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花中偏愛菊

■趙小強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代詩人元稹對菊花偏愛有加,而我對菊花也情有獨鐘。 瑟瑟秋風中,小村城牆外的白菊在悄然綻放,它那堅韌的姿態和獨特的魅力,向鄉親詮釋著生命的頑強與美好:不與百花爭豔,不與世俗同流,只是默默地在秋風中散發獨特的芬芳。 看著一叢叢傲然盛開的白菊花,怎能不讓人浮想聯翩?似雪的花蕾挺立在枝頭,不畏霜雪的侵襲。雖然不像牡丹那般雍容華貴,也不像荷花那樣清新脫俗,它卻展示出別有的韻味。絲狀的花瓣緊密地簇擁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花球,團結向上的感觸油然而生。 一朵朵的菊花清幽淡雅,帶有苦澀的藥香氣息,嗅之,讓人心曠神怡。它的香味不及香水的濃烈,卻能在不經意間帶來一份久違的欣喜。 家鄉田野上,金黃的小雛菊也爭先恐後地綻開笑臉,如滿坡的星光點綴;鄰家小院裡的黑心菊風姿搖曳,盈滿活潑的情趣……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菊花品種,在秋光裡一展多彩與豔麗。 菊花,自古就是花中「君子」之一,在傳統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寓意,代表著高潔、堅貞、吉祥等,被用來比喻高尚的品德和純潔的愛情。因此菊花成為了古往今來文人筆下的常客,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對菊花的讚美,也是多數人對平和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在紛繁複雜的塵世裡,你我總是在忙碌中地追索功名利祿,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好事物。這些菊花好像要告訴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嘆服與禮贊,比如自然、寧靜、自由…… 花中偏愛菊,不僅是因為菊花的美麗和香氣,還是因為它的堅韌、清幽和寓意。生活中,我們要像菊花那樣,保持本色,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要像菊花那樣,擁有堅韌品質,不畏困難,勇往直前;要像菊花那樣,擁有清幽的氣質,不張揚,不炫耀;要像菊花那樣,擁有深遠的寓意——希望保持高尚的品德,以及擁有純潔的愛情……

Read More

推動馬祖遠距醫療 王姿予獲肯定

亞東醫院前皮膚科主任王姿予(前右)致力傳承醫學經驗,指導並帶領實習醫師進行遠距看診。(王姿予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推動馬祖遠距醫療,提升離島民眾醫療服務品質,亞東醫院前皮膚科主任王姿予商請主治以上醫師到院任職,對亞東醫院與離島醫療貢獻卓越,獲聘為院方成立44年來首位榮譽顧問醫師。 亞東醫院表示,王姿予101年4月至111年6月擔任皮膚科主任,107年9月籌劃連江縣皮膚科遠距醫療,建立亞東醫院遠距醫療制度。尤其當時還未爆發COVID-19疫情,王姿予為往後疫情醫療提前做好準備,救人無數。 亞東醫院110年起提供馬祖民眾每週皮膚科遠距醫療服務,當地1萬3000名居民享有醫學中心等級的診療,改善糖尿病、腎臟病引起的慢性搔癢、濕疹、痤瘡、皮膚炎,及關節炎患者乾癬問題。透過皮膚鏡、耳鏡等數位五官鏡的醫療設備,民眾只要前往連江縣立醫院就能治療皮膚疾病。這也是國內利用5G網路,與離島同步看診的先驅,當地民眾滿意度高達九成,亞東醫院也獲得衛福部表揚。 醫師王姿予在COVID-19疫情前完成建構馬祖遠距醫療網,獲聘亞東醫院首位榮譽顧問醫師。(王姿予提供) 王姿予指出,在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鄉離島,使用網路設備傳遞皮膚病灶影像到台灣的大醫院,就醫更為便利。她連繫連江縣立醫院、衛福部、遠傳電信等單位,制定前、中、後期醫療計畫,成功完成遠距醫療會診,讓院內醫師零時差隔空診斷連江縣民的皮膚疾病。 王姿予表示,連江縣遠距醫療需要人力,但皮膚科招募住院醫師有名額限制。她向衛福部爭取,亞東醫院得以每年增加1名住院醫師,4年來一共增加4名,持續遠距醫療服務。 王姿予也說服同業前來亞東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如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郭承統,提供教學以及判讀艱難的皮膚病理切片;屏東恆春旅遊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岳霖等,使亞東皮膚科具備足夠師資與醫療能力通過評鑑。

Read More

淺眠/夜尿 他檢出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師謝慶宏說明,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時恐有致命風險。(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劉姓男子長期打鼾導致淺眠、頻繁夜尿,白天上班精神不濟,甚至影響夫妻的睡眠品質。健檢發現,男子罹患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手術改善睡眠品質。 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頸部醫師謝慶宏表示,患者因小感冒就診,意外發現有先天性呼吸道狹窄的問題;檢查發現罹患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超過30次(正常值小於5次),血氧濃度最低降至80%(標準值為90%以上),身體處於嚴重缺氧狀態,不僅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與意識混亂,嚴重時甚至有致命風險。 謝慶宏指出,患者經施行全方位顎咽懸吊手術及舌根肥大減積手術,有效解決上呼吸道阻塞。全方位顎咽懸吊手術採用羽毛線埋線拉提技術,藉由拓寬顎咽空間,減少對肌肉組織的影響,術後如吞嚥困難等不適情況大幅降低。 謝慶宏指出,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比例約為女性的4~5倍,肥胖或體脂較高者更容易受到影響。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干擾睡眠,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臟病和中風等嚴重併發症。如發現枕邊人的打鼾聲逐漸增強,或睡到一半有暫停呼吸的情況,應盡早至睡眠中心評估。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蘭陵王〉.潘展樂奧運奪冠

■子寧 賀生日 奉上金牌兩式* 潘展樂 青史重書 騰水翻波臂生翼 環球已無匹 純厚 洪荒內力 攻冠路 年去歲來 四海征鞍不停息 回腸 舊蹤跡 曉雞日孜孜 歸暮天黑 浪波柔刃顯顏色 乘一代興快 氣高雲闊 江山稀有俊雄出 看今日豪逸 勢逼 極其必 激有志皆同 同慧通力 東陽冉冉推升直 自當共牽手 奮戈同息 揚威九宇 我華夏 十四億 *據說:奧運金牌頒獎日正值潘展樂21歲生日;金牌為男子100米自由式與男子4 x100米混合接力。

Read More

海軍官校151人腹瀉 初判群聚感染

本報綜合報導 海軍官校日前多名學生腹瀉、20日起已無新增。高雄市衛生局到校督導清消並採檢疫調,截至23日有症狀者累計151人,初判為腹瀉群聚感染,持續追蹤個案及接觸者至26日。 衛生局指出,15日下午獲報指楠梓區海軍官校發生腹瀉群聚事件,隨即派員到校進行疫情調查、督導環境清消及安排人體採檢,截至23日中午12時,有症狀者累計151人,皆為學生且分屬不同班級。 衛生局表示,經初步研判為腹瀉群聚感染,20日起已無新增發病個案,將持續針對發病個案及接觸者進行健康追蹤至26日。 衛生局指出,另在21日獲報指稱岡山區空軍官校也有類似情形,同樣派員到校調查、督導清消與採檢。截至23日中午12時,有症狀者累計4人,皆為學生且分屬不同班級,未達公告規定成立腹瀉群聚事件人數(1週內同一班級達5人),但考量軍校學生生活密集,將持續監控疫情變化趨勢。 海軍官校表示,上週部分學生因腸胃不適至醫院就診,經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治療後均已康復返校;另外,校方依規定通報並全力配合疫調釐清肇因及實施全面清消,初步排除食物中毒所致,確切原因尚待化驗,並將持續宣導注意個人衛生及防護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防止再發生類似情形。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 偷偷哭了一次

詩/葉莎 攝影/陳永鑑 一個女子 坐在湖岸不言不語 她放出心中孤獨的馬匹 在倒帶的時間中奔馳 那些虛無的水紋 卻偷偷哭了一次 湖裡盡是天空無邊的呼吸 羽毛,光的碎片和漂浮的枝椏 成為深肺中的陰影 鵝啄破鏡子 看見另一隻潔白的鵝 在灰藍的胸膛裡靜止,如問號 日子依然擁著神祕 如水一樣重現,流動復消失 在光影的邊緣,萬物 漸漸遺失自己的名字 倒帶的時間不言不語 湖水放出禁錮許久的馬匹 一個女子坐在岸上 偷偷哭了一次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永仁數學雙語營 師生豐收

永仁寒假數學雙語營隊,透過專業引導學生能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計數與機率概念,啟發跨文化思維。(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永仁高中舉辦114年寒假數學雙語營隊,由「數學新世界」計畫主持人、彰化師大數學系教授施皓耀領軍,為學生帶來為期兩天的精實課程,並同步辦理教師研習,協助教師有效整合科技掌握雙語教學知能。 數學雙語營以「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 in Probability」為主題,邀請彰師大施皓耀教授擔任講師。其不僅是數學新世界計畫主持人,更長期致力於開發K12數學教材,並推動數學雙語教學。透過專業引導,學生能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計數與機率概念,並學習如何運用雙語清晰表達數學思維。 此外,營隊課程並特別融入數位工具進行學習,例如使用互動數學軟體與線上模擬教具,讓學生能以更直觀、生動的方式探索數學問題。 永仁校長余月琴表示, 該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與國際競爭力。此次數學雙語營正是為了呼應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培養學生在數學領域的跨文化情境下理解數學概念,並提升其雙語表達溝通能力, 余月琴說,數學雙語營隊透過與施皓耀教授團隊的合作,期望為學生帶來更豐富、更具啟發性的學習體驗,並強調學校致力於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為他們的高中學習歷程增添更多元的色彩。 此外,營隊亦同步舉辦教師研習,透過公開觀課、議課對話等形式,幫助教師釐清雙語教學目標,並改進雙語教材設計。同時也介紹數位工具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協助教師有效整合科技於課堂中。參與教師表示,此次研習內容紮實,對教學實務有很大的啟發與幫助。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道家文化展 視嗅覺饗宴

「信仰與傳承—蓬萊山道教文化特展」,希望透過藝術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道家文化。(記者林雪娟攝) 修道人書法作品 祭祀供器、道冠等一窺工藝之美及神仙文化 宗教總是披上一層神秘面紗,為讓民眾更認識宗教精髓,一場「信仰與傳承—蓬萊山道教文化特展」正於吳園公會堂展覽室展出,希望透過藝術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道家文化。 展覽由蓬萊山洞玄道院策劃,道院是由一群年輕世代的台灣道士所成立的學術型道觀,致力傳承道教修煉與濟世度人精神,平時除舉辦許多道門修煉課程、知識講座及道門藝術座談會,更有藝術空間「羽仕坊」,藉由工藝與美術,倡議道門當代生活美學,讓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在台灣這座與道教神話「蓬萊仙島」極為神似的海外仙山,交織出更多新傳承與火花。 「信仰與傳承—蓬萊山道教文化特展」,希望透過藝術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道家文化。(記者林雪娟攝) 此次展出的展品,除不同世代修道人的書法作品,也希望讓更多人欣賞精湛的道門手工藝之美,展出新世代青年工藝師作品,包括祭祀供器、漆工藝製作的紅溜朝板和水盂。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新視界文創學會特別以製香品牌豐丹生活,與洞玄道院共同以古代道門香方,規劃展場空間中的薰香氣息。除觀賞民眾除視覺上欣賞道門藝術,更能透過嗅覺,一起窺探穿越千年的神仙文化。現場也展出純手工銀製道冠及馬尾混元巾等道士配件工藝品和相關道服,生動展現道門傳統工藝的現代生命力。 道院表示,許多宗教信仰,在時代更迭下,逐漸蛻變出全新樣貌,希望藉由信仰與傳承為主題,號召台灣不同世代民眾,重新認識傳統文化與修煉精神,一同為疫情後的新時代,在古老的信仰傳承中,找到療癒心靈與養生延年的新契機,共同為台灣的道教文化傳承,寫下全新篇章。除展覽外,另外舉辦道門座談會,包括丹道修煉與現代養生學、道門文化與生活美學等,讓道教文化透過展覽與對談,揭開神秘面紗,展期至3月2日。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實作激發興趣 南大×東陽冬令營 動手玩科學

南大師資生帶領小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東陽國小合作,日前舉辦「南方逐陽」科技科學冬令營,召募16名師資生前往東陽國小,進行為期3天的科技與科學學習體驗,帶領小學生動手玩科學。 南大表示,「南方逐陽」冬令營規劃多元科技與科學課程,透過動手實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科技課程涵蓋平衡機器人、ALDA音樂程式設計、無人商店應用及海霸邏輯桌遊,讓學生在實作中培養運算思維與科技應用能力。科學課程則透過探討重力、密度、磁力與環境議題,讓學生透過實驗觀察浮沉現象、運用磁力挑戰任務,並認識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在南大師資生的引導下,東陽國小學童們從探索中學習如何自主解決問題,並透過團隊合作建立自信與成就感。參與的南大師資生表示,從課程設計到教學實踐,不僅提升教學技巧,也深刻體會到小學生對科技與科學的好奇與熱情。學童們則在挑戰與遊戲中勇於嘗試,並主動分享創意成果,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 南大師培中心表示,此類活動讓師資生累積實務經驗,同時讓小學生接觸科技教育的新視野。南大校長陳惠萍則指出,透過大學生與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讓教育發揮更深遠的影響,期望啟發更多孩子探索科技的可能,也讓未來教師親身體驗教學的價值。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楊泰和 積極推動數位影音課程

崑大學務長暨企業管理系副教授楊泰和,推動教學實踐及數位課程有成,榮獲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OCW組優選,及社會實踐優秀論文獎「優等獎」。(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學務長暨企業管理系副教授楊泰和,以數位影音課程「企業倫理專題」,在2024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OCW組中,榮獲優選,更是全國唯二在該項目獲獎私立科大。另也在地方創新、自主學習與永續實踐通識教育研討會中,獲得優秀論文獎「優等獎」。 崑大電算中心數位學習組近年來協助多位校內教師共同製作數位影音課程,並於TaiwanLIFE台灣全民學習平台、Ewant等數個線上共享教學課程平台開課。 崑大學務長暨企管系副教授的楊泰和也開設「企業倫理專題」課程,該課程藉由USR所關懷的場域,啟發學生的倫理認知與實踐社會責任的問題意識,並將學習場域轉換到社區,進行場域融合的實地教學,榮獲TOCEC2024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OCW組優選。 楊泰和表示,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企業倫理專題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課程設計中引入來自各行各業的真實案例,不僅是對傳統倫理理論的探討,更是對當前企業實踐的深度剖析,透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以培養學生的倫理判斷力和批判性思維。希望這門課程能成為促進公共討論的重要平台。 另在屏東大學屏商校區圖資大樓舉行的2024地方創新、自主學習與永續實踐通識教育研討會中,楊泰和以《走出教室、師生都可以是社會實踐家》獲得優秀論文獎「優等獎」。 楊泰和表示,透過社會實踐有助於學生深入社區與居民建立連結,了解並發現真實世界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達到合作共學之目標;高等教育應透過實地參與社會實踐之課程設計,讓師生與社區架起連繫橋梁,使其能走出封閉式的學習象牙塔。 楊泰和說,走出教室,讓師生都成為社會實踐家,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理念,它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擴展視野增長見識,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