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小康 豆腐

付令 寒流突襲。路上多是行色匆匆往家趕的人,紛紛裹緊了大衣。在街的轉角處,昏黃路燈下有一處簡陋的攤鋪,圍著火盆坐著五六人,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一陣豆香飄散在空中。 「同鄉,來吃」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鄉土打扮,臉上寫滿風霜,熱情地招呼我去吃。原來這叫手撕豆腐,三指見方、不到一指厚,白白嫩嫩,現烤現吃,一塊一元。於是我豪氣地伸出左手:「給我來五塊」。 火盆裡是燃燒的木炭,上面擱置一個六邊形網格鐵架,見縫插針擺滿了豆腐塊、土豆、火腿腸和雞蛋,但主要還是豆腐塊。鐵架的各個角都放著一小碟辣椒面,拌上了味精和鹽巴。攤主麻利地用筷子從塑膠袋中夾出五片有些濕潤的豆腐塊,依次擺放在鐵架上。兩分鐘後,這些豆腐塊就變成豆腐乾,隨後魔術般長大變厚,色澤由白變黃,變成一枚枚豆腐金幣,然後迅速膨脹成豆腐氣球。攤主更加頻繁地翻轉,力保豆腐兩面受熱均勻。 文火之上,豆腐滋滋作響,一會兒便是外焦裡嫩。看看別人正盡情享用著,真是吊足了胃口。等待的確是煎熬,但也混合了好奇和期盼。見我是第一次吃,攤主貼心地用小刀在膨脹到快要爆炸的豆腐氣球側面劃上一長口,寬深足夠,但並不劃穿。然後迅速舀上一小勺辣椒面,塞進剛劃的口子裡,抹勻。一番操作,遞給了我,感覺真有些燙手。一口下去,又香又辣,口感十分豐富。豆腐裡是蜂窩一樣的孔,還帶著水蒸氣。豆香,沒有花香的濃郁,沒有果香的甜美,是大地的質樸,有太陽的味道,帶著田間的露珠,縷縷醇厚悠長,多麼平和、舒緩。辣椒面刺激味蕾,更加爽爆,在舌尖上舞蹈著一場烈火風暴,有些刺痛又喚醒著多巴胺的美妙感受。在寒夜裡,這樣一塊豆腐讓人熱血沸騰,每個汗毛孔都是暢快淋漓的,美味自然大大超過了預期。 餘光所及,是同桌一位衣著時尚的小姐姐,本地大叔大媽,以及一個初中男生。小姐姐約莫二十出頭,妝容精緻,長髮散落肩頭,眉眼間流淌著溫柔,一邊吃一邊接著電話。本地大叔面前一個塑膠杯,裝了一兩高粱酒,砸巴著,很是享受。他老婆也陪著他吃上一點烤豆腐。務工青年,頭髮和衣服上都染著不少白灰,腳旁放著膠桶,也要了二兩酒,撕著豆腐蘸辣椒面吃。而初中男生,那張稚氣的臉並不顯胖,但上身把校服撐得鼓鼓的,看樣子和我一樣是個吃貨,一口氣吃了五六塊。不巧,他媽媽尋來。「你在這裡,」他媽媽訓斥,「又吃了幾塊?」男生怯生生地回答,「兩塊」。「這塊吃完就走。」她媽媽下了命令。我忍不住笑出了聲,也許是不懂得其中的默契。攤主也笑了,那張胖胖臉堆滿了褶子。 這種即興組合,雖少有言語交流,但並不疏遠,也具有社交功能,彼此沒有生活交集的人圍坐一起,集體享受勞動後的快意。在這裡,沒人在意身份或年歲的差異,更不存在鄙視鏈,大家共同實現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初級階段,而且憧憬著高級階段。小小的角落,片刻的歡愉。

Read More

兒童更需防曬 6個月以上才使用 盡量勿選高壓噴霧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夏日的來臨,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也跟著增加,針對防曬的議題,皮膚科醫師2日提醒,小朋友比大人更需要重視防曬議題,防止過強的紫外線傷害,且大人的防曬產品小朋友不見得適用。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皮膚科醫學會聯合舉辦記者會,邀請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分享防曬知識與兒童防曬的措施。 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兒童防曬有些基本原則要遵守,像是不要在毫無防曬措施下就曝曬強烈陽光過久;依照不同的年齡使用不同的防曬措施,每天都需要「防避、遮蔽與防曬產品」,如紫外線指數太強,就待在室內,若真的要出門,能遮的地方就要遮,不能遮的地方就要使用防曬用品。 兒童防曬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盡量不要使用高壓噴霧型的防曬,對小朋友風險較大。其次,選擇兒童防曬用品在溫和度是非常重要的,3歲以上就可依照日常生活狀況來選擇,可以先試擦在皮膚上看會不會過敏,另外,如果是比較小的幼兒,就盡量不要找抗水性太強的產品,屆時在清潔上會遇到一些狀況。 皮膚科醫師周宛儀也指出,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才開始使用防曬產品,以避曬為主。主要是因為嬰幼兒比較容易吸收塗抹於皮膚的物質。2歲以內孩童建議選擇純物理性防曬產品 (成分主要為氧化鋅和二氧化鈦),除了比較不容易刺激皮膚之外,也相對不容易被皮膚吸收,使用上較為安全。

Read More

台大院長為醫護鳴不平 台灣健康照護世界第1 靠血汗醫護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2日指出,台灣醫療體系健康照護指數排名世界第1,這是醫護血汗努力的結果,目前台灣已面臨人口高齡化問題,未來醫療費用必然增加,但若是健保總額制度不變,則健保點值勢必會更低,不能要求醫護做有價值的事情,卻不給他們應有的價格肯定。 媒體報導,CEOWORLD雜誌公布台灣醫療體系的健康照護指數排名世界第1。吳明賢指出,現在對整個醫療環境有很大期許,即將上任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以健康台灣為施政主軸,而健康台灣中,最重要的事就是醫療體系。 吳明賢指出,健康照顧世界第1,不容諱言的這是血汗醫護努力成果,以台大醫院來說,台大並不是最賺錢的醫院,但護病比絕對是名列前矛,醫院的營運成本非常高,台大醫院一年光電費就要3億元,且人事、藥品、醫療器材的成本,又不斷的上升,不能要求醫護人員做有價值的事,卻不給醫護價格上的肯定,否則醫院將更找不到人作事。 吳明賢強調,前台灣面臨人口高齡化問題,未來醫療費用必然增加,但如健保總額制度不隨之修正,則健保點未來值勢必會更低。

Read More

〈中華副刊〉辯論‧話劇‧電影

汪建 我念高中時,國文課除了課本外,還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內含《論語》與《孟子》。我偏好孟子的「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因為我喜歡辯論,更愛聽人家辯論。但是我僅能和熟朋友私下辯論,真要我在大眾場合公開辯論,我會緊張而腦袋秀逗,可我又偏愛那種甲方已被乙方逼向死角,甲方突然來個回馬槍,局勢整個翻轉的快感。大學畢業十多年後,電視上李濤2100全民開講,處處都是回馬槍,看得實在過癮。 上大學時,學校社團有辯論社,學員會在台上真槍實彈演出,這時台下一定有我這個忠實觀眾。那時採奧瑞岡式辯論,正反雙方各有三位辯士,每位辯士都要擔任一次「申論」、一次「質詢」、一次「答辯」的工作,最後再做結辯。我尤其佩服本校教育系裡有幾位鬼才,引經據典、反應敏捷、舌燦蓮花、毫不怯場,有大將之風。三分鐘到就要自動關機,若還要死撐,會被扣分。由於比賽規則嚴謹,不會像現在政論節目藍綠名嘴一言不合就惡言相向,真正一場有格調的辯論賽聽下來,會使人神清氣爽。一直以來,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模式,比較有奧瑞岡式的影子,還是令人欣慰,可以回味年輕時聆聽辯論的享受。   還有話劇社,學生粉墨登場,演出也令人叫絕。實在佩服幾位硬底子演員學生,這麼多的台詞他們花了多少時間準備,怎麼就沒看出來他們什麼時候會落了詞。話劇不像電影,是不能NG的,而且他們入戲頗深,演技逼真,其中一齣戲––音容劫,女主角的幽怨神韻與略帶哭腔的控訴,事隔幾十年,腦海裡還隱約浮現她的影子。 另一齣戲,有位男主角,叼著菸斗演出我看過的田原的小說,神情沉穩、架式十足,也令人佩服,大學校園裡真是臥虎藏龍。可惜他們畢業後,未能朝藝能界發展,真是演藝界的損失。   還有一個令人期待的好節目,每週六在學校禮堂觀賞免費電影。這也是當時窮學生的娛樂方式。怎麼有免費這麼好康的事?因為由電影研究社社團出資,其他學生就託他們的福。播出的片子又是社團裡對電影學有專精的老師所選出的片子,部部好看。印象深刻的有兩部:一部是「單車失竊記」,一部是「母親三十歲」。「單車失竊記」這是一部義大利拍的黑白片,內容敘述二次大戰後羅馬經濟蕭條,一個失業的父親,好不容易經職業介紹所那兒得到一個工作機會,工作內容是要用單車送貨,他把家裡的棉被典當換來一部嶄新的單車。不料第一天上工,車就被偷,沒了車,等於沒了工作。在他走投無路之際,他只好下手行竊別人的單車。下手前的那一番敢不敢、要不要的猶豫,看了令人心酸,導演拍出了人性內在的掙扎與矛盾。最後行竊失敗遭警逮捕,路人一路追打辱罵,年幼兒子上前阻止路人,保護父親,我看的落下淚來,甚至內心一度竟希望,這位父親行竊成功,該有多好。這當然是錯誤的想法,但當時電影的氛圍很自然的會同情起主角的行為來。最後車主原諒了父親,人群散去,父子倆在馬路上狼狽不堪向前行去,面對未來弱肉強食的社會,臉上浮現茫然的神情。我掉過淚後,開始詛咒戰爭。經濟蕭條全因戰爭而起。導致以後我很討厭看戰爭片。 另一部「母親三十歲」,是國產片,宋存壽導演。我這個影饕,看到宋存壽三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悲劇。這部戲的原著是於梨華的中篇小說《母與子》。 故事敘述一個家庭,父親患有重病,母親不但不理不睬,還在外與人偷情。大約十歲大的兒子,一次還跟蹤母親到他們幽會的處所翻牆偷看到母親的出軌行為。那一幕看了實在令我驚心動魄。導演找來李湘飾演母親,算是找對了人。 兒子(秦漢飾演)後來投靠親友,長大後考取大學,品學兼優,也交了女友。大概小時候的陰影,女友雖然愛他,卻老是覺得他陰陽怪氣,對她忽冷忽熱。過去母親的外遇是個遊手好閒的傢伙,常對母親施暴。母親後來悔悟,也得不到兒子的諒解。一次母親來校探望兒子,不料兒子已搭火車前往成功嶺受訓,火車慢慢啟動,母親竟隨車跟跑叫喊。兒子在窗戶邊看見母親,一改平時對母親不理不睬的態度,神情也焦慮起來,此時火車穿越平交道,母親被一輛汽車撞倒,兒子終於悲痛地大喊:「媽!」母親臨終前一刻,母子終於和解。 諸如此類精彩片子不勝枚舉,它讓我在大學每個週末的第八藝術的氛圍裡,得以成長。

Read More

尖端工具類金牌獎 2D套色3D重組 HoloXMed獲愛迪生獎

宇宙全息影像,困難診斷的多重創傷治療帶來新的契機,獲得今年度的愛迪生獎尖端工具類金牌。(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開發之HoloXMed,能將2D CT套色分割並以3D重組,浮空投影到元宇宙全息影像,可應用於困難診斷的多重創傷、腦血管瘤的手術規劃、病人手術解說、遠距會診、手術導航,獲得今年度愛迪生獎工程與機器人學類別中「尖端工具」類金牌獎。 台大醫院指出,愛迪生獎被譽為全球創新領域最高榮譽,今4月18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愛迪生獎晚會中頒發,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所開發的HoloXMed,今年度在愛迪生獎工程與機器人學類別中的「尖端工具」子類別獲得金牌獎的殊榮。 李建璋因具有資訊及醫療的長才,目前已借調到衛生福利部擔任資訊處處長。 台大醫院表示,李建璋發展出一套低操作成本、30分鐘內可完成,能將2D CT 套色分割、3D重組,並浮空投影到元宇宙變成全息影像的技術,結合了微軟HoloLens 2的清晰度與互動體驗,臨床上的應用廣泛,可以用於困難診斷的多重創傷、腦血管瘤的手術規劃、病人手術解說、遠距會診、手術導航等。 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開發HoloXMed系統,可將2D CT套色分割並以3D重組,浮空投影到元宇宙全息影像,困難診斷的多重創傷治療帶來新的契機,獲得今年度的愛迪生獎尖端工具類金牌。(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指出,愛迪生獎是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於1987年設立,為了表彰在電機、電子工程及技術領域具有創新、卓越成就的公司或研究機構,堪稱為「創新界的奧斯卡」。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與寶潔公司創始人雷夫利等都曾獲得該獎項。

Read More

單側鼻塞數年 取出鼻竇乳突瘤

彰化醫院看診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強調,長期鼻塞一定要就醫檢查。(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54歲黃男右側鼻塞好幾年了,一直未在意,1個月前感冒後,右鼻頻流血,呼吸更加困難,晚上無法平躺入睡,檢查發現其右鼻腔鼻竇被塞滿類似息肉的組織,經內視鏡微創手術取出長達10公分的良性鼻腔鼻竇乳突瘤,才恢復暢通呼吸。 彰化醫院看診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強調,長期鼻塞一定要就醫檢查,不見得只是鼻竇炎或鼻息肉,也有可能是腫瘤。黃男右側長期鼻塞,以為是慢性鼻竇炎或鼻息肉,但還有左鼻可呼吸,一直沒有理會,直到1個月前感冒,右鼻開始流血,常要用衛生紙塞住鼻孔,但呼吸就更不順了,晚上無法躺平入睡,只好坐著睡覺。 許嘉方表示,電腦斷層顯示病患右側鼻腔鼻竇幾乎全塞住,很像常見的鼻息肉,但其右鼻腔一直流血,有別於鼻息肉流血不多的情況,而且是單側阻塞,這是鼻腔鼻竇乳突瘤常見的病徵,經病理冷凍切片確診為乳突瘤,立刻以內視鏡微創手術取出長達10公分的乳突瘤。 許嘉方說,此個案的鼻腔鼻竇乳突瘤雖然是良性的,但根據統計,鼻腔鼻竇乳突瘤有5至12%會轉變為惡性腫瘤,復發可能性也很高,不可輕忽,術後需定期追蹤。

Read More

AI閨密 9成使用者覺得像人類

自行下載AI閨密幫助解憂做法,很受年輕人歡迎,且9成研究受試者認為AI閨密很像真人。(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今科技已進步到能下載專屬自己的AI好友,可以陪伴解憂。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說,科技日新月異的數位時代,人與人關係複雜,連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也變得難以捉摸,曾有研究顯示,聊天機器人在提供健康相關建議時,對減輕憂鬱症狀確有幫助;惟運用不當可能幫助不大,甚至加重使用者的自殺念頭,切勿過度依賴。 張俊鴻指出,現在網路上有許多善用聊天機器人的心理諮詢服務,但應用於「心理治療」仍只是剛起步,尤其大多數聊天機器人跟人類互動顯得僵硬、不自然,使用率不高。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一篇關於AI聊天機器人的研究,讓近年備受熱議的「虛擬閨密」Replika再獲關注,他說,相對於其他聊天機器人,Replika使用先進的ChatGPT人工智能,能根據用戶的互動來創造全新且客製的對話,甚至有畫面,因而廣受年輕族群的歡迎,全球已有近2500萬用戶量。因而廣受年輕族群的歡迎。 醫師張俊鴻說,我國仍未許可AI機器人從事心理治療,若有心理困擾,應找專業心理專家、精神科醫師協助。(安南醫院提供) 根據史丹佛大學對1千名使用Replika的學生所進行之調查顯示,確實不少用戶在Replika的陪伴下不再孤獨,感受到高度的社交支持,更有高達90%的人覺得它像人類。細看這些學生使用Replika的原因,包括它隨時都在身邊、不會對使用者進行評判、對話能力卓越等。因此,學生們開始將Replika作為朋友、治療師,甚至是得以反思自己的一面鏡子。 張俊鴻說,值得注意的是,有3%的研究參與者表示,Replika幫助他們遏止了自殺的想法。不過,縱使有這樣的AI閨密相伴,讓你可以隨時隨地跟它談心,也別全然地依賴,畢竟目前衛福部仍未許可AI機器人從事心理治療,它也無法開立藥物或提供病房照顧;若真的有心理方面的困擾,仍建議找專業的心理專家諮詢、或求診精神醫學科。 (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請打19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