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亞洲低碳建築論壇 十二月中旬臺北登場

(CSRone永續智庫、亞洲低碳建築論壇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首屆亞洲低碳建築論壇今(2022)年十二月中旬臺北登場。 CSRone永續智庫攜手台灣綠領協會訂於十二月十三日舉辦「2022亞洲低碳建築論壇」,活動地點選在獲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認證的政治大學公企中心,線上線下同步分享亞洲建築產業前線觀點,更首次剖析建築產業鏈的低碳環境數據,協助業界掌握台灣建築產業的現況,並從中發掘淨零關鍵與低碳商機,歡迎建築產業與企業永續人士共襄盛舉報名參加。(論壇詳情: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09290641541561480650 ) 主辦單位表示,淨零目標迫在眉睫 「2022亞洲低碳建築論壇」引領建築新篇章,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2021年研究指出,建築與營建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37%,甚至高於工業和運輸部門的總和,顯示建築業的減碳危機已迫在眉睫。為此,我國國發會頒布淨零碳排路徑規畫,2050年全國將要達成100%新建築及超過85%既有建築為近零碳建築,今年(2022)六月適逢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於六個月後實施的《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當中亦明確規定,公有建築物及新建築物應進行能源耗用評估及營運規劃,且須標示建築能源耗用資訊,並逐年增加建築能源效率,建築產業的減碳策略已與實踐企業永續、政策目標密不可分。 即將邁入第十年的CSRone,為台灣最早開始分析永續報告書之智庫,定期出版《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分析》專書,在此論壇將第一次深入台灣建築上下游產業剖析最新ESG表現,著重於低碳環境面現狀,由公開數據解析產業困境與展望,為建築產業提供淨零挑戰下的解方與建議。 綠建築標竿領袖台達電、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經驗分享,本次論壇特別邀請長期致力於環保節能、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台達電樓宇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江文興;參與循環經濟與綠能等政策擬定的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新創生態建構組業務總監張肇顯,以及投入超過600件海內外綠建築案之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分享其參與低碳建築顧問經驗與提供企業低碳戰略思維,藉此主動鑑別風險並找尋商機,使低碳建築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一大助力。 為協助台灣營建產業面對極端氣候的全球風險趨勢,論壇邀請亞洲各地包含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包含以循環經濟建築獲台灣住宅建築獎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曾於SARS期間以建築研究設計使香港由疫區除名,推動可持續性及健康性的設計的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鄒經宇教授等綠建築先進,分享亞洲綠建築案例與設計,帶來國際觀點與趨勢觀察,共同建構亞洲的淨零未來。 人類的生活與建築環環相扣,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 ( 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 )預估至2060年,該產業碳足跡將再成長一倍,在台灣法規壓力驅動之下,如何在生活必須的建築與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中取得平衡,低碳建築將會是協助企業追求淨零路徑上最佳起手式。

Read More

台州發布促進貨櫃水路運輸獎補辦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州市當局為推動"台州貨、台州出",近日發布促進貨櫃水路運輸獎補辦法。 台州市發布《台州市促進貨櫃水路運輸獎補辦法》,旨在保障"台州貨、台州出",進一步降低貨櫃物流成本,全力助推台州海洋經濟強市建設。台州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表示,台州是製造業大市,外向型經濟發達,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物流運輸選擇'棄陸走水',去年台州港貨櫃量達到55.05萬TEU。 該辦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市縣"共同用力、統分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市縣兩級貨櫃發展政策對台州港貨櫃運輸發展的激勵作用,深化重點扶持,聚焦重點港區加大補貼,提升政策吸引力。據稱,貨櫃運輸發展需要有良好的港口基礎設施支撐,此次辦法提出,要做強港口發展內核,對貨櫃發展相關設施設備投入予以獎勵,鼓勵台州市貨櫃港口企業在台州各港區加強大型化、專業化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效增強台州港口核心競爭力,提升一體化港口供應鏈服務能力。 今後台州市對貨櫃港口企業為擴大港口生產所投入的港口設施設備費用(單項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的項目),當年度投入超過3000萬元時,市政府按照投資總額的15%予以獎勵,獎補金額最高不超過1700萬元。該獎補資金統一撥付給台州市貨櫃港口企業,實行專賬管理、專門核算,專項用於港口業務培育和對相關港區集裝箱業務企業的補助,不得用於除此以外的其他開支。

Read More

高端戰士赴日 最多得打6劑

白打的? 若前3劑全高端 恐須接種3劑他牌疫苗 周玉蔻:根本呼攏人!討罵 針對接種高端疫苗民眾赴日補打其他疫苗的方案何時上路,衛福部長薛瑞元(中)十九日表示很快會有答案。(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康子仁∕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十九日公布,即起開放接種高端民眾如有出國需求,可補打一至三劑高端以外的新冠疫苗,換言之,高端戰士最多可能接種六劑疫苗;媒體人周玉蔻痛批「根本是呼攏人的!討罵」,認為現在下令高端替有赴日行程安排的高端族,免費做PCR才是誠實具體方案。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經綜合評估後,即日起提供已接種高端疫苗有出國需求的民眾,可接種我國核准專案輸入之新冠疫苗,包括BNT、莫德納、莫德納次世代及Novavax等,但次世代疫苗僅能作為追加劑使用。在間隔時間上,王必勝表示,大原則就是,高端以外的廠牌若接種第一、二劑,就屬基礎劑,須與前一劑疫苗的間隔滿四週,高端以外廠牌如果是打第三劑,即屬追加劑,需與前一劑疫苗間隔滿十二週。 王必勝表示,根據統計,曾經打過一劑高端約有一百萬民眾,三劑都打高端的民眾約有三十幾萬人,都符合補打對象,但接種高端疫苗的民眾是否都要去日本還未知,因此,無法估算人數,但目前的疫苗都足夠因應。 在開放補打方案後,若三劑都打高端,最多可能要接種到六劑疫苗,對此,王必勝表示,此次開放補打方案為比照先前入境美國的作法,補打方案的劑次、間隔都經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安全上沒有問題。 至於為何不在開放國門時就開放補打?王必勝則表示,除了我國邊境開放之外,也要看其他國家的開放情況,日本是在十月十一日才宣布,目前外交單位也會持續與日方交涉承認高端疫苗。指揮中心也提醒,民眾接種後可至「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系統」下載疫苗接種之數位證明,建議於完成接種後二天以上申請,供入境他國查驗使用。 針對高端補打方案,即起可補打其他廠牌疫苗,剛從日本返國的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開砲,痛批「根本是呼攏人的!討罵」,點名衛福部長薛瑞元,現在應下令替有赴日行程安排的高端族「免費做PCR」才是誠實具體方案。

Read More

藍嗆陳其邁從醫初衷攏是假

從未執業從醫 也未依規定完成服務義務 用「醫生市長」根本是欺世盜名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表示,陳其邁除了實習醫生,從未執業從醫,用「醫生市長」根本是欺世盜名。(記者康子仁攝) 記者王超群、周閩生∕台北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身為醫科公費生卻未至偏鄉服義務,此前表示自己歸還學費,對此,國民黨十九日繼續追擊,痛批陳其邁是「假醫生真政客」,就是有錢最大,付錢了事,罔顧占資源排擠弱勢生的社會正義的問題。事實上陳其邁除了實習醫生,根本未曾執業從醫,用「醫生市長」根本是欺世盜名。 國民黨十九日舉行 「從醫是假從政是真!爆陳其邁『醫師市長』欺世盜名」記者會,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練鴻慶出席,王鴻薇說,陳其邁一被爆料,居然還敢說自己從醫初衷?翻開陳其邁履歷來看,碩士還沒畢業,就去父親陳哲男立委辦公室當助理,此後更當過地下電台負責人、立委、市長、行政院副院長,可以說此後平步青雲一路從政,當醫生這件事情,早就丟到九霄雲外,一個連偏鄉服務都不願意的人,出來跟人家談什麼從醫初衷。 練鴻慶指出,陳其邁本來就家境不錯,念中山醫學院申請公費,阿嬤還跟他說要給他錢叫他去念,且家族中出了很多醫生,家境富裕,而且陳其邁過去就被質疑炒股,此前三十五歲時的他,居然能和助理集資兩千萬元,投資未上市的「網虎國際」公司股票,甚至自己買多少股都不知道,這樣的人占據社會資源,罰金當然付得起,但有錢就是老大嗎? 王鴻薇說,陳其邁說還錢,衛福部立刻跳出來幫陳其邁護航,說只要還錢就解除服務義務。王鴻薇痛批衛福部看到民進黨就「跪」,陳其邁民國八十年畢業,當時主管機關不是衛福部而是教育部;第二,根據後來接手的衛生署規定,未服義務要還錢,但是未完成規定的服務年限就不得領回醫師證書正本,所以還錢不代表就解除了服務義務。 此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費醫師培育規定,公費畢業生經醫師考試及格領取醫師證書者,於未依規定完成服務義務前,其醫師證書由該署保管,作為履約之保證。

Read More

我確診死亡率 世界平均值5倍

7天平均死亡率全球第7 醫界憂流感、肺鏈病毒「共伴效應」 藍籲政府思考如何降低 0+7入境新制上路,國民黨團呼籲政府應降低確診死亡率。 (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入境免居家檢疫零加七新制十三日上路,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十九日表示,國內確診七天平均死亡率全球第七,是全球平均值三點五人的五倍,政府該慎重思考如何降低死亡率,唯有降低死亡率,才能代表零加七政策成功。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德維、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蔡明忠、中華民國防疫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等人,在立法院召開「國門重開放,零加七等防疫配套準備好了嗎?」記者會。 李彥秀表示,民眾期盼能盡速回復正常生活,但政府的螺絲不能鬆懈。台灣未來面對最大的疫情風險,包括疫情黑數流竄、防疫意識鬆懈、秋冬面臨新冠加流感活耀大流行等,現在入境隔離少了「安全帶」,變種病毒有可能就此長驅直入。 她並指出,從國慶連假開始,國內確診人數一直降不下來,每天確診數平均在四萬五千人,七天平均死亡率是全世界第七,是世界平均值三點五人的五倍,確診數也是全世界第三。 李彥秀表示,除了快篩、禁探病之外,更該慎重思考如何降低死亡率,否則台灣防疫成績在全世界是個大笑話,唯有降低死亡率,才能代表零加七政策是成功的。台灣雖然旅遊警示降為二級,但美國政府官網仍將台灣列為三級警戒國家,蔡政府必須說明,未來防疫工作,如何降低死亡率。 蔡明忠表示,醫界現在非常擔心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病毒三病毒產生的「共伴效應」,其中,只要同時感染兩種病毒,致死率高達十倍,政府應該對此投入更多的心力。 王任賢則指出,現階段實施的零加七政策,無法真正振興觀旅業,政府應盡速鬆綁兩岸、減少旅客歧視。此外,醫療院所的準備不足,超額死亡、旅客死亡率都有可能增加,尤其不希望看到旅客死亡,因此應對所有族群完全解除就醫障礙。王任賢呼籲解散指揮中心,避免台灣醫療單位綁手綁腳。

Read More

〈社論〉蔡政府不應輕忽習近平的兩岸講話力道

習近平今年政治報告關於對台工作的內容雖然簡短、卻是「最大促統力度」的談話。(路透) 中共二十大於十六日開幕,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舉世關注的政治報告。相較於上一屆冗長的三點六萬字演說,他這次雖僅花兩個多小時向世人傳達其執政意向,唯貫穿全文的安全意涵及外溢影響值得持續觀察;尤其是攸關其統治合法性的兩岸統一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畢竟台灣依然是中共政權完成其民族復興夢想的最後一塊拼圖,有此雄心壯志的習近平怎可能輕易放棄? 依目前最新發展情況來看,習近平打破幾十年來慣例連任三屆已毫無懸念,未來至少有五年時間將帶領中國大陸應對內外嚴峻挑戰,因此今年的報告反覆重申安全與穩定是發展根本,甚至還以「驚濤駭浪」來形容面對的巨大挑戰。對習近平而言,「安全」不僅僅是國家安全,更隱含著中國共產黨的生存與統治合法性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為何中共一再重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制度安全不容損害」的主因。 張五岳教授就觀察到,基於此信念,習近平今年政治報告關於對台工作的內容雖然簡短、卻是「最大促統力度」的談話,這與他個人的「權力基礎、歷史使命與行事風格」有絕對關聯性。因此,張教授就提醒,「中共必然會強化武力準備以防範台獨、抵禦外部勢力介入」,藉此「迫使台灣走向談判桌」。換言之,當第三任期在二十大確定後,習近平必將著力處理涉台各項問題,所以「硬反獨、軟促統」將成為他未來推動對台工作的主旋律。 不承諾放棄武力是中共自十六大政治報告之後再次出現的語句,顯示中共對美國等國家意圖「以台制華」及民進黨「倚美謀獨」的高度警惕,習近平就說「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並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但為了展現現階段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習近平也不忘溫情喊話,希望能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人民心靈契合。 面對中共軟硬兼施,蔡政府僅以「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堅定拒絕一國兩制」來回應,強調「兵戎相見絕不是兩岸選項」。如此輕描淡寫地帶過,若非胸有成竹、不然就是依舊沒意識到當前台海危機的嚴重性,以為只要民主國家聲援就可高枕無憂。如此將國家安全當兒戲的作法,不是無知,就是不惜陷國家人民於險境。 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這是中共不能蔑視的事實,否則兩岸關係將永無寧日。但各國雖以備戰為求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卻也不能沒有謀求和平的準備。蔡政府切莫輕忽習近平希望解決兩岸政治問題的決心,不僅不應把兩岸議題當成政黨鬥爭工具,更不應以偏執的意識形態看待整體國際局勢轉變,否則極可能誤判對方意圖。 當習近平提到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台海問題時,其實已凸顯兩岸關係早已質變,台海爭端已成為中國大陸與美國競爭的關鍵環節:中共核心利益與美國國際霸權的激烈競爭。對此,各國幾乎都儘量迴避選邊,但蔡政府堅持選擇與中共對撞,顯然國家安全已不是其關心的優先議題,反倒是能否繼續掌權才是蔡總統最在意的目標。 蔡政府一再警告國人共軍對台武力脅迫之嚴重性,卻遲遲不敢對是否延長役期清楚表態,如此態度只會讓國人對其所謂的「抗中保台」口號嗤之以鼻。看到俄烏戰爭的慘痛代價,國人也更應認清既要備戰、更要謀和的道理。

Read More

鄭運鵬賺完人民幣 轉身抗中保台?

鄭稱赴陸經商「是人生經歷一部分」 藍:無法接受說一套做一套 凌濤批鄭運鵬跟對岸三大國企做生意當門神?透過誰牽線?(凌濤臉書) 記者王超群、陳華興∕綜合報導 國民黨十九日踢爆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此前台北市立委剛敗選,後腳就成立資本額五千六百萬的「鷗業新媒體」,西進大陸,請鄭運鵬不要閃躲,說清楚與中國大陸國營企業「勾勾搭搭」的所有關係?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是否檢驗過鄭運鵬符合「台灣價值」? 國民黨召開「鄭運鵬哪裡好賺站哪邊、林飛帆不要雙重標準」記者會,桃園市議員候選人凌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等出席,質疑民進黨鄭運鵬「西進」大陸衝第一,大賺人民幣後,碰到選舉就轉身「抗中保台」。 凌濤指出,鄭運鵬此前台北市立委剛敗選,後腳就成立資本額五千六百萬元的「鷗業新媒體」,該公司與中國大陸三家國營企業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洽談生意,顯示民進黨完全雙重標準,請鄭運鵬說清楚當時有大聲說出中華民國嗎?是否有矮化台灣?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候選人凌濤質疑,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西進中國大陸衝第一,大賺人民幣後,碰到選舉就轉身抗中保台,要求鄭運鵬不要閃躲。(記者康子仁攝) 凌濤強調,當年國民黨執政,兩岸恢復交流,當時鄭運鵬拋棄其他同志,前往廈門大學講課,顯示鄭運鵬是非常投機的政治人物,也可證明現在外傳「當時桃園三結義,現在只能夢中追憶」的傳聞,一旦民進黨施政出包,鄭運鵬馬上可以切割,從事對自己最大政治利益的做法。他表示,當時張善政在桃園龍潭渴望園區打拚之際,沒想到衝第一「西進」大陸市場、採取具體行動的就是鄭運鵬。 此前遭踢爆鄭運鵬曾在大陸做生意,國民黨指鄭團隊回應支支吾吾說尚在釐清中,凌濤質疑,是否林飛帆與鄭運鵬總部根本不了解,鄭運鵬與中國國企「千絲萬縷」的關係,林飛帆才改口說鄭運鵬當年是在民間商業公司,但此說法就是默認鄭運鵬當時正在大賺人民幣。 對於鄭運鵬回應說這是人生經歷一部分,可接受檢驗,凌濤要求鄭運鵬說明白與共產黨的關係、當時與多少大陸官員見面?賺了多少錢?其中多少來自三家大陸國企?到大陸經商是可被接受的,但令人無法接受的是說一套、做一套。

Read More

三腳督不靠口水 彎腰傾聽民意

記者康子仁∕專題報導 從主客觀條件來看,北市三位市長候選人有很大的不同,且看蔣萬安如何看競爭對手。 陳時中從防疫指揮官「神壇」落跑來北市參選,各種民調顯示,台北市民對他的仇恨值高達五成以上,蔣萬安說「這是他過去種的惡因,所結下的惡果」。 陳時中主政下的防疫政策,政治斧鑿痕跡明顯 ,也因災防疫缺乏同理心,出現口罩、疫苗、快篩之亂;他又刻意偏坦高端,對台北市施予差別待遇,難怪台北人會對陳時中昔日的一言一行徹底檢視。 蔣萬安說,陳時中參選之後,人物設定變來變去,除了挺林智堅不挺台大,想要爭取年輕票,結果鬧了廁所偷窺笑話。他和周玉蔻之間也是互扮黑白臉,明為切割、實為合謀,汙衊了包括慈濟在內的社會具公信力的組織和個人,周玉蔻霸凌無辜女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也不見陳時中說句公道話。 黃珊珊是辭去台北副市長下來參選,蔣萬安直言,柯市府過去近八年的政績,她都要概括承受。例如,市政建設遲緩、商圈蕭條,台北市在過去她當副市長的兩年半期間,減少了十八點三萬人口等,連自己選區內湖交通的壅塞問題都無法解決,其它市政支票又該如何兌現呢? 談到敏感的棄保議題,蔣萬安認為,選票之間是會流動的,沒有什麼票一定投給你,在三腳督的情況下,想要當選絕非靠棄保或口水,而是要彎腰傾聽民眾聲音,爭取市民的認同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黃珊珊要陳收回「剽竊」 揚言法院見

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說,陳時中不收回剽竊就是惡意誹謗,隨時都可提告。 (黃珊珊競辦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日前在其第二本新書「城市.程式」中指自創防疫旅館體制,遭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質疑是「剽竊」;黃珊珊十八日提出會議記錄要求,「陳時中先生請你收回,不然就法院見。」面對陳時中仍堅持,防疫旅館就是集中檢疫所的延伸,黃珊珊十九日更表示,連名字都是她取的,陳時中不收回就是惡意誹謗,強調「他若不收回,我隨時都可提告」。 黃珊珊說,自己已在臉書上貼出會議紀錄,二0二0年二月十四日先要求找公有地方,包括陽明山教師研習中心、兵役局替代役中心,以及台北捷運機廠,但因這三個場地都有人在使用,最終才去找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與民間旅館,當時兩家小旅館還不敢公佈名字讓外界知道,怕被說是防疫破口,所以她才說「那就叫防疫旅館吧!防疫旅館A與防疫旅館B。」並於廿一日上線。 她表示,台北市的防疫旅館則是自己成立,「你(陳時中)講剽竊這兩個字,請你收回去,若不收回,我隨時都可以提告。」

Read More

邱國正:尚未見陸提早攻台徵候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對於是否已出現中國大陸將提前攻打台灣的徵候,國防部長邱國正十九日在立院備詢時表示,目前根據對岸軍事調動、情報等方面,都未發現任何徵候,中共舉行二十大時期應是以維穩為主。 不過,邱國正表示,「有聽說」俄羅斯可能試射核武,這也是一個徵候,國軍對此極不樂見但會有所準備,「若發生是相當、相當糟糕的狀況」,不只軍事層面,經濟也會受到衝擊,台灣及全世界都會受到波及。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詢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中國大陸可能加快統一台灣時間表,國軍是否已發現任何徵候;邱國正回應指出,會從對岸大規模軍事調動、飛彈試射、軍演型態擴大、軍演距離接近,或截獲情報等方式判斷,目前沒有發覺任何徵候,國軍訓練戰備都正常,中共在舉行二十大,期望是以維穩為主。 邱國正並表示,中共八月初軍演後,開始採取常態性戰備警巡,目前數量、規模比八月初時小很多,但比以前多,因為變常態化。 江啟臣詢問是否聽說俄羅斯可能試射核武,邱國正表示,有聽說,「這聽說也是個徵候」,國軍不樂見但要準備,一旦發生是相當糟糕的狀況。 江啟臣詢問,國軍十九日在澎湖操演是針對中共鎖台時的反登陸,此次演習是否針對中共二十大,邱國正指出,並非針對二十大,是各作戰區每年度都有的固定操演。 江啟臣追問,澎湖演習是實彈操演,但為何其中唯獨雙連刺針飛彈是採實兵不實彈,陸軍司令部參謀長章元勳中將表示,雙連刺針從沒有在外島打,都是回來台灣打,每年操演都沒採用實彈,但可以放心,所有防空程序操演都有在做。 此外,陸軍步訓部作戰研究發展室上校主任向德恩疑涉共諜案,被檢方依貪汙罪向法院聲押獲准。邱國正回應表示,「這事情發生,不是這一、二年」,國防部都會檢討強化個人生活規律,但個案走入司法程序則不能多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