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對岸紀念台灣光復80年 形塑一中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中共今年對台工作,陸委會六日提出大陸情勢報告中指出,由於今年會有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研判中共屆時將辦理相關紀念活動,訴求反獨、促統及形塑兩岸同屬「一中」;另中共多項作為,也不斷顯示其「一手交流、一手武嚇」的政治操作。 陸委會發布大陸情勢的例行書面報告。在中共對台工作部分,陸委會表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於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新年賀詞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與祖國統一;國台辦主任宋濤等人透過新年寄語,重申促融、促統及反獨、反干涉舊調。 陸委會指出,中共在國際持續表達反對台獨立場,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來干涉,反對其建交國與台灣開展任何形式官方往來;另解放軍去年十二月於東海、南海及太平洋進行大規模軍事活動,福建海警則持續在金門附近海域執行常態化執法巡查,進行「一手交流、一手武嚇」政治操作。 港澳部分,陸委會認為,香港的人權、媒體自由受限,貧窮問題加劇,香港市民整體不滿意度達五成四;陸港澳簽署CEPA服貿修訂協議、人才交流、交通等合作計畫,加速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至於大陸內部情勢,陸委會表示,習近平重申黨紀監督,去年遭查中管幹部達五十八名,創習近平任內新高;經濟方面,政府債務持續擴張、房價走跌、物價疲弱不振,青年失業率維持在兩位數;社會方面,勞動抗爭持續惡化,欠薪問題已從民營企業蔓延至公立醫院與地方公務員,而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反映社會民怨高漲,大學生透過「開封夜騎」活動展現對自由的渴望。

Read More

今年起1年役入伍訓 增刺針飛彈課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行政院發布的立法院第三會期施政報告指出,恢復實施一年義務役期後的第二年,經檢討成效後,規劃今年起入伍的一年役新兵,將在八週入伍訓中增加手槍、機槍實彈射擊,並接受無人機、反裝甲火箭以及人攜刺針飛彈操作等課程,強化戰力。 國防部去年元月恢復一年期義務役,首年已徵集六千九百五十六名役男入伍,配合施訓完成野戰服等十四項服裝經理品、戰鬥個裝籌補,並調撥化學防護面具等二十七項一般裝備,截至去年底已實施二十三梯次入伍訓練、共計五千九百九十六人結訓,具「合格戰鬥兵」資格。 經檢討去年成效後,行政院指出,規劃今年起入伍的一年役新兵,將在八週入伍訓中增加手槍、機槍實彈射擊,並接受無人機、反裝甲火箭以及人攜刺針飛彈操作等課程,強化戰力。此外,部分義務役男在分發部隊服役後,自去年九月起,還陸續接受基地訓練,強化單兵戰鬥職能。 軍方人士也證實,恢復實施一年義務役期後的第二年,入伍新兵在新訓單位時就能利用訓練用無人機、刺針飛彈模組等,進行基礎認識、建立操作知識,如此日後在分發部隊接受專長訓時將能更快上手,讓整體的訓練效果向上提升。 陸軍曾說明,入伍訓共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建立軍人核心價值、基礎體能、戰技訓練為主軸,以強化役男守法、愛國意識,並培育實戰化訓練所需肌、耐力。第二階段以步槍射擊、手槍及機槍機械訓練、戰鬥教練基礎訓練為主;第三階段則為步槍射擊進階訓練、戰鬥教練組合訓練,藉模擬戰場實景,使役男具備武器運用自信心;最後第四階段是為期五天的期末鑑測。

Read More

周予天新歌埋彩蛋 周興哲笑了

周予天預告情人節將推出新單曲,讓粉絲驚喜不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周予天(Alex)睽違3年再出發,即將於2月14日推出新單曲〈Blueskies & Heartaches〉,6日罕見在社群浪漫預告新歌誕生,讓粉絲都驚喜不已。 周予天表示,這首新歌對他來講有特殊的情感,因為是他自組公司的第1個心血結晶,完全由他一手創作,並主導所有製作、MV相關事宜!「這首歌也是這幾年創作以來,打破卡關的第一個開始,催生的過程很順、曲和詞只花2-3個小時就完成!」可說是一觸即發、水到渠成。 最特別的是兄弟情深的周予天,特別在歌曲中埋下彩蛋,一句「你說過 藍色是你最愛的顏色」,致敬弟弟周興哲(Eric)破億金曲〈怎麼了〉,還精心將原曲的鼓點編進來,周予天沒有讓Eric知情,等到作品完成後,請周興哲來聽,讓Eric聽到這句時整個眼睛發亮、開心大笑,謝謝Alex溫暖的安排,直說:「這首歌真的很好聽!」 周予天〈Blueskies & Heartaches〉將於2月12-14日一連3天在HitFM電台首播,2/14西洋情人節正式上架!

Read More

台南7校獲台美生態學校聯盟認證

三慈國小聚焦北門水鳥,藉由踏查、記錄、分析等方式,探究氣候變遷對在地生物的影響。(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長期深耕環境教育,輔導學校提出台美生態學校聯盟認證申請。一一三年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及慈濟小學獲生態學校綠旗認證,歸南國小、三慈國小、新生國小、南梓實小取得銀牌認證,口埤實小則獲銅牌認證;七校獲國際認證肯定,環境教育成效卓著。 億載國小漁光分校以課程實踐、連結聯合國SDGs國際創新教育,獲得綠旗認證。其中永續食物路徑實踐部分,學生執行落葉堆肥、有機農作栽植、手工皂製作,從產地到餐桌真正落實零碳排放永續農作、友善大地循環經濟理念。慈濟小學透過光盤行動,減少近五點六公噸廚餘。 歸南國小減塑行動、少紙化方案,降低校園塑膠類和紙類廢棄量。三慈國小聚焦北門水鳥,藉由踏查、記錄、分析等方式,探究氣候變遷對在地生物的影響。同時學習成為鱟的復育保母,出版海洋詩集,落實在地環境行動力。 新生國小生態行動團隊依興趣分組,討論分析感興趣的生態議題,主動走入社區向阿公阿嬤推行85210減廢回收,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南梓實小推動資源回收創意再利用,利用廢棄物製作裝置藝術,舉辦歲末跳蚤市場,透過交換、交易,讓二手物品找到新價值。口埤實小運用空氣品質監測儀,測量學校電器產生的溫室氣體數據,探討減少電器使用及相關替代方案。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台美生態學校聯盟以行動教育為核心,提倡在教育中融入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學生理解、參與全球重大議題。 該聯盟特別重視學生、教師、社區之間的合作。致力於透過環境行動,實踐聯合國SDGs,建立永續發展的生活模式。藉由課程實踐,展現結合本地特色與全球議題的教育創新。 南市虎山實驗小學一一二年獲得永久綠旗,一一三年億載國小漁光分校、慈濟小學兩校也獲綠旗肯定。目前南市已有三校獲綠旗、二十六校銀牌、四校獲銅牌。

Read More

新化高中提升急救技能 守護校園安全

新化高中推動急救技能,加強校園安全守護。(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國立新化高中依據衛生福利部規定採購三台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分別設置在教學大樓、學校重要集會場所新民館以及學生宿舍一樓。為確保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這些裝置能迅速啟用,提供即刻救援的保障,校方特別邀請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張志然及專業團隊到校進行急救技能複訓,以提升全校師長的急救能力。 校方表示,訓練課程內容相當豐富,涵蓋全民急救教育的重要性、急救法規、心肺復甦術(CPR)及AED的使用技巧、戰術止血帶的應用,以及哈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演練。這一系列訓練總共進行了一百八十分鐘,全校的教職員都認真參與,彰顯出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及實用性。 此外,訓練最後還進行了胸外按壓接力比賽,給予教職員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讓教職員們不僅學會知識,還能在競技中增進彼此的合作與信任。 新化高中校長劉瑞圓表示,學校持續舉辦急救訓練,目的就是希望教職員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冷靜應對,進行有效的急救,共同守護每一位師生的生命安全,讓校園成為更安全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嘉藥藥學生赴日實習 深化國際專業交流

日本舉辦歡迎餐會歡迎遠道而來的嘉藥師生。(嘉藥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生在王四切教授的帶領下,於寒假期間遠赴日本學習與交流,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東京八王子藥劑中心實習及長照居家用藥整合服務交流,並參訪當地小學進行日本學校藥劑師業務的見習,這次海外研習不僅讓學生們拓展國際視野,也強化了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 教育部推動「學海築夢計畫」,並提供經費補助,使學生有機會到國外學習。學生們親身體驗日本健保特約藥局與醫療機構的運作方式,實地觀察日本藥劑師的調劑、親自交付藥品流程和用藥安全輔導,以及如何在醫療團隊中發揮專業職能。此外,學生們也前往當地小學,記錄課堂中二氧化碳濃度檢測與通風管理的實施方式,了解日本學童的健康教育與用藥習慣。 就讀大五藥學系的張鑫同學表示,寶貴的實習經驗讓他獲益良多,他希望能將學習成果帶回台灣,與學弟妹交流,進一步提升自身與同儕的專業素養與實務經驗。 王四切則表示,感謝教育部補助這次學海築夢計畫,讓學生不僅拓展了視野,也對日本藥事服務有更深入的理解,未來將能更順利銜接職場,增加職場的韌性,並成為兼具嘉藥特色的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的藥學人才。

Read More

南台師培USR攜手夥伴學校 投入地方教育發展

南台師培中心修習「學校行政與教育法規」師資生,參與六甲區林鳳國小老師吳彥逸的課堂,累積公開觀議課實戰經驗。(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師資培育中心USR計畫「同行共變:營造夥伴協作學習共同體」,一一三學年攜手台南市多所國中、小學於師資職前培育課程中納入學校需求,以教案發想等,邀請國中小教師擔任業師分享寶貴教學現場經驗,共創多元教學模式培育新世代教育人才。 南台師培中心專業實踐師培課程,包含老王志蓮的「班級經營」與「教學原理」、李育強「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王揚智「學校行政與教育法規」、鄭育萍「課程發展與設計」與歐慧敏「幼兒發展」課程;學生課程方案包含「小小導覽員」、「學力奠基班」、「數學基礎知能增強班」與「影片剪輯實作工作坊」。 課程中融入夥伴學校需求,師資生將教育理論、學科知識帶入教案發想,於實作過程中精熟教學、課室經營、共備課等專業知能,累積寶貴的教育現場經驗,建立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敏感度和能力。 計畫主持人王志蓮表示,透過USR課程,師資生不僅將教學理論與現場實務緊密結合,更深化了教育專業技能與教學反思能力。在設計與實施闖關教案的過程中,師資生從教案撰寫、活動規劃到現場執行,全面參與教學活動的完整流程,提升教材設計、教學策略應用及學生管理的能力。 此外,在實踐中師資生體會到活動流暢性及臨場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學會根據不同年齡層學生的需求調整活動內容與教學方法,同時也強化與同儕協作及溝通的能力。 人文社會學院長李金泉肯定師培USR帶來的正面成效,期許師資生準備教師檢定考試之餘,能積極投入地方教育發展。

Read More

市府關懷資源式中途班 贈手表勉勵

市府副秘書長殷世熙(左三)與教育局長鄭新輝(左四)關懷永康國中資源式中途班,與學生一起體驗搓湯圓。(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新學期之始,市府副秘書長殷世熙與教育局長鄭新輝前往永康國中資源式中途班關懷學生,鼓勵勇敢迎接未來。並致贈每位學生手表一只,期許他們透過對時間的掌握了解一寸光陰一寸金,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成就更堅韌的自己。 鄭新輝強調,孩子經常面臨家庭、社交、學習或情緒等多面向的困擾,因此輔導不能只有「補救」,更要「預防」。市府積極推動資源式中途班、慈輝班、彈性輔導課程、高關懷課程等,並首創「中輟、長期缺課、偏差行為或高關懷學生輔導處遇個別化支持計畫(ISP)」,透過個案管理,整合學校與相關單位資源,量身訂製適合每位學生的輔導方案。唯有讓孩子覺得自己值得被愛、被相信,才能真正翻轉人生,迎向未來。 殷世熙與鄭新輝亦實際了解資源式中途班中介課程教學,與學生們一起體驗搓湯圓迎接元宵節,並勉勵中途班三年級學生努力向前,未來能考取理想的高中職發揮所長。 永康國中校長周憲章表示,學校從九十五年深耕資源式中途班迄今約廿年,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從生活技能到趣味化的課程設計,都是為讓每位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

Read More

青年酪農培訓營 8校60生參與

來自北中南高中職學生在南大附中青年酪農培育養成實務訓練營中,透過研習了解青貯料製作、牛夾欄設施等知識,建立自己學習歷程。(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大附中與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合作,辦理全國「青年酪農培育養成實務訓練營」,並邀請農業部畜產試驗所、中興大學等共同辦理酪農主題講座,參與的農業畜產、學程類高中職學生透過研習了解青貯料製作、牛夾欄設施等知識,建立自己學習歷程。 南大附中辦理這項研習活動已經邁入第五年,此次參與的學校包括龍潭高中、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關西高中、中興大學附屬台中高農、員林農工、曾文農工、佳冬高農等共計八校六十位同學參加;另外員林、北門農工及南大附中老師也一同共襄盛舉。 校長陳森杰表示,該校長期深根農業技職教育,加強學校開創與產業界及大專校院資源整合之農業特色課程學習平台理念,期許成為台南地區農業教育中心學校。 為提升學生認識從事農業工作機械化的知識,此次研習也加入農業機械認識課程,例如介紹牧草(圓包)打包機之功能及現場操作成果,透過現場觀察,讓參加同學能對於農業省工的設備有所了解,未來對於人力解省規劃才能有更完整概念。 另亦介紹青貯料製作過程、牛夾欄及頸夾設施,其中青貯飼料多由青綠作物或副產物經過密封、發酵後而成,主要用於餵養反芻動物,青貯飼料比新鮮飼料耐儲存,營養成分強於乾飼料。

Read More

西來庵將團九日遠征印尼

西來庵吉聖堂將團一行二十人二月九日將隨安平開台天后宮天上聖母遠征至印尼遶境。(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灣八家將的起源在台南,台南八家將的起源在北區,雖然名聞遐邇,但近幾年真正「出國比賽」的僅西來庵吉興堂二0二一年登上曼谷捷運車廂,但當時是「圖到人不到」,此回由西來庵主任委員曾正義和專屬吉聖堂團長林清澈率二十名成員加上面師和道具,隨安平開台天后宮媽祖神轎遠赴印尼雅加達附近小城茂物和萬隆隨著當地福德正神遶境。 台灣八家將起源在全台白龍庵,主祀五福大帝之一劉部宣靈公的西來庵,其香火來自大陸福州白龍庵,也發展自己的家將團,號為吉聖堂,歷史極悠久,但和白龍庵五部將團的發展一樣面臨斷層,後由林清澈號召一群熱愛將團文化的年輕人組成吉興堂接手,訓練基地在永康大灣,傳承不中斷。 吉興堂將團二0二一年經市府觀旅局安排登上曼谷BTS捷運車廂廣告,讓八家將的甘柳范謝和四季神登上國際舞台,名噪一時。 林清澈指出,此次因西來庵和安平開台天后宮的深厚情誼,吉聖團奉旨隨主公遠赴印尼擔任天上聖母駕前護衛,此次共有二十人隨行,什家將陣容包括甘柳范謝加上春夏秋冬四季神和文武差,由於將團出將需要面師打臉彩繪,由他兒子林峻義扮演謝將軍兼面師。 吉聖堂和子團吉興堂將團以紀律嚴明聞名,目的在改變人們對「八加九」的不良印象。西來庵專屬吉聖堂將團之前曾參加廈門元宵展演、廈門鄭成功誕辰紀念日展演,是以子館吉興堂名義出將。二0一七年四月陪同祖廟前往福州參加五靈公兩岸大會師,是以吉聖堂名義出將,這次安平也是吉聖堂名義出將,遠赴遙遠的印尼則是第一次,將在下週一搭機前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