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民生路二段空地再利用 打造便利通勤環境

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新北美樂地2.0」專案,活化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26巷打造UBIKE站點,排除佔用公有地,同時解決汽機車違停亂象。圖為施工前照片。(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新北美樂地2.0」專案,養工處近期啟用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26巷8弄10號UBIKE站點,不僅排除佔用公有地同時解決汽機車違停亂象,讓廣大通勤族更便利,成功再添一處活化案例。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板橋民生路二段226巷內有一扇形市有未開闢土地,原長期遭鐵皮屋占用,雖與占用人協調後順利拆除完成,但留置的市有空地卻屢有汽、機車違停,不僅造成周遭鄰居困擾,也衍生了環境髒亂的隱憂,在市府各局處機關單位通力合作下,排除佔用並將閒置空地整合予以活化。 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26巷8弄10號透過「新北美樂地2.0」專案,改造設置21個YouBike微笑單車2.0停車柱,提升通勤便利並解決違停亂象。圖為施工後照片。(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指出,本案經數次邀集里長、交通局、板橋區公所、警察局等單位會勘研商,設置UBIKE站提升鄰近地區通勤民眾騎乘單車至鄰近捷運站轉乘大眾運輸的便利性。本案工程經費約42萬餘元,活化面積近56平方公尺,由養工處鋪設地坪,板橋區公所與警察局協助繪製紅線,並由交通局設置UBIKE站點,共提供了21個YouBike微笑單車2.0停車柱,完工後不僅提升通勤便利性,同時解決違停亂象。市府將持續秉持著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之施政理念,持續盤點閒置空地並推動活化工程,以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打造新北宜居城。

Read More

男遇警轉身跑 民眾借車助逮三條通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名32歲李姓男子日前走在路邊,恰巧碰到新北保安大隊巡邏員警,一看到員警,李男立即拔腿狂奔,員警見狀向路邊女騎士借機車繼續往前追,李男在逃竄的過程中還隨手拉路邊的菜籃,試圖增加員警追緝的難度,在奔跑近三百公尺後,另一名熱心民眾助警一臂之力,將其阻擋下來,讓員警順利上前緝獲,原來這名李男自知有三條通緝在案才會奪命奔逃。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提供) 新北市警局保安警察大隊指出,上(2)月26日晚間20時許,新北保安大隊第二中隊員警執行三重區巡邏勤務,正在大同南路進行巡簽時,看到路邊一名男子,一跟員警對上眼便馬上轉頭奔逃,員警見狀旋即沿路在後尾隨,恰巧一名機車女騎士在對向停等紅燈,員警便上前借機車繼續追捕,想不到李男為了不讓員警追上,還隨手翻倒路邊菜籃,企圖增加員警追緝的難度,在員警快追到時,剛好又有一名男性路人在旁,員警便請其協助攔住李男,兩人合力將李男順利逮獲、將其壓制在地,李男知道自己是逃不了了,只好乖乖配合說出自己通緝的身分。 保安警察大隊提到,經警方調查,李男身揹三條通緝在案(111年9月29日士林地院發布侵占通緝案;112年3月17日臺北地院發布洗錢防制法通緝案;112年7月27日新北地檢發布詐欺通緝案),已經過著躲躲藏藏的日子兩年半了。全案訊後將李男移送新北地檢、士林地院及臺北地院歸案。幸好有這兩名正義的民眾及時相助,員警得以順利將李男逮獲、維護市民的用路安全,員警事後也對熱心的民眾表達感謝之意。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提供)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呼籲:民眾如因司法案件收到法院或地檢的傳票,務必依指定日期到案或出庭,若有更改住居所,也務必告知相關單位以免遭到通緝,成為警方查緝的對象。

Read More

心跳快又焦躁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

醫師楊偉成說,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卻找不出原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警訊!完整的心律變異度HRV分析,配合藥物、心理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可讓自律神經重回正軌。(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卻找不出原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精神科醫師楊偉成說,自律神經系統負責調節心跳、呼吸等功能,一旦失衡,可能引發身體與心理的不適,尤其與焦慮關係密切。 楊偉成表示,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讓人們調動身體能量應對壓力,後者幫助放鬆與休息,若失去平衡,例如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就可能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科學家發現,「心律變異度」(HRV)是衡量自律神經健康的重要指標,HRV是心跳間隔的變化,從動物到人體實驗的資料顯示,HRV的分析能反映出自律神經調節的狀態。研究顯示,HRV降低常見於焦慮患者,反映其身心難以從壓力中恢復,估計全球約有3億人受焦慮症影響。 他說,2014年一篇期刊的統合分析指出,焦慮症患者的HRV明顯低於健康者,顯示自律神經失衡可能是焦慮的核心特徵;這不僅影響情緒,還可能增加健康風險。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常形成惡性循環,長期焦慮會削弱副交感神經的調節力,使HRV持續下降,研究顯示較低的HRV甚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已有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影響更甚;反過來,長期處在壓力狀態讓身體透支導致的不適,又讓人更難應對壓力,加劇焦慮。若長期感到疲倦、消化不良或睡眠問題,可能是自律神經發出的求救訊號。

Read More

偏東風影響 西半部空品不佳 減少戶外活動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受偏東風影響造成西半部擴散不良,使空氣品質不佳,國民健康署指出,民眾應減少室外活動,但室內關窗時仍應保留5公分之空隙,以讓空氣流通。 國民健康署指出,面對空氣品質不良,民眾應儘量減少室外活動,尤其是氣喘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應改以室內中低強度活動,避免或減少有深呼吸的行為。適當關閉門窗,雖可降低室外空汙對室內之影響,亦可能使室內外換氣不足導致二氧化碳增加,關窗時應留約5公分空隙,讓室內外空氣可以對流。 國健署也呼籲民眾要注意個人衛生,由室外進入室內後,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等,降低室外空汙對室內影響。並提升自我保護力,遠離過敏原及誘發源,注意均衡飲食、身體適當的活動或伸展等,必要外出時,也請記得配戴口罩。 國健署表示,民眾應隨時查詢空氣品質,透過國健署與氣象署共同合作開發樂活氣象APP-健康氣象服務,隨時掌握最新健康氣象動態及即時空品數據,也可瞭解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及細懸浮微粒即時監測結果,提早因應及預防。

Read More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辨證分型治流感

一名70歲男性患者感冒2天,發燒39度且全身痠痛無力、胸悶喘促,西醫診斷為A型流感,服用抗病毒西藥2天後,症狀仍反覆,經親友介紹至本院所診治。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材瘦弱、煩躁感。聞診:喘鳴且呼吸急促。問診:喘咳、咽痛、偶有痰水、咳慎胸悶痛緊束、長期排便偏軟,但服用西藥後解便偏少、抽菸、西醫檢查肺活量差。舌診:「舌淡紅苔白膩」。脈診:「右:寸關滑促、左寸弦緊尺浮」。中醫證型:「六經辨證-太陽陽明證(外感風寒表實兼裡有熱證)」。處方思維:「發汗解表,兼清裏熱」。內服中藥治療1週後,上述諸症痊癒。 流行性感冒,或簡稱流感,是一種由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咳嗽、有痰、喉嚨痛、鼻塞、流鼻水等,與頭痛、身體肌肉關節疼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除了自民國87年起先從65歲以上高危險群老人開始施打疫苗,之後擴大至醫護與禽鳥類養殖人員、幼兒及學童等族群,降低併發症來維護民眾健康外,亦可於發病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但對住院病患來說,即便超過48小時,使用這類抗病毒藥物仍然對病患有一定的幫助,還能發揮減少院內感染。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風從外人,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漢《傷寒論》已經論述了風寒之邪所致感冒的證治。感冒是感受風邪為代表的六淫、時邪病毒,侵犯肺衛,以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全身不適為臨床特徵的常見外感病證,四季皆有,以冬春季為多。病機:衛表不和,肺失宣肅。治療:解表宣肺為,但應分清「風寒、風熱與暑濕及兼夾病邪」之不同,而分別採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和解表清暑祛濕」等治法祛除表邪,時邪病毒又當以「清熱解毒」為治療重點。 感冒的治療一般禁用補法,以免斂邪,但若體虛之人,又當在解表劑中佐以益氣、養陰等補益之品,以扶正祛邪。《難經‧四十九難》:「形寒飲冷則傷肺」《靈樞‧百病始生》也提到「重寒傷肺」。這兩句經典意指,『人體感受風寒、寒濕,或飲食生冷,均可損傷肺臟』,因此正確飲食調護有助迅速康復。所以感冒患者本身需維持良好睡眠習慣,適度運動加強心肺狀態,飲食上更要避免太甜、過酸、嗆辣、冰涼飲料、橘子、柳丁、奇異果、白柚、麵食類、發酵食物。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觀察到越來越多人確診新冠肺炎,並預測3月疫情會開始升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也提到,國外研究顯示有14%的患者會同時染上流感與新冠肺炎,屆時重症及死亡風險都會加倍。近期中醫推出清冠一號亦可治療流感外,藉由中醫「辨證求因,因人施治」之獨特性,更能抽絲剝繭地探病之源,以期達到降低流感重症發生之目的。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

Read More

聽損增失智風險 輔具減緩退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年聽力損失被公認是失智症的重要可變因子之一,醫師指出,研究顯示,使用聽覺輔具可以降低19%認知功能退化風險,聽力損失的失智症患者戴上助聽器,短期可增加3%認知功能分數,建議民眾早期診斷、早期介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表示,聽力損失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退化問題,出生後聽覺細胞將慢慢凋零,不會再生,約每10年以5%至10%速度退化,高齡問題增加退化性聽損風險。 他指出,聽損是漸進緩慢問題,容易被輕忽,事實上不是「聽不到」才叫聽力損失,只要開始聽不清、容易誤解別人說話意思等溝通困難,都與聽損有關,聽力的敏感度與辨別度都是聽損與否的重要指標。當聽不清楚造成大腦負擔大等,都是導致失智症風險的可能原因。 陳冠華提醒,解決聽損問題被公認是目前預防失智最大可控制因子。根據研究,使用聽覺輔具可以降低19%認知功能退化風險,聽力損失的失智症患者戴上助聽器,短期可增加3%認知功能分數。建議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定期追蹤與配戴聽覺輔具復能,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蔡孟儒說,不少民眾對忘東忘西會有警覺,但對聽力問題卻容易忽視。聽損會有很高比例伴隨失智症,應提高對聽力與失智關聯性的警覺。若發現家中長輩看電視會一直把音量開到很大聲,或要求對方把話再說一次,這些都是警訊,應盡快尋求專家協助。

Read More

講電話聽力變差 竟是耳中風

新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汪政德介紹高壓氧治療單人艙。(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一名王先生因為持續的耳鳴及耳朵悶塞感約1週,後來發現接電話時右耳聽力變差,遂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才發現其罹患「原發性突發感音神經性聽損」俗稱耳中風或突發性耳聾。經過基本之促進血循劑及類固醇治療後不見起色,便至新營醫院接受大約10次高壓氧治療後,聽力有明顯改善。 新營醫院高壓氧艙於112年6月12日在正式啟用,為台南溪北地區首座高壓氧艙,至今已即將滿2週歲,對在地病患幫助良多。高壓氧對於傷口照護以及治療腦中風、眼中風、耳中風及心肌梗塞,可獲明顯改善。 新營醫院胸腔內科暨高壓氧醫學科主治醫師汪政德指出,高壓氧治療係讓病人藉由呼吸大於1.4大氣壓力之純氧,以增加血液中氧氣濃度,進一步提昇組織內含氧量,促進血管新生、活化受損部位組織,可以治療頭頸癌、子宮頸癌或攝護腺癌患者因放射線治療造成的放射性骨壞死、放射性膀胱炎或放射性直腸炎;並可用在治療急性腦中風、慢性中風復健、神經受傷復健及失智症。 另外,高壓氧可使纖維母細胞加速合成膠原蛋白,幫助傷口皮肉新生;增加白血球殺菌能力,以改善傷口細菌感染,對糖尿病足或壓瘡等慢性傷口無疑是一大福音。現代社會醫美手術風行,也可透過高壓氧治療幫助減輕組織腫脹,加速傷口癒合、減緩不適感。 新營醫院長陳明智說,高壓氧艙也針對台南市消防打火弟兄救災後吸入有毒廢氣,提供第一時間治療。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難忘寫信慢時光

■鐘莎 「時光荏苒,光陰匆匆……」年少時寫信常常喜歡用這樣的辭彙來開頭,好像一開頭就將自己的情緒壓低,達到了水波不興的平和狀態。適時年少,反倒故作老成,卻不料,此後最讓人懷念的也是過去那段懵懂純真的時光。有一日,無意之間,我打開了母親過去用來放置重要物品的紅木箱子,過去那個上了鎖的「保險箱」如今被我偶然打開了,看到的是母親保留著我的年少時寫的一些未寄出去的信件。讀之,五味雜陳,如此清澈見底的心性全然與文字相融,竟不敢置信,這真是過去那個遙遠的自己。 小學、初中時期最流行寫信,不過那時的我們,寫的信更多的是給予同學。有時候是同班同學,有時候是隔壁班同學。對於寫信,我們總有種沒來由的重視感。信紙是必不可少的,紅色的線條如同一個醒目的符號,分割著內心的段段句句。圓珠筆寫信太過絲滑,行筆之間缺少了「抑揚頓挫」的轉折之感,給人一種輕浮的錯覺,故而我很少使用。鋼筆被賦予的文化底蘊,一直薰陶著我。況且,鋼筆書寫之時,要求寫字者對於「橫撇豎勾」有堅定的落筆,於停頓之中,思緒日漸充盈。因而,我總覺得寫信必須得用鋼筆才能將我的情真意切,以字字句句的形式慢慢流淌出來。 思緒上來時,鋼筆卻正好沒了墨水,往往「意興闌珊」。故而,用鋼筆寫信前,我總得先將盛裝墨水的筆桿子清洗乾淨,再充滿儀式感地拿出晶瑩剔透的墨水瓶,小心翼翼打開瓶蓋,將鋼筆的筆肚餵飽。我喜歡黑色的墨水,總覺得這種黛色,給人一種雲影如浣的美感。寫信的嚴謹,與使用鋼筆時的「小心翼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完以後,反複的研讀與修改,既怕其中字句不通惹對方會錯意,又怕寫錯字失了自己的顏面。每一個字,都是我內心的傳達,所以必須字字精准、深諳我心。 剛寫好的信,我習慣將它放在書桌上,待其字跡乾透,再將其裝入信封。裝信時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能對應信封的尺寸,將信紙最大化折疊的方式塞入其中,那自是最好不過了。畢竟,那一道道折痕,雖然充滿著思念的幸福感,但也容易破壞紙張原有的完整感。不過,那個年代我裝信封也是少有的事。畢竟,彼時的零花錢很難讓我們的所思所想得願以償,唯有反其道而行之,方為至勝。然畢竟是同校筆友之間的信件,所以為了讓信件更具密封性,我們往往會將信件折疊成千紙鶴、愛心、兔子等形狀。這樣,收信人收到信件時,不僅能從這些千奇百怪的形狀上感受到對方的心意,也能更大程度地保護隱私。 實際上,那時的我並沒有太多遠方的朋友,哪怕自己有滿腔的寄信之心,也很少有將信件寄出去的時候。僅有的兩次寄信,一封是寄給了遠方的姑姑,一封寄給了一位在外地讀大學的姐姐。 儘管未能收到回信,但這兩次寄信的經歷,讓我如今想來,仍覺得溫暖異常。第一次在泛黃的信封上,寫上郵編與地址,那種嚴謹的態度令我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還有用膠水貼郵票時,就感覺好像自己蓋上了一個偉大的印章,而充滿了成就感。更別提,當我在郵局門口徘徊良久之後,終於在一個四下無人的時間點,將信件輕輕塞入綠色的郵筒,直到聽到郵筒裡傳來似有似無的信件落底的回應,我才安心地逃離此地。最終,我帶著滿腔的竊喜與悸動,默默地期待郵遞員快點將我的信件寄出。 關於這兩封信,年少時羞澀,總覺得遺憾。但反過來說,沒有回信,說不定我那些無厘頭的話語,仍然處在絕對安全的地帶,倒也讓少時的我安心。也是數年後,一個偶然的契機,我才發現原本我的信並未寄送出去。原因是我書寫信封的方式有誤。不過倒也無妨,總歸是美麗的意外。

Read More

〈中華副刊〉詩詞裡的立冬

■線‧索 立冬,這個帶著寒意的節氣,宛如一位清冷的詩人,悄然踏入歲月的舞臺。當它來臨,詩詞的世界裡便暈染開了一幅幅素雅而深邃的畫卷,引領著我們走進那充滿詩意與哲思的冬日時光。在詩詞的國度裡,立冬是白居易筆下的「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那冬日的暖陽,帶著幾分柔和與溫暖,宛如一位慈祥的長者,用它那寬厚的手掌輕輕撫摸著世間萬物。它透過稀疏的樹枝,灑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彷彿是大自然在這個季節裡特意留下的詩意筆觸,細膩而又迷人。每一縷陽光都像是被歲月過濾過一般,純淨而安寧,讓人在寒冷中尋得一絲慰藉,心生無限歡喜。 立冬是李白心中的「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在這個時節,月光如雪般清冷,墨花如夢般迷離。詩人的思緒在這空靈的氛圍中飄蕩,如夢似幻,飄忽不定。那份寧靜與悠遠,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靈世界,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在這寂靜的月夜,思緒可以自由飛翔,心靈可以得到徹底的淨化。一切的煩惱與疲憊都在這月光與墨花的交織中漸漸消散,只留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和最純粹的嚮往。 立冬是陸游眼中的「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狹小的房屋,低矮的牆壁,在這寒冷的季節裡更顯局促與簡陋。然而,詩人卻以一種坦然的心態接受著這一切,沒有絲毫的抱怨與不滿。他在這有限的空間裡,堅守著內心的寧靜與淡泊,讓人感受到一種在困境中堅守的力量。這種力量並非來自於外在的物質條件,而是源於內心的堅定信念和對生活的熱愛。無論環境如何艱苦,都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都能在平凡中發現美好,在困境中尋找希望。 讀著這些詩詞,彷彿能穿越時空,與古人心意相通。在他們的筆下,立冬不僅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生命的感悟。它承載著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對人生起伏的思考,對自然變化的敬畏。每一個字,每一行詩,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生智慧。 立冬的詩詞,有的充滿了對歲月流逝的感慨,那是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讓人不禁感歎生命的短暫與無常;有的蘊含著對未來的期許,在寒冬中孕育著希望的種子,等待著春天的到來,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有的則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即使在冰天雪地中,依然能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用一顆熾熱的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當我們沉浸在詩詞裡的立冬時,便能感受到那份獨有的韻味。它讓我們在寒冷的季節裡,依然能擁有一顆詩意的心,去欣賞雪花的飄舞,感受它的輕盈與純潔;去聆聽寒風的吟唱,領略它的凜冽與豪邁;去品味生命的深邃與寧靜,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詩詞裡的立冬,是一場心靈的盛宴,是一份溫暖的慰藉,是歲月長河中永不褪色的珍寶。它讓我們在歲月的輪迴中,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對真理的探索。讓我們在這詩意的浸潤下,度過一個又一個充滿溫暖與智慧的冬日。

Read More

〈中華副刊〉玉蘭冬蕾孕夢香

■薛貴芳 「寒冬未盡蘊生機,玉蕾枝頭夢已期。待到春風拂檻處,笑越冰雪展嬌儀。」冬日的公園裡,萬物多呈現出一片沉寂與蕭索。而玉蘭花蕾卻以其獨特的姿態,為這寒冷冬季增添了一抹別具韻味的景致。那一個個玉蘭花蕾,宛如沉睡在時光深處的精靈,默默孕育著生機與希望的夢想,等待著春日裡一場絢爛芬芳的甦醒。 玉蘭花的冬蕾,彷若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它們形似水滴狀,尖端微微泛著青澀,被一層毛茸茸的外衣溫柔包裹。這層絨毛,像是為花蕾抵禦嚴寒而特製的披風,在冰冷的空氣中,給人一種溫暖而柔軟的錯覺。蕾身的顏色,是一種淡雅的青灰,恰似被冬日的霜霧輕輕浸染,雖不嬌豔奪目,卻自有一種內斂的沉靜之美。 當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周圍的樹木多在風中瑟瑟發抖,葉片凋零,枝幹光禿。唯有玉蘭樹,雖也在風中搖曳,卻堅定地托舉著滿樹的花蕾。這些花蕾,像是一群無畏的勇士,在寒冷中相依相偎,彷彿在彼此的陪伴與鼓勵下,積攢著力量。它們不被嚴寒所嚇倒,不被孤寂所吞噬,於無聲處,靜靜孕育著內心的夢想。 唐代詩人楊萬里對玉蘭花蕾亦有精妙描繪,「初如春筍露織妖,釵似式蓮白羽搖。」那玉蘭冬蕾恰似初露的春筍,帶著一抹妖冶的風姿嶄露頭角,又彷若頭戴寶釵、身著白羽的仙子在風中輕盈搖曳,這般形容,將玉蘭花蕾的嬌嫩與靈動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們在這漫長的冬日裡,把所有的憧憬與希望,都凝聚在這小小的花蕾之中,如同一個裝滿秘密與驚喜的寶盒,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便將其全部釋放。 在這孕育夢想的過程中,玉蘭冬蕾還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香氣。這香氣,不同於春日百花盛開時的濃郁芬芳,它是一種極為淡雅、幽遠的香。若有若無地在空氣中瀰漫,似是一縷輕煙,在寒冷的冬日裡嫋嫋升騰。當你不經意間靠近玉蘭樹,那股清香便會悄然鑽進你的鼻腔沁人肺腑,讓你的心在瞬間變得寧靜而澄澈。 這香,彷彿是玉蘭花蕾在夢中發出的輕聲低語,訴說著它們對未來的期待,對生命的熱愛。它在寂靜的冬日裡,宛如一首無聲的樂章,為這寒冷的世界增添了一份靈動與詩意。也許,這香氣也是玉蘭冬蕾與大自然交流的語言,它們用這獨特的方式,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存在,表達著對春的渴望與嚮往。 站在玉蘭樹下,仰望著這些充滿希望與夢想的花蕾,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感動。常歎春來花放早,芬芳原蘊苦寒中。它們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旅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在困境與逆境之中,亦能堅守內心的信念,默默積累力量,孕育美好的未來。就如同這冬日裡的玉蘭花蕾,雖歷經嚴寒的考驗,卻依然懷揣著對春天的嚮往,用夢與香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生命傳奇。 等待著吧,當春日的暖陽終於穿透雲層,灑在大地之上,這些玉蘭花蕾必將在東風夜放花千樹之際,綻放出如雪的花海。那時,它們的夢想將在枝頭絢爛綻放,它們的香氣將四處瀰漫,向人們訴說著冬日裡那段默默堅守與孕育的時光,成為春天裡最令人矚目的風景,讓每一個見證者都為之動容,為之沉醉。化「繭」成蝶的那一刻,玉蘭花一定是春天的最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