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關泉州啟動閩粵港跨境一鎖快速通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實施閩粵港“跨境一鎖”快速通關近日在泉州正式啟動。 “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是中共海關總署“公路跨境快速通關”改革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畫(ITFS)”融合的一種便利跨境轉關監管模式。在此模式下,貨櫃車從香港出發,途中通過應用北斗衛星定位裝置、安全智慧鎖等物聯網設備對運輸車輛實施全流程即時監控,進出場所卡口時自動判斷運抵、驗核放行,進行貨物在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的公路口岸不換車、不換鎖、自動快速驗放,可有效降低企業通關物流成本,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服務泉州聯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據稱,與傳統公路轉關模式相比,‘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整個過程無須中轉卸貨、堆存和口岸查驗,一鎖到底直達不僅壓縮20%以上的物流成本,單次運輸通關時長也縮短,為消費者打通一條高效、便捷的跨境物流新通道。

Read More

財部公告對自越南產製進口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課徵反傾銷稅 7月28日實施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台灣區水泥工業同業公會申請對自越南產製進口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財政部公告自114年7月28日起課徵反傾銷稅,為期5年。 關務署說明,本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分別完成最後認定,涉案廠商確有傾銷情事,且其傾銷對國內產業有實質損害之虞,另依經濟部提供諮詢意見,無充分證據顯示採行反傾銷措施對國家整體經濟利益有明顯之負面效果。 關務署進一步表示,我國廠商進口涉案貨物時,須提交個別廠商生產並直接出口至我國之相關進口證明資料,經海關審核後,方得適用個別廠商稅率,否則將依其他廠商較高稅率課徵。 課徵公告、傾銷及產業損害最後調查報告,請至關務署官網(https://web.customs.gov.tw/貨物通關/反傾銷及平衡稅措施/現行課徵項目或近年調查案件-反傾銷稅案)及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官網(https://www.trade.gov.tw/經貿往來/我國採行之貿易救濟措施/案件調查/調查報告)查閱。如有疑問請電洽關務署諮詢專線(02)2550-5500分機1055。

Read More

釀酒商協會申請陸製啤酒反傾銷 財部即起進行回溯課徵反傾銷稅調查

記者陳瓊如/台北導 財政部公告台灣釀酒商協會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啤酒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自即日起進行回溯課徵反傾銷稅之調查。 財政部表示,申請人於114年6月27日來函主張旨案申請書所載涉案貨物之傾銷差率為59.93%,顯示我國進口商明知或可得而知,國外出口商正進行可能造成損害之傾銷,若有短時間內大量進口情事,恐破壞反傾銷稅救濟效果,依實施辦法第7條第3款第4目及第42條規定,申請對開始臨時課徵反傾銷稅之日前90日內進口之涉案貨物課徵反傾銷稅,經財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第63次會議決議進行調查。

Read More

宜蘭醫療升級 陽明交大附醫核醫中心啟用

  陽明交大醫院核子醫學中心團隊。 (陽明交大醫院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陽明交大附設醫院23日宣告全台最先進的「核子醫學中心」與蘭陽唯一「核醫專屬病房」正式啟用,兩大設備斥資2.5億元打造而成,陽明交大醫院近5年引進多項尖端、重大的儀器設備,並同步整合改造醫療環境,為宜蘭醫療邁向國際等級再寫里程碑。 陽明交大醫院近年積極投入高階醫療建設,率先建置多項全國頂尖儀器設備,包括:最新一代複合式手術室、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第一套雙平面多軸式心臟血管攝影系統、最新生物感知系統3T磁振造影掃描機器、最高規格的立體定位直線加速器智能奈米刀、第1台「新世代192切電腦斷層模擬定位儀」,頂尖設備不僅大幅提升急重症照護能力,更讓宜蘭鄉親不必再遠赴台北,即可在地享有高品質、精準的醫療服務。 今年,陽明交大醫院再度寫下全台醫療里程碑,新世代的「核子醫學中心」,以「智慧、安全、人性化」為核心理念,斥資打造核子醫學最高規格的影像診斷、作業流程與病房設施,配備最頂尖的3台影像診斷設備。陽明交大醫院核醫中心的設計建造以人性化為目標,提供最精準的診治、最安全的環境、最細緻的照護與溫馨舒適的環境。

Read More

3條血管嚴重鈣化 震波擊碎置支架

  長安醫院心臟內科盧炯睿醫師表示,IVL血管內震波碎石術為處理血管鈣化病灶,提供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療選擇。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9歲薛姓婦人反覆胸痛、心悸就醫,檢查發現心臟3條血管嚴重阻塞,多年前置放支架處再次狹窄,伴隨明顯鈣化,傳統氣球擴張與再置支架處理面臨挑戰。長安醫院心臟內科盧炯睿醫師採用最新「IVL血管內震波碎石術」,打通鈣化冠狀動脈並置放新的心血管支架。 心導管檢查顯示,患者冠狀動脈顯著狹窄,兩條達90%以上,另一條超過75%;右冠狀動脈為先前已置放支架之處,再度發生嚴重阻塞,伴隨明顯血管鈣化。 盧炯睿醫師說明,動脈鈣化使血管失去彈性與順應性,造成氣球無法有效擴張、支架無法完整貼合,增加術後再狹窄或血管破裂風險。此類結構性病灶若未妥善處理,嚴重影響介入治療成效與病人預後。 團隊採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藉由特殊導管釋放震波脈衝,血管腔內精準破碎沉積的鈣化結構,血管重新獲得可塑性。完成鈣化處理後,輔以藥物塗層氣球擴張與新支架置放。術後影像顯示,血管擴張良好、血流通暢,病患自述胸悶症狀明顯緩解,恢復狀況穩定,順利出院。 盧炯睿指出,IVL技術為當前少數可在血管內直接針對鈣化處理的策略之一,操作安全性佳,無須高壓擴張,降低傳統旋切器械帶來的栓塞或是穿孔風險。對於具高度鈣化、長段病灶或支架再狹窄的患者,IVL可作為安全且有效的輔助工具,提升整體介入成功率與長期血管通暢性。 冠狀動脈狹窄常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家族史及年齡等因素相關,即使已接受過支架治療,仍可能再度狹窄。已置放支架或曾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應依醫囑規律服藥、控制三高、戒菸、維持體重,按時回診追蹤,降低再次狹窄與心肌梗塞風險。

Read More

醫師體驗儀器 意外發現罹癌

  醫師門朝陽15年前體驗醫院新進正子造影掃瞄儀,意外發現罹患甲狀腺癌。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天主教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正子造影中心主任門朝陽醫師於15年前體驗醫院新進正子造影掃瞄儀,意外發現罹患甲狀腺癌,隨即接受治療追蹤,這個只是「順便檢查看看」的舉動,救了他一命,現今仍然健康,工作與生活一如往常;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民眾正視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當時門朝陽醫師發現罹患的是第2期甲狀腺癌,還有1顆淋巴轉移,隨即接受治療,並定期追蹤。如今15年過去,他仍然健康,工作與生活一如往常。 門朝陽醫師強調,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太晚發現,很多癌症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身體不適,可能為時已晚。「做一次正子掃描,就像照一面鏡子,把身體的深層問題照出來,能及早發現、及早面對」。 醫師說,正子掃描並非只用於篩檢,對於甲狀腺癌病患來說,尤其在懷疑復發、但碘131掃描看不清楚的情況下,正子掃描是健保給付下的一項優質檢查選擇。門朝陽醫師進一步補充,甲狀腺癌是相對溫和的癌症,治療時間可以比較從容,也因此更需要精準的診斷來安排最適當的療程。 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癌以女性患者較為常見,男女比例約為1:3,但近年來男性發生率也明顯上升。而此疾病亦與家族基因有關,常見一家人接連被診斷出甲狀腺癌。因此,門朝陽醫師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家一起來檢查一下」。此外,新一代的正子造影掃描儀搭載AI系統,除可針對20幾種常見的癌症進行篩檢,也為失智症的早期診斷提供強而有力的輔助。

Read More

〈中華文薈〉迷惘焦慮及其所追尋的 我的創作之路

猴子對望。 (施合峰攝影) ■鄭順聰 每每演講結束,主持人總是會評論我一下,以往的形容不外乎幽默風趣或詩意深情,沒想到,最近越來越常聽到「條理」這兩個字。 每每聽到總覺得礙耳,太太孩子常笑我講話有頭沒尾的。更何況我詩人出身,詩作追求的是曖昧與意境,和條理與清晰離得比較遠。 難道,詩人鄭順聰改變了? 回顧我文學創作的源頭,是讀高中時因童年的失落、青春期之迷惘,以及對體制不滿,進而將煩躁反抗化為文字,這都寫在我的長篇小說《晃遊地》裡,在華語散文《夜在路的盡頭挽髮》單篇談到,台語文章還選入高中的課本:   我感覺鬱卒,心肝頭結規毬的鬱卒, 總是咧開破彼鬱卒,走揣鬱卒按佗位 來……散學了,無轉厝,跤踏車騎  咧就佇桃城的街仔路遨,遨遨輾,掃 街路。  ——〈定定是十七歲的彼個畫面〉   我的憂鬱,來自對人生的迷惘與焦慮,猶如被綁縛。為了掙脫,我想盡辦法出走,要脫離憂鬱,就到書籍與音樂的世界放逐。長越大雙腳越是自由,我就到各地去走踏,沿路吸收知識、捕捉風景、沉澱思考,完成一本本的地誌書寫:寫高雄蚵仔寮的野書寫《海邊有夠熱情》,以及在地素人畫家的繪本《仙化伯的烏金人生》,這中間有與寫作前輩、基隆女兒鄭栗兒合著的《基隆的氣味》。 地誌書寫與飲食文學,對外是一種觀察和發掘,對內其實是種掙脫與出走。不想糾結於牛角尖,透過實際的走踏進而流瀉於筆端,將迷惘與焦慮暫時化開,是以心中常常浮現這句:    城市中易恐慌   若臨暗,眼皮半垂的田野   瀰漫的煙是安詳   ——〈暮煙〉   收錄於第二本詩集《黑白片中要大笑》,城鄉往返是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在鄉下長大,往現代而去,目前住都市,經常回鄉。這生活與空間的對比,潛入我的詩句,從首本詩集《時刻表》,到台語詩集《我就欲來去》,我總是在兩種極端間往返,就像當下的社會現象「兩地居」,我的內心總是在猶豫擺盪。想要定下來,卻無法定下;移動久了想休息,隨即往前方而去:    後一站欲寫的毋是蓋要緊   傍窗仔的景緻   我就欲來去,來去,來去囉   ——〈我就欲來去〉   看似的飄撇(phiau-phiat,瀟灑),只是暫時性的逃離,無法永無止盡流浪——畢竟我還是戀家的,時間到了就要回到自己的巢穴,安定親密關係與自我的靈魂,才能放心展開下一段旅程:這樣往復擺盪,我私稱為晃遊。 就在這樣的晃遊中,在與各地鄉親聊天訪問時,我硬是遭遇最根本的語言問題——台語是我的母語,從小與爸媽親友對話的語言,同時也是我心裡頭根源的聲音——然而對外或書寫時,大多為華語與華文——就造成了我在創作尤其寫詩時,表記文字與內心聲音之對扴(tuì-ke̍ h)。 這樣的扞格在我發現台語文後,曙光乍現,原來我心底的聲音,也可以用標準化文字承載表達,凝鑄文學之美。於是我瘋狂學習,無論是記錄父母長輩的言語,田調各方台語人,更在臉書發表詩作,與臉友交流語料。我將重新學回母語的過程,別類分章,提煉出十道學習台語的現代方法,加上頭尾的初階台語文和未來的方向建議,出版語言學習書《台語好日子》。嗣後,隨著台文界之蓬勃及台語浪潮洶湧,2.0升級版《台語心花開》孕育而生,猶如一間百貨公司,裡頭應有盡有繽紛流行,更重要的是,值得你信賴使用。 學回台語,更要傳承給下一代,從兩個女兒牙牙學語開始,台語就是唯一語言,我們是「母語家庭」。因當時的台語教材與童書不多,我就自己來,製作學習圖卡與活動,用台語講活潑有趣的故事——於是在睡前,跟孩子訴說我在民雄的童年,在虎爺的陪伴下,將故鄉的大士爺傳說演義成三十集台華對照的神怪冒險小說《大士爺厚火氣》,加上洪福田的版畫插圖,道地的配音配樂——也就是,透過一本童書之完成,和孩子共創精彩的故事。 連同《仙化伯的烏金人生》和《我就欲來去》,以上五本是關於台語的出版,我的台語實踐,是這幾年於私於公,在個人生活、網路發表、演講活動中一以貫之的主軸。 若我的創作是一場夢,濃縮版都在《夜在路的盡頭挽髮》;若要永恆夢著不醒來,我願在法國的亞維農(Avignon):    我沉睡著,亞維農的夢給城牆環抱  著;我躺在旅館的臥榻,那是樓梯  間硬挪出的三角窄隘。老房子的一  動一靜形象化為蜂,輕拍著薄翅歸  我耳中的巢,凝縮成一滴滴蜜,抹  在牆面,那瑩黃色的光。   ——〈亞維農之牆〉   從憂鬱的文青,地誌撰寫,到台語之實踐,更有對原生地的執念,初書《時刻表》為獨立出版,《家工廠》才是正式出版的首書。從嘉義民雄的故鄉出發,繞過嘉義這個半現代化的都市,到高雄港都的大學生活,於台北進修就業結婚,到足跡往世界各地而去,見識觀覽。我總是在擺盪,擺盪的弧度越來越廣,對內對外的落差加大,但總不脫文學、台灣、台語,和我個人的心緒。 文章到此,對於當下台語的發展脈絡,寫作路線與主軸,還有我和我自己的關係,「條理」兩個字領土浮現。 還是文壇新人時,作品稍稍被看見,就會不斷自我宣傳,凡有一點進展,就會跟之前的併合整理,是個敝帚自珍的整理發表狂。 現在,出版了十三本書、年近五十的我,對這樣的內掘外顯已興趣缺缺。可能是之前病態整理導致疲乏,或是我個人樂於幫助他人,看其他作家、地方創生者、台語界等成績閃耀,這樣的成就感更能滿足我。 同時,也是身為創作者的內心轉變,從迷惘焦慮的出走者,現在已能游刃有餘,被肯定了同時也被眼睜睜注視——當下課題已非內心挖掘,而是如何面對大眾,展開更遼闊的創作。 在所看與被看之間,我開始質疑:這樣的文字是否真誠?這樣的論點是否合理?我看我自己和別人看我之落差合理否?創作漸漸被表演性所侵蝕?公眾領域的我已不是真實的我? 撙節(tsún-tsat),方寸拿捏變成我最大的課題:倉庫裡有滿滿的儲存,我要在何時對何人抽出當下最需要的?或直接戳刺點醒?許一個未來? 大眾正在看著我,我也正看著大眾,這樣公私領域的互相窺探,是網路時代的必然?人類社會的亙古不變?還是走向毀滅的漩渦? 人類社會的未來,和創作有相似處,總是不知道下一步會變成什麼?總是有許多神秘者代替神,言之鑿鑿預言——沒有人可以是神,未來我們永遠不知道,創作者的永恆課題是不斷嘗試,往未知而去。 還是去外頭走走隨意想想囉。事情短時間無法解決,但可以轉個角度。尤其是品嚐小吃,透過味覺讓苦惱騰飛,這也是《台味飄撇》可以成書的主因。無數的苦惱化解,就是一本美食書。未來的事,就讓創作去證明:   麵攤是孤單時刻的療癒電池,   讓拋錨的心情重新啟動。   輕巧的吃,帶著餘香而去,   在桃城繞來又繞去,自由自在像風。 2002年在法國古堡前。 關於鄭順聰 【簡介】華語   鄭順聰,作家。 嘉義民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 曾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台《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公視台語台《HiHi導覽先生》創意發想與台語顧問。 最新作品:《末日前的冬之旅》爵士版24首台語歌詞,《台味飄撇:食好料的所在》。 作品有《時刻表》,《家工廠》,《海邊有夠熱情》,《晃遊地》,《基隆的氣味》,《黑白片中要大笑》,《台語好日子》,《大士爺厚火氣》,《仙化伯的烏金人生》,《夜在路的盡頭挽髮》,《我就欲來去》,《台語心花開》。   【詳介】台語   鄭順聰 Tēnn Sūn-tshong 嘉義民雄人,嘉義高中,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出業。 捌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台《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公視台語台《HiHi導覽先生》創意發想和台語顧問。 上新作品:《末日前的冬之旅》爵士版24首台語歌詞,《台味飄撇:食好料的所在》。 《夜在路的盡頭挽髮》 ★作品 詩集:《時刻表》,《黑白片中要大笑》,《我就欲來去》。 散文:《海邊有夠熱情》,《基隆的氣味》(和鄭栗兒合寫),《台語好日子》,《夜在路的盡頭挽髮》,《台語心花開》。 小說:《家工廠》,《晃遊地》,《大士爺厚火氣》。 繪本:《仙化伯的烏金人生》。 歌仔戲:《化作北風》劇本(和宋厚寬合寫)。 布袋戲:《大士爺厚火氣》,西田社改編演出。 歌詞:嬉班子《赤跤紳士》專輯之〈風吹田洋〉,〈猶原是我〉,〈山苦瓜〉。 《台語心花開》 ★台文出版審定 2020年,《小王子》台語版,Antoine de Saint-Exupéry∕著,蔡雅菁∕譯,前衛出版。 2021年,《等路》台文版,洪明道∕著,九歌出版。 2022年,《浪鳥集》,泰戈爾∕著,溫若喬∕譯,九歌出版。 2023年,《傲慢佮偏見》,珍.阿斯頓∕著,洪淑昭∕譯,前衛出版。 2024年,《羅生門》,芥川龍之介∕著,林東榮∕譯,木馬文化出版。   ★音樂唱片參與 2020年,嬉班子《赤跤紳士》,三首歌詞和台文正字。 2021年,裝咖人《夜官巡場》,台文正字和製作建議。 2024年,楊肅浩《像咱這款人》,台文正字和製作建議。 2025年,鴻鴻《末日前的冬之旅》,24首台語歌詞填寫。

Read More

走路喘、呼吸困難 當心肺栓塞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76歲黃伯伯長期氣喘、走路喘就醫,檢查發現雙側肺動脈竟有大量血栓;另位32歲劉小姐則因術後久躺,呼吸困難到急診,同樣診斷為肺栓塞。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俊毅提醒,肺動脈栓塞是種威脅生命的急症,造成的影響從咳嗽、呼吸喘到猝死都有可能發生。 所謂肺動脈栓塞是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分支,造成肺循環血流受阻,造成呼吸、循環異常。依照阻塞位置、血塊大小以及血流受阻範圍,會發生不同症狀,包含:突發性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咳血、心悸、昏厥、低血壓、休克、下肢疼痛腫脹等。輕症或無症狀的病人多數很難及時被發現,而嚴重型的病人則可能快速發展為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肺動脈栓塞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李俊毅表示,肺動脈栓塞多數因下肢深部靜脈血栓脫落,順著血流通過右邊的心臟,再進入肺循環而形成。因此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長時間不動(如:長途飛行、住院臥床)、手術(尤其是骨科、腫瘤外科、婦產科手術)、惡性腫瘤、肥胖、抽菸、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治療、有靜脈栓塞病史、懷孕及產後、高齡、遺傳性血栓傾向等。 治療方式可分為抗凝血藥物治療、血栓溶解藥物治療、外科治療。此次案例中76歲病人因屬慢性血栓,無法以藥物治療,採自費微創智慧血栓清除血塊,術後血氧恢復、行走不再喘;32歲女子因血栓形成時間短、骨折傷口穩定,採自費超音波震盪溶栓導管合併溶栓藥物治療,3天後順利出院。  

Read More

長輩擅餵抗生素 童全身起疹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孩子出現感冒發燒時,許多長輩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有一名2歲男童,因使用祖父母給予的抗生素後出現嘔吐、全身皮膚出疹,最後住院治療。食藥署呼籲民眾守護兒童用藥安全,使用抗生素「四不一要」,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抗生素、不隨便停藥。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吳昌騰指出,兒童體內各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於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和作用方式,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兒童用藥必須根據體重、體表面積來換算劑量,遇到不少家長會拿自己吃的藥「加加減減」,但就算減量,也無法準確推估安全劑量,部分藥品在兒童身上可能導致呼吸抑制、腸阻塞、抽搐、心律不整等嚴重不良反應。 食藥署指出,絕對不要擅自給孩童使用抗生素,一名2歲男童因傳染性單核球增生症(EB病毒感染)而發燒,但祖父母未帶男童就醫,而是以過去自身經驗,擅自取用家中留下的成人Amoxicillin 500mg減量後給予男童服用,結果男童陸續出現惡心、嘔吐、全身皮膚起疹及食慾明顯下降、活動力變差,最後必須住院治療。 吳昌騰提醒,皮膚出疹、腹瀉等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前者可能立即或在數天後延遲出現,後者則可能有排便次數增加、變稀等表現,提醒家長如果用藥後才出現這些症狀,就建議回診,由醫師根據病程藥物綜合判斷,是藥物本身或者是疾病導致的疹子。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統計2020年至2025年6月,抗生素不良反應通報有2354件,占整體藥品不良反應通報3.6%,其中有48.8%與安莫西林相關,症狀以皮膚症狀最多、腸胃道症狀次之、全身性反應第三;12歲以下兒童相關的有154件,55%和安莫西林相關,69.9%為皮膚相關、腸胃道症狀13.1%、呼吸道症狀3.4%。 食藥署表示,抗生素常見相關副作用包括可能導致皮疹、腹瀉、惡心嘔吐等。因兒童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於藥品的反應與成人不盡相同,無論使用何種藥品,更應由醫療人員審慎評估,避免潛在長期風險。使用抗生素後如有異狀,應立即就醫。  

Read More

重症家庭 可跨業別承接移工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推動的80歲以上長者請外勞免巴氏量表,經過藍白合作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移工新制最快7月底正式上路。勞動部同意重症家庭可以跨業別承接移工,打破規定同業別移工轉換原則;衛福部研議列出重度疾病別名單,如實體癌末期等,聘僱審查走綠色通道、拚單日審完。 衛福部長邱泰源昨日被問到免巴氏量表新制配套,對於重症綠色通道的規劃,他說,綠色通道有助分流,重症病人優先,確保真正需要照顧的重症病患不會受到影響;目前已與各縣市政府統籌人力資源,若有需要,將會進一步增加人力支援。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未來80歲以上長者無論健康狀況如何,都是免評對象,無需經過聘僱審查。綠色通道有助讓重症個案能儘速完成聘僱審查程序,減輕重症家庭的照護壓力,對於符合重症條件的個案,「我們的目標是1天內完成審查」,給予明確結果。 根據勞動部預估,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家庭看護工得免醫療機構評估,會增加約10萬家庭申請外籍看護,因此未來重症家庭申請外籍看護,若申請國內承接外籍移工,將會是第一順位。 為了擴大家庭看護工來源,勞動部也將開放讓重症家庭可以跨業別承接移工。勞動部希望透過行政程序降低衝擊,重症案件將分流優先處理,若重症家庭申請國內承接外籍移工,將會是第一順位,也可以跨業別承接。 不過,勞動部表示,製造業移工、農業外展移工或是營建業移工等不限業別移工,若有意願轉換家庭看護工,仍須完成20小時補充訓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