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城垣300 安平公民提案引關注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府城城垣建成三百年」,安平區公所將於七月五日舉辦「從王城到府城,進城祝壽去」公民提案活動,引導市民重新認識府城與安平之間的關係,也試圖在現代民主治理的框架下,透過具體提案與公共討論,讓民眾參與規劃屬於自己社區的藝文活動。 安平作為台南最早開發的區域,不僅是台灣歷史的重要開端,更深深鑲嵌於「台南府城」發展的文化脈絡。自荷蘭時期興建熱蘭遮城,鄭氏政權將其改名「安平鎮」、內城稱為「內府」並享有「王城」之名,安平見證了台灣早期政權與城市發展的交替演進。一七二五年,府城城垣正式興築,不只是政權遷移的地理變化,更是文化延續與生活場域逐漸定型的歷程。 安平區公所表示,公民提案可以就自己關心的議題提出創意與建議,並在公平、透明的流程中,將想法逐步化為實際行動。對一般市民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更是能讓自己聲音被聽見、需求被重視的具體管道。 「從王城到府城,進城祝壽去」公民提案說明會將於七月五日下午二點在安平圖書館三樓多功能教室舉行,詳細介紹提案規則、參與流程及審議方式,為府城城垣建成三百年慶典注入更貼近民意、更具在地感的內容。

Read More

桃表揚總統教育獎5學子 張善政勉開創未來

  桃市「二0二五總統教育獎」獲獎學子表揚,張善政市長期勉開創亮眼未來。(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表揚五位榮獲「二0二五總統教育獎」學生。張善政表示,本次獲獎同學雖然身體因先天疾病或後天意外而有所限制,卻從未因此受限人生發展,反而在學業及多元領域中表現傑出,展現堅毅不屈的精神。張市長期勉孩子們持續努力,相信在未來的事業與人生旅途中,定能創造更亮眼的成就。 教育局表示,此次獲獎學生分別為南門國小尹雅汕同學、建國國小許知貽同學、新明國小李奕霈同學、大崗國中陳婕渝同學及新屋高中國中部連沛瑜同學,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力在各自領域中發光發熱,最終榮獲「二0二五總統教育獎」的肯定。市府除致上祝賀與敬意,也特別頒發一萬二千元的獎助學金,以表彰孩子們在逆境中勇敢前行的精神。 教育局指出,尹雅汕同學因先天疾病,終身須使用呼吸器輔助呼吸,卻仍在音樂與繪畫領域中盡情揮灑才華;許知貽同學因意外失去左小腿,但學業表現優異,尤以語文領域表現出色;李奕霈同學因從小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但她選擇以正向思考面對困境,努力學習並在校表現優異,屢次獲得模範兒童。 桃市「二0二五總統教育獎」獲獎學子表揚,張善政長期勉開創亮眼未來。(新聞處提供) 陳婕渝同學先天疾病及後天事故,曾兩度被發病危通知,但她仍積極參與志工服務、出版人生經歷繪本,並擔任燒盪傷繪本志工課程講師,分享人生故事,用生命故事鼓勵他人;連沛瑜同學因幼時疾病,需定期更換氣切管並仰賴呼吸器入睡,但她認真學習,也樂於助人,主動擔任班級小護士,以自身經驗回饋同儕,成為同學間的好榜樣與師長眼中的得力助手。

Read More

台中國立職校廚師偷拍女學生上廁所 判3年10月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某國立職校營養午餐廠胡姓廚師,明知校園內高中生未成年,卻趁中午到校時躲在廁所內偷拍女學生上廁所,對方目睹門縫伸出手機鏡頭嚇得尖叫,胡當場遭逮;台中地院審酌胡認罪、已賠償和解,減刑後依兒童性剝削防制條例判他三年十月,可上訴。 起訴書指出,胡男去年九月十一日中午躲在校園內的性別友善廁所內,趁一名女同學無防備下,違反她意願從將手機伸入門縫其下體,因女學生當下驚覺遇害立即通知學校教官,校方、警方當場扣得胡作案手機、影像。 台中地院審理時,胡男坦承不諱,被害女學生也指證歷歷,也有扣案手機、偷拍照片等可佐;法院指出,胡趁女學生上廁所偷拍,利用其毫無知悉無法表達反對下所為,已剝奪其「同意被拍性影像與否」的選擇自由,自屬違反其意願。 法官審酌,胡犯後已經和少女和解、賠償,且其犯行相對使用暴力、脅迫等段強度較低,依刑法第五十九條情堪憫恕予以減刑。法官考量,胡偷拍少女如廁釀對方身心受創,但犯後坦承、已和解賠償,堪認態度良好,依犯以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少年被拍攝性影像罪,判他有期徒刑三年十月。  

Read More

紅磚牆DIY開啟跨世代對話

  府城城垣三00系列展,讓民眾DIY小城牆。(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城牆是我蓋的哦…」,府城城垣三00系列展,二日在新市區社內老人文康育樂中心開展,居民透過記憶中的紅磚牆串起社內新港社的記憶,更開啟跨世代的對話,現場很有人文溫度,更展現社區對文化傳承的高度關注與積極投入。 府城城垣三00系列展聚焦新市的歷史演變與人文故事,透過圖文、影像等多元形式呈現社區的生活風貌與文化記憶,還凸顯新市與西拉雅族文化之間的深厚淵源,重現十七世紀西拉雅族的生活方式。 為拉近民眾與展覽間的距離,開展前由居民體驗DIY紅磚牆,讓大家組合不同的城牆樣子。二日現場則由策展團隊講解展覽脈絡與策展理念,讓參與者能更具體感受歷史與土地間的關係。展出內容涵蓋族群互動、聚落生活、地景變遷等面向,帶領民眾穿越時光隧道,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文化紋理,讓居民體驗溯源尋根的文化旅程;也讓更多人認識新市,開啟跨文化理解與共鳴。 府城城垣三00年系列活動共規劃十個展區,除新市外,還有五條港、兌悅門、米街廣安宮、大南門、大東門、仁德、龍崎、鹽水及永康,運用圖像敘事與史料爬梳的方式,挖掘並重現各地獨有的文化記憶,讓市民在日常街區中重新發現城市歷史厚度與文化價值。

Read More

長春自辦重劃理事長花30萬買兇「教訓」台中市府2官員還錄影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春自辦土地重劃案王姓理事長,不滿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重劃科科長與台中市政府大里地政事務所主任,竟以各十五萬元代價委託張姓朋友找人「教訓」二位官員,持棒毆打二人還錄影,台中地院審理時,王男否認、張男坦承犯行,法官依共同傷害罪依序判處二人各二年、一年四月,可上訴。 判決書指出,長春自辦土地重劃案王姓理事長,因重劃案不如己意,就和張姓友人謀議以一個人十五萬元代價,找人出面教訓對方,張男於年一月找人行兇,約定毆打時要全程錄影,三名收錢的兇手,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守候地政局重劃科科長住處旁,趁科長出門上班之際,持球棒攻擊科長,並錄影傳給王男與張男。王、張輾轉找來六名同夥,交付十五萬元酬勞、陳姓科長照片及住址,還告知陳的日常作息,並交代毆打時需「全程錄影」,完成後會再付三萬元。 張男同年八月再聯繫有人討論教訓施姓主任,由三人同月二十四日到施住家附近,先以車輛擦撞為由將施騙出車外趁機揍他肚子兩拳,但因來不及錄影先行逃離,隔天凌晨四時又跑到施住家外埋伏,一早七時多見施出門,眾人再持鋁棒痛毆打到施頭皮撕裂傷、雙手挫傷。 陳男、張男前後策畫痛毆科長、主任後,經拿到同夥打人錄影畫面,由於涉及二名台中市府官員接連遭毆教訓,台中檢警獲報相當低調,檢方ㄧ度將張男聲押獲准。 台中地院審理時,王男否認犯行,辯稱沒有施暴動機,張男則坦承犯行,法官不採信王男辯詞,依共同犯傷害罪,共二罪,判處王男徒刑二年,張男判刑一年四月,可上訴。  

Read More

靈鷲山GFLP攜手國際組織推動氣候教育 青年學員獲「十億牡蠣計劃」氣候行動特優獎

靈鷲山GFLP愛與和平地球家舉辦「Here On Earth」第四屆氣候領袖培訓計畫日前圓滿落幕。 (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創立及推動和平與永續理念的國際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FLP)舉辦的「Here On Earth」第四屆氣候領袖培訓計畫落幕,遴選出三名優秀學員的環保計畫提案,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附設高中二年級的Ashley、東京大學畢業的Avalon,及海洋高中三年級的Luka。 「Here On Earth」氣候領袖培訓計畫三名學員參與「十億牡蠣計畫」的海洋環保行動計畫徵選,結果在九百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頒特優獎。 靈鷲山指出,Here On Earth氣候領袖培訓計畫培養學員的影像創作能力及對環境議題的深層思考,今年三名優秀學員計畫獲選主要原因,在於具氣候行動實踐力與永續發展的核心理念。 其中哥倫比亞大學附設高中二年級Ashley的作品《89 second》寓意取自「末日鐘」(Doomsday Clock),地球毀滅只剩倒數八十九秒,探討氣候焦慮議題,點出環保運動面臨的一大挑戰。Ashley以實際行動提出三個具體方向:協助校園內環保社團募款以發展更大的影響力、持續創作環保短片推廣創意溝通,及購買縫紉機修補舊衣,倡議資源再利用與節制消費的生活方式。 東京大學環保系畢業的Avalon作品探討人與靈性生態的關係,環保行動計劃《Climart Citizen》強調透過環境公共藝術將環保意識展現在生活中各個面向和場域。她提出一項為期三年的實踐計畫:第一年進行募款並尋找適合的公共場域,如地鐵站、公園與戶外看板,作為藝術創作與環境互動的展示空間;第二年邀請具環保意識的藝術創作者,共同進行數位藝術創作;第三年將這些藝術成果公開展出,藉由創作串連個人與靈性、社群與社會,展開環保理念的公共對話,促進環保在教育與政策層面的落實與深化。 三名Here On Earth學員在紐約九百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頒「十億牡蠣計畫」特優獎。 (靈鷲山佛教教團) 海洋高中Luka的作品《Sun and Water》旨在蒐集海底聲音,藉由聆聽海洋生物及潮起潮退繪製海洋的樣貌,進一步探索海底世界的未知奧祕,串連靈性,神話與海洋的交會。 GFLP愛與和平地球家教育部主任魯志蘭表示,「海洋日氣候領袖工作坊暨青年影展」目前已於城市高中、Hewitt School及氣候想像聯盟等地巡迴放映,「行動式影展」以「觀眾在哪裡,影展就到哪裡」的方式,主動深入校園與社區,擴大氣候教育的影響面。

Read More

立院考察寶山鄉道拓寬 林思銘續爭經費

立院財委會赴竹縣考察寶山鄉道拓寬工程, 立委林思銘(右前)強調持續爭取交通預算,完善區域路網。(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二日前往新竹縣寶山鄉,實地考察竹四十線與竹四十三線鄉道拓寬工程的辦理進度與預算執行情形。兩條鄉道為寶山地區重要聯外道路,竹四十線為通往竹東生活圈的主要幹道,竹四十三線則銜接國道交流道及台三線,攸關整體新竹地區路網的順暢與安全。 立法委員林思銘表示,寶山地區未來將因應台積電先進製程擴廠與周邊科學園區的開發,人口勢必大幅增加,交通基礎設施需提前完善布局。寶山長期受到地形限制發展不易,過去交通不便,如今中央與地方更應攜手合作,全面規劃道路路網,改善交通條件,為地方發展打下基礎。 林思銘指出,竹四十線是連結寶山新湖路與竹東學府路的重要幹道,對於因應園區擴張而形成的新興聚落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動脈。未來道路拓寬不僅促進產業運輸便利,也將帶動觀光與農業發展。他強調,將持續與新竹縣政府密切合作,全力向中央爭取相關經費,促成新竹縣整體路網的串連與升級。 工務處於簡報時指出,改善路段總長達四點八五五公里,經公路局一一三年審議建議,其中,竹四十三線預計拓寬路段長一千四百五十公尺,路面寬度十五公尺,總經費六億一千九百九十九萬元,竹四十線預計拓寬路段長一千一百五十公尺,路寬同為十五公尺,總經費四點三億元。

Read More

好港齊來花蓮漁港市集 7/5開跑

  花蓮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多樣的農漁產品,舉辦「花蓮漁港市集」讓更多人深入認識花蓮在地的優質農物產。(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推動在地農漁產業與海洋環境教育,花蓮縣政府二日表示,今年規劃辦理五場次「好港齊來」花蓮漁港市集活動,結合農漁特產展售、海洋環境教育及親子手作體驗,首場主題市集「好港齊來.青鳥傳心」將於七月五日在花蓮港向日廣場盛大登場。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多樣的農漁產品,希望藉由舉辦「花蓮漁港市集」,促進農漁民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同時讓更多人深入認識花蓮在地的優質農物產,並支持永續的產業生態。 花蓮縣農業處表示,首場「好港齊來.青鳥傳心」將於本週六、日上午十一點在向日廣場舉行開幕活動,現場將發放開幕早鳥禮限量一百名五十元市集抵用券,並提供「幸福入港」明信片,民眾完成書寫並投入「幸福青鳥郵筒」後,即可獲得Tea邦 現萃茶一瓶,象徵幸福從港口啟航。 農業處指出,活動現場還特邀「加家食堂」主廚李健煇,運用花蓮特色漁產--鬼頭刀,現場示範料理「洄瀾山海捲」,提供限量免費試吃,讓民眾以味蕾品味花蓮土地與海洋的共生風味。 農業處表示,此次市集邀集二十家花蓮在地特色攤商,匯集從山到海的好味道。包括海鹽霜淇淋、花蓮特色鬼頭刀魚片、「花蓮酒廠」的台灣盛夏水果風味偽醺飲、玉里赤柯山冷泡茶與春捲、「吉安思賢小農」的紫蘇與諾麗茶包、「原生好物」的木鱉果飲與原民風味小米甜甜圈,以及主打剝皮辣椒創意美食的「椒心BO!皮辣椒」等花蓮特色商品。 農業處處長陳淑雯補充,「好港齊來」花蓮漁港市集自七月起至十月,將陸續推出五大主題場次,持續結合海洋環境教育與農漁產行銷,透過親子共學、市集參與等方式,深化民眾海洋保育觀念,期盼串連漁港、土地與人情,打造兼具美感、永續與創意的濱海生活示範區,讓幸福真正從港邊啟航。

Read More

北埔幸福巴士試營運 首月免費

  竹縣北埔鄉幸福巴士通車,第一個月免費搭乘,滿足民眾通勤和觀光之交通需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應新竹客運公路客運路線不續營,新竹縣政府積極協助各鄉鎮公所爭取中央補助發展幸福巴士,二日舉行北埔鄉幸福巴士通車典禮,路線規劃依據當地民眾習慣與搭乘需求進行整合,期能滿足在地民眾就醫、通勤(學)、採買及發展觀光等需求。 北埔鄉長莊明增表示,北埔鄉幸福巴士試營運一個月,第一個月免費搭乘,預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線上預約、第二是打專線電話預約,電話0三五八0四四二二,歡迎鄉親多加利用,讓鄉公所能收集更多資訊,作為未來調整路線的參考。 竹縣府表示,幸福巴士路線規劃重點為填補偏遠村落公共運輸缺口,提供鄉民與遊客預約搭乘的接駁服務與銜接新竹客運不續營之公路客運路線,北埔鄉幸福巴士此次通車「五指山平日線」、「北埔老街假日線」二條路線,以「北埔老街」為核心連結北埔鄉的各個村落及周遭遊憩景點,利用平假日路線的設計與全預約班次的運行,滿足鄉民及遊客的乘車需求。 縣府目前已共開辦四十條幸福巴士路線,後續峨眉鄉二條與竹東鎮二條規劃籌備幸福巴士,預計今年下半年陸續通車。

Read More

新北漁海共好拚永續 推刺網全面退出東北角

  新北市六都唯一施行刺網漁具實名制稽查,預計七月中旬公告刺網全面退出東北角海岸。 (新北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讓海洋永續更進階,新北市長侯友宜二日在市政會議中指出,未來新北市將打造貢寮珊瑚海岸線,於今年推動刺網漁具全面退出東北角,免除網具對珊瑚及海洋生物的影響,並串聯產官學研加倍投入珊瑚復育,由原本復育五百株珊瑚提升至一千株,共同維護海洋生態及棲地健康,營造貢寮珊瑚海岸。 為擴大海洋資源永續發展,新北市府農業局長諶錫輝二日在市政會議報告指出,推動海洋資源永續新北市不僅是六都唯一劃設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也是六都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的直轄市,並輔導近七成的刺網漁船轉型;今年並將實施刺網漁業全面退出東北角三海浬,規劃於七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保護貢寮珊瑚棲地和海洋生物棲地。 諶錫輝表示,由卯澳灣出發,將珊瑚復育的技術推展至貢寮全區,結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貢寮區漁會,產官學研共同投入,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於一0八年起每年種植珊瑚五百株,迄今復育逾三千株,預計明年起將原本復育五百株提升至一千株,打造貢寮珊瑚海岸。 新北市長侯友宜展示農業局與養殖業者合作復育的紫海膽及文蛤。 (記者吳瀛洲攝) 並為打造海洋熱帶雨林,諶錫輝表示,農業局各棲地及物種分布條件,於萬里野柳保育區辦理軟絲復育,以竹叢礁打造軟絲產房;於全國第一個栽培漁業示範區的貢寮卯澳灣,培育並放流九孔、花枝、海膽、黑毛等在地物種共計達七十七點六萬尾。也持續於淡水河口放流台灣原生種文蛤累積達八百萬粒幼苗,持續增加海洋生物資源。更全國首創推動栽培漁業中間育成基地,在漁港內置放魚苗並蓄養至箱網再進行放流,提升魚苗放流存活率達九十五%,獲農業部「第三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環境永續類」的傑出團隊最高獎項肯定。 新北市府農業局推動貢寮區養殖戶「紫海膽養殖試辦計畫」,養殖戶領取海膽幼苗培育。 (新北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指出,今年串聯貢寮區養殖戶推動「紫海膽養殖試辦計畫」,培育紫海膽幼苗,初期輔導三戶,利用潮間帶養殖池混養高經濟價值的海膽,每戶補助二千顆幼苗,減少野生海膽採捕壓力,未來每年二次收成為「夏季收海膽、冬季採九孔」,提升養殖產業收益,預計一一九年達成海膽養殖產業化,估計可創造一點六億元年產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