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過遠距陣痛期 虎山當作另類學習

虎山實小教師進行遠距教學。 (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學校停課將延長至六月十四日,仁德區虎山實驗小學實施近一週的線上教學,老師、學生、家長克服初期的陣痛期,目前已逐漸適應。校方也鼓勵學生、家長把這次的停課、遠距教學當做是另一次的學習,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改變,一起度過難關,期待另一次的相見。 虎山實小進行近一週的線上教學,包括老師、學生、家長都還在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校方在臉書提到,「學習,有多少種模樣?」防疫決策讓課堂上的教學風景改變,線上教學技巧的現學現教,進度與作息都要因應居家學習而調整。 有老師表示,「在鏡頭前上完一堂課遠比在教室裏頭辛苦得多。」得關心學生線上的出席率、網路連線狀況、健康情形、情緒狀態等。校方指出,孩子們準時線上學習是自律,完成作業繳交是負責,遵守防疫在家是正義。 校方也提醒家長,初期的焦慮、慌亂在所難免,每一種學習型態的轉變都有陣痛期、適應的階段,唯有大人們先穩住自己,孩子們才能身心安頓。遠距教學絕非鏡頭前有多精彩,而是家長和老師們有多少合作。 校方指出,遠距教學似乎將變成一種常態,家長們其實可以放輕鬆,孩子們除一般的學科學習,又多了一些時間,不妨帶著孩子一起做做家事、看看書、玩玩桌遊、動動身體,甚至煮煮料理。也可以一起聊聊現在的疫情,教孩子理解這世界正在發生的改變。 虎山實小校長林勇成也以自身的經驗勉勵學生要利用這段時間學會時間管理、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他強調,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要保持開放的心,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要學會幫忙做家事、完成小任務、參與環境行動、發現問題、分工合作一起解決問題、獨立研究發表、學會管理時間等,這些都是很棒的成長養份,或許這次的停課不停學,也是一個很棒的成長機會。

Read More

崑大慢食行旅計畫 改線上討論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崑大慢食行旅計畫USR團隊教學課程改成線上授課與討論,讓學生提案也能及時修改,大幅提升團隊效率。 (崑山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崑山科大為加強相關防疫措施,將原本與社區共同進行的「南關線上的飲食文化學堂─慢食行旅計畫」USR團隊教學課程,改成線上授課與討論,讓學生提案也能及時修改,大幅提升團隊效率,期待疫情過後能將設計實作出來。 崑大慢食行旅計畫團隊於疫情爆發前與社區連結密切,學生往往以實地拜訪、社群面對面開會討論等模式了解場域狀況。疫情期間則改為線上討論,讓計畫不中斷。指導老師楊馨茹、專案經理莊佳勳於十九日在各自辦公處執行線上教學課程後,攜帶電腦設備前往三立環保養殖生技,與友善養殖蛋農謝從政會合開啟第二場線上討論。除選修微學分課堂學生,亦邀請長榮大學數位內容設計學系講師林靜宜共同參與。 林靜宜有別於以往教學模式,將公司執行品牌、視覺、包裝設計等實務經驗帶進課程,教導學生如何從海量資訊中系統性的整合資訊,與業主討論後收斂成設計操作之依據。此次課程成功將風格定調,學生也將往全盒、半盒、三角盒、多變、貨櫃感等關鍵字發展蛋盒包裝。另空設系研究生李柏穎、張怡馨、陳右叡等,亦為友善養殖蛋農提出整體園區規劃。 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農場考量到環境本身風向、日照等因素,環境條件妥善控制,因此創造出有別於一般的養殖場,也符合人道飼養的精神,農場有意擴張養殖面積,環境測量亦是系上一大特色,讓學生透過實地數據收集後,發展出低成本、高效率同時友善環境的模組系統,為此次課程重要訓練。

Read More

台南小吃為題 何玟慧微縮模型厚工

何玟慧手製一比十二的拜天公微縮模型,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微縮模型玩家何玟慧人生第一個作品便是一比十二的拜天公模型,近年來她以台南傳統小吃做為創作題材,原先六月四日受邀至苗栗藝術中心展出,因疫情延期,只得宅在家繼續創作。 何玟慧是舊來發第五代長女,從小在傳統美食的環境中長大,和另一半都熱愛微縮模型,受餅店對面「小媽祖」廟神明之托夢,動手製作她人生第一個微縮模型,就是府城傳統拜天公供品。 何玟慧指出,拜天公供品嚴格說來應該分成葷素兩桌,她做的是素食桌,微縮模型比例從一比十至一比二十四,取中間值的一比十二製作,前後花了她將近三個月時間才完成,曾應邀至台南新光三越玩家模型展和林百貨展出。 何玟慧表示,小小微縮模型學問大,比如這一桌拜天公微縮供品就使用木板、金工、粘土和軟陶土等四種材料,模型中的盤子和燭台來自金屬鈕扣的改製,紅龜使用會發亮的陶土製成,但發粿的層次感就只能用粘土才能表現,這是微縮模型費時費工的原因。 至今,何玟慧到高雄上課為學生上課,此組「厚工」的拜天公模型仍是她的示範教材。她還著手製作永華宮十六歲迷你牲禮、水仙宮米糕、石精臼蚵仔煎、吉美蜜餞等府城傳統美食微縮模型,都只是個人興趣,沒有商業用途,疫情嚴峻,宅在家沒事做的人,可一起動手來玩微縮模型打發時間。

Read More

社大五月海廢調查取消

社大環境行動小組每月第三個週日的海洋廢棄物調查,也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每月第三個週日,台南社大海廢社都會結合多個團體進行海洋廢棄物調查,不過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的晁瑞光表示,五月的海廢調查,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這也是海廢調查十六年來,第二次取消。 晁瑞光表示,十六年來,每月第三個週日下午,就會至南區四鯤鯓外沙灘等處,進行廢棄物監測調查,除了清理廢棄物外,並將其分門別類,統計各項廢棄物。 晁瑞光指出,,由於全台新冠肺炎疫情提升至三級警戒,室外禁止十人以上聚會,為遵守防疫規定,五月的海廢調查只得取消;晁瑞光說,海廢調查十六年來,除了數年前,因調查當天,剛好碰上颱風過境,不得已取消外,此次取消,則是十六年來的第二次。 雖然取消海廢調查,不過晁瑞光仍在網路上播出以往海廢調查時的影片,晁瑞光說,希望藉此,讓大家了解沙灘遭受汙染程度,並一起關心海洋。

Read More

南市公版直播教學回響熱烈

台南公版直播教學課程推出後回響熱烈,圖為公園國小直播後台。(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疫情升溫全面停課後,南市隨即推出一至九年級、五領域、三版本、每日七十一門課的公版直播教學課程。教育局表示,二十、二十一日,每日上網觀看直播教學人數超過五十萬,兩天總瀏覽量高達四百零二萬。七十一門課的點閱人次已超過一百四十二萬,回響熱烈。 除了推出公版直播教學課程,教育局也招募一百一十位優秀的領域輔導團專家教師,運用youtube平台,每日上午九時起進行線上直播教學。上午安排國語文、數學、英語文或生活等三節課,下午為自然、社會科。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規劃的直播教學課程涵蓋面廣,配合不同年級學生在校學習的課程內容及教學進度,推出後,引發很大的回響,課後及假日都有人上網瀏覽直播後的教學影片。上網瀏覽區域,北部占六成九,中部一成四,南部一成二,東部百分之五。為免網路塞車,資訊中心特別增設十五台伺服器進行分流,也技巧性透過發送師生電子郵件直接連結影片的分流策略,讓直播教學順暢快速。 為了讓課程生動有趣,部分直播課還邀其他老師或學生一起上台唱雙簧。永康區勝利國小校長張維文、港尾國小校長李啟榮、土城國小校長張世昌、歸仁國中校長黃峻宏,率先投入國語文直播教學。大光國小主任汪明怡透露,為了讓直播品質更好,他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非常辛苦。 為落實停課不停學政策,教育局早於去年即啟動三種自主學習模式,包括三大出版社學習資源、遠距直播教學、微課程教學影片。其中以同步的遠距教學最能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且能進行互動討論與回饋。今年因停課時間緊迫,有些教師尚未做好遠距教學準備,壓力不小。教育局適時推出公版直播教學,不僅可減輕教師遠距教學壓力、銜接停課前的課程進度,也可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成效。

Read More

山上區長關心國中小到校學習

山上區長余基吉到轄區內學校,關心學生學習和用餐情形。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山上區長余基吉廿四日走訪轄區內國中小,了解無法在家線上學習的學生到校學習情形。余基吉表示,只有少數學生因家中沒有電腦和網路不得不到校學習。山上國小校長蘇耿義已向市府教育局提出需要九個無線網卡需求,立即獲得同意,今日可送達。 由於台南山區的孩子有資源落差,再加上家長不放心學生在家不認真學習,仍選擇把學生帶到學校學習。昨天余基吉專程前往山上國中小了解學生在學校學習情形,國中只有三名學生到校學習,國小則有七名學生到校,午餐部分,由校長先掏腰包訂購便當予學生食用。 校長蘇耿義表示,在疫情增溫情況下,重點在防疫,其次才是線上學習,所以學校對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和可能接觸到的人都加以關心,確保在防疫上更周全,同時也因不論是學生或者較年長的老師,對上網學習仍有諸多問題待克服,因此只要學生有任何線上學習的問題,學校都優先協助解決,讓每名學生都能真的懂如何操作上網學習,這也讓學生的資訊教育向前跨出一大步,等疫情告一段落,將可再針對相關問題,讓學生充分學習,可說是此次停課不停學的大收穫。

Read More

台日漫畫產學攜手 南應大日商簽約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南應大校長黃宗成(下圖右二)利用視訊方式,與日商COLT代表大野光司(上圖右)簽約結盟,培育漫畫人才。 (台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台南應大嚴格遵守三級警戒區域規範,由校長黃宗成利用視訊方式,與日商COLT代表大野光司簽約結盟,共同為漫畫系學生實習、產學合作、培育人才及產業升級等合作,台日漫畫產學攜手將「卡哇伊,有趣的漫畫」擴展到世界各地。 COLT是一間立志將街道變成漫畫的日本公司,位於日本北九州市,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漫畫製作企劃、昭和復古POP設計、YouTube影像及動畫廣告製作、舉辦活動、TOKIWA創漫畫企劃工作室。預計招收十名南應大漫畫創作人才為目標,於北九州市公司進行實習訓練及工作接案。 漫畫系在四年前創系之初,參考日本二十多所大學漫畫高等教育,造就了目前全台唯一專攻漫畫的大學科系。漫畫系以培育職業漫畫家為教育目標,除了培育具備精熟的繪製技術及編排引人入勝的人才外,也培養能夠吸收大量資料並組織成故事能力的人才。 鑑於大眾娛樂跨界合作的蓬勃發展,漫畫系亦設立跨系共同必修與微學分課程,讓各系學生以自身專業能力共同製作作品,例如漫畫系學生與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等協同創作遊戲、戲劇、動畫、條漫與動態漫畫,讓學生們能增強跨界合作的能力。漫畫系並提供豐富的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數位插畫創作、2D遊戲美術、3D遊戲美術與公仔設計,使之成為具備因應大眾娛樂市場結構變化的創意人才。 簽約結盟包括日籍研發長紙矢健治、特聘教授趙烈、漫畫系主任陳定凱等共同見證台日漫畫產學攜手合作,將「卡哇伊,有趣的漫畫」擴展到世界各地。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向登革熱說No! 延中嗡嗡社 分享防疫知識

延平國中嗡嗡社學生受邀參加甲仙國小「昆蟲嘉年華」,到場教小朋友如何防蚊防疫。(延中提供) 延平國中嗡嗡社將近年來在校園裡做的登革熱防治經驗帶到甲仙國小,除了讓高雄的小朋友們學習正確的登革熱防疫知識,同時也讓甲仙國小師生知道在台南的國中生,平日上課就在學防疫。 高雄市甲仙國小日前和中興大學昆蟲系、台灣中興仁愛之友會合辦「昆蟲嘉年華」闖關活動,特別透過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中心杜武俊教授邀請延平國中嗡嗡社一起共襄盛舉,讓國中生到國小進行登革熱防治教育宣導,小手牽起小小手,攜手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帶隊的延平國中嗡嗡社陳思恩老師說,延中嗡嗡社這兩年都有參加台南市北區社造嘉年華會的設攤,同學們對於如何做公衛宣導很已經有經驗了。不同以往衛教的對象多為阿公阿嬤,這次的對象是針對外縣市的國小同學與幼稚園小朋友,同學們需要多點耐心和溫柔,才能把防疫經驗百分百地傳達給他們知道。 延中校長杜俊興表示,這是個很棒的機會,讓高雄市的教育夥伴們知道台南市的國中教育是非常重視登革熱防治的。同時,除了當天到甲仙國小的公衛宣導外,老師們更是設計了一連串的戶外教育課程。 為期三天的「延中興情,甲仙戶外嗡嗡」活動,第一天學生就自行搭公車到甲仙化石館,再到林務局四德化石自然保留區觀察河床地形,現場感受課本裡提到的知識場景;第二天配合甲仙國小活動,藉由活體教材、有趣的關卡設計教小朋友防蚊防疫;最後一天則是探訪甲仙社造示範點「貓巷」與「樟文化知多少」甲仙地方產業。三天的交通方式、住宿與三餐都是由學生自己安排,透過「分工後再合作」的小組方式,彼此提醒、互相幫助。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放視大賞 南藝大2學子奪金獎

南藝大動畫藝術研究所學生,以「禪與花」作品參加放視大賞,奪下金獎。(南藝大提供)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互動媒體主修的柯佳彣、魏斈穎兩位學生,在五月初剛結束的放視大賞競賽中,奪下遊戲類VR遊戲組金獎,兩人以作品《蟬與花》一舉奪獎,表現優異。 南藝大表示,《蟬與花》是一個以探索場景為主的劇情類第三人稱VR冒險遊戲,故事劇情設定在末日後的地下設施。因為跳脫VR的既有框架與富有意涵的故事內容,獲得評審一致認同與青睞,並且在銀獎與銅獎從缺的情況下,奪得金獎,可謂是VR遊戲類學生作品的指標。 南藝大指出,兩位學生去年也有以探討暴力議題的VR遊戲《小黃傘》,入圍放視大賞的第二階段,可惜無緣獲獎。在經過多場戶外展演後,同學將獲得的建議化作新遊戲的創作能量。因為只有兩位創作者,一位負責美術,另一位負責程式,在遊戲創作的最後階段,兩人幾乎沒有休息的優化遊戲細節直到交稿。 南藝大表示,動畫藝術組中的互動媒體主修,於三年前開始正式招生,培養科技藝術的創作人才,如今於多場研討會與競賽上,都取得相當優異的成績,這次可以在台灣設計與遊戲創作具有代表性的放視大賞上獲得金獎殊榮,是一大成功。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創校95年 新化高工奪全運會首金

新化高工魏浩倫(右二)在全中運獲得一百、二百公尺雙料冠軍,並與隊友獲得四百接力銅牌,校長林聰明(右四)、教練胡文瑜(右一)與有榮焉。(圖/校方提供) 國立新化高工學生最近在多項競賽表現優異,參加第五十一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榮獲二金二銀二銅佳績,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更由「勁量小子」魏浩倫獲得創校九十五年來的第一、二面金牌,接力隊也獲得四百公尺接力的銅牌。 第五十一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於上月全國同步舉行,新化高工學生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其中,王瑞麟、侯文翌在機電整合職種榮獲金牌;歐峻豪在工業控制職種獲得銀牌,楊凱諭得銅牌;蔡世和在應用電子職種獲銀牌;楊智凱在電子職種獲銅牌。李佑政、王震沅在機電整合職種獲得第五名,劉宇倫在電氣裝配職種獲得佳作。 校長林聰明特別感謝家長會、校友會、學校顧問團的全力支援,更感謝該校傑出校友蔡江東所設立的「江東學長獎助學金」及大亞電線電纜公司提供選手訓練的線材,也謝謝指導老師的辛苦與選手的努力。 除了恭喜獲獎學生,林聰明也勉勵持續努力,力拚全國技能競賽全國決賽;對於未獲獎的選手則要再接再勵,力求精進,把目標放在今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工科技藝競賽創造佳績。 另外,該校高二學生魏浩倫在今年全中運榮獲高男一百、二百公尺雙料冠軍,與同學曾楗祐、吳沛家、江琳稚合力獲得四百公尺接力銅牌,表現傑出。 該校在第六十一屆第五區地方科展、全國學生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也獲得佳績,學生的表現令老師、家長感到欣慰。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