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警銀聯手阻詐 保住婦人60萬

學甲分局長劉全福(左二)到京城銀行學甲分行表揚阻詐成功的行員。 (民眾提供) 記者黃文記∕學甲報導 六十多歲王姓婦人誤信操作股票可輕鬆獲利的詐騙電話,到京城銀行學甲分行欲臨櫃匯款四十萬元;該銀行襄理與行員機警查詢受款帳戶,發現該帳戶已被通報為警示帳戶,立即通知學甲派出所所派員至銀行攔阻詐騙,成功保住婦人的血汗錢。 警方調查,王姓婦人於一月間使用手機上網,與某陌生帳號互加好友,二月中旬到京城銀行學甲分行先後匯款十萬元及二十萬元,並欲再匯款四十萬元;銀行襄理陳淑娟與行員邱秀華發現有異,除關懷詢問,並著手查詢受款帳戶,發現婦人欲匯款的帳戶已被通報為警示帳戶,即通報警方前來處理。 起初王姓婦人堅信自己並未被詐騙,仍堅持要將帳戶內剩餘四十萬元匯出;學甲派出所所長顏子健到場後,向王婦解釋該模式為詐騙集團常用手段,王婦才恍然大悟,取消匯款。 警方指出,王婦先前匯出的二十萬元被圈存於詐騙帳號(日後尚可領回),加上即時攔阻未匯出的四十萬元,讓王婦保住六十萬元的積蓄。

Read More

嬋柔運動先驅 南應大傳撇步

南應大舞蹈系引進嬋柔運動教學,培養學生各項舞蹈表演創作與教學的能力。(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舞蹈系引進嬋柔運動,並邀請創始人、舊金山GYROTONICR和Alonzo King LINES Ballet的創始成員Nora Heiber,蒞校教授墊上嬋柔及器械嬋柔,期藉由大師工作坊培養學生各項舞蹈表演創作與教學的能力。 近年舞蹈、健身、復健界,甚至是影視明星趨之若鶩的脊椎螺旋運動,也稱為嬋柔運動,已在南應大舞蹈系課程中開啟。嬋柔運動的發明者Juliu Horvath為一名職業芭蕾舞者,曾飽受肌肉骨骼傷害之苦,其認為「傷於動作、治於動作」,研究身體動作融合瑜珈、太極、體操及舞蹈,透過流暢且節奏性的動作並搭配呼吸,由內而外,從脊椎連結到四肢的能量,活動全身、刺激神經系統、鍛鍊與伸展肌肉與肌筋膜、放鬆關節與伸展神經。 南應大舞蹈系早在廿五年前,首創全台灣的肢體調整課程,並將皮拉提斯身體方法引進舞蹈系學院教育中。該系設有全國舞蹈系中最完善的肢體調整皮拉提斯室;如今再次領先引進嬋柔課程及器械。今年邀請世界嬋柔先驅者之一Nora Heiber與南應大師生分享墊上嬋柔以及器械嬋柔之根源理念。 Nora表示,嬋柔已開始在全世界的大學舞蹈教育中應用,並支持舞蹈生的身體學習及未來就業的發展。Nora提到,嬋柔使她能夠克服在廿歲出頭時職業生涯的傷病,在嬋柔的幫助下,最終又再能夠專業地跳舞廿年了。並且經常覺得這個系統似乎暫停她衰老。她有幸見證和體驗了一種治療方法的演變,它能夠以如此深刻的方式幫助這麼多人。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啟發了對此系統嶄新的看法。

Read More

南投縣議員吳瑞芳詐領助理費 一審判刑4年6個月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南投縣議員吳瑞芳涉嫌詐領助理費五百一十二萬七百三十五元,南投地檢署將吳瑞芳及林姓、羅姓、劉姓三名助理依貪汙治罪條例提起公訴。南投地方法院八日宣判,認為吳瑞芳詐領助理費事證明確,但她已繳回犯罪所得,且爭取多項地方公共建設,並非完全中飽私囊,判決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就繳回之犯罪所得均沒收。 判決書指出,吳瑞芳九十九年三月一日起擔任南投縣議員,得聘用公費助理二至四人,縣議員每人每月不得超過八萬元。吳瑞芳自九十九年三月起至一0四年六月、九十九年三月起至一0七年九月,一0二年一月起至一0九年七月,並未實際聘用或足額聘用林姓、羅姓、劉姓三人當助理,卻收取三人身分證件及郵局存摺,向縣議會申報聘用三人為助理,領取全額公費助理薪資。 南投縣議會扣除薪扣除勞健保費餘額,撥入林、羅、劉三人郵局帳戶內,吳瑞芳提領後,除扣除給劉姓助理部分薪資外,其餘均供自己花用,總計詐取公費助理薪資五百一十二萬七百三十五元。 南投地檢署去年七月指揮調查站搜索偵辦,認為吳瑞芳等人分別涉貪汙治罪條例、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嫌等罪嫌,將四人提起公訴,南投地院八日判決。 吳瑞芳坦承未聘用林、羅二人,另外私聘吳瑞芳之夫、兒子、吳、謝、余等人作為私聘議員助理,他們等人有實際從事議員助理工作,否認有詐領補助費意圖。 法官根據郵局等交易資料、吳瑞芳不利己之供述、林等人之證述,卷內申報補助款等證據資料,認定吳瑞芳所辯私聘林等人擔任其助理部分不可採信,其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犯行罪證明確。 法官審酌吳瑞芳在審理時繳回犯罪所得全數,且擔任議員期間,為地方公共建設項目提案多件並成功爭取預算,對地方事務之發展、運作貢獻極多,與完全中飽私囊及拒不繳回貪汙犯罪所得之惡性有別,且無其他減刑規定適用,在客觀上應足引起一般人之同情,依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酌減其刑,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四年六月。並就繳回之犯罪所得均沒收。

Read More

志玲姊姊基金會 後壁頒獎學金

後壁區長黃炳元(前排中)與接受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頒獎的國中、小師生合影。(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後壁報導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三月八日頒發十萬元獎助學金,給後壁區兩所國中及七所國小的廿八名學子。國際同濟會也捐贈一批籃球,給後壁區的國中、小學。 後壁區公所指出,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三月八日在公所三樓禮堂舉辦頒發獎助學金活動,在經過依在校成績、行為表現並參酌各校推薦後,分別頒發五千元或三千元的獎助學金,給後壁、菁寮兩所國中及後壁、菁寮、永安、新嘉、新東、樹人、安溪等七所國小,總計廿八名學童,鼓勵學子勤奮向學。 公所說,老家在南市後壁區的名模林志玲因喜愛小孩子,而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助全台各地學子,以鼓勵學童努力向學,落實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並期許藉此獎助學金之發送,讓學業優異的學子瞭解到社會有愛,只要肯努力上進,必能開創嶄新的美好生命、創造人生價值。 同時今年國際同濟會首次針對後壁區國中、小學,捐贈愛心籃球一批。 後壁區長黃炳元感謝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長期對後壁區各學校的資助,希望藉由獎助學金的拋磚引玉帶來良善的示範,也讓孩子們在日後能夠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價值觀。

Read More

崑大黃冠螢 獲選台北時裝週模特兒

崑大時尚學程一年級黃冠螢入學半年即參與多場重要時尚秀,各項表現專業,獲選台北時裝週展前時尚秀模特兒。(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學程三名學生獲簽約,並納入該校締結產學聯盟的模特兒經紀公司凱渥集團旗下藝人。其中一年級新生黃冠螢在台北時裝週展前站上伸展台,詮釋設計師Liyu Tsai的服裝作品,落落大方表現不輸業界,被遴選為該場時尚秀模特兒。 崑大時尚學程二0二0年與凱渥集團產學合作,兩年來在多項產學及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學生在時尚展演專業技術的養成,成果斐然。一年級黃冠螢、吳君怡在入學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即被簽約,並展開多項時尚演藝專業技能培育計畫。獲遴選為台北時裝週時尚秀模特兒,成為崑大時尚學程首位站上伸展台的同學。 崑大時尚學程主任陳怡君說,黃冠螢畢業於台北樹人家商模特兒科,高三那一年便立定志向南下崑大時尚學程求學,在校方與系上老師執行時尚菁英班專業培育下,入學半年即參與多場重要時尚秀,包括二0二二潮台南、崑大潘怡良時裝秀、南晃集團禮服及USR傳統竹編時尚秀等。 崑大時尚學程為目前全國唯一有系統培育時尚產業專業人才的科系,而台北時裝週為時尚界每年重要盛事,該系連續三年不缺席,師生團負責擔任現場的妝髮造型、秀導助理、後台控場、秀場攝影、Dresser、接待等工作,今年也將邁入第四年。

Read More

國道客運脫班 通勤族苦等幽靈車

通勤族反映基隆客運1061表定晚間十點十分原有一個班次卻脫班沒來,讓民眾在忠孝復興站像是在等「幽靈車」般大排長龍。(讀者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道客運班次脫班的情況嚴重,市議員陳冠羽八日指基隆客運在暖暖區的1061等路線經常脫班,讓通勤族苦等「幽靈車」般無法準時回家,質疑市府究竟有沒有在關心這個問題。交通處長王圳宏說明已先後邀國道客運業者研議,並持續溝通討論如何強化國道客運營運。 陳冠羽指出,這個問題在暖暖區已經讓通勤族痛苦四年,不僅沒有動靜而且還持續惡化,通勤族要的就只有穩定發車、回復疫情前的班次這兩件事,現在所有公司學校都已經恢復正常,但是1088、1061以及1061A的班次究竟何時能恢復?如果確定已經辦不到,也必須跟每天通勤的一千四百多位民眾明確說明,否則希望在五月底前聽到改善方案。 交通處長王圳宏說明,國道客運在暖暖區共有1061、1061A、1062及1088路線,因為之前疫情狀況,基隆客運確實有營運上的問題,針對問題曾在二月十八日邀基隆客運高層討論每一條路線,業者也誠實以告,坦承部分路線可能會慢慢退場,而且各客運業者也都有車卻缺少司機員的窘境,這個問題地方跟中央都十分關心,也將持續再跟客運業者研議如何強化國道客運營運。 陳冠羽說,先前客運業者在車班有狀況時,還會透過APP提前公告,現在卻經常悶不吭聲讓通勤族在站點像是等「幽靈車」般白等一場,就像前一天晚上十點左右表定有一班1061,民眾苦等到十點三十五分才來,過去四年看不到政府關心這件事,現在只是要求市府請業者透過APP如實公告車班的狀況,希望市府重視。

Read More

瀛海與英皇家霍洛威學院簽MOU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瀛海中學與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持續推動並協助學生申請國外優質大學、預修課程計畫及獎學金,提供瀛海中學學生擁有更多元之升學選擇。 瀛海校長沈樹林表示,瀛海中學董事會全力支持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以期符合教育部雙語教育政策,目前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之下,瀛海中學已於一一一學年度通過教育部審查,獲准成立雙語教育實驗班,學校將結合專業合格之外籍教師群,依學生學習需求進行課程統整,突破一0八課綱及教材框架,研發彈性多元之實驗課程,為學生提供探索國際教育的校本課程,發展成為瀛海之重要特色。 沈樹林說,學校與全球優質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是推動國際教育重要的里程碑,未來瀛海中學將尋求更多的課程合作資源,與世界優良名校持續建立合作關係,規劃更完善之國際教育課程。 皇家霍洛威學院為世界前百分之一名校及英國TOP 10最美大學,其學術研究橫跨文化、科學、歷史及社會科學,其中學術研究產出為英國大學排名前十五名,是歐洲的優質學府之一。 瀛海中學校長沈樹林與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Ian Crichton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瀛海中學提供)

Read More

仁愛橋改建4/10動工 3/17辦說明會

市區仁愛橋危橋有四十年歷史(上),四月將封橋進行改建(下)。(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區三大危橋改建,最後一哩路仁愛橋改建工程將在四月動工,由於上方就是中正高架道路,改建工程很難施展,因此忠四路(愛一、孝一路)段全封,知名的崁仔頂漁市場考量到車輛進出需求,開放三點五公尺一車道通行;施工期間將以孝二路、愛一路及成功一路做為替代道路,市府預定三月十七日對周邊里民及議員舉辦說明會,四月十日封橋動工。 南方澳斷橋事件後,基隆市府委外進行全市老舊危橋大調查,其中,忠二、忠三橋在去年陸續完成,最後一座仁愛橋位於忠四路跨越旭川河上也在危橋之列,但因上方就是中正高架道路,吊裝施工很難施展,工程多次流標,隨原物料飆漲,市府去年追加到七千七百萬元才完成招標。 由於仁愛橋位於台五線、中山高以及仁愛、中正等區往來安樂區要道,工期二百七十日,交通替代道路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市區交通就會陷入黑暗期。 市區仁愛橋危橋有四十年歷史(上),四月將封橋進行改建(下)。(記者王慕慈攝) 日前經過道安會報交維計劃審議一再修正終於通過,橋梁吊裝施工期間,全日佔用忠四路(孝一、愛一路)段,其中橋台、主結構、橋面板及附屬工程需預力梁加工吊裝,將分兩階段施工,施工期間必須占用到其他道路部分,包括吊裝預力梁期間,孝一∕忠四路及愛一∕忠四路停放吊裝車輛,為顧及安全,將封閉孝四路(孝二、孝一)、孝一路(忠三、忠四)、仁五路(愛一、愛二)及成功一路(忠四、獅球路)管制人車進入。 此外,預力梁運送路線採由仁五路(愛二、愛三)逆行進入,會占用到仁五路(愛二、愛三)南側三車道,剩餘北側二車道供愛二路右轉車行;愛一路北向博愛停車場出口不管制,但為了考量吊裝影響崁仔頂漁市營業,將在週日深夜十一時到週一上午五時三十分休市期間進行,針對行人亦有動線規劃。 施工期間動線,中山區─安一路─孝四路─孝三路─忠二路─愛一路─仁五路。中山一路∕忠一路口─忠一路─愛一路─仁五路。安樂區─安樂路一段─成功一路─仁五路。忠四路取消站位,成功二路車行允許左轉。

Read More

華人史上第一本 與AI圖像共創 南大教授出書

南大教授林豪鏘出版真人與AI圖像共創的圖文詩輯。(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主任林豪鏘教授,經過一年多的創作與嘗試,出版華人史上第一本真人與AI圖像共創的圖文詩輯《失眠是一種漸進式—衝突與妥協:鏘鏘AI圖像共創計畫》。 林豪鏘表示,「藝術」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概念,在不同時空環境,會發現出藝術的不同性質,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藝術似乎必然和「創新」連結在一起,而AI超乎預期的能力,甚至逼近了人類引以為豪的藝文與創作表現。本書的起心動念,是人類不該屈服於AI,而是正向思維地與AI進行共創。 林豪鏘說,他從AI繪畫熱潮一開始就加入實驗,先後試過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 E、Mega.Space.等人工智能繪畫工具,它們各有不同特性與優缺點,但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皆以驚人的速度在進化。 特別的是,林豪鏘相當嫻熟於跨媒體互文的解讀與再創造,他始終鍾情於現代詩文的創作並且樂於分享。 他與AI共創,經過一年多的創作,完成了《失眠是一種漸進式—衝突與妥協:鏘鏘AI圖像共創計畫》一書,書裡的所有作品,都是運用林豪鏘的詩句作為輸入元素,然後讓AI依此生成畫作,這是作者和AI的對話成果。

Read More

全國橄欖球錦標賽 八斗高中奪銀

一一一學年度全國橄欖球錦標賽,基隆市立八斗高中橄欖球隊勇奪國中組亞軍。(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立八斗高中橄欖球隊歷史悠久,成軍以來憑藉優良傳統與球隊文化,培育眾多優秀的國手,並曾多次獲得全國橄欖球錦標賽冠軍殊榮,日前在一一一學年度全國橄欖球錦標賽中表現搶眼,勇奪國中組全國亞軍。 教練吳志清指出,國中部學生這次競賽碰上一日三戰的狀況,對教練的訓練安排及選手的身心調整無疑是一大考驗,但八斗小將倚靠扎實的基本功及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全勝之姿收下決賽門票,最終奪下全國賽亞軍。校長許文璋表示,相較其他熱門運動,橄欖球在台灣得到的關注較少,但八斗高中學生仍奮力練習、展現韌性,不論颳風下雨,也照樣在泥濘地上奔跑打滾練習,為的是能站上舞台發光發熱。 隊上有一對兄弟檔,因家庭環境較辛苦,從小自信心不足,還好有「橄欖球」陪伴,國三的哥哥陳文定說,「好險志清老師讓我加入橄欖球隊,不然我不會嘗到這種勝利的滋味,我會將場上的這份精神傳承給學弟。」國一的弟弟陳文華則表示,「看見哥哥因為橄欖球而得到改變,我希望可以跟哥哥一樣,讓自己越來越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