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又喘無法躺著睡 竟是心臟衰竭

  員榮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說明病患的症狀及治療過程。 (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一名40多歲女子咳嗽、氣喘,甚至晚上睡覺也會喘,要坐著才能睡,就醫檢查,發現心臟射出分率為29%,已嚴重心臟衰竭,經3個月服藥才痊癒。 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表示,患者描述喘得非常厲害,甚至晚上無法平躺入睡,一躺下去就會咳嗽,這其實是典型的心衰竭症狀,包括夜間咳嗽、端坐呼吸等。病人躺不平,必須坐起來睡覺,或用枕頭墊高。經安排做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心臟射出分率只剩29%,心臟功能很差,容易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嚴重時甚至可能需要急救或電擊治療。 陳裕峰建議住院治療,然而,患者因工作因素,希望先服藥控制。於是,安排她短期內頻繁回診,先3天,然後1週內回院追蹤,並使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包括利尿劑,以及現今廣泛使用於糖尿病患者、同時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的排糖藥物。經1週治療,她的症狀明顯改善,即繼續追蹤治療。大約3個月後,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心臟功能已恢復至50% 以上,幾乎是恢復正常。 陳裕峰表示,因病毒感染造成心肌炎併發心臟衰竭患者透過適當治療,不論是藥物或輔助性治療如EECP體外反搏治療,都有機會完全恢復心臟功能。 陳裕峰示,類似個案,他至少治療超過5位以上年輕患者,大約30、40歲,經心血管檢查並非血管阻塞或心肌梗塞,而是單純心臟擴大,收縮功能變差,透過適當治療,大部分患者心臟功能都能恢復健康,但要規律服藥,並配合後續治療與生活調整。 陳裕峰指出,有些病毒其實很棘手,可能會侵犯心臟,導致心臟功能下降。但病人並不知道這些病毒會影響心臟功能。這也與病人年齡、病況有關。越年輕或越早期就醫,治療效果通常越理想。相反地,病情可能變得較難治療,甚至恢復不如預期。

Read More

流感續燒 公費抗病毒藥延長至3/15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持續延燒,疾管署14日宣布,公費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延長到3月15日,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須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目前仍有約200萬份儲備量。 為防範流感季肆虐,疾管署在去年12月15日起至今年2月28日期間,擴大增列「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條件,為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不過,至今流感疫情仍持續處於高點,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流感重症通報數高於前4個流感季,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更是近10年最高,考量近期有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及氣溫下降等因素,預估流感疫情將延續至今年3月,因此,疾管署決定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措施。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國內常態性儲備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約為總人口的10至12%、相當約200萬人份,近期平均1週用掉3、4萬人份,「確實比較多」,但在3月15日到期後是否會再延長,得視疫情發展再來評估,畢竟抗病毒藥物也是抗生素一種,過度使用不是好事。 疾管署表示,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的適用期限至今年3月15日止,醫師如遇有就醫之類流感病人,應加強詢問病患相關疾病史(如重大傷病或慢性病等),並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須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維護民眾健康。

Read More

臀部痛 揪多發性骨髓瘤作怪

  醫師黃冠博提醒,惡性腫瘤可能引起骨頭轉移的症狀。(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2歲白先生右側臀部疼痛長達6個月,無法久坐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冠博釐清原因為「多發性骨髓瘤」引發的骨頭侵蝕,標靶藥物與自體幹細胞移植後控制病情。黃冠博提醒,長期骨頭疼痛治療不佳,可能是惡性腫瘤疾病引起骨頭轉移的症狀,需請醫師檢查。 白先生的坐骨骨頭已被侵蝕。(記者徐義雄翻攝) 白先生以為工作勞累才導致臀部疼痛,做復健和民俗整復,痛到無法忍受到醫院就醫。電腦斷層檢查影像發現坐骨骨頭被侵蝕的病灶,轉診到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冠博抽血檢驗多項腫瘤指數都是正常,懷疑白先生疾病不單純,血液蛋白質免疫電泳分析,發現血清中的單株球蛋白濃度異常升高,經由骨髓切片檢查,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造成的骨骼病變與「單株丙型免疫球蛋白血症」。 黃冠博解釋,人體免疫系統中淋巴系列細胞,部分分化成「漿細胞」。漿細胞功能是製造分泌各種免疫球蛋白,即產生對抗外來病毒或細菌的抗體。多發性骨髓瘤會導致漿細胞腫瘤在骨髓中異常增生,造成貧血,癌細胞容易侵蝕破壞骨頭位置。過多的單株輕鏈球蛋白,可能造成腎臟功能惡化。此病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族群,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 白先生罹病後接受第一雙線標靶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及類固醇合併治療,收集自體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前年6月做自體幹細胞移植,定期回診追蹤控制病情。 黃冠博指出,多發性骨髓瘤臨床症狀表現多元,包含高血鈣、腎功能惡化、貧血和蝕骨病變,因為症狀徵象常與其他內外科疾病相似,臨床醫師診斷並不容易,需要多種血液檢驗、影像醫學和骨髓檢查,確定疾病範圍和嚴重程度若有類似骨髓瘤常見症狀,經評估治療遲未改善、找不到原因甚至惡化,要有所警覺,尋求檢查,對症下藥。

Read More

糖友服用保腎科學中藥 降5成心血管病

中醫師陳曉瑱對4萬餘名使用處方中藥糖尿病腎病人分析,證實服用保腎科學中藥糖尿腎病人會降低5成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研究已獲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刊登。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利用台灣2000~2017年全國保險資料庫,對4萬餘名使用處方中藥糖尿病腎病人分析,證實服用保腎科學中藥糖尿腎病人會降低5成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此研究已獲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刊登。 陳曉瑱指出,過去雖證實科學中藥有保腎與控制血糖效果,但對糖尿病腎病人在腎臟功能、心腎保護與生存結果上的時間反應、累積效應及安全性未有研究驗證。如今已證實糖尿病腎病人服用科學中藥,能有較低的洗腎與死亡風險。 此研究作者陳曉瑱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超過12%,糖尿病盛行率為約占人口18%,糖尿病可說國人「洗腎主因」。研究團隊更發現,該研究聚焦於由5大類(清熱、滋陰、利濕、補氣、調和)組成的16種潛在腎保護中藥,這些處方不僅具有共同的抗氧化性質,還針對多條氧化壓力相關途徑發揮作用。 陳曉瑱提醒,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分,或微量蛋白尿大於30的糖尿病人,因有糖尿病腎病風險,應積極控制血糖與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除西醫治療外,臨床上可搭配中醫的針灸和科學中藥輔助控制病情。另外,服用中草藥或科學中藥前,也需由中醫師的專業評估與建議,嚴謹把關用藥安全,量身打造個人化用藥治療。

Read More

新冠疫情 改變群眾打疫苗習慣

高市長庚醫院調查新冠改變群眾注射疫苗習慣,圖為家庭醫學科醫師藍婕。 (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曾衝擊全球,造成人類恐慌。高雄長庚醫院團隊統計全台長庚4大院區逾10萬人次調查,發表「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群眾注射疫苗之習慣」論文刊登於高分國際期刊Vaccines(Immunology前20%)。 高雄長庚表示,台灣與全世界共同面對近4年的新冠疫情,進而在短時間內改變了國人對於施打疫苗、佩戴口罩、感染隔離等認知,高雄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藍婕、急診醫學科醫師莊柏群和感染醫學科主任陳怡君,3人攜手針對台灣民眾於疫情前後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對象囊括全台灣跨中心(基隆、林口、嘉義及高雄長庚4大院區),研究統計4年,共收納105386人次,研究結果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明顯改變群眾注射疫苗之習慣,此篇論文被國際免疫類別(Immunology)前20%之高分期刊Vaccines於2023年5月份刊登。 研究發現:1.相較於新冠肺炎疫情前,民眾於疫情後無論是施打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人次皆顯著增加;表示民眾在疫情爆發後對於預防接種的意願提升。 2.流感疫苗接種年齡由疫情前平均66歲在疫情後降至54歲,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年齡則由疫情前的72歲降至68歲。 3.台灣曾短暫缺乏新冠肺炎疫苗,而民眾從報章雜誌或醫療人員建議中得知其他肺炎相關疫苗(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增加保護力,因而前往醫學中心施打疫苗行為於此研究中回朔得到證實。 4.無論是流感疫苗或是肺炎鏈球菌疫苗,沒有慢性病(無過去就醫診斷紀錄)的民眾願意來接種之人次亦明顯提升,此項結果體現民眾經歷疫情後對於自身保護力及預防醫學的認知更加鞏固。

Read More

〈中華副刊〉靜力學

■曹遷迅 我夢想有一間屋子, 一間老舊公寓裏的小屋。 鏽損的窗戶一定要開在東面, 晨光會貼著灰樸樸的玻璃暈開; 淺綠的薄紗窗簾像是裹了一層橘皮。 在尚未驅散的陰霾之中, 光線映射灰塵,雨點似的往下落; 勾人回憶起,一場場下過的雨 敲響許多年的秋葉——直至天晴: 記得在我顛簸的童年之中,那一個遙遠的早晨, 我躺在父母懷裏,時間就這樣度過。   可我最愛的還是陰天的下午。 在陰暗的屋子,我靠在椅子上; 我的書桌,床榻被剝離得只剩下輪廓。 就在這樣的時間裏,暗暗吹起風: 樹枝莎莎作響,一陣一陣鋪展開樂符; 撩起鏡框兩側的窗簾,曖昧的風, 意義的解釋將我包裹。體驗之中, 風像一個情人,那麼驚喜,神秘與誘惑。   幽暗的屋子,風比平時更難以捕捉; 時間靜靜地渡過,我一個人; 在夢想中的屋子裏,看向窗口——同樣的角度; 只可惜一切,早已不復如初。

Read More

〈中華副刊〉之外 教官

文/林佳樺 圖/簡名袖 這幾年女兒暑假隨我回娘家,最煩惱的是穿著。 我爸是中學國文老師,含蓄保守恪守規範,我女兒青春期後,穿衣風格從球帽、排汗衫、運動長褲轉為短T、臀部以下十公分的緊身破鬚牛仔褲,綁個高馬尾,青春在搖來甩去的烏燦燦髮束間自在晃盪。 穿著打扮的視覺比例果真奧妙,氣質不必出聲,就能靜靜地彰顯變化。女兒箍起髮束若高過雙耳,露出纖細脖子,俐落清爽可愛;若長髮鬆垂在後,盡顯雅靜。 爸爸看不慣外孫女長髮披散及清涼裝束,總叮嚀著:將髮箍好,換上鬆垮長褲,女孩子不要露出整片大腿。女兒的理由是天熱,這是流行,我爸回覆「這是流而不行」,拿出針線作勢縫補短褲上的破鬚。我在心中嘀咕著這件要價上千。 爸爸退休後無學生可管,對孫子輩的打扮盯得更緊,為了紓緩祖孫關係,我回娘家前總叮嚀女兒帶套端莊的備用衣服,女兒常戲稱家裡有個外公教官。記得我上大學時,想耳洞、塗彩色指甲油、刺青,爸爸都不同意,尤其嚴禁最後一項,那時我覺得身體紋上一朵玫瑰非但美麗,皮膚彷彿也溢出了花香。視覺感官的紋身挑戰了我爸的底線,出生二0年代、歷經日本人統治、在偏鄉長大的他以保守觀念訓叱:女人刺青就廉價了,以趕出家門要脅。 爸爸若能柔性勸說「刺青容易感染細菌」,我尚能心服,然剛毅的他總是先豎眉怒叱,難怪女兒總以為外公謊報職業。 爸爸會依據服裝來評價氣質,規定若穿短裙短褲,大腿只能露出三分之一,低胸絕對禁止,認為服裝配合適當,人便顯端莊優雅。我常問好友,服裝穿著不是媽媽的管轄範圍嗎?好友說,他們家祖父母只管孫子們的體重,只要胖,露多少肉都沒關係。 離開職場的爸爸是退而不休,每天早晨仍是穿上正式的襯衫西褲,把家裡當成教室,翻閱詩詞,兒女們沒回去時,他教導的對象只剩母親──菜不合胃口,家裡哪裡不乾淨,購買的用品太貴……當子女們回家探視,人一多,雖然我們的打扮舉止有時惹他不快,但總覺得他又回到了有學生可管的意氣風發。 爸爸喜歡穿大一號的鬆垮白襯衫,搭配寬口深藍西裝褲,說這代表紳士、禮貌。他將過長襯衫紮入褲中,繫上黑皮帶,將腰帶努力往胸口方向上提,過長衣擺造成腹部鼓脹,頗像小學童子軍。有次陪爸看攝影展,出門前,我請他腰帶繫低一點,他反倒瞥向我散放在外的襯衫衣擺。 「我這是雅痞遊牧風。」只見他滿臉不認同,「如果客人來家裡坐客,要不要打掃乾淨?」我防衛地接過他的變化球,教國文的他擅長以彼喻此之法——要讓家裡乾淨首重整齊,將襯衫塞進褲子裡,人看起來才會清爽,襯衫散放在褲外,就沒有精神……為了讓我女兒口中的教官安靜片刻,我乖乖地將衣服紮好。 去年暑假回鄉探視,由於好友邀約海邊之旅,我回家放個行李正待出門,女兒穿了件白T、牛仔短褲,純潔又盡顯活潑,然而女兒害怕外公會因如此穿著不高興,我保證出面緩頰,這年代不論男女,個性、身體與衣著的長短,都有自主權。 一進娘家,女兒趕緊獻上水果禮盒企圖轉移長輩的注意力,但那白皙大腿比水果更引人注目,我爸皺眉,「又穿短褲……」,女兒使出脫殼之計:「阿公,媽媽也穿短褲。」 望著我爸漸漸聚攏到眉心的粗眉,我原本打好的腹稿只剩下吶吶辯解:「這是西裝質料打摺短褲,也叫文青短褲……」我聽著爸爸叨唸,他的身後彷彿出現一個無形的講台。

Read More

氣爆後不敢逛街? 醫教4動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氣爆畫面與現場影像曝光,不少人擔心以後不敢逛百貨公司,醫師建議透過運動、活動、勞動、互動,減少大腦「亂動」焦慮。圖為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氣爆現場一片狼藉。 (中央社檔案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發生氣爆,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可能因此無法再信任過去認為安全的環境,建議可透過運動、活動、勞動、互動,減少大腦「亂動」,若焦慮超過1週就要就醫。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3日發生氣爆,造成4死、至少30人受傷。隨著氣爆畫面與現場影像曝光,不少人擔心「以後逛百貨公司是不是都不能安心了」。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表示,這類災難事件,對民眾多少會有影響,對於原本以為安全的地方,一定會產生不安全感,以後再到百貨公司、美食街用餐,難免會多一份警惕或焦慮感。 原本以為安全、信任的環境中發生這樣非預期的事件,恐會導致在原本的環境中,無法再有安全信任的感受,反而有類似畫面、災難式的情境,不斷在腦海中盤旋,呈現類似強迫思考的狀態。 許正典說,災難事件後不是只有遇到災難的本人需要接受災後心理復原或治療,目擊者也可能有相關影響,若人格特質比較容易焦慮或敏感度比較高,就要留意這週的生理變化,如睡眠有沒有受影響、有沒有作噩夢,或日常生活中會不會不敢去原本敢去的地方、或不敢去參加喜歡的活動等。 他提醒,若後續有對環境不信任、妄想等的感受,或甚至幻聽旁邊有爆炸聲響,或敏感度或焦慮度過高,無法回復原有身心平衡的狀況,持續超過1週,代表是受災害壓力相關症候群影響,就要就醫。 爆炸是無預期的,許正典建議,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可以安排、可預期的事情,恢復身心,透過運動、活動、勞動、互動,可以讓大腦不會亂動、身體不會躁動。 許正典說明,與其躁動不如好好做運動;並且要持續參與原本的興趣嗜好和人際安排活動;擔心去百貨公司遇意外,可以勞動,在家裡好好做家事,打掃乾淨也比較放心;最後則要避免一直看電視、新聞,多跟別人互動,把不舒服或擔心的感受釋放掉,獲得正面支持的回饋與力量。

Read More

認清這些特徵 遠離恐怖情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當感情因衝突等因素產生摩擦,甚至走向分手,通常被視為正常的過程,但部分人無法接受關係結束,進而採取極端行為,變成所謂的「恐怖情人」。醫師指出,受害者的影響不僅止於身體傷害,更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若遇到類似困境應勇敢尋求協助,不論是心理專業或法律單位,皆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徑。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許元彰表示,恐怖情人通常具有某些特徵,包括情緒起伏大、占有慾與控制慾強烈,並試圖隔離伴侶社交圈,他們往往缺乏理性溝通能力,傾向以怪罪、指責或暴力來維繫關係,這可能與個人成長背景及心理特質有關。 舉例來說,部分恐怖情人因自卑而害怕被忽略,透過「控制」與「獨占」尋求安全感;另一部分則可能因過度自戀,無法接受伴侶不再以自己為中心,進而產生強烈報復心理。此外,少數個案因精神疾病導致情緒失控,進而出現極端行為。 許元彰說,恐怖情人對受害者的影響不僅止於身體傷害,更可能造成嚴重心理創傷,許多受害者因長期處於恐懼與壓迫,逐漸喪失對人際互動的信任感,甚至無法建立新的交友關係。戀愛中的雙方應定期檢視自身在感情中的心理狀態,評估這段關係是否正向且健康,並保持理性,避免過度遷就或認同伴侶的不理性行為,以免助長更嚴重的後果。 目前醫學界尚無針對「恐怖情人」提出專門的疾病分類,但這已成為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許元彰強調,許多受害者因害怕家人擔憂或擔心遭受報復,選擇隱忍不報,反而讓問題更加惡化,他鼓勵遇到類似困境的受害者應勇敢尋求協助,不論是心理專業或法律單位,皆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徑,唯有積極應對,才能真正擺脫恐怖情人的陰影,迎向健康平穩的生活。

Read More

〈中華副刊〉桂香溫暖歲月

■陳偉雄 傍晚,心情煩悶,出門散步。剛推開社區樓道的大門,就與夾雜著桂花氣息的秋風撞了個滿懷,我不由地停住腳步。恍然意識到,已近深秋。樓道旁邊小徑處有一棵桂花樹,往年九月,可以聞到桂香了,可是今年的桂花像中了秋老虎的熱毒,姍姍來遲。好在近日幾場秋雨降臨,開啟「速凍」模式,氣溫終於跌了下來。秋風驚動了桂花,滿城的桂子,彷彿同時收到了「開放」的號令,終於欣欣然張開了眼。金桂、銀桂、丹桂、月桂,早已按捺不住,也不排隊,爭先恐後地綻放開來,滿城秋色,剎那芳華。 從未見過開得這麼熱烈的桂花!走在馬路上,走在公園裡,走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中總有一縷暗香鑽入鼻孔。那暗香如同從天而降的甘霖,如同隨季節拂過的微風,不露聲色,不慌不忙地播撒著芬芳,香香的,柔柔的,甜甜的,糯糯的。 桂花的香氣是這樣濃郁,但它的花卻極不起眼。瞧,每一朵花僅有半粒米大小,還要分成四片小花瓣,微小而精緻。可無數小花擠擠挨挨地攢在一起,發散出來的香氣,卻極具衝擊力。多數花的香氣只能刺激人的嗅覺,而桂花的香氣卻很奇妙,除了讓人獲得嗅覺的愉悅之外,那甜蜜的香味,會令人不由自主地產生「通感」,刺激味蕾,分泌唾液,甚至產生渺遠的「幻覺」,誘惑著人垂涎起桂花美食來。桂花糖、桂花蜜、桂花糕、桂花酒,吃到嘴裡,齒頰留香,流到心裡,回味無窮。想起母親的桂花湯圓,口水便「飛流直下三千尺」。 母親是個巧娘,桂花湯圓是她的得意之作。在物資匱乏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母親的一雙巧手,總能變戲法似地做出各種美食,投喂我這只小饞貓。桂花飄香的時節,為了讓我吃上桂花蜜,母親總會帶我去採桂花。我人小個子矮,夠不著枝頭的桂花,一著急就拚命搖樹。看著桂花如雨點般紛紛灑落,我的心裡樂開了花,母親卻心疼壞了,趕緊喝制住了我,回家取來一把大傘,把傘倒掛在樹枝上,輕搖樹枝,桂花便乖乖地落到了傘窩裡。拿回家後,母親先把枯的花朵和花梗挑出來,用清水洗一遍,放在陽光下晾乾。之後,取來乾淨的密封罐,鋪上一層桂花,倒入一層白糖,用勺子壓實,反覆幾次,直到裝滿密封罐為止。那段時間,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趴在桌子上,靜靜地看罐子裡的花朵慢慢變小,顏色變深,最後滋生出像蜜一樣的液體來。終於有一天,清晨醒來,桌上擺上了一碗滾燙的湯圓,此刻澆一勺香甜的桂花蜜,哇,足以溫暖一個冬天了! 可惜,多年後我遠離故鄉,遠離母親,很少再吃到母親做的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釀。有時深秋時節,趕上桂花香透,嘴巴饞了,便去看望母親,可是看著已近耄耋之年的母親盤根錯節般的雙手,總是如鯁在喉,欲言又止。大概,美好的記憶要永遠留在童年了。 忽而,耳邊傳來樂聲:「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暗香飄過……」這不是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八月桂花香》的主題曲嗎?夜空中,我的思緒隨著桂花香,飄向多年前。當初並不理解這歌詞表達的意思,今晚再聽,才意識到「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職場的競爭、工作的失誤、領導的指責,還壓在我的心頭,令我不堪重憂,如今深吸一口氣,從幽深處飄來的桂香,卻在五臟六腑裡散發開來,令我豁然開朗。生命如此熱烈的桂花啊,它彷彿在提醒我: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人間有風雨,也有真情,只要心存美好,一切都能跨過去。一如桂花,要麼沉默,要麼熱烈,天越冷,香越濃。 在這濃郁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