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壢平交道婦人誤闖被列車撞死

台鐵內壢平交道婦人誤闖被列車撞死,平交道處發生圍堵現象。(內壢大小事臉書社團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台鐵區間車二十九日上午六時四十一分左右行經桃園內壢區遠東平交道時,撞上一名不明原因闖入平交道的婦人,婦人當場死亡,警方初步確認死者為年約八十歲女性,排除外力介入,確切事故原因調查中。 桃園市政府二十九日表示,一早台鐵「桃園-內壢」段因民眾闖入發生死傷事故,導致平交道及周邊道路壅塞。市府警察局交通大隊啟動交通快打小組,中壢分局會同轄內三派出所、出動重機隊支援指揮疏導;市府交通局同步啟動一般道路號誌及和平交道連動號誌調整機制,配合警察局協助分流車潮。 台鐵指出,受死傷事故影響,自清晨六點四十一分起,桃園內壢間改採西正線單線雙向行車,直到八點十九分陸續恢復運轉,上、下行各次列車均有延誤。 據了解,現場為一名年約八十歲老婦闖入軌道,遭到二一三三次區間列車撞死,警方獲報到場王女已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於七時四十分殯葬業者到場協助後續,上午八時一分通知列車放行,八時八分列車駛離。據悉,王女自行侵入軌道路線,初步排除外力介入,詳細發生原因持續調查瞭解中。 警方表示,大約八時三十分平交道事故排除,台鐵恢復通車。

Read More

香山濕地藝術季獲謬思設計銀獎

  竹市二0二四香山濕地藝術季藝術作品,獲美國謬思設計獎銀獎,二十九日舉辦獻獎儀式。(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香山濕地藝術季以「海放時刻 Between the Tides」為主題的策展計畫,近日在美國謬思設計獎中榮獲銀獎的國際殊榮。產業發展處二十九日於市務會議中舉辦獻獎儀式,代理市長邱臣遠肯定市政團隊及十組藝術團隊的努力,透過裝置藝術、地方共創與生態探索,成功將新竹市獨特的濕地景觀及文化推向國際。 邱臣遠指出,謬思設計獎由美國國際獎項協會主辦,是表彰全球建築、室內設計、景觀設計、藝術裝置及產品設計等領域的重要獎項。香山濕地藝術季首次獲得銀獎,不僅代表國際評審對台灣濕地藝術策展的高度肯定,更成功地將在地文化、環境生態與國際藝術做了創新結合,展現市府的城市美學、環境永續及國際能見度提升的卓越成果。 竹市二0二四香山濕地藝術季藝術作品,獲美國謬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銀獎,二十九日舉辦獻獎儀式。(記者曾芳蘭攝) 邱臣遠表示,二0二四年的香山濕地藝術季主題為「海放時刻」,透過十一件裝置藝術、地方共創及生態探索,演繹香山特有的藝術風景。藝術家們深度參與當地社群,透過徒步踏查、影像紀錄、地方信仰與物產探索,創造出連結香山特有風景與濕地、農村與居民的藝術體驗,讓藝術成為社會文化與環境的橋樑,成功地將台灣獨特的濕地景觀推向國際。 此外,產發處今年辦理香山濕地藝術季時要盡早集思廣益,持續拓展藝術與生態的連結,以風箏節為目標,讓濕地藝術成為世界交流的場域,同時讓台灣的藝術能量發光發熱,未來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藝術活動。市府將持續參與國際獎項,增加竹市的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看到新竹。

Read More

財團法人達成慈善基金會再捐竹縣1百萬元 專款補助弱勢喪葬費

財團法人達成慈善基金會再捐竹縣一百萬元, 專款補助弱勢喪葬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強化社會安全網,照顧弱勢族群,財團法人達成慈善基金會廿九日再度捐贈一百萬元予新竹縣社會救助金專戶,指定用於協助竹縣弱勢家庭辦理喪葬事宜,由副縣長陳見賢代表接受,縣府並頒贈「博施濟眾」獎座予基金會。 陳見賢表示,達成慈善基金會自一0二年起,就與縣府攜手關懷弱勢,截至今日共捐贈總額六百萬元。 社會處長陳欣怡表示,社會處妥善規劃及運用基金會的善款,每分資源都發揮最大效益,讓需要幫助家庭的往生者,在身後能獲得尊嚴與安妥的告別,統計這幾年來已有七百廿七位縣民受惠,善行遍及全縣十三個鄉鎮市。 財團法人達成慈善基金會副董事長鍾和貴表示,基金會創辦人、已故董事長陳達成,不忍弱勢家庭面對親人辭世時的無助與心酸,遂立願推動「施棺濟貧」。這項善行從桃園出發,目前已廣被新竹、苗栗、雲林、宜蘭、花蓮、臺東、南投等縣市。除了捐贈新竹縣政府,竹縣北埔、峨眉、橫山、尖石、芎林等鄉鎮也分別捐贈卅萬元,讓家庭經濟狀不好的逝者都能尊嚴的安葬。 鍾和貴強調,基金會所有善款百分之百用於公益救助,相關行政費用全由理監事自掏腰包負擔。因為財務公開、透明,讓社會善心人士安心捐款,善款源源而來,愛心捐贈也會延續下去。

Read More

無生命徵象患者康復出院 急診就醫感謝消防救護、醫護人員

一名葉姓男子去年因無生命徵象,經羅東消防分隊救護技術員莊定澂等人共同出勤,現場給予葉姓患者腎上腺素、Amiodarone等藥物,並電擊五次,送往羅東聖母醫院救回一命,二十八日因故至急診就醫,葉男感謝消防救護人員及醫護人員。(宜蘭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一一三年五月十一日下午五時多,宜蘭縣消防局執行無生命徵象患者救護勤務,由羅東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莊定澂、趙三奇及中級救護技術員許博睿共同出勤,現場給予葉姓患者腎上腺素、Amiodarone等藥物,並電擊五次,送往羅東聖母醫院,葉姓患者於同年六月二十日康復出院,四月二十八日因故至急診就醫,同時感謝消防救護人員及醫護人員。 羅東聖母醫院急診室主任尤義中表示,葉姓患者至急診就醫,剛好是他看診的病人,發現患者去年曾經因到院前心跳停止,經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及時高品質CPR及去顫電擊,後送往聖母醫院治療後康復出院。二十九日看到葉姓患者行動自如,恢復良好,內心覺得很激動。 他表示,患者恢復得那麼好,跟高品質、及早電擊和給藥有關,特別是有給予Amiodarone抗心律不整藥物,是消防局當初剛開放不久的預立醫囑藥物,因為有到院前的努力,患者才有機會讓神經功能恢復得那麼好,特別是葉姓患者還說「禮拜六要過六十大壽!」當下真的很感動!所以立即與消防同仁分享,給予同仁正能量,鼓勵救護人員。 消防局長徐松奕表示,此次案件,是縣消防局首例針對內科患者施用Amiodarone預立醫囑藥物,且成功康復出院的案例。患者能夠順利康復,歸功於患者友人在第一時間即現場施行CPR、救護人員積極給予藥物、持續施行CPR與電擊等專業處置,以及後續醫院醫療團隊無縫接軌的細心治療,彼此串聯形成堅固的「生命之鍊」。

Read More

後壁國中獲全國戲劇比賽特優 以作品《白雪歷險記》完成七連霸

  後壁國中勇奪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特優七連霸,二十九日於市政會議上獻獎。(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後壁國中懸絲偶社團代表台南市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以創意作品《白雪歷險記》重新詮釋經典童話,榮獲現代偶戲項目國中組特優佳績,這也是該校連續七年榮獲全國賽特優。校方二十九日於市政會議獻獎,市長黃偉哲肯定後壁學子的優異表現。 市長黃偉哲表示,後壁國中長年發展懸絲偶社團,除了提供學生多元展能機會,更薪傳傳統文化。市府將持續支持各級學校發展特色教育,鼓勵學生多元學習,發掘自我潛能,讓孩子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深耕藝術教育,以培養學生美學創思力為主軸,各校藝術相關團隊蓬勃發展於參加競賽屢獲佳績,後壁國中懸絲偶社迄今連續七年獲特優,每年不斷突破發揮創意用戲偶演出各種生命故事,相當難能可貴,未來鼓勵學生勇於創作,演繹更多精彩故事,在全國舞台上持續閃耀。 後壁國中校長高儷玲表示,懸絲偶社團成立迄今已十六年,平日透過社團課程由專業師資包綉月老師指導,學生經過不斷練習、修正,以及幕前幕後工作合作無間,從中學生不僅學習偶戲,也學會問題解決、團隊合作能力,獲獎更是團隊凝聚力的最佳展現,感謝師長們長期全力陪伴與支持。 本次參賽作品《白雪歷險記》是以白雪公主與壞皇后間的恩怨為主軸,融入現代觀點與細膩情感,藉由懸絲偶戲的形式,傳遞人性中的真、善、美,不僅觸動人心,也傳達正向能量,將於今年兒童藝術教育節系列活動受邀演出,屆時歡迎大家前往觀賞。

Read More

南市防汛整備總動員 副市長趙卿惠視察六塊寮排水整治工程

  南市防汛整備總動員,副市長趙卿惠(右三)視察六塊寮排水整治工程。 (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汛期將至,副市長趙卿惠關心防汛整備情況,二十九日率隊視察安南區重點防汛區域六塊寮排水治理工程,要求施工廠商兼顧工程進度及汛期間防汛整備工作,力保無防汛缺口。 趙卿惠表示,隨南科園區發展,鄰近安定區及安南區人口快速增長,負擔該區域的安順寮排水、六塊寮排水及海尾寮排水等治理很重要;市長黃偉哲上任後積極推動六塊寮排水整治,預計任內可完成整體治理工程,將可有效提升區域防洪能力,感謝水利局同仁努力辦理排水整治工程,比對歷年降雨造成的淹水面積,已有大幅度改善成效。 副市長趙卿惠(左二)視察六塊寮排水整治工程,了解工程進度及汛期間防汛整備工作。(水利局提供) 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影響,發生短延時強降雨頻率增加,維持施工品質及進度,應全面檢視工地有無防汛缺口,或阻礙水流情事,以避免強降雨發生時,產生溢淹或影響排水順暢。 水利局指出,六塊寮排水為安定區、安南區主要排水,原先僅部分段落完成整治,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向中央爭取十九點八億元經費,預計完成市道南一七八線下游全段整治,整治完成後將可明顯提升安南區新順里、安慶里、總頭里、布袋里、州北里、布袋里、總頭里、頂安里等區域排水能力。 目前各工程主要工項已陸續完成,包括整建排水護岸約三千八百公尺,長和橋及北順橋改建工程等;二十九日視察工程為「六塊寮排水治理工程的一工區」,施工範圍為怡安路至北安路之間河段,以新建雙孔箱涵方式進行河道拓寬,在箱涵上新闢建十五公尺寬計劃道路,工程進度已達百分之八十八點三七。 趙卿惠說,六塊寮排水整治完成後,將可有效提升周邊防洪能力,感謝民眾在施工期間的配合及體諒,期許隨排水改善工程完工,積、淹水情形可望獲顯著改善。

Read More

全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創新 陽明高中獲全民國防教育貢獻獎

陽明高中辦理全民國防教育研習課程。(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二十九日表示,在全民國防教育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桃園市立陽明高級中等學校榮獲「一一三年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學校教育類團體獎項,以表彰其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教師增能及課程創新等方面的卓越成效。這一殊榮是對陽明高中在國防教育領域持續創新、深化教學及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充分肯定。 陽明高中自一0七年起承接全民國防教育學科中心業務,並在校長林裕豐的領導下,除強調跨學科整合,更將全民國防教育與學生生活經驗與未來需求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國家安全與國民責任。 林裕豐校長表示,學校在設計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時,秉持「知己知彼,行者無疆」的理念,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校通過創新課程設計,研發了多項數位教材與創新教案,如學校推出的金門軍事地景探究手冊電子書及課程創新主題策展影片,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吸引了更多學校關注並採用這些資源。 對於榮獲「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陽明高中全體師生表示深感榮幸。該校也將繼續加強學科中心的運作,推動更多的教師增能活動,並與更多的教育單位及機構合作,共同為全民國防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Read More

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交流座談會 明新科大舉行

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交流座談會在明新科大舉辦,集結產官學各界交流半導體人才培育政策與措施。(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促進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於明新科技大學聯合辦理「一一四年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交流座談會」,共同探討半導體產業面臨的人才需求與培育策略。 座談會與會者針對政府政策、產學合作機制及國際人才延攬等議題進行交流,國發會率先說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作法及相關法規,協助企業釐清引才規定與配套措施。經濟部介紹產業人才發展資源,鼓勵企業善用政府補助與培訓機制,加強內部人才儲備與培育。 教育部則針對「產學合作專班」、「移工在職進修」、「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等重點計畫進行深入說明,並介紹國外學生之培育模式,協助學校與企業跨國合作育才。勞動部則說明「大專青年預聘計畫」、「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與「評點制」等政策,支持企業延攬並留用國內外技術人才。 明新科大校長呂明峰表示,明新科大在半導體科技教育上的優異表現,也吸引阿曼王國、科威特、烏拉圭、瓜地馬拉、巴林等國家半導體研習團陸續辦理,突顯學校在科技教育外交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次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交流座談會,促進政策與企業端的對話,更強化高等教育在產業人才搖籃的關鍵角色。明新科大將持續肩負推動技職教育與人才鏈結的使命,攜手各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人才培育環境。

Read More

2025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徵件起跑 歡迎各路老屋報名參賽!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二十九日表示,舉辦的「二0二五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徵件活動,將於四月二十九日正式起跑,徵求台北市不限年代、規模、形式,以「整建維護」賦予老屋新生想像的空間作品,歡迎各路老屋好手報名參賽。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表示,近年來,老屋在不同的使用者依據當代需求注入多元、具創意的新生,如住宅從過去三代同堂的共居形式,演變為小家庭、單身獨居,更發展出共享共居等新的生活模式;商業與辦公空間亦隨著市場變化及工作型態的調整,催生出更多創新、多元並存的空間經營樣貌。 社區空間則因城市發展的脈動,變換使用方式據以回應人與環境間的連結與需求;歷史建築的修復與活化經營,更是在保存與創新間,探詢更具溫度的續存策略及文化推廣方式。這些老屋新生的創意實踐,不僅讓城市記憶得以延續,更成為形塑城市風貌與特色的重要元素,展現一座城市的自信與活力。 都更處進一步表示,邁入第二十五屆的「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已累積超過一千件作品報名參加,二百五十九件作品獲獎,總獎金三十萬元,由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持續以「創新提升、生活想像、社會共好、可持續性」四大價值指標出發,將評選出三件「評審團大獎」,各頒發獎金十萬元,以及十件傑出作品「BEST 10」及一件「整建維護特別獎」,一同推廣得獎作品背後的新生價值與典範。

Read More

梅雨季節 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正常至偏暖 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預估今年梅雨季節,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應為正常至偏暖,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為主。(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二十九日指出,預估今年梅雨季節,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正常至偏暖,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為主。而上一季的冬天二月偏冷時間長,二到四月平均氣溫較氣候值低了零點四度,是民國一百年來第三冷的春天。 氣象署指出,目前赤道太平洋海溫已漸趨正常,預測將維持至夏季。依據過去類似的海氣狀態分析結果顯示,五月中南部降雨有偏少的趨勢,惟不同年份對臺灣的影響程度不同。預測有助於梅雨鋒面發展的夏季季風指標,有機會在五月中下旬產生。 陳怡良表示,統計自民國四十年至今梅雨季累積雨量,以一0一年的八九一毫米為最多,六十九年一九三點四毫米為最少;近年來梅雨季總雨量雖無明顯增加或減少,但降雨時間有更集中、短時強降雨事件發生頻率更高的現象。 陳怡良指出,氣象署預估今年五月至七月氣溫偏高機率較高,整體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其中五月氣溫正常為主,六月及七月氣溫則是正常偏高;降雨量方面,五月份預估降雨正常,六月及七月可能正常偏少。 另外,二到四月的台灣平地的平均氣溫為二十點四度,較氣候平均值低了零點四度,為一百年以後第三冷的春天,台北測站低於十四度的日數達到天,也是近二十年來天數第三高的一年。統計春季最冷的一年發生在民國五十七年,較平均值二十點八度低了二點四度;最暖則發生在一0八年,二到四月均溫較平均值高了一點五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