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琵普查 雲嘉南高1552隻

台南土城濕地聚集七百多隻黑面琵鷺。(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沿海颳起東北季風,加速黑面琵鷺南遷度冬,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南市野鳥學會等保育團體進行黑琵普查,雲林、嘉義、台南至高雄地區總計一千五百五十二隻,以台南土城濕地七百七十八隻最多。 黑面琵鷺每年從南韓、中國大陸千里迢迢飛到台江國家公園度冬,目前來台度冬的黑琵族群有一千五百五十二隻,雲林二隻、嘉義五百一十六隻、台南九百九十九隻、高雄茄萣三十五隻。 台江理處指出,二0一五年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治療野放的「T69」黑琵,當年北返後在中國大連外海形人坨產下小黑琵,這幾年都會回到城西濕地度冬,對棲地忠誠度相當高,已經是十一歲齡成鳥。 目前來台南市度冬的黑面琵路超過一千兩百隻。(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提供) 台江處致力黑琵保育,除了生態基礎調查工作,也努力於食物來源友善養殖研究與棲地管理監測,每年於黑琵度冬期間舉辦「台江黑琵季」,今年安排自然生態觀察、特色產業體驗及社區小旅行一系列活動,開啟鳥類與人們共享共好,與黑琵一起Happy。

Read More

震厲害 新莊工地頂樓吊臂彎折

新莊區昌平街中央路交叉路口工地頂樓吊臂折斷,工務局第一時間已要求工地停工。(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宜蘭二十四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五地震,新北市最大震度四級(烏來區),地震發生後,市長侯友宜立即指示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共接獲九件災情通報,除新莊區昌仁路與中央路交叉口新建工地頂樓吊臂彎折,預計晚上完成吊臂拆除作業外,其餘八案均已結案。 應變中心開設後,由消防局、水利局、工務局、農業局及新聞局等單位進駐;新莊、新店、蘆洲、三重、淡水與中和等區公所,亦同步開設應變中心,九件災情包括板橋二件、中和一件、新莊一件、新店四件、蘆洲一件。 侯友宜指示,新莊區工地頂樓吊臂案,務必於二十四日完成拆除,並強調這次地震雖然新北市沒有傳出重大災情,但仍請EOC持續監控災情,避免地震後二次災害造成人命財產損失。 針對新莊區昌平街與中央路交叉口工地發生頂樓吊臂折斷垂掛空中,有掉落危險工務局第一時間已要求工地停工,並儘速檢查確認,優先排除危險,現場已封閉道路,進行吊臂拆除作業,同時已聯繫建築師及技師到現場待命,待工地提交復工計畫後才會准予復工,提醒用路人避免行經該路段,提前繞道行駛。 另外,針對瑞芳逢甲路 老舊房屋倒塌,經瑞芳公所確認無人居住,已請廠商將道路上異物清除並將易飛、掉落等物品拆除或固定,後續工務局將進行協助。

Read More

〈宗教〉澎湖觀音出家紀念團拜 濟助低收戶

澎湖大關口觀音寺舉辦「觀世音佛祖出家紀念日團拜」,澎湖縣長賴峰偉(右二)、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右三)上香祝禱。(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澎湖報導 澎湖大關口觀音寺24日於寺前廣場舉辦「觀世音佛祖出家紀念日團拜」,並捐贈望安、七美鄉低收入戶濟助金,澎湖縣長賴峰偉、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前往上香祝禱,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農曆9月19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大關口觀音寺於昨日上午吉時舉行「觀世音佛祖出家紀念日團拜」,由劉陳昭玲擔任主祭,恭讀祝禱文,包括議員呂黃春金、蘇陳繡色、陳慧玲、陳佩真、夏晨榮、馬公市長葉竹林、前縣長王乾發、馬公市代表會主席許國政都專程到場,與主委林功森、委員上供及三跪九叩首古禮,祈求菩薩護佑百姓安康。 大關口觀音寺今年繼捐贈望安鄉離島型救護車後,集結信眾再捐贈望安鄉、七美鄉低收入戶每人1000元。

Read More

〈生活休閒〉白眼潛鴨 罕見迷鳥

全身栗褐色的白眼潛鴨,眼球虹膜是白色的。 (林文崇提供) 白眼潛鴨分布於歐、亞等地區,在台灣屬於迷鳥,平時難得一見,公鴨一對「自目」特別明顯,經常和其他潛鴨出現在同樣的濕地,往往要一隻一隻仔細分辨,才能找出白眼潛鴨。 鴨子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擅於潛水的潛鴨,一種是不擅於潛水的浮水鴨。潛鴨屬有紅頭潛鴨、帆背潛鴨、白眼潛鴨、青頭潛鴨、鳳頭潛鴨、斑背潛鴨。 根據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的記載,白眼潛鴨主要於東歐至中國新疆、內蒙一帶繁殖,冬季遷徙至南歐、北非、中東、南亞,小部分在東南亞及中國長江中、上游、東南沿海,台灣偶爾出現於海岸或河口濕地,屏東林邊、台南官田及七股、嘉義鰲鼓都有零星紀錄。 白眼潛鴨喜好停棲於水生植物和蘆葦茂盛的湖沼、池塘和濕地,以水生植物葉芽、種籽為食,兼食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小魚等,善於潛水食,但在水中停留時間不長,性羞怯機警,遇干擾即躲進草叢中。 全身栗褐色的白眼潛鴨,它最大的特徵就是眼球虹膜是白色的,尾羽、腹部的覆羽是淺白色,展翅或飛行時可以看見白色的飛行羽內緣。白眼潛鴨與青頭潛鴨的冬羽外型極為相似,甚難分辨,白眼潛鴨體色較赤紅,青頭潛鴨較偏向棕色,受制於光線及距離,常令人誤判。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

<里長放送站>安南區塩田里朱小蓮 社區巡守關懷長者

塩田里長朱小蓮爭取塩田里休閒公園興設。(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塩田里長朱小蓮關懷社區長者,促成社區關懷據點,也推動長者共餐,讓長者安心在地養老;鑒於外勞所產生的治安問題,朱小蓮籌組巡守隊加強社區巡防,化險為夷,住的安心。 塩田里早期是安順鹽場,因應台南科技工業區開發,成為安南區遷村的成功案例。塩田里除了原住戶,也有新人口加入,包括眷村子弟、外勞移工,朱小蓮原本是安平區屨鋒東村會長,之後遷居塩田里,一0六年因第二屆塩田里長補選,她被推舉當選里長,之後連任第三屆里長。 朱小蓮表示,塩田里的住民不多,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有一百二十多人,為了關懷社區長者,促成塩田社區關懷據點,也推動長者共餐,並安排社教課程,讓長者不必孤單窩在家中,可以安心在地養老。 台南科工區蓬勃發展,帶動塩田里人間清境、紅樹林社區等房地產開發,外地遷入千餘人,其中外籍移工就有八百多人,猶如「外勞村」,衍生治安、環境衛生等問題。朱小蓮於一0七年成立巡守隊,一旦發現治安疑慮事件,馬上通報派出所處置,這幾年榮獲台南市警察局巡守隊評比甲等、優等表揚。 另外,塩田里環保志工隊於每月第二、第四週日加強環境清潔,宣導資源回收,朱小蓮近期爭取塩田里休閒公園興設,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方仰寧帶小小警察出任務

南市警方廿四日辦理宣導及小小警察體驗,警長方仰寧特別到場帶領親子同樂。(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警察局、婦幼隊廿四日下午於遠東百貨辦理性平宣導活動,除宣導性平、反毒外,也辦理小小警察體驗活動,警長方仰寧出席與小朋友同樂。方仰寧表示,透過本次活動期望能將人身安全的寶貴觀念深植,保障每個幼童健康成長。 今年因應疫情,南市警方暫停許多大型宣導活動,其中包括婦幼隊的小小警察體驗營,隨著疫情趨緩,特別配合台南性平月,辦理性別平權、人身安全及反毒宣導,現瑒也同時舉辦小小警察體驗活動,活動資訊一釋出,報名名額隨即秒殺,反應十分熱烈。 方仰寧出席宣導指出,近年性別平等議題備受重視,為加強民眾性別意識,南市警方傳達性別主流化及性別認同概念,呼籲家長、學童都能有性別平等觀念,共同打造多元性別平等與開放友善社會。 警方精心設計許多寓教於樂活動,包括介紹新興毒品種類及態樣、透過迷你警用機車體驗,助學童培養交通觀念。婦幼隊則分享婦幼人身安全須知,並於現場辦理有獎徵答,加深宣導印象。期望大家都能在疫情微解封之際享受親子外出同樂的時光。

Read More

活動多元 黑琵保育季開幕

市長黃偉哲在黑琵保育季活動騎腳踏車全力宣傳。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七股報導 2021黑面琵鷺保育季,二十四日在精采的薩克斯風樂團演奏下,揭開序幕,輕旅行、打卡逍遙遊等活動也陸續登場,市長黃偉哲也到場陪遊客騎腳踏車,他強調,黑面琵鷺是台灣甚至台南的寶貝,歡迎全國親子民眾前來台南賞黑琵及體驗台南生態之美。 黃偉哲指出,全球黑琵族群逐年成長,今年初間全球普查總數達五千兩百餘隻,其中在台灣的黑琵有三千一百餘隻,約占全球總數六成,創下歷年新高。而在台南的數量有兩千一百餘隻,占全台灣的六成七,主要在學甲濕地、七股、四草地區,顯見台南是黑琵最愛場域,也代表台南在棲地的優化逐漸顯出效果。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今年黑面琵鷺保育季系列活動包括節能減碳卡打車賞黑琵打卡逍遙遊、廢鐵成鋼黑琵創作展、出版黑琵保育季繪本第二輯─小黑琵在台度冬遊學記、找尋市長黃偉哲野放「T85」黑琵蹤跡及社區黑琵圖騰、黑琵親子輕旅行等,歡迎大家熱情參與。 二十四日的開幕活動由十名快樂家族薩克斯風樂團演奏揭開序幕,隨後由市立學甲幼兒園、學甲新榮、西明、大灣社區、宅港國小、七股樹林社區、雅姿舞蹈中心、台南市鳳之韻旗袍協會等表演炒熱開幕氣氛。後與會來賓大家手持系列活動手持版,宣導保育季活動啟動了,也籲請大家一同守護台南濕地及黑琵棲地,提供黑琵食源豐富且安全度冬環境,讓黑琵每年成長數量穩定成長,展現台南保育成果。

Read More

車行國三 枕木飛撞擋風玻璃

一部自小客行經國道三號南向三百廿七公里路段,遭枕木砸中前擋風玻璃。(民眾提供)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彭姓男子廿四日駕駛自小客車行經國道三號南向三百廿七公里路段,遭不明大貨車掉落的一塊枕木砸中前擋風玻璃,還好只是擋風玻璃破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國道警方正循線追查車主到案說明。 彭姓男子廿四日上午八時廿五許開車行經上述路段時,有不明大貨車上掉落的一塊枕木,砸中前擋風玻璃右側,造成前擋風玻璃受損,坐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彭男和太太受到驚嚇,還好沒有受傷。 國道警方指出,枕木長五十一公分、寬廿公分、高十七公分,警方依規定調閱監視器影像追查相關大貨車,並通知車主到案說明。 肇事車輛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卅條第一項第二款(汽車裝載時,所載貨物滲漏、飛散、脫落、掉落或氣味惡臭)之規定,處汽車駕駛人三千元以上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俟查證後依規定製單舉發。

Read More

良性脂肪瘤變大 小心惡化

朱俊旭醫師說,良性脂肪瘤若變大及不舒服,儘早就醫避免惡化。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陳伯伯今年80歲,有高血壓及冠狀動脈心臟病,曾在10多年前接受心臟支架手術,6年前在右胸側壁皮膚摸到一無痛的腫塊約5公分,病人與腫瘤和平共存6年,最近感覺腫塊變大,經中榮嘉義分院病理檢查是良性脂肪瘤,讓陳伯伯及家屬如釋重負。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整形外科朱俊旭主任說明,皮下脂肪瘤比較常出現在40~60歲的中年人,此可能與遺傳有關連,通常大多沒什麼症狀。所以多數患者並不需要特別治療。若是出現在軀幹部位,通常位置略深且與肌肉筋膜可能有沾黏。醫師表示皮下脂肪瘤雖然多為良性,但是隨著腫瘤慢慢長大,依據文獻顯示可能有1%的機率是惡性脂肪肉瘤。 朱主任建議,民眾皮下脂肪瘤,若有以下3種狀況,建議可考慮手術切除:1、有症狀造成不舒服時:例如腫瘤的位置剛好壓迫到神經,造成觸痛等不舒服;2、發現腫瘤逐漸長大狀況:擔心有轉變成惡性的可能時。3、影響美觀時:多數單個小型皮下脂肪瘤,可能患者不說都沒人知道,但是隨著時間慢慢變大可能會影響皮膚外觀,有些人甚至在同一肢體上,可能長了大大小小超過20顆脂肪瘤,確實影響了肢體的外觀時。

Read More

2天爆打73萬劑 增12接種站

因應史上最大規模COVID-19疫苗接種,指揮中心在台北市加開5接種站,當中以台北榮民總醫院負責的中正紀念堂接種量最大。民眾24日前往中正紀念堂接種BNT疫苗。(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第12輪新冠疫苗接種量暴增,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開打2天,全台累計接種超過73萬劑,其中,中央在全台多個縣市加開12處BNT接種站,可分擔5.9萬劑接種量能。累計迄今接種已逾2200萬劑,人口覆蓋率67.2%、劑次人口比每百人94.14劑。 第12輪新冠疫苗10月22日開打,為台灣公衛史上最大規模接種計畫,提供AZ、莫德納、BNT等3種,自10月22日起分2階段接種,第1階段至10月27日,第2階段至11月3日。 由於第12輪符合接種條件的人數多達440萬人,扣除爽約者,估計實際接種人數約400萬人。指揮中心統計,首日全台接種超過42.1萬劑,單日接種量排名第3高,僅次於9月30日的45萬劑,及10月15日的42.5萬劑。加上23日全台接種31.2萬劑,第12輪短短2天就接種超過73萬劑疫苗,累計接種超過2200萬劑疫苗,人口覆蓋率67.2%、劑次人口比每百人94.14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為分擔各縣市接種量能,早在第11輪就用上儲備的疫苗注射護理隊共計1萬234名護理師人力,截至目前已開設12處接種站,負責接種第1劑BNT疫苗。 12處接種站包括中科管理局工商大樓1樓、新竹科學園區活動中心、竹南科學園區大型接種站、楠梓加工出口區莊敬堂、屏東加工出口區行政大樓101室、台糖公司台南區處員工活動中心、中油公司中崙室內停車場、交通部1樓大廳、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2館、中正紀念堂1展廳、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面會吧及共享吧、衛生福利部1樓大廳。 莊人祥說,這12處接種站於10月22日至27日間,預計可協助接種5萬9466劑疫苗,其中已預約4萬9780劑,可望減輕地方政府接種壓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