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檳榔攤記載 隱身景福祠

  景福祠前菜商後方有兩方乾隆時期的古碑,彌足珍貴,要欣賞得等到下午菜市場散市。(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古早「杉行街」內的景福祠,相傳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廟前一塊清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0年)的花崗岩石碑,記載當時附近店家的租金,其中還有一段「檳榔櫃位一所,年繳稅銀六元」的文字記載。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工作協會文史工作者黃江霖表示,這是目前最早出現檳榔攤的文獻史料,可見嚼檳榔的歷史至少已有二百二十五年歷史了。 景福祠主祀福德正神,當年水口就會有土地公祠,由祂守護著佛頭港鄰近古街道的商賈。昔日此地有杉行街、人和街、板店街等,內有很多自大陸進口福杉販售的店家和棺材店,所以才稱為杉行街。 景福祠前一方乾隆四十五年的碑文明記“檳榔櫃”字眼,是最早出現檳榔攤的文獻史料。(記者陳俊文攝) 景福祠土地公作為佛頭港地區的守護神,極受當地商賈及搬運工人所尊崇。清乾隆四十三年,地方人士乃籌議重建,購置店屋出租,將租金作為該廟的香火,這個風俗流傳至今,廟前數個攤商都要向伯仔繳納租金,做為廟的維護管理費。 目前廟前龍側牆上一方鑲有清乾隆四十五年所勒刻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明文規定「廟前的店屋不可以高過此廟」。另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亮點是:記載台灣文獻最早出現的檳榔攤。 碑文記載,廟前的檳榔櫃,每年繳稅銀六元給爐主公用,還可分兩期繳納。可見二百二十五年前就有檳榔攤,台灣人吃檳榔的歷史可能比這個更早。 物換星移,兩百多年後的今天,廟前未見檳榔攤,多是菜商等「健康」攤家,景福祠仍屹立不搖,還位列古蹟,想找台灣最早檳榔攤歷史的民眾,得在菜攤之後的碑牆尋尋覓覓,有點考驗眼力,要有一點耐心。

Read More

推數位健康照護 產學結盟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與陽明海運共同簽署三方「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與陽明海運共同簽署三方「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結合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實務經驗,正式展開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領域的深度合作,以數位科技與智慧醫療的創新及應用,提升海勤人員職場健康照護品質,並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開創新契機。 北醫大長期致力數位健康與智慧醫療的創新研發;海大在海洋與航運領域擁有豐富研究經驗;陽明海運則致力提升海勤人員健康照護,期能透過數位應用提供更進階之健康管理與照護。 此次合作整合醫療科技、海洋健康與產業資源,共同開發符合船員需求的數位健康照護解決方案,合作重點包含緊急醫療照護、心理健康促進、長期健康監測與預防。 簽約儀式由海大校長許泰文、北醫大校長吳麥斯與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代表簽署,三方將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技術落地應用,透過產學協作打造創新健康管理模式,以科技驅動智慧醫療發展,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開創嶄新未來。

Read More

婦幼隊安樂高中宣導網路安全

  婦幼隊員警到安樂高中國中部,向師生宣導手機安全使用步驟。(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杜絕網路性詐騙,基隆市警婦幼隊員警傳授手機使用安全指南四步驟。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數位科技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人人持有各式各樣3C產品與行動裝置,但其中所隱藏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為杜絕網路詐騙保護隱私及資料安全,市警婦幼隊二十五日前往基市安樂高中國中部宣導,希望可以從小、從校園做起,建立正確的網路安全使用觀念。 婦幼隊員警分享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所提供「手機使用安全指南」四步驟,提供師生參考。首先是不隨意下載來路不明的App,這些App可能潛藏病毒或惡意軟體,對個人資訊構成威脅。確保只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App,並查看其他用戶評價。其次,設定密碼或使用指紋、人臉辨識等安全措施,這些功能可以防止他人查看你的手機、保護隱私資訊。也不要輕易告知他人你的手機密碼或,無論是朋友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防止不必要的風險。 在公共場合要手機不離身,身在公共場合時,應確保手機始終在視線範圍內,避免被他人竊取手機及手機內的隱私資料。不存敏感及重要資訊,不要在手機裡留存私密照、帳戶密碼、信用卡號等重要資訊,以免意外落入他人手中,進而遭不法使用。 婦幼隊呼籲師生,無論是何種數位信息,一旦傳送出去,可能就再也沒機會收回,且現在社會人手一機,輕易就能拍照、攝錄、傳送、散布,為杜絕成人(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以及性詐騙、勒索等案件發生,平時積極的提醒、檢舉及謹記不拍、不傳、不存等三不口訣,就能有效防制類似案件的發生,而日常的機會教育及警方的不間斷宣導,希望能讓受害的孩子勇於求助。

Read More

上曜The King豪宅 耐震SRC結構

  上曜建設位於中西區和緯路「The King」建案,採全台首創五合一世紀新工法,為台南唯一全棟SRC鋼骨豪宅大樓,採最高規格的結構設計。(上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地震造成人心惶惶,讓人對建案結構設計與施工品質更為重視。上曜建設位於中西區和緯路「The King」建案,採用全台首創五合一世紀新工法,為全台南唯一全棟SRC鋼骨豪宅大樓,採最高規格的結構設計。 先前大埔強震,讓許多人從夢中驚喜,然住在「The King」內的住戶,卻能一覺到天亮,主要乃大樓採國際級超規制震,萬噸磐石構築,即使地牛翻身,也能穩如泰山。 上曜董事長張祐銘表示,SRC結構同時結合SS鋼骨構造「韌性」(能減輕地震對結構體的破壞)與RC鋼筋混凝土的「剛性」,採用最新CFT+RC包覆工法,採箱型柱(非H型鋼),柱內最高灌入達一萬磅水泥,外部再用RC灌漿包覆一層,達到力學結構最高強度,尤其基樁深入地表四十一米,縱使歷經強震,依然屹立鞏固。 此外,更設置結構剪力牆,賦予建築超強剛度。上曜表示,從大底筏基貫穿至頂樓(一一0米),全棟設置四道巨型剪力牆,最大厚度達五十公分。而剪力牆的勁度大,可承擔極大部份構造物水平力,在地震初期就把大部份能量吸收,減少結構破壞。 「The King」更採用世界級制震科技領導者「新日鐵」的黏彈性阻尼器,搭配HITACHI的油壓阻尼器,以雙制震規劃,大幅提升建築物的抗震性,增加居住舒適感,減少因地震所可能產生的財產損失。 上曜指出,一般建築結構乃用結構體本身去抵抗地震強度,地震時造成大幅搖晃,無法確保居住安全與舒適,而制震建築物利用消能裝置,有效吸收地震能量,消滅地震對結構作用與影響,降低搖晃程度。各制震系統有其特性,「The King」將不同性質制震系統,在結構體內,適當設計和組合,達到更高消能(地震波)目標。

Read More

金門空中醫療後送爭議 安捷航空駁斥飛安疑慮並提告

安捷航空遭控進駐金門機場的緊急醫療專機未安裝防除冰裝置恐影響飛安,安捷強調所有飛行均符合民航法規及合約規範,指控內容純屬不實。(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綜合報導 承包金門民眾緊急醫療後送業務的安捷航空,近期遭民眾指控其使用未裝除防冰裝置的備用機執行後送任務,恐有飛安疑慮。安捷航空二十五日發表聲明澄清,「實屬莫須有的指控」,並表示,公司已在去年十二月提起告訴,將尋求法律途徑,絕不容許有心人士將金門民眾的健康福祉當作惡質競爭的工具。 安捷航空表示,自一一二年一月駐地金門承攬緊急醫療後送服務以來,所有任務執勤皆符合民航法規及合約規範,禁得起各界檢驗,針對航空業內的爆料民眾透過媒體放話,直指安捷航空備用機在未安裝除防冰裝置的情況下,衛生局仍放任其執行任務,甚至指稱有飛安疑慮及詐領駐地費等嫌疑,實屬莫須有的指控。 安捷航空表示,自進駐金門執行緊急醫療後送服務以來,始終嚴格遵守民航法規及合約要求,目前駐地金門的醫療專機已安裝除防冰裝置,去年底該機發生爆胎事故後,已由義大利原廠修復,預計二月底至三月初完成適航作業並重新駐地備勤。 至於現行支援的備用機,安捷指出,此機型雖未配備除防冰裝置,但飛航作業皆依據法規規範執行。針對有同業質疑安捷使用的機型影響醫療後送效率,安捷則引用衛生主管機關統計數據反駁,表示執行緊急後送任務的平均時間為一百八十八分鐘,前業者為一百八十分鐘,兩者僅相差八分鐘,並無明顯落差。 安捷強調,目前金門是三離島中唯一有備用機的地區,且隨著今年三月同款新機抵台,將提供「一架駐地機二架備用機」,超越合約要求,進一步強化醫療後送服務。

Read More

南紡春季限時優惠 名品滿千抵百

南紡購物中心春季活動陸續登場。(南紡購物中心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紡購物中心春季活動登場。超植享檔期二十七日開跑,持續至三月二十一日,釋出名品滿千抵百、會員點數兩倍贈等優惠。台灣國際蘭展快閃、市集、音樂節等春日冒險日誌系列活動同步展開。 南紡購物中心五大人氣新櫃登場。精品優格品牌Matthew's Choice馬修嚴選、千層蛋塔專賣店COMEME,進駐A1館B1,三月一日開幕,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台南首家ORI FREDERIQO快閃店,三月七日至四月七日在A1館一樓時尚廣場展售,消費滿五千元現折五百元。少女服飾品牌「0918」進駐A1館二樓,三月八日開幕,三月十二日前全面八折。風靡日本、香港、台灣的自然系服裝品牌earth music&ecology select store,三月二十六日起在A1館二樓營運,四月六日前全面八五折,還有滿額贈。 春日冒險日誌系列活動,地點在A2館一樓南紡廣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日,小火柴文創市集舉辦「植想‧與你一起」市集。三月十五、十六日,「小孩老闆家加酒」市集接棒。三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大兵市集帶來「狗枚拿賽讚」市集,三月二十二日同步舉辦「當聽音樂節」。即日起至三月二十三日,A2館一樓挑空區另有「千載蘭逢Orchid獸驚喜快閃」活動。

Read More

社內農村再生 開發白蓮霧芳香品

  社內將白蓮霧老樹視為珍寶,將做產業活化。(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區的白蓮霧花果和葉子具特有香氣,社內社區農村再生計畫,特由中信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周雅燕研發白蓮霧芳香產品,同時也將結合艾草結合,打造「蓮艾(戀愛)」手工皂等,讓今年六月的白蓮霧節全屬於大人小孩的戀愛好季節。 社內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有新創舉,除了在公園種了許多白蓮霧外,在產業活化部分,將有白蓮霧葉產品的開發,周雅燕表示,以前吃過青色的蓮霧,果肉和香氣都還好,原以為就是白蓮霧,直至去年社內里長魏千富贈予正宗的白蓮霧,這才知道,原來艱皺紋的才是真正的白蓮霧,且果實吃出來很脆,香氣更是獨特,特別的是不只果實有香氣,連其葉子和花的香氣都是一體的。 周雅燕專業於精油,此次特別研究白蓮霧葉子的成分,探索其在芳香、清潔和保濕上的作用,以及開發的可行性,意外發現其白蓮霧葉的純露可為芳香噴霧,具清新空氣等功能,周雅燕將著手開發白蓮霧葉美容液和芳香噴霧。 此外,周雅燕也將田間最常見的艾草與白蓮霧葉相結合成蓮艾皂,竟意外發現兩種植物如此麻吉,所散發出來的味道就是「戀愛」的好味道。她認為,戀愛不該只屬於男女,應該也屬於老人和小孩,值得大家一起來體驗那最自然的味道。 魏千富表示,社區能獲專業老師幫忙活化產業,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尤其公所也著重於白蓮霧樹復育計畫,相信未來的新市將是白蓮霧永遠的故鄉所在。

Read More

土地公廟林立 風格迥異

  東門陸橋下的「祝三多」也是土地公廟,祈求多財多壽多子的「三多」,廟名最為特殊。(記者陳俊文攝) 海安宮福德正神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堪稱福德正神精品。(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各土地公廟緊鑼密鼓迎接土地公聖誕。台南十餘家土地公廟各具特色,六合境有「三伯公」;總爺街有頂、下兩土地公廟;東區「祝三多」是祝福「多福」、「多壽」、「多子」的土地公爺爺;海安宮土地公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外型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慈祥老人,粉絲頗多。 農曆二月二日是「頭牙」,也是土地公的聖誕,做生意店家、廟宇、民宅,設三牲酒禮水果祭拜土地公,祭祀完畢宴請員工吃宴席,所謂「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撚喙鬚」吃尾牙怕被炒魷魚,吃頭牙保有工作,當然就要吹口哨、撚喙鬚。 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沈琮勝表示,土地公信仰是最普遍的台灣民間信仰,在閩、客陰陽宅地設置石頭、牌位、塑像、小廟等,猶如里長伯在守護著大家。府城土地廟有主祀及配祀兩種,老台南人做生意求財拜土地公為主,市區十餘間土地公廟也各具特色。 六合境廟宇擁有三間主祀土地公,分為大伯公「仁厚境福德祠」、二伯公「油行尾福德祠」、三伯公「大埔福德祠」,每逢台南大天后宮迎鎮南媽,三位伯公神像及開山王共乘神轎,安排頭番,猶如延平郡王鄭成功帶著民間信仰神明開拓台灣。 大埔福德祠香火旺盛,土地公生前連續一個多月演歌仔戲酬謝神恩。民族路番薯崎小南天過去一直是民族路夜市商家的守護神,近幾年拚復甦。北區總爺街自古有「蜈蚣穴」傳說,街頭頂土地公廟稱「鎮轅境」,街尾下土地公廟稱「總祿境」,兩廟相望,爭取民眾香火。 沈琮勝表示,古謂「土地公守水口」正覺寺旁土地公守護柴頭港溪,有趣的是先有土地廟,後才有佛寺,現在土地公仍存於廟內,想來佛祖也要感謝伯公仔讓祂們發揚光大。 東門路橋下的祝三多廟,也是主祀福德正神,三多意喻「多福」、「多壽」、「多子」,雖藏於陸橋下,拜拜的人也很多。 位於忠義路上的「三四境」,規模極小,不太像廟,伯公仔默默端坐神案,述說昔日光彩。「首貳境」土地公在萬福庵和齊天大聖合祀,保留一幅日治時代遺留的頭旗,去年米街廣安宮送天師時曾經亮相。 若論到雕刻精美,六合境清水寺及海安宮的土地公,皆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造型有別於一般伯公仔,堪稱名師精品。

Read More

中嘉寬頻募集愛心物資捐助弱勢

  中嘉寬頻三冠王雙子星有線電視台發起愛在社區心手相映愛心物資捐贈活動。(中嘉寬頻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了號召更多人關心生活周遭的弱勢族群,中嘉寬頻三冠王雙子星有線電視台發起愛在社區心手相映愛心物資捐贈活動。二月份受贈單位為華山基金會安平愛心天使站、南市擁抱生命關懷協會。 三冠王雙子星總經理陳建村表示,中嘉寬頻常年推動媒體識讀課程,回響熱烈。此次將宣導結餘經費投入公益活動,採買有機蔬果及生活物資,分別於十九日、二十五日捐給華山基金會安平愛心天使站、台南市擁抱生命關懷協會。盼拋磚引玉,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弱勢民眾帶來溫暖與實質幫助。 財團法人擁抱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涂佳榮指出,協會沒有員工,只有一群熱心志工,協助獨居長輩和弱勢家庭修繕房屋、整理住宅。感謝中嘉寬頻三冠王雙子星有線電視台的善舉,協會一定妥善運用,將這批愛心物資送到最需要的民眾手中。

Read More

地瓜寒害難結果 民代通報農糧署勘災

地瓜受到低溫,未長出果實,有也只是小小一個。(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立春已過,氣溫仍低,使得新市區去年十二月種下近三百公頃地瓜田,竟受寒害之苦,藤蔓未展開也未結果實,原一分地可收成三噸餘,如今可能只剩一噸,且因是契作,果實不符標準大小,將讓瓜農心血全白費。 天候異常,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又長,如今已過立春,日日還有十多度低溫,新市區去年十二月種下的二百九十五公頃契作地瓜田,原預計三月初將可採收,卻發現拔出的藤蔓竟有未結果情形,甚至果實很小,而藤蔓也未展延出去,見此情況,瓜農趕緊向市議員陳碧玉求助,廿五日陳碧玉現勘地瓜田之後,將情立委陳亭妃找農糧署南下勘災,並請農政單位正視遭寒害的農損。 陳碧玉表示,新市地瓜年產量約九千二百多噸,瓜農有六百八十多人,今年冬天特別冷之外,也特別長,目前已近二月底,立春已過廿多天了,氣溫還是僅有十五度左右,讓不少農作物生長遲滯,其中新市近三百頃契作的地瓜田疑因氣溫低,去年底種下的地瓜苗,從種苗到收成,預計三個月內可收成,瓜農原想三月要採收了,未料到田裡卻見多數地瓜苗不僅沒有繁殖茂密生長地瓜,至今還是一簇簇沒有展延,拔出一看竟還沒有果實,有的則是小小一顆。 地瓜受到低溫,未長出果實來,有長也只是小小一個。(記者張淑娟攝) 陳碧玉指出,農民與瓜瓜園契作,預計三月一日開始採收,以往每分約可收成三公噸多,如今第一批早栽可採收的量竟僅剩下一公噸多,且陸續栽種的地瓜苗僅有葉子,根部沒有地瓜。對此,農業專家指出,氣溫低於十六度,地瓜生長就會停頓,如今氣溫多在十五度以下,農民無地瓜可採收,盼農政單位正視地瓜寒害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