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飯店中秋禮盒早鳥優惠倒數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飯店今年以月光照耀為設計概念,推出專屬於府城的「澄月集」中秋禮盒,除了有蛋黃酥、土鳳梨酥、蘿蔔糕等組合,還有飯店與台南鹿耳門知名老店「良食草堂」聯名推出的堅果糖禮盒,九月六日前訂購享早鳥價八八折,二十二日前享滿盒八五折起優惠。 台南大飯店表示,飯店師傅手工烘烤的蛋黃酥,皮薄餡多、內餡軟嫩綿密,除了經典必吃的紅豆及芋頭內餡外,還有特別的白鳳豆內餡,綿密鬆軟的餡料包覆著整顆蛋黃,每顆都是近乎完美的鹹甜比例。此外還有飯店的金旺土鳳梨酥、夏威夷豆塔、杏仁瓦片等,是下午茶必備美食。另有經典熱銷的圓滿蘿蔔糕、海鮮醬等,搭配出多種組合。

Read More

〈中華旅遊〉福壽山採果 淡水石門洞

福壽山蘋果季採果體驗。(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旅行社推出福壽山採果二日遊、司馬庫斯二日遊等行程,洽詢專線:二二六九四六一、二二九四五八九。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福壽山採果二日遊」,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六日出團。首日先前往標高三千兩百七十五公尺的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遠眺合歡尖山,接著前往天池,飽覽山嵐風光,池旁的達觀亭是蔣公賓館,晚上入住梨山賓館,安排夜間觀星活動。第二天安排果園採果;每年十一月至十二中旬是福壽山最佳賞楓時期,最佳賞楓處在松廬,滿園楓紅景色相當迷人,這時也是水梨盛產期,可品嘗到當地鮮美水果。 「淡水石門洞二日遊」,一一五年元月十日出團。石門洞是北海岸知名地標,經過海浪沖鑿、地殼抬升,形成今日高約十公尺的拱門天然池景,此處亦是重要的生態探索遊憩路線;接著前往雲門舞集園區,可到星巴克雲門門市愜意地喝杯咖啡;晚上入住捷金鬱金香酒店,飽覽淡水河美景。第二天前往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司官邸,再到淡水老街逛街吃美食。

Read More

照亮弱勢前路 展望會發放7300萬助學金

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將九乘九文具專家捐贈的文具包送給扶助兒少。(展望會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讓經濟弱勢家庭學童安心就學,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發放七千三百萬元助學金,總計九千七百六十名兒少受惠,不因經濟壓力而中斷學習;今年有不少愛心企業響應支持,九乘九文具專家捐贈文具包、金石堂捐贈全新書包,陪伴弱勢學子開心迎接新學期。 小凱是國中棒球隊的一員,因訓練安排,平日住在校舍,只有假日才會回家。小凱媽媽主要靠工地零工維持生活,身體狀況不佳,工作天數有限,難以負擔龐大的家庭開銷;繼父則在鋼鐵廠工作,除了支應家用,還得分擔長輩醫療費用,家庭經濟壓力沉重。 展望會表示,小凱有兩個妹妹,家庭成員多,若缺乏外部協助,孩子的就學權益將面臨風險。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開學前提供助學金及新書包、文具,讓孩子能專注於課業與成長,不必因家庭困境而放棄學習機會。小凱說「會好好努力讀書、練球,不讓家人擔心,希望未來能成為職業選手!」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處長林惠君特別感謝四季台安醫院院長莊國泰捐款營養扶助金十五萬元,教育是翻轉生命最重要的關鍵,期望透過教育及營養扶助金陪伴孩子在學習路上持續前行,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弱勢家庭的教育需求,讓更多孩子擁有追夢的力量。

Read More

南台跨國合作 勇奪IGCC銀銅獎

  榮獲新加坡「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銀獎的南台科大多樂系學生蕭郁勳(左三),與跨國團隊頒獎合照。 (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老師帶領學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參加「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以抽籤方式混合組成跨國團隊,在兩週比賽中從遊戲創意發想到最終成品全程實作,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四年級學生蕭郁勳與賴巧庭,分別在所屬團隊榮獲銀、銅獎。 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共吸引來自泰國、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法國七個國家、八所大學、六十名學生參與。南台由資訊傳播系主任鄭靜怡與流行音樂產業系助理教授徐志杰同帶領七位學生參賽,以抽籤方式混合組成十支跨國團隊全程實作。 南台獲得銀獎學生蕭郁勳分享,比賽過程中最難忘是團隊並無固定的領導者,而是每位成員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想法,最後整合成為精彩作品。銅獎賴巧庭則表示,能在新加坡與來自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同學合作,是極為寶貴國際交流經驗,並鼓勵學弟妹有機會一定要勇於參加二0二六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比賽。 南台數位設計學院長陳炳彰指出,IGCC二0二五的學習模式結合「問題導向」與「專案導向」,學生需在短時間內針對主辦單位設定的挑戰快速發想,並以專案形式完成遊戲概念設計,過程同步強化了解題、跨文化協作與表達能力。

Read More

幸福婚宴嘉年華 繡出文化新篇章

應大時尚系助理教授張繼榮在二0二五幸福婚宴嘉年華中,設計「永結同心」刺繡鑰匙圈。(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和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攜手參加的二0二五幸福婚宴嘉年華中,時尚設計系助理教授張繼榮除為嘉年華創作「永結同心‧百年好合」祝福詩句,並設計刺繡、皮革鑰匙圈包賀禮,永續共創織出文化新篇章。 永結同心詩句以《心形為本,繡藝為語,雙心成對,雙喜相映。以針線織就永結之願,以皮革寫下緣定今生》。願執手之人,情深意篤,願心意相知,攜手同行。從此心心相印,喜氣臨門,共守一段百年良緣。 這段詩句不僅呼應婚慶主題,更成為此次「皮革刺繡賀禮」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詩中以詩意語彙承載刺繡工藝的文化深意,讓每一件手作品都蘊含祝福、情感與傳統價值的延續。婚禮是人生成長與家庭傳承的重要儀式。 而刺繡正是最溫柔也最細膩的祝福語言,期盼透過這場婚宴主題活動,重新思考傳統技藝在當代社會的角色與可能性,設計的二款皮革刺繡賀禮為「皮革」與「刺繡」的結合,突破材質界限。師生攜手串連世代技藝的延續。是一場文化教育與產業實踐的深度對話。 張繼榮設計百年好合的皮革「雙喜」鑰匙包。(南應大提供)

Read More

推廣游泳課 市府爭補助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市府積極推動游泳教學,提升學生自救與游泳能力,依據中央考核指標,交通往返三十分鐘內有游泳池之學校,為適合開設游泳課程教學之學校,開課學校比例從一一一學年度百分之四十七,逐年增加至一一三學年度百分之六十實施。 游泳教學課程仰賴中央補助相關經費,惟中央補助款支用範圍僅限於學期正式課程期間辦理,台南地域較廣,部分學校因交通及課程等考量,選擇在暑假期間開設游泳課程,雖未能納入中央統計與補助範圍,體育局仍編列預算補助。體育局盼中央放寬補助規定,挹注有心於暑假開辦游永課程的學校,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及水域安全教育。 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並透過市政預算支持,辦理水域安全宣導、自救教學、設置親水體驗池、提升救生員薪資等方案,希望多管齊下,致力營造安全友善的游泳教學環境。

Read More

廣達游於藝盟校巡迴展

廣達《游於藝》藝術小尖兵到博物館學習導覽解說。(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教育局與廣達文教基金會攜手推動的廣達《游於藝》計畫邁入第十一年,暑假期間特別為十二所同盟學校學生辦理兩梯次藝術小尖兵培訓,帶領兩百四十名小尖兵實際進入博物館,透過沉浸式學習方式培養藝術素養與導覽能力,將在九月十五日起展開的巡迴展覽登場呈現成果。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新學年度的廣達《游於藝》將以「見微知美-驚豔新視界」為主題,規劃「自然觀察看見蘊藏之美」、「捕捉自然的奧秘」與「自然妙點子」三大展覽主題,引導學生從觀察中激發對藝術與自然的深度感知與創造力。 廣達《游於藝》計畫也透過博物館專業培訓課程,讓同盟學校學生有機會體驗博物館的氛圍、學習博物館運作及作品維護等相關常識,並透過觀察導覽員解說及肢體運用課程,讓學生成為該校的導覽員。

Read More

成大UR大學部研究活動分享收穫

成大新生參觀數位智造工坊。(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舉辦「UR大學部研究活動─聯合講座暨海報展、實驗室參訪」,約三百五十人次報名參加。為期三天的活動包括優秀學生團隊分享做研究、參加國際競賽及強化學習動機與收穫的喜悅、特色實驗室參訪等,協助學子們開啟未來更多的想像與期許。 成大表示,今年聯合講座邀請到「學生服務學習中心」、「討海人─成大人力潛艇隊」、「成大方程式賽車隊」、「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東亞連攜」、「台灣生技藥研團隊」等五個優秀團隊分享做研究、參加國際競賽等心路歷程。各團隊均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加入,一起探索與開拓更多的可能。 實驗室參訪活動於四、五日展開,共有十個實驗室開放參訪,包括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台灣生技藥研團隊、數位智造工坊、核心設施中心─貴重儀器組、核心設施中心─微奈米組、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水工試驗所、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鋰電池製造與檢測實驗室等。

Read More

倒風內海故事館 再現風華

麻豆倒風內海故事館歷經半年整修更展,四日重新開幕。(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成立超過十五年的麻豆倒風內海故事館,獲文化部經費協助,花費半年時間整修並更展,四日重新對外開放,肩負串連麻豆地區歷史信仰與考古成果的重要場館。 開幕儀式四日下午二時舉行,包括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張祐創、考古學者劉益昌教授及各級民代出席。文化局將丹娜絲颱風受創倒伏的百年樟木再利用,製作成紀念杯墊,象徵在環境變遷下仍守護家園的溫暖力量。 整修後的倒風內海故事館,增加遊客互動,讓遊客更貼近了解在地文化。(記者盧萍珊攝) 文化局表示,故事館在民國九十九年成立,迄今已逾十五年,此次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經費支持,完成館舍與園區的整體更新,包括步道、柵欄與告示牌的改善,並重新規劃展區主題,其中更展六百四十萬元、館外設施改善八百五十萬元,總計一千四百九十萬元,由中央、市府各負擔一半。 倒風內海故事館的成立,源於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的考古與歷史研究。民國九十一年間原台南縣府時代,曾委託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與林玉茹教授進行考古與歷史調查,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見證內海逐漸淤積變為陸地的過程,也讓園區成為學術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基地。館內展覽不僅呈現「龍喉傳說」等在地故事,也展示考古成果與文物,讓民眾了解麻豆的文化底蘊。 故事館即日起重新開館,每週三至週日免費參觀,館內展示文物、信仰與傳說故事,戶外則可欣賞清代古碼頭遺址。未來文化局亦將陸續規劃多元活動,探索麻豆豐厚的歷史風貌。

Read More

安平出張所創生 3道任意門新奇

  安平出張所規劃三道任意門,讓民眾進行鹽文化、音樂和動物療癒的多重體驗。(安平出張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前「台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曾見證台灣製鹽產業百年風華,,如今由文化局委由「九號萬士達」團隊經營,透過地方創生計畫活化再生,轉化為融合文化、音樂、養生與療癒的多元公共空間,邀請遊客透過「新奇任意門」,探索三大體驗世界。 安平出張所規劃三道任意門,讓民眾進行鹽文化、音樂和動物療癒的多重體驗。(安平出張所提供) 位於古堡街的安平出張所,建於一九二四年的歷史建築,規劃三道任意門,包括通向以中藥行氛圍打造的「鹽之生活空間」,商品和體驗開發都以自然、慢活為主軸,包括以鎮北坊開台聖地三老爺宮的十二花神壁畫所推出的十二花神的誕生鹽御守幸運護身符,搭配安平海域特產的五行搖搖蝦餅,讓民眾接觸海風和陽光結晶。 安平向來缺乏夜生活,團隊邀集DJ、即興演奏、民謠與爵士樂團,將老建築化身為「聲音駐地」,讓歷史空間與當代表演藝術深度融合,進行聲音療癒實驗。 第三道門則是通往療癒時光,打造「得記漢方」品牌,將和方養生融入日常,園區內並推出「鹽工水豚君」明星,成為「慢養生」的最佳代言,成為慢活哲學的最佳導遊。 安平出張所表示,透過三道任意門,讓古蹟不只是被保存,而是被重新生活化,既是旅人中途站,也是在地人日常風景,串連鹽的故事的文化、音樂與動物療癒的多重體驗,讓出張所成為安平生活美學新入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