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專題報導
台灣自一九七0年代開始,三座核能發電廠陸續投入商業運轉,核電對於供電穩定貢獻度約是百分之十八,隨著全台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三廠二號機二0二五年五月十七日除役不再運轉,兼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總統清楚表態,即使立法院五月十三日剛剛三讀通過核電廠可以再延役二十年的法律條文,核三廠還是不可能直接延役、立刻重啟,也就是賴清德總統五二0就職週年起,你我要有心理準備,台灣核電歸零後,日後用電將是變髒也變貴。
火力發電占比百分之八十四
台灣三座核電廠陸續走入歷史,今年五月迎來「非核家園」新局面,對於長年堅持非核理念的反核團體,還有將反核寫入黨綱行動綱領的民進黨而言,夙願以償,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提醒,當核電歸零之後,台灣面對的是「火力全開」,火力發電占比將來到百分之八十四。
國民黨拿出數據質問,核電碳排每千瓩十二克,天然氣碳排每千瓩四百九十克,五二0後核電歸零,碳排大幅加四十倍,非核家園的結果竟然是台灣碳排不降反增。
再來看看三座核電廠昔日發電成績,撇開一九八五年核能發電最高曾占總發電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極端數字,核電穩定出力的供電量約是百分之十八,舉出具體實例,在二0一三年、二0一四年,核電三廠電廠六部機組,約莫發出了四百億度電,當時總發電量約是二千一百多億度
再從歷次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所公布的核燃料成本實績數,二0一五年每度電是零點三一六一元,一直到今年上半年的零點三七零四元,這些年間最貴是出現在二0一六年的每度電是零點四四八元。反觀台灣的電價,根據台電官網,二0二三年審定的決算數,每度平均電價是三點零七二七元,每賣一度電就虧了一點零九二五元,二0二四年自編決算數每度平均電價是三點四八二七元,每賣一度電就虧了零點二二八六元,今年三月底,每度平均電價是三點四八一四元,每賣一度電就虧了零點五一四三元。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直指,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說不缺電,用各種小手段隱藏、扭曲實際用電情況。經濟部說台電近三年虧損四千二百億元,如果拿掉挹注撥補和資產重估之後,台電虧損高達五千五百億元,今年預估負債比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點四七,他語重心長感嘆這是一間正常公司會出現的狀況嗎?
根據台電規劃方向,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的百分之三發電缺口,將由陸續併網的再生能源及天然氣發電機組等彌補,專家感嘆,核電消失後,就只能以這種高碳排的電力來補充,火力發電勢必會增加,中南部的空氣品質可想而知。
主要能源均仰賴國外進口
不用核能發電後,我國主要能源包含石油與液化天然氣均仰賴國外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包含民營電廠)占所有發電量最高,逾四成,從軍事戰略觀察,中共解放軍軍演劍指能源鎖喉,不難理解。難怪中共解放軍四月二日對台灣軍演,再度傳出我方能源船遭封鎖進不了高雄永安港,為此,國防部國家安全研究院特別公布航跡圖,急於否認,但下回呢?
立法院於五月十三日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案,賦予核電廠取得延役或重啟的法律依據,兼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總統翌日在民進黨中常會清楚表態,核三廠不可能直接延役,他並提出使用新核能三要件,朝野後續必然有激烈的政治攻防,風雨欲來山滿樓。
全球核能市場進入新一波發展浪潮,有四十多個國家計畫新建核電廠,其中十多個國家過去從未擁有核能設施,能源轉型當然重要,但我們不禁要問,台灣去核的代價,是不是該重新算一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