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古蹟導覽培訓 推蜂‧糖小旅行

南台USR團隊開辦鹽水風華古蹟漫遊導覽解說員培訓,針對當地特色量身訂製適合社區民眾導覽解說課程,傳承在地文史。 (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深耕鹽水社區多年的USR團隊,在橋南美食咖啡館開辦二0二一鹽水風華古蹟漫遊導覽解說員培訓計畫課程,針對當地特色量身訂製適合鹽水社區民眾的導覽解說課程,推出「蜂」、「糖」小旅行,傳承培訓在地文史解說及資深導覽經驗。 活動由具數十年導遊經驗的老師黃國書穿街走巷,解說月津早期魚販上岸挑擔必經之路的魚鱗巷,隱身在中正路的巷弄間,走訪「月津八景」作者蔡和泉的故居,遙想當年月津詩社的榮景。實境解說中,黃國書傾囊相授多年的導覽內容及解說技巧,提示解說簡潔有力。 另亦由老師沈雅琦介紹月津港植物生態,近年來鹽水的觀光受到台南市政府重視,不但整治舊河道,津港親水公園更是每年燈節的主要場地,開發生態旅遊也是目前觀光發展的特色,在地民眾看到特別的植物解說,引起大家熱烈討論,在緬懷昔日月津商港繁華的同時,也帶領大家了解目前的觀光資源。

Read More

北市貴子坑俱樂部違建越拆越大 公務員圖利 判6年定讞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北投區的貴子坑俱樂部遭檢舉違建,但違建竟「越拆越大」,檢方查出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建築管理工程處違建查報隊前小隊長林韋鳴,涉嫌圖利業者緩拆,被依貪汙的圖利罪嫌起訴。一審無罪,二審改判六年,最高法院駁回上訴,林員判刑六年定讞。 位於北投秀山路一百五十巷的貴子坑鄉村俱樂部被控占用國有土地,違法興建七百五十坪湯屋、游泳池及景觀餐廳,民眾多次檢舉。 但林韋鳴等公務員接獲檢舉後前往履勘,未依法要求停工拆除,還以「查小放大、拆小放大」等方式圖利業者。台北市長柯文哲於民國一0四年間點名貴子坑鄉村俱樂部違建,拆十二次卻愈拆愈大,士林地檢署分案調查。 檢方起訴指出,林員於民國九十四年至九十八年間圖利貴子坑鄉村俱樂部,讓業者違法興建餐廳等建築,依貪汙治罪條例的圖利及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林員等人。 林員等人供稱未查出違建是行政疏失.並無圖利犯意。一審士林地院判林員等人無罪。二審台灣高等法院認為林員負責違建查報、取締,應秉公行事,卻以查報輕微或部分違建方式,縱放大型違建物,圖利業者,判刑六年。 最高法院指出,違章建築依法應即報、拆除,故意不依法簽報、拆除,導致建物仍保有違建狀態,是否屬貪汙罪中規定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有法律爭議,提案大法庭審理。

Read More

麻二甲之家獲252400善款

台北國際扶輪3482地區八個扶輪社暨三個婦女團體協會,捐助善款廿五萬二千四百元予麻二甲之家。(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北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一分區八個扶輪社暨三個婦女團體協會,在疫情衝擊下,仍協助台南市政府照顧弱勢兒少,十日捐助善款廿五萬二千四百元予麻二甲之家。市府副秘書長王揚智、社會局長陳榮枝肯定並感謝國際扶輪3482地區第一分區暨婦女團體熱心公益,並回贈感謝狀。 此次受贈單位「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附設台南市麻二甲之家」,服務來自全國各地的未婚小媽媽及其嬰幼兒、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女,市長黃偉哲十分感謝台北西北區扶輪社、台北城北扶輪社、台北朝陽扶輪社、台北蓬萊扶輪社、台北北薪扶輪社、台北玉泉扶輪社、台北無限大網路扶輪社、台北鳴鳳扶輪社、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台灣二十一世紀婦女協會、台北市友善城市發展協會等單位,用愛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幫助遭逢逆境的個案,走出生命陰霾。 黃偉哲表示,期待更多熱心公益的企業、團體及善心人士共襄盛舉,在疫情期間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市府也會持續關心弱勢民眾的需求,打造溫暖宜居的幸福城市。

Read More

筆順與視知覺有關 義大3研究獲獎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義守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林庭佑、醫學科技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李家慧、葉佳萱分別拿下科技部「大專生研究創作獎」;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共通過3千1百多件,評選出2百件優秀作品。 林庭佑探討學童書寫筆畫順序與視知覺能力的關聯性,由於正確筆順有助學童學習寫字時的文字記憶,他的研究發現,學童遵從筆順的能力與學童視知覺序列記憶,及與他寫出字體的工整性具相關性,未來學童學寫字時可提早針對此能力進行預備訓練。 李家慧已連兩年獲獎,作品「基於傅爾電針原理之Web-based APP動態穴道電檢裝置」,以中醫理論結合智慧科技跨域創新技術,研發雲端穴位健康檢測儀。 葉佳萱針對空汙影響皮膚健康的議題,以「含倍半烯類凝膠於PM2.5誘導大鼠皮膚發炎之治療評估」獲肯定。

Read More

總統文化獎 李安獲文化耕耘獎

文總10日公布第11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屢奪國際獎項的電影導演李安獲文化耕耘獎。 HRC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獲青年創意獎。(文總提供/中央社) 在地希望獎/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人道奉獻獎/陳榮基 青年創意獎/陳柏均 社會改革獎/陳文成博士基金會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第11屆總統文化獎10日公布得獎名單,本屆得獎者分別為,「文化耕耘獎」李安導演、「在地希望獎」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人道奉獻獎」陳榮基醫師、「青年創意獎」HRC舞蹈工作室創辦人陳柏均、「社會改革獎」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文總透過新聞稿表示,「總統文化獎」自2001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的獲獎者,除在所屬領域深耕已久,貢獻早已有目共睹,也都積極投入國際交流,創造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具體完美詮釋本屆總統文化獎「閃耀世界,自由之光」的精神。 「文化耕耘獎」得主為李安,李安是史上首名、也是目前唯一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及金球獎等3大世界性電影獎皆榮獲最佳導演獎殊榮的華人導演。李安以台灣人內斂、謙遜、堅實的生命氣質,在表現人文哲思與數位科技的完美結合,也是當今台灣所追求價值目標的表徵。李安透過助理表示,感謝文總肯定,會繼續努力。 「在地希望獎」得主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長期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號召民眾走入山林,其行動能有效促進公益連結、凝聚社會,影響力所及的範圍極大,不僅在台灣引起迴響,更與國際緊密交流。 「人道奉獻獎」得主為陳榮基,他是受醫界推崇的「安寧舵手」。從「醫生」的角色,體悟到如果生命無法延續,應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因此積極投入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的倡議與教育,體現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大愛。 「青年創意獎」得主為陳柏均,除本身獲獎無數外,他更是將霹靂舞推向奧運的幕後團隊成員,成功讓台灣街舞立足於世界,並在表演中融入台灣傳統文化元素,且與時俱進以數位科技結合文化藝術,首創疊影線上舞蹈教學APP,擴散街舞的價值及能量,翻轉次文化印象,呈現文化多元性,既顛覆又具創意。 「社會改革獎」得主為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自戒嚴時期即關注台灣民主與社會運動,解嚴後更致力於民主運動歷史影像、人權及轉型正義工作,更著力於青年世代在社會議題的對話與深耕、人權教育普及、文化價值傳承及國際接軌,且成功推動台灣大學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對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的貢獻,此刻獲獎,別具意義。

Read More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調理體質輔助抗癌

四神湯常運用在調理術後及放化療腸道吸收功能不佳。(中醫師李俞生提供) 許多癌友在治療的前後會尋求中醫協助,他們訴說治療過程中的身心靈痛苦,由於放化療過程副作用多且大,讓不少患者治療到一半就萌生放棄念頭。站在中醫的立場,癌症手術前透過中醫調理體質輔助,能夠加強術後心肺功能及修復傷口能力,並減少手術及麻醉相關副作用產生。手術後及治療過程中,透過針灸及穴位治療,能夠提前恢復手術後的腸道蠕動,搭配中藥調養提升恢復體力速度,也能減輕併發症產生,如食慾下降、虛弱、失眠、口乾口苦、皮膚搔癢、水腫等症狀。 67歲鄭姓婦人被醫學中心確診為左上肺葉腫瘤1.2公分,預計2週後接受肺癌切除肺葉手術,由於她曾有直腸癌手術史,擔心術後造成的副作用大,到診間詢問是否能夠透過中醫介入改善。經中醫4診發現肺氣陰不足,開立益氣養陰處方,拿科學中藥及中藥材回家煎煮服用。病人術後1個月,除了手術傷口輕微疼痛,已可和家人去爬山,也可以跳土風舞,術後2個月已開始工作。 另一案例,54歲吳姓婦人初次就診敘述診斷乳癌預計兩週後開始化療,總計8次化療加30次電療,透過中醫的調理,在前兩次化療並未出現明顯不適症狀,直到第3次化療後,開始出現皮膚搔癢以及難入睡的症狀,經中藥搭配敷貼耳穴後,難入睡的症狀獲得緩解,得以支撐繼續療程。 四神湯常運用在調理術後以及放化療腸道吸收功能不佳的處方,透過簡單的山藥、茯苓、薏苡仁、芡實,根據葷素飲食習慣可選擇搭配燉肉與否,茯苓多醣能夠提升免疫力、輔助抑制腫瘤、促進腸道吸收等功能,蓮子和芡實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為高營養食物,中醫根據患者症狀辨證論治開出最適合患者體質處方。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

Read More

四分局表揚服務態度績優人員 消友會頒獎二大隊救護前三名

警四分局表揚獲市警局級及分局級受理民眾報案服務態度績優人員的育平派出所警員黃欣梅(右一)及警員黃賜雄(左一)。 (讀者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警四分局育平派出所警員黃欣梅,獲市警局級四至六月受理民眾報案服務態度績優人員;另外,同派出所警員黃賜雄也獲得分局級受理民眾報案服務態度績優人員。警四分局長甘炎民也於分局主管會報公開頒贈榮譽狀予以表揚。 警四分局指出,警員黃欣梅分別於四月間及時尋獲輕生女子、六月間及時攔阻詐騙、救回駕車燒炭自殺男子等;警員黃賜雄則於四月間協助民眾修復故障車輛、同日尋獲輕生女子、以及線上攔阻詐騙等。 警員黃欣梅感謝前輩的經驗傳承,能擔任為民守住最後安全的那一條線的警察角色;至於攔阻詐騙保住民眾老本經驗,覺得社會犯案手法再變,警察都會接受到最新的犯罪手法與被害案。 另警員黃賜雄則認為,當警察要懂得聆聽,並把民眾的小事當作大事與自家的事,相互理解互信才能幫助民眾解決問題。   南市消防之友會第二辦事處頒發獎金給執行救護績優的人員。(消防局二大隊提供)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南市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所屬各分隊人員,雖因防疫加重工作負擔,仍不斷精進救災、救護技能,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台南市消防之友會第二辦事處十日頒發獎勵金給執行救護前三名,分別是官田分隊隊員陳孟澤、林楚珩及下營分隊隊員楊慧姿。 南市消友會第二辦事處處長胡正德指出,隊員執行救災、救護工作,保護民眾安危,只要能救人一命就是功德一件,值得獎勵。也致贈慰勞金、工作獎勵金給第二大隊,及每名隊員一箱麻豆文旦禮盒,慰勉同仁辛勞。 第二救災救護大隊大隊長丁春能表示,有鑑於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及疾病型態的多變,到院前緊急救護成為消防員重要的勤務之一,第二大隊今年除與麻豆新樓醫院臨床教學研究中心、麻豆新樓醫院急診科辦理靜脈注射實務訓練,並定期自主辦理靜脈注射訓練,對於無生命徵象的OHCA等重症很有急救效果。

Read More

陸男周泓旭 聲請釋憲遭駁回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男子周泓旭被控共諜案,一審無罪,高院仍裁定他限制出境、出海。周男不服無法出境,認為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侵害憲法的居住遷徙自由,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大法官審酌後,十日決議不受理。 台北地檢署偵辦周泓旭涉嫌違反國安法案時,認定新黨青年軍王炳忠等人涉以「燎原新聞網」等組織,吸收現役、退役軍人等人士,依違反國安法等罪嫌將王炳忠、王父、林明正、侯漢廷等四人起訴,另將周男追加起訴。 台北地院認為事證不足,今年四月二十八日將王、周等五人判決無罪,但裁定周男等人限制出境、出海。高法審理後,七月也裁定周男續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周男不服,主張刑事訴訟法關於限制被告出境、出海規定的要件,並未區分權利性質有重大差異的台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對性質不同的事務,沒合理的差別對待,造成對大陸地區人民的被告產生系統性不利差別待遇,侵害憲法保障的居住遷徙自由及平等權意旨。 大法官審酌指出,法院裁判本身及其所持見解,依現行的法制,並不能成為聲請解釋的客體,周男的聲請與大審法的要件不合,因此決議不受理。

Read More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 溫柔獻映 「返校」、「無聲」…8片線上播

2021年溫哥華台灣電影節將線上放映紀錄片「如歌的行板」,回溯知名台灣詩人瘂弦的人生歷程。影展主題「溫柔之必要」即出自瘂弦的詩作「如歌的行板」。 中央社∕多倫多9日專電 邁入第15年的2021年溫哥華台灣電影節10日至19日線上舉行,主題「溫柔之必要」將呈現8部台灣電影,提醒觀眾從理解出發、為弱勢發聲。加拿大境內觀眾都可以付費收看。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推出的8部台灣電影包括:劇情片「返校」、「消失的情人節」、「無聲」、「親愛的房客」;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如歌的行板」、「阿查依蘭的呼喚」及「阿紫」。 「無聲」入圍2020年金馬獎8項大獎,最終獲得最佳音效及最佳新演員兩個獎項。(溫哥華台灣電影協會提供/中央社) 同時將舉行4場免費註冊講座,探討主題分別為:「在海裡講故事的人」、「而我們竟然如此相似」、「更好的未來」以及「家的重新定義」。 另外一場於11日免費註冊觀看的「短片單元影展」,將播放4部來自台灣與北美兩地的優秀短片:「陽光和煦的午後」、「少年偷竊記」、「關於瑪莉」以及「你好,從台灣來的」。 今年影展主題「溫柔之必要」出自知名詩人瘂弦的詩作「如歌的行板」,溫哥華台灣電影節希望透過電影聚焦不同弱勢族群,讓觀眾能深入瞭解認識相關議題,進而促進多方對話,並凝聚社區,為彼此伸出援手。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由溫哥華台灣電影協會主辦,中華民國文化部、僑委會及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指導贊助。影展秉持以電影為窗口,向加拿大推廣台灣藝術文化。

Read More

頭暈目眩冒冷汗 偏頭痛作祟

基隆醫院神經內科李亭儀醫師指出,偏頭痛主要是因為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的時候會活化腦內痛覺神經所造成。(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陳先生今年58歲,不菸不酒也沒有3高等慢性疾病,只不過有時熬夜隔天會頭痛。日前連續幾天加班熬夜後,隔天早上起床覺得有點不舒服,仍打起精神準備出門上班,沒想到頭卻越來越暈,一陣天旋地轉、直冒冷汗,經就醫詳細檢查後診斷為「前庭型偏頭痛」,返家休息並按時服藥3天後逐漸好轉,1週後已恢復正常生活。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內科李亭儀醫師指出,偏頭痛是一種體質,具有遺傳傾向,也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的時候會活化腦內痛覺神經,造成偏頭痛,典型的偏頭痛是出現單側、搏動性的頭痛,合併怕光、怕吵,出現惡心或嘔吐等症狀。 李亭儀醫師說,約有4成的偏頭痛病人產生不適時並不會頭痛或僅出現輕微頭痛而已,反倒是以眩暈的症狀為主,這就叫做「前庭型偏頭痛」,病因一樣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引起;當「前庭型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各種眩暈,例如持續性悶悶脹脹的暈、持續性天旋地轉的暈、突然躺下或起身時的眩暈。合併的症狀有輕微頭痛或聽覺異常等,較不常見。患有「前庭型偏頭痛」者,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可有效掌控,但在身體狀況不佳時容易發作,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誘發「前庭型偏頭痛」的因素,包括情緒、睡眠、壓力、荷爾蒙(如更年期、月經週期或排卵期等),以及食物(如起士、紅酒、醃製品或巧克力等)、環境(如氣候變化、大聲或高頻的聲響、閃光等)、藥物(如避孕藥)都有可能,每個人的誘發因素不同,也可能具有多個誘發因素,若能避免誘發因素,就可以有效避免前庭型偏頭痛的發作。 李亭儀醫師表示,「前庭型偏頭痛」雖算是良性疾病,但無法根治,仍有復發的可能,建議病人應保持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養成定期作前庭復健運動,提醒民眾若出現頭痛、眩暈等不適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以把握治療良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