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暫停向美國出口整車因應加徵25%關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英國汽車製造商捷豹路虎(見圖)宣佈自即日起的一個月內暫停向美國出口整車,以因應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帶來的影響。 捷豹路虎聲明中表示,暫停向美國出口整車是企業因應“新貿易條件”的短期措施之一。 捷豹路虎公司2008年被印度塔塔汽車公司收購,捷豹路虎是英國重要汽車生產商之一,該公司近年來每年全球銷量約40萬輛,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至美國。 截至2024年三月底財務年度,捷豹路虎在美國市場營收65億英鎊,目前在英國雇員約3.8萬人,全球總員工數4.4萬人。 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警告稱,美國加徵關稅將對英國汽車產業鏈構成嚴重衝擊,最多可能導致2.5萬個相關崗位流失,特別是對中部地區大量依賴汽車製造業的零部件供應商而言,影響尤為顯著。

Read More

運達航運新造貨櫃船INTERASIA TRIBUTE輪完工交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造船聯合(JMU)為運達航運(INTERASIA LINE)建造的3055TEU型貨櫃船“INTERASIA TRIBUTE”輪(見圖)完工交付,運達航運貨櫃船隊進一步擴充。 據瞭解,此係運達航運在JMU訂造的系列六艘3055TEU貨櫃船中第四艘船,該輪全長203.50米,寬34.80米,深16.60米,吃水11.50米,總噸位30676噸,主機為一台日立造船MAN-B&W 7S70ME-C10.5柴油發動機,定員25人,入級DNV,掛新加坡船旗。 該系列船由JMU開發設計,艙內最大裝載能力為12排x6層,甲板上最大裝載能力14排x7層,總計可裝載3055TEU。隨著進出亞洲和亞洲區間海運量的增加,這批新船預計將部署在中長距離航線上,在確保高裝載量的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航行性能,以實現準時運行。與傳統船型相比,新船在環境性能和營運性能上有明顯改善。 運達航運於1967年在東京成立,長期以來專注於日本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運營服務。近年來,運達航運擴大服務範疇至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印度、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及韓國等國家,並且持續拓展服務至其他地區。 2022年,運達航運首次在JMU下單訂造六艘3055TEU集裝箱船,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第一次自行下單訂船,在此之前該公司一直通過租船和購買二手船來組建船隊。 Alphaliner數據指出,截至目前運達航運旗下貨櫃船隊達24艘、總運力71595TEU,其中包括19艘自有船和五艘租賃船舶,排名全球卅大之列(第27名),尚有兩艘、運能6110TEU在建貨櫃船。

Read More

DHL收購Cryoport股權簽署策略合作加強醫藥物流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DHL收購CRYOPDP加強醫藥物流,DHL集團自Cryoport收購專業醫藥快遞公司CRYOPDP的100%股權,並與Cryoport簽署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其全球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行業的供應鏈服務,這筆交易和擬議中的合作關係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據瞭解,CRYOPDP專注於為臨床試驗、生物製藥、細胞和基因治療提供白手套物流服務,並在15個國家開展業務,每年處理超過60萬件貨物,為全球135多個國家的客戶和患者提供服務。此次收購預計將有助於加強DHL集團現有的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業務,該業務在2024年創造超過50億歐元的全球收入。 DHL供應鏈目標是通過利用CRYOPDP的專業快遞專業知識以及DHL Express和DHL global Forwarding的全球空運能力,進一步建立其製藥專業網路解決方案的潛力。此次收購符合DHL集團的2030年策略,強調溫控網路、第一英里和最後一英里專業快遞覆蓋以及綜合解決方案的重要性。此外與Cryoport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把DHL的全球醫療物流能力與Cryoport在快速增長的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市場領域提供專業解決方案的專業知識結合,還加深DHL與Cryoport所有業務部門在專業製藥方面的關係。 對於Cryoport而言,與DHL的合作將使其能夠更好地執行其在歐洲、中東和亞太地區的業務,並更加專注於其在這些地區的核心業務,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高度針對性的頂級服務,以滿足市場對其服務和產品的需求。 DHL供應鏈首席執行長Oscar de Bok表示,收購CRYOPDP是其供應鏈業務的關鍵舉措,目標是擴大製藥專業網路,以滿足臨床試驗、生物製藥和細胞與基因療法不斷變化的需求,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在傳統製藥和生命科學醫療保健領域的足跡。收購CRYOPDP以及與Cryoport公司的擴展合作將使其能夠提供集成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增強服務能力。 Cryoport首席執行長傑瑞爾·謝爾敦(Jerrell Shelton)則稱,很高興與DHL集團建立起值得信賴的關係,通過共同努力將帶來一套增強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和患者的關鍵供應鏈需求。此一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利用了DHL供應鏈和CRYOPDP的強大專業知識,為Cryoport進一步擴大其在亞太地區(APAC)以及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等全球增長市場的影響力提供了大量機會。

Read More

海委會115年度的補助方向 海洋軸帶永續發展等三大主軸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委會表示,近年來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推動海洋事務,115年度的補助方向,將以「建立完整海域遊憩管理及安全體系」、「海洋軸帶永續發展」、「發展在地特色海洋教育及海洋文化思維主流」三大主軸,其中,為與國際接軌,提供更好的沙灘遊憩品質,該會參考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FEE)所頒發「藍旗海灘標準」,推動我國藍色海灘認證,期望經由中央與地方協力,促成我國沙灘獲國際認證,藉以吸引更多國際遊憩玩家來台觀光,也鼓勵地方政府透過地方扎根,因地制宜形塑里海特色,研擬相關計畫。此外,該會自110年起成立「海洋產業創生輔導團」,積極推動海洋產業地方創生工作,迄今已輔導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高雄市及花蓮縣等9縣市,已具有初步成果,未來將持續擴大合作縣市及深化業務面向。 海洋委員會於今(114)年持續深化「海洋產業地方創生」政策,聚焦「海岸聚落新風貌」及推動接軌國際的「藍色海灘認證」,並於4月8日至9日在高雄舉辦「海洋地方創生工作坊暨113年度補助計畫成果發表會」,集結來自地方政府、創生團隊與產官學界的代表,展開一場跨領域對話,為海岸聚落注入再生能量。 開幕首日,海委會劉國列主任秘書親自出席,本次活動現場約有100餘位來自各地方政府、地方創生輔導團隊參加。發表會上午邀請國立屏東大學地方創生與城鄉治理中心主任葉晉嘉、漁創客創辦人張博仁、駁二營運中心主任王慧琳,分別從漁村活化、青年返鄉、閒置空間再利用等面向分享實務經驗,提供地方政府在實務執行上的借鑑;下午則邀請高雄科技大學謝淑玲副校長,針對女力投入海洋地方創生議題,進行專題分享,另安排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等3個113年補助計畫執行績效良好的單位,針對「海域安全」、「產業創生」及「海洋文化」等主題進行成果交流。 海委會劉國列主任秘書在致詞時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海洋不僅是天然屏障,更是文化、經濟與生活的重要基石。在全球氣候變遷、產業轉型及永續發展的趨勢下,如何結合地方特色,創造具備韌性與活力的海岸聚落,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的目標,另外海委會自108年開始,主動積極的協助各鄰海縣市進行推展海洋事務,在過去的一年中,見證了許多成功的案例,像是海域安全的提升、海洋文化的傳承,以及海洋產業創生的發展,未來除了推動「海岸聚落」、「藍色海灘認證」外,也將持續協助地方政府研擬發展策略並適時提供需要的資源,也希望透過這場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跨領域合作,為臺灣的海洋永續發展開創更多可能性。 海洋資源處處長吳龍靜表示,海洋產業創生不僅是政策方案,未來更將結合「海岸聚落」、「綠色海岸遊憩」、「親海無礙」與「藍色海灘認證」的實踐平台,也將持續透過專業輔導機制,協助各地掌握最新政策趨勢,提升計畫提案與執行品質,讓地方特色DNA與海洋產業鏈有效接軌,邁向永續營運與市場化發展的雙軌目標。 本次活動除政策分享對談與113年度各縣市政府執行成果外,更安排第二日實地走訪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左營舊城、彌陀漁創基地與蚵仔寮漁市等場域,實地體驗創生計畫如何結合永續理念、文化創意與產業實力,實踐在地經濟的重構與永續海洋的願景。 海委會最後表示,本次活動選擇在高雄這座面朝大海的城市舉辦,讓來自各地的學員深刻的瞭解海洋不再只是風景,更是地方轉型的起點,並期待經由豐富多元的內容及不同面向知識的匯集,發揮出群策群力的效果,海委會未來也將持續整合中央政策與地方創意,擴大輔導能量與資源支持,做為海洋推手的支柱,持續與各界合作,攜手邁向與海共榮。

Read More

航海人員測驗榜示揭示新時代女力跨域探索海運產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昨(八)日舉辦114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除了依例榜示典禮公告合格名單,同時揭示新時代女力的跨域探索海運產業。 114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典禮昨日在交通部航港局舉行。本次測驗報名 人數905人,全程到考人數781人,一、二等船副、管輪等類科成績合格人數一等船副114人、一等管輪61人、二等船副8人、二等管輪12人,共計195人,合格率為24.97%。 航港局指出,近年來,隨著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持續推廣,以及海運產業的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同學進入學士後專班就讀,並順利通過航海人員測驗,成為海運界的生力軍。 如大學畢業於哲學系,出國攻讀應用統計的李靈,因為愛上水肺潛水而喜歡海洋,在疫情期間接觸到在國際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航運產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便與先生一同報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學士後專班,並一股作氣報名航海人員測驗高分通過。來自雲林崙背的許辰薇,大學主修英語教學,畢業後對於英語教學生涯感到迷惘時,受到擔任船員的家人影響,對航海產生興趣,報名高雄科技大學航海系學士後專班。另有兩位新時代女力的跨域探索,喜歡海洋、對航海產生興趣,即便是人文社會科學背景,一樣可以透過學士後專班的途徑,完成專業科目訓練與學分,報考航海人員測驗,進入航運產業完成自己的夢想。 航港局表示,榜單公布後,應考人可利用MTNet查詢榜單及登入帳號密碼列印成績通知單。應考人如欲複查成績,應在榜示之次日起10日內(114年4月9日起114年4月18日止),登入MTNet (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702/Index)「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之「線上申請作業」點選「成績複查申請」,依序填具資料並送出網路申請即可。 航港局預告,114年度第二次航海人員測驗將於114年六月七日至八日舉行,採網路報名,報名時間自本(四)月九日零時起至本月18日下午五時止。詳情請至MTNet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查詢。 附圖為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進行點榜與榜示典禮督導委員合影。

Read More

大陸首條跨境電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線-穗莞跨城啟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首條跨境電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線-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線啟動。 消息指出,搭載跨境電商貨品的無人機從黃埔綜保區起飛,落地東莞水鄉河西數字產業區,象徵著大陸首條跨境電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線試飛完成。 廣州黃埔綜保區-東莞水鄉河西數位產業區穗莞跨城低空物流配送航線示範項目是由廣州開發區、東莞水鄉經濟區合作打造的跨城無人機配送應用專案,也是穗莞低空經濟領域合作的首個示範專案,象徵著穗莞兩地在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 據瞭解,本次航線由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全資子公司低空產業發展公司營運,該公司主營航線日常運行、無人機配送調度、飛行技術保障等工作,為加快完善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保障。 本次飛行航線起點為廣州黃埔綜保區,終點為東莞水鄉河西數字產業區,僅用時十分鐘,相比陸地貨運(約50分鐘)極大壓縮了時間。這是廣州市黃埔區繼成功開通區域低空航線、無人機用戶端直達配送、無人機“倉—店”直達配送等業務後,與東莞水鄉緊密合作、進一步突破航程空間的全新嘗試,本次飛行創新性突破跨境電商保稅直購低空物流的城市界限,充分展示穗莞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物流航線建設提供穗莞方案。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作為廣州市發展低空經濟的先行區,深度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新模式,發佈《黃埔區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和《黃埔區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機會清單》,以低空應用場景為驅動,引領低空經濟新風尚。

Read More

海大樂水社再創佳績 獲今年全國學生社團評選特優獎

海大樂水社獲114年全國學生社團評選特優獎。(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教育部主辦的「11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在國立中央大學盛大展開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全臺118所大專校院、214個學生社團報名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經過資料繳交與現場詢答環節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樂水社從眾多參賽社團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唯一「體能(育)性社團組-特優獎(第一名)」的殊榮,為校爭光。 樂水社成立至今已有38年歷史,長年致力於推廣各式水上休閒活動,不僅鼓勵同學們勇於嘗試水域運動,更協助同學取得急救證、救生員證及潛水證等專業證照,讓活動安排能更具深度及廣度。樂水社亦重視社會回饋,投入海洋教育服務活動,長期至鄰近小學進行教學推廣,傳授正確的海洋相關概念,並定期舉辦淨灘、淨海等志工行動,實踐人與海洋共榮共好的理念。 海大課外活動指導組黃清旗組長表示,學生參與社團能拓展人際互動、增進溝通能力並健全人格發展,亦能培養團隊合作之能力,更進一步在學習階段培養未來職場所需的軟實力與競爭力。他也指出,現今學生的軟實力關鍵在於「態度」,而這正是社團經驗中最寶貴的特質。透過社團歷練,發想創造出屬於具有獨一無二「創意」及「創新」能力。他鼓勵同學多加參與,學校與社團會是學生堅強的後盾。 在本次評選活動中,社長林秉辰表示,能夠取得評審肯定,榮獲特優獎,無疑是對社團、對幹部的最大鼓勵,透過這個歷程,也更加堅定自己對社團的熱情,感謝指導老師的用心指導及每一位幹部的齊心協力,未來將繼續努力,讓社團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行政副社長王偲碩表示,雖然參與此活動帶來不少壓力與緊張,但能夠代表海大參與此活動卻也感到榮幸,感謝輔導老師們的幫助與支持、學長姐的支援與提點、幹部們的不辭辛勞及社員們的積極配合,讓我們能團結一致,為社團的榮耀共同努力。 「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每年皆會辦理,今年的活動主題口號為「You Are The One. We Are The Team!」,表示從個體到團體,都是獨特的「萬中選一」。參與社團不僅能使學生從中培養民主法治精神及組織領導才能,也能鼓勵學生建立社交網絡、包容多元文化,透過實踐社會責任創造自我價值。活動除有深入了解社團的「現場詢答時間」外,亦規劃「特優社團觀摩與經驗交流」及「社團指導教師座談會」,提供學生社團校際交流及學習的機會,藉由現場分享經驗與QA時間,讓學生社團間能彼此激盪,以提升社團活動經營品質。

Read More

高榮在宅照護 尿路感染婦免奔波

高雄聯醫與高雄榮總共推在宅急症照護人性化醫療照護。(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攜手高雄榮總共組「在宅急症照護小組」,推動特定急症居家醫護,協助一名高齡87歲尿路感染婦人在宅接受抗生素治療,免除在醫院往返奔波,獲得更便捷、更人性化的醫療照護,也為病人與家屬帶來醫療新模式。 高雄聯醫表示,健保署提供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等急症病人住院替代服務,經醫師詳細檢查後可提供適當的居家醫療照護。 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高屏澎地區由96家醫療院所組成32個醫療團隊,高雄聯醫攜手高榮及多家在地診所、護理所組成「高榮在宅急症照護小組」,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等多元專業人員組成醫療團隊。 高雄聯醫家庭醫學科主任徐立昇指出,這項服務提供更彈性、更貼近民眾需求的醫療服務,「類住院」的醫療照護模式制定客製化居家治療方案,並可遠端追蹤病人情形。如不適合在宅治療,可藉由專設的綠色通道迅速轉送聯醫急診接續治療,除不用往返醫院奔波,也可節省就醫費用,僅需部分負擔醫療費用5%及交通費;重大傷病、榮民、福保及山地離島地區免收部分負擔,讓民眾能獲得全人全程照護,實現在地安養目標。

Read More

〈中華副刊〉《後來的你,好嗎?》──我與我的療癒之旅 

「我以為我的第一本書,也將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本書」。 事隔整整14年了,那是2011年的春天,當被醫生宣告為癌患者,而儘管平時已涉獵過不少身心調適的相關書籍,然一旦真實的情境發生在自己身上,竟是充滿著沮喪恐懼、迷惘與無助。在歷經約莫半年魂不守舍的日子裡,所幸值遇臉書盛行,開始以文字探索內在充沛的靈感,在發表作品的同時,不經意的創作出另一種存在的價值。 回溯當時療病期間,除了擁有周遭親友們所給予滿滿的關愛之外,更勤於經營臉書,盛者一日一文。寫作對我而言,猶如一場療癒之旅,具有滌淨心靈與排毒的功能。而當時的我,除了以詩的創作自我療癒之外,也因為詩寫的風格平易近人、簡明輕快,當下吸引了不少讀者的追蹤與回應。尤其對於曾歷經傷痛的讀者,更易引起共鳴及療癒的撫慰效果,因此除了一首詩的完成之後引發讀者的廣大回響,更從每一首詩的標題開始就吸引著讀者們集體討論,集體創作,儼然形成了一種另類的共同創作機制。就如同蔣勳所言:「人世間一定有委屈和憂傷,可是通過詩句,委屈和憂傷是可以轉換的。」 那麼寫詩、讀詩在作者與讀者之間,除了是一種融化憂傷的進程,更可以衍生為一種共創的互動關係。這或許是早期被臉書讀者及出版社歸類為療癒系詩人的由來吧? 記得當時讀者真情的回應: 「初次見識您寫詩詞的意境,它能讓人心靈沉澱,彷彿有一股魔力,吸引著我將時間停留在您的網頁,繼續探尋更多的驚奇。」(鄭茉莉) 「讀姵綾的詩好像在與我對話,每每引起我的詩興再起。」(陳長慶) 「忘了起初,如何闖入一個美麗的錯誤,詩人姵綾殷切的奉詩茶,一縷茶香,入了心,暈了,醉了。原來詩有毒,忘了打預防針;忘了怎麼這樣無可救藥,一種病名叫「詩心瘋」像詩蠱,讓你不得不愛上詩,愛上她寫的詩……。」(王惠中) 「閱讀陳姵綾的詩,會有種自己也正在熱戀中也似的況味。如幻似真,如痴如醉,彷彿眼前躍然一片仙境般的朦朧美景,心湖裡滴滿著醉人的羅曼蒂克。」(飄簫) 我認為生命本質的最高境界在於「無憾」兩個字。也因著感恩所以珍惜擁有,也因為釋然而讓內在的靈魂透過文字的抒發得以重獲自由。因此勤於為文寫詩,或可說是大病一場後深刻感知生命無常的療癒之旅。所以當以為生命面臨絕境時,我曾經跟上天對話:「倘若祢留下了我有特別意義,那麼就讓我用我最喜愛的文字療癒更多的人吧!」 對我而言,面對生命的無常,所要實現的「願望清單」勢將與時間競速,且類以「臨終遺願」般的急迫時,一心一念希求所產生的爆發力與執行力,是多麼的不可思議;當時的心裡是這麼想著:「《姵綾情詩》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生命的最後一本書」。(這也是「姵綾」情詩命名的由來) 因此2012年11月所出版的《姵綾情詩》,對於大病初癒的我而言,就是「願望清單」的實現。彼時FB的網路效應及讀者所相續連結的力量,在詩集上市短短兩週內,進入博客來網路書店新書文學類的排行榜第一名。直至2023年和雲遊畫家莉塔共創的第五本詩集——《後來的你,好嗎?》,也因所安立的書名再度吸引著不少讀者對號入座,相互交流著彼此歷經的生命故事。文字有溫度、文字有力量,我始終相信,一顆善解的心,能讓文字成為最美、最動人的線條。 曾經接收讀者的來訊:「謝謝妳,妳的詩,改變了我的人生。」,這對我而言,「生命」透過文字所產生的漣漪,可以成就作者與閱讀者之間,互以療癒的「藝療」共體。世界透過「詩」映照每個人內在深層的心事,而詩人或許只是個記錄工作者,除了記錄彼此的存在,也在無意間挖掘了不著於外相屬於內在最柔美最慈悲的心靈桃花源。我認為,文字只是元素,愛是基底,創作是一種能量的延伸與可複製的感染力。透過這樣的抒發與傳導,讓所有的文字在創作的「想像」空間裡展演無限的可能;就如同賽斯所言:「信念創造實相」,實相由信念而來,而這些「信念」與「愛」所凝聚力量,在歷經生命的悲喜交折之後,產生了文字的靈動,並賦於詩寫有了深邃的意涵與層次。這對我而言,內心深處最為感動的是,在茫茫人海中,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有人正讀著你的詩,有人正與你的文字產生共鳴與相契,這是何其微妙的因緣啊! 在《後來的你,好嗎?》詩集裡的第一首詩〈從第一行字開始〉: 你呼吸著我的心跳/低眉下探45度的景深/凝視書頁上私密對角 語境成熟/時間結晶 裸露一襲半透明的距離/跨過夢土 從第一行字開始/你是離我最近的距離 除此之外,在〈我與我的孤單〉也提及: 恬靜已然夜色/溫柔已待 只想寫詩與你傾訴/我與我的孤單/是自我修煉的一種方式 藉由「孤單」寂靜的時空大量創作,以熱情、充滿正面能量的文字回應情感的糾葛,以坦然之姿面對日漸衰頹鏡中的自己。因此,自我敘事與傾聽,訴說與回應,不斷以創作來淨化自己內在的靈魂並與歲月不可逆的容顏達成一種釋懷的和解。 「可以放飛吧!」關於那放不下的罣礙以及過往的苦難、過往的戀人,甚至所有形於外的諸相? 在〈愛你的另一種方式〉可以豁達的寫著: 放飛/是一種曖昧的生活哲學/也是我愛你的另一種方式 在〈詩句比愛情具象〉亦可以如此超然: 將溫柔與慈悲,置放另一個/我/隔岸觀火 關於新近出版的這本詩集《後來的你,好嗎?》,看似尋常的一句問候語,何嘗不也是每個人向內覺察、自我叩問的一種方式? 夢輕盈/畫過雁聲/山脈佇立成一座夢想 我用甚麼來回應青春/就讓詩歌登峰攀頂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藝文快訊

臺靜農人文會館主辦「靜農講堂——藝文系列講座」,將於4月12日起登場,邀請臺大中文系劉少雄特聘教授主講「出入東坡詞情世界」,共四講,深入探討東坡詞中的情感描寫與人生意境。 課程內容如下: ◎第一講(4/12): 面對人世的悲喜——東坡詞中的親情與友情 ◎第二講(4/19): 發現生活的美好——東坡詞中的逸趣與閒情 ◎第三講(4/26): 夢醒之間——由〈永遇樂〉到〈臨江仙〉 ◎第四講(5/3): 出入之際——由〈定風波〉到〈定風波〉 每週六下午2時至4時,地點:臺靜農人文會館(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25號)。單堂600元,系列優惠價2000元。限額30人,未滿20人不開班。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qfvd7yXHTBsR3tM77 洽詢:02-2369-8498(梁小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