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戒菸就贏一級棒健走 近2000人參與

屏東縣政府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的「戒菸就贏一級棒健走活動,吸引近二千位民眾熱情參與,氣氛十分熱絡。(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響應531世界無菸日,二十五日在內埔鄉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戒菸就贏一級棒健走活動」,由縣府秘書長邱黃肇崇帶領近二千名民眾,透過運動代替吸菸的紓壓方式,以健走活動共同倡議無菸理念,營造健康生活型態,呼籲吸菸者盡早戒菸,遠離菸害,讓健康更加分。 屏縣衛生局表示,2024年世界無菸日主題為「保護孩童.避免菸商干擾」,為保護孩童與青少年健康,防止年輕族群遭受菸品毒害,除了健走活動,另安排「屏東躍演舞青春,戒就對了!!」競舞比賽,參賽隊伍無不展現出青春活力與自信,表達反菸拒菸的決心。 會場還有親子手作供民眾參與體驗及親子表演、摸彩、有獎徵答等精彩活動,設有各式「生活大小事健康有知識」宣導攤位,另有邀請本地商家共同行銷屏東在地特色產品的創意市集,讓民眾可以悠閒的渡過美好的周末。 衛生局長張秀君指出,菸品的危害不分男女老幼,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吸菸除了容易罹患肺部疾病,更增加心血管、中風、失智及口腔癌等疾病風險,二、三手菸也會對幼兒智力發展產生危害。她也提醒民眾,菸害防制新法禁菸年齡已經提高,任何人都不得提供或販賣菸給未滿二十歲者,違者最高可罰二十五萬元。 張秀君呼籲民眾應儘早戒菸,擁抱健康,若有戒菸需求可至本縣戒菸門診就診,借助專業的諮詢以及藥物輔助,亦可至社區藥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以專業的方法幫助民眾成功戒除菸癮。

Read More

古坑公所傳愛千里 3社區「粽」動員7000顆贈弱勢

雲縣古坑鄉公所粽葉飄香‧傳愛千里–古坑朝陽西平粽動員,共包七千多顆粽子分享社區弱勢長輩。(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端午節將屆,古坑鄉公所為闡揚麻竹筍經濟作物及傳承包粽手藝,廿五日於古坑果菜市場舉行「粽葉飄香‧傳愛千里–古坑朝陽西平粽動員」,鄉長林慧如表示,麻竹葉是包粽子重要材料之一,期透過活動喚起並重拾產業往昔榮景,同時將端午關懷與祝福和各社區長輩分享。 現場鄉長林慧如、議員賴明源、社區義工媽媽們,一早一起挽袖忙著包粽子,粒粒飽滿粽子內餡有雲林豬肉、花生粒、油蔥酥、雲林好米、香菇等,一旁的社區義工還忙煮著筍子排骨湯、切鳳梨,讓在場長輩分享品嘗,提前感受端午佳節氛圍。 雲縣古坑鄉公所粽葉飄香‧傳愛千里–古坑朝陽西平粽動員,共包七千多顆粽子分享社區弱勢長輩。(記者陳正芬攝) 林慧如指出,麻竹筍是古坑鄉重要的農作物,古坑鄉更有「竹筍王國」封號,而麻竹葉更是包粽子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早期每年端午節前,總可在麻竹園裡看見婦女辛苦採摘麻竹筍葉,甚至家戶門前也可見到曬粽葉景象,主要是在地麻竹筍葉新鮮,且用麻竹筍葉包起來的粽子,有股濃郁家鄉粽葉香的味道。 雲縣古坑鄉公所粽葉飄香‧傳愛千里–古坑朝陽西平粽動員,共包七千多顆粽子分享社區弱勢長輩。(記者陳正芬攝) 林慧如說,科技時代的進步,加上傳統產業的沒落,致粽葉大都進口,為喚起更多民眾認識在地麻竹筍產業,且重拾將被忽視的麻竹筍粽葉經濟,特透過「粽葉飄香‧傳愛千里–古坑朝陽西平粽動員」,邀請古坑、朝陽、西平三個社區長輩與國中小學童齊聚傳承包粽子手藝,陸續共包七千多顆粽子,傳達在地產業的重要性,同時將所包的粽子分享給社區弱勢長輩,表達端午佳節的關懷與祝福。

Read More

阿猴城特殊星光才藝發表會 藝起慢飛舞出自信

阿猴城特殊星光才藝發表會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登場,台上的特教班孩子們演出即賣力又自信,場面十分溫馨。(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縣府二十五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盛大舉辦第七屆阿猴城特殊星光才藝發表會,以「在浩瀚無垠的星際裡來一場屬於你的冒險」為主題,由縣長周春米擔任星際戰艦的艦長,帶領全場近七百位身心障礙學生及家長一起遨遊宇宙星空,讓民眾了解特教孩子對於生命的熱情,場面十分溫馨。 阿猴城特殊星光才藝發表會因疫情停辦五年,縣長周春米上任後,為了讓弱勢學童擁有展現自我的舞台,積極籌備恢復辦理,讓特教孩子們圓夢;今年共有多達五十七組的孩子報名參加,包含動態的團體創意舞蹈發表及個人才藝擂台賽,許多台下的家長看著台上的寶貝們賣力自信的表演,不禁熱淚盈眶。 縣長周春米表示,每個特教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獨一無二的大明星,每位家長也都是陪同孩子探索人生的艦長,看著孩子們把握難得的機會使出渾身解數,發揮平常辛勤的練習成果,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周縣強調,縣府團隊理解帶著特教孩子的不容易,因此會持續為特教的孩子爭取更多的資源與支持,讓他們在人生每個過程中都能感受溫暖,成為最耀眼的繁星,讓社會大眾感受學生的生命力。 周縣長指出,「有愛無礙」一直是屏東的特殊教育理念,透過此次活動激勵身心障礙孩童的潛能與創意,每個孩子開懷又充滿自信的笑容,就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也希望透過參與表演,增進大家的勇氣與自信,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溫暖與關懷。

Read More

原民園區「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藝術特展開展

原民會原發中心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藝術特展開展,展品內容十分豐富,值得喜愛原民藝術的朋友前往一探究竟。(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今年第二場主題展,「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藝術特展,即日起至八月底止在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展出,並於二十五日上午舉行開幕式,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展。 該藝術特展團隊「蘭調織女」成立於二0一九年,由藝術家哈拿.葛琉與台東都蘭部落婦女們所組成,透過在地藝術家持續陪伴,期望外界進一步認識台東都蘭的内涵,也透過創作闡述部落的故事,除發展都蘭部落的工藝、藝術創作也著重在當代社會與環境議題裝置藝術的結合。 「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藝術特展邀請經歷、織齡不同的部落織女們,由累積的生活、女力的創作延伸成實體展覽,在這次的展覽中將作品及裝置作品組合,編織作品部分邀請「蘭調織女」,除了鉤織各有自己專長外,在傳統編織的基礎下,加入當代纖維創作的元素與思考,進行織者創作分享與部落踏查,共同討論製作。 策展人哈拿.葛琉表示,她善用纖維創作,複合媒材、結合當地植物印染,這些年創作特別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除了大型的戶外裝置藝術之外,也透過婦女聚集的時間同時進行手做編織,廣泛形成後來都蘭部落的編織教學空間;現在透過創作展現實體,女力集體的分享、力量及美感,山與海概念編、結、染、織,透過創作及後續展覽傳遞部落女力集體力量、生活與創作的分享。 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指出,看見許多藝術家以自己的所長回到部落,帶領部落青年或婦女一起透過創作、生活的積累、文化療癒與照護等來展現,體現了「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可以療癒人心」的說法。此一特展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相關詳情請上原民會原發中心官網查詢。

Read More

「府城現愛 星光閃耀」 第廿三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活動 十四位聲暉爸媽接受表揚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與社團法人台南市聲暉協進會等聯合舉辦的「府城現愛 星光閃耀~第廿三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活動」,共表揚十四位聲暉爸媽。(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由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與社團法人台南市聲暉協進會等聯合舉辦的「府城現愛 星光閃耀~第23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活動」,25日在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國際會議廳登場,共表揚14位聲暉爸媽,其中全心照顧患有多重障礙的謝姀秦,則是南市唯一獲表揚的聲暉媽媽。 包括副市長趙卿惠、立委林俊憲等人,也出席表揚大會,並分別頒獎,為聲暉爸媽獻上祝福;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理事長莫素娟表示,感謝市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提供手視訊服務協助聽障者與醫師溝通;甚至目前購置一輛聽力巡迴車,今年也在永華輔具中心,設置專業聽力評估室,協助聽障朋友。 此次表揚的聲暉爸媽,其中來自台南的謝姀秦,她的孩子是1名早產兒,並有多重障礙,但謝姀秦以全私的愛與毅力,全心照顧,過程中雖面臨許多挑戰,但仍勇敢面對,陪伴孩子接受各種復健治療,其堅韌意志令人敬佩。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與社團法人台南市聲暉協進會等聯合舉辦的「府城現愛 星光閃耀~第廿三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活動」,其中謝姀秦(右二),則是南市唯一獲表揚的聲暉媽媽。(記者陳銀全攝) 14位得獎者中,來自台中的聲暉爸爸葉健安與高雄的聲暉媽媽胡貴媛,本身都是聽障者,他們以自身經驗讓社會大眾知道,「即使感官上有所限制,但愛及照顧孩子的能力及用心跟所有的爸媽都是一樣的」;表揚者中還有飄洋過海、努力克服語言障礙的印尼媽媽丘莉珍;有為母則強、生重病也不放棄希望的單親媽媽王家慧,其兒子目前就讀於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於表揚活動前夕得知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成為最棒的母親節禮物。

Read More

新市模擬三百毫米降雨 複合式災害演練上場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05/25120543/738302598.280111.mp4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豪雨來了…新市測站測到累積雨量達三百毫米,達淹水一級警戒」,廿五日新市區公所結合警消等單位,在堤塘港舉辦水災、震災複合式災害演練,並訓練操作管筏,預防性撤離有淹水之虞的家戶,並吊掛物資救災,演練逼真。 新市實地演練豪雨來襲的各項災情應變。(記者張淑娟攝) 廿五日的複合式災害演練,動員了快艇和各式管筏,各里里長也參與其中,大家在烈日下演練水災和地震的應變,且因淹水達一級警戒,現場防汛演練包括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地震避難三步驟、機具整備操作、保全戶預防性疏散撤離、橋梁一級淹水警戒管制、民生物資發放運輸等。並由區長潭區長譚乃澄帶領保全戶、防災士、各里里長及管筏人員現場演練。 新市實地演練豪雨來襲的各項災情應變。(記者張淑娟攝) 演練一開始由新市消防分隊教授管筏救生設備使用、船外機及船槳操作要領、船外機保養維護等實務。接著展開橋梁管制警戒對試圖闖越低窪處封鎖線的民眾,實施交通勸導。針對地區淹水,譚乃澄立即指示開口契約廠商緊急調配移動式抽水機及擋水匣板來補強防汛道、堤防較低處、路口缺口。 新市實地演練豪雨來襲的各項災情應變。(記者張淑娟攝) 另新市區也啟動抽水站,並在堤塘港內實地操作管筏運送物資和撤離住戶,當管筏抵達淹水戶運送物資,及撤離居民時,淹水戶如見曙光獲得救助,更搭著管筏離開淹水處,每一項演練都相當逼真。譚乃澄表示,面對極端氣候,有必要事先做好準備和訓練,如此一來災害發生時,可以減少災情,及區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威脅。 新市實地演練豪雨來襲的各項災情應變。(記者張淑娟攝) 里長們也上了珍貴的一課,除了水災發生時的應變外,也參與了地震發生時的三部曲,演練內容也以新市附近就在新化斷層帶,當天搖地動時,如何事先做好防震,以及震後如何因應災情和受傷人員的清點等工作,平時做好準備,以免災情發生驚慌失措。

Read More

照進裂縫的光 花蓮門諾辦護師影像展

慶祝「國際護師節」,花蓮門諾醫院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護理師生活影像聯展」。(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慶祝5月「國際護師節」,花蓮門諾醫院即日起至6月15日於恩慈樓2樓診間藝廊舉辦「護理師生活影像聯展」,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張文信、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和副院長林雅蘋共同出席開幕,除了向辛勤奉獻的護理師們致上最高敬意,也鼓勵對護理有興趣的年輕人投身白衣天使行列,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聯展主題為「照進裂縫的光—力與美的韌性」,透過一幅幅生動的照片,包括水上運動、陸上運動、室內運動及團體活動,展現護理師在下班後的多彩生活。總執行長張文信除分享自己平常喜愛的潛水、登山和溪釣等興趣,也鼓勵同仁在工作忙碌之餘,找到生活的平衡與樂趣。 從事護理工作9年的護理師尹衍芝表示,面對繁重的工作和龐大的壓力,自己也曾經動過放棄的念頭,但因著練習舉重的過程,讓她在堅持與放棄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另一位穿著登山裝,神采奕奕的護理師高玉嬋則分享,登山是一種照顧身心靈的運動,透過沉澱、放空與反思,不僅讓她學會克服困難和恐懼,同時還體驗自然的壯麗與美好。就像護理工作,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了自我探索和突破的精彩。」 透過一幅幅生動的照片,展現白衣天使的日常生活。(門諾醫院提供) 副院長林雅蘋指出,期盼透過這些影像,讓大家看到護理師在工作之餘的另一面,也鼓勵護理人員全方位地照顧自己的心靈,只有當自我獲得良好的照顧時,才能更好地付出。 0403強震是花蓮人心中的一道傷痕,然而,護理師們就像一束光,照進了這道裂縫,為病人帶來了無限的安慰與希望。門諾醫院期盼藉由這次的影像聯展,不僅能夠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和尊重護理師的工作,也能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護理行業,為社會貢獻一份美好又溫暖的力量。

Read More

啤酒排結石 翁無法解尿腎損傷

醫師陳致豪(右)使用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從陳翁腎中擊碎取出兩公分結石。(奇美醫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60多歲陳姓老翁有腎結石困擾,面對腰痛、血尿、解尿困難不適症狀,只靠灌啤酒療法排石,身體強悍的陳翁10多年來多次靠此「自癒」,直到日前結石卡住尿道、無法解尿才到奇美醫院急診,醫師以內視鏡手術取出結石,成功挽救陳翁的腎功能。 務農為生的陳翁長期有腎結石、尿道結石困擾,但10多年來都靠著自創「啤酒排石」法將結石排出,陳翁自認啤酒不僅利尿、酒精成分也能麻醉止痛。日前突發腰痛再度如法炮製,但1顆1.5公分的結石卻卡住尿道,完全無法解尿。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致豪經電腦斷層檢視,發現陳翁尿路如同海陸天堂路,除尿道結石阻塞,輸尿管及腎臟等處也有許多大顆結石,最大有2公分,合併急性腎損傷。為搶救腎功能、避免敗血症,先緊急手術處理尿道、輸尿管結石,考量陳翁有糖尿病不適合傳統經皮腎穿刺手術,後續以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進入腎臟碎石並取石。 據健保資料庫顯示,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腎臟結石盛行率是7.38%,其中較嚴重的複雜性腎結石就占1成至1成5。陳致豪表示,大顆結石較難排出,傳統需靠侵入性經皮腎臟穿刺手術取石,時常伴隨較高出血、併發症風險。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能透過人體自然孔深入,利用高能量雷射精準碎石,另能即時監測腎內壓力,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陳致豪強調,醫學上並不推薦「啤酒排石法」,啤酒含高普林更容易導致結石,酒精恐影響身體健康與肝功能,建議結石患者還是補充充足水分,配合止痛、排結石藥物排石,另應避免攝取高鹽、高蛋白、及高糖食物,降低腎結石形成的風險。

Read More

確認無虞 安星輸液已恢復產線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洗腎輸液廠安星因PIC/S GMP問題產線暫停、庫存不出貨。衛福部次長林靜儀24日指出,安星輸液供貨與近日永豐輸液事件是兩回事,安星輸液已恢復產線,確認庫存可繼續供貨。 林靜儀表示,診所及透析中心大宗契約的安星公司因PIC/S GMP疑慮,暫停出貨與產線。安星與日前永豐輸液事件無關聯,多數洗腎機構與安星採購,所以比較緊張,衛生福利部已快速處理文件,5月22日確認無疑慮,庫存可放行,後續正常製造。 另,林靜儀也在臉書提到最新輸液供應進度,與永豐公司有合約的機構,合格庫存由食藥署協調配送,現在是控貨階段,「無法讓醫療機構為了安心一口氣要求2個月的貨量」,倘若將大量貨源給單一機構,恐怕輸液就會缺貨,即使專案進來還是會再控貨一陣子。 針對非永豐公司合約機構,如中小型醫療機構,不會有大批貨量性質的合約,通常是有需要才向永豐叫貨,林靜儀說,現在將協助中小型機構取得其他合格藥廠供貨,台灣本來就有部分廠量有少量產線,現在已增產,預計增加2至3倍,「不會讓廠商吃虧,希望不要哄抬價格」。 林靜儀指出,藥品通報平台持續協助媒合,國內輸液供應短期確保穩定供應;中期輔導改善並平衡市場,並檢討盤點藥品成本和品質的平衡;長期建立藥廠警示及緊急措施機制,避免大廠出現檢驗,就會影響國內貨源穩定性,屬於內部管理辦法規定,相關機制無須修法。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輔具長照展 Caddy Maxi亮相

Caddy Maxi福祉車採用德國AMF-Bruns套件。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福斯商旅在今年的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上,與小比媽媽陳嘉齡攜手,透過故事描繪長照家庭的日常,讓參觀者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喚起大眾對無障礙移動議題的關注。 「小比圓夢號」由福斯商旅旗下Caddy Maxi福祉車所打造,以其紮實底盤、安全配備和實用空間,適合個人用戶、無障礙計程車、復康巴士等對象!其寬敞挑高的乘客艙、多功能的座椅配置,可輕鬆容納5名乘客及1名輪椅使用者。無輪椅乘客時,後艙的兩張折疊座椅更可彈性調整,Caddy Maxi福祉車可搖身一變成為完整的7人座MPV。「小比圓夢號」Caddy Maxi福祉車由福斯商旅原廠認證的特優改裝商「太古標鎰」採用德國AMF-Bruns的套件所打造,此套件更榮獲2020年紅點設計獎殊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