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颱遠颺 南部大雨下到週三

3日至7日各地偏熱,大氣不穩定,南台灣及午後中部以北皆有明顯降雨,須防劇烈天氣。圖為台北市區上空滿是烏雲。(中央社) 受低壓帶影響降雨明顯 週四起回歸盛夏 天氣漸趨穩定 午後有短暫雷陣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天氣分為兩階段變化,週一至週三南部、各地山區留意大雨;週四起至下週日太平洋高壓勢力增強,降雨趨緩、午後雷陣雨為主,逐日恢復到高溫炎熱、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 氣象局表示,輕颱芙蓉已登陸中國大陸,三日下午二時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第四號颱風艾利則朝日本方向移動,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至於是否可能有其他颱風生成,氣象局說,正值颱風季,須持續觀測。 在天氣方面,未來一週前期受低壓帶影響,週一至週三西半部地區、東半部山區午後局部大雷雨,其中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局部大雨,中部、澎湖金門偶陣雨,近山區午後雨較明顯,北部、東半部要注意午後雷陣雨,外出活動建議攜帶雨具備用。 週四起回歸盛夏,太平洋高壓勢力逐漸西伸,天氣漸趨穩定,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請注意防曬、防熱傷害,清晨至上午南部地區偶有零星短暫陣雨。 週六、下週日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大多為晴到多雲且高溫炎熱,午後西半部及東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Read More

躲旅館賣毒 男睡夢中被捕

台北市南港警分局同德派出所破獲販毒集團,並起出大批毒品咖啡包等贓證物。(記者周閩生攝) 警循線再逮主嫌 起出近兩百毒咖啡包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劉姓男子在大台北地區以販賣毒品維生,並對外自稱「白蓮教」掩藏真實身分,南港警分局溯源偵辦一起毒品案件時,查知其期以萬華一帶多家旅館作為據點賣毒,經深入追查掌握其行蹤,趁他於旅館呼呼大睡時將他逮捕,隨後,再逮到另名孫姓主嫌,並起出近二百包的毒咖啡包。 警方逮捕劉男後再前往萬華、永和及三重等處再逮捕另名孫姓主嫌,並起出近二百包的毒品咖啡包、拉K盤、毒品分裝勺、安非他命吸食器、分裝袋、電子磅秤、行動電話四支、筆記型電腦一台等贓證物。

Read More

3天內第2次 我輸澳門芒果又傳確診

外包裝再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澳方強調未針對任何國家地區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澳門政府再指一日從一批台灣進口的芒果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暫緩品牌商入口申請一週,是三天內第二次。澳方指相關措施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 《澳門日報》引述當地市政署消息報導,上述五箱共五十公斤的芒果全數封存,沒有流入市面,將銷毀處理。 報導表示,市政署一直參照中國大陸對冷鏈食品新冠核酸抽樣檢測的相關技術準則,嚴格執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措施;並先後在來自阿根廷、波蘭、越南、印尼、香港的冷鏈及乳製品的食品、內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報導強調,相關措施是為保障澳門居民免受感染,「並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 《澳門日報》也提到,一日也在一批經香港轉口到澳門的阿根廷的急凍牛肚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六十箱、共六百五十公斤的牛肚也將做同樣處置,涉事加工廠產品也被暫緩入口申請一週。 報導又表示,市政署自此波疫情爆發以來,持續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及水果的外包裝清潔消毒,每週平均消毒的數量約十萬箱,加大對檢疫食品的抽檢樣本數量,一月至今已抽檢五萬五千個樣本。此外,冷鏈食品工作人員每四十八小時須接受病毒核酸檢測。 澳門六月二十九日在一批台灣進口的芒果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二十箱、共重一百公斤的涉事貨物全數封存銷毀,暫緩廠商相同來源產品進口一週。

Read More

〈社論〉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未來是福是禍?

大陸將更加落實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對香港是福是禍?歷史將會證明!(路透,資料照) 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共當局二十五週年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抵港主持新任特首就職典禮。這固然體現大陸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的決心,也意味「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強化。未來「一國兩制」在香港會如何演變?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當一九九七年中國大陸收回香港主權時,西方國家普遍都不看好香港前途,甚至有媒體以「香港之死」預言香港的命運。移交前幾年,香港也確實出現經濟成長減緩,失業率上升的困境,西方國家更是看衰;然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再加上二00三年大陸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使得香港又逐漸恢復以往的榮光。以下幾個數據就可以看出,香港移交大陸後,非但沒有一蹶不振,而且成功的克服了許多挑戰。 —一九九七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是一點三二兆港幣,二0二一年達到二點八七兆港幣;二0二一年香港人均GDP為四點九八萬美元,遠比台灣要高。 —香港的競爭力並未比移交前減弱太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二0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排名從去年全球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在四大關鍵指標上,政府效能和企業效能都取得良好績效,經濟表現和基礎設施建設也有所上升。 —從一九九五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開始合編「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到二0二一年香港改與中國大陸並列,香港連續二十五年名列榜首,最後一年才被新加坡後來居上。 —香港仍是全球金融重鎮。在二0二二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評比中,香港名列第三,僅次於紐約與倫敦,台北名列第六十六。 —香港法治仍維持一定程度水準。國際透明組織二0二一年清廉印象指數,全球一百八十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名第十二,台灣第二十五。 這些數據充份顯示,一國兩制實施的結果,對香港的負面衝擊並沒有西方國家渲染的那麼嚴重。儘管SARS和亞洲金融風暴接踵而至,但在中國大陸的援助下,香港都平安度過難關。 然而,不可諱言,最近三年來的香港,不管政治或社會都確實出現巨大變化。根據香港人口普查結果,二0二一年遷離香港的人數創下一九九六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在港版國安法推出後,香港再掀一波新的移民潮,至今已有十餘萬港人選擇移民。許多青壯族群,特別是專業人才,紛紛出走;去年且有超過千億美元的資本外流。香港對國際專業人士與外資的吸引力已然下降。 檢討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港府因應五波疫情,一直堅持「動態清零」政策,採取嚴格社交限制、疫苗接種與商務營業限制,使得外商深感不便。再者,也因為二0一九年「反送中」運動,掀起香港民眾爭取民主浪潮,香港社會動盪不安,最後大陸當局出面干預,針對「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運動」和「外部勢力干預」,通過港版國安法迅速實施,香港的抗爭行動固然隨之逐漸平息,但香港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已遭嚴重破壞。 毫無疑問,北京承諾的「一國兩制」仍將持續,但以往標榜的「港人治港」將變為「愛國者治港」,不管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都是如此。同時,大陸也將更加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這對香港是福是禍?歷史將會證明!

Read More

打疫苗4天確診 女童MIS-C住院

五歲男童無慢性病史 6月8日進加護 16日出院 7歲女童接種不到2週 保護力不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疫情未歇,新增確診個案連續四天維持三萬多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日表示,新增死亡八十八人中,最年輕的是二十多歲男性,另有兩名兒童染疫併發MIS-C,其中五歲男童已出院,另一名七歲女童仍住院觀察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新增死亡個案分為五十五例男性、三十三例女性,年齡介於二十多歲至九十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八十五例具慢性病史、五十七例未接種三劑疫苗。 最年輕的死亡個案是一名二十多歲男性,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病,已經完整接種三劑疫苗,在六月二十二日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當天安排住院隔離,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後續病程出現肺炎合併呼吸衰竭,仍於六月二十九日宣告不治。 另在兒童染疫特殊個案部分,增加二名「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病例,其中一名為無慢性病史的五歲男童,五月四日確診,六月二日開始持續發燒、咳嗽、嘔吐、食慾下降,六月八日至急診就醫,有頸部淋巴結腫及兩側小腿皮疹,檢查發現有發炎指數高、心臟超音波顯示有輕微冠狀動脈擴大狀況。 醫師懷疑為MIS-C個案,安排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治療,所幸在六月十二日轉出加護病房,十六日康復出院。 另一名無慢性病七歲女童則是六月一日接種一劑輝瑞兒童疫苗,五日快篩陽性確診,開始居家照護,但六月底開始出現腹痛、食慾差,症狀大約維持三至四天,六月二十八日發燒,隔天至急診就醫,因嘔吐、活動力下降及發炎指數升高,被懷疑為MIS-C,收治於小兒一般病房,七月一日已退燒,目前病況改善,持續住院觀察中。 莊人祥說,雖據研究顯示,兒童接種一劑疫苗可降低九成發生MIS-C風險,但這名女童接種日與確診日間隔不足二週,疫苗無法發揮保護力。 據統計,國內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八十例,已有二十人死亡。

Read More

藍斥喬警政人事 嗆徐國勇下台

轟綠營派系分贓 踐踏警察尊嚴 要求蘇徐「踹共」 監察院介入調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前警政署長陳家欽因政治力介入提早退休,爆發警界人事疑涉派系分贓,國民黨團三日痛斥這是重大醜聞,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內政部長徐國勇出來面對,徐國勇更應下台負責,監察院也應介入調查。 陳家欽日前表示,內政部長徐國勇介入警政人事,是他離職主因。國民黨團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斥內政部長徐國勇將警察人事權當作人情交換的「東西」,嚴重破壞警察制度,將警察人事淪為派系分贓的「東西」,踐踏警察尊嚴,國民黨團給予最嚴厲譴責,並要求徐國勇部長下台。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徐國勇把高階警官位置當人情在交換,基本上是重大醜聞。民進黨執政六年多來,用人看顏色,看意識形態,看有無黨證,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國民黨團一點都不意外;但最誇張是徐國勇部長竟然還出來講「人事權是我的東西」,視人事權可以交換的「東西」,極度可惡!這是冰山的一角,國民黨團對這件重大醜聞,給予行政院與內政部最嚴厲譴責。 曾銘宗表示,除了徐國勇下台之外,國民黨團要求監察院介入調查,也要問問陳菊院長是否要立案調查?別忘了,當年陳家欽接任警政署長是妳推薦的,現在陳家欽被徐國勇部長欺負,陳菊院長要不要出來立案調查?呼籲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出來講清楚說明白。 藍委費鴻泰表示,其實在去年,因為石木欽案,都還沒進行調查,蘇貞昌就震怒換掉當時的高雄市警察局長劉柏良,換上現任警政署長黃明昭,當時媒體圈主跑警政司法線記者內部都在傳,黃明昭是「過水局長」;果然,黃明昭接任高雄市警察局長不到一年,就接任警政署長。

Read More

民眾黨參戰高市? 柯:尚無打算

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尚沒有提名高雄市長人選的打算,而北捷票價以不調為原則。(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民眾黨是否會推派人選參戰下屆高雄市長?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三日表示,小黨資源有限,目前為止並未提名高雄市長人選;柯文哲同時認為,拖到選舉前才調漲電價,就是政府撐不下去了。 柯文哲昨日出席「全台大眾走」屏東場活動,針對媒體詢問「柯志恩代表國民黨出線參戰高雄市長,民眾黨是否會推派人選」?柯文哲表示,畢竟是小黨,不可能在每個縣市都有縣市長候選人,小黨資源有限,目前為止並沒有提名高雄市長候選人。 至於,媒體問到「電價調漲、北捷票價是否跟進」?柯文哲指出,台灣是能源不足的國家,百分之九十七至九十八都需能源進口,台灣因為電價太便宜,所以國家要補貼。而羊毛出在毛身上,台灣電價不應該那麼低,現在距離選舉只有半年,電價漲對選舉不利,政府卻選在這個時候漲電價,就是撐不下去了,而這個事情應該幾年前就要處理的,卻拖到現在。  

Read More

食藥署:進口產品從未驗出病毒

專家研判驗到的可能只是病毒殘骸 接觸外包裝傳染可能性非常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澳門政府宣稱,再從台灣進口的芒果外包裝驗出新冠病毒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三日表示,衛福部食藥署同樣檢驗進口產品外包裝,但至今沒有驗出有新冠病毒殘留。專家研判,驗到的有可能只是「病毒殘骸」,並沒有傳染性。 莊人祥表示,食藥署同樣會檢驗進口產品外包裝,但至今沒有驗出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外包裝上有新冠病毒殘留。 中醫大學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還是從呼吸道進入體內,要透過外包裝接觸傳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之前挪威的鮭魚因為被驗出陽性,被中國大陸禁止進口。由於在鮭魚冷藏、冷凍過程中,病毒確實可能會繼續活下去,傳播風險比較高。 不過,以台灣芒果的包裝過程,即使真的在水果外包裝上檢查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反應,通常都是沒有傳染力的「病毒屍體」;驗到真的具有傳染力病毒,機率比中頭獎還小,更何況是因外包裝染疫,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目前國際上也沒有因為外包裝驗到病毒而被感染的案例。 黃高彬認為,隨著各地防疫策略轉為與病毒共存,在環境、物品包裝發現有核酸陽性反應的「病毒屍體」可能性變高。但一般民眾在拆封包裹外包裝,完全不需額外靜置消毒;如果民眾還是會擔心,可戴著一次性手套拆封,再連同包裹外包裝與手套一起丟棄。

Read More

羅致政不選新北 吳秉叡:若徵召全力以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民進黨新北市長提名人選遲遲未定,原檯面上呼聲最高的立委羅致政表態不參選,認為時間太過倉促;同黨的吳秉叡則招手,稱若獲徵召,將全力以赴;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羅致政表態沒有參選新北市長意願則回應,羅致政是很好的人才,而行政團隊的工作就是要顧疫情、拚經濟、為人民服務,提名事情就由黨中央去決定。 羅致政粉絲團三日在臉書聲明指出,自己從五月初被動接受黨中央的正式徵詢及正面態度,時間卻一再蹉跎,如今已不願投入大選,也喊話黨中央,民進黨對新北市的治理責任,不能放棄,時間已經十分緊迫,期待黨盡速提名有意願有能力的同志上場,我會全力輔選,也專心輔選議員勝利。 對此,吳秉叡表示,「若黨徵召出戰會全力以赴,但若黨中央徵召黨內其他優秀同志也會百分百支持」。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NATO+G7 齊心抗俄防中共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年度峰會。(路透) ■林泰和 美國總統拜登歐洲行,六月二十六日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艾茂山莊舉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年度峰會,緊接著於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年度峰會。七個經濟發達國家與全球最大軍事組織的兩場歷史性峰會,對全球地緣政治帶來了重大變化,全球戰略競爭正走向安全、價值理念與制度抗衡的新局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北約峰會上發言。北約峰會首度邀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與會。(路透) 持續逾四個月的俄烏戰爭,是歐陸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軍事衝突,G7與NATO兩場峰會,在俄烏戰事還在進行中召開。兩場峰會公報、聲明,代表了美國、歐洲、加拿大以及日本等西方國家的最新立場,並呈現於四個主軸亮點:    歐洲展現團結 重視印太台海   其一,展現了歐洲團結。特別是在俄烏戰爭下,齊心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並提防中國大陸,不被分化。北約成員國實踐相互依賴的承諾,如果此時再不團結挺烏,將被看破手腳,同盟若失去了彼此的信任,其他國家也極有可能被趁虛而入。 其二,展現對印太地區的重視。歐洲的繁榮與亞洲經貿連結甚深,歐洲有百分之九十的對外貿易必須經過印太海域;峰會上強調了台海和平與印太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對歐洲至關重要;何況,有些歐洲國家在亞洲還有領土、駐軍與人民。例如法國在印太地區的屬地,就有二十萬公民、七千名駐軍、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海域。 其三,對抗俄羅斯、提防中國大陸。G7人口占全球百分之十,GDP占全球百分之三十九,人均總額則占全球百分之六十,平均人均GDP四點三萬美金,是全球的三倍;依GDP的全球比重與科技實力,G7仍是全球重要的組織,現在決定禁入俄羅斯出口的黃金,欲進一步掐住俄羅斯的經濟脖子。 同樣受到關注的是,與G7、NATO距離遙遠的中國大陸,成了北約提防的對象。北約在十年一次的「戰略概念」上,除了將俄羅斯視為對北約安全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威脅外,也首次提到中國大陸,並將之列為「系統性挑戰」。    巨資投入基建 抗衡一帶一路   G7峰會在公報上,譴責中國大陸「不透明且扭曲市場的國際貿易行為」,同時也表明要尋求擺脫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承諾要「促進多元化與對經濟脅迫的抵抗力,以及降低戰略上依賴度」。還提出六千億美元資金的基礎建設項目,要與「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 G7、NATO兩場歷史性峰會,帶來全球戰略新形勢有四大看點:第一,正式邀請瑞典和芬蘭加盟。這兩個國家因為歷史與地緣上的關係,冷戰時期長期保持中立和不參與軍事聯盟,但現在卻因為一場俄烏戰爭,民心思變,多數民眾支持申請加入北約。俄羅斯一直反對北約擴張,如今看來,卻適得其反。 第二,北約二0二二「戰略概念」,首度提到中國大陸是北約關切的「系統性挑戰」,並稱「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急速成長的夥伴關係」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北約憂慮的安全挑戰,包括洲際飛彈射程可達歐陸、網路安全與假信息、太空計畫、以歐洲為端點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大陸、俄羅斯在波羅的海舉行聯合軍演等。 第三,首度邀請亞洲四國與會(AP4)。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舉行峰會,研擬新的印太戰略,展現與亞洲密切合作關係。韓國新總統尹錫悅的親美立場已無庸置疑,韓國已於五月宣布正式加入北約組織「合作網路防禦卓越中心」(CCDCOE),成為北約第一個亞洲國家會員國。此外,日本也已派出自衛官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任職。   英國伊利莎白女王號航母已在印太海域出現過。(取自英國海軍網站,資料照)  北約擴軍 防禦嚇阻最大改革   第四,北約正進行「冷戰結束以來,北約集體防禦和嚇阻最大改革」,北約已決定加大快速反應部隊人數,把現有四萬兵力擴增近八倍,達到三十萬人以上規模。同時,北約成員國已承諾,到二0二四年各國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二用於國防開支。美國也承諾要在波蘭駐軍。 其實,北約成員國與印太安全已有連結。二0二一年間,北約成員國如德國巴伐利亞號巡防艦、法國核子動力潛艦「翡翠號」及「塞納號」支援艦,英國伊利莎白女王號航母等,都已先後出現在印太海域,甚至還參加聯合軍演。北約與印太盟邦已視安全議題為無法分割的公共財,且相互影響。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視為新軸心,已慢慢形成。俄羅斯自二0一四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就被歐洲孤立,開始轉向亞洲的中國大陸相互取暖、共同抗衡西方勢力。中國大陸、俄羅斯兩國同為威權體制、地理上互補,透過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貿聯盟、一帶一路倡議等,搭建能源、經貿平台,直到今年冬奧期間陸俄發表聯合聲明,強調要高度警惕美國印太戰略,並呼籲北約放棄擴張計畫、放棄冷戰思維。    整體形勢發展 將比冷戰嚴峻   然而,北約擴張是各國選擇的結果。烏克蘭是主權獨立國家,本來就有權利決定是否要申請加入北約;只是從現實面來看,俄烏戰事開打逾四個月,凸顯了烏克蘭內部無法獨立面對俄羅斯的威脅,對外也無能力結盟的困境。 此外,世界上還有半數國家,包括東南亞、印度、中東、非洲國家等,並沒有呼應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起譴責、制裁俄羅斯;陸、俄如何透過能源、經貿、安全平台,爭取更多的合作夥伴,還待觀察。 G7、NATO面對陸俄聯手的新軸心挑戰,要防範「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急速成長的夥伴關係」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陸俄也有相應的抗衡部署。國際情勢巨變,已超越了傳統的地緣政治,全球戰略競爭的新時代,正展開安全、價值理念與制度的新抗衡,整個形勢發展也將比昔日的冷戰時期更為嚴峻、複雜。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