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醫收治7染疫孕婦 5嬰報到

成醫跨科別醫護團隊照護7名確診孕婦,順利接生5嬰兒,另2名孕婦待產中。(圖/成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近期收治7名COVID-19確診孕婦,已順利完成4例剖腹產及1例自然產,母子均安;另2位孕婦待產中。5名新生兒PCR檢測均為陰性。 剛報到的5名新生兒,PCR檢測均為陰性。 (圖/成醫提供) 成醫表示,自4月疫情嚴峻起,陸續收治7名確診孕婦,動用6部門跨科別醫護人員與病房團隊照護。其中1例足月孕婦,在診所產檢快篩陽性後轉至成醫,經產科團隊評估安排剖腹產,集合婦產科、產房、兒科、小兒加護病房、手術室、麻醉科、感染科、護理部等團隊,完成剖腹產手術後,接續由兒科團隊比照高危險妊娠生產照護,配置1組著全套隔離衣的新生兒科醫護在手術室外待命。新生兒PCR檢測陰性,母嬰已順利出院。 另1名懷孕35週確診孕婦原安排居家照護,夜間突然發生產兆,衛生局協助緊急送至成醫,醫護團隊協助順利自然產;早產兒被轉送至小兒加護病房隔離室照顧,PCR陰性,產婦在分娩後3天出院。成醫團隊也在標準防護下,再迎接3名新生兒。 參與接生的產房護理長田于廷說,醫護團隊從疫情開始就制定應變流程,並與兒科團隊多次演練各種不同情境的生產方式與突發狀況。醫院收治確診孕婦時,除安排於專責病房中合併各專科共同照護;也設置獨立專用產房和嬰兒室,與一般產房和嬰兒室區隔。產房主任蔡佩穎也說,接連多名確診孕婦在團隊努力下平安生產,提醒孕產婦若確診或有相關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評估最安全適合的生產方式。

Read More

明年7月起 蜂蜜加糖加料須標示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食藥署今天公告蜂蜜正名新規定,明年7月起,加糖的蜂蜜都須如實標示,含量不到60%須標蜂蜜口味或風味,一滴蜜都沒加的糖漿禁標蜂蜜,違者最重開罰400萬元。 食藥署今天公告「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只有100%純蜂蜜產品才可標示為「蜂蜜」、「100%蜂蜜」或「純蜂蜜」,凡是有加糖或其他添加物者,都要如實標示。 食品組科長楊依珍表示,市售蜂蜜產品、蜂蜜添加製品缺乏統一標示規定,食藥署近年邀專家、業者討論,祭出新版蜂蜜標示規定。未來蜂蜜含量達60%以上的產品,都須在品名上標示添加物,例如添加糖漿者須標示「加糖蜂蜜」;添加蜂膠等其他風味或其他原料者,品名須標示「調製蜂蜜」或「含╳╳蜂蜜」。 楊依珍指出,蜂蜜含量未達60%的產品,若品名要使用「蜂蜜」或「蜜」字樣,只能標示「蜂蜜口味」或「蜂蜜風味」。

Read More

已募24輛備援 防疫計程車量能足

南市除現有三十四輛防疫計程車外,並預備至少二十四輛車可隨時增援。 (交通局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疫情愈趨嚴峻,議員擔憂台南市防疫計程車數冠不足。市府交通局十一日指出,隨著中央放寬就醫交通方式,目前防疫計程車有三十四輛車上線服務,派車狀況穩定,供需平衡,也已預備至少二十四輛車可隨時增援,請大家放心。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在疫情擴大後更緊盯防疫每個環節,特別指示交通局應隨時滾檢討防疫車隊服務量能,台南市防疫計程車的需求尖峰在今年過年期間,因有大量防疫旅館及採檢接送需求,防疫計程車隊最多達七十餘輛。 他分析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逐步鬆綁各項防疫規定,例如放寬就醫交通方式可採步行、自行駕車、或同住親友接送等,不再硬性規定由防疫車隊接送,另目前放寬以快篩取代PCR,也減少外出採檢次數,防疫計程車需求相對也大幅減少。 王銘德指出,除各項規定放寬外,因台南市確診人數相對較少,現有三十四輛防疫計程車量能足可因應,近日平均每車每日約出勤四、五趟,顯示供需平衡合理,但交通局仍審慎預備,公共運輸處日前邀集六家衛星計程車隊達成共識,持續招募有意願的熱心駕駛,已加碼備妥二十四輛車可隨時增援上線服務。 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表示,衛生局、公共運輸處和各車隊組成聯合派遣平台,派車作業順暢穩定。如為非緊急就醫、採檢、返家隔離民眾,均可依中央防疫規定決定適合的交通方式,如有搭乘防疫計程車需求,請撥打防疫專線二八八0一八0,由市府評估後調派車輛接送。

Read More

金剛、小嫻開直播 證實已分手

因個性差異走不下去 稱兩人還是朋友 小嫻、金剛11日合體直播,宣布2人已分手1個多月。 (翻攝自小嫻FB)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金剛和小嫻交往1年多,時常同框放閃,2人11日合體開直播,聲淚俱下認了已分手1個多月。小嫻經紀人表示不會多做回應,也證實2人早已沒有同居。2人直播過程友好且平和,彼此都說是近期雙方比較好的一次溝通過程。 小嫻2020年8月認愛金剛,2人因喜愛潛水活動而交往,定居屏東墾丁擺攤賣雞翅,也時常在臉書直播分享南台灣的生活;但近來被發現雙方在社群媒體沒互動,傳出分手;2人在臉書開直播證實分手的消息,「是的,我們分手了,但還是好朋友,不要過度猜測是什麼原因,單純是因為個性上的差異」。金剛說完落下男兒淚。 2人邊吃晚餐邊直播,金剛說還是朋友,還是可以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飯。小嫻則表示,這個月2人沒有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飯,這次直播是分手後第一次聚在一起。2人說著聲淚俱下。也談及決定開直播證實分手。 2人坦承已經分開1個多月,金剛哽咽到說不出話。對於分手原因,金剛強調:「我不希望大家都覺得說,分手了一定是男生怎樣、女生怎樣,其實真的沒有…希望大家不要亂說、甚至亂寫。」 小嫻則表示,分手這件事不要傷害對方是最好的,「我們都是大人了40幾歲了,既然要做這樣的決定,也不要給彼此太壓迫…大家看起來我們很甜蜜,但其實2人都會吵架,只是大家不知道」。 2人坦言現在都過得很好,要大家不用擔心,小嫻反問金剛為何哭?金剛表示像是一種畢業的感覺,「很感謝妳讓我學到很多,不希望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

Read More

外師疝氣復發 微創修補復元

醫師呂謹亨說,微創腹膜外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只需在下腹部開3個1~1.5公分的小洞,也可從鼠蹊部內側檢查並修補腹壁的破口。(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0歲法國籍男子來台教書10年,3個月前出現鼠蹊部鼓脹且有疼痛感;因來台前已進行雙側腹股溝疝氣手術,檢查後確認雙側疝氣復發,並因為原手術傷口有異物感,研判為之前傳統手術人工網膜及組織沾黏,經進行微創腹膜外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隔天即出院返家休養。 童綜合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患者來台教書10年,在國外曾經進行傳統雙側腹股溝疝氣手術。沒想到最近2側鼠蹊部又鼓脹起來,腫塊還能推回肚子裡,有時還出現疼痛感。患者推測是疝氣復發,到泌尿科進行診療。 呂謹亨指出,患者10年前手術傷口處摸起來有硬硬的異物感,應為術後人工網膜及組織沾黏造成;若採用傳統手術方式,不僅處理上困難較高,並雙側鼠蹊部會有2道4~6公分的大傷口;與患者討論後施行微創腹膜外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只需在下腹部開3個1~1.5公分的小洞,即可1次處理2側的疝氣,也可從鼠蹊部內側檢查並修補腹壁的破口。 呂謹亨說,因手術傷口小,疼痛時間短且恢復快,術後隔天即出院,回診檢查2側鼠蹊部疝氣處不再鼓起來,腹壁摸起來就跟正常觸感一樣,沒有硬硬的異物感。 呂謹亨說,隨著年紀漸長導致腹壁組織退化,腹腔游離器官更易因為搬重物、咳嗽、便祕、解尿困難等因素,造成腹腔內壓力增加而離開原本位置突出腹壁。多數成人疝氣都屬於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大腸或小腸掉落腹股溝甚至陰囊,好發於老年族群,如有開刀傷口、抽菸、肥胖、攝護性肥大等因素,增加罹患機率。 呂謹亨建議發生疝氣時須盡早安排手術,避免腹膜裂口擴大,或是病情惡化成嵌頓型疝氣,造成腸子無法退回腹腔導致腸壞死及腹膜炎,危及生命安全。

Read More

生態給付 鼓勵農民加入保育行列

南市推動瀕危物種與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讓水雉在菱角田安全孵化。(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農委會公告瀕危物種有石虎、水瀨、草鴞、水雉四種,南市就有草鴞和水雉兩種,透過配合農委會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以兼顧農民生產與生態保育需求,逐步讓農地成為野生動植物安心棲息生育的家。 農業局說,農委會自去年元旦起,實施瀕危物種與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瀕危物種有石虎、水獺、草鴞及水雉四種,台南市有草鴞及水雉兩種;另重要棲地南市有水稻田、陸上漁塭及私有保安林等三類,在積極推廣下,申請農地友善部分有廿二點零三七四公頃;自主通報水雉雛鳥繁殖共計有一六一八顆蛋,有一二一九隻孵化成功,孵化率百分之七十五點三三;另棲地維護-陸上魚塭亦有四十七人申請,面積約一五九公頃。 農業局指出,經過多年努力復育,水雉數量由八十七年不到五十隻,到去年冬季已達二二五二隻。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今年在重要棲地方面會選擇官田及七股各一百公頃作為示範區,希望透過生態給付,調和生產、生活與生態,讓農地成為野生動植物安心棲息生育的家,也期使在地更多農民加入保育行列,讓台南成為兼顧農民生產與生態保育的典範。

Read More

因應疫情 成大公布線上教學標準

2人以上染疫 分課程、校區及全校實施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疫情嚴峻,成功大學有學生要求學校應全面採遠距教學。校方回應學生會意見,經防疫小組深入討論後,十一日公布將分課程、分校區及全校實施全面線上教學的原則及標準,單一課程於課堂上同時有兩人染疫,該課程採線上教學,若單一校區有兩門課因此改線上,該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若同時有兩個校區停止實體課程,就會全校改線上教學。 成大副校長兼發言人暨防疫小組召集人李俊璋表示,成大在減災防疫精神下,同時考量維持學生學習權益及效益,持續採用多元(含實體及線上)學習措施,但依成大學生會要求訂出校內師生分課程、分校區及全校實施全面線上教學之範圍與原則。 若單一校區單一課程於課堂上同時出現兩位以上老師或學生染疫且無其他接觸時,該課程停止實體課程兩週,修習該課程的學生停止到校,其所修習其他課程均採線上上課。若單一校區兩門課有兩人以上在課堂上染疫,該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同時兩個以上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時,就會全校採全面線上教學。 成大表示,調整為線上教學的教師有義務協助學生維持學習進度,並錄製線上課程供學生進行補救學習。另外,教務處會從寬並尊重教師考量學生個案或特定需求情況,以各種彈性方式,支持或協助學生進行學習及評量。

Read More

無他殺嫌疑 臥龍洞3人上吊結案

記者徐義雄∕南投報導 南投埔里鎮祕境「臥龍洞」傳出范姜姓男子、郭姓男子、王姓女子被發現在臥龍洞上吊亡,南投地檢署調查,死者生前有飲酒併用鎮靜安眠藥物,顱內及體腔並無出血,十一日公布調查結果無他殺、無教唆或幫助他人自殺嫌疑。 范姜姓男子、郭姓男子、王姓女子陸續被發現在埔里鎮祕境「臥龍洞」上吊身亡,引發社會關注。昨天南投地方檢察署調查結果出爐,全案無他殺嫌疑,也無教唆或幫助他人自殺嫌疑,已結案。 南投地檢署表示,今年一月一日及五日接獲南投縣警察局埔里分局報驗陳屍埔里鎮臥龍洞古道的范姜姓、郭姓、王姓死者,經法醫師解剖,發現死者外觀都僅有上下肢體局部擦傷及鈍性傷,為體表傷,吻合陳屍地點環境可造成傷害,顱內及體腔內都未見出血,無他人傷害事證。 死者解剖發現頸部索溝皮膚及顯微鏡檢查都具生前反應;死者毒藥物檢驗出酒精及鎮靜安眠藥物,血液中酒精濃度為微醺狀態,未達喪失理智或無意識程度,鎮靜安眠藥物檢出超出一般治療劑量。 三名死者未罹患致命疾病,生前飲用酒精性飲料合併使用鎮靜安眠藥物,更強化鎮靜效用,三死者生前以繩索縊頸,呼吸道壓迫後致肺臟氣腫變化,因缺氧死亡。 檢方調查,范姜姓死者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獨自進入埔里鎮中山路某便利商店買酒,且採集范姜姓死者頸部繩結、口中菸蒂生物跡證、指甲,經比對與范姜姓死者相符,並無郭姓王姓死者或他人DNA。 范姜姓死者陳屍處繩索是一端綁在低處樹木,另一端繞過高處樹木垂掛,所穿衣物未發現有何擦損或殘留大量土壤情形,可排除范姜姓死者是遭他人吊起的可能;另郭姓、王姓死者手掌也無摩擦繩索痕跡,全案調查結果為無他殺嫌疑。 (珍惜生命請打專線一九九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