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兒童疫苗 到貨日期仍不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六個月到五歲適用的莫德納嬰幼兒疫苗,因補件問題仍未有下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三日表示,目前到貨日期尚未確定。 疫情未歇,抗疫仍待疫苗接種作業持續進行,對六個月到五歲嬰幼兒族群,指揮中心原本透露表示,首批四十五萬劑莫德納嬰幼兒疫苗預計最快可在七月中旬,開放提供施打。 不過,由於莫德納嬰幼兒疫苗遇文件問題須補件,抵台時程延後,預計本週到貨,莊人祥說,準確到貨日期尚未確定,有進一步消息會盡快向各界報告。 除莫德納嬰幼兒疫苗待補件後到貨外,輝瑞嬰幼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進度同樣備受關注。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已收到輝瑞嬰幼兒疫苗審查初步資料,因為現在正處於送交資料階段,尚未收到輝瑞嬰幼兒疫苗標準品。 至於已到貨的五十點四萬劑Novavax疫苗,吳秀梅說,食藥署會盡量趕在七天內完成疫苗檢驗封緘,讓Novavax疫苗能在七月八日後開打,預計可提供十八歲以上民眾第一、二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及第一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

Read More

政院盤點電力等36設施 要求設計雙保險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視察南方澳大橋興建狀況。 (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年來關鍵基礎設施事故頻傳,為周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各部會加強盤點、強化管理,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也督導成立關鍵基礎設施專案小組,一個月內檢視電力等三十六個重要關鍵基礎設施,點出三個防護關鍵,除要求設計雙保險機制,也提醒相關首長需將安全防護觀念,融入營運規畫中。 工程會官員指出,一個月內已檢視電力、油氣、交通、水資源等領域的三十六個重要關鍵基礎設施,檢視目的在於要求個別關鍵基礎設施及其主管機關,依安全防護指導綱要及近期案件為鑑,補強既有安全防護計畫並確實執行。 工程會也解釋,吳澤成檢視後,發現關鍵基礎設施須補強的態樣不一,主要有三關鍵議題,第一是關鍵基礎設施首長,必須是安全總負責人,得將安全防護觀念,融入營運規畫中,不能輕忽。吳澤成認為,安全防護不能一刀切,如同地方縣市就算有警察局,縣市首長依然須有安全防護的觀念與規劃。 第二,這次檢視也督促機關重視人為因素風險及設計雙保險機制,無論管路、電路皆應有雙電源、雙迴路,避免一個失誤就癱瘓關鍵基礎設施,影響重大;第三,有些關鍵基礎設施因管理等不同因素,平常未有軍警進駐,雖然與周遭軍警單位有一定的支援協定,卻不夠完善,因此這次檢視,也協調若遇到緊急撤離狀況時的撤離人力安排。 工程會說,這次雖然是專案檢視,但未來將列為常態性巡檢,持續督促提醒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改善、提升韌性,維護國家安全。

Read More

藍:侯友宜盧秀燕提名參選8月底前完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相較民進黨新北市長人選遲未定案,外界關注國民黨何時完成新北市長、台中市長提名作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三日表示,八月底全代會前按既有節奏完成。 對於新北市長及台中市長的提名作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表示,國民黨將在八月底召開全代會,相關提名作業最晚在全代會之前,都會陸續按照既有節奏來提名。 針對提名的時間點,因為對侯友宜及盧秀燕來說,黨中央的提名作業,也只是一個形式,所以黨內人士表示,當初溝通時並沒有決定確切的時間,也都有默契,提名時間會較其他縣市晚,既然地方都不急,就尊重地方的意見。

Read More

農委會:未獲澳門官方通知

指6/15後即未有業者申請芒果輸澳門 澳方檢驗與限制不符科學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從去年三月起陸續暫停台灣鳳梨、釋迦及蓮霧輸銷案,澳門政府再指從台灣進口的芒果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農委會三日表示,六月十五日後即未有輸出業者申請芒果輸往澳門;研究也未發現新冠病毒會透過水果傳染人,此檢驗及限制不符科學。農委會再度呼籲澳門當局,應依照國際規範,採行符合科學及風險管控適當措施,以維貿易順暢。 農委會防檢局表示,迄今仍未接獲澳門官方正式通知從台灣進口的芒果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且自六月十五日後即未有輸出業者申請芒果輸往澳門;倘有接獲澳門消息,將轉致衛生單位調查。 防檢局強調,以檢出新冠病毒為理由影響國際貿易,從前年的十一月起在WTO∕SPS委員會就有許多國家,包含加拿大、歐盟、印度、美國等國對中國大陸陸續提出關切,顯示該項措施不合理。 有台商表示,雖然大陸當地的水果價格較台灣水果高、品質也比台灣差;但因為台灣水果進不了,所以經銷商只能進貨大陸當地的水果,顯示台灣水果在大陸市場的貿易範圍越走越小,目前銷售的水果以大陸產的水果為主,主要是透過實體店鋪販售。自去年大陸禁了台灣鳳梨、釋迦及蓮霧,就變成以大陸產的釋迦為主要進貨源頭。

Read More

NCC擬納管網路平台 違者最高罰千萬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NCC日前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擬納管臉書、YouTube等大型網路平台,規劃如YouTube這類大型平台,若違反單一義務,最高可開罰新台幣一千萬元。學者表示,這是國內首部網路平台監理草案,效法歐盟數位服務法保障使用者權利,邁出台灣網路平台監理第一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研議一年多後,於六月底提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法案分成十一章,規劃納管五大類網路平台,都須遵守不同程度的義務。其中,包括臉書、YouTube等有效使用者二百三十萬以上的平台,可能被納入指定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若違反單一義務,最高可開罰新台幣一千萬元。 北科大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長江雅綺指出,台灣「數位中介服務法」主要規範平台兩部分,一是對平台課責,二是要求平台提高透明度,大型平台須揭露廣告、推薦系統等參數。 江雅綺表示,另一部分則著重如何處理違法訊息,法院若核發資訊限制令或緊急資訊限制令後,平台必須下架相關內容,過去當然也能處理違法內容,但本法算是把相關程序也明確化。

Read More

本土+32567 20多歲男打3劑疫苗確診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日公布,國內新增三萬二千五百六十七例本土個案,另增一百一十四例境外移入和八十八例死亡,其中最年輕的是一名二十多歲男子不幸染疫不治,另新增二例兒童MIS-C個案。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一百九十八例(中症一百三十五例、重症六十三例),其中新增二例兒童MIS-C個案,分為五歲男童及七歲女童,前者已康復出院,女童仍住院治療中。而八十八例死亡個案中,最年輕個案為二十多歲男性,本身接種過三劑疫苗。 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截至七月二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三百七十九萬一千八百六十五例、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六,中症累計九千四百二十六例、占千分之二十五,重症累計七千一百零九例、占千分之十九,其中死亡累計六千一百零三人。 據統計,口服抗病毒藥物二日共開立二千九百二十六人份,累計開立約三十三萬二千七百零二人份,包括倍拉維二十六萬八千五百二十八人份,及六萬四千一百七十四人份莫納皮拉韋。 目前全台專責、負壓病房空床率五成六,五十三家集中檢疫所空床率六成七;四十三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空床率四成一。

Read More

黃珊珊無黨參選? 王鴻薇:保留與綠合作空間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三日有消息傳出民眾黨拍板,黃珊珊將以無黨籍的身分參選台北市長。對此,台北市王鴻薇議員表示,此舉看似無黨無派、超越藍綠,但黃珊珊有更深層的考量,恐怕是未來可以和民進黨保留合作空間。 王鴻薇指出,民進黨這次在台北市的策略,就是刻意拉抬黃珊珊的聲勢,以此來瓜分蔣萬安的選票,沒想到在這陣子的操作下,黃珊珊的民調已經竄升到第二名,民進黨的陳時中,在許多民調中反而是屈居第三。 未來若陳時中的選情始終拉不上來,以民進黨選舉策略的最高原則,就是不讓國民黨的蔣萬安能夠「光復台北」,最後民進黨選擇的,可能就是和黃珊珊合作。 王鴻薇認為,最後台北市長的棄保效應,可能並不會發生在「蔣萬安」和「黃珊珊」的身上,反而有可能是在「黃珊珊」和「陳時中」。民進黨如果未來要和黃珊珊合作,黃珊珊當然就不能以民眾黨籍來參選,用無黨籍參選,這樣也讓民進黨未來可以在策略選擇上,是和黃珊珊合作。 王鴻薇表示,黃珊珊參選的算盤打得非常精巧,既承接了所有柯文哲的資源、柯文哲的光環,但未來仍保有和民進黨合作的無限空間。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開啟「問責」大門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疑,《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相關法令設計形同放任政府干預網路言論。(取自李貴敏臉書) 褚瑞婷 NCC在六月三十日正式公告研議多年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預計將公告六十日,並將於接下來的兩個月期間舉辦公聽會與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草案公告以後,各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NCC要如何納管境外的大型內容服務平台,在管制形式上是否會觸及言論自由與內容審查。 此外,NCC還將捐助二十五億元成立一個財團法人性質的專責機構,用以負責處理假訊息等相關業務。在野黨立委更是按捺不住地輪番砲轟,國民黨黨團認為NCC設立「打假機構」,只是為了消滅異我言論,遂行其政治目的,難道成立網路治理財團法人只是為了選舉?民眾黨立委蔡璧如也質疑,成立財團法人的目的莫非是為了年底選舉,要控制言論,所以急著推動《數位中介服務法》立法,讓大家閉嘴不敢講話嗎? 面對在野的質疑聲浪,NCC僅表示此財團法人是為了協助政府模式中幫忙通知平台的角色,將以公私協力的方式進行,未來亦有可能與第三方單位合作。但是,從管制分類的方式以及此財團法人的設立目的來看,《數位中介服務法》的重點核心精神就是:正式對數位中介服務提供者「問責」。 《數位中介服務法》的原案是《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再前身則是《數位通訊傳播法》,而這些法規精神延續的則是NCC曾經提出過的匯流五法等相關以數位匯流精神為法治根基的全新通訊傳播法制架構。在這些法治架構的起始之初,乃是因為舊有的法規制度都是以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以「境內」、「不跨域」為主,然而NCC早在民國九十九年左右,就已經意識到國內通訊傳播法規必須順應時代,顛覆舊有思維,因而帶起NCC近十年來對於通訊傳播法規的各種變革。 可惜的是,當初法規變革是為了因應通傳產業跨境跨域的服務限制,解除類別管制,鼓勵產業發展是法規制定的核心理念。然而,回到看看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內容,除了依照服務別將業者區分以外,大多數的法條內容都是以「問責」為主,業者除了負擔必要的義務之外,特別是在假消息跟違法內容認定的上下架機制等等都有相關要求,反而成為草案的重中之重,也是讓外界最為憂心之處。 的確,多數網路服務使用者的媒體經驗都是以「內容中介」或「消費中介」為主的平台服務,再加上大型跨境線上內容服務平台業者的確在境內的媒體生態占有一席之地,為了保障使用者權益,「問責制」或「當責制」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世界各國也紛紛採取不同形式的管理方法將業者納管,這也是NCC參考歐盟數位服務法(DSA)制定《草案》的原因。 儘管部分業者對《草案》機制表達肯定,但是大型業者目前都在觀望狀態,尚未明顯表態,畢竟《草案》若正式施行後,業者所面臨的義務與責任可能遠遠超過目前許多。而《草案》捨棄了鼓勵產業發展的精神,以「問責」為主的法規設計會不會讓平台服務者過分嚴謹的評估使用者的言論尺度,避免因為使用者的問題反而讓平台受害,間接造成言論自由緊縮,可能成為《草案》最大的後遺症。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副研究員)

Read More

港慶回歸+1828 澳門首爆死亡+2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香港官方三日通報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一千八百二十八例,未新增死亡個案;澳門應變協調中心則通報,有二名長者染疫離世,這是澳門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現死亡個案。 綜合各家媒體報導,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三日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會上通報香港第五波疫情單日新增一千八百二十八例確診病例,其中一千六百八十一例為本土病例,一百四十七例為境外移入;未新增死亡個案。 被問到陸續有參與慶祝回歸二十五週年活動的嘉賓確診一事,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在收到陽性個案後,會跟進執行疫調,密切接觸者包括家人以及在未戴口罩情況下面對面接觸人士,不評論個別個案。 澳門出現二0二0年初疫情大爆發以來首起死亡個案。澳門應變協調中心指出,今天有二名患有慢性基礎疾病的高齡染疫長者經搶救無效後死亡,分別為九十四歲和一百歲。其被發現時病毒量皆低,雖在初發階段隔離治療,由於患有慢性基礎疾病,身體非常虛弱,經過幾天治療後,仍不幸離世。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官網資料,截至二日二十四時,這一波疫情累計確診病例達七百八十四例。 澳門政府宣布,將進行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社會文化司長歐陽瑜說,大陸將派出六百五十人到澳門協助採樣工作,有條件地展開下階段全民核酸檢測。 歐陽瑜形容,未來幾天非常重要,這是關鍵時刻,希望社會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流動,工商界盡可能暫停運作或維持最低限度運作,市民非必要請勿外出。

Read More

政院:陳退休原因已說明 勿再以訛傳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警政署前署長陳家欽申請提前退休,引發政治派系分贓爭議,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三日表示,陳家欽退休是為尊重接任的署長未來一年內的相關人事安排,已對外多次說明,部分報導未向政院查證,且與事實不符,盼各界勿再以訛傳訛。 根據報導指出,行政院長蘇貞昌與內政部長徐國勇「曾經懇談三個半小時,找出兩人關係生變的共識」、「決定必須先異動警政署長陳家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