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在雪女沉睡以前

■紀小樣 あ) 讓我感覺一種溫暖 妳已備好了── 最後一顆眼淚 要還給太陽 い) 是最接近光的顏料 斜斜疊加雕塑妳 水質柔軟的 風華 う) 冬天在彼瑟瑟發抖 多少綠匍匐在妳 微光的腳下──等妳 把春天向天地踢開 え) 妳把一條漫溢的白色歌謠 摺進了幽黯的土層 冷傲裡迸出一個 雪香的小孩 お) 星星們不敢睜眼 妳的目光如刀── 黑夜踮著腳尖而過 腳踝都被割傷 ?あ) 整個天地 為了聽清楚妳的夢話 忍住一千朵紅梅的喧囂 我已洗淨的靈魂更俯首於幽暗了

Read More

冷氣溫度低 婦半夜抽筋 穿長褲改善

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說明抽筋的原因及改善方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53歲林姓女子最近常在半夜小腿抽筋,頻繁痛醒不勝其擾,後來穿上長襪及長褲睡覺,情況改善不少。另一位65歲陳姓男子退休後酷愛種菜種花,經常在下午勞動時抽筋,經建議多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症狀明顯改善。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指出,這兩種抽筋的成因雖不同,卻都造成相同的不適,是夏天較常見的兩種抽筋模式。 張煒東說,抽筋是肌肉異常收縮的現象,發生的原因很多,諸如年長者肝腎不足、懷孕婦女血循不良,是容易造成抽筋的族群,其他如體溫調節不良、水分電解質失衡、或運動後未充分伸展等多種因素也可能抽筋。 張煒東指出,以半夜常抽筋的林女而言,她以為身體出了毛病而就醫,不然,為什麼一般人冬天比較會抽筋,她反而是夏天猛抽筋。經過詢問後發現,她的丈夫怕熱,睡覺時將冷氣的溫度設定得比較低,如此一來,導致她下肢循環變差,中醫稱之為「血不榮筋」,即血液不能充分榮養筋肉,因而抽筋,他請林女在抽筋當下靠著按摩與緩慢伸展來改善,並在睡前穿上長襪及長褲保暖下半身,此後就很少抽筋。 張煒東說,陳男則是戶外勞動引發的抽筋,在高溫環境下流汗過多,體內津液流失,導致心氣不足、血不榮筋,出現俗稱的熱痙攣,中醫稱為「中陽暑」。 這類患者除了小腿抽筋外,還可能伴隨頭暈、惡心、胃口差、尿量減少、胸悶與疲倦等症狀。他請陳男大熱天在戶外勞動時要不斷的補充水分與含電解質的飲料,此後也少抽筋了。 張煒東表示,近來天氣越來越熱,如果喜愛在戶外勞動,或是因工作性質必須烈日曝曬,最重要的是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另一個很大的族群是白領上班族,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久坐後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佳,肌肉無法獲得足夠養分與氧氣而抽筋,如果無法調高冷氣溫度,就要做好保暖或時常起來活動筋骨,才能避免下半身被抽筋突襲。 張煒東說,如果依照抽筋部位所對照的經絡來進行按摩也可改善抽筋,譬如說最常發生的小腿後方肌肉抽筋,可以按壓膝關節後側的委中穴或按摩小腿後方的膀胱經來改善,平時注意營養,運動、泡腳、按摩、保暖,都可以減少抽筋發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讀書遣長夏,樂而不知暑

■潘玉毅 小的時候讀書愛做筆記,看到好的句子總是忍不住想要把它們摘抄下來。家裡那些軟面抄,硬面抄,甚至獎狀背後的空白面,到處都留有我的「墨跡」。 抄筆記,春秋兩季最好。因為天氣涼冷適宜,手指頭也靈活。而冬天和夏天的體驗感則要差一些。早前農村裡沒有空調,冬天天冷,寒風透過窗縫與門縫溜進屋裡,不一會兒就把手給「握」得麻木了。雖不至於像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裡描述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卻委實是很不方便。而且不光手冷腳也冷,對個人意志是一種極大考驗。 樹挪死人挪活,後來我悄悄地把陣地轉移到了被窩裡:將被子團成一個堡壘模樣,身子匍匐在裡廂,半趴著,書半倚著枕頭,方便翻閱,筆記本則頂著書的底部。看似尋常,實則每一樣物件的擺放我都經過精心部署。只是儘管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會有淘氣的冷氣鑽入被窩裡來,凍得我鼻涕直流,手帕一會一擦,十分地不得勁。但對書的喜愛可抵一切不適,我常常一看就是半夜。實在凍得受不了的時候就放下筆,給堡壘放個氣,將臉貼著床單,像是露出水面的魚兒力氣用盡了,潛入水底,換口氣,再接著看岸上的三千紅塵。 如果說冬天讀書不易是因為天太冷,那麼夏天就是因為天太熱。沒有空調的那些年,消暑除了用井水,只能靠電風扇。彼時風扇的功率大多不大,除非湊到近前,不然在三伏天吹出來的風像是經過了高溫的蒸煮,總是隱隱約約地冒著一股熱氣。若是停了電,連風扇都沒得用,便只能人工手搖大蒲扇。一邊看,一邊搖,乍看逍遙得緊,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麼無奈。太陽還未升起的時候倒是可以將窗戶打開,借借外面的風,一等太陽升起,屋外進入炙烤模式,但凡還能透氣,抵死不願開窗。 熱歸熱,書還是要看的。一張桌子,一條凳子,一本書,一支筆,一個本子或是數張紙,便是我夏日讀書的全部家當。方式照舊,一邊看,一邊記。書裡的世界當真精彩,一進入,便出不來了,渾然不覺天熱。讀著讀著,抄著抄著,手上就出汗了,汗漬通過手臂滲到紙上,不一會兒就打濕了紙面。遇到汗水,墨會化開,像畫似的蔓延開來。為了避免「殃及池魚」,只能稍微停一會兒。然則有時讀到精彩處,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不免心裡焦躁。「夏天煩天熱,冬天怕天冷」無疑是我當年讀書的真實寫照。與之相應,我每到冬天盼春天,每到夏天又盼秋天。如今轉念想想,讀書有期待其實也是一件讓人覺得開心且幸福的事情。 放眼今天,幾乎家家都有空調。天熱的時候,空調一開,涼風就會「嗖嗖」地塞滿整個房間。遺憾的是,有了好的條件,卻沒有了讀書的閒心和時間。人活著總是免不了要為生活奔波。諸事冗雜,讓靜心讀書變成了一種奢侈。求而不得的時候,往事翻湧而來,忽然覺得,縱然以前條件艱苦,但能心無旁騖地讀書、抄書,真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間奏曲 物語

文/柏森  畫/李昕  有時我是那樣想抱著一個人,和種種複雜無關,慾望、期待、迷惑無關,是那種單純地,厚實的一種擁抱。 甚多交流中,或許年紀漸長也足夠具有辨別的能力,人與人之間透過彼此的情感維持著,屬於德性的吸引,你可能遠想,美德與何者有關,它只可能發生在重大事件裡,等待被彰顯。不,我所想到的,美德是一直在那些微小事物裡,一而再而再,幾乎不厭其煩地通透出來。 人們有時是疲了,有時是麻木,有時是不感於此,會忘記如何談話,如何表達,真誠著,如何,只是誠如自己,去對待,去看待。 綿密的判斷長久不變是讓心思永遠不落定於一方,或一時一刻。我可能更偏好這樣思想的行走,遙遠遙遠地前進。擁有可以遙遠的能力,所隱含的就會是錯身而過、不在同步,比孤獨小、和憂愁平衡的心境。然後,那是什麼樣的擁抱。 我只是想,偶爾卻可藉由意念抵達,另一個人心膛中。從未設想這是另一種也許可以相伴的質地,當我們在這同等遙遠的嚮往,這一切如似能夠溫溫潤潤地和誰走一段。 我始終是因而去愛的。 願意如是地擁抱你,在那特定的時空,我們最終慢慢在相似的步履。 我擁抱你,充實的。

Read More

每100名新生兒有1極低體重

台北榮總指出,獲贈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將大幅提升新生兒照護品質,為打造兒童友善醫療環境再添助力。(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24日捐贈台北榮總2台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北榮副院長侯明志副院長指出,先進的保溫箱將大幅提升臨床新生兒照護品質,為打造兒童友善醫療環境再添一分助力。 北榮兒童醫學部兼新生兒醫療中心鄭玫枝主任指出,根據國健署統計,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體重低於2500公克,每100名更有1名不足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寶寶,這些孩子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需要更精細且完善的醫療照護。 鄭玫枝表示,重症加護型保溫箱可以根據新生兒病情與治療需求選擇開放或封閉式模式,具備精確的溫度、濕度與低風量循環管理,大幅降低併發症發生風險,為早產與重症新生兒提供安全無虞的醫療環境,北榮兒童醫學部將持續提供高風險新生兒最優質的醫療服務,整合兒童友善醫療相關資源,期盼每位需要協助的孩子都能獲得溫暖、專業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溫惠美表示,自民國108年起迄今年底,將捐贈達19家醫療院所共50台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孩子就是最珍貴的資產,基金會將持續與專業兒科醫療團隊合作,捐贈多功能保溫箱設備,守護每一位脆弱的新生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快樂茁壯。

Read More

角膜治療 從置換轉向早期介入修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角膜失明患者逐年增加,卻苦等無角膜可移植!醫師指出,台灣角膜移植治療趨勢已從「角膜置換」轉向早期介入「組織修復」,隨著再生醫療與生物材料技術的持續突破,目前已有可望取代部分傳統移植、低排斥風險的角膜修復新選擇。 「角膜是眼睛最重要的屈光組織之一,卻也是少數無法自行再生的結構。」高雄榮總眼科部主任陳俊良醫師指出,台灣角膜移植一直面臨3大挑戰:需求高、來源少、風險在。一旦角膜中層受損,患者多只能仰賴移植重建視力,無法單靠藥物或其他手術恢復。然而,傳統角膜取得本身限制多,不僅捐贈條件嚴格、保存時限短、手術難度高,術後還可能出現排斥、感染、併發青光眼或視網膜病變等風險。 陳俊良說明,在角膜捐贈資源長期不足的情況下,過去臨床曾嘗試以人工角膜作為替代方案,然而,人工角膜因材料和構造與天然角膜差異大,加上人工角膜的處理方式可能殘留化學物質,反而提高排斥與修復失敗風險。 即便手術順利,術後仍可能出現青光眼、感染、黃斑水腫、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患者往往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增加身體負擔與復原挑戰。 有鑑於此,眼科醫界開始轉向「修復而非替換」的新治療思維,並積極發展更具生物相容性與臨床穩定性的新型修復材料。隨著再生醫療與生物材料技術的持續突破,目前已有可望取代部分傳統移植、低排斥風險的角膜修復新選擇。這類膠原蛋白基質具備高生物相容性,併發症風險也相對降低,且具備可量產與長期保存的特性,讓醫師不再受限於供體配對與等待時程,提升整體應變效率,讓治療更即時、風險更可控,有望在未來扮演關鍵角色。

Read More

使用PARP抑制劑 她晚期卵巢癌無復發

健保署今年6月起擴增癌症標靶藥PARP抑制劑給付,適用晚期高度惡性婦科癌別、早期乳癌與攝護腺癌第一線治療者,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68歲婦女因為很喘送急診,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檢測為BRCA基因突變,使用PARP抑制劑,而後又檢測出HRD陽性,又再使用PARP抑制劑加上血管新生抑制劑,截至目前為止,一年皆無復發,且腫瘤指數也從3位數顯著降低至個位數。 健保治療接軌國際再進化,PARP抑制劑自6月起健保擴大給付卵巢癌、乳癌及攝護腺癌,落實「基因檢測—精準用藥」的抗癌政策。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PARP抑制劑的出現對BRCA基因突變、HRD陽性的癌友帶來重大的幫助。過去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曾推行BRCA與HRD基因檢測的補助。 健保給付的擴大,可說是全面性的完善精準照護系統,不僅結合先前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補助外,更將使每一個癌友都能用上合適的治療。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鄭雅敏也表示,卵巢癌因無常規篩檢方式,高達半數的患者初次診斷時已為晚期,又被稱為「沉默的女性殺手」。 晚期卵巢癌依照基因型別可分為HRD陽性及陰性,其中,HRD陽性者相比陰性或未知型別者,術後的復發率高2.5倍。鄭雅敏表示,為降低卵巢癌的反覆復發,HRD陽性者建議術後可搭配PARP抑制劑合併療法,做為維持性治療。 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張正昌表示,大型臨床研究指出,卵巢癌HRD陽性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合併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對比單用抗血管新生抑制劑,5年存活率增3成,近7成患者存活超過5年。 除了卵巢癌,乳癌也長年威脅女性健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也指出,根據大型臨床研究指出,BRCA基因突變/HER2陰性的早期乳癌患者,若於術後搭配PARP抑制劑,有助降低4成侵襲性復發風險,及4成遠端轉移復發風險,且高達近9成患者3年內未有腫瘤復發,為患者帶來顯著臨床效益。 對攝護腺癌而言,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今年新診斷人數超過8000人,約有3成患者診斷時已為晚期,5年相對存活率較早期明顯驟降逾60%。國內外治療指引皆指出新型荷爾蒙與PARP抑制劑併用,應作為BRCA突變基因患者發生去勢抗性後的一線治療選擇。

Read More

〈中華副刊〉秋日祈願

■曹建龍 從那山谷間飄落的枯黃楓葉,可是你的祈願?天空中緩緩南飛的雁陣,可是你的問候?枝頭搖搖欲墜的碩果,可是你的饋贈? 不止一次地感受到,在金黃鋪地的清晨,遠遠近近、層層疊疊的都是秋意深濃;在秋雨淅瀝的午後,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的都是落葉簌簌;在月冷星寒的夜晚,飄飄蕩蕩、絲絲縷縷的都是秋風低訴。 聽到秋的低語,我的心悄然沉靜,思緒如蝶紛飛,說不盡的感慨,道不明的情愫,在這如詩如畫的深秋,編織成一曲祈願的旋律,悠揚複悠揚。 我被觸動了,釋放內心的安寧,放飛深邃的目光,凝視你如何繪就斑斕的畫卷,如何叩開那扇塵封的心窗。 讓所有的祈願與問候融入廣袤大地,讓各自的牽掛和心願化作潺潺溪流,讓大地和溪流融入我們深邃的眼眸。 你可知道,在這樣的深秋,有萬種風情,便有萬種色彩;有萬種色彩,便有萬種祈願;有萬種祈願,便有萬種慰藉。 秋日的祈願,是一盞人生的明燈,時時刻刻都在照亮著我們,在收穫和感恩中穩步前行,在沉思和內省中愈發深邃,在沉澱和積累中綻放光芒。 秋天,你的微笑,你的祈願,你的饋贈,你的問候,是永不褪色的畫卷,與藍天共舞,與風霜同歌。 在山野間,草木凋零,霜露凝重,彷彿在訴說歲月的故事;溪河畔,水流漸緩,落葉漂浮,似在演繹生命的輪迴;視野裡,秋色連波,寒煙嫋嫋,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

Read More

蛋蛋緊緊的 翁轉移性攝護腺癌漫全身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接軌國際,在最新版治療指引中針對「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納入新療法,宣告轉移性攝護腺癌正式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有助延長兼具生活品質的生命。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偏高,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晚期確診比例高,主因在於初期幾乎沒症狀,許多男性即使有排尿困擾,也容易被視為正常老化且諱疾忌醫,加上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未列入公費篩檢,導致50歲以上男性往往錯過早期診斷的機會。 基隆長庚醫院院長吳俊德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至75歲高齡男性族群,由於症狀不明顯,往往腫瘤已壓迫到膀胱、尿道或轉移至骨頭產生疼痛時才驚覺有異,約3成癌友確診時已經癌轉移。 早期攝護腺癌患者主要以手術或放射線治療,5年存活率逼近9成。即使是轉移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期也有將近5成。 不過,一旦抑制荷爾蒙的手段失效,即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15%,治療棘手。 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的新版指引中,已經將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藥物增列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為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也接軌國際,在最新發表的2024治療指引中加入新療法,顯示台灣攝護腺癌邁向精準治療新時代。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黃玉儀表示,近年研究發現,超過8成攝護腺癌細胞都具有PSMA抗原,因此在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前,會先透過正子掃描等檢查確認病灶是否為PSMA陽性;若為陽性,表示腫瘤具備清楚的攻擊目標,治療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Read More

食品重金屬檢測 2件不合格

藥署檢驗市售食品重金屬含量,發現1件「竹笙」及1件「南方本鮪中油清肉」不符規定。(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此報導 食藥署24日公布國內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結果,抽驗289件食品中發共2項產品不合格,業者自行自大陸地區攜回的竹笙,被驗出鎘超標,另款「南方本鮪中油清肉」則檢出甲基汞超標不符規定。 食藥署指出,4到6月總計完成抽驗289件食品重金屬,包含25件食米及其他穀類、81件蔬果植物類、66件水產品、11件禽畜產品、29件蛋品及其加工品、42件嬰幼兒食品、5件盛裝飲用水、5件罐頭食品、3件乳品、5件飲料類、4件食鹽、2件蜂蜜、2件堅果類、2件果凍及果醬、1件油籽類、1件食用冰塊及5件食用油脂。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指出,檢驗發現春佑漁業生產的「南方本鮪中油清肉」產品,檢出重金屬甲基汞5mg/kg,超過標準值之2mg/kg與規定不符。 另1件違規產品「竹笙」則是業者自行自中國大陸攜回在市面販售,經檢出重金屬鎘含量為3mg/kg,超過標準值之2mg/kg與規定不符,由於本案未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查驗並申報產品資訊,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已由當地衛生局處以3萬元罰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