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連假交通 蔣視察南港LaLaport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往南港視察南港LaLaport交通狀況。(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蔣萬安一日前往南港視察南港LaLaport交通狀況,蔣萬安表示,來南港LaLaport周邊視察交通,最重要是面對接下來的連假以及即將舉辦為期四天的寵物展,屆時預期會有相當的車流量提前規劃相關的因應措施。 蔣萬安表示,LaLaport開幕以及開幕到現在為止,周邊的車流狀況都還算正常穩定,北市府有監控相關的車流量,確實比平時增加十一%,但是車速並沒有明顯下降,大概只有一%左右,表示北市府相關事前的沙盤推演,跨局處的開會討論研擬的各項因應作為發揮了相當成效。 蔣萬安接續說,早在去年四月交通局就要求相關局處提前因應今年南港LaLaport開幕之後可能造成的交通衝擊,因為南港LaLaport也是對於南港從過去的黑鄉轉型成為潮城很重要的關鍵,也是未來地方整體發展很重要的樞紐。 蔣萬安認為,能將交通維運做到這種成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可以算是一個奇蹟。接下來的挑戰就是這次的連假,剛好又碰到寵物展為期四天,所以包括公運處也推出了寵物友善的公車,希望毛爸毛媽可以搭乘友善公車來參加寵物展,如果要來南港LaLaport,盡量搭乘捷運,都有相關的優惠折扣,也可以盡量的使用周邊相關替代停車空間。 蔣萬安表示,北市府事先都有設想到接下來南港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很多朋友都說這裡未來就是台北市蛋黃中的蛋黃區,也因此對此地的交通衝擊跟影響,北市府早就已經開始沙盤推演,商場還有企業總部進駐以後,確實會造成這邊整個負載的增加,北市府都做好萬全的準備。

Read More

氣象署參與鎮瀾宮遶境 提供在地氣象服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大甲媽祖四日起將展開九天八夜遶境進香活動,中央氣象署一日指出,今年是連續第十三年與大甲鎮瀾宮合作,提供在地氣象服務,陪伴遶境信眾參與活動更安心順利。 氣象署表示,大甲媽祖遶境活動適逢天氣變化快速的春季,為服務參與信眾及工作團隊及早獲得天氣資訊,持續與大甲鎮瀾宮合作加強氣象資訊服務,四月四日、五日遶境前往彰化路程,由資深預報員帶領氣象署團隊深入遶境行列,在遶境沿途的廟宇舉辦氣象播報快閃活動,沿途亦將與信眾面對面交流氣象資訊需求或建議;同時在劇烈天氣發生前,通知鎮瀾宮服務團隊進行應變決策。 氣象署表示,四月四日、四月七日到八日及四月十一日則由台中氣象站、嘉義氣象站的服務團隊在大甲鎮瀾宮、嘉義新港鐵路公園及彰化花壇鄉文德宮前設置行動氣象服務站及行動氣象服務車,在廟前廣場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在現場向信眾解說活動期間的天氣資訊。 中央氣象署指出,活動期間凡至行動氣象服務站下載並安裝中央氣象署生活氣象APP,即可獲得限量紀念小禮物,歡迎信眾親臨服務站體驗並安裝。 此外,象署在活動期間,為此次遶境活動鑾轎的駐點廟宇,客製化媽祖遶境氣象服務網,民眾可透由鎮瀾宮官網連結獲取最即時天氣資訊,亦可追蹤報天氣中央氣象署Facebook粉絲團及Instagram資料,透過多元管道適時協助民眾提前規劃,讓民眾參與活動更安心便利。  

Read More

響應寵物日 北捷推狗狗友善列車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響應二0二五國際寵物日並服務更多毛孩家庭,台北捷運今年特別推出四部「狗狗友善列車」,四月十二日十三時左右,分別從淡水信義線象山、淡水站發車,不須事先報名即可搭乘。飼主攜帶狗狗上車後,全程佩戴胸背帶及牽引繩,即可出來自由探索,共享乘車樂趣。請飼主自行評估是否適合參與此次活動,並禁止具攻擊性犬隻參加。 台北捷運公司一日表示,「狗狗友善列車」來回行駛共十六個班次,沿途正常停靠各站,請飼主進站時將狗狗妥善放置於寵物箱或寵物車內,頭、尾及四肢均不得露出;上車後,全程佩戴胸背帶及牽引繩,可免關籠;如果想帶貓咪搭乘捷運的飼主,請依照一般寵物搭車規定,將貓咪放置寵物籠、車內,且全程妥善包覆。 此次推出的四部「狗狗友善列車」,車門均有彩繪貼圖標示,車側及車頭顯示器均加註「狗狗列車」字樣,特別將列車縮短為四十五分鐘一班,象山站最晚發車時間約十七時十四分、淡水站最晚發車時間約十七時五分,沿途正常停靠各站。 台北市政府公共運輸處亦特別安排一輛友善狗狗公車,開放民眾、狗狗免費體驗搭乘;人事處於信義廣場舉辦「台北市政府員工同伴動物日」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為友善寵物的大眾運輸運具,開放中、小型寵物車可比照一般隨身行李乘車,且不須額外購票;大型寵物車可於開放乘車時段及車站,購買人車合一的「攜帶寵物車單程票」搭車。提醒飼主,攜帶寵物搭車應包覆完整並妥善照顧,寵物車請搭乘電梯、大型寵物車請停放首尾車廂,共同維護良好乘車環境。

Read More

台北慶開齋節 推集章活動

  台北開齋節歡慶活動將在大安森林公園熱鬧登場,邀請民眾一同參與。(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二0二五 Eid-al-Fitr in Taipei開齋之約 相遇台北」串聯特約活動開跑。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一日表示,今年台北開齋節歡慶活動不僅推出「清真特約店家電子集章」活動,更新增與歐華酒店、郭元益糕餅博物館等業者合作,推出活動專屬聯名優惠,讓民眾能享受清真美食並體驗穆斯林文化。 觀傳局指出,今年從住宿、美食到文化體驗,攜手多家品牌規劃專屬優惠,包含歐華酒店特別推出「穆斯林友善專案」,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則準備「懷舊鳳梨酥DIY」活動,誠品及灰熊愛讀書也推出「台北開齋節歡慶活動」線上選書專區。 觀傳局進一步指出,今年也舉辦「清真特約店家電子集章」活動,邀集逾十五間美食及手作體驗店家共同響應,另,自市長蔣萬安上任以來,市府持續致力打造穆斯林友善旅遊環境,截至目前,台北市已成功累積輔導近百間穆斯林友善認證旅館及景點;去年舉辦「二0二四 Eid-al-Fitr in Taipei尋味台北 齊賀開齋」活動,也榮獲美國繆思大獎繆思創意獎「文化活動類」金獎肯定,充分彰顯台北作為穆斯林友善旅遊城市的文化底蘊。 觀傳局預告,「二0二五台北開齋節歡慶活動」四月十三日將於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邀請民眾前來逛市集、看表演、拿好禮,親身感受穆斯林文化的節慶魅力與熱鬧氛圍,當天舞台表演將進行線上直播,並特別加碼抽獎活動,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台北旅遊網查詢。

Read More

陸男橡皮艇偷渡金門遭逮  海警船航近馬祖東引海域海巡驅離成立應變中心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昨日查獲一起大陸男子企圖偷渡案,男子自稱投奔自由,海巡將人船押回調查。(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綜合報導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一日清晨在金門寒舍花海域查獲一起大陸男子企圖偷渡案,已將相關人船押返調查,全案將報請金門地檢署指揮偵辦,但隨後四艘中國海警船駛入馬祖西引及烏坵水域,金馬澎分署立即派遣巡防艇應對。海巡署表示,因應中國海警編隊也配合演訓並航近馬祖東引海域,已立即調派巡防艇驅離侵擾的海警船,且同步成立應變中心。 海巡署表示,昨日上午六時四十九分,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人員執行例行巡邏時,在金門寒舍花前海域發現一艘可疑橡皮艇,並於岸際成功攔截一名企圖偷渡的陸籍鄭姓男子,自稱受到大陸迫害通緝,才會滑橡皮艇投奔自由,與涉案船隻已押返調查,案件將報請金門地檢署指揮偵辦。 不料,在上午八時許,海巡雷達偵測到四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馬祖西引及烏坵水域,金馬澎分署隨即成立應變中心,並調派PP─一00八二、一00三七、三五八六及一00八一等巡防艇前往監控及應對,確保海域安全。 海巡署指出,金馬地區長期處於大陸「灰色地帶」襲擾前線,對於各類可疑活動均高度戒備,並透過科技偵測及岸海巡邏加強應處,此次偷渡事件發生在大陸於七時三十分發布軍演前夕,海警船隨後越界壓境,顯示大陸可能透過複合手段測試台灣的海防應變能力,甚至不排除此事件與軍演有關。 海巡署表示,中共東部戰區於昨日上午七時許發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執行聯合演訓,中國海警也接續稱海警編隊將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執法巡查。海巡署第一時間即偵獲中國海警船航近馬祖東引海域,立即調派巡防艇驅離侵擾在限制水域的海警一四六0七及一四五一七等二船,並同步成立應變中心,調度線上艦船艇周密部署,協同國防部對應監控。 海巡署表示,中共解放軍與海警船採取的恫嚇及威懾,是中國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妄圖破壞現狀。過去這段期間,中國在紐、澳、南海區域,及連日來在韓國、日本、菲律賓與我國周邊各種軍事威脅與海上灰色地帶襲擾,不斷挑戰國際秩序,破壞區域現狀的行徑,證明中國無疑是國際麻煩製造者,予以強烈譴責。 海巡署也嚴正提醒中國,這樣的惡劣行為,對於中國渴望的國際形象只是雪上加霜,呼籲中國立刻停止此類行徑,回歸常軌。台灣做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協力,共同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及繁榮發展。

Read More

清明蔬食淨零新風潮 潤餅在地食材少油少糖健康做環保

  衛生局建議盡量選擇在地當季食材製作蔬食潤餅,以「淨零蔬食」降低碳足跡。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清明節將至,不少家庭會準備應景的潤餅,傳承傳統習俗也為家庭團聚共享美味準備,不過,因應近年淨零碳排與永續飲食觀念興起,高雄市衛生局建議,「淨零蔬食」是以降低碳足跡,選擇當季、在地食材並減少高碳排放食品為原則,使用當季盛產的新鮮食蔬製作蔬食潤餅,減少油脂與糖分,吃得健康又能為環境盡份心力。 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侯金茹營養師指出,「淨零蔬食」的關鍵是降低碳足跡,盡量選擇在地當季食材,製作蔬食潤餅時就可選用清明時盛產的韭菜、龍鬚菜、莧菜,同時以國產地瓜、馬鈴薯取代精緻澱粉,減少食用加工食品與過度包裝,透過少油快炒或清燙代替長時間燉煮,減少能源消耗,未使用的潤餅內餡也可烹煮雜燴羹湯或炒飯,充分使用食材,完善淨零綠生活。 侯金茹也建議民眾若要更健康的享用蔬食潤餅,可在食材選用與烹煮方式做調整,包括選用含全麥餅皮來增加纖維攝取、促進腸胃蠕動;增加蔬菜比例,搭配當令在地盛產食材,採少油快炒或川燙,避免過多油脂;以植物性蛋白質(豆腐、豆干、豆皮、毛豆等)取代動物性蛋白質(肉絲、香腸),減少飽和性脂肪酸攝取。 另,適量攝取無調味堅果類,可用黑芝麻粉取代部分花生粉,增加鈣質攝取,減少調味與醬料,避免加太多糖粉,利用新鮮水果可另添風味;最後記得適量食用不過量,可搭配清湯、蔬菜湯或水果,提高飽足感。 衛生局表示,蔬食潤餅除了減少油脂與糖分,提高營養價值,亦更符合健康元素飲食原則,清明節不僅是慎終追遠的重要時刻,也是一個反思飲食方式的機會,選擇蔬食潤餅,支持當季在地農產品,既能吃得健康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讓清明節成為傳承文化、落實淨零永續的新起點。

Read More

市容翻轉 桃住都中心揭牌

  桃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揭牌,市長張善政表示,整合專業資源打造宜居桃園。(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一日揭牌,市長張善政表示,住都中心的成立是桃園市容翻轉重要里程碑,市府將持續攜手中央及相關公會,整合專業、共享資源,加速推動社會住宅建設與都市更新,讓每位市民都能享有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張善政表示,目前桃園已規劃四十六處社會住宅、共一萬一千五百三十四戶,其中十四處已完工,七處興建中,市府將持續加快腳步,確保二0三0年前達成一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此外,在妥善規劃青埔、龜山等快速發展地區的同時,市府也不忘優化桃園與中壢等老城區居住環境,積極推動都市更新,確保老舊社區建築安全。   桃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揭牌,市長張善政表示,整合專業資源打造宜居桃園。(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進一步提到,配合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推進,市府將大力推動鐵路沿線路廊都市更新工作,透過完整的城市規劃,打造嶄新的桃園市容,加速城市轉型。此外,市府也將與中央密切合作,積極推動「都更推動師」培訓計畫,透過專業課程培養地方都市更新人才,確保都市更新計畫順利實施,打造更宜居、現代化的桃園。 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表示,桃園升格為直轄市十年來,城市發展迅速,桃市府的社宅推動專責單位也自住宅發展處、住宅中心,轉變為如今的住都中心,顯見桃市府對都市更新與社會住宅的重視,期待與桃市府持續攜手合作,建構桃園為臺灣最耀眼的城市之一。 都發局表示,市府將透過公部門主導、住都中心執行方式,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改善老舊建築安全疑慮,促進地方發展。首波防災都更將針對列管社區重點推動,透過向住戶說明建物模擬及財務試算狀況,並於社區駐點加強溝通,以突破社區整合困境,加速推動重建工作。

Read More

我的健康餐盤廚藝競賽 東光國小學童化身綠色廚師

東光國小「我的健康餐盤廚藝競賽」各班學童動手烹調出屬於自己的「綠色」均衡餐點。(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北屯區東光國小一日起舉辦七場次「我的健康餐盤廚藝競賽」。六年級各班學童歷經上學期的規劃,與導師及校園營養師討論,畢業前大展身手,各組設計一套健康均衡的永續餐點,活動當天到超市選購「三章一Q」食材,動手烹調出屬於自己的「綠色」均衡餐點。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教育局一一三學年度以「永續飲食之地球守護站」為主題,透過《柑仔超人》故事內容,響應聯合國倡議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 競賽過程,學童們練習食材採購的經費分配,選購具有標章認證的安全食材,展現精湛廚藝,清洗、切塊、蒸炒,留意每個製餐環節,配膳時依照「我的健康餐盤」口訣,盛取適量且均衡的餐點,每個學童都化身為綠色廚師,永續均衡的飲食落實在餐盤上。 東光國小營養師洪菱窕分享,競賽是一場廚藝的比賽,更是一次永續飲食教育的實踐,孩子們從小培養永續且均衡的飲食觀念,了解食物的價值,學習如何珍惜食材,減少浪費。 東光國小校長吳嘉賢說,推動食農及永續飲食教育,透過多元化活動,孩子們從小培養永續飲食的觀念。  

Read More

南市獨立研究競賽獲獎作品首展

  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有十四校二十七件優秀作品獲獎,即日起至五月四日在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B1兒童知識性讀物區展出。(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邁入第十二年的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有十四校二十七件優秀作品獲獎,即日起至五月四日在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B1兒童知識性讀物區展出。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獲獎作品的研究主題創新、結合時事,研究內容條理分明,融入實地考察、訪談,展現敏銳觀察力及批判思考力。為了讓各校交流,激發更多學術潛能,得獎學校師生將作品精華設計成海報,首次於市圖新總館公開展覽。 和順國中張右勳、葉又瑀以「『藝』起看看我的『加』鄉─談直加弄圳的藝術共創與再生」研究,深層思考家鄉水資源,獲國中組人文社會科學類第一名。指導教師之一的杜俊興校長表示,透過學生視角,重新看見家鄉,陪伴孩子們完成研究,是指導獨立研究過程最大的收穫。 建興國中資優班學生李書宇、陳英真、郭恩淇研究主題「化學溶液的光譜樂章─探討溶液濃度與溫度的光譜變化」;後甲國中鍾昀璋、林理業、郭丞于「蟲型仿生獸的華麗轉身─從比賽原型到斜坡王者」,兩參賽團隊的作品旗鼓相當,雙雙奪得國中組數學自然科學類第一名。 麻豆國小資優班學生王泰磬、葉睿珊、蔡沛融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廚餘問題,提出「『盤』算『味』來,午餐新『煮』意—提升學生對於營養午餐的喜愛度─以五年級學生為例」研究主題,抱回國小組人文社會科學類第一名。 永福國小資優班學生黃凱瑞、徐仲廷、蔡宜橋憑藉對數學的熱愛,從三年級開始進行小型研究。此次以「生存者遊戲」為題,嘗試破解遊戲規律,成功拿下國小組數學自然科學類第一名。 西港國中關注芝麻手工餅乾研究開發,新化國小研究廟宇文化美食繪本創作,學甲國小聚焦7-11預言等作品,都深獲評審肯定。在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的展出分為兩階段,國小組展期至四月十三日,國中組四月十六日開展,展期至五月四日。

Read More

老服跨足公托 張育瑜獲全國社工獎

竹縣社工師張育瑜(左三)積極學習工程知識,今年獲全國績優社工獎。(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社工師張育瑜今年度榮獲衛生福利部頒發的一一四年全國績優社工獎,張育瑜自大學畢業後就投身老人服務領域,一一0年考上社工師、公職社工師並至新竹縣政府服務至今,期間承辦竹縣多處公共托育機構和托育資源中心的管理與布建,縣長楊文科肯定她在服務與學習的熱忱,獲獎實至名歸。 竹縣府表示,張育瑜投身公部門半年後,開始接觸公共托育機構和托育資源中心的管理與布建,這對當時的張育瑜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領域,起初不熟悉公文流程、不懂建築及工程專業,但她不畏新的挑戰,開始參加研習、研讀相關資料,並申請參訪其他縣市公托,從無到有開始摸索。 「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張育瑜說,雖然是沒接觸過的領域及專業,但她個性正向開朗,將此視為學習機會,每次到工地,都把握時間詢問建築師、營造廠、現場工地人員,從建築材料、裝潢材質,均逐一了解,同時也聽取營運單位的需求,例如洗手台的高度、深度,並再與工程單位溝通,期間累積對於布建公托的大量知識。 張育瑜的社工師經歷,跨足老人服務、公托布建,秉持正向態度,持續精進自我,目前也在清華大學攻讀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學位,預計今年畢業,而獲得全國績優社工的獎項,肯定她在社工領域的付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