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預告修正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部分條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預告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本次修正主要是因 稅捐稽徵法第四十八條之二規定授權財政部訂定之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以下簡稱本標準),自八十二年六月十八日訂定以來,歷經多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發布日期為一百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百十三年八月七日修正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扣繳義務人範圍,增訂非居住者扣繳稅款報繳期限遇連續假期得予延長,並將按固定金額或按給付金額、扣繳稅額、可扣抵稅額、股利或盈餘金額之固定比率計算罰鍰及自動補報或填發者固定減半處罰規定,修正為按原罰鍰上限、下限金額內處罰。 為使稽徵機關衡酌違章情節或可責難程度減輕或免予處罰,以落實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十六條第三項立法意旨,並考量稽徵實務就本標準第二十四條屢生適用疑義,核有通盤檢討之必要,爰擬具本標準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修正要點如下:一、增訂團體、私立學校、事業等未依限或未據實申報或未依限填發免扣繳憑單,已於申報或填發期限屆滿後十日內自動補報或填發,且補報或填發之給付總額在新臺幣(下同)八萬元以下,或逾十日惟已自動補報或填發且給付總額在六萬元以下,或於稽徵機關限期責令補報或填發期限內補報或填發且給付總額在四萬元以下,免予處罰;有解散、 廢止等情事,未依限或未據實申報或未依限填發免扣繳憑單,而於次年一月三十一日(次年一月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者,為二月五日)以前自動補報或填發,減輕處罰。 二、增訂機關、行政法人、團體等未依限按實填報或填發扣繳憑單,已於填報或填發期限屆滿後十日內自動補報或填發,且補報或填發之扣繳稅額在八千元以下,免予處罰;修正有解散、廢止等情事,或給付所得與非居住者,未依限按實填報或填發扣繳憑單,而於次年一月三十一日(次年一月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者,為二月五日)以前自動補報或填發,減輕處罰。 三、增訂營利事業未依限按實填報或填發股利憑單,已於填報或填發期限屆滿後十日內自動補報或填發,且補報或填發之股利或盈餘金額在八萬元以下,或未超過應填報或填發之股利憑單股利或盈餘金額百分之三十,免予處罰;有解散或合併情事,未依限按實填報或填發股利憑單,而於次年一月三十一日(次年一月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者,為二月五日)以前自動補報或填發,減輕處罰。四、增訂依稅捐稽徵法第四十八條之一規定免除處罰者,不予計入相同違章事實次數;所稱相同違章事實之定義。五、本次修正發布條文施行日期。

Read More

極度虛弱、折磨半年 乳癌標靶治療頭痛腹瀉 中醫緩解

女因標靶藥產生嚴重副作用,每天頭痛、失眠及腹瀉5-6次,折磨半年,經中醫輔助治療改善後,向醫師楊茲甯(左)致謝。(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2歲高姓女子確診乳癌3期,完成手術、化療與放療後,接受標靶藥治療產生嚴重副作用,每天頭痛、失眠及腹瀉5-6次,甚至拉肚子帶有鮮血,持續半年,求診中醫,經過3個多月的中醫藥調理與針灸治療後,身體狀況明顯改善,頭痛與失眠症狀也獲得緩解,現已減為日瀉1次不再頭痛,可以和家人快樂出遊。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楊茲甯說,抗癌放化療期間常會面臨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像案例高女去年10月標靶治療時,出現頻繁腹痛、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弱,伴隨頭痛、盜汗與失眠問題,才來南市醫中醫部癌症特別門診尋求協助,並且表達希望能在農曆年間與家人旅行的願望。經進一步接受加強腸胃機能的中藥調理,包括白朮、茯苓、肉桂、芍藥等,及針灸天樞、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穴位。直到今年1月間,身體狀況改善,終於如願和家人一起旅行,而且旅途中皆未出現嚴重腹瀉與腹痛問題。 楊茲甯表示,癌症治療過程中,無論是傳統化療、放療,或是新型標靶治療,腹瀉都是常見且影響深遠的副作用之一,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及營養不良,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中醫認為,抗癌藥物可能損傷臟腑,導致脾陽虛損、腎陽不足,或引起寒濕、濕熱滯留,造成腹瀉,中醫可依個人體質調整治療方針,利用中藥進行調理改善。 她提醒,癌症患者若有腹瀉情形,應特別注意腹部及足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瓜果、油膩、辛辣與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適量攝取紅棗、薏仁、蓮子、藕粉等,有助於健脾顧胃、補氣養血及整腸緩瀉。經由中醫療法與生活調整,可有效改善標靶藥物帶來的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

醫師工會:跨院協調機制 名存實亡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24日就近期嚴重醫院急診壅塞、待床超量現象指出,護理人力荒,衛福部的反應始終慢一拍,呼籲健保調整急重症給付,把相對穩定的住院患者出院改門診,同時,也應提供醫院足夠的財務誘因。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由於心導管檢查、常規手術或癌症化療等病況相對穩定的患者,其住院產值較高,衛福部提出院內調床機制,要求這些相對穩定的患者改由門診治療,則應提供醫院替代選項之財務誘因,才有可能改變院方的收治策略。 目前各醫院間床位協調機制仍仰電話聯繫,並且也無法得知真實床位狀況,醫師職業工會表示,若衛福部要想介入了解各院的病床情況,必須大幅更改已名存實亡的。 醫師職業工會指出,衛福部對護理人力荒反應始終慢一拍,目前各醫院現行護理人力數據及護病比計算基準多有失真,對於急診提出「醫護病比」限制,衛福部更是毫無反應,進一步加劇個別醫院內急診與各病房間資源調動的矛盾,最終會讓第一線護理師承受所有的壓力。 醫師職業工會表示,健保給付調整急重症給付呼聲已久,政府光喊口號但卻牛步,近來許多病人將原應在病房接受的治療都轉移到急診進行,但急診留觀、治療費用卻皆無調整,希望健保對此能有所改善。

Read More

少年罕見細胞瘤 開胸切除12公分腫瘤

患者術後按部就班地訓練肺活量,出院前已經可以快步爬樓梯、飛輪運動復健,手術非常成功。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7歲男學生在校例行健檢中,胸腔X光檢查發現異常,經轉診到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的胸腔外科進一步確認。主治醫師賴重佑表示,經過多項檢查,確診為罕見的「縱膈腔精細胞瘤」。手術前多專科團隊對影像學判讀與討論,認為無轉移與血管侵犯情形,故術前計劃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劍突下協助執行此困難且複雜的手術,但術中發現腫瘤沾黏肺血管和肺臟情況嚴重,後續改採傳統正中胸骨切開手術,乾淨切除完整腫瘤與部分肺臟,住院2週後患者康復出院。 這名高壯的少年平時毫無症狀表現,卻在學生健檢的X光檢查結果顯示異常,去年12月接獲通知後,立即轉診來中港澄清醫院胸腔外科,經確認在前縱膈腔偏左,有1顆12公分且高度疑似為惡性的腫瘤,在一連串深度檢查後確定是罕見的縱膈腔精細胞瘤。 賴重佑指出,這種巨大腫瘤治療前一定要先取得病理組織診斷,如果是淋巴癌則建議採化學治療,因此並非每個案例都建議開刀。而這名患者後續因器官沾黏相當嚴重,在完善治療計畫考量之下,決定改以傳統正中胸骨切開進行腫瘤的切除,犧牲了一條上肺靜脈的分支,將12公分的腫瘤連帶部分左肺做移除,最後腫瘤重達550公克。 患者住院2週,期間順利脫離呼吸器、訓練肺活量,出院前已可以快步爬樓梯、飛輪運動復健,手術非常成功。切除手術後,因病理報告呈現胸腺組織也發現癌細胞,雖然腫瘤已完整切除,建議追加化學治療。血液腫瘤科主任陳仁亮表示,避免未來復發與轉移,接續標準輔助性化療,等療程結束再建議持續定期回診追蹤。 17歲男學生胸腔X光檢查發現異常,經進一步確認,確診為罕見的「縱膈腔精細胞瘤」。(記者陳金龍攝) 賴重佑呼籲定期健檢仍是把關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方式,這次患者是年輕人且沒有症狀預兆卻存在腫瘤,實屬罕見病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書名:微賤 作者:黃裕邦(Nicholas Wong) 譯者:陳柏煜、黃裕邦 定價:460元 被稱為「文學界導火線」的香港詩人黃裕邦(Nicholas Wong)的最新詩集中譯本《微賤》,部分內容精選自再度入圍美國「Lambda Literary Awards」文學獎的詩集《Besiege Me》,其中更收錄超過半數的全新詩作,包含作者在「臺北市駐市詩人」期間發想的〈請帖〉與贏得澳洲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詩歌獎的作品〈台北101〉等。 作者在關注近年香港城市的劇烈變化時,不時可見繽紛的臺灣經驗:同婚通過了,有人想在婚禮上點播Jolin的〈親愛的對象〉,有人赴艋舺龍山寺,求一個像林柏宏的理想男友。《微賤》詩集也為所處的幾個城市的藝文風景留下紀錄,如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班克斯特展、文心藝所的Roni Horn個展等,可說是黃裕邦創作歷程中與臺灣互動最緊密的一本詩集。

Read More

成年後關係更好 共享音樂 有助親子關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研究指出,孩童時期,尤其青少年時期,曾與父母一起欣賞音樂的孩子,成年後與父母的關係更好。 根據2018年5月發表於《家庭溝通期刊》的研究,亞利桑那大學研究者以157名均齡21歲的年輕人為對象,透過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兒童時期與父母從事非音樂活動及頻率,如一起聽音樂、參加音樂會或演奏樂器。 研究顯示,各年齡階段「共同音樂經驗」,都與年輕成年時期對「更好的親子關係品質」看法有關,尤其與「青少年時期」共同音樂經驗最相關。這可以經由促進父母和孩子間的人際協調和同理心的感知來解釋。 研究發現,人際間的協調性和同理心對親子關係品質有所影響,其中人際間協調性對關係的影響更大。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暨輔大音樂治療組兼任助理教授陳質采認為,音樂本質上是具有溝通交流性的。對兒少來說,節奏同步可以增強親密感和相似感,而參與音樂活動過程中的協調,會引發合作和親社會行為,也能夠觸及深層情感連接。。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父母,透過兩個技巧建立和孩子從事音樂活動習慣。一是詢問孩子在聽什麼音樂?可以聽聽看嗎?或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邀請孩子一起聽,聽完後問對方好聽嗎?從中找到一首彼此都喜歡的音樂,未來聽到就會聯想到彼此。 其次是體驗多元音樂,有助進入孩子的世界,也可以跟分享自己年代的經典音樂,引來孩子的興趣和共鳴。

Read More

眼皮老化遮避視野 術後揮別老態

患者上眼皮下垂(圖左),手術後1個月(圖右)上眼皮鬆弛及皺紋明顯改。(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3歲林姓婦人上眼皮隨著年紀增加漸漸下垂並遮住部分視野,影響社交活動及外觀,到皮膚科就診,經檢查發現其上眼皮遮住瞳孔上緣,並在外側產生明顯的垂墜眼皮。在排除提眼瞼肌無力及其他神經學或外傷造成的影響後,以手術改善垂墜眼皮。術後追蹤1個月,外觀已恢復正常,視野遮蔽症狀也消失。 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表示,眉毛和眼睛是臉部外貌最重要的組成,所表現的臉部表情在社交活動中可以向他人傳達不同的訊息。然而,眉毛和眼睛是臉部最容易老化的區域,也是臉部老化外貌的關鍵組成部分,在皮膚病理下,老化的眼周皮膚可見斷裂的彈性蛋白及變少的膠原蛋白,致使眼周皮膚薄、支撐力大幅下降而產生老化,最主要原因就是紫外線對皮膚組織造成的影響。 他說,相對於西方人,亞洲女性通常具有較高的眉毛和較寬的上眼瞼,同時擁有更多的眼眶脂肪,眼周老化主要表現在上眼瞼皮膚的外側垂墜、眉毛下垂及明顯的眼眶周皺紋,初期老化時眼皮仍顯得較飽滿,但之後眼皮逐漸鬆弛下垂,可能形成「三角眼」或「眼皮搭眼睫毛」的現象。較常見的眼皮老化問題是上眼皮鬆弛導致視野受影響,這時可能需要透過「提眼瞼肌手術」或「上眼皮拉皮」來改善,治療的方法取決於老化程度、患者的膚質以及期望效果,可分為非侵入性、微創及手術類等。 羅子表示,平時注重保養有助於改善、減緩眼周的老化,可採取以下6項生活的習慣方式來改善,包括1.每天保持7-9小時優質睡眠,別熬夜;2.健康飲食與營養補充;3.避免紫外線傷害;4.減少眼部疲勞與壓力;5.正確眼部保養;6.避免抽菸與過量飲酒。

Read More

急診壅塞解套 調床健保調整給付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因應醫院急診患者壅塞問題,衛福部長邱泰源24日表示,已提出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等3項短期因應策略,並就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病床,且研議健保調整給付為2大改革方向。 至於各方點名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要為失言下台負責,24日下午回應,強調這是片段資訊,如果用詞跟溝通需要檢討,「我會虛心檢討」。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健保署也決定在3月15日前,健保署會將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相同給付標準,以增加病床調度意願與機制。 邱泰源表示,分析急診患者壅塞之3大原因,包含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使民眾無法在門診就醫;且近期類流感、諾羅病毒等急性傳染病加上寒流來襲,造成急診患者需求增加;此外,在就醫需求增加下,也造成護理人力相對不足,導致病房照顧量能下降。 邱泰源指出,衛福部就急診壅塞已召開3次會議,提出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並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等3項短期因應策略。對中長期問題的解決則將持續透過各類獎勵措施,強化護理人力整備、改善工作環境,也鼓勵各醫療院所在急重症照護上,投入更多資源;此外,研議調整健保給付制度,持續與各醫院、體系共同努力改善醫院壅塞狀況。 衛福部表示,自113年3月1日起公告實施醫院3班護病比制度,依行政院核定護理人力12項策略計畫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減輕負擔,統計醫院3班護病比近3個月執行現況,在醫學中心整體達標為37%-59%、區域醫院整體達標為37%-49%、地區醫院則約85%-94%,其中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未能達標的主因是夜班標準未達。衛福部於114年已編列公務預算約66億8500萬元,持續鼓勵醫院護理人力留任。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今年也將新增與地方衛生局同步建立各縣市醫院護理人力異動與病床調整自主通報系統,以協力醫院進行必要應變,增加整體病床調度機制。

Read More

喝茶聊是非 婦忍不住尿褲子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50歲上班族,去年底跟友人約喝貴婦午茶,盛裝出席品嘗美味點心,聊著聊著突然感到尿急,才起身還沒來得及走到洗手間,就發現自己已經尿濕褲子,就醫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膀胱過動症!她隱忍4個月後在家人陪同下鼓起勇氣就醫,經醫師利用專治膀胱過動症藥物治療,3天後就明顯改善,1週後已經跟好友約喝下午茶。 台中醫院表示,由於天冷較易刺激膀胱收縮,使膀胱過動症患者在秋冬季明顯增加,加上今年冬天一波波寒流來襲,有的患者洗手碰到冷水、甚至聽到水流聲就尿急忍不住,不但讓患者特別難熬,也讓這類門診患者較平日增加約3到4成。 泌尿科醫師簡維弘說,患者就醫時指出,平時會與好友旅遊踏青或喝午茶,那天她和朋友吃美食聊日常,突然感覺有尿意,起身往洗手間方向走去,未料半路就尿出來,她緊急到洗手間善後,也被漏尿嚇到。幸好就醫後經醫師開立藥物治療,症狀明顯緩解。 簡維弘指出,膀胱過動症與尿道本身或膀胱擴約肌結構,及控制膀胱神經較敏感,導致膀胱逼尿肌產生不自主收縮有關,根據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統計,「40歲以上女性有17%有膀胱過動症的困擾,約6個中年以上女性就1個有此困擾。」 簡維弘建議,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類飲料、戒菸、控制血糖等預防膀胱過動症,並呼籲女性朋友,如有急尿、頻尿或尿失禁狀況,可以就醫檢查並接受治療,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間奏曲 原光

熱情 文/柏森 圖/蕭明輝 又從什麼時間開始想起詩的呢。 這應是永恆的辯題,在國中時期的我幸運地遇見。當然,也能說這樣關於美及德性的思想,是受到充分召喚,方能進入的世界。 青春期躁動且敏感。因為和群體的格格不入而受到排擠,經導師同意,我得以選擇在熟悉內容的幾堂課間獨自離開教室,去做想做的事。那時更喜歡待在圖書館,由於校園的空曠,我因此可以擁有整座圖書館。 安靜遂有它的引力,冥冥中帶你去某物前,觀看,然後喜愛。 印象猶新,某次午後的歷史課我依舊前去圖書館,悠悠閒晃在陽光普照的大書櫃旁,老損的木櫃上貼有新細明體標誌「文學」、「哲學」,兩排相倚。越往下越是非大眾類的書籍,深深好奇,被曬到近乎發白、像墨跡在濕透紙背的那些又是什麼。商禽和瘂弦的詩集泛黃地躺在倒數第二層架上,大抵是某位老師捐贈的吧。不過一位中學生翻閱,然後就此有種莫名的感性經驗。 時常想,究竟是詩找到我,或認真說來只是我偶然讀到詩。對學生而言的現代詩實在不同於課文所揀選,為了方便教授的詩。所謂現代詩,那不可言述的實存、奇想、形而上或淡或遠,澄澈如此。 猜想,美感的判斷和經驗累加自此。 我們會說某事影響自身,正是在說某事如實重要。這些文字之間的重要,是時間為你暫緩,等你去撫觸,等你某日也想跟上腳步。 初次讀商禽〈遙遠的催眠〉,整個人入迷到下課鐘聲敲響仍久久不忘,再翻再閱,〈透支的足印〉乃至〈樹中之樹〉,神秘地使我暗自想像:我是有可能寫詩的嗎。 後來的學期三不五時隨筆在雜亂的筆記上,那可能曾經名為詩句的,佚失在小小的年紀底,他們逐漸發芽如籽,私盼所謂「詩」能夠茁壯於我的生命,因為最初的那個好奇,依舊讓我想尋著疑問而動身。 如今我可能略見樹中之樹裡的一簇光線,乾淨,彷彿從未離開我。 該說,一路上遇到的師長特別成為文學搖籃,每每推薦或直接出借「經典」,閱讀的雜食,讓靈魂的天馬行空有了安放。升上高中後,兩位很好的國文老師照顧起我的國學外,也充實著當代文學的引導。我開始寫詩,像密語,發自內心將文學作為志向。跌撞時刻,其中一位老師出課題讓我在寒假讀完楊牧的《一首詩的完成》──很久很久以後才明白,初寫者而言,即是心有所愛矣。 是幸運的,所以寫詩。 時隔多年,初初那位中學生在歷經人生部分年歲後竟也寫出自己的詩作。詩集的完成於是定名為《原光》,除了馬勒以外,亦有那回憶自身詩學養成的一種企圖。 萬物早已傾訴其本身,詩人,必然處於觀察的過程,如同寫生,維持在一段距離,介入你眼前所見。那麼語言是可能,晦澀是可能,明朗更會是可能的,因為想像著,或體悟著,時間匯聚起詩歌裡曾經的眾人,再言說下去,再散步一段……。 某次和伴侶聊天,我提起體感上就像那些作家們離我們尚未遠去,他的回應令人驚喜,說道:「並未真正遙遠,因為你們是透過詩在溝通。」 走筆到這,不知不覺腦海浮現艾略特,他說寫作當下,一位自覺的詩人也許該是意識到自荷馬以降的歷史與文學,模模糊糊地,這念頭飄入深夜的空氣中,迴盪耳際。 銳感於重疊交錯的時間,書寫讓人可愛,可愛世界,可愛超越宇宙離去與返回的之間,留下來的是語言。 況且擁有愛,我心中那唯一的神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