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免開胸 他重啟心生

53歲林姓男子接受全台首例NeoChord心臟不停跳人工鍵索修補術結合PCI冠狀動脈介入術,免除開胸與心臟停跳風險。(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3歲林姓男子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飽受心悸、胸悶困擾,檢查發現罹患重度二尖瓣脫垂逆流與冠狀動脈嚴重阻塞,經接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執行的全台首例NeoChord心臟不停跳人工鍵索修補術結合PCI冠狀動脈介入術,免除開胸與心臟停跳風險,以微創手術解決兩大病變,術後3天即順利出院。 林男術後感動表示,原本以為要開胸,甚至住院10天,沒想到只做個小傷口就處理好了。像做了1次心臟保養,現在走路都不喘了。 林男無先天性心臟病史,卻長期受高血壓與高血脂影響,近2年反覆出現心悸、胸悶、呼吸急促與體力下滑等症狀,經就醫檢查顯示,其二尖瓣因脫垂合併甩動(flail)導致重度逆流,且冠狀動脈前降支中段幾乎完全阻塞,若不及時處理,恐導致心衰竭或心肌梗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有騫指出,這類合併瓣膜與血管病變病人,過去往往需接受傳統開胸手術與心臟繞道術,手術風險與恢復期都相當高。其中,傳統手術傷口約25至30公分,住院約7至10天,恢復期約1-2個月。 林有騫表示,林男接受NeoChord技術,透過左心尖3-5公分小切口,在心臟持續跳動下,以3D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導航,精準植入人工鍵索,修補二尖瓣脫垂處;冠狀動脈前降支以PCI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打通阻塞血管,達成「雙病一解」。 林有騫說,林男為典型的後葉脫垂個案,瓣膜條件良好、左心室功能保留,為NeoChord技術的理想適應者。此次手術結合超音波團隊全力支援,在術中即時提供導航影像與結構量測,是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關鍵。林男手術結束當日至普通病房即能下床行走,第三日即返家休養,術後恢復快速。 林有騫說,NeoChord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歐洲與美國,成為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主流之一;他提醒,若出現心悸、喘氣、胸悶、體力驟降或聽診出現心雜音等症狀,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家族心臟病史,務必盡早就醫。

Read More

醫療介入 ADHD童學習提升變自信

醫師黃鈺蘋說,研究顯示ADHD藥物是最有效治療方式,可改善注意力與衝動控制。(陽明交大醫院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台灣的教室裡,總有一些孩子被誤認為「坐不住」、「太好動」、「老是忘東忘西」,但其實,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大腦發出的求救訊號。這些孩子,很可能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一種常被誤解的神經發展障礙。根據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台灣ADHD盛行率約為9.02%,但實際接受診斷與治療的患者卻僅約1.62%。也就是說,台灣約有超過22萬名兒童與青少年,正默默承受學業、人際與自我認同的多重壓力,卻未被及時辨識與協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黃鈺蘋醫師指出,ADHD不是「不守規矩」,而是大腦發展的節奏不同所致。研究顯示,ADHD患者的大腦部分區域發育比同齡孩子平均延後約3年,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過度活躍等表現。其成因與基因遺傳、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黃鈺蘋在臨床中,曾接觸一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這名孩子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無法專心聽講,寫聯絡簿時總是漏東漏西。雖然聰明伶俐,但無法有效學習,影響了成績,也讓老師和家長感到困擾。在詳細評估與討論後,黃鈺蘋與家長共同規劃出一套包含藥物治療、親職教養調整、生活規律建立及學校合作的多元介入方案。幾個月後,孩子明顯進步,不僅學習效率大幅提升,還開心地分享自己第一次當選模範生,也更能與同儕建立友誼。「我不會那麼愛生氣了,朋友變多了,爸爸媽媽也常誇我。」孩子臉上自信的笑容,是醫療介入最有力的證明。

Read More

心衰藥預防癌症治療心毒症

成醫跨科癌心團隊完成全球首項以新一代心衰竭藥物預防癌症治療誘發心臟毒性之第二期臨床試驗,獲得國際學術肯定。(成大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標靶治療時,可能因心臟毒性導致治療中斷,降低生活品質甚至治療預後。成大醫院心臟內科、腫瘤醫學部與乳房外科3團隊經跨科合作,完成全球首項以新一代心衰竭藥物預防癌症治療誘發心毒症第2期臨床試驗,獲得國際學術肯定,將成為癌心共病整合照護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成醫團隊以「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 ARNI)進行臨床試驗,將100名平均年齡50歲初次接受乳癌輔助性化療的接受試驗,其中男女比2比98。受試病患自化療前3日接受低劑量ARNI治療,經1年追蹤,受試者無任何病患出現心臟功能惡化。而一般標準照護有約2成6患者出現心毒症,證實ARNI具有明顯心臟保護效果,可應用於癌症相關心臟毒性預防的臨床研究。 此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在歐洲心臟學會年會發表;研究論文於2025年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歐洲心臟衰竭雜誌 》,成果獲得國際學術肯定。 本次研究由成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劉秉彥主導,整合心臟內科主任蔡惟全、醫師劉嚴文、李文煌、許毓軨;腫瘤醫學部醫師鍾為邦、李純慧、蔡瑞鴻、楊舜如,及乳房外科主任李國鼎、醫師徐慧萍、羅竹君等跨科專家,建構從乳癌診斷、化療、心臟保護到長期追蹤的整合性臨床照護模式。 成醫4年前即於癌症中心設立全台首創的「癌症心臟特別門診」,由心臟科醫師進駐癌症病房區,主動介入化療前後的心臟功能評估與追蹤,提供個體化、即時的整合醫療服務,對於乳癌、胰臟癌病患助益顯著。另本次研究也特別導入心臟亮點追蹤超音波,更精準掌握偵測心臟毒性,強化臨床決策依據。 成醫癌心團隊強調,未來也將啟動更大規模的第3期臨床試驗,持續推進癌症與心臟共病照護的臨床應用與研究發展,致力為患者打造更安全、全面的治療選擇。

Read More

醫療減碳 高市首創醫療淨零小聯盟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淨零排放趨勢,高雄率全國之先,由市府衛生局、環保局聯手國立清華大學,首創成立「醫療淨零小聯盟」,聯盟16日在高雄淨零學院啟動。陳其邁市長出席啟動儀式時表示,這項計畫結合高雄9家市立醫院,期盼逐步達成整體醫療產業減碳目標。 陳其邁說,醫療業占全球碳排量大約4.4%,如何讓各家醫療院所進行自願減碳,進而達到減碳目標,牽涉到非常多方法學。高雄市政府從過往通過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到成立淨零學院、編列碳預算,相關做法在全台灣各城市都是首創,利用不同的碳權計畫進行實質減碳。 陳其邁也表示,高雄有4家大型醫療機構,如果在小聯盟練兵,包含方法學等可以獲得驗證,當然能夠逐步擴展到各大醫學中心,或台灣其他主要的醫療機構,落實執行自願減碳的計畫方案。 清華大學副校長嚴大任表示,清大在永續科技、碳管理、綠色金融與數位治理方面,可協助市立醫院建立完整碳盤查制度、推動碳權申請,以及長期串聯綠色金融與資產管理工具,強化醫療院所的節能策略與財務韌性。透過碳權主軸策略,不僅能回應中央「醫療淨零」的長期目標,更有機會替醫療院所創造附加效益,真正將「減碳行動」轉化為「永續升級」動能。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高雄市碳排占全國20%,各部門都必須行動,環保局與清大合作透過碳權輔導計畫,盤點可能的減量,進而申請碳權,至今已啟動充電樁、內門生質能中心等申請案;在醫療部門方面,協助市立民生醫院冰水主機汰換案申請,期望年底前送件,今日,醫療小聯盟的成立是相當重要的開始,環保局也將持續協助高雄醫療產業邁向淨零。 聯盟透過專業輔導,優先推動高雄9間市立醫院進行自願減量等綠色轉型,並協助醫院申請碳權,結合綠色金融等政策,為醫療永續樹立高雄典範。

Read More

國手異膚炎 生物製劑助穩控

女壘國手黃小姐(左)與台大醫院皮膚部教授朱家瑜擊出抗「異」全壘打。(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21歲的病友黃小姐曾是中華女壘隊的亞運培訓國手之一,經常擔任中心打者,但卻從小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搔癢、腫痛與流湯流水之苦,遍嘗各種治療與偏方,始終未見改善後,最後使用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治療3年後疾病維持穩定,停藥迄今2年未見復發,可以繼續在球場上發揮才能,為國爭光。 收治黃小姐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教授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與體質有關、反覆發作的慢性發炎疾病,正確觀念應是追求長期穩定控制,而非短期治愈。 面對病友的迷思,朱家瑜打破3大流言表示,對「看幾次醫生才會好」的問題,要知道異位性皮膚炎不是感冒,並非吃感冒藥就能痊癒,而是一種和體質有關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的「慢性病」。面對異膚,就像對其他慢性病一樣,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控制。 其次是「有症狀才要治療?」朱家瑜指出,若只在症狀嚴重時才治療,反而會讓皮膚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讓病情愈來愈難控制,治療異膚就像調整體質,需要時間和耐心,除了基礎保濕與局部治療,更需要系統性控制免疫反應。因此治療必須從免疫機轉根本調整,幫助達到長期穩控的效果。 對於第3個流言「異膚一定要長期吃藥?」朱家瑜指出,異膚治療選項已與時俱進,除了口服藥物,還有多種針劑藥物,及不同作用機轉的新型藥物可供選擇,都具良好效果。

Read More

國家防疫一體行動計畫 明年上路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16日表示,行政院明年將推動為期5年、經費約20億元的「國家防疫一體聯合行動計畫」,串連各部會監控平台,整合監控環境、食品、動物、植物,降低疾病發生可能,或是盡早解決,降低社會成本。 行政院會3月曾通過推動「國家防疫一體聯合行動計畫」,並預計新設政院層級國家防疫一體政策會報,下設專案辦公室,由陳時中負責籌設成立事宜,推動行動計畫。計畫預計自明年至2030年實施,為期5年,經費包含各部會既定計畫,整體初估約20億元。 陳時中表示,計畫將翻轉過去以疾病為中心的防疫模式,改以預防為重心,透過整合衛福部、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等監控系統,監控環境、食品、動物、植物等,減少疾病的發生或加速解決時程,藉以降低後續社會成本;同時也會邀請國際專家協助評估計畫,讓台灣的應變措施接軌國際。 計畫f大路徑包含:1.成立政策整合框架;2.減少新興及再浮現的人畜共通疾病流行;3.減少疾病大流行風險;4.強化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評估、管理及溝通;5.遏制抗微生物製劑抗藥性的大流行;6.將環境整合納入防疫一體。 對於環境監控及接軌國際的重要性,該專案也有關注,陳時中舉例指出,台灣過往曾發生烏腳病,後發現是飲用砷含量偏高井水,另外是1979年台灣曾發生米糠油中毒事件等,但在台灣爆發前,日本等多國就有類似事件,如果當時國際間溝通良好,就有提早預防可能。 他提到,食藥署2017年曾因社區藥師示警,發現降血脂藥「冠脂妥」偽藥事件,上述種種都可見系統整合重要性,才有機會提前示警。

Read More

政府擋普發現金 朱批3大謊言拖預算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6日主持中常會,針對普發現金、丹娜絲風災救災與26日罷免投票等議題發表談話。(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六日主持中常會時表示,針對立法院上週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社會高度期待;但民進黨卻以三大謊言抹黑政策試圖拖延。他強調,政府應將相關預算盡速送交立法院通過,以實質刺激景氣,「這三大謊言可以到此為止」。 朱立倫指出,第一個謊言是將「還錢於民」誣指為「債留子孫」。他批評,前總統蔡英文兩年前主張因超收稅金普發六千元時稱為還稅於民,如今卻全盤否定。前兩年政府共超收九千一百多億元,如今僅需撥出約二千三百億元普發現金,其餘仍由政府支用,怎能稱為債留子孫? 第二個謊言,民進黨稱有百分之四十三國人未繳稅,不應領取現金。朱立倫反駁,全民每項日常開支均含稅負,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例外,政府稅收來自全民,退稅亦應全民共享。 至於第三個謊言,民進黨質疑特別條例違憲,指立法院不得增加政府支出。朱立倫澄清,憲法與預算法限制的是預算案增列支出,非法律案。他舉例指出,社福、教育、國防等法律皆造成支出,難道都違憲?近日討論的AI基本法亦將衍生支出,邏輯應一致,不應混淆視聽。 針對近日南部風災與水災,朱立倫表示,政府官員赴災區應以同理心面對災民,不應以空談應對。批評總統賴清德到災區竟與災民「辯論」,無視民眾缺水缺電痛苦,表現令人遺憾。國民黨主張應提高補助與救助,國民黨團也將全力支持災區重建。 朱立倫表示,普發現金政策獲得民眾與企業一致肯定,將帶動消費與買氣,不應遭抹黑。他批評政府不拚經濟,反而拚政治,民意要求「麥擱亂啦」,賴總統應回應人民生計訴求。 另就二十六日舉行的罷免案,朱立倫強調,這是一場守護民主的關鍵之戰,近期已見諸多奧步,包括假新聞、賭盤操作與錯誤資訊等,旨在擾亂選情、增加立委壓力。他呼籲國人踴躍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本週末將於新北、台中、桃園舉行大型造勢活動,並於凱道舉辦選前之夜,邀請民眾站出來力挺優質立委。

Read More

惡罷靠仇恨 藍提醒10大奧步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十六日召開「惡罷只靠仇恨,慎防罷免十大奧步!」記者會,揭露民進黨及罷免團體可能在七月二十六日罷免投票前採取的操作手法,包括升高兩岸衝突、反串誤導、細胞簡訊恐嚇等。文傳會主委林寬裕呼籲選民清楚辨別資訊真偽,以實際行動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抵制仇恨政治。 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第一項奧步為利用地下賭盤影響選情,近日已有名嘴在節目中提及賭盤指標,質疑檢調是否坐視不理;第二項則可能仿效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的舉措,由總統賴清德或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推動類似行動。第三項奧步為操作外交假象,藉由安排總統出訪宣傳所謂突破,轉移焦點與壓制異議。 第四項為升高兩岸對立操作紅色恐懼。林寬裕表示,民進黨歷來多次抹紅藍營,卻從未提出具體違法證據。 第五項奧步則為誣指藍白亂砍預算,實際上今年國防預算為史上新高,藍白聯手更推動提高軍人待遇,反而是民進黨立委全數反對。第六項為中選會行政不中立,曾阻止地方政府宣導投票,質疑中選會偏袒特定政黨,打壓民意表達機會。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指出,第七至第十項奧步則由包括利用影視作品抹紅在野、杜撰走路工指控、反串誤導選民,以及發送簡訊製造恐慌。 楊智伃強調,所謂「罷免案若未過,共軍將登陸」的言論從未實現,證明此類說法純屬危言聳聽,恐嚇民眾。新北市有民進黨議員誣指國民黨發放走路工費用,黨中央已提告捍衛清白;另有圖卡刻意誤導藍白支持者投同意票,及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前發布國家級警報,其實僅為對岸發射衛星,都是操弄恐懼的手段。 林寬裕強調,罷免不應建立在謊言、仇恨與恐懼上,呼籲國人七月二十六日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以守護民主制度與理性政治。

Read More

颱風薇帕最快17日生成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指出,位於呂宋島東方的熱帶低壓,最快十七日就可能增強為今年第六號颱風「薇帕」,預估會穿過巴士海峽朝廣東省南部移動,其外圍環流週五起帶給本島東部及恆春地區豪大雨,南部地區也將有短暫雷陣雨。 氣象署預估,十七日晚間隨颱風薇帕接近,台灣附近轉為偏東風,迎風向的東半部地區會出現零星短暫陣雨;十八到二十日,當薇帕於巴士海峽通過時,東半部及恆春地區受其外圍環流影響,將出現豪大雨。 氣象署表示,南部地區未來一週都是有雨的天氣,十七日零星短暫陣雨,十八日預估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十九、二十日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二十一到二十三日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

Read More

關稅影響 我56家減班休息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根據勞動部十六日公布的最新減班休息統計,這期共有一百七十九家、三千一百九十六人。勞動部說明,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家數為五十六家、一千四百一十七人,和前一期相較新增十四家、一百八十一人。 勞動部公布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一百七十九家、三千一百九十六人,與上期公布實施家數一百七十一家、二千八百七十八人相比,增加八家、三百一十八人。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王金蓉表示,這期主要增加人數為製造業,其中金屬機電業新增三百七十四人、資訊電子業二十三人,化學工業則減少五十九人。其中,金屬機電業新增實施都是小型事業單位,其中一家六十多人、一家八十多人,都是機械設備製造廠商重新實施減班休息;化學工業則有一家八十多人塑膠製品廠商因為訂單回穩,暫時不實施減班休息。 至於有多少是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王金蓉說,目前受影響有五十六家、一千四百一十七人,比前期新增十四家、一百八十一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