郵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芳語與瘦子E.SO因音樂結緣,攜手合作新單曲《郵票》象徵向外探索、出遊遠行,紀念與好友麻吉們歡聚時,讓人流連忘返的愉悅時刻!  陳芳語將於4日發行最新音樂創作集《公主病》,1日公佈和MJ116頑童成員-瘦子E.SO合作的新歌《郵票》,兩人因多年前在錄音室偶遇而結下不解之緣,在陳芳語主動傳訊邀請下,瘦子E.SO和Kimberley一拍即合,開啟了一段音樂旅程。  提到初相識時,陳芳語笑說:「小時候覺得他很帥很兇、很喜歡他diss的作品!」這次合唱之後,她則覺得瘦子很親切,「一起合作很輕鬆就聊天很自在!」關於聊天內容,陳芳語則說都在聊她這30幾首歌的Mixtape,「談起音樂,話匣子就always打開,樂此不疲!」 陳芳語創作力驚人,加盟華風重新出道,不斷推出新單曲,到發片前夕更是「變本加厲」,一週就上架一首新歌,音樂創作集《公主病》將收錄多達31首歌,相當於一般歌手三張專輯的量,大破華語歌壇史上發片紀錄!但說到最愛的音樂,她神采奕奕說:「這還只是暖身,明年正式的專輯還會有更多首呢!」

Read More

南台科大汽車大展 豪車總動員

由南台科大與中華日報共同舉辦的第三十二屆南台汽車大展,將於五、六日兩天在南台校園登場,將展出進口、國產等各式最新車款,預料將比往年更有看頭。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由南台科大與中華日報共同舉辦的「第三十二屆南台科大汽車大展」,將於五、六日兩天在南台校園登場,除進口、國產等各式最新車款及特殊車,並有重型機車及汽車音響與精品百貨等將全員集合,預料將比往年更有看頭。  萬眾矚目的一年一度南台灣盛事─南台科大汽車大展,七十八年由現任董事長張信雄於擔任校長期間發起,經歷任校長與現任校長盧燈茂的大力推展下,傳承迄今已邁入第三十二年,為一個專業規模龐大且永續經營的車展。  南台汽機車大展今年度以「英國品牌」作為展出主題,展場劃分五大展區,包括「特殊車區」、「進口車區」、「國產車區」、「機車區」、「百貨區」。參與車展廠商高達五百個攤位,共計有百家汽、機車及相關廠商參與展出,內容有各家最新汽車、機車、電動機車、儀器工具設備、汽車音響與精品百貨等,幾乎所有相關行業都匯聚於此。  特殊車區展出之車輛品牌計有奧斯頓馬丁、賓利、麥拉倫、勞斯萊斯等。展示車款有Bentley Continental GT、Bentley Bentayga、McLaren 720 Spider、McLaren 600LT等特殊車輛,及Lamborghini Aventador Taiwan Edition、Lamborghini LP750等限量車款,展出車輛總價達數億元,展現營造出不同以往的風格。  參展進口車商有Audi、BMW、Benz、Jaguar、KIA、KIA商用、Hyundai商用、Peugeot、Subaru、Skoda等;國產車商有Ford、Honda、Hyundai、Mazda、Luxgen、Mitsubishi、Nissan、Suzuki等。參與機車展出的廠家有GOGORO、宏佳騰、三陽、山葉、哈特佛、PGO、Kawasaki、Suzuki等知名大廠,展示最新款機車。  防疫期間展場內請民眾要維持個人防疫措施,室外社交距離一公尺、室內社交距離為一點五公尺,應佩戴口罩及避免觸摸眼口鼻來降低傳染風險,落實防疫措施,民眾也能安心參與車展活動。

Read More

慈光身障協會至安平工業區黑橋牌香腸博物館參訪和手作活動

南市慈光身障協會,安排會員搭乘公車,至安平工業區黑橋牌香腸博物館,進行參訪和動手製做香腸飯糰。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慈光身障協會,安排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體驗課程,讓會員搭乘公車至安平工業區參訪黑橋牌香腸博物館,實際體驗平日搭公車有哪些限制及不便,並藉由活動促進成員互動與了解。  慈光身障協會榮譽理事長何文讚表示,身障朋友,尤其是肢障者,在生活上會遇到較多的不便,但會員都希望盡可能的獨立自主,並願意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目標。有些對於一般人看似簡單平常的事情,但對肢障者卻可能是莫大的挑戰,公車體驗活動就可以讓參與活動的人員都看到更不一樣的身障朋友。  慈光身障協會表示,在香腸博物館的手作課程-製作香腸飯糰,參加的部分身障成員,有人截肢只有單手可以使用,有人手指功能退化較難做出精細的動作,有人雖然有雙手但是只有單邊比較具有功能,但與會的會員在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實習生的協助下,雙方有更多、更深入的互動與了解。

Read More

探索咖啡產業 南大附小跨足雲嘉南

南大附小學童動手烘焙咖啡豆。 (南大附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進行兩天一夜戶外教育自主學習課程,除了帶學童到有「台灣咖啡原鄉」之稱的雲林古坑進行咖啡探索課程,還去參觀了台南東山的咖啡園、及嘉義的咖啡工廠與星巴克咖啡特色門市,一趟戶外教育行程下來,小朋友都成了咖啡小達人。  南大附小此次的咖啡探索課程先前往雲林古坑,在谷泉咖啡莊園負責人劉易騰帶領下,學童走訪有咖啡山之稱的荷苞山。劉易騰表示,荷苞山在日據時期曾大量種植咖啡樹,主要是阿拉比卡和賴比瑞亞品種。學生柯秌而說,當時古坑咖啡由台灣人負責管理及採收,再將生豆運回日本烘焙,這段咖啡發展史讓正在學台灣史的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南大附小學童戶外教育進行咖啡探究課程。 (南大附小提供) 劉易騰帶領學童採收咖啡,再進行篩除浮豆、脫皮、曬豆、脫殼、選豆等後製處理。學生張勝竹說,咖啡豆烘焙須將生豆放入烤網在爐子上方火烤,約七分鐘後米白色的咖啡生豆變成咖啡色,除了仔細看,還要仔細聽,才不會錯過一爆點和二爆點,淺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就此區分。  南大附小指導老師陳怡均表示,咖啡莊園植有少見的賴比瑞亞和羅布斯塔品種咖啡樹,加上阿拉比卡,令人驚喜。為了讓學生開拓視野,還至嘉義參觀咖啡觀光工廠和星巴克咖啡特色門市,並到台南東山區三尖山咖啡園,每位學童皆帶回咖啡幼苗栽種,期盼三年後能開花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