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導入中醫 何宗融獲華陀奉獻獎

何宗融(後中)擔任2023杭州亞運散打中華隊場邊醫師,並在賽場上為選手調整狀態。(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慶祝第95屆國醫節,16日舉辦2025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由總統賴清德頒發第2屆中醫華佗奉獻獎,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院長何宗融以中醫學術研究與中西醫整合醫療的貢獻,榮獲本屆「華佗學術研究奉獻獎」的肯定。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2018年何宗融教授受邀加入花蓮慈院,積極推動中西醫合療,並參與全民健康保險中醫急症處置計畫,於2019年突破台灣以往急診室只有西醫醫療服務模式,在花蓮慈院急診室成立「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專區」,成為東台灣首家醫院在急診室提供專屬中西醫合療的專床專區。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院長何宗融以中醫學術研究與中西醫整合醫療的貢獻,榮獲第2屆「中醫華佗奉獻獎-華佗學術研究奉獻獎」的肯定,由總統賴清德(左)頒發獎牌給副院長何宗融(右)。(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提到,目前全台灣有9家醫院在急診導入中醫急症處置,而花蓮慈院的中醫急診服務量約占全台40%到50%,於2023年起連續3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指出,何宗融發表過171篇學術論文,其中149篇刊登於SCI國際期刊,更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研發「淨斯本草飲」,送往43個國家協助抗疫,並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分享以茉草、艾草為例治療新冠肺炎等研究,並連續3年榮獲「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何宗融不僅專注醫療臨床與教學研究,同時是柔道3段、柔術3段的擒拿高手,特別重視中醫運動傷害防護,他曾在2018年、2023年亞運期間,擔任中華台北隨隊醫師,將中醫正式導入國際運動醫療領域。

Read More

媽祖月中暑急救 清除體內熱邪

刮痧方法,塗上乳液後,沿著頸椎兩旁的肌肉曲線,由上往下、由內往外,單方向的刮。(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3月媽祖月,瘋遶境季節有來了,參加戶外活動在濕熱的天氣下,常會有種快中暑的感覺?中暑症狀包含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中醫師表示,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急救。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住院醫師林本庭在臉書粉專「林本庭 中醫師」發文分享,中暑一開始身體發熱,雖然流汗很多,但會有種汗無法透出來的感覺,伴隨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症狀出現。此現象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舒緩,或考慮中醫調理,幫助去除體內暑氣。 林本庭說明中暑時3招急救: 1.讓身體降溫:把中暑者移到陰涼地方,解開他的衣服,並用冷水灑濕毛巾擦拭身體。 2.補水分與電解質:運動飲料和水以1:2比例混著喝。 3.刮痧:先塗一點乳液或潤滑的物質,刮痧板沿著頭痛兩旁肌肉「由上向下、由內而外」刮,記得要「單一方向」操作,皮膚有出現紫色紅色斑點即可。從中醫角度來看,刮痧就是讓毛孔打開來排汗,讓身體內的「熱邪」有一條出路。 林本庭表示,中暑除去了體外的暑氣,在身體內部也會累積過多的「熱邪」,這個「熱邪」會損細胞體內的元氣和陰質,「陰質」包含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和電解質。 林本庭表示,中暑在中醫可飲用兩種藥處方,一種是清除「熱邪」,例如白虎加參湯,另一種則是補充元氣和陰質,如全真一氣湯。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中興湖畔的傳奇

■陳玉姑 大二下6月首週的週二晚,上完王淮老師的《論孟》,不捨,只坐實兩堂,空出第三堂初次不上,老師說:「上三堂太規矩了些,規矩不是不好,而是有點蠢,最後一次上課不要做蠢人。」 《論孟》也好,《老莊》也罷,《中國思想史》更是,老師的課如聆綸音,高曠而又天馬行空,卻難抵旁聽生紛至沓來的朝貢;教室座無虛席是常有之事,窗口更常擠滿引領而望的外系外校生。 光是「學而時習之」的「學」字,老師的安徽口音就可使上一堂課還不敷使用的仍在雲端飄,拉出的毛線球端擬鉤暖衫一件,短針加針引針長針減針鎖針,針針相乘相絆,線線纏繞結節,地殼上的諸生,仰望得頸痠腦沌的「斷線失聯」。 突地,講桌一重拍,冷眼豎眉的淮師再殺出獅吼:「人心之險惡!」把你倒懸半空瞪眼吐舌。 眾所皆知,王淮老師向來是中興大學的傳奇一則。 在雲平樓的大門入口,偎著藍肚公共電話,話筒另一端是臺南七股的師專同學汪汪,為她牽紅線先送上課堂笑話逗她——劉克寬老師說:「考試要有自己的創見,不要全抄筆記,要抄筆記,我不會自己去看筆記?」 一句平常不過的話卻笑岔今日笑點低的我,把即將踩入雲平樓上課的王淮老師給暫停腳步引了過來。 老師真像興大的長工,一個不留神就在校園某處冒出頭來撞上你。 淮師的右掌張開如扇放耳後,孫悟空搔耳之姿,收音納聲的湊耳欲聽我笑不可抑的笑話,撐大的黑白眼珠骨溜骨溜的轉。   * 從南門路學生之福的國光自助餐踩進校園疆域,夕陽灑暉的中興湖畔,巧遇打高空不落現象界的王淮老師。 我的納悶是:「理想的大學學習,應該是根據老師所上之科目,參閱引申書籍的攬讀。」 一改課堂,眼眉鼻口五官時皺時開,如被操縱的傀儡偶「入戲甚深」的多變表情,淮師罕見如親族長輩,正經合宜的煦煦言說:「妳指的是做學問,而做學問是一輩子的事。」 下一句,更是扼要破題:「讀書,就為了找工作。讀師專有工作最好,現在工作不好找,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也有人一個月臺幣8000的工作。念大學是為了找工作,而學問是一輩子的事。」 哇!老師竟從形上雲端踩階形下塵泥,言下之意,要我這師專畢業的插班生,務實惜福。 淮師的提點交談,既形下現實又形上智靈,直指人心,讓惘中的學生減少羈絆的掙扎而受益,很愉悅,於我而言,這就是所謂的快樂。 大四寒假前的午後,筱玉、美玲、我三人奔赴教師宿舍「求道」,一直到星月爍閃的10點30分才揮手離去,老師約我三人寒假騎車上日月潭去,沒人當真。 淮師有言:「父子是物質生命的延續,現實生活的關係;師生則是精神生命的父子,精神生活的親眷;父子的代溝是先天命定,後天形成的;師生間的關係不限成績單,應是私下相投的談道談生命;物質生命是有限的,精神生命是無極的,哪有明確的朋友?哪有明確的女兒?終歸不過是人與人的另一種形式關係。」 老師且贈金語予我:「妳有副好身材,希望妳氣質的培養,人格的開創,氣韻的陶冶,能像妳的人一樣高大。」 大四下,一晚下完課兜到老師宿舍,學生客人挨擠席地單盤,不湊熱鬧在簷廊下,藉著昏光閱讀老師遞我的副刊,是76年04月03日的《自立晚報》,副刊登載〈布衣大老〉,是侯吉諒描寫教室內外的王淮老師。 老師對來自交大應數的旁聽生陳吉光如此介紹我:「白天在小學教書,晚上念夜中四,還創作散文小說。」 哇!老師的引介詞,透露著期許。 大五的《中國思想史》,老師上課仍無講本,臺上的他就是最佳投影機,年年有新義的隨機示化。 「天道不可說不可傳,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吾道無端也無倪。」老師以藏為現。 「天下沒有不能講的話,只有不能聽的耳朵。」偏偏愚生們的口與耳同時並用,少一個都不成。 「啊!只有學問,才能真正歸於自我,而又同時永恆存在。」老師的喟嘆,只有讀經者識得。 「先學會游泳,然後才有資格說懶得游泳。」老師強調基本功是高樓根柱。 「思想就跟數學一樣,小數點也不能少。」嘖嘖!這數理邏輯,已越理盲的中文邊界,無從尋思。 「中國古詩是一切文字語言的極致,而其中的五律七律又最為精華,而五律七律的精華乃是對子。」不意,慣於空飛的老師,竟亦崇古,總算具象落了實。 「年輕的本錢是真,但危機是很難成長。」一瞬間,老師化身為青年導師。 走在細縫冒草的石板路:「老師,你孤獨嗎?時時站在高高的生命巔峰,高處不勝寒哪!」。 「孤獨?」老師吸著新樂園,輕吐煙圈,不忘舉步前行,把孤獨兩字揚得高高的。 「連我的老師都不要我了,還有什麼孤獨可言?!牟宗三你們認識吧?他是我老師!」 「為什麼不理你呢?」 「他說我沒有思想。我回他,我只要會思想就好,沒思想並不重要!」好句石破天驚的核爆。 畢業後曾回校尋師一回,淮師已不住樓層,遷移至獨門獨院日式宿舍,不記得「敲門應不應」?是為拎家攜眷的同學會前來串門。無果。 2009年09月26日,興大前中文系主任徐照華老師捎來電郵一函:「玉姑:王淮老師於本週一凌晨往生,今日可瞻仰遺容,之後將火化,不舉行任何世俗儀式,僅以此告知。照華」。 讀信,震驚,「能思考」「善思考」的老頑童膩世而去了嗎?中興的傳奇隨之灰飛煙滅?記憶的絹絲,有如破了個大洞,不干清淚。 2021年06月19日《中華日報·副刊》刊登陳金雄先生撰文的〈悠遊文哲一女俠——辛丑端午敬悼唐亦男教授〉,一文半揭示半緬懷王淮老師的妻子成功大學前中文系主任唐亦男師母,「6月2日以九十耆壽,安詳辭世……最難得的是2006年中風之後,仍毅然為已故夫君王淮教授出版學術文集。其間,得門生印刻文學出版總編輯初安民協助,於2012元旦,出版《王弼之老學》、《郭象之莊學》、《王百谷美學》、《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四冊。」 《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悅見師祖牟宗三的前序與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的呂岸75年05月23日發表於《中央日報》的〈天羅地網〉、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的侯吉諒,76年04月03日發表於《自立晚報》的〈布衣大老〉與初初進社會工作再追情追筆刊登《中國時報》的〈無招高手〉、最叱吒驚豔的是王淮老師講堂上的在籍生方杞,於74年03月26日發表於《聯合報》的驚世奇文〈逍遙遊〉,神筆中興大學首任中文系主任李滌生教授為中文系學子求才若渴,到臺南鄉下一所國中抓拿王淮老師最為戲劇生猛,甚且全家出動再次南下活捉「潛逃者」「入甕」,跳躍迭盪,飛簷走壁之姿,張力破表,高潮迭起,收視奪冠。 直是一山高似一山,峰峰相連,讓人讚嘆擊掌的錦盤字繡盅句。 牟宗三先生在「香港《自由學人》二卷一期、二期」發表的〈西方上帝一概念之省察〉一文中,披露:「……來臺後,為諸生講授中國哲學。王淮君所得獨多。乃將所譯資料授之。王君潛心玩索,心領神會。乃撰為此文,於神善、神意、神智、神愛、神力,一一予以疏導補充,而以究意了義為歸……牟宗三誌,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師母唐亦男教授用一生寫來最厚最後致贈夫婿王淮老師的重禮是四書書背的作者簡介:王淮,字百谷,安徽合肥人(1934至2009),畢業於師大,執教於中興,早年著有《老子探義》一書,終生服膺老子之道,清靜無為、淡泊自然,尤其對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嗇」,一義體會深刻,嗇者、收斂精神,拒絕釋放能量,不得已,為了謀生及升等需要,勉力著述,曾獲第五屆菲華中華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三次國科會獎助。但皆束諸高閣、未予發表。 因其行事踟躕,顧慮太多,如今匆匆離去,並無交代,而學生故舊,殷切期盼,今特將其早年著作加以搜集分類,整理出四冊定名為「王淮作品集」交由印刻公司出版。以免留下遺憾。武陵。唐亦男謹誌。」。 在在是文字高人,字字珠璣,是敲著木魚的梵音,梵音沉隱入海,亦響徹雲霓。 且留待晚進如我輩之徒,朝思暮念遣悲懷之使。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探索未來之旅 多元學習

崑大承辦台南市政風處在永康勝利國小進行的「探索誠信未來之旅」寒假營隊,崑大青年志工透過遊戲化教學與實作,帶領學童體驗寓教於樂學習之旅。(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學生會落實大專校院社會責任,推動誠信教育並促進學童多元學習,於寒假承辦台南市政風處主辦,在永康區勝利國小進行的「探索誠信未來之旅」營隊,邀集崑大青年志工,透過遊戲化教學與實作課程,帶領近30名四~六年級學童體驗寓教於樂學習之旅。 此次營隊以「誠信」為核心主題,融合科技、環境、媒體、公民素養等多元學習課程,期望透過互動體驗深化學童對誠信價值的理解。營隊規劃多項精心設計的活動,其中「校園誠信閻小妹Q&A」透過故事與問答,幫助學童在輕鬆氛圍中思考誠信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而「校園闖關王」則讓學童在遊戲挑戰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在「誠信樹」活動中,每位學童及志工們親手書寫並分享自己的誠信承諾。 除誠信教育,營隊更結合崑大多個學系專業,設計一系列跨領域學習活動,例如「JSPB水管空氣槍製作」學習空氣壓力原理,培養動手實作與邏輯思維;「手搖發電機」體驗能源轉換,提升對電機與環境永續的認識;「逐格動畫」結合視訊技術,讓學童發揮創意製作個人短篇動畫。 「小小水質檢測員」則透過環工專業知識,學習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小小辯論家」強化口語表達與邏輯思考,提升溝通與批判思維能力。此外,「60秒不NG」短片拍攝活動,則讓學童親自編寫劇本、擔任導演與演員,以實際行動演繹誠信主題,不僅增強媒體素養,也讓「說到做到」的理念深植於心。 此次營隊的志工團隊來自崑大電機、視訊、公廣、環工、休運系等學系19名大學生們,以專業知識結合活潑教學,讓學童在歡樂氛圍中學習成長。 營隊負責人電機系三年級吳柏毅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營隊讓孩子們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並更能在遊戲與互動中體會誠信的真諦,將這份價值帶入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台×鹽水鎮南宮 蜂炮之旅

鹽水鎮南宮第4代、國小四年級的楊昀達,在蛇年蜂炮小旅行中擔任親子組講師,指導年齡相仿同學在傳統竹砲架綁蜂炮。(南台提供) 南台科大執行教育部文化底蘊USR計畫鹽水團隊,與鹽水鎮南宮攜手合作舉辦「蛇年蜂炮小旅行─鹽水蜂炮文化體驗之旅」。在鹽水區公所的支持下,活動資訊於公所官網釋出後,報名瞬間秒殺爆滿,獲得各地遊客熱烈支持與喜愛,給予團隊莫大的肯定與鼓舞。 南台USR鹽水團隊每年規劃的蜂迷小旅行,其中與鹽水鎮南宮合作的鹽水蜂炮文化體驗之旅,一直是熱門活動之一。今年為將蜂炮文化推廣至全台,首度採取網路報名,讓民眾能深入了解蜂炮文化,更進一步認識其文化底蘊與意義。不僅外地民眾爭相報名,連鹽水在地居民也加入搶名額行列。 鹽水蜂炮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當時鹽水地區爆發瘟疫,居民向關聖帝君祈求庇佑,迎請神轎遶境沿途燃放爆竹驅逐瘟神,瘟疫因此消除。此後燃放鞭炮的習俗便流傳下來,演變成今日元宵節的重頭戲。 2025年鹽水蜂炮文化體驗課程,炮城組裝體驗部分,鹽水團隊首次分組進行,分為成年組與親子組。成年組由鎮南宮總幹事陳嘉隆與第2、3代管理人楊竣雄、楊佳軒父子共同指導學員,學習如何在砲架上綁上蜂炮?並親手將蜂炮綁在鎮南宮預計施放的炮架上,使學員們充滿臨場感。 親子組則考量孩童身高,特別使用計畫團隊為鹽水地區國小學童研發的「認識傳統竹砲架」課程,以縮小比例的竹砲架,讓親子組孩童能輕鬆綁上蜂炮。親子組指導講師則由鎮南宮第四代、國小四年級的楊昀達同學擔任,在年齡相仿的楊昀達同學指導下,親子組孩童皆充滿信心完成任務。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文化底蘊鹽水團隊舉辦蜂炮文化體驗小旅行,今年首度分為成年與親子組,並安排作為蜂炮遶境開路先鋒的鎮南宮,由第2代至第4代管理人親自指導民眾,彰顯蜂炮文化的傳承,也展現南台社會實踐的量能與落實文化永續理念的行動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水價蠢動 月底提報告

  台水喊漲,月底提交水價檢討報告。(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台水稱現在每賣一度水虧二點四五元,去年稅後虧損卅九點四九億元,今年估再虧五十九點三四億元。台水預計月底向經濟部提交水價調整檢討報告,爭取政府預算支持或調整水價。 行政院長卓榮泰一月呼籲全民面對合理水價。經濟部長郭智輝指示台水在三個月內提出水價調整檢討報告,並拋出以水質差異分級銷售做法。 目前台水將水價分成四段,第一段十度以下,每度七點三五元;第二段十一到三十度,每度九點四五元;第三段三十一到五十度,每度十一點五五元;第四段五十一度以上,每度十二點零七五元。 台水內部研議第一段不調整、其餘三段調漲並增加級距,估計至少六成用戶不會受到影響。目前調漲方式尚未定案;但規劃透過在用戶端增加淨水設備進行水質分級銷售,以增加收入。 台水現在每賣一度水就虧損二點四五元,去年稅後虧損三十九點四九億,今年估計還要再虧五十九點三四億。台水不諱言,隨著未來折舊增加、利息增加,若又調漲電價,加上持續推動降低漏水率計畫,須繼續舉債支應,供水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據了解,為不影響一般民生用水,台水傾向第一段不調整,第二、三段微幅調漲,第四段以上調漲並增加級距。若比照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一0五年調法是二十度以下不調整,六成用戶不受影響;若進一步考慮地域差異,採取三十度以下不調整作法,則有高達八成用戶不受影響。 至於水質分級銷售可行性,相關人士指出,只要在用戶端增加淨水設備就可辦到。豪宅、旅宿業等過去得自行加裝淨水器,現在變成台水提供設備服務,達到生飲標準。台水提供此服務優勢在於本身有水質檢測儀器,可確保用戶水質,但能否順利推廣以及對輸配水系統影響?還須深入評估。

Read More

公路客運票價也喊漲

  客運公會也以成本墊高等因素,擬提出調漲申請。(高雄監理所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十六日指出,公路客運旅客人數持續減少,與疫情前比較已下跌約四成,且近年營運成本高漲等,將蒐集業者意見後,提出調漲票價申請。 公路局統計,新冠疫情前的一0八年全台共有六百三十七條公路客運路線,去年只剩五百三十九條,減少九十八條路線。客運收入則從一0八年的一百一十八億四千六百八十七萬餘元,下降為七十二億一千二百零七萬餘元。 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指出,依據法規規定,公路客運依規定每兩年可檢討一次運價,今年五月將屆滿兩年,公車業者除了面臨客源及營收減少,而各項材料、維修、人事成本卻大幅增加,將收集各業者的營運成本資料,向主管單位提出運價調整申請。

Read More

去年60萬人次兒童赴日旅遊

  根據觀光署統計,去年十二歲以下旅客有近六十萬人次赴日本旅遊。圖為沖繩美麗海水族館。(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日本是國人旅遊最喜歡造訪的國家,也是親子出國的熱門地點。根據觀光署統計,去年十二歲以下的出國旅客,有將近六十萬人訪日,是該年齡層最多人去的國家。 觀光署統計,去年有近一千六百八十五萬人次出國;其中,十二歲以下旅客約一百二十二點五萬人次。若以旅遊目的地來看,十二歲以下有近六十萬人次赴日本旅遊,是第二名前往大陸十一萬七千人次的五倍,排名第三則是韓國近十萬人次。 日本除了是台灣旅客最愛去的國家之外,也成為親子旅遊的熱門地點。旅遊業者指出,尤其日本沖繩因為距離近、航程短等因素,是不少爸媽的首選。 業者表示,日本旅遊因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飛行距離航程短、購物便利等因素,加上有多座樂園,一直以來是親子首選,另外,沖繩叢林樂園下半年開幕,預期日本親子市場將持續增長。 業者觀察,最受親子客歡迎的日本旅遊城市為東京、大阪、沖繩。去年暑期約有三成以上的團體旅客帶小孩參加,暑假為親子旅遊旺季,業者已加開親子產品並提供兒童優惠促銷。 其中,東京及大阪因為有「樂園」元件,一直以來都是親子旅遊的熱門首選;尤其大阪今年將舉辦世界博覽會,加上國籍航空增開神戶機場直飛航線,機位供給增加,預料能為暑假檔期帶來一波買氣。 業者指出,沖繩因飛行時間僅需一點五小時,北中南都可以出發,不少新手爸媽選擇沖繩作為首次親子旅遊城市,暑假飛沖繩的班機甚至有近半數都是小孩,足見熱門程度。

Read More

驚! 3成5小學生有近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台灣小學生近視率逾三成五,每天3C產品使用超時嚴重,悄悄侵蝕孩子的靈魂之窗。對抗惡視力,有學校添置視力檢查器結合電子化系統,準確掌握學童視力,及時醫療追蹤。 國健署日前公布一一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二至十一歲兒童近視率為百分之二十四點一;其中,男童為百分之二十五點一,略高於女童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一。以就讀學制來看,尚未入小學兒童近視率為百分之六點五,到小學生飆升為百分之三十五點三。 進一步分析發現,二至十一歲兒童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一小時的百分比,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七點七,假日為百分之九十一點五。其中,尚未入小學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六點五,假日百分之八十七點四;小學生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八點五,假日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四。 國健署強調,近視是種疾病,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近視發生的年紀越小,越容易成為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百分之十會導致失明,學齡前期至學齡期的階段是近視防治的關鍵期。 國教署每年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屬國中小,充實健康中心設備,購置急救、健康檢查及傷病處理設備等。其中,新竹縣錦屏國小不僅購置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電腦設備,供電子化系統迅速處理、儲存及檢索學生健康資料,更添購視力檢查器;透過這項利器,迅速建立學生資料,並提升資料蒐集的準確度,掌握學童視力狀況,提供家長及教師視力測量結果,異常者通知複檢,並依後續的醫療追蹤結果,提供專業的愛眼護眼保健建議。 國教署表示,除了補助學校購置健康中心各項設備建置環境、提升服務,也鼓勵學校落實校園健康照護、結合家庭與社區人力及資源,運用健康中心設備提供健康檢查與管理、衛生諮詢、協助健康教學等,辦理各項健康促進活動。

Read More

蘭花盛宴 蘭展廿三日落幕

  2025台灣國際蘭展結合科技與藝術,以獨特策展手法與花藝布局,是場國際級蘭花藝術饗宴。(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2025台灣國際蘭展結合科技與藝術,展現蘭花產業技術與創新,展出至二十三日,市府提醒民眾把握時間參觀。蘭展場地台灣蘭花生技園區,是二十一年前在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任內動土,蘇煥智今年返鄉參觀蘭展,有肯定也有期許。 蘇煥智日前也前往參觀蘭展,肯定入口的花果盆栽設計,主題館的氣勢不錯;商業品種花展現台灣蘭花產業者的新品種開發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蘇煥智說,台灣蘭花生技園區已由地方政府主管,提升為中央農業部主管,農業部也宣布要成立第二園區,在園區西面一百二十公頃做為花卉創新園區第二園區,並附設有研究中心,值得肯定。 他建議農業部,現有兩個傳統溫室過去是地方政府沒錢無力更新,建議應更新為大型挑高標準展覽館;不要一年只辦一次展覽,應多舉辦各類型農業生技等展覽,增加農民學習機會,發展新農業;應將蘭花園區展覽區、賣店、蘭花公園,經營為常態性的休閒農業園區。 市府表示,今年蘭展主題為「野性秩序」,規劃「迷霧甬道」、「垂直棲地」、「花之異次元」及「原生詠嘆」四大展區,透過植物與建築交錯設計,融合自然與人造美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