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對歐盟商品邊境檢查計畫再延至2024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英國實施“脫歐”後對歐盟商品邊境檢查再延至2024年。 英國政府消息稱,該國將第五次延期實施英國“脫歐”後對進入英國的食品、植物和動物產品進行檢查的計畫,亦即有關檢查至明(2024)年一月開始實施。據瞭解,英國於2021年一月正式退出歐洲單一市場,但由於擔心增加生活成本危機風險等原因,多次延後全面實施邊境管制。 英國政府原擬於今年十月31日前要求來自歐洲的動物產品、植物、食品和飼料提供衛生證明,該國政府最近在聲明中表示,在聽取業界意見後,同意再延三個月實施相關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此舉也被解讀為對生活成本危機的回應,因在生活成本危機期間開始此類檢查,將進一步加劇食品價格通貨膨脹。

Read More

陸暑運民航旅客量1.3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回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民航局統計,2023年暑運期間(七月一日-八月31日)中國大陸民航運輸旅客1.3億人次,較疫情初期2019年當年暑運同期增長7.4%呈現回升,其中八月六日單日最高運輸旅客達231萬人次。 暑運期間,全民航共計航班106.9萬班,日平均17242班,較2019年暑運同期增加0.54%。其中,日平均保障國內客運航班14087班,較2019年暑運同期增長14.83%;日平均保障國際客運航班1095班,恢復至2019年暑運同期的43.83%;日平均港澳臺地區航班284班,恢復至2019年暑運同期的56.06%。 暑運期間,進出港旅客量較高的機場有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重慶、成都、西安、昆明、杭州、烏魯木齊等主要客源地和目的地城市。熱門航線(單線)有上海—廣州、上海—北京、廣州—上海、深圳—上海、廣州—杭州、北京—深圳、深圳—北京、深圳—重慶、深圳—西安、杭州—重慶等。

Read More

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經濟逆風中續揚 上半年產值成長7.0%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今(112)年在缺料問題逐步緩解,加上多家車廠續推新車刺激買氣,挹注生產量能,上半年產值2,471億元,年增7.0%,續呈正成長,其中以汽車製造業成長16.2%貢獻最大。 經濟部說明,110-111年我國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迭創新高:依據我國行業統計分類,汽車及其零件業細分為汽車、車體及汽車零件製造等3個細類,其中我國以汽車及汽車零件製造為主,111年產值分占42.7%及55.9%,車體製造僅占1.4%。觀察汽車及其零件業近年產值變化,109年COVID-19疫情引發鎖國封城效應,導致以歐美為主要市場之車用零件需求急凍,產值降至4,057億元,年減2.4%;隨歐美陸續解封,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回溫,加上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貼政策延續,維繫車市買氣,帶動110年產值回升至4,670億元,創歷年新高,成長15.1%;111年雖缺料問題影響部分產出,惟海外汽車零件需求持續熱絡,推升產值達4,874億元,續創新高紀錄,年增4.4%。 112年上半年我國汽車製造業中以轎車及貨車成長逾3成最為顯著:我國汽車製造業多與國外母廠合作,取得國外母廠技術授權及關鍵零組件在國內組裝生產,主供內銷市場。111年產值2,083億元,年增2.2%,連續3年正成長,內銷占比近9成;112年上半年產值1,117億元,續增16.2%。 主要產品產值變動情形如下:轎車:110-111年雖受零件短缺及貨運塞港問題干擾,但受惠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貼政策,及政府為節能減碳,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輛,推動電動車輛免徵貨物稅政策,帶動國內油電車需求動能,致111年產值達1,051億元(占汽車業50.5%),年增3.9%,連續4年正成長。隨零件短缺問題緩解,加上多款新車上市,激勵市場買氣,112年上半年產值616億元,續增30.3%。 貨車:110年9月六期環保法規上路,業者推出新款大型貨車刺激需求且單價提高,加上業者由代客加工轉為自行生產,推升111年產值達423億元(占汽車業20.3%),年增14.9%,連續2年正成長。112年上半年延續成長態勢,大幅成長37.6%。 客貨兩用車:受零件短缺之衝擊,111年產值323億元(占汽車業15.5%),年減17.8%。隨缺料問題緩解,疫後商旅人士恢復活動,加上新款廂型車上市,需求動能回溫,112年上半年產值171億元,年增4.4%。 大型客車:受惠政府推動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計畫,帶動國內電動大型客車產量增加,111年產值76億元(占汽車業3.6%),年增21.4%,連續2年呈大幅成長。惟在比較基期偏高下,112年上半年轉呈年減30.4%。 連續10年汽車零件業產值超越整車:我國汽車零件以出口為導向,並以國外售後維修市場為主力,因具優良設計與製造能力,以及彈性化、少量多樣之生產優勢,品質通過各國多方認證,深具國際競爭力,產值自102年起連續10年超越汽車製造業。110年因全球車用晶片短缺,新車供應吃緊,使得以售後維修市場為主的本國汽車零件業受益,外銷接單大量成長,產值年增17.1%,111年續增5.8%,連續2年正成長。惟112年受全球景氣不佳影響,歐美客戶庫存調整速度不一,致上半年產值1,322億元,增幅縮小至0.3%。 汽車零件業111年出口續創新高:我國汽車零件直接外銷占比自105年超過5成後,111年達56.7%為歷年新高。觀察汽車零件出口表現,111年出口值75億美元,連續2年創新高,年增15.5%。惟112年1-7月因歐美客戶端進行庫存去化,出口值降低至36億美元,轉呈年減28.1%。按出口地區觀察,美國為我國汽車零件最大出口市場,112年1-7月出口值19億美元,占整體出口值52.2%,歐洲為第2大出口市場,出口值6億美元,占17.3%,另亞洲市場以出口日本為最多,出口值2億美元,占5.0%。

Read More

上週新增1311例 台南登革熱3死 皆就醫7日內亡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5日指出,上週新增1311例本土登革熱,台南就有1205例,其中8例登革熱重症,並有3人死亡,都為60多歲至80多歲男性,且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或癌症等潛在疾病,發病2至3天症狀惡化,出現嘔吐、意識不清、腸胃道出血等症狀,就醫後於7日內過世。 疾管署表示,由於颱風海葵帶來豪大雨,須落實社區登革熱防治,副署長羅一鈞5日前往台南安南區及高雄大寮區,視察登革熱防治工作及高風險環境整頓情形,疾管署亦視疫情狀況,每日派遣機動防疫隊至台南、高雄協助防治。 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新增1311例登革熱病例,居住地為台南市有1205例、高雄市48例、雲林縣33例、桃園市8例、台北市及新北市各5例、新竹市及彰化縣各2例、嘉義縣、嘉義市及南投縣各1例,患者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696例男性、615例女性,發病日介於8月14日至9月4日,另新增8例重症個案及3例死亡個案。 疾管署指出,截至9月4日累計4338例本土病例,分布於台南市3788例、雲林縣302例、高雄市157例、屏東縣26例、桃園市11例、新北市10例、台北市及嘉義縣各9例、台中市8例、新竹市6例、彰化縣4例、南投縣3例、新竹縣及苗縣各2例、嘉義市1例。

Read More

<陳建志醫師專欄>頸椎動脈狹窄 老是聽見噗通噗通

電腦斷層顯示顱底頸椎關節內的右側頸椎動脈管徑擴大 (箭頭所指),左側頸椎動脈幾乎完全狹窄。(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40歲女性公職人員近兩年來,右耳老是會聽見跟心臟跳動一樣「噗通~噗通~噗通」聲,特別是在白天低頭處理文書時,只要頭向右轉,聲響會變大,只有在睡覺平躺時,聲響才會逐漸變小。原本以為聽力受損,聽力檢查卻正常,甚感焦慮,後來當成「自律神經失調」,開始服用抗憂鬱劑,惟病症依舊。 病人來到診間,超音波檢查發現其左側頸椎動脈幾乎完全狹窄,而右側頸椎內動脈卻相當地明顯,後來電腦斷層檢查也是如此。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頸椎動脈狹窄症候群」。根據正常解剖結構,頸椎動脈走在頸椎兩側突起內的動脈孔內,向上會通過一個環狀轉折(頸椎動脈環),接著進入顱底。正常頸椎動脈在運送血流時,會因血壓變化而搏動,最大的搏動處發生在頸椎動脈環,大部分會被周圍靜脈叢及顱底頸椎關節(枕骨環椎關節及環椎軸椎關節)所吸收。 一旦某一條頸椎動脈發生狹窄,為了維持腦幹血流,另一條健康的頸椎動脈會代償性地擴張,血流大增。若顱底頸椎關節軟骨退化、關節囊韌帶硬化,或是關節周圍肌肉彈性減少(例如肌肉痙攣),無法吸收健康頸椎動脈的搏動波,當震動波經由頸椎關節傳到頭顱骨,再傳到顳骨,震動聽小骨時,患者就會聽見搏動性的耳鳴。 此病治療,以口服抗血小板劑或高濃度二十碳五烯酸為主,增加動脈內壁的潤滑,降低血液的黏滯,均可降低健康頸椎動脈的搏動,也可避免唯一的頸椎動脈發生狹窄,以免腦幹中風。 患者在治療期間,需避免持續低頭玩手機、打電腦或文書工作,須定時起身轉動肩頸;在睡覺時,須使用能維持頸部弧形的枕頭,放鬆關節及肌肉,可以增加吸收頸椎動脈搏動的能力。另外,定期物理治療,也可放鬆頸部肌肉、鬆動頸椎關節,減輕病症。大多數的搏動性耳鳴都跟血管病變有關,宜先正確就醫。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Read More

〈邊境攔查〉美國又2批櫻桃殘留農藥超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5日公布上週邊境檢驗不符合項目,美國進口的2批櫻桃農藥殘留不合格,日本出口陶製茶碗,竟然驗出超過容許值6倍的重金屬鉛,相關貨品都已要求銷毀或退運。 食藥署指出,累計從美國進口的櫻桃,今年已有35批檢驗不合格,食藥署早在7月21日就向美方提出改善說明要求,8月10日第二度要求美國提供改善說明,美方終於在9月1日回覆,並提出加強要求美國農民及出口商符合台灣法規,承諾持續監測農藥殘留情形,確保符合我方法規等二項承諾。 食署公布之上週邊境檢驗不合格者計有10批,包含美國鮮櫻桃2批、大陸普洱茶茶粉1批、印度黑胡椒粉1批、泰國芝麻仁1批、越南海鮮味麵1批、法國冷凍黃蘑菇1批、澳大利亞菠菜1批、塞席爾冷凍紅皮刀1批、日本陶製茶碗等,被檢出農藥超標或重金屬不合格的狀況,全數遭退運或銷毀。

Read More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加碼7千餘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5日指出,8月1日推出之「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估仍有約4成的憂鬱症年輕人尚未就醫,將新增經費7843萬餘元加碼補助,預估可增加服務年輕族群1萬6341人次。 衛福部指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新制自8月1日啟動,有需求的15到30歲年輕人可免費進行3次心理諮商,經過一個月的執行,已有5702人使用此方案,共諮詢1萬278人次(使用1次者2449人、使用2次者1941人、使用3次者1312),若以每人使用3次計算,則使用經費已達原編列的95%,所以必需擴大經費挹注。 本方案男女使用比約為1:2.8。使用年齡層以24到30歲占最大宗,占70%,經評估達轉介風險者約占30%,顯示本方案確實篩檢出許多高風險的年輕族群,讓高風險個案得以從更前端及時預防處理,並讓專業醫療團隊介入與治療。 衛福部表示,研究顯示年輕族群的憂鬱症發生率約為0.61%到0.74%、盛行率約為0.46%到0.59%,近10年來約增加20%,預估仍有約4成的憂鬱症年輕人尚未就醫。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表示,青少年時期憂鬱會增加2-7倍成人時得到憂鬱症的機會,而且治療延誤的時間愈久的憂鬱症,對於抗鬱藥物治療的反應可能愈差,甚至於治療頑固型憂鬱,且愈是延誤第一次治療的時間,發展出雙極情緒疾患(俗稱躁鬱症的可能性愈高,「憂鬱症年輕化」和「就醫率低」成為最大隱憂。 據衛福部統計,年輕人尋求協助的機構為,心理治療所占25%、心理諮商所占58%,基層診所占15%,醫院占2%。

Read More

健康鐵人完賽 腰圍平均減掉3cm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健保署5日指出,一年一度的「健康鐵人5遠3」活動已順利完成,今年共有3萬2743人參加,男性參加者的腰圍平均值是82.8公分、女性則是74.5公分,與去年相比,各約減少3公分,國健署呼籲民眾使用健康手環等設備,並下載相關APP,隨時注意並記錄各項生理數值,遠離代謝症候群。 健保署指出,「健康鐵人5遠3」是健保署第二次與民間團體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合作,在今年8月9至22推出,目標在強化認識代謝症候群的5大指標,今年略提升挑戰難度,要填入完整的半年內腰圍、飯前血糖、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數值。 健保署表示,今年共計吸引3萬2743人參加,參與的民眾腰圍超過建議標準的人數占35.6%,建議民眾如果量測出來的腰圍、飯前血糖、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5項指標有3項超標,就向有參加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的醫療院所洽詢,透過醫師的專業評估,與您共同訂定個人化健康管理計畫,同時也提供戒菸戒檳指導、衛教、追蹤諮詢等服務。 健保署鼓勵民眾使用可以聯結路的健康手環、藍芽血壓計、體重計等,並下載相關APP紀錄各項生理數值,將心率、血壓、血氧、身高、體重及體溫等資料,自行在健康存摺內鍵入健康數據 ,可供醫師於診間透過電腦系統查閱,善用科技化繁為簡,讓健保數位醫療成為守護國人健康堅強的後盾。

Read More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擬降至65歲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將擴大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5日指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擴大65歲以上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提供1劑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的接種新政策,預計最快10月開打。 疾管署表示,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具成本效益,可有效降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發生,以及衍生疾病負擔及死亡,疾管署已於5月2日提經ACIP專家會議決議擴大接種對象。 曾淑慧指出,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多醣體(PPV)、結合型(PCV)兩大類,PPV23疫苗雖可涵蓋23種細菌類型,但沒有免疫記憶力,保護時間較短;PCV13疫苗可誘發免疫記憶和抗體反應,保護時效較長,為讓65歲以上長者有更佳的保護力,避免呼吸道感染造成肺炎、腦炎甚至死亡,ACIP決議提供各1劑疫苗。 依ACIP專家會議決議,新制將由現行的71歲以上放寬為65歲以上長者,且從接種1劑PPV疫苗,改為PPV疫苗與PCV疫苗各1劑。 她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民眾約有420萬人,先前71歲以上長者約有5成已接種1劑PPV23疫苗,疾管署還須調查65歲以上民眾之前接種疫苗情況,疾管署也要與地方衛生局、醫療院所溝通,評估劑量,目前正在進行行政作業,預計最快10月可開始接種,至於兩劑施打間隔等詳細施打方式未定案,屆時將一併公布。 針對有媒體質疑疫苗採購過程,曾淑慧說明,經疾管署專案報請行政院,於6月30日獲同意,同年7月18日辦理開標,採購量總計262萬劑,8月2日公告決標PCV13疫苗237萬劑,採2023年至2025年分年供貨,其餘25萬劑採購中。 疾管署補充,PPV23因現行政策即有購買公費提供71歲以上長者接種,數量充足,因此規劃自明年起再行採購。

Read More

室內空汙恐致胎兒發育異常、早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空汙問題恐引發胎兒健康危害,醫師指出,近期流行布置育嬰房的網購DIY家具、嬰兒玩具,其材質如木板、塑膠會在空氣中釋放甲醛、塑化劑等有害物質恐帶來室內空汙,不僅影響胎兒器官發育異常,嚴重恐造成胎兒早產、體重過輕風險。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最新全球空氣品質報告指出,台灣年度平均PM2.5濃度為WHO標準值的2倍之多,當PM2.5每增加10μg/m3,新生兒出生體重過輕風險高出11%、早產風險高出12%。若於懷孕晚期接觸高濃度PM2.5,死胎的風險將增加42%。 室內空汙主要來源為新裝潢房屋、新購入家居擺設,不少看似CP值高的網購DIY家具,其來源難以追蹤,不一定有嚴謹的規格審核,恐成為孕期不適、影響胎兒健康的罪魁禍首。 張瑜芹指出,甲醛會經由母親的胎盤循環至胎兒身上,因此可能造成流產、早產, 胎兒體重過輕或是先天異常。 另,部分窗簾在染色製程會使用甲醛塗料,而市面常見的巧拼、防護墊中的黏合劑也有甲醛的蹤跡。此外,大部分玩具多為塑膠材質,塑化劑能透過吸入的方式進入人體,塑化劑為常見的內分泌干擾物質(亦稱環境荷爾蒙),在懷孕與嬰兒時期容易影響健康與生長。 張瑜芹建議,準爸媽應從孕期開始注重空氣品質,未來寶寶出生、到可以自由活動階段也要持續留意,出門應配戴口罩、落實勤洗手的衛生習慣,能避免將空汙帶進門。 空氣清淨機也能幫助過濾室內空汙,在功能方面,張瑜芹說,除了要選擇HEPA13等級以上濾網,才能夠達99.95%以上有效攔阻PM2.5、病菌與過敏原外,還要掌握「能分解甲醛避免汙染發散、進風口接近地面」等二大選購原則,才能有效維持室內空氣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