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萎縮TWFI走滑台灣至大陸跌幅較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截至上(六)月七日市場週報分析,臺灣海峽兩岸間貨櫃運價指數(TWFI)走滑,其中臺灣地區至中國大陸跌幅較大,反映今年以來兩岸經貿萎縮態勢。 本月七日公布之TWFI為1103.52點,較前週下滑2.8%,其中對台出口成分指數1354.85點下跌1.4,自台進口成分指數852.18點降幅達5%。 上海航交所指出,當週臺灣航線運輸市場行情疲軟,進出口市場運價均呈現下滑走勢,拖累綜合指數下,大陸至臺灣地區,華東、東南口岸市場運價走低,出口成分指數小幅下跌,臺灣地區至大陸,各口岸口岸市場運價均走低,導致進口成分指數下跌且跌幅較大。 據中共海關統計今年一至五月兩岸進出口貿易數字(1018.21億美元),相較去(2022)年同期大幅衰退25.5%,其中我對大陸出口佔748.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6%,自大陸進口270.07億美元亦減少23.2%,惟仍維持478.06億美元我方順差。

Read More

2023世界海洋日論壇 全方位深入海洋議題

(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山大學、教育部氣候變遷(南區)教學聯盟海岸領域、小房子書鋪、旗津thak冊等單位,合作舉辦「2023世界海洋日」論壇,邀請各界從歷史、產業、生態、安全等多面向深入探討海洋議題,與聯合國舉辦之同名論壇遙遙呼應! 6月8日是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今年並將Planet Ocean: Tides are Changing 設為海洋日主題,論壇首先由「福爾摩沙海洋事件簿」的作者姚開陽老師,帶領聽眾用最新的元宇宙科技穿越時空,一同探詢過往港市的浪漫風情;接著由嘉信遊艇的經理李伯言從講述臺灣遊艇產業發展史,帶領聽眾認識什麼是遊艇,如何製造遊艇,如何玩遊艇,柯金源導演則以臺灣百年來對海岸地帶的資源利用,呈現臺灣海洋的美麗與哀愁,帶領聽眾一起思考臺灣的海洋願景;最後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所長高瑞鍾以「海域安全的趨勢發展」為題,解析在親海、近海的政策下,如何維繫國家海域的安全。 本論壇除了以多元角度切入提升廣度以外,更兼顧多元年齡層,由守護船舶進出港安全的臺灣港務港勤公司、促進港埠發展為宗旨的臺灣港埠協會與國立中山大學共同邀請小房子書鋪為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國立中山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的小朋友,講述以海洋為主題的故事,將海洋生態永續發展的觀念向下紮根。 臺灣港務港勤公司深耕國內港口曳船業務,為船舶進出港口的安全付出與把關,肩負起守護商船進出港灣安全的使命。近年來,運用豐富的曳船經驗支援海難救助業務,更將所屬船舶全面採用低硫燃油能源,以落實海洋環境保護之企業社會責任。在今年世界海洋日,也積極參與本活動,期盼為海洋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利迪亞輪脫淺航港局代為移除將依法向船東追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尚比亞籍利迪亞輪擱淺東沙群島,交通部航港局介入成功脫淺,代為移除之相關費用將依法向船東追償。(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據瞭解,尚比亞籍利迪亞輪於110年十月間,因船機故障於東沙島西北2.3浬處下錨,後受颱風影響、海象條件持續惡化,船方宣布棄船,船上八人已由直升機平安載往香港,惟該船於東沙島北方約0.9浬處坐灘擱淺,經交通部航港局介入委託專業打撈業者,召開十七次工作會議,該輪終於上週成功脫困,化解對周邊海域及生態環境影響與威脅。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事發後,多次召開應變會議要求船東依限提出抽油及移除船體計畫,仍未獲船方理會。為確保當地環境生態,避免海洋環境再一次污染,遂由航港局介入移除船體。為維護東沙島海洋環境,該局特別要求業者,船體移除作業以對環境影響最小為原則,避免造成當地環境二次傷害;因坐灘擱淺位置距離高雄港約240浬,且因季風盛行及海象惡劣,海上作業不易,經動員國外專業人員及設備引進、殘油抽除、貨櫃吊除、船體艙間修補、船艏浮揚及轉向等作業,成功於颱風季節前將船體拖離擱淺區。利迪亞輪脫困後,東沙島恢復岸際海域環境及當地景觀,免除其對周遭生態之影響威脅,該船將拖回高雄港拆解。 航港局指出,利迪亞輪的船體移除是船方應盡的責任,代為移除之相關費用將依法向船東追償。

Read More

長榮航空/日本旅行社龍頭JTB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 攜手共推海外旅遊

長榮航空客運管理本部副總經理潘信修(右)與日本旅行社龍頭「株式會社JTB」執行董事藤原卓行(左)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共同攜手推廣台日雙方的旅遊市場。(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昨(12)日特別邀請日本旅行社龍頭「株式會社JTB」前來台灣,為刺激日籍旅客來台觀光,雙方針對疫後日本海外旅遊市場、日幣貶值及通貨膨脹等影響日籍旅客出國旅遊的議題,進行深度討論,並由長榮航空客運管理本部副總經理潘信修與JTB執行董事藤原卓行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攜手推廣台日雙方的旅遊市場。 長榮航空客運管理本部副總經理潘信修表示:台日在疫後邊境限制鬆綁,即吸引大量台灣旅客前往日本旅遊,重溫久違的日本文化、佳餚及美景,需求持續升溫之下,日本航線平均都有八成以上的載客率,未來將依市場需求和日本各地機場作業人力,以及盤點公司機隊和人力狀況,進而規劃增班及復飛日本各大航點,方便台日兩地旅客相互造訪。 JTB Corporation (JTB)是日本規模最大之旅行社,JTB集團於日本國內外擁有諸多票券代購、租車、遊覽車、信用卡及出版等旅遊相關企業,依JTB的市場調查研究發現:全球疫情趨緩之際,日籍旅客遲遲不踏出國門,日本護照持有率亦持續下滑,根據外務省最新統計顯示,日本人護照持有率已從2019年23.8%下滑至2022年17.1%,吸引日籍旅客至海外旅遊已成各國觀光局與航空公司的最大課題。 JTB更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台灣旅客赴日觀光人數,入境台灣之日籍旅客目前僅有約疫情前的三分之一,呈現大幅逆差;根據各項統計資料顯示,日本至今尚未出現報復性海外旅遊潮,日本國內旅遊需求強勁、日幣持續走低及全球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出國成本提高,大幅影響日人出國意願。 長榮航空此次與JTB以共享雙方資源方式合作,自今年七月起,將針對不同客群打造各式專屬旅遊產品,以「是時候按下PLAY鍵,未玩待續!」為宣傳理念,結合線上及線下實體行銷,在日本全國JTB主要店鋪推廣搭乘長榮航空來台灣旅遊,同時也希望能吸引日本旅客經台灣轉機至全世界。

Read More

慶祝花蓮國際商港開放一甲子 舉辦夏令營探索海港獨特的魅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花蓮港務分公司為慶祝花蓮港開放國際商港60週年及推廣「海洋教育」,讓民眾更親近海洋,瞭解海港相關作業,今年特別在暑假期間結合花蓮港區相關單位,推出吸引親子共遊的營隊活動,讓父母親與孩子們一起探索花蓮港獨特的魅力,為親子間留下一個別具意義的暑假回憶,體驗來自海洋的感動。 (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今年親子營隊活動將於7月1日辦理「海港領航員出巡去」、7月29日「海港領航員追鯨豚」各1梯次,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家長及學童搶先報名參加,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7n21y。 海港領航員親子營隊活動內容相當豐富多元,除觀賞實境互動軟、硬體設施,全台唯一以船艙造型設計的港史館,讓參加民眾踏入花蓮港的時光隧道,瞭解建港歷史外,還有平日不對外開放的信號台、監控中心及港區導覽;也將參訪港務警察總隊,體驗戴鋼盔、穿防彈衣、學防身術、打靶,模擬當港警維護港區安全的使命。另外結合賞鯨行程,出海近距離觀賞鯨豚,飽覽海洋生態。 善盡社會責任是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責無旁貸的任務,為慶祝花蓮港開放國際商港60週年,花蓮港務分公司將於8月18日與世界展望會共同為花蓮地區弱勢孩童辦理公益夏令營活動,帶領孩童了解花蓮港的歷史,認識海港與港埠設施,以及船舶進出及貨物裝卸等商港相關作業,種下海港人才苗芽。 花蓮港務分公司表示,近年來致力於推廣海洋教育,不僅暑假舉辦夏令營活動,平時接待學校及團體參觀港史館、導覽港區,散播海洋人才種子,破除民眾對於港口管制區的迷思,為港區帶來更多的人潮,我們希望身處海洋國家,讓每一位民眾都能對海洋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更親近海洋。

Read More

高雄關舉辦今年度第1次業者聯合座談會宣導修正新法規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為促進便捷通關並充分瞭解相關業者實務作業需求,於該關關本部6樓禮堂,舉辦本年度報關業、運輸業、進出口業、貨棧業及貨櫃集散站業聯合座談會,由該關副關務長張淑娟主持,相關業務單位主管偕同列席,解答業者所提各項議題,相關業者及公會計有60餘人參加,出席踴躍,並於會中宣導新修正相關法規。 該關於會中對業者所提意見及前次會議追蹤列管案件之執行情形,作明確的說明及答復,並宣導納稅者權利保護、報關業及承攬業新修正相關法規、報關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之訂定並提升保護意識及防護措施、C2進出口報單無紙化通關、進口貨品含有低硫燃油附加費等費用之主動申報等政策措施。 該關表示,感謝業者全力配合海關推動各項政策,並希望藉由座談會與業者面對面溝通及交換意見,進一步瞭解業者需求,作為精進服務之參考,以提供更優質及安全之通關環境,創造業者與海關雙贏的局面。

Read More

美四月份貿易逆差擴大服務貿易順差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商務部公佈該國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受商品貿易逆差增加影響,今年四月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746億美元,較三月修正後數字增加140億美元。 統計分析,與三月份相較,美國商品貿易四月份逆差961億美元增加145億美元,服務貿易順差216億美元增加六億美元。受原油及燃料油、藥物製劑、珠寶首飾出口下降拖累,美國商品四月出口額1671億美元減少94億美元,汽車及零部件、工業用品和材料、消費品進口增加,當月商品進口額2632億美元增加52億美元。 在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當月美國對歐盟、墨西哥、越南商品貿易逆差分別為173億美元、130億美元、85億美元。

Read More

奇美護LINE群組 衛教照護腫瘤蕈狀傷口

惡性腫瘤蕈狀傷口會持續滲液、出血,需要仔細清創更換敷料避免惡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惡性蕈狀傷口是癌症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蕈狀傷口的照護也是護理人員最艱鉅的挑戰,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小組長吳玉琳為提升護理師照護技能、減輕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衝擊,吳玉琳也與團隊成員持續精進照護技術、設計各式教案,另也成立LINE群組協助家屬照護患者,獲得院方、患者家屬一致肯定。 護理部小組長吳玉琳在護理崗位上已耕耘18年,自畢業就進入醫護前線就在生死交關的血液腫瘤科病房服務。惡性蕈狀傷口是轉移性或復發性癌症病人常見的傷口病變,發生率約在5%至14.5%,隨著癌細胞增生,組織、血管、淋巴產稱浸潤在人體表面開出「惡之花」,伴隨著惡臭、疼痛、出血蠶食患者生命,然而蕈狀傷口的治療選擇有限,只能悉心照護傷口緩解症狀惡化。 腫瘤蕈狀傷口帶來的不適症狀除了加重患者身心負荷,對於照護的護理人員與家屬都是艱鉅挑戰。吳玉琳指出,過去曾照護過一位口腔癌患者,深受蕈狀傷口所苦,直到離世傷口仍未改善,吳玉琳在家屬要求下,為不讓死者帶著傷離世,只能另為死者貼上人工皮敷料象徵傷口痊癒,此事也更讓其堅信蕈狀傷口照護問題值得重視。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持續精進照護技能,發展腫瘤蕈狀傷口照護評估表、安排課室教學、運用心智圖繪製及腫瘤蕈狀傷口桌遊活動,提升護理師腫瘤蕈狀傷口的知識,創意發展擬真腫瘤蕈狀傷口模具,模擬出腫瘤傷口特性,包含出血、疼痛、滲液與惡臭特性。透過實際操作,提升了護理師照護腫瘤蕈狀傷口技能,亦減輕護理師面對腫瘤蕈狀傷口的心理壓力及衝擊。相關教案除獲得院內教案競賽金獎殊榮,照護成果經投稿專業學會亦獲得肯定。 為協助病人家屬照護蕈狀傷口,血種病房護理團隊除教導照護技巧、協助完善出院準備並持續追蹤電訪外,也發展LINE群組「一隅有花」,隨時為患者家屬提供協助,讓醫療團隊真正成為病人及家屬堅強可靠的後盾。

Read More

反式人工關節置換 擺脫肩痛

王姓老翁(左2)經治療後慣用手恢復行動力,也能高舉右手與太太(右2)比心,醫師方啟榮(左1)與院長林聖哲(右1)獻上祝福。(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年近7旬的王老先生長期有肩膀疼痛困擾,合併肩關節活動不良,右手慣用手無法抬舉不僅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半夜也常痛醒。就醫發現肩旋轉肌腱斷裂、肩關節嚴重退化,經安排新型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治療,終於幫王翁找回行動力。 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表示,旋轉肌腱破裂的常見症狀為肩部疼痛、夜間疼痛、活動範圍受限、活動無力,甚至嚴重如癱瘓一般的假性癱瘓等。王翁右肩疼痛數月,曾嘗試保守治療,如服用及注射消炎藥物、復健等,然而其右肩旋轉肌腱已嚴重斷裂、肩關節嚴重退化,肌肉纖維也被脂肪組織所取代,進一步加劇肩關節軟骨退化及磨損,這種情況就建議手術改善。 新型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其實已在國外行之有年,現使用的適應症也越來越多元,對於飽受肩關節困擾的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方啟榮指出,舉凡肩關節旋轉肌腱嚴重破裂合併關節退化、經旋轉肌腱修補後再破裂合併關節退化、肩關節骨折術後癒合不良、高齡合併肩關節粉碎性骨折、肩盂骨性缺損合併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被忽略的肩關節脫臼等,都能透過新型反式人工肩關節手術有效改善。

Read More

〈中華副刊〉喜歡,不喜歡

詩/簡玲 圖/熊妤 春天時,你複製所有青色思維,喜歡探問曠野,不喜歡詢問市井,喜歡自由似風,不喜歡藩籬。 喜歡你鼻子不喜歡嗤之以鼻,喜歡你眼睛不喜歡白目,喜歡你嘴巴不喜歡毒舌,喜歡你耳朵不喜歡裝聾作啞,喜歡開心不喜歡多心,喜歡超現實想像不喜歡現實之境,喜歡無中生有的創造不喜歡無事生非的煩惱。 惶惶之間,喜歡隨逐沉浮著不喜歡。 雖然如此,喜歡一顆種子比喜歡一座花園重要,喜歡自己較不喜歡的敵人愉悅,像我們種出的第一片葉子,綠嫩,偶爾逆風偶爾失眠,始終歡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