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抄襲 市府:玫瑰燈海絕對原創

市府在西拉雅廣場舉辦「愛在台南 浪漫燈海」活動,融合情人節主題、展場面積及防疫需求設計,市府強調絕對是台南原創。(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在西拉雅廣場舉辦「愛在台南 浪漫燈海」活動,白玫瑰燈海成為打卡熱點,但有人質疑和八年前的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的展出相似。對此,市府表示,花海是融合情人節主題、展場面積及防疫需求,由市府觀旅局發想設計,絕對是台南原創。 市政府至三月二十七日止在永華市政中心旁的西拉雅廣場舉辦「愛在台南 浪漫燈海」活動,現場布置逾三萬朵白玫瑰燈海,但連日來遭到被指為抄襲的困擾。 市府觀光旅遊局表示,國內外使用LED玫瑰燈海營造浪漫的案例已不勝枚舉,二0一六年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背景,在中環海濱長廊布置二萬五千朵LED白玫瑰;二0一七年屏東綵燈節在屏東夜市停車場旁打造藍、白玫瑰燈海;二0一八年台中一家餐飲業者使用近二萬多白玫瑰花燈海,成為熱門打卡景點;二0一九年台中軟體園區Dali Art藝術廣場打造二千朵白玫燈海;二0二一年交通部觀光局舉辦「山谷燈光節」,在谷關溫泉公園種下萬朵LED玫瑰燈海;每個景點都採用了LED玫瑰燈,由於設計理念與造型各有不同,自然沒有抄襲的爭議。 市府並強調,雖然玫瑰燈海有多處,但台南的絕對是百分之百原創,第一是考量到西拉雅廣場的面積來決定配置的玫瑰花數量。其次是要迎合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到三月十四日的白色情人節,所以有「I love You」的圖樣設計。第三是基於防疫需求,為避免賞花民眾群聚,還刻意拉開花與花之間的距離。 市府表示,花海是由觀旅局發想設計,並與委外廠商討論後共同做出的圖案,是台南專有設計,沒有抄襲的問題。

Read More

5G數位轉型 實證實驗計畫啟動

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左四)、台南市長黃偉哲(右四)見證下,大亞電纜、先鋒機械、辰隆科技代表簽署5G垂直場域製造業價值鏈數位轉型實證實驗計畫合作備忘錄。(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在國發會支持與大亞電纜、先鋒機械、辰隆科技鼎力相助之下,二十三日宣布正式啟動5G垂直場域製造業價值鏈數位轉型實證實驗計畫,市長黃偉哲、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亞洲矽谷執行中心人資長闕河鳴等人都出席記者會,見證台南市5G數位轉型又取得一大成果。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國發會與台南市府合作推動5G智慧城鄉應用,先鋒機械與大亞電線電纜等廠商結合5G與智慧工廠服務平台,提升傳統產線設備靈活度,加速企業數位轉型,是國內智慧製造的典範標竿。 龔明鑫進一步說明,台積電、艾司摩爾等半導體大廠相繼進駐台南,南科、沙崙等科技園區也積極發展5G、AIoT應用。國發會將持續與台南市府合作,布建國產化5G專網,如沙崙綠能科學城推動智慧交通測試驗證,以作為輸出海外市場的跳板。他也期許在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密切合作下,台南從文化古都轉型為兼具智慧化的科技新都,並可望成為亞太區智慧科技產業發展的典範基地。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每年有四成的產值來自製造業,可看出製造業為台南市之經濟命脈,市府團隊於去年協助促成龍鋒企業運用日商Panasonic的5G專網解決方案,大幅減少新進人員的培訓時間並提升組裝的精確度。在全台共同面對人口結構改變的衝擊之下,勢必得「強強聯手」,將台南市優質的隱形冠軍產業結合最先進的技術,並將科技融合於產業發展當中,才能促使產業升級,逆轉人力資源短缺的障礙。 經發局長陳凱凌說,這次數位轉型案例的場域大亞電纜成立於一九五五年,是台南市傳產的隱形冠軍之一,並且在海外有多個營業據點,產品銷售地點遍布全球。

Read More

白河警公布易肇事路段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有別於其他地區事故多發生在市區路口或巷口,白河分局統計最近半年發生之交通事故,多發生在聯外道路上,如新營與白河的交通要道一七二線及南三一四線、後壁區省道台一線、連接嘉義、白河、東山、柳營之聯外道路一六五線;還有因為「俗女養成記2」意外爆紅的菁寮老街聯外道路南七四線與南八五線。 白河警分局指出,該分局轄管白河、東山與後壁區,事故發生除了在白河市區中正路沿線、東山區中興路與達雲路沿線密集住宅區外,多發生在聯外道路與產業道路上。 經統計事故肇因「未依規定讓車」高達九十二件、「未注意車前狀況」有八十二件次之、「未依規定轉彎」卅四件再次之。發生時間以下午兩點至晚上六點的下班及「巡田水」回家時段為多,共九十八件。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上下班時間次之,有八十八件。 因此,白河分局從「交通三E政策」著手,加強違規取締;改善不合理的道路工程;至社區鄰里活動中心、各級學校機關、營區、供餐處所等宣導交通安全觀念,一一一年迄今較去去年同期事故減少四十三件,死傷人數減少廿一人。

Read More

毒蟲持玩具槍 一晚搶9處

盧男深夜持玩具槍連搶九件,警方獲報一小時內逮人送辦。(記者葉進耀翻攝) 列管毒品人口 強盜恐嚇取財 得手4千多元 1小時內被逮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盧姓男子因吸毒缺錢花用,廿三日凌晨涉嫌持玩具手槍連續在中西區、北區作案九件,向計程車司機、加油站及超商恐嚇得手計四千多元。兩個分局出動大批警力圍捕,一小時後在北區超商內將他逮捕,依恐嚇取財、強盜等罪嫌送辦。 警方調查,盧姓犯嫌(卅三歲)是列管毒品人口,凌晨三點,他騎乘機車持一把玩具槍先到中西區中成路亮槍恐嚇排班計程車司機,搶得六十元後;接著又於忠義路恐嚇另名排班司機得款二百卅元;再到民權路超商向店員恐嚇得款兩千元;在府前路恐嚇計程車司機未遂。盧男接著轉至北區成功路加油站恐嚇得款二千元;和緯路超商恐嚇得款六十五元;中西區湖美一街恐嚇外送員索錢未遂及北區和緯路向自小客車駕駛恐嚇索錢未遂。盧男短短一小時犯下九件強盜、恐嚇取財案件。 市警五分局和二分局出動大批警力攔截圍捕,並擴大調閱監視器追蹤逃逸路線,盧嫌犯案影像也即時上傳全市警用平台追緝。五分局和緯派出所巡佐葉進坤、警員陳柏錕在和緯路超商調閱監視器時,依影像研判歹徒可能會到大興街超商犯案,他們趕往超商途中也接獲被害人外送員告稱歹徒往大興街方向逃逸,員警至大興街超商巡查時,當場發現盧男正持槍指著店員恐嚇交錢,立即上前把盧男壓制在地,逮捕帶回。

Read More

永續善農選拔 2團體1農民獲獎

台南市永續善農獎獲獎與入圍人員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三)合影。(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農委會舉辦第二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選拔,歷經兩階段評選,南市吉田田有限公司團隊在「行銷推廣組」獲獎,麻豆區青農李佳翰、玉井區果樹產銷班第六十班獲「現場操作組」入圍,農委會廿三日公開頒獎。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農業經營IPM概念主要是植物保護之措施,將農作物害物族群維持在經濟危害之下。在此原則下,農委會永續善農獎之概念,要從全國各地農民及團體中找出最具代表性之農民及團體。 「現場操作組」第一階段由主辦單位從參賽者中依照五組作物(稻米、果樹、蔬菜、雜糧及特用作物、其他)報名比例,提報推薦名額給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共錄取二十名進入第二階段。再由病蟲害綜合防治專家學者進行書面及田間實地與簡報評分審查,選出全國僅十組的入圍者,南市有兩個團體與農民獲獎,實屬難得。 「行銷推廣組」是本屆新增組別,僅取三名得獎者,南市吉田田有限公司獲獎,得到農委會十萬元之獎勵。 李建裕說,農友在執行IPM時,可使用不同利器搭配使用,增加經濟收入,達到藥劑減量,永續生產的目標。推廣IPM最大的成就與成長的動力,在環境、生產、食安議題上達到三贏的局面。

Read More

可望獲提名 黃偉哲籲團結

可望獲民進黨首波提名,市長黃偉哲表示尊重黨機制,但大家一定要團結,並以政績爭取支持。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民進黨前晚聲明選對會南下座談後肯定市長黃偉哲的努力,台南市長的徵召時程應與高雄市、嘉義縣同步提名。對於可能被列入首波縣市長提名名單,黃偉哲呼籲大家一定要團結,尊重中央機制,但最重要的是要拿出政績獲得支持,直到投票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民進黨南市徵詢小組召集人洪耀福及成員高志鵬、劉維鈞三人共同南下台南市進行徵詢作業,徵詢小組與市黨部執評委及市議會黨團舉行座談。 民進黨前晚發出新聞稿指出,與會者形成兩個共識。第一、大家一致肯定黃偉哲這幾年來的努力,得到台南市民高度認同,擁有超過八成的施政滿意度。第二、台南市長的徵召時程,應與高雄市、嘉義縣同步提名。共識結論將由徵詢小組呈送選對會,做為提名依據。 可能被列為第一波提名名單,黃偉哲二十三日受訪時表示,還沒有提名前都說不準,但不管如何就是民進黨一定要團結,不團結就沒有二0二二,團結都會有一番苦戰,何況是不團結。尊重中央提名機制,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把政績拿出來,讓市民及國人支持,希望民進黨不管是市長或議員選舉都能打贏,包括市長能贏及議員席次極大化。 針對國民黨提名人選仍混沌未明,黃偉哲說他黨的事都尊重,自己做好準備最重要。至於上任至今施政民調超過八成,他說民調是一時的,最重要是要能落實在選票上,所以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投票前都不能掉以輕心。當然如果獲民進黨提名,民進黨也勝選,未來的四年就要好好做事。

Read More

林姿妙交保 朱立倫:捍衛同志清譽

宜蘭縣長林姿妙(左)二十三日步出法院,面對媒體詢問並未回應。(中央社) 記者林坤瑋、王超群∕綜合報導 宜蘭地檢署偵辦宜蘭縣政府疑涉貪汙等弊案,二十三日清晨以縣長林姿妙、女兒林羿伶、農業處長康立和等三人罪嫌重大,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宜蘭地院下午裁定林姿妙八十萬元交保,林羿伶、康立和無保請回。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國民黨尊重司法,但必須捍衛同志清譽,也相信林姿妙會強力捍衛她的清白。 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梁光宗表示,尚未收到裁定,將視裁定內容提出抗告。 檢廉二十二日再次約談林姿妙等二十餘人,昨天清晨檢方以林姿妙、林羿伶、康立和三人涉犯貪汙治罪條例圖利罪,林姿妙另涉財產來源不明罪,罪嫌重大,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法官分別訊問林姿妙三名被告,並審查檢察官提出相關事證後,裁定林姿妙八十萬元交保,林羿伶、康立和請回。 林姿妙下午二時三十分左右離開宜蘭地院,全程僅回答謝謝大家。 朱立倫昨天在中常會表示,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國民黨永遠堅定維護司法公平正義。國民黨尊重司法,但司法也不能變成任何政黨政治攻防的工具。 考紀會主委、立委李貴敏則說,民進黨近來啟動選舉割喉戰,對此事感到荒唐但並不意外,若真是檢調單位調查的事實,希望檢調盡速讓真相水落石出,還當事人公道。

Read More

〈中華旅遊〉蘭陽賞奇景 登龜山島

龜山島因外貌酷似浮龜而得名。(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旅行社推出龜山島三貂角二日遊日遊,將帶遊客去探訪神祕龜山島,洽詢專線:二二六九四六一、二二九四五七四。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龜山島三貂角二日遊」,五月二十八日出團。第一天前往馬崗漁港入口的極東村落公園,這裡有超美的觀海平台。三貂角燈塔於一九三五年完工,是台灣本島最東邊的燈塔;續訪大里天公廟,廟宇背倚草嶺山,面向浩瀚太平洋,大里觀潮更曾列入蘭陽八景之一。第二天前往頭城烏石漁港搭船登龜山島,參觀火山作用與海潮侵蝕形成的斷崖峭壁、海蝕洞、海底溫泉湧上流等特殊景觀,走訪龜山國小、龜尾湖、龜山島地標、軍事坑道、龜首牛奶湖,午餐安排港區海鮮餐。 「梅峰農場春之饗宴一日遊」,三月二十日出團。梅峰位於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台十四甲線十四點五公里處,海拔兩千一百公尺,屬溫帶型氣候。農場以落葉果樹、高山蔬菜、溫帶花卉水果園藝作物教學研究及示範經營為主軸,春天時期百花齊開。台灣大學附屬山地實驗場占地六百公頃,規劃有桃花林、柳杉林、青楓樹、櫻樹區、蟠桃花、水蜜桃花、綠籬迷宮、白楊步道,還能觀察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等鳥類生態。 「福壽山農場合歡山二日遊」,四月一日、四月二十四日出團。首日先前往標高三千兩百七十五公尺的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接著到合歡山,訪克難關、欣賞冷杉林、高山杜鵑,再到天池,飽覽山嵐風光。夜宿福壽山農場。第二天暢遊福壽山農場,農場位於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介於兩千一百至兩千六百一十四公尺,占地八百多公頃,群山環抱視野遼闊,冬、春時節,梅、櫻、杜鵑爭奇鬥艷。

Read More

確診後遺症 跨科看診免奔波 89家醫院設染疫康復者門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染疫者可能面臨全身性的後遺症,需在不同科別間奔波。對此,衛福部23日指出,全台89家醫療院所將推出整合門診,保障後續康復照護需求。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COVID-19後遺症中,皮膚症狀可能有掉髮、紅疹;呼吸系統則會有呼吸困難、肺纖維化,心臟症狀如心悸、胸痛、心肌炎。另也可能產生糖尿病、月經週期變化、靜脈血栓、急性腎損傷等多系統症狀。 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參議黃兆杰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疫情發生期間,確實接獲不少醫院、病人表達由於症狀遍及不同科別,經常需要奔波於不同科別間就醫,還得負擔多次掛號費、部分負擔。 因此,衛福部去年12月13日公告辦理「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邀集國內醫院針對染疫康復後6個月內出現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相關症狀者,提供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未來只要掛一次號,就能由跨科別醫師看診。

Read More

楊欣萍拼布作畫 玩出新花樣

設計布配色出眾 連老外也愛 台灣羽織董事長楊欣萍喜歡玩布和設計布。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台灣羽織創意美學董事長楊欣萍將本土布料玩出「MIT」拼布創意,也讓喜歡玩布的人家可以省錢玩拼布。楊欣萍表示,羽織的布多出自她所設計,不只顏色柔美,更具有層次感,同時更讓玩拼布的人可以不用到處找布,一次可購足想要的色彩。 疫情期間在家可以玩布,手工口罩套、手機袋、布包等,在台灣羽織的臉書上都有老師指導手作的影片,就是希望大家一起來玩布。楊欣萍設計布已有十多年,她表示,自己的車縫技術平平,不過在配色上卻有獨到功夫,所以她設計了許許多多的包包、手作小物,配色都相當醒目,讓人愛不釋手。 楊欣萍表示,台灣羽織進口紗再自己染色,讓經紗和緯紗經過配色之後,可以呈現出布的立體感,色彩也相當柔美。此外,楊欣萍也將布的手作帶入日照中心,教阿公阿嬤們玩布,而她更設計許多的拼布商品,並將各顏色系列,規劃成套,讓喜歡手作的民眾不用費心找布,也不用為了一小塊布需要買一尺的布,可說為喜愛手作的省錢又省工,更歡喜大家能一起玩布玩設計。 楊欣萍也指出,其實布可以玩出許多花樣來,不只做拼布包,還可用布作畫,她設計的一幅安平古堡布畫就掛在安平古堡,還有故宮等,將美麗的建築變成布畫,美國拼布老師還會到台灣羽織來選布。楊欣萍強調,台灣羽織的格言就是「我很在乎你的感覺」,希望每件設計都是一份好禮。 台灣羽織用布作畫成為藝術作品。(記者張淑娟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