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難癒合 中藥助祛腐生肌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林姓阿伯罹患糖尿病,因血管及周邊神經病變,下肢對冷熱感覺遲鈍,不知撞出傷口,因足部傷口久久難癒合,求診中醫協助照護。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邱雅琳說,糖尿病足需耐心治療,保持傷口清潔及正確護理是照護不二法門,可搭配中藥由內而外促進祛腐生肌。 邱雅琳指出,糖尿病足傷口難癒合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慢性傷口的成因與傷口感染、局部循環不良有關,市面上的抗生素藥膏及外用敷料多可發揮抑菌、保濕作用;而中藥外用藥膏優勢在於促進血管新生及傷口癒合。中醫門診常用外用藥膏包括:1.金瘡膏:適用於較深傷口,其中兒茶、血竭、冰片、乳香、沒藥、樟腦等成分,既可抑菌也能刺激組織微血管新生,加速修復。2.紫雲膏:用於較表淺、乾燥的傷口,紫草、當歸、麻油等成分能養血活血,可滋養肉芽組織,促進癒合。3.青珠膏:青黛可抑制發炎、珍珠粉則可收斂傷口,適合將近收口的階段。 她提醒,糖尿病足傷口照護,除每日換藥注意清潔,可用沾過生理食鹽水消毒棉棒仔細清洗,注意要清除傷口覆蓋的膠狀生物膜,生物膜是由傷口周圍細菌所分泌,若未清除,塗再多藥膏都無濟於事,還會阻礙肉芽組織生長及上皮細胞移行,延遲癒合。

Read More

親子一起調整 避免開學症候群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過了個長長的春節年假,專家提醒,收假後除了需要在心態上做調整面對上班,更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現開學症候群,建議父母應該耐心陪伴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八里療養院主任張自強表示,若開學後孩子有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的情形時,可能是因為長假後的第一次正常作息的上學,加上混亂作息突然要調整,所以造成不少孩子都會因適應不良,而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 張自強表示,如果孩子出現精神不佳、經常打哈欠、呈現疲倦或是想睡,甚至脾氣暴躁易怒等開學症候群情形時,做父母的應該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便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 張自強也建議父母,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擺脫開學症候群的影響,包括:把握時間多運動,透過運動降低開學的壓力,增加學習活力,避免懶散的態度;回家約定使用3C時間,晚上早點就寢,以免影響入睡,可搭配輕柔音樂助眠,增加隔天上學精神。 同時,逐步調整生活作息,才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習時間。另增加親子溝通時間,同時可以扮演聆聽的角色,多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適時給予關心與支持,降低孩子因開學換老師或換班級的焦慮或壓力。 開學後,家長們每天可以撥時間和孩子聊天,以了解他在學校情況。 張自強也提醒,若孩子出現開學不適應的情況嚴重且持續超過2週,則建議儘早就醫,以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或治療。

Read More

腎友黑便 膠囊內視鏡揪出血點

醫師范峻維說,若懷疑小腸出血,可以考慮以小腸膠囊內視鏡找到出血點再治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80歲許姓病患長期洗腎且合併心臟衰竭,原定一個半月後要出席孫女婚禮,不料,這個月不斷出現黑便,血紅素降到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求診中國醫大新竹附醫。消化科醫師范峻維評估,該病患已於最近一個月內檢查過數次胃鏡和大腸鏡都未發現出血點,懷疑是小腸出血,因為病患長期洗腎且合併心臟衰竭,侵入性治療開刀或是血管栓塞的風險太高,於是建議病患先進行安全性高的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來找出出血位置。 范峻維表示,在膠囊內視鏡幫助下,果然在小腸前段找到4處小腸血管異常增生在慢慢滲血,立即幫病患再安排經口進入的小腸內視鏡做電燒止血,病人血色素與體力也逐步恢復,更能如期參加孫女婚禮,特別感謝醫護協助。 范峻維指出,小腸大約有6公尺長又介於上下消化道之間,是一般胃鏡與大腸鏡都比較鞭長莫及的位置,好在絕大部分腸胃道的病灶都位在胃鏡與大腸鏡可以檢查到的位置,但是唯有約5%的病人的病灶位在小腸,目前透過小腸膠囊內視鏡就可以完整檢查整段6公尺的小腸,檢查過程只要配合醫師指示,將有如藥丸大小的膠囊內視鏡吞下,讓膠囊內視鏡沿著食道、胃、進入小腸,記錄整段小腸的影像,醫師就可以根據錄製的影像來診斷病灶的位置,選擇進一步的治療方式. 范峻維說,排便順暢,吃東西不會嘔吐,排除掉腸胃阻塞的病患,都可以進行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病患只要空腹8小時,喝水把膠囊大小的內視鏡吞下去,大約6-8小時,膠囊會經過並記錄整個腸道的影像,最後由肛門口排出,整個過程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另外,如果常常覺得腸胃不舒服,且胃鏡與大腸鏡都沒有異常,懷疑是小腸問題或是長期貧血找不到原因,疑似是小腸出血,可以考慮先以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找到出血點,再止血治療。

Read More

異常出血 竟拖成子宮內膜癌

屏榮醫師廖正義具有「婦癌專科醫師」與「達文西機器手臂」資格。(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60歲吳小姐從去年9月開始發現內褲上有異常血跡,但卻不以為意,拖了2個月才到醫院檢查,經過子宮內膜刮除手術取樣化驗與腹部核磁共振掃描,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第1期。經醫師轉介到屏東榮民總醫院,婦癌專科醫師廖正義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透過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婦產科醫師廖正義表示,子宮壁由3層組織構成,最內層稱子宮內膜,中間的是肌肉層,最外層為漿膜層。子宮內膜癌是從子宮內膜層長出來的惡性腫瘤。 病患最常發生症狀為陰道異常出血,尤其是停經後婦女;有些個案沒有出血,但出現異常陰道分泌物;有的病患無不舒服症狀,而是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才發現。 子宮內膜癌可藉由經陰道超音波來發現子宮內膜的異常,但還是需要進行子宮內膜搔刮術來取得內膜組織,經病理化驗確立診斷。若確定為子宮內膜癌,首先會安排腹腔核磁共振掃描確立可能的侵犯範圍。 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分為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與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手術後可以取得足夠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確立癌症期別與評估復發風險,需要時進行後續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屏榮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3D立體視野,有多樣化器械協助醫師進行手術,出血量小,隔日可進食,不需等排氣,且傷口較小,術後傷口照顧較方便。

Read More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中藥配合調整生活習慣助孕

常有婚後懷孕但自然流產患者來到中醫門診,想要藉由中藥調理身體進行備孕。然而,除了中藥可幫助受孕之外,夫妻雙方也要配合調整生活習慣,適當紓壓、維持好心情、睡眠充足,維持規律性生活、飲食均衡,且多吃原型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及甜食,多管齊下,自然會有好孕臨門。 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發生自然流產,其中又有80%以上的是發生於懷孕的前12週。原因可能是懷孕初期未注意到,或是母體虛弱、胚胎本身出了問題。流產後會有一定量的失血,加上正氣耗損,大多數的患者在自然流產後會氣血兩虛,沖任不足,若此時不加以調養,母體可能無法載胎養胎,甚至屢孕屢墮而為滑胎,此即西醫學的「習慣性流產」。 站在中醫立場,男女雙方在腎氣盛,天癸至,任通充盛的條件下,女子月事以時下,男子精氣溢瀉,兩性相合,便可媾成胎孕。不孕以及習慣性流產主要與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有關。中藥治療原則,主要依據患者的月經變化,其次依據全身症狀及舌脈,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臟腑、氣血、寒熱、虛實;治療重點是溫養腎氣,調理氣血,使經調病除,則胎孕可成。臨床常見有腎虛、肝鬱、痰濕、血瘀等證型,腎虛型常用藥物有熟地、巴戟天、菟絲子、杜仲等;肝鬱型常用藥物有香附、白芍藥、柴胡等;痰濕型常用藥物有茯苓、蒼朮、白朮、陳皮等;血瘀型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牡丹皮、丹參等。 診間常會建議患者服用中藥調養同時搭配測量基礎體溫,用月經周期療法助孕,並當做中醫治療成效的參考指標之一。基礎體溫三原則:一、低溫期溫度穩定。二、排卵期2~3天,溫差0.3~0.5度。三、高溫期大於12天,基礎體溫正常愈易懷孕。搭配針灸治療,使用針灸刺激特定穴位、調和氣血,幫助受孕,可提高受孕率。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蘇惠靖)

Read More

逐步鬆綁口罩令 才能達解封標準

本土新增3.1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將公布室內口罩鬆綁措施。(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2)日將公布室內口罩鬆綁措施,公衛學者1日表示,以「健康照護解封指數」分析,考慮流行再生狀態和醫療量能,認為台灣要達到解封標準,須逐步鬆綁口罩令。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1日帶領研究團隊透過「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COVID-19最新疫情與科學研究發展。 針對指揮中心預計2日公布室內口罩鬆綁措施,陳秀熙說,以「健康照護解封指數」分析,考慮流行再生狀態和醫療量能,認為台灣要達到解封標準,須逐步鬆綁口罩令。 他指出,上述指數有兩個重要因素,一要使中重症降低、住院人數減少,存活率也跟著升高;另一重點則是要鬆綁一些防疫措施,讓自然感染保護形成,同樣也能使照護能量上升。 陳秀熙表示,台灣在疫情大流行時,健康照護解封指數非常高(約8到9間),但許多人感染形成免疫保護網後,曾一度在去年的9、10月達到標準(低於1),不過後續的兩波流行,導致指數升高。目前因耶誕節、元旦群聚之後,造成稍微醫療能量負擔,尚未低於標準。 他認為,台灣須鬆綁一些措施,世界各國都在調整口罩令和隔離檢疫,讓各行各業的人力回到正常線上,特別是醫療人力。目前國內受自然感染及疫苗保護,群體免疫保護力約為54%,可開始逐漸解除室內口罩令,但某些特定場所以及特定族群除外。 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從受到BA.5病毒株感染,慢慢轉變成受BA.2.75影響,未來則將面對BQ.1入侵,預測台灣的流行將變成小波「類地方流行」,對中重症率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Read More

徐若瑄公布新單曲 3月音樂慶生會

徐若瑄開春雙喜,開心與粉絲分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不敗女神Vivian徐若瑄一過完年,即刻開心公布開春雙喜,除全新單曲〈翅膀〉終於大功告成,也將在3月12日舉辦「V’s Talk音樂慶生會」首度與「鐵米粉」們近距離接觸,好好聊聊天、唱唱歌,溫馨又開心的慶祝生日,並共同打造MV。 忙完一連串在台北的工作,徐若瑄回到新加坡陪伴家人過年,由於兒子只放2天假就開學,讓她大半時間都忙於照顧家人,不過她還是與親朋好友相聚,共吃了6次的新加坡過年年菜「撈魚生」,一邊拌菜一邊說吉祥話和新年新希望,仍讓她感受到濃濃的過年喜氣氛圍。 國語版的〈翅膀〉已即將公開,這是徐若瑄與粉絲的約定和承諾,讓她十分期待,也特別發起手寫應援信募集活動,請粉絲把要對她說的話都寫進信裡,而這些充滿愛的信將成為〈翅膀〉MV的重要元素,讓整首歌曲充滿著「鐵米粉」的愛,Vivian也向粉絲喊話:「無論科技如何的進步,我還是很喜歡手寫信的溫度,要把你們用心寫的文字信件,變成我的翅膀,收藏在MV裡,陪著你也陪著我。」 此外,徐若瑄「V’s Talk」音樂慶生會,也邀請歌迷共度,當成送給自己和「鐵米粉」們的生日禮物,「把小巨蛋那天沒聽夠的、一起唱,回報你們的愛,希望鐵米粉們開心!」

Read More

抗拒洗腎 她改用腹膜透析好轉

長安醫院腎臟科醫師楊雅斐指出,醫療技術進化,病患可以依據生活型態選擇最適合的透析治療。(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0歲葉小姐糖尿病需洗腎,仍是不想面對,門診追蹤都是斷斷續續。去年10月食慾不佳、嘔吐、沒尿尿至長安醫院就診,抽血檢查尿素氮、肌酸酐指數超高,安排住院接受透析治療。醫師解說透析治療模式,葉小姐選擇腹膜透析,學3次就很快學會自己透析的技術,出院再回診時,笑咪咪的說「晚上睡覺洗腎,白天很自由,早知道就早點洗了」。 長安醫院腎臟科醫師楊雅斐表示,病患因糖尿病未規則追蹤,半年前就知快洗腎但不想面對,身體狀況不佳才就醫,抽血發現尿素氮高達199mg/dl、肌酸酐12.3mg/dl、血紅素4.7g/dl,安排住院治療。病患起初拒絕透析,藥物治療改善有限,討論後願意接受透析治療,後續考量工作及生活型態,選擇腹膜透析,學3次就掌握技巧,到目前都很平順。 一般人常說的洗腎正式名稱是「腎臟替代療法」。楊雅斐說,腎臟功能不足以負擔身體所需時,毒素會累積造成身體不適,需要利用機器設備替代壞掉的腎臟代謝身體廢物。很多患者都怕一洗就會是一輩子,一直撐著反而使病況更嚴重,事實上,不需要時當然可停止洗腎。 楊雅斐說,血液透析就是所謂「洗腎」,利用透析液過濾血液中毒素,需在手臂或前胸建立長期透析導管,通常需一週到院3次。另一種是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用肚內腹膜過濾毒素,需在腹部植入透析導管,可在家操作或利用機器夜間透析。

Read More

詹皇大3元退尼克 助攻史上第4

詹姆斯大三元優異表現率湖人擊敗尼克,生涯助攻超過1萬335次,成功登上史上第四。(路透) 中央社∕紐約31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職籃NBA洛杉磯湖人球星詹姆斯今天在紐約舉行的比賽中,不但以大三元優異表現率湖人隊在延長賽以129比123擊敗尼克隊,同時生涯助攻超過1萬335次,成功登上史上第四。 詹姆斯在這場於麥迪遜花園廣場的比賽中拿下28分,11助攻,10個籃板球,超越傑克森與奈許在助攻榜上奪下第四。同時生涯總得分來到3萬8299分,距離目前總得分紀錄保持人是賈霸的3萬8387分,僅差88分,預計未來十數天內可超越。 但是詹姆斯的比賽不只是得分,他今天再一次證明其它方面的能力。詹姆斯在終場前3分13秒時傳球給施洛德投進3分球,將比數扳成118分平手,同時在延長賽中拿下本場第10個籃板,並在最後19秒時,為球隊取得127比121的領先。 湖人隊教練郝姆表示,「這就是偉大球員的表現」,詹姆斯在場上表現出大將風範。 湖人隊的戴維斯本場拿下27分與9個籃板。湖人隊最近的客場出征是以2連敗開場,1月30日在布魯克林的比賽,詹姆斯與戴維斯2人都沒有下場。 詹姆斯說他喜歡在麥迪遜花園廣場出賽,他今天也吸引了許多名人到場觀戰,像是演員米高福克斯、喬丹,艾瑪史東與克里斯洛克。

Read More

美大聯盟新球季賽程 30隊開幕戰都在3/31

中央社∕台北1日電 美國職棒大聯盟今天公布本季賽程,將在台灣時間3月31日開打,是自1968年之後再度30隊開幕戰都在同一天開打,衛冕軍太空人隊將對上白襪隊;例行賽將在10月2日結束。 根據大聯盟官網,大聯盟30隊的比賽都將於台灣時間3月31日開打,共有15場比賽。特別的是,每支球隊都在同一天進行第一場比賽,是自1968年之後再度有的賽程安排。 其中,去年世界冠軍休士頓太空人隊將對上芝加哥白襪隊,這將是球星阿布瑞烏轉隊到太空人隊後首次對上老東家。 本季大聯盟明星賽將在台灣時間7月12日於西雅圖T-Mobile Park棒球場舉行,是這座球場自2001年後再度成為明星賽舉辦場地。本季大聯盟例行賽最後一場是在台灣時間10月2日。 大聯盟世界巡迴賽部分,舊金山巨人隊與聖地牙哥教士隊將在台灣時間4月30日起,於墨西哥進行2場賽事,這是大聯盟首度在墨西哥進行賽事;另外,聖路易紅雀隊與芝加哥小熊隊將在台灣時間6月25日起,於英國倫敦進行2場比賽。 本季大聯盟例行賽有做不少改變,其中分區賽單隊將從76場減少到52場,同聯盟不同分區賽事從66場減少到64場,各隊跨聯盟賽事從20場增加至46場,增加了跨聯盟賽事比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